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楊氏太極拳

指数 楊氏太極拳

右 楊氏太極拳,太極拳派別之一,始於清朝楊露禪,最早源自陳氏太極拳,拳架於其孫楊澄甫手中定型。 在民國初年,楊家太極楊澄甫著《太極拳體用全書》在自序中說:“先大父更詔之日,太極拳創自宋末張三丰,傳之者,為王宗岳、陳州同、張松溪、蔣發諸人相承不絕。陳長興師,乃蔣發惟一之弟子。” 古時的武林人士或現今的武術界大多十分重視武德,並首重「尊師重道」,絕不可「欺師滅祖」,故於傳承武藝時,必先向弟子說明其師承之源流,代代相傳 (古時一般都是口耳相傳,不一定有文字或文獻留傳,不竟武人並非文豪),即使日後另立門戶/門派,亦不可忘本 (祖師源流)。 楊氏太極拳有別於陳氏太極拳,动作松柔,較能供非練武人士或年邁人士作強身健體之效,故是楊氏太極拳成為最廣泛流傳的一個流派,它有三盤四架之分,人們可依據自身條件進行選擇。目前国家体委正式公布的88式、24式以及在许多场合表演的,都是杨式太极拳或由其演化而来。.

46 关系: 南拳台灣吳全佑吴氏太极拳太极拳太極太極劍孫祿堂孙氏太极拳宗岳門王府皇家太極少林派中国武术府內派张三丰北京市唐豪国家体育总局王宗岳王蘭亭端王美国熊養和馬岳梁香港黃性賢赵斌董氏快拳蒋发鄭子太極拳鄭曼青长江陳氏太極拳陈长兴李瑞東楊式太極刀楊班侯楊氏太極拳楊振聲武当山武当派武禹襄武術武氏太極拳永年县河南省河北省

南拳

南拳泛指中國南方,特別指福建及廣東,於明末清初後形成之武術門派。.

新!!: 楊氏太極拳和南拳 · 查看更多 »

台灣

#重定向 臺灣.

新!!: 楊氏太極拳和台灣 · 查看更多 »

吳全佑

吳全佑(),清朝旗人,滿姓烏佳哈拉,為吳氏太極拳(又稱吳家太極拳)的奠基者。全佑從學於有楊無敵之稱的楊露禪(1799年-1872年),但因楊露禪弟子中有當時的王公貴胄,全佑不便與王公貴胄同輩,故楊露禪命全佑拜於其次子楊班侯門下,實際上則仍由楊露禪親自教授。當時在楊露禪門下最出色的弟子有三人,萬春得剛勁,凌山善發人,而全佑則長於柔化。其子吳鑑泉創立吳氏太極拳。 W W.

新!!: 楊氏太極拳和吳全佑 · 查看更多 »

吴氏太极拳

吳氏太極拳是太極拳的一種,亦稱「吳家太極拳」(其家族對之的稱呼)或「吳式太極拳」,主要從楊氏太極拳的拳式發展創新的。楊氏太極拳原有大架和小架之分,吳氏太極拳是在楊氏小架拳式基礎上逐步修訂的。.

新!!: 楊氏太極拳和吴氏太极拳 · 查看更多 »

太极拳

太極拳,是中國傳統武術的一種,與形意拳和八卦掌並稱中國三大内家拳。太極拳開始的时候也叫綿拳,由楊露禪傳出。楊露禪成名後成為「楊無敵」。太極拳講究中定、放鬆、心静、慢練及九曲珠,和外家拳明顯不一樣。 2007年3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将河南省焦作市温县命名为中国太极拳发源地,2007年8月,国家武术部门在对社会上多种说法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考察、论证后,命名温县陈家沟为“中国武术太极拳发源地”。.

新!!: 楊氏太極拳和太极拳 · 查看更多 »

太極

太極(Tai chi)是中國思想史上的重要概念,主要繼承自《周易》:「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馬王堆出土本),因漢初避劉恒諱,故改「恒」為「極」。「太」與「大」古時相通,而「泰」又與「太」相通。而原文是指泰(坤乾)與恒(震巽)兩卦。「坤乾」是一種易書,出自商代,坤為金德,殷以金德王,故坤乾為商代之易。商代之易以為天道。按照五德終始說,震為木德,夏以木德王,故震巽為夏代之易。夏代之易以為人道。是以泰恒闡天人之道。.

