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2 关系: 厄尔巴岛,市长,市镇 (法国),共和十年宪法,共和十二年宪法,共和八年宪法,百日皇朝,贵族院 (法国),路易十八,波旁复辟,法兰西第一帝国,拿破仑一世。
- 1815年法国
- 拿破仑
- 法国法律史
- 法国波旁复辟
- 百日王朝
厄尔巴岛
厄尔巴岛(Isola d'Elba)位於意大利托斯卡纳地区海岸线外,第勒尼安海和利古里亚海之间,是托斯卡纳群岛的主岛,也是仅次于撒丁岛和西西里岛的意大利第三大岛,距离亚平宁半岛西岸大约10公里,面积223平方公里,以出产葡萄酒闻名。 根据1814年签订的枫丹白露条约,法国皇帝拿破仑一世被流放至此,當時此島為法國領地。他在厄尔巴岛居住期间,保留“皇帝”头衔,并在名义上统治该岛,每年还可以获得两百万法郎的津贴,但由英國皇家海軍監看該島。在其统治期间,拿破仑在岛上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收效良好。後人假託拿破崙之名,寫下著名的英語迴文詩: 1815年,拿破仑得到消息,认为法国人民仍然支持他,而维也纳会议无法立刻对其的行动作出一致反应,加上他怀疑英国密谋将其流放到大西洋的岛屿去,遂于2月逃离厄尔巴岛,回到法国,建立百日王朝。其后他再次失败,被流放到大西洋中的圣赫勒拿岛。.
查看 帝国宪法附加法和厄尔巴岛
市长
市長(英語對應詞:Mayor,出自拉丁文「māior」,「較大的」的意思)是近現代城市或市鎮中最高行政首長的職稱。 在許多政府系統裡,市長是由市民選出為一個城市最高行政長官、或為一個儀式的職務。市長這個名稱在全世界各個地方依據當地的法律有不同職責和權力,也因各個地方而有不同意義。.
查看 帝国宪法附加法和市长
市镇 (法国)
市镇(commune)是法国最基层的行政区划,一个市镇一般对应于一个村或镇。它们的面积,特别是人口有时相差悬殊(人口最多的巴黎拥有两百万以上的居民,而最少的只有一人)。目前法国共有36783个市镇(其中214个位于海外),它们覆盖了全部法国国土(除了瓦利斯及富圖納群島,以及少数幾個没有常住居民的领土之外)。.
共和十年宪法
共和十年宪法是于法国共和十年(1802年)在法国颁布的一部宪法。该宪法修正了,修改调整了执政府方面的内容,使得拿破仑·波拿巴成为终身第一执政。 根据宪法,第一执政的权力被大大加强。首先,只有第一执政拥有批准条约的权力。其次,第一执政还拥有任命护宪元老院中的议员的权力以及赦免权。 的权力得到增强,但同时和的权力被削减。护宪元老院有权修改宪法、采取一些特别措施(比如解散立法院和护民院) 两年后,宪法得到修正,最终形成了。共和十二年宪法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为拿破仑。.
共和十二年宪法
共和十二年宪法是法国在法国共和历十二年(公历1804年)颁布的一部宪法。 这部宪法修正了先前的和共和十年宪法,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并由此前的终身第一执政拿破仑·波拿巴担任皇帝,世称“拿破仑一世”。宪法规定波拿巴家族为法国的皇室,王位须由波拿巴家族成员继承。共和十二年宪法最后经过了的全面修改,并在1815年波旁皇室再次归来后被全面废除。.
