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恆星天文學年表

指数 恆星天文學年表

*本表為恆星天文學年表,以下譯自英文維基同名條目。.

目录

  1. 47 关系: 埃希纳·赫茨普龙南河三大陵五天狼星天鵝座χ主序星乔治·伽莫夫亚瑟·爱丁顿亨丽爱塔·勒维特亨利·诺利斯·罗素廣義相對論弗里德里希·威廉·贝塞尔弗雷德·霍伊尔喜帕恰斯光學頻譜光度BN天体理查德·費曼碳氮氧循環离子米拉约翰·古德利克瓦西里·雅可夫列维奇·斯特鲁维食雙星视差视星等自行苏布拉马尼扬·钱德拉塞卡造父变星造父一Pp鏈林忠四郎林軌跡恒星恆星天文學核聚变汉斯·贝特沃尔特·巴德星圖愛德蒙·哈雷1924年1939年1952年1963年3氦過程

  2. 天文學年表

埃希纳·赫茨普龙

#重定向 埃納·赫茨普龍.

查看 恆星天文學年表和埃希纳·赫茨普龙

南河三

南河三(α CMi / 小犬座α / 小犬座10)是小犬座內最亮的恆星,在亮星表中排名在前十名之內(第七或第八)。 在西方,他的名稱源自希臘προκύον(prokúon),Procyon的意思為"在狗的前方",因為在古代它在大犬座的天狼星之前出現在天空(雖然它的赤經值較大,但他的赤緯值較北,所以在北半球的緯度上它會比天狼星早些出現在地平線上。不過,由於歲差,這種現象從一千多年前開始已經改變,變成「在狗的後方」)。有關這兩顆犬星的古老文學可以追溯到巴比倫和埃及。 南河三也是冬季大三角的頂點之一,另外兩顆是大犬座的天狼星與獵戶座的參宿四。 南河三也是鄰近太陽系和地球的恆星,在近距離恆星表中,列出的距離是11.41光年(3.5秒差距,距離排名第13)。 與天狼星相同,它也是聯星—主星(南河三A)也有一顆黯淡的白矮星作為伴星(南河三B),與另一顆魯坦星(距離排名第22)的距離僅有1.11光年(0.34秒差距)。.

查看 恆星天文學年表和南河三

大陵五

大陵五(英仙座β)是英仙座內一顆明亮的恆星,也是一對著名的食雙星。他不僅是被發現的第一對食雙星,更是第一顆被發現的非超新星變星。大陵五的視星等很規律的在2天20小時又49分的週期內在2.1~3.4等之間變化。另外,在研究恆星演化的過程中,發現大陵五較小質量的伴星較先演變,與較大恆星生命週期較短的理論不符,這就是“大陵五佯謬”的問題。.

查看 恆星天文學年表和大陵五

天狼星

天狼星(Bd:α CMa)是夜空中最亮的恆星,其視星等為-1.46,幾乎為第二亮恆星老人星的兩倍。它的英文名稱為Sirius,讀法為/sɪɹiəs/,源自古希臘語的Σείριος。天狼星根據拜耳命名法的名稱為大犬座α星。我們肉眼以爲是一顆恆星的天狼星,實際上是一個聯星系統,其中包括一顆光譜型A1V的白主序星和另一顆光譜型DA2的暗白矮星伴星天狼星B(Bd:α CMa B)。 天狼星如此之亮除了因爲其原本就很高的光度以外,還因爲它距離太陽很近。天狼星距離地球約2.6秒差距(約8.6光年),並是最近的恆星之一。天狼星A的質量為太陽的兩倍,而絕對星等為1.42等。它比太陽亮25倍,但光度明顯比其它亮星較暗,如對比老人星或參宿七。此雙星系統有約二億至三億年歷史,而初期是由兩顆藍色的亮星組成。更高質量的天狼星B耗盡了能源,成爲一顆紅巨星,然後又漸漸削去外層,約在一億二千萬年前坍塌成爲今天的白矮星狀態。 中國古代星象學說中,天狼星是「主侵略之兆」的惡星。屈原在《九歌·東君》中寫到:「舉長矢兮射天狼」,以天狼星比擬位於楚國西北的秦國;而蘇軾《江城子》中「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以天狼星比擬威脅北宋西北邊境的西夏。.

查看 恆星天文學年表和天狼星

天鵝座χ

天鵝座 χ(χ Cyg / χ Cygni)是在天鵝座的一顆漸近巨星分支的米拉型變星。 天鵝座χ的光度變化是已知變星中最大的,標準是從5等變至13等,以最亮光度為準的平均變化週期為407天,而觀測到的光度極值分別是3.3與14.3等。因此,天鵝座 χ在最暗時要口徑30公分以上的望遠鏡才能看見,而最亮時肉眼就能見到。它與地球的距離大約是345光年。 天文學家Gottfried Kirch在1686年發現這顆變星。 湯姆斯·狄克寫道: "馬拉爾蒂和卡西尼已經認定這顆星的週期是405天;但是依據Pigot先生的觀測,顯示它只有392天,或者是396、397或398天。 "與之有關的詳情是:.