新!!: 楊氏太極拳和太極 · 查看更多 »

太極劍

太極劍,是由太極拳法及古劍術兩種特色武術相互結合發展而成,是太極拳四種古兵器之一。 練習太極劍時,要求心靜體鬆、自然柔和,舞劍輕盈、靈巧敏捷。習劍時,重意不重力,注重以「意」來導劍,也就是身與劍合、劍與意合,忌諱用「拙力」來揮劍。握劍時,手掌要放鬆、手指要靈活;運劍時,手腕的運轉要配合全身靈活的帶動。太極劍術雖然幾乎沒有刻意發力的動作,但是卻非常注重內勁的發動,內勁是呼吸吐納與劍術套路運動的完全配合,勁力源自腳底,啟動於大腿,通過肩背、手臂、腕掌,貫注到劍尖,達到週身一致,這種發勁的過程,全賴平日一絲不苟的勤奮練習。.

新!!: 楊氏太極拳和太極劍 · 查看更多 »

孫祿堂

孫祿堂(1860年-1933年),名福全,字祿堂,以字行,晚年庵號涵齋。河北省完縣東任家疃村(今屬望都縣)人。孫祿堂是形意拳、八卦掌、太極拳名家,孫氏太極拳的創始人,以武技聞名,有虎頭少保、天下第一手的稱號。.

新!!: 楊氏太極拳和孫祿堂 · 查看更多 »

孙氏太极拳

孫氏太極拳,又稱「開合活步太極拳」,創始人為孫祿堂。孫祿堂名福全,字祿堂,生於1863年1月4日。早年隨形意拳名家李魁元学习形意拳。后经李魁元介绍,向其师郭雲深大师學習形意拳,长达八年。随八卦掌大師董海川弟子程廷華學習八卦掌。其後因照顧病中的武禹襄傳人,而蒙其傳授太極拳學。孫祿堂將三者合而為一,自成一家,人稱孫氏太極拳。.

新!!: 楊氏太極拳和孙氏太极拳 · 查看更多 »

宗岳門王府皇家太極

#重定向 楊氏太極拳#楊氏太極拳的傳人.

新!!: 楊氏太極拳和宗岳門王府皇家太極 · 查看更多 »

少林派

少林派是从唐朝嵩山少林寺發展出來的武術門派,少林派是中原武术中流传范围最广、历史最长、拳种最多的武术门派,因源自于中岳嵩山的少林寺故名。.

新!!: 楊氏太極拳和少林派 · 查看更多 »

中国武术

中國武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一環。民國初期簡稱為國術(後為中央國術館正式採用之名稱,現今台灣亦沿用此稱呼),被視為中國文化之精粹,故又稱「國粹」。由於歷史發展和地域分佈關係,衍生出不同流派。中國武術主要內容包括搏擊技巧、格鬥手法、攻防策略和武器使用等技術。當中又分為理論和實踐兩個範疇。實踐部分主要指稱有關體育、健身、和中國武術獨有之氣功、及養生等重要功能,理論部分則是來自前人之武術經驗和拳譜記錄。因此,它体现中华民族对攻防技击及策略上的理解。加上經驗上積累,以自立、自強、健體養生為目標的自我運作,練習套路时顯示出身體動作之優美姿態。中國武術往往帶有思想冶鍊的文化特徵及人文哲學的特色、意義,對現今中國的大眾文化有著深遠影響。.

新!!: 楊氏太極拳和中国武术 · 查看更多 »

府內派

滿人好武,杨露禅聲名大,很多官府及皇室人士邀請楊氏授拳。相傳楊氏教授官家的拳法,跟他在民間教授,廣為流傳的楊氏太極拳,是兩套不同的拳法。是以有「府內派」的說法出現。然而,這說法是真的還是後人附會,已不可攷。 府内派太极所传拳有:智捶、大架、老架、小架、小九天、后天法、三十散手、十三总式、太极长拳(宋远桥传三十七式)、点穴式共十套。 另外楊露禪大弟子王蘭亭,輾轉傳於台灣吳錦園的"楊氏太極拳六十四式老架",卻未曾大舉公開教學。吳錦園後傳葉金山,雖同樣出於府內,卻不稱為府內派,而另立為宗岳門,又稱"王府皇家派",取"王府皇家"之名,是因為王蘭亭姓王,所以用"王府"來彰顯王蘭亭,該派除套路外,有太極拳四大核心功法承傳,以指掌領勁為主要特色。 葉金山於台灣授徒,開館授徒的有李健儒、李科宏、屈昂道、蔡佳宏、唐靖、彭啓豪。 分類:太極拳.

