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慧妃

指数 慧妃

慧妃,古代中国妃嫔封号。五代时设置,明、清皆有此封号。.

目录

  1. 9 关系: 同治帝康熙帝五代十国花蕊夫人花蕊夫人 (后蜀)范慧妃 (明熹宗)淑慎皇贵妃明熹宗慧妃 (康熙帝)

同治帝

清穆宗载淳(a)(),又稱同治帝,爱新觉罗氏,;汗號「布伦札萨克汗」(Бүрэн засагч хаан),西藏方面尊為「文殊皇帝」,年號「同治」。 同治帝乃咸丰帝长子,5歲(虛歲六歲)登基,原設年號為「祺祥」,隨後不及一年發生辛酉政變,最終由其嫡母慈安太后與生母慈禧太后共同垂簾聽政(史稱「兩宮聽政」),並改設年號為「同治」。直至1875年驾崩,時年僅19週歲,死後廟號穆宗(v),諡號毅皇帝(v)。他是清朝第九位皇帝,在位於1861年至1875年,也是清兵入关后統治中原以來的第八位皇帝。.

查看 慧妃和同治帝

康熙帝

清圣祖仁皇帝爱新觉罗·玄烨(a),又稱康熙帝,汗號「恩赫阿木古朗汗」(Энх Амгалан хаан)(),爱新觉罗氏,諱玄燁,西藏方面尊為「文殊皇帝」,年號「康熙」。 康熙帝乃顺治帝第三子,順治十一年農曆甲午年三月十八巳時生於北京紫禁城景仁宫,母親為孝康章皇后佟佳氏。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崩于北京畅春园清溪书屋,终年68岁。死后,得圣祖庙号、「合天弘運文武睿哲恭儉寬裕孝敬誠信功德大成仁皇帝」谥号,通称「聖祖仁皇帝」(a),葬于景陵。康熙帝在位於1661年2月5日至1722年12月20日,在位六十一年零十个月,是清朝自入关以来的第二位皇帝,也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 中国大陆及台湾等地的史学界及教科书中,一般将康熙、雍正及--时期合共称为康雍乾盛世或康乾盛世。.