查看 恆星天文學年表和天鵝座χ

主序星

主序星在可顯示恒星演化過程的赫羅圖上,是分布在由左上角至右下角,被稱為主序帶上的恆星。 主序帶是以顏色相對於光度繪圖成線的一條連續和獨特的恆星帶。這個色-光圖就是後來埃希納·赫茨普龍和亨利·諾利斯·羅素合作發展出來,著名的赫羅圖。在這條帶子上的恆星就是所謂的主序星或"矮星"。 恆星形成之後,它在高熱、高密度的核心進行核聚变反應,將氫原子轉變成氦,並且創造出能量。在這個生命期階段的恆星,座落在在主序帶上的位置主要是依據它的質量,但化學成分和其它的因素也有一些關係。所有的主序星都處於流體靜力平衡狀態,它來自炙熱核心向外膨脹的熱壓力與來自外圍包層向內擠壓的重力壓維持著平衡。在核心溫度和壓力與能量孳生率有著強烈的相關性,並有助於維持平衡。在核心孳生的能量傳遞到表面經由光球輻射出去。能量經由輻射或對流傳遞,而後著在其區域內會產生階梯狀的溫度梯度,更高的透明度,或兩者均有。 基於恆星產生能量的主要過程,主序帶有時會被分成上段和下段。質量大約在1.5太陽質量以內的恆星,將氫聚集融合成氦的一系列主要程序稱為質子-質子鏈反應。超過這個質量在主序帶的上段,核融合主要是使用碳、氮、和氧原子,經由碳氮氧循環的程序,將氫原子轉變成氦。質量超過太陽10倍的主序星在核心區域會產生對流,這樣的活動繪激發新創建的氦外移,並維持發生核融合所需要的燃料比例。當核心的對流不再發生時,發展出的富氦核心的外圍會被氫包圍著。質量較低的恆星,核心的對流區會逐步的縮小,大約在2太陽質量附近,核心的對流區就會消失。在這個質量以下,恆星的核心只有輻射,但是在接近表面會有對流。隨著恆星質量的減少,對流的包層會增加,質量低於0.4太陽質量的主序星,全部的質量都在對流。 通常,質量越大的恆星在主序帶上的生命期越短。當在核心的核燃料已被耗盡之後,恆星的發展會離開赫羅圖上的主序帶。這時恆星的發展取決於它的質量,質量低於0.23太陽質量的恆星直接成為白矮星,而質量未超過10太陽質量的恆星將經歷紅巨星的階段;質量更大的恆星可以爆炸成為超新星,或直接塌縮成為黑洞。.

查看 恆星天文學年表和主序星

乔治·伽莫夫

乔治·伽莫夫(George Gamow,),出生名喬治·安東諾維奇·伽莫夫(Georgiy Antonovich Gamov),美籍俄裔物理学家、宇宙學家、科普作家,热大爆炸宇宙学模型的创立者,也是最早提出遺傳密碼模型的人。.

查看 恆星天文學年表和乔治·伽莫夫

亚瑟·爱丁顿

亚瑟·斯坦利·爱丁顿爵士,OM,FRS(Sir Arthur Stanley Eddington,英語發音,),英国天體物理學家、数学家,是第一个用英语宣讲相对论的科学家,自然界密实(非中空)物体的发光强度极限被命名为“爱丁顿极限”。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人并不太清楚德国的科学进展,爱丁顿在1919年写了“重力的相对理论报导”,第一次向英语世界介绍了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理论。.

查看 恆星天文學年表和亚瑟·爱丁顿

亨丽爱塔·勒维特

#重定向 亨丽爱塔·斯万·勒维特.

查看 恆星天文學年表和亨丽爱塔·勒维特

亨利·诺利斯·罗素

亨利·诺利斯·罗素(Henry Norris Russell,),美国天文学家。1913年他发表了关于恒星的亮度、颜色和光谱之间的统计关系,这个结果与丹麦天文学家埃希纳·赫茨普龙的研究结果一样,后来把恒星光谱光度图称为赫罗图。 他从35岁开始担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天文台台长。1934年-1937年担任美国天文学会会长。 美國天文學會的天文終身成就獎以他的名字命名,他本人也是該獎首位得主。小行星1762、火星上的羅素撞擊坑、月球上的羅素環形山以他的名字命名。.

