目录
劉衛辰
劉衛辰(),十六國時期匈奴支系鐵弗部首領,劉務桓之子,前任首領劉悉勿祈之弟,夏國建立者劉勃勃之父。.
查看 拓跋儀和劉衛辰
天赐
以天赐作为年号的有下列几个.
查看 拓跋儀和天赐
後燕
後燕(384年-407年)是中国五胡十六国時慕容氏諸燕之一,由鮮卑人前燕開國皇帝慕容皝第五子慕容垂所建立的政權。全盛時統治範圍「南至琅琊,東訖遼海,西屆河汾,北暨燕代」(《讀史方輿紀要》),即今河北、山東、山西和河南、遼寧的一部分。自384年慕容垂稱燕王到407年慕容熙被殺,立國凡24年。 《十六国春秋》始称后燕,以别于慕容氏諸燕,后世袭用之。.
查看 拓跋儀和後燕
北魏
北魏(386年-534年)是北朝時期的第一個政權。由拓跋珪所建立,定都平城(遗址在今山西省大同市境)。439年,北魏统一华北與北方。 494年,魏孝文帝迁都洛阳。495年,孝文帝下诏首先在宫廷中禁止包括鲜卑语在内的诸北语,改说汉语,但对三十岁以上的人有所宽限。496年,孝文帝诏令鲜卑八大贵族全部改为汉姓,并将皇族姓氏拓跋改为元姓。534年,北魏分裂為被高歡掌控的東魏(都邺城)與被宇文泰掌控的西魏(都長安)。东魏武定八年(550年),高洋废魏孝静帝,代东魏自立,建立北齐。西魏于恭帝三年(557年)魏恭帝被权臣宇文护逼迫禅位于堂弟宇文觉,建立北周,北魏历史才正式宣告结束。 拓跋氏自称是黄帝后裔,黄帝发源地为战国时魏国所在,又“魏”有美好之意,故以此名国号。以其领土位于中国北方,又是北朝的第一个政权,故史称“北魏”。为别于此前的曹魏政权,某些史书因此别称为“后魏”,但由于史学界不称曹魏为“前魏”,故“后魏”之称很少使用。又以其王室姓拓跋,后改姓元,故又别称拓跋魏(东魏和西魏虽然姓拓跋,但是多數史学家并不如此称呼这两个政权)、元魏。.
查看 拓跋儀和北魏
登国
登國(386年正月-396年六月)是北魏道武帝拓跋珪的年號,歷時10年餘。.
查看 拓跋儀和登国
慕容垂
燕成武帝慕容垂,字道明,原名霸,字道業,一說字叔仁,鮮卑名阿六敦,昌黎棘城(今遼寧義縣)鮮卑族人。十六國後燕開國君主。前燕文明帝慕容皝的第五子。在前燕時屢有戰功,更加曾擊退東晉桓溫的北伐軍。然而因為受到當政的慕容評排擠而被逼出走前秦,但很受前秦君主苻堅的寵信。淝水之戰後慕容垂乘時而起,復建燕國,建立後燕,後又滅了同為慕容氏所建的西燕。參合陂之戰戰敗後率軍再攻北魏,在期間發病病重,並在退軍時去世。.
查看 拓跋儀和慕容垂
慕容宝
燕惠愍帝慕容寶(),字道祐,昌黎郡棘城县(今辽宁省锦州市义县西北)人,後燕第二任君主,慕容垂的第四子,母親是先段后。慕容垂建後燕後,立慕容寶為太子,曾領燕軍攻伐北魏,但在參合陂之戰慘敗。慕容垂死後慕容寶繼位為帝,但就面對北魏南侵,最終慕容寶沒能保住後燕在中原的土地,率眾北走龍城(今遼寧朝陽市),但先後遇上兒子慕容會及大臣段速骨的叛亂。慕容寶出走後為蘭汗所誘而歸龍城,最終被其殺害。.
查看 拓跋儀和慕容宝
慕容德
燕献武帝慕容德(),後改名慕容備德,字玄明,十六國時期南燕皇帝,鮮卑人,是前燕文明帝慕容皝之幼子,前燕景昭帝慕容儁、後燕成武帝慕容垂皆為其兄。《晉書》載其「年未弱冠,身長八尺二寸,姿貌雄偉」。又「博觀群書,性清慎,多才藝」。.
查看 拓跋儀和慕容德
拓跋什翼犍
拓跋--翼犍(),中國東晉十六國時期鮮卑拓跋部首領、代王,338年至376年在位,是南北朝時期北魏開國皇帝道武帝拓跋珪的祖父。拓跋鬱律之次子,拓跋翳槐之弟。.
查看 拓跋儀和拓跋什翼犍
拓跋珪
#重定向 魏道武帝.
查看 拓跋儀和拓跋珪
拓跋纂
拓跋纂(),鲜卑名礼半,追尊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后裔,卫王拓跋仪之子,北魏宗室、官员。.
查看 拓跋儀和拓跋纂
拓跋翰 (秦王)
拓跋翰(),拓跋什翼犍的第三子,母昭成皇后慕容氏,封秦王,谥号明。子拓跋仪、拓跋烈。 拓跋翰十五岁时就敢请缨带兵征战,为拓跋什翼犍所壮,得领二千骑,统兵号令严明有信,多有胜仗。《魏书》本传载拓跋翰卒于代建国十年(公元347年),《北史》本传载其卒于十五年(352年),然而拓跋什翼犍于建国七年(344年)才娶慕容氏,皆与其至少活到十五岁矛盾,故拓跋翰生卒年尚待考,仅知建国三十八年(375年)已不在世。《魏书》又载其娶兄拓跋寔遗孀贺兰氏(拓跋珪母),生拓跋觚,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札记·魏书札记》指拓跋寔卒于建国三十四年(372年),比拓跋翰晚去世很久,认为娶贺兰氏生拓跋觚者实为拓跋什翼犍,而非拓跋翰,崔浩因如实记载拓跋什翼犍纳媳生子等事而获罪。.
查看 拓跋儀和拓跋翰 (秦王)
拓跋燾
#重定向 魏太武帝.
查看 拓跋儀和拓跋燾
拓跋良 (南阳王)
拓跋良(),追尊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后裔,卫王拓跋仪之子,北魏宗室、官员。.
拓跋虔
拓跋虔(),追尊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之孙,拓拔紇根之子。道武帝拓跋珪的堂弟。.
查看 拓跋儀和拓跋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