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成都府路

指数 成都府路

成都府路,北宋时设置的路。共领一府(成都府)、十二州:(眉州,蜀州,彭州,绵州,汉州,嘉州,邛州,简州,黎州,雅州,茂州,威州)、二军(永康军、石泉军)、一监:仙井监。共计五十八县。 淳化四年(993年),王小波、李顺在成都附近的青城起义,遂克成都,建立大蜀政权。当年五月,宋军攻陷成都,起义失败,成都府被降为益州,成都府路改为益州路,成都仍为治所。嘉祐四年(1059年)改益州路置,治所在成都府(今四川省成都市)。辖境相当今四川省北川、江油等县市以南,犍为、喜德、冕宁等县以北,小金、泸定、石棉等县以东,绵阳、简阳、仁寿等市县以西地。重和元年(1118年),益州再升格为成都府,益州路再改成都府路,治所照旧。宋朝时期是成都在古代历史中最为兴旺的时期,其经济地位在国内很高。 元中统元年(1260年)废。.

目录

  1. 31 关系: 威州 (四川)宋史彭州 (彭州市)北宋嘉州嘉祐四川省王小波 (北宋)简州 (仁寿)绵州眉州益州益州路青城行政中心路 (行政区划)黎州茂州蜀州 (唐朝)邛州重和雅州陵井監李顺李蜀永康军汉州淳化 (北宋)成都市成都府成都路

威州 (四川)

威州,中国北宋时设置的州。 本为维州(今四川省理县)。景祐三年(1036年),以与潍州声相乱,改今名。崇宁时,户二千二十,口三千一十三。领二县:保宁县、通化县,二羁縻州:保州、霸州。 嘉会砦,本羁縻霸州,政和四年(1114年),建为亨州,县称嘉会县。宣和三年(1121年),废亨州,以嘉会县为砦,隶威州。熙宁年间所建的通化军,在保州、霸州之间。政和三年(1113年),董舜咨纳土,因旧名重筑军城,宣和三年,省军使为监押,隶威州。.

查看 成都府路和威州 (四川)

宋史

《宋史》是二十四史中篇帙最為浩繁的史書,於元末至正三年(1343年)由丞相脱脱和阿鲁图先后主持,與《辽史》、《金史》同時修撰。1977年,中華書局出版《宋史》標點校勘本。.

查看 成都府路和宋史

彭州 (彭州市)

彭州,中国古代设置的一个州,治所在今四川省彭州市。 唐朝垂拱二年(686年)分益州置彭州,治所在九陇县(今彭州市)。《元和郡县志》称“以岷山导江,江出山处,两山相对,古谓之天彭门,因取以名州” 。土贡:段罗、交梭。户五万五千九百二十二,口三十五万七千三百八十七。曾改名为濛阳郡。下领四县:九陇县、导江县、唐昌县、濛阳县。辖境相当今四川省彭州市、都江堰市等地。 宋朝时属成都府路。元朝至元十三年(1276年),废九陇县入彭州。属成都路。明朝洪武十年(1377年)降为彭县。1993年设县级彭州市。.

查看 成都府路和彭州 (彭州市)

北宋

北宋(960年2月4日—1127年3月20日)是中国宋朝的一个時期,自趙匡胤發動陈桥兵變強迫后周末帝禅让(960年)始,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攻入开封,北宋于次年灭亡,共历9帝,167年。后以应天府為首都建南宋,与北宋合称“两宋”。北宋建都汴梁(今河南开封市),为别于南宋而史称北宋。依據五行相生的順序,後周的「木」德之後為「火」德,因此宋朝以「火」為五行德運,並取紅色為王朝正色。 北宋的最大统治区域包括东、南到海,北以今海河、河北霸州、山西雁门关为界与辽相交;西北以陕西横山、甘肃东部、青海湟水与西夏交界;西南以岷山、大渡河与青藏高原、大理国交界,以广西与越南交界。北宋是面積最少的中原统一皇朝,亦無法統治河西走廊及燕雲十六州。据《太平寰宇记》所载,北宋人口从太平兴国五年(980年)的三千二百五十万增至大观四年(1110年)的一亿一千二百七十五万。.

查看 成都府路和北宋

嘉州

#重定向 嘉州 (北周).

查看 成都府路和嘉州

嘉祐

嘉祐(1056年九月-1063年)是宋仁宗的第九个和最后一个年号。北宋使用这个年号一共八年,意为喜获上天保佑。 嘉祐八年四月宋英宗即位沿用。.

