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77 关系: 协和广场,协和广场站,卢浮-里沃利站,卢浮宫,塞纳河,夏尔·戴高乐-星形站,夏爾·戴高樂-星形站,夏特雷站,大巴黎快线,大区快铁A线,富兰克林·D·罗斯福站,島式月台,巴士底广场,巴士底站,巴士底狱,巴黎,巴黎十七区,巴黎十二区,巴黎十六区,巴黎大皇宫,巴黎大眾運輸公司,巴黎二十区,巴黎地鐵,巴黎凯旋门,巴黎环城铁路,巴黎第一区,巴黎第八区,巴黎第四区,丰特奈丛林,市政厅站 (巴黎地鐵),市政厅站 (巴黎地铁),乔治五世站,库布瓦,圣保罗站,圣芒代,圣马丹运河,圣蒙德站,凯旋门,勒伊-狄德罗站,皮托,王宫-卢浮宫站,第二次世界大战,爱丽舍-拉德芳斯站,萨布隆站,西门子公司,香榭丽舍-克列孟梭站,香榭丽舍大街,香榭麗舍大道,马约门站,讷伊塞纳河,... 扩展索引 (27 更多) »
- 1900年啟用的鐵路線
协和广场
协和广场(法文:Place de la Concorde),法国巴黎市中心塞纳河右岸的一个大广场,面积约8.4万平方米。.
查看 巴黎地鐵1號線和协和广场
协和广场站
协和广场站(Concorde)是法国巴黎地铁1号线、8号线和12号线共用的一个车站,位于巴黎一區與巴黎八區的邊界,1號線月台於1900年8月13日启用,12號線月台於1910年11月5日啟用,8號線月台於1914年3月12日啟用。 本站位於協和廣場之下,因此得名。協和廣場上的路克索方尖碑(L'obélisque de Louxor)、橘園美術館(Musée de l'Orangerie)、杜勒麗花園(Jardin des Tuileries)、國立網球場現代美術館(Galerie nationale du Jeu de Paume)皆在此站附近。 本站12號線月台的牆壁每一片磁磚上有一個字母,為人權和公民權宣言的全文。本站亦是美國詩人艾茲拉·龐德(Ezra Pound)著名詩詞「地鐵車站」(In A Station Of The Metro)的靈感來源。.
卢浮-里沃利站
卢浮-里沃利站(Louvre - Rivoli),又譯羅浮-里沃利站,是法国巴黎地铁1号线的一个车站,位于巴黎第一区,于1900年8月13日启用。 本站原名羅浮(Louvre)站,因其位於羅浮路(Rue du Louvre)下方,及鄰近羅浮宮。1989年時羅浮宮博物館於王宮站開通新出入口,為避免混淆,此站改名為羅浮-里沃利站,因本站位於羅浮路與里沃利路(Rue Rivoli)交叉口,也是本站唯一的出入口。 月台上擺有羅浮宮珍藏展覽品的複製品。.
卢浮宫
羅浮宮(Musée du Louvre)位于法国巴黎市中心的塞纳河边,原是法国的王宮,现在是卢浮宫博物馆,常年展出的展品数量达3.5万件,包括雕塑、绘画、美术工艺及古代东方、古代埃及和古希腊罗马等7个门类,主要收藏1860年以前的艺术作品与考古文物。.
查看 巴黎地鐵1號線和卢浮宫
塞纳河
塞纳河(Seine)是流经巴黎市中心的法国第二大河,全长780公里,流域面积7.8万平方公里。位于巴黎的塞纳河沿岸地区于199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查看 巴黎地鐵1號線和塞纳河
夏尔·戴高乐-星形站
#重定向 夏爾·戴高樂-星形站.
夏爾·戴高樂-星形站
夏爾·戴高樂-星形站(Charles de Gaulle - Étoile)是巴黎地鐵及區域快鐵的車站,以法國總統夏爾·戴高樂及星形广场來命名,附近為巴黎凱旋門等景點。.
夏特雷站
#重定向 沙特雷站.
查看 巴黎地鐵1號線和夏特雷站
大巴黎快线
大巴黎快线(法语:Grand Paris Express)是一个法国巴黎近郊一个计划中的区域自动超级地铁网(supermétro automatique régional)。该路网长达200公里,总共包含4条线,环绕巴黎。由主管区域都市发展的国务卿克里斯蒂安·布朗克(Christian Blanc)提出,由总统尼古拉·萨科齐在2009年4月29日正式对外宣布,并成为巴黎大都会发展计划(Paris Métropole)的一部分。 这个超级地铁网将整合未来延长到戴高乐机场和奥利机场的地铁14号线,并将连接几个主要的未来经济中心,如:拉德芳斯商业区、萨克雷高原科研发展区(Plateau de Saclay)以及上述两大主要机场。大巴黎快线用来应对巴黎近郊之间日益增长的客流来往,以及缓解数条辐向轨道交通线的饱和状况,比如RER A线和地铁13号线。.
