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岩灣事件

指数 岩灣事件

岩灣事件,又稱岩灣監獄暴動事件或岩灣絕食事件,於1987年11月29日於台東岩灣監獄爆發的監獄暴動。.

12 关系: 岩灣技能訓練所中華民國國防部中華民國海軍陸戰隊特勤隊中華民國政府一清專案高空特種勤務中隊警備總部臺灣警備總司令部陸軍航空特戰指揮部楊登魁法務部矯正署綠島監獄憲兵特勤隊

岩灣技能訓練所

#重定向 法務部矯正署岩灣技能訓練所.

新!!: 岩灣事件和岩灣技能訓練所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國防部

國防部為中華民國軍事及國防事務之最高主管機關,負責統轄中華民國國軍各部隊。除了國防部本部之外,下轄參謀本部、陸軍司令部、海軍司令部、空軍司令部、憲兵指揮部、後備指揮部、政治作戰局、主計局、軍備局、軍醫局等軍事機關/機構,以及所屬業務與學術單位。國防部是行政院下的所有部門裡唯一一個有設置副部長跟沒有設置政務次長的部門。.

新!!: 岩灣事件和中華民國國防部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海軍陸戰隊特勤隊

中華民國海軍陸戰隊特勤隊(英文:Chinese Marine Corps Special Service Company;縮寫:CMC.SSC),是中華民國海軍陸戰隊轄下的特種部隊也稱黑衣部隊,初期高度保密,至1995年華興演習才被公開。.

新!!: 岩灣事件和中華民國海軍陸戰隊特勤隊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政府

中華民國政府是中華民國的治權機構,其歷史最早可追溯至1911年肇建於武昌的中華民國軍政府,之後歷經南京臨時政府、北京臨時政府、北洋政府、國民政府等多次政權替換。現今在臺灣地區的中華民國政府體制基於1947年施行的中華民國憲法、以及1991年首次制定的憲法增修條文,分為中央、地方兩大層級。 中華民國施行「一府五院」的中央政府組織,別稱「中樞」:「一府」是指總統、副總統、以及總統之幕僚單位(總統府、國安會等),「五院」則指行政院、立法院、司法院、考試院、監察院及下屬各政府機構,此乃依照孫中山自創之五權憲法理論,將國家治權分為行政、立法、司法、考試、監察等五種,並分別設置一個「院」來執行。地方政府架構則分為省╱直轄市、縣╱市、鄉╱鎮╱縣轄市等三級,但省的功能於1998年起虛級化,故一般均將省級剔除;原本屬於省轄下的縣、市,在省虛級化後實際上與直轄市同屬中央政府直轄。現今所稱的地方政府,指直轄市、縣、市、鄉、鎮、縣轄市、以及直轄市山地原住民區,設有行政機關與立法機關。 中華民國政府也是迄今唯一曾經同時統治臺海兩岸的行憲政府。.

新!!: 岩灣事件和中華民國政府 · 查看更多 »

一清專案

一清專案是臺灣在中華民國政府統治時期,針對檢肅流氓條例、組織犯罪條例等衍生的全國同步大掃黑的治安政策之一。 1984年「一清專案」,是由臺灣戒嚴時的警備總部主導,依據「臺灣省戒嚴時期取締流氓辦法」執行,鎖定的首要黑幫為日漸坐大的「竹聯幫」,後續接著連續實施全國同步大掃黑的1990年「迅雷專案」和1995年「治平專案」,也被俗稱為「二清專案」、「三清專案」。.

新!!: 岩灣事件和一清專案 · 查看更多 »

高空特種勤務中隊

特種勤務中隊(Airborne Special Service Company,縮寫:ASSC),簡稱高空特勤中隊、陸軍特勤隊、陸特;原稱特種勤務隊;俗稱涼山特勤隊、涼山鬼、涼山鬼兵,成立於1980年,為中華民國陸軍特種部隊,隸屬陸軍航空特戰指揮部,具備海陸空三棲作戰能力。.

新!!: 岩灣事件和高空特種勤務中隊 · 查看更多 »

警備總部

#重定向 臺灣警備總司令部.