查看 成都府路和嘉祐

四川省

四川省(四川话拼音:Si4cuan1sen3;国际音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南地区的一个省份,省政府中心為成都市。四川简称川或蜀,又因先秦时四川曾分属巴国、蜀国两诸侯国,故别称“巴蜀”。现今巴蜀则主要是指重庆市与四川省。四川历史悠久、风光秀丽、物产丰富,有“天府之国”的美譽。.

查看 成都府路和四川省

王小波 (北宋)

王小波()北宋初民變领袖。青城縣(今四川都江堰市西南)人。茶农出身(一说茶贩出身)。.

查看 成都府路和王小波 (北宋)

简州 (仁寿)

简州,隋朝时设置的州。 仁寿三年(603年)析益州置,治所在阳安县(今四川省简阳市西北)。“因境有赖简池为名”(《元和郡县志》)。辖境约当今四川省简阳、资阳两市地。大业二年(606年)废。唐朝武德三年(620年),析益州复置。辖境约当今简阳市和金堂县东南部分地区。属剑南道。天宝元年(742年),改为阳安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简州。北宋初以后辖境减缩,仅有今简阳市地。属成都府路。 元朝至元二十年(1283年),并附郭阳安县入州。属成都路。明朝洪武六年(1373年)降为县,正德八年(1513年)复升为州。属成都府。清朝时,不领县。1913年改为简阳县。 Category:隋朝的州 Category:唐朝的州 Category:五代十国的州 Category:宋朝的州 Category:元朝的州 Category:明朝的州 Category:清朝的州 Category:四川的州 Category:资阳行政区划史 Category:成都行政区划史 Category:603年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1913年废除的行政区划.

查看 成都府路和简州 (仁寿)

绵州

绵州,隋朝时设置的州。 开皇五年(585年)改潼州置,治所在巴西县(今四川省绵阳市东)。辖境相当今四川省绵阳、江油、安县等市县地。大业初年,改为金山郡。唐朝武德元年(618年)复为绵州。天宝元年(742年)改为巴西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绵州。户六万五千六十六,口二十六万三千三百五十二。下辖八县:巴西县、昌明县、魏城县、罗江县、神泉县、盐泉县、龙安县、西昌县。 宋、元辖境略有变化。宋朝时属成都府路,元朝时属潼川府路,至元二十年(1283年)废巴西县入本州。明朝时属成都府。清朝时,绵州境相当今绵阳、安县、北川、绵竹、梓潼、德阳市县地。雍正五年(1727年),升为綿州直隸州。1913年废,改为绵阳县。盛产井盐和丝绵织物。.

查看 成都府路和绵州

眉州

眉州,中国南北朝时设置的州。 西魏废帝二年(553年)平蜀,次年改青州为眉州,治所在通义县(北周改安乐县,后改齐通县,隋复名通义,宋改眉山县。今四川省眉山市)。隋朝大业初年废。唐朝武德二年(619年)复置。天宝、乾元时曾改通义郡。辖境相当今四川省眉山、彭山、丹棱、洪雅、青神等县地。 宋朝时,属成都府路。元朝至元二十年(1283年),省州治眉山县入州。明朝洪武九年(1376年)降为县,十三年(1380年)复升为州,治据今眉山县。直隶四川布政司。清朝时,属四川省。1913年废州为眉山县。.

查看 成都府路和眉州

益州

益州,中国古地名,西汉开始设置的行政区划,其范围包括今天的四川盆地和汉中盆地一带。 殷商时期是巴人生活的地方。战国末期秦国灭了巴蜀之后在原巴蜀地区设置了巴郡和蜀郡。西汉元封五年(前106年),汉武帝在全国设十三刺史部,四川地区为益州刺史部,别称刀州。辖境相当今四川省、重庆、贵州、云南等省市大部;湖北省西北部及甘肃省小部分地区。东汉治雒县(今四川省广汉市北)。中平年间移治绵竹县(今四川德阳市东北)。兴平年间又移治成都县(今四川成都市)。 三国时期,刘备占领此地並建立蜀汉政权。三国末年曹魏灭蜀汉,分割益州,另置梁州。西晋泰始七年(271年)分割益州,另置宁州。其间十六国时期,李特在益州建立成汉政权,譙縱在此建立譙蜀政权。 唐朝贞观元年(627年),唐太宗在全国设立十道,益州属剑南道,梁州属山南道,益州为原蜀郡之地。天宝元年(742年),益州改为蜀郡,至德二年(757年),蜀郡更升为南京成都府,剑南节度使再分为剑南东川和剑南西川节度使, 简称「東川」、「西川」。 北宋淳化四年(993年),王小波、李顺起义失败,成都府被降为益州,成都府路改为益州路,成都仍为治所。重和元年(1118年),益州再升格为成都府,自此益州的名称不再存在。 Category:南北朝的州 Category:隋朝的州 Category:唐朝的州 Category:四川的州.