大区快铁A线
#重定向 法兰西岛大区快铁A线.
富兰克林·D·罗斯福站
富兰克林·D·罗斯福站(Franklin D. Roosevelt)是法国巴黎地铁1号线和巴黎地铁9号线共用的一个车站,位于巴黎八区,1號線月台於1900年7月19日启用,9號線月台於1923年5月27日啟用,當時的站名為香榭儷舍圓環(Rond-Point des Champs-Élysées)。 本站於1946年改名,為了紀念美国总统富兰克林·D·罗斯福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對法國的援助。.
島式月台
島式月台,又名中置式月台、中央月台、中间站台,是鐵路月台的一種型態,為路軌在兩旁,月台被夾在中間的設計。.
查看 巴黎地鐵1號線和島式月台
巴士底广场
巴士底广场(Place de la Bastille)是法国首都巴黎的一个广场,是法國大革命的重要紀念地方。 过去是巴士底狱所在地,直到攻占巴士底狱,随后在法国革命期间的1789年7月14日到1790年7月14日之间,被彻底破坏,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这个广场跨巴黎市的3个区:第四区、第十一区和第十二区。这个广场和周边地区简称为“巴士底”。 立于广场中心的七月圆柱由路易-菲利普一世兴建于1833年到1840年,是为了纪念1830年的七月革命。其他显著的特征包括巴士底歌剧院、巴士底地铁站以及一段圣马丁运河。在1984年以前,歌剧院所在的地方,曾经是巴士底火车站。 这个广场经常举办音乐会或类似活动。巴士底的东北部拥有许多咖啡馆、酒吧、夜总会和音乐厅,夜生活颇为热闹。 由于这个广场具有相当的历史意义,也经常用于政治示威,包括大规模的2006年3月28日法国劳工抗议。 在巴士底广场交汇的道路有圣安托万路、圣安托万市郊路、亨利四世大道、里昂路、勒努瓦大道、博马舍大道等。.
巴士底站
巴士底站(Bastille)是法国巴黎地铁1号线、5号线和8号线共用的一个车站,位于巴黎四區、十一區與十二區的邊界,1號線月台於1900年7月19日启用,5號線月台於1906年12月17日啟用,8號線月台於1931年5月5日啟用。 5號線與8號線月台位於巴士底廣場之下,1號線月台位於聖馬丁運河之上。此處原是巴士底監獄,原是法國王室囚禁政治犯之處,於1789年7月14日被人民攻陷,此事件也被視為法國大革命的開端。監獄的原址現為巴士底廣場,廣場上有1830年建立的七月柱,巴士底歌劇院在此站附近。 本站5號線月台上有巴士底獄的遺跡與界線標記;1號線月台於1989年(法國大革命兩百週年)時於牆壁裝飾上革命相關藝術作品。.
查看 巴黎地鐵1號線和巴士底站
巴士底狱
巴士底狱(Bastille)是一座曾經位於法國巴黎市中心的堅固監獄,高30米,圍牆很厚,共有8個塔樓,上面放有大炮,監獄內設一軍火庫。“巴士底”(Bastille)在法语中即“监狱、堡垒”之意,原名圣安托万监狱(Bastille Saint-Antoine),因其历史意义后来直称其为“巴士底”。現址為巴士底廣場。.
查看 巴黎地鐵1號線和巴士底狱
巴黎
巴黎(Paris)是法國的首都及最大都市,同時是法蘭西島大區首府,為法國的政治與文化中心,隸屬法蘭西島大區之下的巴黎省(編號第75省;僅轄有1個同名市鎮)。目前的巴黎市轄區範圍大致為舊巴黎城牆內(環城大道內側),依照發展歷史共分成20個區,自從1860年代開始就沒有重大變化。截至2011年為止,巴黎市内人口超過225萬,的人口則逾1,229萬,是歐洲最大的都會區之一。 巴黎在近1,000年的時間内是西方最大的城市,也曾經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16世紀至19世紀期间)。目前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政治和文化中心之一,在教育、娛樂、時尚、科學、媒體、藝術、金融、政治等方面皆有重大影響力,被認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大都会之一.