新!!: 岩灣事件和警備總部 · 查看更多 »

臺灣警備總司令部

臺灣警備總司令部(簡稱警備總部、警總)是中華民國政府曾在臺灣設置的一個公共安全維護機關,隸屬於國防部,為國軍的分支,在戰後便成立。其權責職司戒嚴地區衛戌、保安、後備軍事動員、文化審檢、入出境管制、郵電檢查、電訊監查定位監聽等任務,因任務兼具治安(包括出入境管理)、民防、軍事動員及情治色彩,在戒嚴時期是當時臺灣的八大情治系統之一(法務部調查局、國防部情報局、憲兵司令部調查組、臺灣警備總司令部、國防部總政治作戰部、國民黨大陸工作會、內政部警政署、國家安全局)。1992年,警總改制為海岸巡防司令部,成為現今國防部後備指揮部與行政院海岸巡防署之前身。 中華民國在實施緊急狀態或戒嚴的地區設置警備機關,為國軍的一個分支。歷來的警備機關之名稱不一,或稱戒嚴司令部、保安司令部、衛戍司令部等,任務龐雜,但皆「支前安後」。國共內戰時,中華民國政府將全國分為若干綏靖區,設立剿總與警總,依據《戒嚴法》第二條:「戒嚴地域分為二種:一、警戒地域:指戰爭或叛亂發生時受戰爭影響應警戒之地區。二、接戰地域:指作戰時攻守之地域。警戒地域或接戰地域,應於時機必要時,區劃佈告之。」 戒嚴地區之任務由當地部隊(剿匪總司令部、軍政長官公署、綏靖公署等,常以剿總為最高單位)劃分警戒區與接戰區(綏靖區,國府遷台後改稱作戰區),並由警備部隊於警戒區實施軍管,但警備單位之設定並無明確法源,僅依賴軍事命令設立,因此解嚴、終止動員戡亂後,警備總部成為黑機關,後來繼承之「軍管部暨海岸巡防司令部」也成為黑機關,直到海巡三法及相關法令通過後才解決。典型情況下,一個警備司令部下管若干警備區。.

新!!: 岩灣事件和臺灣警備總司令部 · 查看更多 »

陸軍航空特戰指揮部

軍航空特戰指揮部,簡稱航特部、航特、陸航,編制員額10387人,其中空中騎兵旅編制員額4000餘人,前身為陸軍空降特戰司令部。 陸軍航空特戰指揮部於1992年購買42架AH-1W眼鏡蛇直升機,1997年購買21架AH-1W,共擁有63架AH-1W,但在1999年7月17日、2008年7月16日失事折損2架AH-1W 。目前擁有61架AH-1W,分編成2個攻擊直升機營,分別於601旅(駐臺灣北部桃園市)與602旅(駐臺灣中部臺中市)所轄。陸軍航空特戰指揮部購買30架AH-64E阿帕契直昇機,已經全部抵臺,AH-64E阿帕契直昇機將編為兩個攻擊營部署於601旅,還有編織30架UH60M黑鷹通用直升機。601空中騎兵旅編制2124人,602空中騎兵旅編制2148人。.

新!!: 岩灣事件和陸軍航空特戰指揮部 · 查看更多 »

楊登魁

楊登魁(),生于臺灣屏東新園烏龍村,是台灣演藝圈稱作「楊老闆」的演藝事業企業家。 他是第一媒體國際有限公司的創辦人,以及八大電視股份有限公司的創辦人、董事長及榮譽主席,並曾擔任勢統合國際股份有限公司的監察人、中華民國衛星廣播電視事業商業同業公會(簡稱「STBA」)的榮譽顧問。此外,他也是天道盟的最初創始人之一。.

新!!: 岩灣事件和楊登魁 · 查看更多 »

法務部矯正署綠島監獄

法務部矯正署綠島監獄位在臺灣臺東縣綠島鄉,於1972年竣工,是綠島上多座矯正機關之一,是法務部矯正署下屬部門。該監獄主要收容最難以管理教導的犯人,屬於高度管理的監獄。而綠島監獄也因為收容一清專案及治平專案等黑道首領級人物而聞名。.

新!!: 岩灣事件和法務部矯正署綠島監獄 · 查看更多 »

憲兵特勤隊

中華民國憲兵特勤隊(Military Police Special Services Company,縮寫:MPSSC),簡稱憲特,中華民國特種部隊之一,隸屬於中華民國國防部憲兵指揮部,成立於1978年。負責全國的反劫機及臺灣北部地區的反劫持、反破壞任務。成員身著黑衣,別稱夜鷹特勤隊、夜特。.

新!!: 岩灣事件和憲兵特勤隊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1126專案岩灣絕食事件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