查看 成都府路和益州

益州路

益州路,北宋时设置的路。 咸平四年(1001年)分西川路置,为川峡四路之一。治成都府(治今成都市)。辖境相当今四川省江油、北川等市县以南,喜德、沐川等县以北,小金、沪定等县以东,绵阳、井研等市县以西地区。嘉祐四年(1059年)改为成都府路。 Category:宋朝的路 Category:四川的路.

查看 成都府路和益州路

青城

青城是宋朝的斋宫。其中之一是东京汴梁城南熏门外的祭天斋宫,谓之南青城;另一在北门封丘门外,为祭地斋宫,谓之北青城。 宋朝的吴自牧在其《梦粱录·郊祀年驾宿青城端诚殿行郊祀礼》中曾说:“所谓青城,止以青布为幕,画甃砌之文,旋结城闕。”南青城约在汴京城南五里处。 金攻东京时,金国主帅驻扎南青城。东京破城后,宋钦宗两次入青城,第一次是靖康元年闰十一月辛酉;至十二月癸亥返回城内。第二次是靖康二年正月庚子宋钦宗再入青城以协商金银数量的问题,结果被金人扣留,后宋徽宗及诸王、后宫皆入青城,随被金兵在三月下掠走。 元灭金时,亦曾在南青城下寨驻扎。.

查看 成都府路和青城

行政中心

行政中心又稱治所,即「政府所在地/驻地」,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以城市为载体,如首都、首府、省會等。不同层级的政府可能聚集于同一城市,亦或在同一行政区内处于不同的下级行政区内。.

查看 成都府路和行政中心

路 (行政区划)

路是中国宋朝、金朝、元朝时行政区划名称,明朝废除;陳朝也有名為“路”的行政區劃。.

查看 成都府路和路 (行政区划)

黎州

黎州,可以指:.

查看 成都府路和黎州

茂州

茂州,唐朝到清朝的州。 贞观八年(634年),改南会州为茂州,治所在汶山县(今四川省茂县),相当于今四川省茂县、北川羌族自治县、汶川县。明朝初年废汶山县入茂州,清朝雍正六年(1728年),升为茂州直隶州。1913年,废除茂州。改为茂县。 Category:唐朝的州 Category:五代十国的州 Category:宋朝的州 Category:元朝的州 Category:明朝的州 Category:清朝的州 Category:四川的州 Category:阿坝行政区划史 Category:绵阳行政区划史 Category:634年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1728年废除的行政区划.

查看 成都府路和茂州

蜀州 (唐朝)

蜀州,唐朝时设置的州。 垂拱二年(686年),析益州置,治所在晋原县(今四川省崇州市)。辖境相当今四川省崇州、新津等市县及都江堰市部分地区。天宝元年(742年)改唐安郡。乾元元年(758年)复改蜀州。宋朝时,属成都府路。南宋淳熙四年(1177年)升为崇庆府。 Category:唐朝的州 Category:五代十国的州 Category:宋朝的州 Category:四川的州 Category:成都行政区划史 Category:585年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1170年代废除的行政区划.

查看 成都府路和蜀州 (唐朝)

邛州

邛州,中国南北朝时设置的州。 南朝梁设置邛州。唐朝初年,治所在仪政县(今四川省邛崃市东南),显庆年间治所迁至临邛县(今四川省邛崃市)。相当于今四川省邛崃市、大邑县、蒲江县。唐朝时,曾改邛州为臨邛郡。明朝初年降为邛县,成化年间为邛州直隸州。清朝相沿。1913年,废除邛州。改为邛崃县。.

查看 成都府路和邛州

重和

重和(1118年十一月-1119年二月)是宋徽宗赵佶的年号。北宋使用这个年号共2年。.

查看 成都府路和重和

雅州

雅州,中国隋朝时设置的州。.

查看 成都府路和雅州

陵井監

陵井监,中国宋朝的行政区划——监。 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设置陵井监,治所在仁寿县(今四川省仁寿县)。因有盐井传说是张道陵所开得名,下辖仁寿、井研二县。包括今四川省仁寿、井研等地。宣和四年(1122年)改为仙井监。南宋隆兴元年(1163年)改为隆州。.

