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一清專案和岩灣事件

快捷方式: 差异相似杰卡德相似系数参考

一清專案和岩灣事件之间的区别

一清專案 vs. 岩灣事件

一清專案是臺灣在中華民國政府統治時期,針對檢肅流氓條例、組織犯罪條例等衍生的全國同步大掃黑的治安政策之一。 1984年「一清專案」,是由臺灣戒嚴時的警備總部主導,依據「臺灣省戒嚴時期取締流氓辦法」執行,鎖定的首要黑幫為日漸坐大的「竹聯幫」,後續接著連續實施全國同步大掃黑的1990年「迅雷專案」和1995年「治平專案」,也被俗稱為「二清專案」、「三清專案」。. 岩灣事件,又稱岩灣監獄暴動事件或岩灣絕食事件,於1987年11月29日於台東岩灣監獄爆發的監獄暴動。.

之间一清專案和岩灣事件相似

一清專案和岩灣事件有(在联盟百科)3共同点: 中華民國政府警備總部臺灣警備總司令部

中華民國政府

中華民國政府是中華民國的治權機構,其歷史最早可追溯至1911年肇建於武昌的中華民國軍政府,之後歷經南京臨時政府、北京臨時政府、北洋政府、國民政府等多次政權替換。現今在臺灣地區的中華民國政府體制基於1947年施行的中華民國憲法、以及1991年首次制定的憲法增修條文,分為中央、地方兩大層級。 中華民國施行「一府五院」的中央政府組織,別稱「中樞」:「一府」是指總統、副總統、以及總統之幕僚單位(總統府、國安會等),「五院」則指行政院、立法院、司法院、考試院、監察院及下屬各政府機構,此乃依照孫中山自創之五權憲法理論,將國家治權分為行政、立法、司法、考試、監察等五種,並分別設置一個「院」來執行。地方政府架構則分為省╱直轄市、縣╱市、鄉╱鎮╱縣轄市等三級,但省的功能於1998年起虛級化,故一般均將省級剔除;原本屬於省轄下的縣、市,在省虛級化後實際上與直轄市同屬中央政府直轄。現今所稱的地方政府,指直轄市、縣、市、鄉、鎮、縣轄市、以及直轄市山地原住民區,設有行政機關與立法機關。 中華民國政府也是迄今唯一曾經同時統治臺海兩岸的行憲政府。.

一清專案和中華民國政府 · 中華民國政府和岩灣事件 · 查看更多 »

警備總部

#重定向 臺灣警備總司令部.

一清專案和警備總部 · 岩灣事件和警備總部 · 查看更多 »

臺灣警備總司令部

臺灣警備總司令部(簡稱警備總部、警總)是中華民國政府曾在臺灣設置的一個公共安全維護機關,隸屬於國防部,為國軍的分支,在戰後便成立。其權責職司戒嚴地區衛戌、保安、後備軍事動員、文化審檢、入出境管制、郵電檢查、電訊監查定位監聽等任務,因任務兼具治安(包括出入境管理)、民防、軍事動員及情治色彩,在戒嚴時期是當時臺灣的八大情治系統之一(法務部調查局、國防部情報局、憲兵司令部調查組、臺灣警備總司令部、國防部總政治作戰部、國民黨大陸工作會、內政部警政署、國家安全局)。1992年,警總改制為海岸巡防司令部,成為現今國防部後備指揮部與行政院海岸巡防署之前身。 中華民國在實施緊急狀態或戒嚴的地區設置警備機關,為國軍的一個分支。歷來的警備機關之名稱不一,或稱戒嚴司令部、保安司令部、衛戍司令部等,任務龐雜,但皆「支前安後」。國共內戰時,中華民國政府將全國分為若干綏靖區,設立剿總與警總,依據《戒嚴法》第二條:「戒嚴地域分為二種:一、警戒地域:指戰爭或叛亂發生時受戰爭影響應警戒之地區。二、接戰地域:指作戰時攻守之地域。警戒地域或接戰地域,應於時機必要時,區劃佈告之。」 戒嚴地區之任務由當地部隊(剿匪總司令部、軍政長官公署、綏靖公署等,常以剿總為最高單位)劃分警戒區與接戰區(綏靖區,國府遷台後改稱作戰區),並由警備部隊於警戒區實施軍管,但警備單位之設定並無明確法源,僅依賴軍事命令設立,因此解嚴、終止動員戡亂後,警備總部成為黑機關,後來繼承之「軍管部暨海岸巡防司令部」也成為黑機關,直到海巡三法及相關法令通過後才解決。典型情況下,一個警備司令部下管若干警備區。.

一清專案和臺灣警備總司令部 · 岩灣事件和臺灣警備總司令部 · 查看更多 »

上面的列表回答下列问题

一清專案和岩灣事件之间的比较

一清專案有44个关系,而岩灣事件有12个。由于它们的共同之处3,杰卡德指数为5.36% = 3 / (44 + 12)。

参考

本文介绍一清專案和岩灣事件之间的关系。要访问该信息提取每篇文章,请访问: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