共和八年宪法
共和八年宪法(Constitution de l'an VIII)是法国在1799年12月24日,即法国共和历八年颁布的一部宪法。依据宪法,法国政府为执政府。此前的雾月政变已经有效地将权力全部移交给了拿破仑·波拿巴,且在一些人的眼里,政变已经结束了法国大革命。 政变后,为了使拿破仑及其盟友的地位合法化,政变者们开始起草"短小晦涩的共和八年宪法" 。 宪法特别设立了第一执政这个职位来授予拿破仑大部分的权力。这份宪法亦是1789年革命后第一部没有权利宣言的宪法。 三名执政名义上共同掌握执政权,但事实上所有的权力都被第一执政,即拿破仑掌握。这与激进的国民公会和寡头政府式的督政府都不相同。其实,这种政府组织形式更像是奥古斯都的元首制,实质不过是一个名义上的保守共和国,但这又时时刻刻使法国人想起和平,稳定和秩序。为了强调这点,宪法的作者使用了许多古罗马的词语,比如执政官(Consul),元老(Senator)以及护民官(Tribune)。 宪法创立了一个三院制立法机构:一个成员为八十名四十岁以上男子的,一个有一百名成员的以及一个有三百名议员的 。 第一执政,护民院以及立法院有权各自提名一个元老院候选人,然后元老院从这三人中选择一个候选人进入元老院。 宪法也用到了"显贵"这个词语。"显贵"是君主时期广泛使用的一个词语,指那些重要的,"高贵"的人 — 地主,商人,学者,职业人员,神职人员和官员。通过公投,这些人中的一部分会被选入"显贵"的候选人名单。随后,元老院就会从这份"显贵"的候选人名单中挑选人员,由此来任命护民院和立法院的成员、翻案法院的法官以及各种行政长官。 拿破仑在1800年2月7日进行了有关宪法的全民公决。投票并没有绑架选民,但它的结果还是允许拿破仑去维持一种民主的表象。吕西安·波拿巴宣布关于新宪法的投票结果为赞成票3,011,007张,反对票1,562张。但真实的结果大概是155万票赞成,几千票反对。 宪法首次被修正后成为了共和十年宪法,这部宪法使得拿破仑成为终身第一执政。 当宪法被大幅度修改后,所得到的共和十二年宪法建立了波拿巴皇朝,拿破仑为法兰西皇帝。1814年第一次波旁复辟用废除了拿破仑的宪法体系,但拿破仑在百日皇朝中恢复了这个体系,并实际上用所谓的取代它。百日皇朝结束后,路易十八在1815年7月回到法国,最终完全废除了拿破仑宪法体系。.
百日皇朝
#重定向 百日王朝.
查看 帝国宪法附加法和百日皇朝
贵族院 (法国)
贵族院(Chambre des Pairs)是法国议会的上议院。.
路易十八
路易十八(),法國國王,是路易十六的弟弟,封普羅旺斯伯爵。其姪路易十七在狱中被保王党奉为国王。1795年,路易十七死于狱中,路易十八被奉为继承人。但由1795年至1824年在位期間,他有一大段時間並未居住在法國國內,實際在位約十年(1814-1824年),當中約三個月短暫流亡。.
查看 帝国宪法附加法和路易十八
波旁复辟
波旁復辟(Bourbon Restoration),史稱復辟王朝。是指在(1814年-1830年)期間,波旁王室在法國復辟,重建統治的時期。這段時期中間穿插了拿破崙一世的百日政權。波旁復辟為法國帶來一個立憲政府,而非以往的君主專制統治。這段時期代表著一場劇烈的保守主義反擊,以及羅馬天主教會試圖在法國政治重建影響的努力。 第六次反法同盟軍隊戰勝拿破崙後,在1814年4月將波旁王室的路易十八扶植為法國國王。隨即起草一部憲法,稱為《1814年憲章》(Charter of 1814)。憲章雖表明所有法國人在法律面前平等,但仍然為國王保留大量特權。國王仍然是國家的最高領導者,有權指揮陸海軍、宣戰、締結條約、委任所有公共行政的職位,以及有權為法律執行和國家安全而制訂必須的法例。不過整個波旁復辟統治時,路易十八遠較其繼承者查理十世更自由,而路易亦傾向於較中庸的內閣。 路易十八在1824年9月逝世,由其弟弟查理十世繼任法國國王。查理十世一改路易十八的中庸統治作風,追求更進一步的保守統治。他的極端保守法例,如1825年的《反褻瀆法》(Anti-Sacrilege Act),使他受到國民的反對。查理十世及其官員後來推行《七月法令》(July Ordinances),試圖操控1830年的大選結果,結果卻反而觸發了七月革命出現。在8月2日,查理十世逃離巴黎,並且退位,由亨利五世名義上繼位。亨利五世的虛名維持至8月9日,當日法國眾議院(Chamber of Deputies)宣佈當時攝政的路易-菲利普一世為法國人民的國王(King of the French),至此法國踏入七月王朝的統治。.