查看 慧妃和康熙帝

五代十国

五代十國(907年-979年),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時期,自唐朝滅亡開始,至宋朝統一中國本土為止。五代十國本質上是唐末藩鎮割據和唐朝后期政治的延續。唐朝滅亡後,各地藩鎮紛紛自立為國,其中位在華北地區,軍力強盛的藩鎮國家即五代,有些還是沙陀族所建立。五代雖然实力強大,但無力控制整个中國本土,只是藩鎮型的朝廷。而其他割據一方的藩鎮,有些自立為帝,有些奉中原王朝為正朔,其中十個國齡較長、國力較強的統稱為十國。本時期時常發生地方實力派叛變奪位的情况,使得戰亂不止,統治者多重武輕文。中國的內亂,也帶給契丹國南侵的機會,遼朝得以建立。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的重要时期,其间河西和交趾地區逐渐离心,交趾(越南)最终脱离中国独立。 從唐朝滅亡至北宋建立半個多世紀期間,中原地區依次出現梁、唐、晉、漢與周五個朝代,史稱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907年梁王朱溫篡唐建立後梁,这是五代十國的开始。晉王李克用之子李存勗滅后梁,建國後唐。後唐之后五代君王均出自李克用的子孫與部屬。後唐歷經後唐明宗的擴張與整頓,國力強盛,但发生內亂後,被河東節度使石敬瑭引契丹軍攻滅,後晉建立。不久契晉關係惡化,契丹軍南下滅後晉,建立遼朝。同时后晉河東節度使劉知遠在太原府稱帝建立後漢,收復中原。後漢樞密使郭威篡后汉建後周,後周世宗柴荣苦心經營,使后周隱隱有一統天下的希望,但柴荣在北伐燕云十六州时不幸病亡。後周随后被殿前司都點檢趙匡胤所篡,五代結束。 十國方面,江南以吳國最強,而後被齊王李昪篡位,建國南唐,其次有吳越與閩國等。湖廣则被荊南、楚國與南漢等占据。南唐國力最強,先後攻滅閩國、楚國,但多次用兵使得國力衰退,曾被後周所敗。蜀地有前蜀、後蜀,國家富強,是僅次於南唐的強國。北漢是惟一在北方的十國,是後漢劉氏後裔所建。趙匡胤建立宋朝(史稱北宋)後,與其弟宋太宗相繼掃蕩其他中原諸國及地區,最後於979年統一中國本土地區,十國結束。 五代十國大體上延續唐朝后期的政治體制,但是以「使」名官者很多。其中五代的變化很多,官職廢置不常,主要設有主管行政的三省六部、主管財政的三司與主管軍事的樞密院,這個制度後由宋朝繼承。十國雖然其中一些政权臣服於五代,但是其政治架構大致上与五代等同。由於地方節度使不受管制,時常背叛中央,所以朝廷紛紛加強禁軍軍力以壓制地方實力派。為了抵制五代以来的武人干政现象,宋朝采取強幹弱枝政策。外交方面,唐朝時胡漢融合,外族陸續入住中國四周。唐朝崩潰進入五代十國後,出現一些外族國家,如沙陀建立五代後唐、後晉與後漢等。契丹先建立契丹國,南下滅後晉後建立遼朝。其他還有党項的定難軍,於北宋時建國西夏。這些都对宋朝的國際局勢造成深遠影響。 由于北方戰亂、外族入侵與天災不斷,南方十國在人口、經濟、文化與科技方面皆勝於北方五代。這也是華南經濟再度勝過華北的時刻,此後这一局面再也沒有逆轉。十國為擴展經濟,重視興修水利與經濟作物,发展貿易業、茶葉、紡織,錢塘江海塘也是在這個時期興建。由於關中經濟崩潰,五代大多定都于隋唐大運河的樞紐開封,都城的因素與燕雲十六州被外族統治影響宋朝的軍事與經濟。文化方面,本時期是詞發展的關鍵時期,禪宗也在本時期進入全興期。五代推行雕版印刷《九經》,保存許多儒學經典。繪畫方面,不論南方北方都有獨到之處。.

查看 慧妃和五代十国

花蕊夫人

花蕊夫人可以指:.

查看 慧妃和花蕊夫人

花蕊夫人 (后蜀)

花蕊夫人(),是后蜀后主孟昶的宠妃,姿色美豔,封慧妃,青城(今成都都江堰市东南)人,徐氏吳任臣《十國春秋》。。花蕊夫人是五代十国时著名的女诗人,著有《花蕊夫人宫词》。《全唐诗》中将其诗归为孟昶妃所著。.

查看 慧妃和花蕊夫人 (后蜀)

范慧妃 (明熹宗)

范慧妃,明熹宗妃。 范氏姿色秀麗,頗受明熹宗寵愛,在天启二年(1622年)因生下女兒永宁公主,被封慧妃。天启三年(1623年),因生下兒子朱慈焴,被封皇贵妃。但這两个孩子,很快就夭折,而她自己也因失宠被幽禁。 1644年,明朝灭亡,范慧妃逃离了皇宫。清朝入关,她回到北京,由清廷出资赡养生活。.

查看 慧妃和范慧妃 (明熹宗)

