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常用歌集

指数 常用歌集

《常用歌集》(Liber Usualis)是一本厚達1900多頁,由單聲調的額我略聖歌所組成的宗教歌曲集,常在天主教的禮儀或各類宗教音樂中使用。源於法國內的修道士,以作日常禮拜時所唱頌的音樂。後來於1896年由修道士莫卻萊(André Mocquereau,1849–1930)整理後出版成書。索列米斯本篤修士會成立於1010年,但所保存的音樂,最早可以追溯至7世紀。 《常用歌集》列舉了各種禮儀音樂:包括彌撒中的垂憐經、光榮頌、信經、聖三頌、迎主曲、羔羊經及;亦有因應每天的頌課、每周不同的節期及特定為聖人而所選用的曲調。除此以外,《常用歌集》亦包括了一些世俗儀式所選用的曲調,包括有洗禮、婚禮、葬禮、堅振禮、祝聖禮等等。 《常用歌集》採用中世紀時期的四線「紐姆記譜法」。調性由樂譜前的F調號或C調號所決定,歌集前部份有詳細的索引,解釋各類的記譜方式和所代表的意思以方便讀者使用,1924年首次發行以現代五線譜方式記譜的版本。 《常用歌集》是不少作曲家創作音樂的靈感來源,其中修錄在1810頁的續抒詠「末日經」更是當中的佼佼者。 在第二次梵蒂岡大公會議前,《常用歌集》內的歌調是天主教禮儀中唯一能夠採用的音樂--雖然不少教堂其實早已採納一些有名作曲家所寫的宗教作品,放在日常禮儀中使用。梵二後,教堂音樂的限制得到解除,而運用《常用歌集》的機會已經大為減少,但在一些歐洲的修道院或教堂中,仍然可以找到堅持使用《常用歌集》作禮儀音樂,另一方面,近年不少合唱團體亦致力保留及演唱《常用歌集》。.

目录

  1. 9 关系: 垂憐經天主教信經圣人第二次梵蒂岡大公會議紐姆記譜法聖三頌额我略圣歌榮歸主頌

垂憐經

《垂憐經》(又譯憐憫頌,Κύριε,Kyrie,意即求主憐憫),是基督教用於禮儀的一首詩歌,亦是一般彌撒曲中的第1個樂章。 全曲的歌詞只有三句,其中第一句和第三句是相同,而第二句亦只是把開始的“Kyrie”改為“Christe”,歌詞的搭配正正反映基督宗教中對祈禱的態度-先向上主承認自己的過往的過失並祈求得到寬恕。.

查看 常用歌集和垂憐經

天主教

天主教(Catholicismus)是對罗马公教會(天主教會)發展而來的一系列基督教之神学、哲學理論、禮儀傳統、倫理纲常等信仰體系之總括,為基督教最大宗派。其拉丁文本意為「普世的」,因此又譯為公教會。另一個經常並用的名稱是「大公教會」,通常用來概括基督教會的普遍特徵,以用來區別狹義的、與聖座共融的公教會,即天主教會。在大多數情況中,天主教是天主教會的代稱。 天主教的中文名稱源自明朝萬曆年間耶稣会將基督信仰传入中国,經当朝礼部尚书之徐光启与利瑪竇等耶稣会士讨论,取儒家古话「至高莫若天,至尊莫若主」,称其信仰之獨一神灵为「天主」,故稱之。天主教在與新教並提時亦被稱為「舊教」,全國宗教資訊網,兩者分別代表著第一個千禧年開始的「傳承式信仰」、以及16世紀宗教改革開始的「書面式信仰」。這一概念曾在恢復公教傳統的牛津運動提出。.

查看 常用歌集和天主教

信經

《信經》(英語是或Articles of Faith,源自拉丁文credo,意為「我信」)是傳統天主教的權威性基本信仰綱要。源頭可以追溯至初期大公教會的信仰準則(regula fidei),當時教會對外面臨逼迫,對內面對異端的攪擾,特別是諾斯底派。於是當時的辯道士透過「教條神學」(theologia dogmatica)發展出信仰摘要,藉之說明信仰原委並澄清信仰內容。信經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發展出來的。簡單來說是教條式的信仰摘要。不過,信經主要表徵天主教信仰的道統,不是對信仰內涵的絕對定義,因此可能出現附加條款的情形。以尼西亞信經為例,原版和修訂過的信經是對特定的涉嫌有錯誤解說的異端學說做出隱含的譴責。當新的學說出現,之後被認定為異端時,這時就會有新附加的語句出現在信經裡頭,有如憲法或是一般法律條文的附加條款那樣。信經附加語句的變動顯示出神學在歷史上的發展。 在古代,大多數人承認接受的大公教會信經一共有四個,分別《使徒信經》、《尼西亞信經》、《阿塔拿修信經》和《迦克墩信經》。現代基督教稱的「三大信經」分別是《使徒信經》、《尼西亞信經》和《阿塔拿修信經》。 並不是所有的宗教有著信經的概念。對希臘、羅馬或是舊歐洲的異教徒,以及印度教、佛教徒來說,信經的存在對他們來說是無法想像的。伊斯蘭教則有清真言作為信仰告白。.