查看 巴黎地鐵1號線和巴黎
巴黎十七区
巴黎十七区(17e arrondissement de Paris)是法国首都巴黎市的20个区之一。该区面积5.669km²,人口168,454人(2009年)。该区位于塞纳河右岸,拥有3个活跃的区域:北部克利希广场周围工人阶级居住区是皮加勒區红灯区的延伸;南部特纳大街(Ternes)周围的上流社会区,那里有彭赛列市场(Marché Poncelet),较多奥斯曼风格。插入两者之间的是昔日的 巴蒂諾爾(Batignolles)村。 该区的人口峰值出现于1954年,有231,987人。今天,该区的人口和商业活动仍很密集,1999年有160,860位居民,和92,267个工作岗位。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8,277人。.
巴黎十二区
巴黎十二区(12e arrondissement de Paris)是法国首都巴黎市的20个区之一。该区位于塞纳河右岸,面积16.32km²,不包括万塞讷树林(占总面积三分之二)为6.38km² ,在最近数十年经过大规模改造,尤其是圣艾米隆庭院(Cour Saint-Émilion)和贝西(Bercy)地区,设有法国经济、财政和工业部和巴黎贝西体育宫。 巴黎的第二大歌剧院,巴士底歌剧院位于十二区,开幕于1989年攻占巴士底狱200周年之际。文森森林也位于该区。.
巴黎十六区
巴黎十六区(16e arrondissement de Paris)是法国首都巴黎市的20个区之一。该区位于塞纳河右岸,大部分为住宅区(奥特尤尔和帕西)。设有众多的外国使馆,还有巴黎最宽的街道福煦大街。 巴黎十六区设有一些大型体育场馆,例如王子公园体育场,是巴黎圣日耳曼足球俱乐部的主场;罗兰·加洛斯球场,法国网球公开赛在此举行。巴黎第二大公园布洛涅森林也位于本区辖境内。.
巴黎大皇宫
大皇宮(現為巴黎大皇宮美術館)位於香榭麗舍大道,是為了舉辦1900年世界博覽會所興建的展览馆,由建築師德格拉那及盧偉兩人共同建造,正面長240公尺、高43公尺。 虽然中文译名有“皇宫”一词,但巴黎大皇宫及小皇宫并非皇家宫殿。.
巴黎大眾運輸公司
巴黎大眾運輸公司(Régie Autonome des Transports Parisiens,簡稱 RATP)是一間公共企業,承法蘭西島運輸聯合會指派,負責市區及近郊大眾運輸工具之營運,包括:巴黎地鐵、公共汽車、巴黎路面電車及大區快鐵的 A、B 兩線。 RATP 成立於 1949年,取代巴黎都會鐵路公司(Compagnie du chemin de fer métropolitain de Paris,簡稱 CMP)的位置,負責經營先前由私人企業掌管的巴黎地上及地下大眾運輸工具。其屬性為工商業性質之公共機構(EPIC)。.
巴黎二十区
巴黎二十区(20e arrondissement de Paris)是法国首都巴黎市的20个区之一。该区位于塞纳河右岸,面积5.98km²。它拥有世界主义的梅尼蒙当(Ménilmontant)和美丽都(Belleville)区,自19世纪中叶以来迎接了连续不断的移民浪潮。今天,美丽都拥有巴黎第二大唐人街。 二十区以拉雪兹神父公墓而闻名于世,那里埋葬有肖邦和罗西尼等作曲家,王尔德和普鲁斯特等作家,毕加索、雅克-路易·大卫等画家,以及歌手吉姆·莫里森。 二十区的人口峰值出现在1936年,当时有208,115人,今天人口和商业仍然非常密集,1999年有182,952名居民和54,786个工作岗位。.
巴黎地鐵
巴黎地鐵或巴黎地下鐵(Métro de Paris)是法國巴黎的地下轨道交通系統,于1900年起运行至今。目前巴黎地鐵總長度220公里,居世界第十七位,年客流量达15.06亿(2010年),居世界第九位。有14條主線和2條支線,合計303個車站(387个站厅)和62個交匯站。 巴黎地铁現由巴黎大眾運輸公司負責營運。该公司亦同时营运区域快铁RER的一部分,巴黎路面电车中的1号线、2号线、3号线、3号线b线以及巴黎及其近郊的公交车路网。RATP的运营计划在法兰西岛运输联合会(STIF)的指派下进行。.