淑慎皇贵妃

淑慎皇贵妃(),富察氏,滿洲镶黄旗人,员外郎凤秀女,即康熙朝戶部尚書米思翰子馬齊(乾隆帝孝賢皇后伯父)七世孫女。咸丰九年十二月初一(1859年12月24日)生,到同治十一年虚岁刚十四,在选入宫时还不足十三岁。 两宫皇太后在皇后人選上意見分歧。西太后慈禧喜愛的富察氏,姿色俏丽,风流多情,善体人意,但心胸狭窄。東太后慈安喜愛的阿鲁特氏是翰林院侍讲崇绮之女,比同治帝大两岁,是一位名门闺秀(同時也是慈安的表甥女)。 慈禧太后認為富察氏像自己年輕的時候,而十分喜愛,所以主张选富察氏,慈安却认为富察氏美貌豔麗,轻佻好动,不足以母仪天下;而阿鲁特氏端庄文静,知书达理,可以正位中宫。两太后各持己见,争执不下,最后决定听从皇帝的意见。 同治帝虽是慈禧太后的亲生儿子,却对慈禧的日常做法十分厌恶,因此母子之情不深。慈安忠厚慈祥,对同治皇帝视为己出,关怀备至,因此深受同治帝爱戴和尊重。所以在选--时,同治帝按慈安的意愿,选了阿鲁特氏。慈禧十分恼火,她一方面横加干预同治帝--的生活,另一方面处处优待富察氏,本来四人 是同时进宫的,慈禧却把富察氏封为慧妃,享受贵妃待遇,另外那三个人,两个封为嫔,一个封为贵人。 依照清宮慣例,皇妃、宮嬪的冊封禮應與皇后的冊立禮同日舉行。可是同治帝的大婚礼,只安排慧妃的册封礼与皇后的册立礼同日举行,将瑜嫔、珣嫔的册封礼安排在一个月后举行。 同治十三年(1874)十一月十五日,將慧妃直接晉封為皇貴妃,連升了兩級,而其他三位都只升一级。同治帝刚死半个月,慈禧又封富察氏为敦宜皇贵妃。光绪二十年正月,慈禧六十大寿之前,又封她为敦宜荣庆皇贵妃。皇贵妃得到四个字的封号,在有清一代仅此一例。 光绪三十年二月二十八日(1904年4月13日),富察氏過世,终年四十六岁。谥号为淑慎皇贵妃。她于光绪三十一年九月二十一入葬惠陵妃园寝第一行正中(其他都葬第二行),成为惠陵妃园寝内第一个墓主人,同時她也是同治帝的所有妃子中享年最短的人。遵照慈禧的安排,其宝顶居前排居中位置(前排唯一一座墓),地宫是石券规格,以显示居其他同治帝妃嫔之上的尊贵地位。民国十七年3月29日,淑慎皇贵妃墓被盗挖。.

查看 慧妃和淑慎皇贵妃

明熹宗

明熹宗朱由校(;校,居效切,拼音「jiào」、注音「ㄐㄧㄠˋ」),或稱天啟帝,光宗長子,中國明朝第16代皇帝。在位時間為1620年-1627年,年號天啟。光宗即位僅一個月而亡,使朱由校匆匆登位為帝,朱由校當時僅14歲,未曾被立为太子,甚至未接受正規教育,政事皆賴宦官輔佐,後來造就了太監魏忠賢等人的干政,與閹黨、東林黨之黨爭。.

查看 慧妃和明熹宗

慧妃 (康熙帝)

慧妃(),博爾濟吉特氏,康熙帝的妃嫔,科尔沁三等台吉阿郁锡(孝莊文皇后的堂叔额德的儿子)的女儿,也是康熙帝的远房表姑。與孝惠章皇后亦是姑表親。 《清宗室四譜》載:慧妃,自幼待年宫中,也就相當民間童養媳,有清一代這情形很普遍。如康熙的榮妃馬佳氏,為員外郎蓋山之女,亦「待年宮中」,康熙六年(1667年)马佳氏为十五歲时的康熙帝生下康熙帝第一个儿子承瑞。 但是慧妃尚未成婚,就在康熙九年(1670年)四月十二日病死。五月初九日追赠为慧妃,猜测慧妃原先未封妃而是逝世后给予徽号的,还是是由嬪、貴人還是答應常升为慧妃的就不得而知了。 慧妃、榮妃馬佳氏与四大辅政大臣索尼的孙女赫舍里氏皇后的亲妹妹平妃一样「待年宫中」,康熙三十年生皇子胤禨,三十五年六月二十日卒,当月死後追赠为平妃。 《清朝野史大观》称康熙帝纳姑为妃,其来源可能即是慧妃之事。.

查看 慧妃和慧妃 (康熙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