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平江图

指数 平江图

《平江图》为宋代平江府府城,即苏州城(今江苏省苏州市主城区所在)的石刻地图。石碑刻制于南宋绍定二年(1229年)。原碑保存于苏州文庙(今苏州碑刻博物馆),长2.84米,宽1.46米,厚30厘米,单线阴刻。 《平江图》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城市平面图,在研究中国古代城市和苏州城市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13 关系: 南宋平江府玄妙观绍定罗汉院双塔盘门行政中心阊门苏州城苏州市苏州文庙江苏省政和 (北宋)

南宋

南宋(1127年6月12日—1279年3月19日)是中国宋朝的其中一个時期,與北宋合稱「兩宋」。北宋以开封被金人攻入及佔領而结束,1127年6月12日,宋徽宗第九子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是为宋高宗,改元建炎。因宋朝的五行德運為「火」,改元「建炎」意味著重建王朝的火德。 因以临安(今浙江杭州)為都城,史称南宋,以别于北宋。绍兴和议后,大部分時間与金朝东沿淮水(今淮河),西以大散关为界。南宋与金朝、西辽、大理国、西夏、吐蕃及13世纪初兴起的蒙古帝国/元朝为并存政权,直至1279年亡于元朝,共152年。 南宋由于军事实力始终不敌金国,统治范围被迫限于秦岭淮河線以南地区,與金国长期军事对峙,但是亦刺激了南宋發展经济、手工业、航運贸易、武器制造及科技。.

新!!: 平江图和南宋 · 查看更多 »

平江府

平江府,北宋时设置的府,在今江苏省、上海市境。元朝时,改为平江路。 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改平江军节度。政和三年(1113年),苏州升为平江府。南宋绍兴初年,节制许浦军。北宋崇宁时,户一十五万二千八百二十一,口四十四万八千三百一十二。 下辖六县:吴县、长洲县、昆山县、常熟县、吴江县、嘉定县。.

新!!: 平江图和平江府 · 查看更多 »

玄妙观

妙观是常见的道观名称,清康熙年间因避“玄烨”讳改称元妙观,后部分道观改回玄妙观,有些则继续称元妙观。.

新!!: 平江图和玄妙观 · 查看更多 »

绍定

绍定(1228年-1233年)是南宋皇帝宋理宗的年号,共计6年。.

新!!: 平江图和绍定 · 查看更多 »

罗汉院双塔

罗汉院双塔及正殿遗址位于中国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定慧寺巷22号。.

新!!: 平江图和罗汉院双塔 · 查看更多 »

盘门

是位于苏州城南面城墙上偏西的一座水陆城门,门前临古老的京杭大运河,是苏州仅存的古城门遗迹和中国唯一保存完整的古水陆城门。 春秋吴国阖闾元年(前514年),吴王阖闾命伍子胥所筑吴国都城——阖闾城。盘门即是当时的8座城门之一,因门上悬有木制蟠龙,以震慑南面的越国,最初称为蟠门。后来因为其“水陆相半,沿洄屈曲”,改称盘门。根据流传至今的南宋《平江图》碑,当时的盘门已经坐落在今天的位置。现存的城门是元至正十一年(1351年)在原址上重建,1356年张士诚又增建了瓮城。明初、清初、晚清和1986年都曾进行过修缮,但总体布局和建筑结构基本保持元末明初的旧观。 盘门是一座水陆城门,两门交错并列,呈曲尺形。陆城门分内外两重,朝向东偏南10度,两道城垣之间形成周长180米的方形瓮城,藏兵洞可以匿藏数百兵丁,适应古代防御的需要。城上筑有飞檐翘角的城楼,以及锯齿形雉碟、射孔、闸口及绞关石等防御设施。水城门在陆门南侧,也有内外两重,纵深24米,前后分置水闸和木栅,两门之间有暗道通向城楼。两侧城垣至今保存完整。 历史上,苏州西、南两面的三座城门都面临京杭大运河:阊门、胥门和盘门,盘门的重要性仅次于阊门、胥门,而超过其他城门。 1963年,盘门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盘门、吴门桥和瑞光寺塔共同构成盘门三景。吴门桥位于盘门前的护城河上,始建于北宋元丰年间,太平天国战争期间被毁,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重建,是一座高达10米的苏州最大的单拱石桥。盘门内不远处的瑞光塔,建于宋景德元年(1004年),是八面七级楼阁式砖塔,高约43米,垂直轮廓逐层收缩。历史上该塔重修重建达18次之多。在1860年(清咸丰十年)太平天国战争期间,寺庙殿宇构筑全毁,仅存瑞光塔独自耸立。.