查看 恆星天文學年表和亨利·诺利斯·罗素

廣義相對論

广义相对论是現代物理中基于相对性原理利用几何语言描述的引力理论。该理论由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等人自1907年开始发展,最终在1915年基本完成。广义相对论将经典的牛顿万有引力定律與狭义相对论加以推廣。在广义相对论中,引力被描述为时空的一种几何属性(曲率),而时空的曲率则通过爱因斯坦场方程和处于其中的物质及辐射的能量與动量联系在一起。 从广义相对论得到的部分预言和经典物理中的对应预言非常不同,尤其是有关时间流易、空间几何、自由落体的运动以及光的传播等问题,例如引力场内的时间膨胀、光的引力红移和引力时间延迟效应。广义相对论的预言至今为止已经通过了所有观测和实验的验证——广义相对论虽然并非当今描述引力的唯一理论,但却是能够与实验数据相符合的最简洁的理论。不过仍然有一些问题至今未能解决。最为基础的即是广义相对论和量子物理的定律应如何统一以形成完备并且自洽的量子引力理论。 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理论在天体物理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比如它预言了某些大质量恒星终结后,会形成时空极度扭曲以至于所有物质(包括光)都无法逸出的区域,黑洞。有证据表明恒星质量黑洞以及超大质量黑洞是某些天体例如活动星系核和微类星体发射高强度辐射的直接成因。光线在引力场中的偏折会形成引力透镜现象,这使得人们可能观察到处于遥远位置的同一个天体形成的多个像。广义相对论还预言了引力波的存在。引力波已经由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在2015年9月直接观测到。此外,广义相对论还是现代宇宙学中的的理论基础。.

查看 恆星天文學年表和廣義相對論

弗里德里希·威廉·贝塞尔

弗里德里希·威廉·贝塞尔(Friedrich Wilhelm Bessel,),德国天文学家及數學家。他精确测定了岁差常数和恒星视差。 贝塞尔出身贫寒,少年时只读过4年书。15岁在商行当学徒,尤其对国际贸易感兴趣。此后,他逐渐对天文学产生了兴趣,开始自学数学和天文学。 1810年,他被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三世任命为柯尼斯堡天文台台长,直到去世。.

查看 恆星天文學年表和弗里德里希·威廉·贝塞尔

弗雷德·霍伊尔

弗雷德·霍伊尔爵士,FRS(Sir Fred Hoyle,),生於英国英格蘭约克郡宾利,英国天体物理学家。他是最早將恆星核合成過程加以理論化的物理學者之一。.

查看 恆星天文學年表和弗雷德·霍伊尔

喜帕恰斯

喜帕恰斯(ίππαρχος,Hipparkhos,),或译希帕求斯,古希腊的天文学家,有“方位天文学之父”之稱。 公元前134年,他繪製出包含1025颗恒星的星图,并创立星等的概念,亦发现了岁差现象。。喜帕恰斯也被認為是三角函數的創始者。.

查看 恆星天文學年表和喜帕恰斯

光學頻譜

光学频谱,简称光谱,是复色光通过色散系统(如光栅、棱镜)进行分光后,依照光的波长(或频率)的大小顺次排列形成的图案。光谱中的一部分可见光谱是电磁波谱中人眼可见的唯一部分,在这个波长范围内的电磁辐射被称作可见光。光谱并没有包含人類大脑視覺所能区别的所有颜色,譬如褐色和粉红色,其原因是粉红色并不是由单色组成,而是由多种色彩组成的。参见颜色。.

查看 恆星天文學年表和光學頻譜

光度

光度在科學的不同領域中有不同的意義。.

查看 恆星天文學年表和光度

BN天体

贝克林-诺伊格鲍尔天体(简称BN天体,Becklin-Neugebauer Object)是獵戶座分子雲團中一个仅能通过红外观测到的天体。它于1967年由艾里克·贝克林(Eric Becklin)和格里・诺伊格鲍尔(Gerry Neugebauer)发现。 BN天体被认为是一颗中等质量的原恒星,约为15太阳质量。它还是除太阳外在10微米波长以下最为明亮的天体。.

查看 恆星天文學年表和BN天体

理查德·費曼

查德·菲利普斯·費曼(Richard Phillips Feynman,),美國理论物理學家,量子电动力学创始人之一,纳米技术之父。由費曼提出或完善的费曼图、费曼规则(Feynman rules)和重整化计算方法是研究量子电动力学和粒子物理学的重要工具。费曼个性十足,爱出风头,平易近人且喜爱搞怪,有很多逸闻流传于世。在1999年英國雜誌《》对全球130名領先物理學家的民意調查中,他被評為有史以來10位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費曼父母皆為立陶宛猶太人,來自白俄羅斯,然而費曼本人是無神論者。 费曼业余爱好广泛,如打邦哥鼓、破译玛雅文明的象形文字、研究如何撬開保险櫃的鎖及逛脱衣舞厅等。他自己搜罗了不少这类故事,整理成了自传《别闹了,费曼先生!》。该书后來成为畅销大众读物。费曼是少数几个在大众心目中形象生动鲜活的前沿科学家之一。.

