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空海

指数 空海

海(;),俗名佐伯真魚,於唐朝為日本派遣僧,師學於今西安青龍寺,惠果阿闍黎門下,受獲傳承付法第一人,賜受法號遍照金剛,謚號弘法大師,日本佛教僧侶,至中國學習唐密,傳承金剛界與胎藏界二部純密,為唐密第八祖,日本佛教真言宗的開山祖師。他被敬称为弘法大师与遍照金刚。也因其书法功底强,而被称为“五笔和尚”,與嵯峨天皇、橘逸勢合稱平安時代三筆,著名作品為風信帖。.

57 关系: 十住心論台南開元寺台北天后宮台灣司马辽太郎吉安鄉多度郡夢枕獏天台宗太閤妖猫传宇野比呂士寶龜丰臣秀吉三笔三藏三月廿一三教指歸书法平假名延曆弘仁佐藤純彌佛教嵯峨天皇善通寺市唐密六月十五四國四國八十八箇所玄奘真言宗花蓮縣青龙寺 (西安市)風信帖香川县高野山讚岐國谥号胎藏界阴历阿刀氏臺北市臺灣日治時期金刚界长安陈舜臣東寺東映格言...橘逸勢惠果文鏡秘府論日语日本慶修院承和 (仁明天皇) 扩展索引 (7 更多) »

十住心論

十住心論()是空海的代表著作之一。正確名稱是『秘密曼陀羅十住心論』。在約830年間,回應淳和天皇之敕,敘述真言密教體系的書(天長六本宗書之一)。共10卷。.

新!!: 空海和十住心論 · 查看更多 »

台南開元寺

#重定向 開元寺 (臺南市).

新!!: 空海和台南開元寺 · 查看更多 »

台北天后宮

臺北天后宮,原名艋舺新興宮,俗稱西門町天后宮、西門町媽祖廟,是位於臺灣臺北市萬華區的天后宮,主祀天后媽祖,廟址原為日本佛教真言宗之弘法寺。該廟前身新興宮肇建於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原址為艋舺直興街(今貴陽街與西園路交叉口,青山王館附近),1943年被日本政府徵收,檀越將神暫奉於艋舺龍山寺,1948年進駐西門町。 又該廟遷徙前曾與艋舺龍山寺和艋舺祖師廟並稱「艋舺三大廟門」,遷廟後,地方人士改稱艋舺龍山寺、艋舺祖師廟與青山王館為「艋舺三大廟門」,或者把龍山寺、祖師廟、青山王館與本廟直接合稱為「艋舺四大廟」。.

新!!: 空海和台北天后宮 · 查看更多 »

台灣

#重定向 臺灣.

新!!: 空海和台灣 · 查看更多 »

司马辽太郎

司马辽太郎(),是日本的大阪出身的小说家。本名福田定一。专攻历史小说。笔名司马辽太郎是「远不及司马迁」的意思。获认为是日本大众文学的巨匠,也是日本国民中最受欢迎的作家,获认为是中流砥柱般的人物。 司馬遼太郎最重要的文學成就在描寫江戶末期的歷史小說。透過他筆下描寫出來的人物如坂本龍馬等,如今已成為時代劇裡反覆傳誦的典型。司馬筆下的人物在那個幕藩制度崩潰的時代裡,一面承傳著根深柢固的傳統,一面對嶄新的未來抱持著光明的想望。評者認為這樣的性格呼應著日本人一个世紀以來面對現代化與傳統時的心情,也是司馬的小說歷久不衰的原因。.

新!!: 空海和司马辽太郎 · 查看更多 »

吉安鄉

吉安鄉(阿美語:Cikasuan;台灣客家語:Kit-ôn-hiông;台語白話字:Kiat-an-hiong)位於臺灣花蓮縣東部北段,北臨花蓮市,東濱太平洋,西鄰秀林鄉,南接壽豐鄉,為全縣人口第二多的鄉鎮,僅次於花蓮市,亦是台灣人口最多的鄉。人口接近8萬4千人。。 本鄉除山坡地及海岸外,均為沖積平原,地勢開闊而平坦,氣候屬副熱帶季風氣候。 鄉內居民包括閩南、客家、外省、原住民四大族群,產業無論是農業或工商業均相當發達,市區與花蓮市連成一氣,發展甚為迅速。 鄉內人口多集中在與花蓮市接壤之區域,因花蓮市居住空間不足,而成為花蓮市的人口郊區發展。 鄉內西、南部之沖積平原以農田為主,人口分布較為稀疏。 地方通行語為阿美語與台灣客家語。.