查看 巴黎地鐵1號線和巴黎地鐵
巴黎凯旋门
巴黎凯旋门(Arc de triomphe de l'Étoile),即雄狮凯旋门,位于法国巴黎的戴高乐广场中央,香榭丽舍大街的西端。是拿破仑为纪念1805年打败俄奥联军的胜利,于1806年下令修建而成的。拿破仑被推翻后,凯旋门工程中途辍止。1830年波旁王朝被推翻后又重新复工,到1836年终于全部竣工。.
巴黎环城铁路
#重定向 巴黎小环线铁路.
巴黎第一区
巴黎第一区(Ier arrondissement de Paris)是法国首都巴黎市的20个区之一。该区是巴黎人口最少的一个区,也是该市土地面积最小的区之一。该区大部分地域用于商业和行政。 该区主要位于塞纳河右岸,但是也包括西岱岛的西端。它是巴黎最古老的区之一;西岱岛原是罗马在公元52年征服此地时建造的城市Lutetia的核心地区,而右岸的部分(包括大堂地区)的城建可追溯到中世纪早期。 位于巴黎第一区的名胜有卢浮宫和杜伊勒里花园。.
巴黎第八区
巴黎第八区(8e arrondissement de Paris)是法国首都巴黎市的20个区之一。.
巴黎第四区
巴黎第四区(4e arrondissement de Paris)是法国首都巴黎市的20个区之一。 该区位于塞纳河的右岸,西部与第一区接邻;北部毗邻第三区,东面是十一区和十二区,塞纳河以南则是第五区。 第四区拥有文艺复兴时期的巴黎市政厅,以及文艺复兴式的孚日广场(Place des Vosges)、完全现代的龐畢度中心和中世纪风格的玛莱区南部,今天以巴黎的同性恋区著称(玛莱区北面较安静的部分属于第三区)。西岱岛的东部(包括巴黎圣母院)以及圣路易岛也属于第四区。.
丰特奈丛林
丰特奈丛林(Fontenay-sous-Bois)是法国法兰西岛大区马恩河谷省的一个市镇,属于马恩河畔诺让区马恩河畔诺让县。该市镇年时的人口为人。.
市政厅站 (巴黎地鐵)
#重定向 市政廳站 (巴黎地鐵).
市政厅站 (巴黎地铁)
#重定向 市政廳站 (巴黎地鐵).
乔治五世站
乔治五世站(George V)是法国巴黎地铁1号线的一个车站,位于巴黎八区,于1900年8月13日启用。 原名為艾爾瑪站(Alma),為紀念英国国王乔治五世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支持法國,於是於1920年5月27日將此站改名為喬治五世站。.
库布瓦
#重定向 库尔布瓦.
查看 巴黎地鐵1號線和库布瓦
圣保罗站
聖保羅站可以指:.
查看 巴黎地鐵1號線和圣保罗站
圣芒代
圣芒代(法语:Saint-Mandé),又译作圣芒德或圣蒙德,是法国法兰西岛大区瓦勒德马恩省的一个镇,邻近巴黎十二区。 M.
查看 巴黎地鐵1號線和圣芒代
圣马丹运河
#重定向 圣马丁运河.
圣蒙德站
圣蒙德站(Saint-Mandé)是法国巴黎地铁1号线的一个车站,位于圣蒙德镇,於1934年3月24日启用。车站邻近法国国家地理学院和文森森林中的圣蒙德湖。.
查看 巴黎地鐵1號線和圣蒙德站
凯旋门
凯旋门本來是指古代罗马人创建,为庆祝战争胜利而建造出来的纪念性建筑物,是门的一种,通常为横跨在一条道路上之独立性建筑。近代世界各地皆有仿照古罗马凯旋门建造的建筑物。.
查看 巴黎地鐵1號線和凯旋门
勒伊-狄德罗站
勒伊-狄德罗站(Reuilly - Diderot)是法国巴黎地铁1号线和8号线共用的一个车站,位于巴黎十二区,1號線月台於1900年8月20日启用,8號線月台於1931年5月5日啟用。 本站位於勒伊路(Rue de Reuilly)與狄德羅大道(Boulevard Diderot)交叉口,因此得名。勒伊(Reuilly)原是位於此處的巴黎市外的小村莊,隨著巴黎市擴張併入巴黎;狄德羅大道則是以法國思想家德尼·狄德羅(Denis Diderot)命名。.
皮托
托(法语:Puteaux)是法国法兰西岛大区上塞纳省的一个镇,临近巴黎。 巴黎商业区拉德芳斯部分位于皮托。.