查看 常用歌集和信經

圣人

聖人,指被大众认为具有特别美德和神圣的人。在中国,古代聖明的君主帝王,及後世道德高尚儒学造詣高深者,稱聖人。圣人的介定經常出現在诸子百家书籍。 有的宗教专门通过一定的仪式加封聖人,但也有聖人直接被大众尊奉为聖人,比方一些宗教創始人或神職人員。基督宗教(包括羅馬天主教會、聖公宗、東正教會)、印度教、佛教(猶如藏傳佛教活佛和南傳佛教的羅漢)、伊斯兰教、古巴的桑特里亚教中都有聖人。一些新纪元运动的人也将聖人的概念结合入他们的信仰。 如果沒有被宗教封聖的被公眾認可的人物,或者從當事人所不信仰的其他宗教的角度界定,可能會被稱為偉人或英雄。.

查看 常用歌集和圣人

第二次梵蒂岡大公會議

二次梵蒂岡大公會議(Concilium Œcumenicum Vaticanum Secundum),簡稱梵二大公會議、梵二會議、梵二,又稱紐曼會議,是天主教會第21次大公會議,也是距今最近召開的一次大公會議,於1962年10月11日由教宗若望二十三世召開,1965年9月14日由次任教宗保祿六世結束。 第二次梵蒂岡大公會議是天主教會歷史上第21次大公会议。起初,人們以為它是第一次梵蒂岡大公會議的續會,但後来羅馬教廷作出了澄清了:它將是另一次新的大公會議,取名“第二次梵蒂岡大公會議” 。 在1959年6月29日所颁布的《忝登伯鐸寶座》通谕中,教宗若望二十三世指出此次大公會議的目標將會是:「發揚聖道、整頓教化、革新纪律」。 本次會議最其重要的結果,即是認同被傳教國之傳統可以與天主教、基督教相容,且可以互相援引,令使爭議三百多年的中國禮儀之爭畫下句點,並且將所謂的《利瑪竇規矩》予以尊重。.

查看 常用歌集和第二次梵蒂岡大公會議

紐姆記譜法

紐姆記譜法或稱紐姆譜,是以“纽姆”为基本元素的记谱方式。纽姆“Neuma”源于希腊语“νεύμα neûma”意为记号、点头或举手示意的动作,二说源自“πνεύμα”意为气息,又或“νόμος”意为旋律。纽姆谱是一種早期的記譜法用于记录额我略圣咏,大約形成於9世紀,並且於10世紀發展出四線譜,到了12世紀,發展出標記音符時間長短的方法。.

查看 常用歌集和紐姆記譜法

聖三頌

《聖哉經》(Sanctus)是基督教會彌撒儀式所用聲樂套曲之一,按拉丁文所翻譯出來的意思有「神聖的」或「聖者」的意思。中文則有不同的譯法,例如天主教會稱為聖聖聖/歡呼歌;聖公會則稱作三聖哉頌。天主教彌撒通常會安排在聖體聖血祝聖前所詠唱;而聖公會的崇拜則會在大祝謝文中唱或讀。 而在一般的聖樂彌撒曲中,《聖哉經》位列第四首。.

查看 常用歌集和聖三頌

额我略圣歌

額我略聖歌(Cantus Gregorianus),是西方基督教单声圣歌的主要传统,是一种单声部、无伴奏的罗马天主教宗教音乐。額我略聖歌主要是在第8世纪和第9世纪,法兰克人到达西欧和中欧期间发展起来,后来继续有所增加和编写。通常人们认为是教宗額我略一世发明了额我略圣咏,但学者们认为是在后来的加洛林王朝时期,综合了罗马圣咏和高卢圣咏而形成。 额我略圣咏共有8种调式。传统上,额我略圣咏由男人或男孩组成的唱诗班在教堂中演唱。.

查看 常用歌集和额我略圣歌

榮歸主頌

榮歸主頌(Gloria in Excelsis Deo),或譯「大榮耀頌」,天主教稱「光榮頌」,是基督宗教用於禮儀的一首詩歌,是禮文的一部份。歌詞是從《聖經·新約》的衍出的讚詞,在2世紀中已開始流傳,並由教宗西瑪克(498年-514年)最先把它放入重大節慶的彌撒之中。Oxford Dictionary of the Christian Church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article Gloria in Excelsis 現今彌撒中除了將臨期、四旬期、殯葬及追思彌撒外,均會在垂憐經後唱或唸。通常首句「天主在天受光榮」會由主祭起唱(唸),信友接唱(唸)。而在大禮彌撒(由教宗、主教所主持的彌撒,通常為重大節慶)中以拉丁语唱,主祭起唱「Gloria in excelsis Deo」,唱詩班接唱。.

查看 常用歌集和榮歸主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