新!!: 楊氏太極拳和府內派 · 查看更多 »

张三丰

張三--(生卒年不详),本名全一,字君宝,号三--,元末明初道士,辽西懿州人(或為福建省邵武人) 明史•卷二百九十九•列传第一百八十七•方伎。 據武當山道教中人相傳,張三--於湖北均县武当山修道,供奉玄天上帝为主神。另據現存武當派武術各分支派傳人及弟子相傳,亦是武當派武術的開山祖師。.

新!!: 楊氏太極拳和张三丰 · 查看更多 »

北京市

北京市,简称“京”,(汉语拼音:běi jīng;英语:Beijing;邮政式拼音:Peking)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直辖市、中国国家中心城市和京津冀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國的政治、文化、科技创新和国际交往中心,具有重要的国际影响力。 北京位於華北平原的西北边缘,背靠燕山,有永定河流经老城西南,毗邻天津市、河北省,是一座有三千余年建城历史、八百六十余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历史上有金、元、明、清、中华民国(北洋政府时期)等五个朝代在此定都,以及数个政权建政于此,荟萃了自元明清以来的中华文化,拥有众多历史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后,封宗室召公奭于燕国,是为北京建城之始。金中都时期人口超过一百万。金中都为元、明、清三代的北京城的建设奠定了基础。北京与西安、南京、洛阳并称中国“四大古都”,拥有7项世界遗产,是世界上拥有文化遗产项目数最多的城市。 《不列颠百科全书》将北京形容为全球最伟大的城市之一,而且断言“这座城市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中国过去的8个世纪里,几乎北京所有主要建筑都拥有着不可磨灭的民族和历史意义”。北京古迹众多,著名的有紫禁城、天坛、避暑山莊、颐和园、圆明园、北海公园等。 今日的北京,已发展成为一座现代化的大都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等教育和科研机构座落于北京市区;金融街是中国金融监管机构办公地点和金融业聚集地;北京商务中心区是北京经济的象征;798艺术区是世界知名的当代艺术中心;此外,中国国家大剧院、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号航站楼、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鸟巢”、“水立方”、中国尊等具有现代风格的建筑成为古老北京新的名片。每年有超过2亿9400万人到北京旅游。.

新!!: 楊氏太極拳和北京市 · 查看更多 »

唐豪

唐豪(),字范生,號棣華,江蘇吳縣人(今苏州市吴中区)中国武术家和律师。.

新!!: 楊氏太極拳和唐豪 · 查看更多 »

国家体育总局

国家体育总局(官方英文译名:General Administration of Sport of China)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主管中国内地体育工作的直属机构;其前身是成立于1952年11月的“中央人民政府体育运动委员会”(简称“中央体委”)。1998年3月根据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批准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改组为“国家体育总局”;1998年4月6日,国家体育总局正式挂牌。 国家体育总局与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简称全国体总)是一个机构两块牌子。.

新!!: 楊氏太極拳和国家体育总局 · 查看更多 »

王宗岳

王宗岳,一说陕西人,另说山西人,但尚无定论。太极宗师。王宗岳所傳「太極拳經」中的「打手歌」,與陳家溝所傳的「打手歌」相似,另外王宗岳所著的「春秋刀殘譜」,也和陳家溝傳下的「陳家溝春秋刀殘譜」,有共通之處。王宗岳所著「陰符槍譜」序文稱他曾於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前後,住在河南省的洛陽(陳家溝所在地)。與陳家溝第十四代陳長興(1771年~1853年)同時代人,之前陳家溝的拳法世代相傳。 現有博愛唐村李家後人指王宗岳在清朝乾隆年間曾在唐村教過六、七年書,山西人,在教書期間,跟李鶴林(李氏第十二世,康熙六十年生)學過拳。李鶴林善於經商,他的兒子李永達在舞陽縣開有鹽店。李鶴林是李岩後輩。.