新!!: 空海和吉安鄉 · 查看更多 »

多度郡

多度郡()為過去隸屬日本讚岐國的郡,廢藩置縣後屬香川縣,已於1899年與那珂郡合併為仲多度郡。 過去的轄區包括現在的多度津町除了海上島嶼的全部地區、善通寺市的大部分地區。.

新!!: 空海和多度郡 · 查看更多 »

夢枕獏

夢枕獏()是日本小說家、隨筆家、攝影家,神奈川縣小田原市出身,本名米山峰夫。東海大學文學部日本文學科畢業。.

新!!: 空海和夢枕獏 · 查看更多 »

天台宗

天台宗,漢傳佛教十宗之一,始於南北朝末期,是漢傳佛教中,最早一個完全由中國佛教論師所創立的本土性宗派。因其實際開創者智顗大师常駐浙江天台山說法,故稱天台宗。以《妙法蓮華經》為其根本經典,又被稱為法華宗。因为该宗注重於修行止观,又称止观宗。因為它重視佛教教理的研究,同時結合了止觀的實際修行,以「教觀雙美」而聞名。 天台宗于9世纪初被日本僧人最澄传到日本,盛極一時。但在宋朝之後,天台宗在中國衰弱,多數門徒歸於禪門。但是在日本佛教反而成為一個很重要的宗派。中國天台宗祖庭在浙江天台山國清寺,湖北玉泉寺和寧波延慶寺 (觀宗寺)亦為傳播天台教法的重要道場。日本天台宗總本山則為比叡山延曆寺。.

新!!: 空海和天台宗 · 查看更多 »

太閤

太閤,正式名稱為太閤下,狹義上是對已經將攝政、關白官位讓給子弟的前攝政、關白,廣義上也可以指太政大臣、左大臣、右大臣(這三個官職在古代日本統稱三公)。同攝政、關白一樣,太閤的敬稱為殿下,一般稱為太閤殿下。 出家的太閤稱為禪定太閤,簡稱禪閤。.

新!!: 空海和太閤 · 查看更多 »

妖猫传

《妖猫传》是陈凯歌执导的一部中国古装奇幻悬疑剧情片。改编自日本作家夢枕獏的魔幻历史小说《沙门空海》,编剧王蕙玲、陈凯歌。由黄轩、染谷将太、张雨绮和秦昊主演,于2017年12月22日在中国大陆上映。.

新!!: 空海和妖猫传 · 查看更多 »

宇野比呂士

宇野 比呂士,日本漫畫家。大分縣出身。男性。代表作海盜王子。2018年因腦溢血逝世,享年56歲。.

新!!: 空海和宇野比呂士 · 查看更多 »

寶龜

寶龜(770年十月初一—781年正月初一)是奈良時代光仁天皇之年號。.

新!!: 空海和寶龜 · 查看更多 »

丰臣秀吉

豐臣秀吉(;)是日本戰國時代末期至安土桃山時代的大名,原姓木下,之後將丹羽長秀和柴田勝家的名字各取一字將改姓羽柴。原為農民家庭出身,后来因事奉其主织田信长,富有才干而逐渐发迹,织田信長死后在內部鬥爭中勝出,成為織田信長實質的接班人。之後就任關白、太政大臣等官職,獲賜氏姓「豐臣」,興築大坂城,並透過不斷征伐與收編各方勢力,實現日本自15世纪中葉後首次的政治统一,是為豐臣政權。掌權期间通过太阁检地、刀狩令等政策强化武士阶层,稳固其统治基础;晚年發動朝鮮戰爭,在戰事末期逝世,被日本朝廷賜封「豐國大明神」。在日本歷史上,豐臣秀吉與其同时代的織田信長、德川家康並稱「戰國三傑」。.

新!!: 空海和丰臣秀吉 · 查看更多 »

三笔

三笔(日語漢字:三筆,假名:さんぴつ,羅馬字:Sanpitsu)是指日本書道中最優秀的3名書法家,由平安時代初期的空海、嵯峨天皇、橘逸势開始。其他被尊稱為三筆的有以下幾種,但是只是三筆的話就是指前述的3人。.

新!!: 空海和三笔 · 查看更多 »

三藏

三藏(梵语:त्रिपिटक,,Tipiṭaka),佛教術語,佛教經典的一種分類法,即經、律、論三種類別的佛典,包含:.