查看 成都府路和陵井監

李顺

李顺可能指下列人物:.

查看 成都府路和李顺

李蜀

李蜀是北宋初期位於中国四川地区的一个短暫政权,从994年一月到994年五月,该政权仅维系了5个月。.

查看 成都府路和李蜀

永康军

永康军,中国北宋时设置的军。 太平兴国三年(978年),改永安军置,治所在灌口镇(今四川省都江堰市)。熙宁五年(1072年)废为灌口寨,九年复于导江县(今都江堰市东)置永康军。元祐初复故。后废为灌口寨。 Category:北宋的军 Category:四川的军 Category:成都行政区划史 Category:都江堰市.

查看 成都府路和永康军

汉州

汉州,唐朝时设置的州。 垂拱二年(686年)析益州置,治所在雒县(今四川省广汉市)。曾改为德阳郡。户六万九千五,口三十万八千二百三。下领五县:雒县、德阳县、什邡县、绵竹县、金堂县。辖境相当今四川省广汉、德阳、绵竹、什邡等市地。宋朝时属成都府路。南宋端平中废。元朝中统元年(1260年)复置,省雒县入州。属成都路。明、清属成都府。清朝时不领县,1913年改为广汉县。.

查看 成都府路和汉州

淳化 (北宋)

#重定向 淳化 (年号).

查看 成都府路和淳化 (北宋)

成都市

成都市(四川话国际音标:;汉语拼音:),别称“蓉城”、“锦官城”,简称“蓉”,位于四川省中部,地处四川盆地西部的成都平原腹地,为中国国家中心城市之一,四川省省会、副省级城市。成都是中国西南地区物流、商贸、金融、科技、文化、教育中心及交通、通信枢纽,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15年常住人口1465.8万,居副省级城市首位。 作为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成都自古被誉为“天府之国”,是中国开发最早、持续繁荣时间最长的城市之一。据史书记载,大约在公元前5世纪中叶的古蜀国开明王朝九世(前367年)时将都城从广都樊乡(双流)迁往成都,构筑城池,截止2018年已有2385年历史;但依据现实挖掘的金沙遗址看来,成都建城史可以追溯到距今3200年前。成都自古以来就是中国西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自建城伊始到现代数千年历史中,除白莲教时期几十年外,均保持着高度繁荣和发达,是全国生活最富庶的地区之一。成都自古为西南重镇,曾是成家、蜀汉、成汉、前蜀、后蜀五个政权的都城,文化遗存丰富,秦汉以来,成都就以农业、手工业兴盛和文化发达著称,历代都是中国西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长江流域的重要城市。汉代成都与洛阳等并列为五大都会之一。唐代商贸繁荣,与扬州齐名,称为“扬一益二”。如今,成都所在的成渝经济区是中国西部经济最领先的区域。 成都市于2007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与世界旅游组织命名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2009年,世界优秀旅游目的地城市中心正式授予成都“世界优秀旅游目的地城市”称号,成都是亚洲首个获此殊荣的城市。201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成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全球创意城市网络,授予成都“美食之都”称号,成为亚洲第一个世界“美食之都”。.

查看 成都府路和成都市

成都府

成都府,是一個唐朝时開始设置的府,沿用至1913年,是使用时间最长的府名。 唐至德二年(757年),以蜀郡为唐玄宗幸蜀驻跸之地升为成都府,建号南京;上元元年(760年)罢京号;其治所位在成都县、蜀县,並有剑南西川节度使駐紮,辖境相当今四川省成都、新都、郫县、温江、双流等市县級地方行政單位。1255年前後,蒙古入蜀,改为成都路。明洪武四年(1371年)恢復为成都府;辖境东起今四川省绵阳、德阳、简阳、资阳等市級地方行政單位,西至邛崃山、及仁寿、崇州等县市級地方行政單位,北至安县、茂县等县,南达内江、井研等市县級地方行政單位。 其在明清時期为四川省会。辛亥革命后,因全中国废府州厅,于1913年废。.

查看 成都府路和成都府

成都路

成都路,元朝时设置的路。 蒙古入蜀,改成都府路为成都路。治所在成都县和华阳县(今四川省成都市)。属陕西四川行省。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为四川等处行中书省治所。辖境相当今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以南,安县、德阳、金堂、简阳、资中等县市以西,内江、井研等市县以北,仁寿、新津、崇州、都江堰等县市以东地。明朝洪武四年(1371年)复为府。 Category:元朝的路 Category:四川的路 Category:成都行政区划史 Category:1286年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1371年废除的行政区划.

查看 成都府路和成都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