查看 恆星天文學年表和理查德·費曼

碳(Carbon,拉丁文意為煤炭)是一種化學元素,符號為C,原子序数為6,位於元素週期表中的IV A族,屬於非金屬。每個碳原子有四顆能夠進行鍵合的電子,因此其化合價通常為4。自然產生的碳由三種同位素組成:12C和13C為穩定同位素,而14C則具放射性,其半衰期約為5,730年。碳是少數幾個自遠古就被發現的元素之一(見化學元素發現年表)。 碳的同素異形體有數種,最常見的包括:石墨、鑽石及無定形碳。這些同素異形體之間的物理性質,包括外表、硬度、電導率等等,都具有極大的差異。在正常條件下,鑽石、碳納米管和石墨烯的熱導率是已知材質中最高的。 所有碳的同素異形體在一般條件下都呈固态,其中石墨的熱力學穩定性最高。它們不易受化學侵蝕,甚至連氧都要在高溫下才可與其反應。碳在無機化合物中最常見的氧化態為+4,並在一氧化碳及過渡金屬羰基配合物中呈+2態。無機碳主要來自石灰石、白雲石和二氧化碳,但也大量出現在煤、泥炭、石油和甲烷水合物等有機礦藏中。碳是所有元素中化合物种类最多的,目前有近一千萬種已記錄的純有機化合物,但這只是理論上可以存在的化合物中的冰山一角。 碳的豐度在地球地殼中排列第15(见地球的地殼元素豐度列表),並在全宇宙中排列第4(见化學元素豐度),名列氫、氦和氧之下。由於碳元素極為充沛,再加上它在地球環境下所能產生的聚合物種類極為繁多,因此碳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化學根本。.

查看 恆星天文學年表和碳

碳氮氧循環

碳氮氧循環(CNO cycle),有時也稱為貝斯-魏茨澤克-循環(Bethe-Weizsäcker-cycle),是恆星將氫轉換成氦的兩種過程之一,另一種過程是質子-質子鏈反應。 在質量像太陽或更小些的恆星中,質子-質子鏈反應是產生能量的主要過程,太陽只有1.7%的4氦核是經由碳氮氧循環的過程產生的,但是理論上的模型顯示更重的恆星是以碳氮氧循環為產生能量的主要來源。碳氮氧循環的過程是由卡尔·冯·魏茨泽克和漢斯·貝特 在1938年和1939年各別獨立提出的。 碳氮氧循環的主要反應如下"Introductory Nuclear Physics", Kenneth S.

查看 恆星天文學年表和碳氮氧循環

离子

離子是指原子或原子基团失去或得到一个或几个电子而形成的带电荷的粒子。得失电子的过程称为电离,电离过程的能量变化可以用电离能来衡量。 在化学反应中,通常是金属元素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非金属原子得到电子,从而使参加反应的原子或原子团带上电荷。带正电荷的原子叫做阳离子,带负电荷的原子叫做阴离子。通过阴、阳离子由于静电作用结合而形成不带电性的化合物,叫做离子化合物。 与分子、原子一样,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如氯化钠就是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的。.

查看 恆星天文學年表和离子

米拉

#重定向 刍藁增二.

查看 恆星天文學年表和米拉

约翰·古德利克

约翰·古德利克(,),英籍荷兰裔天文学家,在变星领域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查看 恆星天文學年表和约翰·古德利克

瓦西里·雅可夫列维奇·斯特鲁维

西里·雅可夫列维奇·斯特鲁维(Василий Яковлевич Струве,),德語名弗里德里希·格奧爾格·威廉·馮·斯特魯維(Friedrich Georg Wilhelm von Struve),俄国天文学家,波羅的海德國人,生於阿通納(今漢堡市的一個區)。普尔科沃天文台的创建者和首任台长。他的贡献主要在天体测量学和恒星天文学方面。他的一个儿子,两个孙子、两个曾孙和一個玄孫也都是天文学家。.

查看 恆星天文學年表和瓦西里·雅可夫列维奇·斯特鲁维

食雙星

英仙座β星(大陵五),较亮者为主星、较暗者为伴星 食双星(),亦称食变星、光度双星、光变双星、交食双星,是指互相绕行轨道几乎在与观察者视线平面的平行方向、会彼此掩食而造成亮度发生周期性变化的双星系统。交食双星系统由两颗子星组成,一颗较亮的主星与一颗较暗的伴星,在相互引力作用下围绕公共质量中心运动,其互相绕行的轨道几乎在视线方向,这两颗恒星会彼此掩食(一颗子星从另一颗子星前面通过,如同月亮掩食太阳)而造成亮度发生有规律的、周期性变化的双星系统。 阿拉伯人很早就发现英仙座β星(大陵五)恒星亮度有周期性的变化,当时的天文学理论认为恒星亮度永恒不变,于是用鬼魔来解释亮度变化的现象,为之起名,“魔星”(),意即“食尸鬼”。1783年5月,年仅18岁的荷兰裔英国天文学者约翰·古德利克()在英国皇家学会发表了英仙座β星亮度光变的交食双星理论。他经过长期的观测,发现英仙座β星的亮度降到原亮度的三分之一时开始增亮,恢复到原亮度后又开始变暗,如此周而复始。他求出英仙座β星的亮度光变周期为2天20小时49分09秒(现代实际值为2天20小时48分56.5秒),并提出亮度光变是由亮度较暗的伴星交食于亮度较高的主星与观察者视线平面的平行方向的前面而造成的。.