新!!: 楊氏太極拳和王宗岳 · 查看更多 »

王蘭亭

王蘭亭為楊氏太極拳創始人楊露禪的大弟子,藝成後遁入深山道門。 楊露禪在京城所傳第一個套路,由楊露禪大弟子王蘭亭傳給李瑞東及周玉祥,李瑞東結合畢生所學,創天地人三盤拳。周玉祥則維持原來形式,後為紀念王蘭亭遁入深山道門,改名為。周玉祥曾傳拳吳錦園。 吳錦園藝精多門,曾隨高義盛練習八卦掌,盡得真傳。高義盛的師父周玉祥和天津武清的武學宗師、李派太極拳創始人李瑞東是師兄弟,他們的太極拳得自太極宗師楊祿禪的高足王蘭亭,李瑞東後來融各家之長,創編李式太極拳,而周玉祥則保持了王蘭亭的原傳。目前這支太極拳主要在臺灣流傳。 吳錦園後遷台教學,其弟子設錦園八卦掌持續教學。吳錦園亦曾傳拳與葉金山,葉金山設宗岳門,人稱王府皇家太極拳。 Category:在世人物.

新!!: 楊氏太極拳和王蘭亭 · 查看更多 »

端王

端王可以是指:.

新!!: 楊氏太極拳和端王 · 查看更多 »

美国

美利堅合眾國(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簡稱为 United States、America、The States,縮寫为 U.S.A.、U.S.),通稱美國,是由其下轄50个州、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五个自治领土及外岛共同組成的聯邦共和国。美國本土48州和联邦特区位於北美洲中部,東臨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北面是加拿大,南部和墨西哥及墨西哥灣接壤,本土位於溫帶、副熱帶地區。阿拉斯加州位於北美大陸西北方,東部為加拿大,西隔白令海峽和俄羅斯相望;夏威夷州則是太平洋中部的群島。美國在加勒比海和太平洋還擁有多處境外領土和島嶼地區。此外,美國还在全球14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着374個海外軍事基地。 美国拥有982萬平方公里国土面积,位居世界第三(依陆地面積定義为第四大国);同时拥有接近超过3.3億人口,為世界第三人口大国。因为有着來自世界各地的大量移民,它是世界上民族和文化最多元的國家之一Adams, J.Q.; Strother-Adams, Pearlie (2001).

新!!: 楊氏太極拳和美国 · 查看更多 »

熊養和

熊養和(),原名体元,字宇涵,中國近代武術名家,熊氏太極拳創始人。江蘇省阜寧縣人,其父熊渭珍為后清武舉人。 熊養和是台湾太極拳名家之一,所传之太極拳,现通称为熊氏太極拳;其所传之内外家武术,现通称为熊门武术。熊氏太極拳融合了唐殿卿之武术(人称:神手)、甘鳳池之江南派太極拳(人称:江南大俠)、胡虎古式太極拳(後改名胡樸安)以及楊健侯之楊家太極拳的精髓,它承襲了傳統功架及練法,不僅動作柔美,更具養生與防身之實用功效。 Category:太極拳 Category:中国武术家.

新!!: 楊氏太極拳和熊養和 · 查看更多 »

馬岳梁

馬岳梁(),滿族人。早年畢業於北京協和醫學院,任職於協和醫院。青年時嗜好武術,因與吳氏太極拳宗師吳鑑泉為世交,吳鑑泉說:「武術貴在專一,若棄所學而從余,當以技授汝。」從此專攻太極拳。後與吳鑑泉長女吳英華結為夫妻。 1928年應上海中山醫學院顔福慶院長邀請,赴滬任職於中山醫院。並協助宗師吳鑑泉公教授太極拳。在長達七十餘年的教學生涯中,歷任上海鑑泉太極拳社副社長、社長等職。 1990年與妻吳英華合編「吳氏精簡太極拳」。著作有《吳氏精簡太極拳》、《吳氏太極快拳》、《吳氏太極拳詳解》等。 Category:中国武术家 Y.

新!!: 楊氏太極拳和馬岳梁 · 查看更多 »