新!!: 空海和三藏 · 查看更多 »

三月廿一

三月廿一,农历三月第二十一天。.

新!!: 空海和三月廿一 · 查看更多 »

三教指歸

三教指歸()是空海假借宗教寓意小説的出家宣言。.

新!!: 空海和三教指歸 · 查看更多 »

书法

書法是一種書寫的藝術。書法縱向穿透兩個層面:「使用」與「審美」;橫向跨越文字兩個層面:「文字」、「繪畫」。書法也是一種研究書寫者心理與性格的工具。當代對實踐書法的定義有:.

新!!: 空海和书法 · 查看更多 »

平假名

平假名()是日语中表音文字的一种。平假名是从中文汉字的草书演化而来的。早期平假名多為日本女性所用,且多作抒情之文,故謂女文字、女手;男性則以漢字為主,述史、論文,稱男文字、男手。男性若用假名,亦多用片假名作漢文注釋之用。可見早期平假名地位不高。直到紀貫之撰《古今和歌集》,以假名起序置於篇首,首開「歌論」先聲,證明假名文學的價值,才奠定平假名的地位。其後紫式部《源氏物語》的流行,亦對平假名之流傳有所貢獻。現 平假名在歷史上一直未標準化,一音有多種寫法。現行的形式係於1900年(明治33年)《小學校令》施行以後,以「一音一字」固定下來。而歷史上出現、今不再使用的假名字體,則成為變體假名,偶爾還能在商家招牌見到。 現代日语中,平假名常常用来表示日语中的固有詞彙及文法助詞;為日文漢字表音時一般也使用平假名,稱為振假名。部分文獻記載平假名是由學問僧空海所創製,可是這說法遭到質疑:反對的人認為,平假名形成的起因,應是當時日本人把漢字作約定俗成的簡化,並非一人之功。.

新!!: 空海和平假名 · 查看更多 »

延曆

延曆(782年八月十九至806年五月十八)是日本的年號之一,指的是天應之後、大同之前。此時的天皇是跨越奈良時代和平安時代兩個時代的桓武天皇,與及平安時代的平城天皇。.

新!!: 空海和延曆 · 查看更多 »

弘仁

弘仁(810年九月十九至824年正月初五)是日本的年號之一,指的是大同之後、天長之前。此時的天皇是嵯峨天皇、淳和天皇。.

新!!: 空海和弘仁 · 查看更多 »

佐藤純彌

佐藤純彌是一名知名的日本編劇和導演,作品經常引發不同話題。父親是日本刀學者佐藤貫一,兄長是東京大學名譽教授佐藤純一,兒子是導演佐藤東彌。東京都出身,畢業於東京府立第一中学校(現日比谷高校)、東京大学文学部,在太平洋戰爭爆發時曾經到山形縣鶴岡市祖父和叔父的住處疎開。.

新!!: 空海和佐藤純彌 · 查看更多 »

佛教

佛教起源於古印度河流域迦毗羅衛國(现在的尼泊尔和印度邊界中間,較為靠近尼泊爾)的太子悉達多·喬答摩(古譯:瞿曇)(佛號屎嘎懶覺泥)在大約西元前6世紀對於佛弟子所開示的教導,後发展为宗教。全世界约有5億佛教徒.

新!!: 空海和佛教 · 查看更多 »

嵯峨天皇

嵯峨天皇(;),日本第52代天皇(在位809年4月1日-823年4月16日)。諱神野()。擅長書法、詩文,被列為平安時代三筆之一。.

新!!: 空海和嵯峨天皇 · 查看更多 »

善通寺市

善通寺市()是位於日本香川縣西北部的一市。 城市名稱源自日本佛教真言宗的開山祖師空海建立於此的善通寺。.

新!!: 空海和善通寺市 · 查看更多 »

唐密

唐密,又稱真言陀罗尼宗、真言宗、金剛頂宗、毗盧遮那宗、開元宗,佛教密宗流派,發源於印度,在唐玄宗開元年間傳入漢傳佛教中,主要以金剛界、胎藏界兩部密法為主,稱為二部純密。唐朝之後,金剛界、胎藏界兩部密法在中國失傳,外傳至日本,現代日本所傳的東密、台密二個流派皆是源自於唐密。 宋代之後,仍有一些屬於雜密的密宗修行方式流傳,如蒙山施食、放焰口等,但已不被視為是獨立流派。.

新!!: 空海和唐密 · 查看更多 »

六月十五

六月十五,农历六月第十五天。.