查看 恆星天文學年表和食雙星

视差

視差是從兩個不同的點查看一個物體時,視位置的移動或差異,量度的大小位是這兩條線交角的角度或半角度。這個名詞是源自希臘文的παράλλαξις(parallaxis),意思是"改變"。從不同的位置觀察,越近的物體有著越大的視差,因此視差可以確定物體的距離。 从目标看两个点之间的夹角,叫做这两个点的视差角,两点之间的距离称作基线。 天文學家使用視差的原理測量天體的距离,包括月球、太陽、和在太陽系之外的恆星。例如,依巴谷衛星測量了超過100,000顆鄰近恆星的距離。這為天文學提供了測量宇宙距離尺度的階梯,是其它測距方法的基礎。在此處,"視差"這個名詞是兩條到恆星的視線交角的角度或半角度。 一些光學儀器,像是雙筒望遠鏡、顯微鏡、和雙鏡頭單眼反射相機,會以略為不同的角度觀看物體,都會受到視差的影響。許多動物的兩隻眼睛有著重疊的視野,可以利用視差獲得深度知覺;此一過程稱為立體視覺。這種效果在電腦視覺用於電腦立體視覺,並有一種裝置稱為視差測距儀,利用它來測量發現目標的距離,也可以改變為測量目標的高度。 一個簡單的,日常都能見到的視差例子是,汽車儀表板上"指針"顯示的速度計。當從正前方觀看時,顯示的正確數值可能是60;但從乘客的位置觀看,由於視角的不同,指針顯示的速度可能會略有不同。.

查看 恆星天文學年表和视差

视星等

视星等(apparent magnitude,符號:m)最早是由古希腊天文学家喜帕恰斯制定的,他把自己编制的星表中的1022颗恒星按照亮度划分为6个等级,即1等星到6等星。1850年英国天文学家普森发现1等星要比6等星亮100倍。根据这个关系,星等被量化。重新定义后的星等,每级之间亮度则相差2.512倍,1勒克司(亮度单位)的视星等为-13.98。 但1到6的星等并不能描述当时发现的所有天体的亮度,天文学家延展本來的等級──引入「负星等」概念。这样整个视星等体系一直沿用至今。如牛郎星为0.77,织女星为0.03,除了太陽之外最亮的恒星天狼星为−1.45,太阳为−26.7,满月为−12.8,金星最亮时为−4.89。现在地面上最大的望远镜可看到24等星,而哈勃望远镜则可以看到30等星。 因为视星等是人们从地球上观察星体亮度的度量,它实际上只相当于光学中的照度;因为不同恒星与地球的距离不同,所以视星等并不能指示出恒星本身的发光强度。 由于视星等需要同时考虑星体本身光度与到地球的距离等多重因素,会出现距离地球近的星体视星等不如距离远的星体的情况。例如巴纳德星距离地球仅6光年,却无法被肉眼所见(9.54等)。 如果人们在理想環境下(清澈、晴朗且没有月亮的夜晚),肉眼能观察到的半個天空平均约3000颗星星(至6.5等計算),整个天球能被肉眼看到的星星則约有6000颗。大多数能为肉眼所见的星星都在数百光年内。现在人类用肉眼可以看见的最远天体是三角座星系,其星等约为6.3,距离地球约290万光年。历史上肉眼能看见的最远天体是GRB 080319B在2008年3月19日的一次伽玛射线暴,距离地球达到75亿光年,视星等达到5.8,相当于用肉眼看见那里75亿年前发出的光。 另外,宇宙中大量的星际尘埃也会影响到星星的视星等。由于尘埃的遮蔽,一些明亮的星星在可见光上将变得十分暗淡。有一些原本能为肉眼所见的恒星变得再也无法用肉眼看见,例如银河系中心附近的手枪星。 星星的视星等也随着星星本身的演化、和它们与地球的距离变化而变化当中。例如,当超新星爆发时,星体的视星等有机会骤增好几个等级。在未来的几万年内,一些逐渐接近地球的恒星将会显著变亮,例如葛利斯710在约一百万年后将从9.65等增亮到肉眼可见的1等。.

查看 恆星天文學年表和视星等

自行

自行是恆星相對於太陽系的質量中心,隨著時間變化的推移所顯示出在位置在角度上的改變,它的測量是以角秒/年為單位(3600角秒才等同於角度的1度)。反之,徑向速度是在視線方向上天體接近或遠離的速度,隨著時間推展的變化率,通常是測量輻射中的都卜勒頻移。自行不是恆星的本質(即恆星的內稟性質),因為它包含了太陽系本身運動的元素在內。由於光速是有限的,遙遠恆星的真實速度很難觀測得到,觀測自行反映的是恆星當時輻射光的運動。 自行的測量需要排除下列會影響觀測天體位置座標值的因素,這些因素主要有:.