查看 帝国宪法附加法和波旁复辟
法兰西第一帝国
法蘭西第一帝國(Empire français)是法國拿破崙一世建立的君主制國家,又稱為拿破崙帝國,並對19世紀初的歐洲大陸影響甚大。 1804年5月拿破仑称帝,1804年12月加冕,成为法国人民的皇帝(L'Empereur des Français),結束法国执政府的統治。第一帝国在对第三次反法同盟中取得胜利,击败奥地利、普魯士、俄罗斯、葡萄牙等国,其中包括奥斯特里茨战役(1805年)及弗里德兰戰役(1807年)等。欧洲战争于1807年7月,《蒂尔西特条约》的签订下結束。 法国对外的一连串战争称为拿破仑战争,把法国的影响力扩至整个西欧及波兰甚至整個歐洲。 1814年4月拿破仑第一次退位,后一度复位;1815年6月再次退位,第一帝国告終。.
拿破仑一世
拿破崙·波拿巴(Napoléon Bonaparte;Napoleone Buonaparte;),法國軍事家、政治家與法學家,在法国大革命末期和法国大革命战争中达到权力巅峰。 作为拿破崙一世(Napoléon Ier),他在1804至1815年间在位,称“法国人的皇帝”,也是历史上自胖子查理(881年-887年在位)后第二位享有此名号的法国皇帝。他推动司法改革,颁布《拿破仑法典》,而这一法典也对世界范围内的民法制订产生重要的影响。拿破仑最为人所知的功绩是带领法国对抗一系列的反法同盟,即所谓的拿破仑战争。他在欧洲大陆建立霸权,传播法国大革命的理念,同时创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在一定程度上恢复过去旧制度中的一些体制。拿破仑在他所参加的这些战争中屡获胜利,以少胜多的案例屡见不鲜,由此他也被认为是世界军事史上最優秀的军事家之一,他的战略也为全球的军事学院所研究和学习。 拿破仑生于科西嘉岛的阿雅克肖。他的家庭是意大利的贵族,自16世纪便定居于科西嘉岛。科西嘉岛割讓,他家族也變成法國國籍,他在法国本土接受炮兵训练,并在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时期成名,先后领军挫败第一次和第二次反法同盟,同时成功入侵意大利半岛。 1799年拿破仑策划并发动雾月政变,成为法兰西共和国第一执政。五年后经过,官方公佈的數據為99.93%的同意票,他被参议院拥戴,因而稱帝。在1800年代,拿破仑领导的法兰西第一帝国与欧洲反法同盟对抗,史称拿破仑战争,将所有欧洲列强都卷入其中。在取得一系列的胜利之后,法国在欧洲大陆取得主导地位,拿破仑也通过缔结联盟和安排亲友统治附庸来维持法国的势力范围。 半岛战争和1812年对俄国的入侵成为拿破仑运势的转折点,他的大军在與俄羅斯帝國的战争中损失惨重,并再也没能恢复元气。1813年,第六次反法同盟在莱比锡中击败拿破仑,并于次年攻入法国,迫使拿破仑退位并将他流放到地中海的厄尔巴岛。此后不满一年,拿破仑逃离地中海的厄尔巴岛后卷土重来,但在1815年6月的滑铁卢战役中再次兵败,被流放到位於西非沿岸的圣赫勒拿岛,在英国的软禁之下度过生命的最后六年。尸检报告表明他死于胃癌,但对他的真正死因存在一些质疑,其中一些学者认为他也許死于砷中毒(砒霜)。被懷疑為當時的英國政府所為。.
另见
1815年法国
- 巴黎條約 (1815年)
- 帝国宪法附加法
- 百日王朝
拿破仑
- 1801年教務專約
- 共和八年宪法
- 卢森堡宫
- 坎波福爾米奧條約
- 大陆封锁
- 帝国宪法附加法
- 押沙龙墓
- 拿破仑一世
- 拿破仑三世
- 拿破仑时代
- 拿破侖定理
- 拿破崙問題
- 拿破崙開局
- 普雷斯堡和约
- 朗布依埃城堡
- 杜伊勒里宫
- 杜樂麗花園
- 枫丹白露条约 (1814年)
- 法兰西银行
- 法国民法典
- 法式千層酥
- 皮埃尔丰城堡
- 金字塔戰役
- 雾月政变
法国法律史
- 帝国宪法附加法
- 枫丹白露条约 (1814年)
- 法国1875年宪法
- 法國憲法
法国波旁复辟
百日王朝
- 帝国宪法附加法
- 百日王朝
亦称为 1815年宪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