新!!: 空海和六月十五 · 查看更多 »

四國

四國()是日本四大本土島嶼之一,位於九州東北、本州西南方,居於日本國土的西部偏中處。全島面積18,297.78平方公里,是日本本土四島中面積最小的,在世界各島嶼面積則排名第50。在行政區劃上劃分為香川、德島、高知、愛媛等4縣。四國本島和其附近的小豆島、、大島、、、等島嶼共同組成了四國地方,為日本傳統8大地理分區之一。 四國在《古事記》中名為「伊予之二名島」,在《日本書紀》中名為「伊予二名洲」,是國誕生神話中第二個或第三個出現的島嶼。日本實施律令制時期,其分屬南海道中的讚岐國、阿波國、土佐國、伊予國,故而得名「四國」。在四國四縣之中,位於瀨戶內海沿岸的香川、愛媛兩縣和對岸的岡山、廣島兩縣交往較為頻繁。德島縣則因淡路島的存在而與近畿地方交通往來便利,兩者之間關係十分密切。而面向太平洋的高知縣因著山地阻隔,導致往本州和四國其他地區的交通不便,文化的獨立色彩較強。雖然四國四縣的文化各具自己的特色,但亦共享有四國八十八箇所等文化遺產。.

新!!: 空海和四國 · 查看更多 »

四國八十八箇所

四國八十八箇所是對日本四國島境內88處與弘法大師有淵源的靈場(寺院)之合稱,也簡稱八十八箇所,或稱四國靈場。巡拜四國八十八箇所則稱為四國遍路、四國巡禮。平安時代修行僧巡遊弘法大師的足跡,逐漸形成「四國遍路」的原型,江戶時代「四國遍路」的概念成立,巡禮者也不再只限於僧侶。.

新!!: 空海和四國八十八箇所 · 查看更多 »

玄奘

奘()。俗姓陈,名祎,洛州缑氏县(今河南省偃师市南境)人,汉传佛教史上最伟大的譯經師之一,也是中国佛教法相唯識宗创始人,師承那蘭陀寺的戒賢大師,並靠雙腳行遍古老印度。他是中國著名古典小說《西游记》中心人物唐三藏(唐僧)的原型。玄奘法師是中國四大翻譯家之一,其弟子將其口述之《大唐西域記》,書寫為書,呈給唐朝之唐太宗。.

新!!: 空海和玄奘 · 查看更多 »

真言宗

右 真言宗,中國佛教主要宗派之一,後傳到日本,是密宗的一種;为与最澄的台密(即天台宗)区别,又称東密。 密宗源自印度,四世纪流行于中国与朝鲜,后由空海于弘仁七年(816年)在高野山创设真言宗。其后逐渐分为小野、广泽二流,从此二流又分化出大量分派,大致可分为新义、古义二派。.

新!!: 空海和真言宗 · 查看更多 »

花蓮縣

花蓮縣,臺灣的縣,位於臺灣本島東部,北回歸線通過其南部。西臨高聳的中央山脈,東臨太平洋(菲律賓海),周邊與宜蘭縣、台中市、南投縣、高雄市、台東縣相鄰,是臺灣面積最大的縣級行政區。 人口主要聚集於花東縱谷與海岸山脈最北點的沿海地帶,其以自然觀光資源著名,境內有太魯閣國家公園、玉山國家公園。 縣旗以太陽的故鄉為設計理念,太陽在海面昇起的意象,象徵太平洋的曙光;每個光點代表原住民文化色彩:阿美族、太魯閣族、布農族、噶瑪蘭族、撒奇萊雅族、賽德克族與漢族。.

新!!: 空海和花蓮縣 · 查看更多 »

青龙寺 (西安市)

青龍寺,又名石佛寺,位於西安鐵爐廟村北樂游原,交通大学正南门约500米,距西安城約3公里。 青龍寺是日本佛教真言宗的祖庭。該寺創建於隋文帝開皇二年(582年),初名靈感寺。唐睿宗景雲二年(711年),正式稱為青龍寺。 日本著名留學僧空海法師事惠果大師於此,後成為創立日本真言宗之初祖。著名的入唐八家,其中六家(空海、圓行、圓仁、惠運、圓珍、宗睿)皆先後在青龍寺受法。.