查看 巴黎地鐵1號線和皮托
王宫-卢浮宫站
王宫-羅浮宮站(Palais Royal - Musée du Louvre)是巴黎地鐵的車站,以附近的巴黎王宫及羅浮宮來命名,1900年通車。.
第二次世界大战
二次世界大戰(又常簡稱二次大戰、二戰、WWII等;World War II;Seconde Guerre mondiale;Zweiter Weltkrieg;Вторая мировая война;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一次自1939年至1945年所爆發的全球性軍事衝突,整場戰爭涉及到全球絕大多數的國家,包括所有的大國,并最終分成了兩個彼此對立的軍事同盟─同盟國和軸心國。這次戰爭是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戰爭,動員了1億多名軍人參與這次軍事衝突。主要的參戰國紛紛宣布進入總體戰狀態,幾乎將自身國家的全部經濟、工業和科學技術應用於戰爭之上,同時也將民用與軍用的資源合併以方便統籌規劃。包括有猶太人大屠殺、南京大屠殺、戰爭中日軍對中國軍民進行細菌戰、以及最终美國對日本首次使用原子彈等事件,使得第二次世界大戰也是自有紀錄以來涉及最多大規模民眾死亡案例的軍事衝突,全部總計便將近有5,000萬至7,000萬人因而死亡,這也讓第二次世界大戰成了人類歷史上死亡人數最多的戰爭。 儘管早在1931年9月,日本便侵佔了中國的滿洲,而後建立了傀儡國家滿洲國。至1937年7月盧溝橋事變後中日更爆發了全面戰爭。不過大多數人仍多把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定為1939年9月1日德國入侵波蘭開始,這次入侵行動隨即導致英國與法國向德國宣戰。然而德國在入侵波蘭後開始著手嘗試在歐洲建立一個大帝國,自1939年末期到1941年初期為止,發動一連串戰爭並藉由條約的簽署使得德國幾乎佔領了歐洲絕大部分的地區,而名義上保持中立的蘇聯在和德國簽訂《德蘇互不侵犯條約》後,也跟進侵略潮流,陸續佔領或者吞併了其在歐洲邊界的鄰近6個國家,在這之中也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所佔領的波蘭領土。英國以及大英國協的成員國則堅持持續與軸心國繼續作戰,並分別在北非和大西洋海上發生多次軍事衝突,而這也使得英國成了歐洲地區少數仍能繼續反抗德軍入侵的主要武力之一。1941年6月,歐洲的軸心國集團決定撕毀與蘇聯的合作約定,聯合入侵蘇聯領土,這次攻勢也開始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地面戰爭爆發,但也在之後讓原本幾乎統轄整個歐洲地區的軸心國被迫投入大量軍力來維持作戰優勢。到了1941年12月,已經加入軸心國的大日本帝國為了能夠在亞洲及太平洋地區獲得領導地位,陸續襲擊位于太平洋的美國統轄地區和座落於與中南半島的歐洲殖民地,很快地於西太平洋和東亞戰區獲得了主導權。 到了1942年時日本開始在一系列的海戰中戰敗,位於歐洲的軸心國也陸續於北非戰役以及斯大林格勒戰役中節節敗退,這些都迫使軸心國停下進攻的腳步。1943年時,義大利法西斯政權在西西里島戰役中面對同盟國部隊嚴重失利,另一方面德軍在库尔斯克会战戰敗後失去對於東歐的領導地位,同時美國也在太平洋戰區中獲得了一連串的勝利,自此軸心國集團逐漸失去主導權並開始嘗試將佈署於各地的前線部隊進行戰略性的撤退。到了1944年時,盟軍決定登陸法國以開闢第二戰場,而蘇聯除了成功收復過去被佔領的領土外,也開始轉往進攻德國與其同盟國家的土地。在蘇聯和波蘭部隊共同攻入柏林後,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區最終在1945年5月8日德國投降的情況下宣告結束。而另一方面美國在1944年和1945年成功擊敗了日本海軍部隊並陸續佔領了數個重要的西太平洋島嶼,這使得日本列島隨時面臨同盟國部隊入侵的危機。最後在美軍分別於廣島市和長崎市投下原子彈並造成大量日本平民死亡。1945年8月8日蘇聯進攻日本控制下的中國東北地區,8月14日日本跟進宣佈願意接受無條件投降的條件,而隨著亞洲戰事的停息也意味著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結束。 1945年時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同盟國勝利宣告結束,然而二次大戰對世界影響極為深遠,改變了往後世界的政治版圖和社會結構,特別是戰敗的軸心國集團被迫接受同盟國的安排。1945年10月24日聯合國亦宣告成立,期望能夠促進各國合作並防止未來的軍事衝突;同時戰勝的盟軍各國,也紛紛在聯合國各個機構中擔任重要職位,特別是以美國、蘇聯、中國、英國和法國5個國家為首成立聯合國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的常任理事國,主導著世界的秩序.