新!!: 平江图和盘门 · 查看更多 »

行政中心

行政中心又稱治所,即「政府所在地/驻地」,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以城市为载体,如首都、首府、省會等。不同层级的政府可能聚集于同一城市,亦或在同一行政区内处于不同的下级行政区内。.

新!!: 平江图和行政中心 · 查看更多 »

阊门

阊门,俗稱吳門,原是吳中(苏州)西北面的一个城门,特别以附近一带曾经繁华盖世的商业区著称。.

新!!: 平江图和阊门 · 查看更多 »

苏州城

苏州城或称苏州古城、姑苏城,位于中国江苏省苏州市,现为苏州市主城区所在,明清时又称苏州府城。.

新!!: 平江图和苏州城 · 查看更多 »

苏州市

苏州(苏州话:),古称吴,现简称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省东南部的一个地级市,位于长江三角洲和太湖平原的中心地带,著名的鱼米之乡、状元之乡、院士之乡、经济重镇、历史文化名城,自古享有“人间天堂”的美誉。 苏州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已有4000余年,而官方认定的建城史逾2500年,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城市之一,江南吴文化的发祥地,历史上长期为江南地区一级行政区的首府和经济文化中心。早在东汉中期,就成为仅次于中国首都洛阳的全国第二大城市和世界十大城市之一,明清时期,更成为全国的经济文化中心。当时,苏州是全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世界十大城市之一。但庚申之劫后,工商业衰败,人口锐减,苏州经历了长达一百多年的衰落时期。直到20世纪80年代左右,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和众多开发区的建立,苏州经济开始快速发展,1978-2013年年均经济增长超过14%。据联合国的报告,苏州人口在2000年至2014年年均增长6.5%,在全球超过五百万人口的城市高居首位,也因此被认为是全球最具潜力的新兴城市。 苏州是中国的特大城市之一,江苏省第二大城市,是经国务院批准的享有地方立法权的较大的市,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北翼最重要的经济中心,是江苏省经济最发达、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经济总量长期居全省之冠,是全省的经济中心、工商业中心、对外贸易中心和物流中心,也是全省重要的金融、文化、科教城市及交通枢纽。根据2015年官方发布的各项统计数据,苏州的人类发展指数已达到0.894,相当于世界第18位的以色列。 苏州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批2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10个全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之一,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苏州古典园林作为中国古典园林的代表,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苏州还承办过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

新!!: 平江图和苏州市 · 查看更多 »

苏州文庙

苏州文庙位于中国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为宋代范仲淹所创建,以拥有《平江图》等“四大宋碑”而著称于世。1961年,苏州文庙内宋代石刻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2001年,苏州文庙并入后称为苏州文庙及石刻。现已辟为苏州碑刻博物馆。.

新!!: 平江图和苏州文庙 · 查看更多 »

江苏省

江苏,简称苏,是現中华人民共和国华东地区的一省,省名为江宁(南京)和苏州的合称,省会为南京市。江苏省地跨长江、淮河南北。 江苏可分為苏南、苏中、苏北三個區域,也可划分为江南、江淮、淮北三个区域,這三個區域在文化、地理、经济各方面都呈现其獨特性。东吴以来,历东晋、南朝、隋、唐、南唐、北宋、南宋,江苏地区经济文化一直比较繁荣,拥有13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明朝中后期、清中期,分别达到巅峰。1927年,当时亚洲最大的城市上海和中华民国首都南京先后设立特别市而脱离江苏省,江苏的地位有所下降。改革开放以后,江苏省经济社会发展迅速。 該省人类发展指数、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国民收入均居中国(大陆)省级行政区第四位,地区生产总值則居全国第二位、世界第六位。江苏与上海、浙江省、安徽省共同构成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世界六大城市群之一。.

新!!: 平江图和江苏省 · 查看更多 »

政和 (北宋)

#重定向 政和 (年号).

新!!: 平江图和政和 (北宋)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