香港

香港(簡稱港,雅稱香江;Hong Kong,縮寫作 HK、HKG)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個特別行政區之一,位於南海北岸、珠江口東側,北接廣東省深圳市,西面與鄰近的澳門特別行政區相距63公里,其餘兩面與南海鄰接。 全境由香港島、九龍和新界組成,其中香港島北為最發達地區;地理環境上則由九龍半島等大陸土地、以及263個島嶼構成「島嶼」以超過500平方米面积為標準,根據地政總署測繪處:,人口約741萬人(2017年底)。 1842年,大清國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永久割讓香港島;後再簽訂《北京條約》和《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分別割讓九龍和租借新界,這些由英國統治的地區構成現今香港的治理範圍。二戰期間,香港曾被日本佔領約三年零八個月。1997年7月1日,香港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國,並成立香港特別行政區,實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僅有國防、外交事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轄。 香港開埠前,未計九龍和新界,香港島已經是一個有數千人口的小島。英國人看中維多利亞港是一個水深港闊、四季不結冰,而且不在地震帶的天然良港。1842年,大清國在鴉片戰爭中戰敗後,分階段割讓和租借香港土地予英國,英國人開始統治及發展香港,使香港從一個荒蕪、地瘠山多且天然資源缺乏的小漁村,逐漸發展成一個轉口港,成為歐洲各國商船向中國進行鴉片及其他商品貿易的樞紐,而且不受清朝末年的亂局影響。同時,孫中山在香港先後成立興中會和同盟會,為後來推翻大清打下基礎。 太平洋戰爭期間,日本攻佔香港,佔領持續三年零八個月。1945年,日本投降,香港重光,英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香港基於殖民地身份和地理環境下,又一次避免受到中國長期戰亂影響;太平天國、軍閥割據、國共內戰、阶级鬥争、大跃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期間,大量中國難民逃港。香港在1970年代经济起飞,逐步發展成亞太地區之國際大都會及國際金融中心,獲譽為亞洲四小龍和紐倫港之一。根據《中英聯合聲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從1997年7月1日起在香港實行「一國兩制」的基本國策,《香港基本法》說明香港不實行社會主義,保持原有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除國防和外交由中國中央政府管理,香港實行高度自治,香港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終審權以及參與國際事務的權利。然而,近年香港人對特區政府及中國政府的信任度每況愈下,其高壓權威亦令「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及「一國兩制」遭到部份人士質疑。 香港是全球具有重要地位、以工商業為主的現代化國際金融、服務業及航運中心,連續24年蟬聯全球最自由經濟體,並以優良治安、廉潔社會、簡單稅制和健全的普通法制度而聞名於世,香港廉政公署,2016年12月1日,香港政府新聞網,2017年2月16日,因此有「東方之珠」的美譽。「亞洲國際都會」則為官方定位的香港品牌。香港同時為全球其中一個最安全、經濟最發達、生活水平最高、競爭力最高、最適宜居住Gulliver.

新!!: 楊氏太極拳和香港 · 查看更多 »

黃性賢

黃性賢(),字心玄,又字敏武,生於大清國福建省福州市晉安區,武術家,擅長白鶴拳與鄭子太極拳,為鄭曼青之徒。.

新!!: 楊氏太極拳和黃性賢 · 查看更多 »

赵斌

赵斌(),湖北鄂州人。1976年8月参加工作,1983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武汉师范学院咸宁分院(现咸宁学院)中文专业毕业,中共中央党校法学原理专业在职研究生班研究生学历。 历任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计划财贸处副处长、副主任,省政府副秘书长,十堰市委副书记、市长、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等职。2008年1月当选湖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2012年12月3日辞去湖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2013年1月,当选为湖北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2016年1月,辞去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职务。.

新!!: 楊氏太極拳和赵斌 · 查看更多 »

董氏快拳

董氏快拳(又名董家快拳、董派快拳、英傑快拳、董式快拳、Tung's Fast Form、Tung's Fast T'ai Chi Ch'uan、Tung's Family Fast Set Tai Chi Chuan、Dong Fast Form……等)是楊式太極名家董英傑所創編的一套太極快拳套路。.

新!!: 楊氏太極拳和董氏快拳 · 查看更多 »

蒋发

蔣發,明代萬曆年間武術家,河南温县人,太極拳界重要人物。楊、吳、武、孫、及趙堡五派太極門分別視他為將太極傳與陳家溝第十四世祖陳長興之祖師,和創立趙堡太極門的開宗掌門 (註1)。但其生平不詳,考證有爭議。 註1:古時的武林人士或現今的武術界大多十分重視武德,並首重「尊師重道」,絕不可「欺師滅祖」,故於傳承武藝時,必先向弟子說明其師承之源流,代代相傳 (古時一般都是口耳相傳,不一定有文字或文獻留傳,不竟武人並非文豪),即使日後另立門戶/門派,亦不可忘本 (祖師源流)。.

新!!: 楊氏太極拳和蒋发 · 查看更多 »

鄭子太極拳

鄭子太極拳,又稱鄭子簡易太極拳,為楊氏太極拳的一個支派,由鄭曼青先生所創。.

新!!: 楊氏太極拳和鄭子太極拳 · 查看更多 »

鄭曼青

鄭曼青(),浙江温州永嘉人,現代著名中醫師、畫家,楊澄甫弟子,精於太極拳,為鄭子太極拳的創始人。.