新!!: 空海和青龙寺 (西安市) · 查看更多 »

風信帖

信帖,全名弘法大師筆尺牘三通,日僧空海與最澄之間的三篇尺牘書信的合稱,是空海最著名代表作。日本著名書法法帖,為日本國寶,現藏於日本京都東寺。分成三帖,風信帖、忽披帖、忽惠帖,寫作時間約在810年至813年間,以行書寫成,風格近於王羲之。.

新!!: 空海和風信帖 · 查看更多 »

香川县

香川縣()是位於日本四國島東北部瀨戶內海沿岸的一個縣,縣廳位於高松市。「香川」這一縣名取自於位於香川縣中部的「香川郡」,轄區範圍相當於古代令制國中的讚岐國。香川縣面積1,876.73平方公里,是日本面積最小的縣,但香川縣的可住地面積比例和人口密度均是日本前列。由於氣候較為乾旱,香川縣內儲水池星羅棋布。香川縣是自本州進入四國的要道,因此有「四國門戶」之稱。在鐵路公路兩用橋瀨戶大橋開通之後,香川縣往來本州的交通更加便利。香川縣的飲食文化以讚岐烏龍麵而著稱。.

新!!: 空海和香川县 · 查看更多 »

高野山

野山(こうやさん)是位于日本和歌山縣裡標高約1,000公尺前後的山群中的一個地域,在行政劃分上隸屬於伊都郡高野町,也是該町的核心聚落和市中心所在。 在平安時代的弘仁7年(816年)弘法大師空海在此修行並建立了金剛峰寺,後來成為高野山真言宗總本山 (和歌山新聞2004年1月3日第四版面上刊載記事內容)。整個山中的寺院總數約有117間,於平成16年(2004年)7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登記『紀伊山地的聖地與參拜道』列為世界遺產之一。高野山同時也是金剛峯寺的山號(悠誘高野山詳細介紹說明以及參考地圖與由來等資料)。 高野山同時是安土桃山時代非常著名的流放勝地,許多知名武士都因不同的原因被流放到此。.

新!!: 空海和高野山 · 查看更多 »

讚岐國

讚岐國(),日本古代的令制國之一,屬南海道,又稱讚州。讚岐國的領域大約為現在的香川縣,但設置之初不包含小豆島及直島諸島。.

新!!: 空海和讚岐國 · 查看更多 »

谥号

諡號()為東亞地區古代君主、諸侯、大臣、-后-妃等權貴死後,依其生平功過與品德修養,另起稱號,以名寓評,是為諡號。有此風俗的地區包括中國、朝鮮、越南、日本,但也有例外:春秋戰國時的吳國、越國及秦朝君主不用諡號。 根據西周時期青銅器銘文的考古研究,此風俗約於周穆王前後普及。謚號通常用於尊稱古代帝王、大臣、學者和貴族;有些名人的諡號由於久經使用,幾乎成為他們的別名,如曾文正(曾國藩)、岳武穆(岳飛)、陶靖節(陶淵明)等。 帝王的諡號一般是由禮官議定,再經繼位的帝王認可後予以宣佈,臣下的諡號則由朝廷賜予。後期,賜諡權由皇帝包攬,取決於「聖裁」。--號、--號二詞古文通用。據臺灣著名家譜學家廖慶六認為,在繁體中文使用上,「--」為一般道士作法事時的隨口表揚,「--」則為政府機關的榮賜褒揚。.

新!!: 空海和谥号 · 查看更多 »

胎藏界

胎藏界(garbhakosa-dhatu),密宗術語,藏傳佛教稱為行續、行怛特羅、或二俱續、事二俱瑜伽,以密續《大日經》為中心所形成的一個密宗流派。 它與金剛界合稱兩部大法,或兩部純密,形成唐密的主體。在它之前形成的密法則稱為雜密。在中國,此宗在唐朝武宗灭佛之後失傳,但傳入日本,在日本茁壯。 胎藏界與金剛界形成日本東密及台密的核心教義,在日本信奉及修行者較多。藏傳佛教視它為下三部密法中的第二部,修持的人較少。.