爱丽舍-拉德芳斯站
#重定向 巴黎地铁幽灵车站.
萨布隆站
萨布隆站(Les Sablons)是法国巴黎地铁1号线的一个车站,位于塞纳河畔讷伊,于1937年4月29日启用。 车站的名称来自建造该车站时使用的沙土的产地萨布隆平原。.
查看 巴黎地鐵1號線和萨布隆站
西门子公司
西门子股份公司(德語: SIEMENS AG,)是德國的一家跨國企業,其在電機和電子領域是全球業界先驅,並活躍於能源、醫療、工業及基礎建設與城市業務領域。此外,西門子也是美国《财富》杂志2016年评选的的排行榜中的第71名。西門子於1847年由维尔纳·冯·西门子建立,总部位于德國慕尼黑和柏林。西门子股份公司是在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和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 西門子目前在全球擁有約405,000名員工,公司業務遍佈190個國家。.
香榭丽舍-克列孟梭站
香榭丽舍-克列孟梭站(Champs-Élysées - Clemenceau)是法国巴黎地铁1号线和巴黎地铁13号线共用的一个车站,位于巴黎八区,1號線月台於1900年7月19日启用,13號線月台於1975年2月18日啟用。 本站位於香榭麗舍大道與克列孟梭廣場之下,因此得名。巴黎大皇宮、小皇宮、愛麗舍宮皆在此站附近。.
香榭丽舍大街
香榭麗舍大--街(Avenue des Champs-Élysées,或稱les Champs-Élysées;或譯香榭麗舍大--道)是法國首都巴黎的一條大道,位於城市西北部的第八區。它被譽為巴黎最美麗的街道。「香榭麗舍」原意是希臘神話中聖人及英雄靈魂居住的冥界中之至福樂土。.
香榭麗舍大道
#重定向 香榭丽舍大街.
马约门站
约门站(Porte Maillot)是法国巴黎地铁1号线的一个车站,位于巴黎十六区,于1936年11月15日启用。 此站原於1900年通車,為當時1號線終點站。1936年時適逢1號線西延,故此站重建沿用至今。 此站與大區快鐵C線Neuilly - Porte Maillot站相連。 车站的名称来自曾位于布洛涅森林附近的马约门。.
查看 巴黎地鐵1號線和马约门站
讷伊塞纳河
#重定向 塞纳河畔讷伊.
讷伊桥
讷伊桥(法语:Pont de Neuilly)是位于法国巴黎塞纳河畔讷伊、库尔贝瓦和皮托交汇处塞纳河上的一座公路铁路两用桥,法国13号国道和巴黎地铁1号线从桥上通过。 讷伊桥最早建于1606年,为木制结构。1774年,法国国立桥梁与道路学校创始人让-鲁道夫·佩罗内将其重建为一座219米长五拱桥,至今佩罗内的石像仍在桥边竖立。1936年至1942年间,讷伊桥被逐渐毁坏。1942年,金属制讷伊桥建成。1992年,为建设巴黎地铁1号线延伸段,讷伊桥进行了改造。 讷伊桥位于巴黎历史轴上。 N Category:塞纳河桥梁 Category:公路铁路两用桥 Category:1942年完工橋梁 Category:拱橋.
查看 巴黎地鐵1號線和讷伊桥
讷伊桥站
讷伊桥站(Pont de Neuilly)是巴黎地铁1号线的一个车站,位于塞纳河畔讷伊,于1937年启用。 车站的名称来自邻近的讷伊桥。.
查看 巴黎地鐵1號線和讷伊桥站
贝洛站
贝洛站(Bérault)是法国巴黎地铁1号线的一个车站,位于万塞讷,於1934年3月24日启用。名称是为了纪念前副市长柏乐斯·贝洛(Place Bérault)。车站邻近法国国家地理学院。.