新!!: 楊氏太極拳和鄭曼青 · 查看更多 »

长江

长江,在中国古代称作江水、大江,简称江,是亚洲第一长河和世界第三长河,也是世界上完全在一国境内的最长河流,全长6380公里,干流发源于青藏高原东部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穿越中国西南(青海、 西藏、 云南、 四川、 重庆)、中部(湖北、湖南、江西)、东部(安徽、江苏),在上海市汇入东海。长江流域覆盖中国大陆五分之一陆地面积,养育了中国大陆三分之一的人口。长江经济带也是中国最大的经济带。 长江文明与黄河文明常被并列为中国文化历史、文明、经济的两大源泉。繁荣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占中华人民共和国GDP20%。长江流域生态类型多样,水生生物资源丰富,是多种濒危动物如扬子鳄和达氏鲟的栖息地。几千年来,人们利用长江取水、灌溉、排污、运输、发展工业、当作边界等。 近年来,长江受到了工业污染、农业径流、河沙淤积、湿地和湖泊减少的威胁,因而加剧了季节性洪水的发生。长江部分地区已被划为保护区。云南三江并流保护区则因丰富的自然及文化资源而被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自然遗产。.

新!!: 楊氏太極拳和长江 · 查看更多 »

陳氏太極拳

右 右 陈氏太极拳,发源于河南省焦作 是 太极拳的一个重要分支和流派,原為陈家沟拳術,集長拳、炮拳及紅拳之術,有关陈氏太极拳的起源说法不一,而陈氏则坚持“陈氏太极拳”是当今各家太極拳的始祖。 根據武術史家唐豪考證,陈家沟拳術是源自明末清初河南省温县陈家沟人陈王廷(约1600年-1680年),此后世代相传,有传子不传女之说。故而,外人不得窥其貌,更难知其髓。一直到陳長興(1771-1853)传拳与河北广平府(今邯郸永年)楊露禪(1799年-1872年)后,「陈家沟拳術」才被世人所见。唐豪進一步推斷,「陈家沟拳術」漸次衍變爲當今之「陈氏太极拳」。但據楊氏、吳氏等其他太極名門的歷史傳承记载,陳長興的太極拳實乃蔣發所傳,但這些記載均無確切根據。 陳式太極拳有良好的健身作用,其上乘的技击作用及独特的演练风格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爱好者。.

新!!: 楊氏太極拳和陳氏太極拳 · 查看更多 »

陈长兴

陳長興(),字雲亭,河南焦作人,祖籍山西晉城,陳家溝十四世。.

新!!: 楊氏太極拳和陈长兴 · 查看更多 »

李瑞東

李瑞東(公元 1851年-1917年),字樹勳,號文侯。河北省武清縣人,清末武術名家,李氏太極拳的創始者。.

新!!: 楊氏太極拳和李瑞東 · 查看更多 »

楊式太極刀

練習太極刀時要求舉動輕靈,運行和緩,用意不用力,要求體鬆心靜氣沉丹田,精神內固,形神合一,要求如行雲流水,連綿不斷,如長江大河滔滔不絕。由於太極刀是一種刀術練習,因此,又必須體現出刀的技法和風格特點。 刀諺云:「刀如猛虎」、「短兵利在速進」、「劍走輕、刀走黑」。 使用刀,則可以利用刀背貼身格攔,靠近對方,發揮野戰四方的威力。因此,練習太極刀的速度較練太極劍稍快,並要在輕柔和緩之中體現出刀術尚威猛的雄壯氣魄出來,所以突出氣勢是太極刀的一大特點。 太極刀的整套動作共四十式,包括了劈、刺、撩、掃、截、挑、磕、掛、斫、剁、崩、抹共十三種刀法。另有老譜刀讚為: 斫剁、劃、截割、撩腕。因此在練習太極刀時一定要知道每個刀式的刀法用意。 Y Y Y Y.

新!!: 楊氏太極拳和楊式太極刀 · 查看更多 »

楊班侯

楊班侯(),名鈺,河北永年人,杨式太极拳重要传人,楊露禪次子。自小頑皮,父親楊露禪不許傳授拳藝,後來在武式太極拳始創者武禹襄所的學館習文,武禹襄見班侯「學文愚而學正智」,暗授班侯拳技,被父親楊露禪知曉,於是把太極拳術傾囊相授。楊班侯性情剛烈,常出手傷人,所以弟子不多,其徒有淩山、萬春、全佑、王茂齋、牛連元、教蓮堂、陳秀峰、張信義、李連芳、張印堂、李萬成等。 Category:清朝武术家 Category:邯鄲人 B班.