新!!: 空海和胎藏界 · 查看更多 »

阴历

曆(又稱太陰曆,英語:lunar calendar)在天文学中与阳曆對應,指主要按月亮的月相周期来安排的曆法;不據地球圍繞太陽公轉軌道位置。它的一年有12个朔望月,约354或355日。主要根據月亮繞地球運行一周時間為一個月,稱為朔望月,大約29.530588日,分為大月30日、小月29日。 纯粹的陰曆有伊斯蘭曆,而大部分通常说的陰曆实际上据现代学者都是阴阳曆,例如全世界所有华人及朝鲜、韩国和越南及明治維新前的日本均有使用的農曆。 在農業气象学中,陰曆略微不同於农历、殷曆、古曆、舊曆,是指中国傳統上使用的農曆。而在天文学中认为農曆實際上是一種陰陽曆。 在古代農業經濟中,春天播種、秋天收耕,本來陽曆應更能反映農業週期,但不少古代曆法都是由月亮算起,一個推測是黑夜中的月亮特別容易觀察,月亮盈虧一目了然,直至天文技術成熟後,他們才能觀察到太陽在曆法中的作用。.

新!!: 空海和阴历 · 查看更多 »

阿刀氏

阿刀氏(,又稱安斗氏、安刀氏、安都氏或迹氏)是日本古代的氏族,家祖是物部氏之祖饒速日命之孫味饒田命,最初姓為「阿刀」,後來獲賜姓「阿刀宿禰」,出身地為河内國跡部鄉(現大阪府八尾市跡部一帶)。.

新!!: 空海和阿刀氏 · 查看更多 »

臺北市

臺北市是中華民國首都及直轄市,位於臺灣北部的臺北盆地,四周均與新北市接壤。全市下轄12個區,總面積271.8平方公里。人口總數約267.8萬,在臺灣各都市排名第四、人口密度則位居第一。其設市之歷史,最早可追溯自1876年臺北府成立、1884年臺北城建立、以及1920年成立州轄市,並自1949年底國府遷臺後成為中華民國的中央政府所在地,是臺灣近代歷史的發展舞臺,同時為臺灣在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的發展中樞。以其為中心的臺北都會區,總人口數達704萬人,是臺灣最大的都會區。依照GaWC所公布之世界級城市名單中,臺北被列為與斯德哥爾摩、舊金山、維也納、曼谷、广州、墨爾本同屬於Alpha-(國際四級)的國際都會。按照美國諮詢公司A.T科爾尼的全球城市排名,臺北市位居世界第33位,為亞洲重要的商業金融都會之一。.

新!!: 空海和臺北市 · 查看更多 »

臺灣日治時期

#重定向 台灣日治時期.

新!!: 空海和臺灣日治時期 · 查看更多 »

金刚界

金剛界(वज्रधातु ),密宗術語,藏傳佛教稱為瑜伽續、瑜伽怛特羅,是一個密宗流派,以密續《金剛頂經》為根本經典。它與胎藏界合稱二部純密。它是唐密的中心,後傳至日本,形成東密與台密。 金剛界是日本東密及台密的核心教義之一,在日本信奉者較多。藏傳佛教視它為下三部瑜伽之首,修習的人較少。.

新!!: 空海和金刚界 · 查看更多 »

长安

长安是世界历史上一座著名都城,是今西安市的古称,外国人称之为胡姆丹(Khumdan)。其地点由于历史原因有过一次迁徙,但大致位于现在关中平原的西安和咸阳附近的渭河南岸。周、秦、汉、隋、唐等十多个朝代建都于此,因此在汉、三國、晉等朝代將长安一帶的京畿地區称为「三輔」。曾經建都長安的汉朝與唐朝都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时代。長安作為中國歷史的首都地位長達1200年。 长安同时是一座国际大都會,约在前195年到公元25年(西汉),共計220年;575年至833年(北周、隋朝、唐朝)的时候是世界上最大的都市,共约358年(833年被當時的阿拉伯帝國首都巴格達取代)长安在它发展的顶峰时期拥有超過百萬的人口,在其发展的极盛阶段一直充当着东方世界中心的地位,吸引了大批的外国使节、僧侣與商人的到来,著名的丝绸之路西汉时期就是以长安为起点。目前西安市仍然存有大量当时建造的唐朝宫殿遗址、陵墓、佛塔、碑刻、壁画、雕塑及生活用品等文化遗产。唐朝滅亡後,五代時,後梁改京兆府為雍州,設大安府,後唐改大安府為京兆府。北宋置陝西路,後置永興軍路。金朝改永興軍路為京兆府路。元朝曾設安西府;後改為安西路、奉元路。 明朝建立後,朱元璋一度曾考慮以長安為首都,隨著明成祖定都北京,政治经济中心漸向沿海地區东移,西安逐渐退出政治中心的舞台。明代改奉元路為西安府,西安之名即由此而來。明代西安城建设上得到一定的复兴,目前的西安城墙等大量古建筑来自明代。1943年,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再次成立西安市,再次划拨西安城城关及城周四乡面积230平方公里划归西安市。之后该地仍然存在长安区等相关名称。.