查看 巴黎地鐵1號線和贝洛站
车辆段
,或以和製漢語稱為車輛基地,指的是鐵路運輸系統中供铁路车辆停泊與检修、维护、編組等養護工作的設施(在香港,港鐵公司及其前身地鐵公司稱之為「車廠」,九鐵公司自1996年品牌改革至兩鐵合併稱之為「維修中心」)。车辆段下辖客技站,为始发列车集中的客运站提供技术支援。 某些業者不將其列為獨立段,而併為其他單位的下轄處室。 车辆段是用于停放、分拣、装载/卸载车厢和/或机车的一系列复杂的铁轨。车辆段拥有许多平行的轨道,用来将车辆停放在主线之外,避免它们阻碍交通流。车厢的移动需要依靠特别设计的车辆段调车机车——一种特殊的机车。车辆段中的车厢可能会根据多种分类进行排序,这包括铁路公司、装载或卸载、目的地、车辆类型或者是否需要维修。车辆段通常建造在需要停放车辆而不会进行装载或卸载,或者等待被编入列车的地方。大型的车辆段可能还会拥有一座用于控制操作的塔。 许多车辆段位于主线的战略点处。主线车辆段通常包含上行车辆段和下行车辆段,它们分别连接到对应的铁路方向。存在不同类型的车辆段,车辆段内部的构造也不同,这取决于它们的建造方式。.
查看 巴黎地鐵1號線和车辆段
阿根廷站
阿根廷站(Argentine)是法国巴黎地铁1号线的一个车站,位于巴黎十六区與十七區邊界,于1900年9月1日启用。 本站原名Obligado,於1948年5月25日改名為阿根廷站,以感谢二战期间阿根廷对法国的物资援助。.
查看 巴黎地鐵1號線和阿根廷站
阿森纳港
阿森纳港(Port de l'Arsenal)是巴黎的一个船只的停泊处,位于圣马丁运河上。港口北至巴士底广场,南至塞纳河。港口也是巴黎十二区和巴黎第四区分界的一部分。 分类:巴黎交通 分类:巴黎第四区 分类:巴黎十二区.
查看 巴黎地鐵1號線和阿森纳港
膠輪路軌系統
膠輪路軌系統是軌道運輸的一種形式,它採用了道路交通的輪胎技術。即列車的車輪不再是傳統的鋼輪,取而代之的是橡膠車輪,其行走的軌道亦有別於傳統的鋼輪用路軌。與鋼輪路軌系統相比,膠輪路軌系統的普及率並不高,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膠輪路軌系統並不適合應用於高客運量的重型鐵路系統所致。 膠輪路軌系統由於不能透過行車軌道把電流回流,故只能採用軌道供電(通常是第四軌,一條供電,一條回流)。.
里昂车站 (巴黎地铁)
里昂車站(Gare de Lyon)是法国巴黎地铁1号线和14号线共用的一个车站,位于巴黎十二区,1號線月台於1900年7月19日启用,14號線月台於1998年10月15日啟用。 巴黎里昂車站是巴黎七大火車站之一,乘客可於本站轉乘法國高速列車(TGV)前往法國東南部各城市,如第戎、里昂、亞維農、馬賽,以及義大利都靈、米蘭和瑞士日內瓦、洛桑、伯恩。 14號線月台位於大區快鐵A線與大區快鐵D線旁邊,方便旅客轉乘。月台旁有一個熱帶花園。.
杜伊乐丽站
杜伊乐丽站(Tuileries)是法国巴黎地铁1号线的一个车站,位于巴黎第一区,于1900年7月19日启用。 本站名稱源於附近的杜伊樂麗花園(Jardin des Tuileries)以及原本位於此處的杜伊樂麗宮(Palais des Tuileries)。.
楠泰尔
南泰尔(法语:Nanterre)是法国巴黎西部市郊的一个市镇,距巴黎市中心11.1千米。该市也是上塞纳省的省会。天主教主教欧贝迪(Michel Aupetit,1951- ),2014年5月4日正式上任。.
查看 巴黎地鐵1號線和楠泰尔
民族广场站 (巴黎地铁)
#重定向 民族站 (巴黎地铁).
法国省际列车
#重定向 法国大区列车.
法国高速列车
法國高速列車(Train à Grande Vitesse,意為「高速度列車」),通稱TGV,是由阿爾斯通公司與法國國家鐵路公司設計建造、並由後者負責運營的高速鐵路系統。1981年,TGV在巴黎與里昂之間開通,如今已形成以巴黎為中心、輻射法國各城市及周邊國家的鐵路網路。2007年4月3日,TGV以574.8公里的時速創造了輪軌列車的最快紀錄。同時,TGV也是世界上定期輪軌客運列車中平均速度最快的。“TGV”是法鐵的註冊商標。 TGV最初的成功促進了鐵路網路的擴張,多條新線路在法國南部、西部和東北部建成。隨著TGV的成功,法國的鄰國例如比利時、義大利、西班牙和德國也紛紛效仿,分別建立起了各自的高速鐵路系統。TGV通過法國鐵路網路與瑞士相連,通過西北高速列車鐵路網路與比利時、德國和荷蘭相連,通過歐洲之星鐵路網路與英國相連。 TGV普通列車的商業運行速度可以達到320Km/H,經過特殊改造的列車在測試中速度更是高達574.8Km/H,創下全球鋼軌鐵路列車的最快紀錄。一般行駛時速則為250公里。.