查看 恆星天文學年表和自行

苏布拉马尼扬·钱德拉塞卡

蘇布拉馬尼安·錢德拉塞卡,FRS(சுப்பிரமணியன் சந்திரசேகர்,Subrahmanyan Chandrasekhar,),印度裔美國籍物理學家和天體物理學家。錢德拉塞卡在1983年因在星體結構和進化的研究而與另一位美國體物理學家威廉·福勒共同獲諾貝爾物理學獎。他也是另一個獲諾貝爾獎的物理學家錢德拉塞卡拉·拉曼的親戚。錢德拉塞卡從1937年開始在芝加哥大學任職,直到1995年去世為止。他在1953年成為美國的公民。錢德拉塞卡興趣廣泛,年輕時曾學習過德語,並讀遍自莎士比亞到托馬斯·哈代時代的各種文學作品。.

查看 恆星天文學年表和苏布拉马尼扬·钱德拉塞卡

造父变星

造父變星(Cepheid,或)的成員是一種非常明亮的變星,其變光的光度和脈動週期有著非常強的直接關聯性。造父變星是建立銀河和河外星系距離標尺的可靠且重要的標準燭光。 造父變星分成幾個子類,表現出截然不同的質量、年齡、和演化歷史:經典造父變星、第二型造父變星、異常造父變星、和矮造父變星。 造父變星的名稱源自在仙王座的仙王座δ星,在1784年被约翰·古德利克發現是一顆變星。由於是這種類型變星中被確認的第一顆,而它的中文名稱是造父一,因此得名。造父一也是驗證周光關係時特別重要的一顆造父變星,因為他的距離是造父變星中最精確的,這要歸功於它的成員都在星團之中de Zeeuw, P.

查看 恆星天文學年表和造父变星

造父一

造父一 (δ Cep / 仙王座δ)是仙王座內距離地球大約891光年的一對聯星。它是造父變星的原型,也是這一型變星中最靠近太陽的一顆(另一顆北極星更近)。他在1784年就被約翰·古德利克發現是一顆變星,是繼同一年稍早的天鷹座η之後被發現的第二顆造父變星。.

查看 恆星天文學年表和造父一

Pp鏈

#重定向 質子﹣質子鏈反應.

查看 恆星天文學年表和Pp鏈

林忠四郎

林忠四郎(,),日本天文學家。赫羅圖上的林軌跡以其名字命名。.

查看 恆星天文學年表和林忠四郎

林軌跡

林軌跡(Hayashi track)是原恆星在赫羅圖上經歷原恆星雲之後達到趨近靜力學平衡的路徑。 1961年林忠四郎顯示有一個最小的有效溫度(相當於在赫羅圖的右側邊界)存在,這個臨界溫度大約是4000K,低於這個溫度靜力學平衡便不能維持。因此原恆星雲低於此溫度時必需經由收縮以提高溫度,直到達到臨界溫度。一旦達到臨界溫度,原恆星將繼續收縮至克赫時標,但是有效溫度不會繼續上升,而始終維持在林界限,因此林軌跡在赫羅圖上幾乎是垂直的。 恆星在林界限上是完全的對流體:這是因為他們是低溫和高度的不透明,因此輻射性的能量傳輸是毫無效率的,並且內部因而有大的溫度階梯。質量低於0.5太陽質量的恆星在由前主序星狀態進入主序星時會維持在林軌跡(意思是完全的對流體)的狀態,並在林軌跡的底部進入主序帶。質量高於0.5太陽質量的恆星,當林軌跡結束時,亨耶跡的狀態就會開始,當恆星內部的溫度上升到足夠高時,中央的不透明度便會降低,輻射傳輸能量的效率相對的被提升,會比對流更有效率:對一定質量的恆星而言,在林軌跡中光度最低的恆星是因為他依然完全以對流來傳輸能量。 在林軌跡的對流意謂著恆星將要進入主序帶與有著完全均勻的結構。.