新!!: 空海和长安 · 查看更多 »

陈舜臣

舜臣(),亞洲知名作家,臺灣臺北新莊人,祖籍福建省泉州府,生于日本神户市元町,歷史小說作家。1990年取得日本國籍,擁有中華民國與日本雙國籍。1998年受章勳三等瑞宝章。日本艺术院会员。日本中国歷史小说的先行者。代表著作鸦片战争、太平天国、秘本三国志、小说十八史略等。琉球史小說琉球之風及憤怒的菩薩還被改編成電視劇。翻译了鲁拜集。死後日本政府追贈從四位品秩。.

新!!: 空海和陈舜臣 · 查看更多 »

東寺

東寺是一位于京都市南區九条町的寺院。又名教王護國寺。為東寺真言宗的總本山。山號八幡山、本尊藥師如来。寺紋是雲形紋(東寺雲)。創建於794年,是桓武天皇遷都平安京後所興建的國立寺院,是目前唯一平安京所遺留的建設,1994年以「古都京都的文化財」的一部份而列入世界遺產名單之中。而境內的五重塔為日本最高的五重塔。.

新!!: 空海和東寺 · 查看更多 »

東映

東映()是日本大型電影公司之一,創始於1949年,除了電影製作及發行之外,也同時經營電影院、影城、衛星電視、及影片出租等電影相關事業。東映也跨足其他產業,如發起成立與參股朝日電視台,另外在1950及1960年代,還曾擁有今日日本職棒的北海道日本火腿鬥士隊。 東映所出品的電影片頭,是海浪拍打三顆礁石的景象,在千葉縣銚子市犬吠埼燈塔南側下方的岩場所拍攝,三顆礁石象徵東映前身三家公司——東京映畫配給、太泉映畫、東橫映畫。此片頭首先出現於1955年上映的電影《血槍富士》,之後每部電影均使用此片頭。.

新!!: 空海和東映 · 查看更多 »

格言

格言又稱箴言,可以作为人们行为规范的言简意赅的语句,因其不僅凝聚古聖先賢的人生智慧,同時具備簡練生動的表達方式。从句法结构角度说,格言是相对完整、相对独立的句子,可以独立用来表达思想。.

新!!: 空海和格言 · 查看更多 »

橘逸勢

橘 逸勢(たちばな の はやなり,),日本平安時代的貴族與書法家,與空海、嵯峨天皇共稱三筆。.

新!!: 空海和橘逸勢 · 查看更多 »

惠果

惠果大师 惠果阿闍梨(),俗姓馬,京兆昭應縣(今陝西臨潼縣治)人,唐密高僧,真言宗八祖之一,排名第七。.

新!!: 空海和惠果 · 查看更多 »

文鏡秘府論

《文鏡秘府論》,又稱《文笔眼心抄》,日本高僧遍照金剛(空海)編撰,是一部中國詩文論著作。 日僧遍照金刚(空海)於唐朝贞元二十年(804年)与最澄等遣唐使至中國進行第十七次文化交流,期間編撰《文鏡秘府論》一書,收錄崔融《唐朝新定诗格》、王昌龄《诗格》、元兢《诗髓脑》、皎然《诗议》、殷瑶《河岳英灵集序》、《河岳英灵集论》等书的詩文理論编輯而成,分天、地、东、南、西、北六卷。 《文鏡秘府論》一書長期流行於日本,清末杨守敬赴日考察,撰成《日本访书志》,论及此书,他说:“此书盖为诗文声病而作,汇集沈隐侯、刘善经、刘滔、僧皎然、元兢及王氏、崔氏之说。今传世唯皎然之书,余皆泯灭。按《宋书》虽有平头、上尾、蜂腰、鹤膝诸说,近代已不得其详。此篇中所列二十八种病,皆一一引诗,证佐分明。”中國六朝至唐的許多佚文,賴此書得以保存。此書引用王昌龄《诗格》一書曾被懷疑是偽書。周维德校点此書,並撰有《文镜秘府论的声病说》。王利器出版《文镜秘府论校注》。盧盛江著有《文鏡秘府論匯校彙考》。.