新!!: 楊氏太極拳和楊班侯 · 查看更多 »

楊氏太極拳

右 楊氏太極拳,太極拳派別之一,始於清朝楊露禪,最早源自陳氏太極拳,拳架於其孫楊澄甫手中定型。 在民國初年,楊家太極楊澄甫著《太極拳體用全書》在自序中說:“先大父更詔之日,太極拳創自宋末張三丰,傳之者,為王宗岳、陳州同、張松溪、蔣發諸人相承不絕。陳長興師,乃蔣發惟一之弟子。” 古時的武林人士或現今的武術界大多十分重視武德,並首重「尊師重道」,絕不可「欺師滅祖」,故於傳承武藝時,必先向弟子說明其師承之源流,代代相傳 (古時一般都是口耳相傳,不一定有文字或文獻留傳,不竟武人並非文豪),即使日後另立門戶/門派,亦不可忘本 (祖師源流)。 楊氏太極拳有別於陳氏太極拳,动作松柔,較能供非練武人士或年邁人士作強身健體之效,故是楊氏太極拳成為最廣泛流傳的一個流派,它有三盤四架之分,人們可依據自身條件進行選擇。目前国家体委正式公布的88式、24式以及在许多场合表演的,都是杨式太极拳或由其演化而来。.

新!!: 楊氏太極拳和楊氏太極拳 · 查看更多 »

楊振聲

#重定向 杨振声.

新!!: 楊氏太極拳和楊振聲 · 查看更多 »

武当山

武當山本名仙室山,一名太岳山,一名太和山,又名譧上山,东晋咸和中,历阳人谢允(謝羅公),辞掉罗縣縣令之职,隐遁于此山,故亦名谢罗山。位於湖北省西北部十堰丹江口市境內,隶属于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汉江南岸,西北-东南走向,长260余公里,为大巴山脉东段分支,起自湖北、陕西两省边界,止于襄阳市南,隔汉江和大洪山遥对。武当山景区总面积312平方公里,是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文物保护单位。为中国四大道教名山之首。(另三座为龙虎山、齐云山和青城山)。.

新!!: 楊氏太極拳和武当山 · 查看更多 »

武当派

武當派是集合晚清時期至民國初年之傳說,與及小說資料所影響,而形成之为江湖武術門派。 首先在民國初年楊式太極拳傳人說太極拳即是劉宋時期(420—479年)武當丹士朴陽子張三丰所傳之內家拳。楊家太極楊澄甫(楊露禪之孫)在民國初年所著的《太極拳體用全書》,在自序中說:“先大父更詔之日,太極拳創自宋末張三丰,傳之者,為王宗岳、陳州同、張松溪、蔣發諸人相承不絕。陳長興師,乃蔣發惟一之弟子。” 古時的武林人士或現今的武術界大多十分重視武德,並首重「尊師重道」,絕不可「欺師滅祖」,故於傳承武藝時,必先向弟子說明其師承之源流,代代相傳 (古時一般都是口耳相傳,不一定有文字或文獻留傳,不竟武人並非文豪),即使日後另立門戶/門派,亦不可忘本 (祖師源流)。 現今廣為流傳的部份太極拳門派,如楊家、吳家、李家等都有源自武當張三丰之說法。 據清徐道等述贊的《神仙鑒》(原名《三教同原錄》)載:“劉宋時有張三峰者,號朴陽子。未入道時,曾授人以房中御女方。天帝惡之,終于草島游仙。何一陽仙姑游華山,曾見其金丹秘訣,悉務于身。因無天詔,難升玉闕,深慨惜焉。” 1921年許禹生書刊開始改稱太極拳是宋元時期道士張三丰所創。相傳之武當派開山祖師張三丰,本名張君寶,生于1247年(元定宗二年四月初九日、南宋理宗七年元),於1366年(元惠宗三年九月二十二日),于陝西寶雞金台觀去世。 但據現存武當派各分支派及武當山道教中人相傳,武當派開山祖師張三丰 ,本名張全一,字玄玄,元明之際著名道士,遼東懿州人。於湖北均县武当山修道,供奉玄天上帝为主神。因玄天上帝,本名玄武大帝,故武當派亦稱為玄武派,是武當山的本山派系。由於他是遼東懿州人,因此,武當派在遼東留下一脈支派,稱為三豐自然派。.