查看 恆星天文學年表和林軌跡

恒星

恆星是一種天體,由引力凝聚在一起的一顆球型發光電漿體,太陽就是最接近地球的恆星。在地球的夜晚可以看見的其他恆星,幾乎全都在銀河系內,但由於距離非常遙遠,這些恆星看似只是固定的發光點。歷史上,那些比較顯著的恆星被組成一個個的星座和星群,而最亮的恆星都有專有的傳統名稱。天文學家組合成的恆星目錄,提供了許多不同恆星命名的標準。 至少在恆星生命的一段時期,恆星會在核心進行氫融合成氦的核融合反應,從恆星的內部將能量向外傳輸,經過漫長的路徑,然後從表面輻射到外太空。一旦核心的氫消耗殆盡,恆星的生命就即將結束。有一些恆星在生命結束之前,會經歷恆星核合成的過程;而有些恆星在爆炸前會經歷超新星核合成,會創建出幾乎所有比氦重的天然元素。在生命的盡頭,恆星也會包含簡併物質。天文學家經由觀測其在空間中的運動、亮度和光譜,確知一顆恆星的質量、年齡、金屬量(化學元素的豐度),和許多其它屬性。一顆恆星的總質量是恆星演化和決定最終命運的主要因素:恆星在其一生中,包括直徑、溫度和其它特徵,在生命的不同階段都會變化,而恆星周圍的環境會影響其自轉和運動。描繪眾多恆星的溫度相對於亮度的圖,即赫羅圖(H-R圖),可以讓我們測量一顆恆星的年齡和演化的狀態。 恆星的生命是由氣態星雲(主要由氫、氦,以及其它微量的較重元素所組成)引力坍縮開始的。一旦核心有了足夠的密度,氫融合成氦的核融合反應就可以穩定的持續進行,釋放過程中產生的能量。恆星內部的其它部分會進行組合,形成輻射層和對流層,將能量向外傳輸;恆星內部的壓力能防止其因自身的重力繼續向內坍縮。一旦耗盡了核心的氫燃料,質量大於0.4太陽質量的恆星,會膨脹成為一顆紅巨星,在某些情況下,在核心或核心周圍的殼層會融合成更重的元素。然後這顆恆星會演化出簡併型態,並將一些物質回歸至星際空間的環境中。這些釋放至間中的物質有助於形成新一代的恆星,它們會含有比例較高的重元素。與此同時,核心成為恆星殘骸:白矮星、中子星、或黑洞(如果它有足夠龐大的質量)。 聯星和多星系統包含兩顆或更多受到引力束縛的恆星,通常彼此都在穩定的軌道上各自運行著。當這樣的兩顆恆星在相對較近的軌道上時,其间的引力作用可以對它們的演化產生重大的影響。恆星可以構成更巨大的引力束縛結構,像是星團或是星系。.

查看 恆星天文學年表和恒星

恆星天文學

對恆星和恆星演化的研究是我們瞭解宇宙的基礎,恆星的天文物理學通過對恆星的觀察、研究、測量和理論上的瞭解;還有經由電腦對內部的模擬Harpaz, 1994, pp.

查看 恆星天文學年表和恆星天文學

核聚变

--,是将两个较轻的核结合而形成一个较重的核和一个很轻的核(或粒子)的一种核反应形式。在此过程中,物质没有守恒,因为有一部分正在聚变的原子核的物质被转化为光子(能量)。核聚变是给活跃的或“主序的”恆星提供能量的过程。 两个较轻的核在融合过程中产生质量亏损而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两个轻核在发生聚变时因它们都带正电荷而彼此排斥,然而两个能量足够高的核迎面相遇,它们就能相当紧密地聚集在一起,以致核力能够克服库仑斥力而发生核反应,这个反应叫做核聚变。 舉個例子:两个質量小的原子,比方說兩個氚,在一定条件下(如超高温和高压),會发生原子核互相聚合作用,生成中子和氦-4,并伴随着巨大的能量释放。 原子核中蕴藏巨大的能量。根据质能方程E.

查看 恆星天文學年表和核聚变

氫是一種化學元素,其化學符號為H,原子序為1。氫的原子量為,是元素週期表中最輕的元素。單原子氫(H)是宇宙中最常見的化學物質,佔重子總質量的75%。等離子態的氫是主序星的主要成份。氫的最常見同位素是「氕」(此名稱甚少使用,符號為1H),含1個質子,不含中子;天然氫還含極少量的同位素「氘」(2H),含1個質子和1個中子。 氫原子最早在宇宙復合階段出現並遍佈全宇宙。在標準溫度和壓力之下,氫形成雙原子分子(分子式為H2),呈無色、無臭、無味非金屬氣體,不具毒性,高度易燃。氫很容易和大部份非金屬元素形成共價鍵,所以地球上大部份的氫都以分子的形態存在,比如水和有機化合物等。氫在酸鹼反應中尤其重要,因為在這類反應中各種分子須互相交換質子。在離子化合物中,氫原子可以獲得一個電子成為氫陰離子(H−),或失去一個電子成為氫陽離子(H+)。雖然在一般寫法中,氫陽離子就是質子,但在實際化合物中,氫陽離子的實際結構是更為複雜的。氫原子是唯一一個有薛定諤方程式解析解的原子,所以對氫原子模型的研究在量子力學的發展過程中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16世紀,人們通過混合金屬和強酸,首次製備出氫氣。1766至1781年,亨利·卡文迪什第一次發現氫氣是一種獨立的物質,燃燒後會產生水。安東萬-羅倫·德·拉瓦節根據這一性質,將其命名為「Hydrogen」,在希臘文中意為「生成水的物質」。19世纪50年代,英国医生合信编写《博物新编》(1855年)时,把元素名翻译为“轻气”,成為今天中文「氫」字的來源。 氫氣的工業生產主要使用天然氣的蒸汽重整過程,或通過能源消耗更高的水電解反應。大部份的氫氣都在生產地點直接使用,主要應用包括化石燃料處理(如裂化反應)和氨生產(一般用於化肥工業)。在冶金學上,氫氣會對許多金屬造成氫脆現象,使運輸管和儲存罐的設計更加複雜。.