新!!: 空海和文鏡秘府論 · 查看更多 »

日语

日本語(),簡稱日語,其文字称为日文,是一種主要為日本列島上大和族所使用的語言,日語也是大國語言之一。雖然日本并沒有在法律上明確規定其官方語言,但是各种法令都规定要使用日语,在学校教育中作为国语教授的也是日语。日語是日本的公用語言是不爭的事實。但僅為事實上的官方語言,類似於美國的英語的事實上的國語地位。 雖然并沒有精確的日語使用人口的統計,不過計算日本國內的人口以及居住在日本國外的日本人和日僑,日語使用者應超過一億三千萬人。幾乎所有在日本出生長大的日本國民都以日語為母語。此外,對於失聰者,有對應日語文法及音韻系統的日本手語存在。 2017年3月的互联网使用语言排名中,日语仅次于英语、汉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葡萄牙语、印尼語(馬來語),排名第七。 在日语语法学界,如果无特别说明,「日語」(日本語)这个詞彙,一般是指以江戶山手地區(今東京中心一帶)的中流階層方言為基礎的日语現代標準語,有時也稱作「共通語」(共通語)。.

新!!: 空海和日语 · 查看更多 »

日本

日本國(),是位於東亞的島嶼國家,由日本列島、琉球群島和伊豆-小笠原群島等6,852個島嶼組成,面積約37.8万平方公里。國土全境被太平洋及其緣海環抱,西鄰朝鮮半島及俄罗斯,北面堪察加半島,西南為臺灣及中國東部。人口達1.26億,居於世界各國第11位,當中逾3,500萬以上的人口居住於東京都與周邊數縣構成的首都圈,為世界最大的都市圈。政體施行議會制君主立憲制,君主天皇為日本國家與國民的象徵,實際的政治權力則由國會(參眾兩院)、以及內閣總理大臣(首相)所領導的內閣掌理,最高法院為最高裁判所。 傳說日本於公元前660年2月11日,由天照大神之孫下凡所生之後代磐余彥尊所建,在公元4世紀出現首個統一政權,並於大化改新中確立了天皇的中央集权體制。至平安時代結束前,日本透過文字、宗教、藝術、政治制度等從漢文化引進的事物,開始衍生出今日為人所知的文化基礎。12世紀後的六百年間,日本由武家階級建立的幕府實際掌權。17世纪起江户幕府頒布锁国令,至1854年被迫開港才結束。此後,日本在西方列強進逼的時局下,首先天皇從幕府手中收回統治權,接著在19世紀中期的明治维新進行大規模政治與經濟改革,實現工業化及現代化;而自19世纪末起,日本首先兼併琉球,再拿下台灣、朝鮮、樺太等地為屬地。進入20世紀時,日本已成為當時世界的帝國主義強權之一,也是當時東方世界唯一的大國。日本後來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軸心國之一,對中國與南洋發動全面侵略,但最终於1945年戰敗投降。日本投降至1952年《旧金山和约》生效前,同盟国军事占领日本,並監督日本制定新憲法、建立今日所見的政治架構,日本轉型為以國會為中心的民主政體,天皇地位虛位化,並依照憲法第九條放棄維持武装以及宣戰權。而日本雖在法律上實施非武裝化,出於自我防衛上的需要,仍擁有功能等同於其他國家軍隊的自衛隊。 日本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亦為七大工業國組織成員,是世界先進國家之一,主要奠基於日本經濟在二戰後的巨幅增長。現時日本的科研能力、工業基礎和製造業技術均位居世界前茅,並是世界第四大出口國和進口國。2015年,日本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依國際匯率可兌換成為三萬二千,人均國民收入則在三萬七千美元左右,人類發展指數亦一直維持在極高水平。.

新!!: 空海和日本 · 查看更多 »

慶修院

慶修院是位在臺灣花蓮縣吉安鄉的寺院古蹟。原為真言宗吉野布教所,為真言宗高野山金剛峯寺的海外別院。本尊弘法大師、脇佛不動明王和毘沙門天、創立者為川端滿二。通稱「吉安慶修院」。二戰後改為祭祀釋迦牟尼佛和觀音菩薩。1997年政府指定為古蹟並收歸國有失去實際宗教功能,現為觀光景點。 境內有四國八十八箇所靈場之石佛。.

新!!: 空海和慶修院 · 查看更多 »

承和 (仁明天皇)

承和(834年正月初三至848年六月十三)是日本的年號之一,指的是天長之後、嘉祥之前。此時的天皇是平安時代之仁明天皇。.

新!!: 空海和承和 (仁明天皇)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佐伯真魚弘法大師沙门空海空海和尚空海法師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