新!!: 楊氏太極拳和武当派 · 查看更多 »

武禹襄

武禹襄()。河北永年人,出身官绅人家。当杨露禅从陈家沟返乡,武氏兄弟爱其术,从杨学习十三勢大架,得其梗概。后武禹襄兄长于1852年中进士,任河南舞阳知县。武禹襄赴兄长任所,顺道过温县陈家沟,拟求益于陈长兴(1771-1853)。经长兴老介绍,遂从趙堡鎮陈青萍学小架,学拳月余,备悉理法要义。又于舞阳盐店得王宗岳(乾隆年间人)《太极拳论》更有启悟,以练拳心得著有《打手要言》;又衍为《十三势行工心解》。并归纳锻炼要领为《身法八要》。其著作简单精要,无一虚浮。後人稱其拳術為武氏太極拳。 武禹襄传其甥李亦畲(1832-1892)。李亦畲传其子李石泉、李逊之,姨甥马同文,以及学生郝为真、葛福来等。 在武禹襄武式太極拳以後,陳清萍之前之(陳氏長拳)武術歷史改變了。(太極拳)歷史演變了,加入了王宗岳、蔣發等人物。後又有太極拳創自武當派張三丰之說。.

新!!: 楊氏太極拳和武禹襄 · 查看更多 »

武術

武術,亦称搏擊術、格鬥術、格鬥技,是指以肢體或冷兵器、武器互相競技的技術。前者之內容為鍛鍊身體各部位以攻擊對手,種類分為踢打拿摔四大類;後者則以刀、槍、棍、劍、鞭、鏢、鎚、矛、鈀、弓等冷兵器為主。武術雖是互相格斗的技術,但學習武術除了作格鬥用外,學習的原因也可能是為了防衛、競技。現代武器(火炮、電子形式)廣泛運用後,冷兵器逐漸被淘汰,間接導致以冷兵器與肉體為武器的攻擊技術在戰場上式微。 武術一詞一般會直接聯想到東亞,不過世界許多地方都有其特別的武術。歐洲最早是在1550年開始使用倾向于武術现代意义的英文“martial arts”。1639年英國一本击剑的書也提到此一詞語,特別用來強調击剑的「科學和藝術」。.

新!!: 楊氏太極拳和武術 · 查看更多 »

武氏太極拳

武氏太极拳以楊式太極拳及趙堡太极拳為基础,加上其始創人武禹襄的多年經驗编成。武氏乃官绅之家,以練拳為樂,极少授徒,固流傳不廣。武氏門人所寫理論,多成為今日太極門的重要文獻。.

新!!: 楊氏太極拳和武氏太極拳 · 查看更多 »

永年县

永年县,可以指:.

新!!: 楊氏太極拳和永年县 · 查看更多 »

河南省

河南省简称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级行政区,省会郑州市。其大部分土地位于黄河中下游以南地区,故名河南。河南地处中国中部,承东启西,古称天地之中,被视为中国之处而天下之枢,是中国经济自东向西梯次推进发展的中间地带,以河南省为主体的中原经济区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版块,以河南省为核心的中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源头和核心组成部分。河南地势西高东低,北部、西部、南部分别分布着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山和大别山,中部和东部为大面积的冲积平原,西南部为南阳盆地。黄河穿北境而过,淮河水系和海河水系以及汉水的支流丹江也流经河南。全省面积16.7万平方公里,面积排名全国第17位。人口9480万,仅次于广东和山东位列第三位。2015年全省生产总值3.7万亿元,位居第五位。.

新!!: 楊氏太極拳和河南省 · 查看更多 »

河北省

河北省,简称冀,因其地处华北平原,黄河下游北岸而名。面积为18.88万平方公里。 地处华北、东临渤海,渤海之滨,地理上包围北京和天津两个直辖市,是京城通往外地的门户,自金朝开始即是京畿要地。与北京市、天津市、辽宁、山西、河南、山东和内蒙古等省市區接壤。全省最高峰是小五台山的主峰北台(海拔2882米),全省面积43%的平原海拔不到100米。省会是石家庄市。因省境于《禹貢》为冀州之地,故简称冀。.

新!!: 楊氏太極拳和河北省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宗岳門王府皇家太極拳杨氏太极拳楊家太極楊家太極拳楊式太極楊式太極拳楊氏太極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