查看 恆星天文學年表和氢

汉斯·贝特

汉斯·阿尔布雷希特·贝特(Hans Albrecht Bethe,),德国和美国犹太裔核物理学家,对于天体物理学,量子电动力学和固体物理学有很重要的贡献。由于恆星核合成理论研究成果,他荣获了196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查看 恆星天文學年表和汉斯·贝特

沃尔特·巴德

威廉·海因里希·沃尔特·巴德(Wilhelm Heinrich Walter Baade,),德国天文学家,在美国度过了大部分科研生涯。巴德提出了两类星族的概念,正确区分了两类造父变星,并对宇宙距离的尺度做出了重要的修正。.

查看 恆星天文學年表和沃尔特·巴德

星圖

星圖或天體圖是夜空的地圖;亦即是「星星的地圖」。 天文學家用網格來劃分,使它們更容易使用。它們被用來識別和定位恆星、星座和星系。自古以來,人類就利用星圖來導航。請注意,星圖與星表或天體目錄不同,後者適用於特定用途的天體清單或表單。不同的星圖工具還包括星盤和活動星圖。.

查看 恆星天文學年表和星圖

愛德蒙·哈雷

愛德蒙·哈雷(,)是一位英国天文学家、地理学家、数学家、气象学家和物理学家,曾計算出哈雷彗星的公轉軌道,並預測該天體將再度回歸。他也是第二任英国皇家天文學家,繼承天文學家约翰·弗兰斯蒂德。.

查看 恆星天文學年表和愛德蒙·哈雷

1924年

请参看:.

查看 恆星天文學年表和1924年

1939年

请参看:.

查看 恆星天文學年表和1939年

1952年

请参看:.

查看 恆星天文學年表和1952年

1963年

请参看:.

查看 恆星天文學年表和1963年

3氦過程

3氦過程是3個氦原子核(α粒子)轉換成碳原子核的過程。 這種核融合反應可以在超過一億K的高溫和氦含量豐富的恆星內部迅速的發生。同樣的,它發生在較老年,經由質子-質子鏈反應和碳氮氧循環產生的氦,累積在核心的恆星。在核心的氫已經燃燒完後,核心將塌縮,直到溫度達到氦燃燒的燃點。 這個過程釋放出的淨能量為7.275 MeV。 在第一個階段形成的8Be是不穩定的,會經歷2.6×10-16秒就再分裂回氦,但是在氦燃燒能形成8Be的條件下,只要有微小的平衡豐度,就能再捕獲一個氦原子核形成12C。這種結合三個氦原子核轉換成碳的過程就稱為3氦過程。 由於3氦過程需要較長的時間才能形成碳,因此在太初核合成不太可能發生。此一結果可以說明大霹靂為何沒有製造出碳,因為在大霹靂之後的一分鐘,就已經低於核融合所需要的溫度了。 通常,3氦過程發生的可能性是非常低的,但是鈹-8在基態的能量幾乎就是氦的兩倍。在第二個階段,8Be + 4He幾乎就是碳在激發態下的能量。這種共振的狀態,使接踵而來的氦和鈹結合成碳的可能性大為增加。這種共振的存在被觀測到之前,基於物理上的必要性,為了在恆星內形成碳,弗雷德·霍伊爾就已經預測到了。實際上,這種能量共振和過程的預測然後真的被發現,對霍伊爾恆星核合成的假說:假設所有的化學元素都是從最初的氫-真正的原始物質-形成的,提供了非常重大的支持。 在過程中的一些副作用是,一些碳元素可能會和氦融合產生穩定的氧同位素,並且釋放出能量: 接下來的反應鏈是氧會再與氦結合生成氖,但再繼續下去就有困難了,因為核自旋規律的限制,結果使得更重的元素不容易在恆星核合成中形成。 這樣的情狀使得恆星核合成創造出來大量的碳和氧,只有一小部分能被轉換成氖和其他更重的元素。氧和碳都是氦燃燒的灰燼,而人擇原理曾被引用來解釋碳和氧在宇宙中被敏感的核共振大量創造出來的事實。 融合的過程能創造的元素只到鐵,更重的(在鐵之外的)元素只要是由中子捕獲創造的。慢中子捕獲(S-過程)生產出大約一半的重元素,另外的一半則可能由快中子捕獲(R-過程)在核塌縮的超新星中創造出來。.

查看 恆星天文學年表和3氦過程

另见

天文學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