月台閘門
月台閘門(automatic platform gates,APGs),是指安装在车站月台边缘,将行车的轨道区与站台候车区隔开,设有与列车门相对应、可多极控制开启与关闭滑动门的连续屏障,一般高度低于2米。而高于2米的称为月台幕門。 它的裝配目的與月台幕門一樣是為了防止候車中的乘客無意墮下路軌受傷,但由于前者一般只有後者的一半的高度所以前者價格亦較低,適合沒有安裝空調系統的月台或者預算較低的鐵路营运者選用。月台閘門不像封闭式月台幕門會將行车的轨道区密封起來,因此不具有防止月台空調流失的作用,也不具有防止蓄意跳轨的自杀者的作用。.
查看 巴黎地鐵1號線和月台閘門
戴高乐广场
戴高乐广场(Place Charles de Gaulle)是法国巴黎市中心主要广场之一,也是巴黎凯旋门的所在地,始建于1892年,1899年落成。原名星形广场(Place de l'Étoile),1918年为纪念一战胜利而改名为胜利广场;二戰法國遭納粹德國占領期間,被改名为贝当广场。1970年11月13日,為紀念逝世不久的前法國總統夏爾·戴高樂為國家做出的巨大贡献而改为现名。.
明挖回填式隧道
明挖回填式隧道是建造隧道的工法之一,因為施工法是先在地面向下挖掘坑道,再將路面回填得名。這種方法適用在建造地底隧道,配合臨時填海可用作建造海底隧道。.
文森
文森可以指:.
查看 巴黎地鐵1號線和文森
文森城堡
文森城堡(Château de Vincennes)坐落于法国法兰西岛文森市(巴黎东边),位于巴黎地铁1号线终点站。文森城堡曾是法国非常重要的皇家军事堡垒。该城堡建于1337年至1373年,它是法国现存的占地面积最大的皇家城堡。因其城堡主塔52米的高度,它是欧洲最高的军事堡垒。.
查看 巴黎地鐵1號線和文森城堡
文森城堡站
文森城堡站(Château de Vincennes)是法国巴黎地铁1号线的东行终点站,位于万塞讷,於1934年3月24日启用。车站位于文森社区和文森森林之间。.
文森城堡终点
#重定向 文森城堡站.
文森门站
文森門站(Porte de Vincennes)是法国巴黎地铁1号线的一个车站,位于巴黎十二区與二十區邊界,于1900年7月19日启用。 本站是1號線於1900年通車時的終點站,直到1934年1號線東延段完成為止。本站位於舊巴黎市城牆梯也爾城牆的文森門旁,城牆拆除後改建巴黎環城大道(Boulevard Périphérique)。.
查看 巴黎地鐵1號線和文森门站
拉德芳斯
拉德芳斯(La Défense)是巴黎首要的中心商务区,位於巴黎市西郊的上塞纳省,邻近塞納河畔納伊。其涵蓋的市鎮包括库尔贝瓦以及皮托和南泰尔的一部分。拉德芳斯拥有巴黎都会区中最多的摩天大廈,除此之外地標建築新凱旋門即座落此地區。.
查看 巴黎地鐵1號線和拉德芳斯
拉德芳斯-米歇尔站
#重定向 巴黎地铁幽灵车站.
拉德芳斯广场站
拉德芳斯广场站(Esplanade de La Défense)是巴黎地铁1号线的一个车站,位于皮托和库尔贝瓦交界处,于1992年4月1日启用。.
拉德芳斯区新凯旋门
#重定向 新凱旋門.
拉德芳斯站 (巴黎地铁)
拉德芳斯站(La Défense)是法国巴黎地铁1号线的西端终点站,位于上塞纳省皮托,于1992年4月1日随1号线向拉德芳斯延伸而启用。车站的名称来自其所在地拉德芳斯商业区。.
1900年世界博览会
1900年巴黎世界博览会(法语:Exposition Universelle)于1900年4月15日至11月12日在法国巴黎举行,主题为世纪回顾,吸引游客超过5000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