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守禮門

指数 守禮門

守禮門是日本沖繩縣那霸市的一座牌坊,位於首里城歡會門之外,在貫穿首里城東西走向的綾門大道的最東側,相當於首里城的一個大手門。守禮門是一座三間四柱重檐歇山頂牌坊,上砌紅瓦。 原建築在1945年沖繩島戰役中被燒毀。如今的建築是1958年重建的,1972年被列為沖繩縣指定文化財。.

28 关系: 名護市大手門尚永王尚清王中山世譜中山门三跪九叩之禮康熙二千日圓紙幣御城冊封使八大工業國組織琉球国第二尚氏牌坊首里城謝杰 (明朝)迎恩门那霸市那霸港蕭崇業歇山顶沖繩島戰役沖繩縣明治明朝文化財日本银行

名護市

名護市(,)位於琉球群島沖繩島北部地區唯一的城市,同時擁有東側和西側的海岸,市中心靠近名護灣。產業包括花卉、果樹、蔬菜的栽培,漁業、蝦養殖業。市區東方有的名護城的舊址在寒紅櫻花的名勝。2000年G8高峰會曾經在此舉行。.

新!!: 守禮門和名護市 · 查看更多 »

大手門

大手門是日本城郭中設在通往內部的二之丸或是三之丸等處曲輪(指城郭的範圍)的虎口部分的門。相當於正門。在高知城等又叫追手門(おうてもん)。 這種門大多基於防禦因素而慎重建造,且多為開有大型櫓門的石壘等形式,並更進一步做成枡形的布局。其外觀也相當大,作成顯目的樣子。此外,橋多為土橋的形式。 與此相對,位在城背面的門叫做搦手門(からめてもん)。.

新!!: 守禮門和大手門 · 查看更多 »

尚永王

尚永(;)是琉球國第二尚氏王朝第六代國王。他是尚元王的第二王子。1573年至1588年在位。神號英祖仁耶添按司添(),又作日豐操王()。 原為阿應理屋惠王子。1572年,其父尚元王薨。因為尚元的長子尚康伯(久米具志川王子朝通)不是正妃所生,群臣遂擁立次子尚永繼位。1579年(萬曆七年),明朝遣使封尚永為王。 1588年11月25日,30歲的尚永王逝世。由於他沒有兒子,群臣擁立他的長女婿、小祿御殿的尚寧(第三代國王尚真王長子:尚維衡(浦添王子朝滿)的曾孫、尚懿(与那城王子朝賢)之子。母為尚永之妹)為王。.

新!!: 守禮門和尚永王 · 查看更多 »

尚清王

尚清王(;)是琉球國第二尚氏王朝的第四代國王,為第三代國王尚真王的第五王子。1527年至1555年在位。神號天續之按司添()。 尚清童名真仁堯樽金(),原為中城王子,是尚真王的庶子,華后所生。華后為使尚清成為王世子,不斷向尚真王進讒言,誣稱世子尚維衡對她欲行非禮。尚真王大怒,廢尚維衡,立尚清為世子。 1526年12月11日,父王尚真薨,他於翌年即位,同時派正議大夫鄭繩往明朝,請求襲封。但鄭繩在途中遭遇颱風溺死。尚清重新派出長史蔡瀚、馬吾喇等人赴明。1534年(嘉靖十三年),明嘉靖帝派吏科左給事中陳侃、行人司行人高澄為正副冊封使,前往琉球國,冊封尚清為王。 1537年,第四代尚清王率軍北伐,攻取奄美群島。琉球王国终于将势力扩张到整个琉球列岛,确定了北起喜界岛、奄美大岛,南至宫古、八重山群島的疆界,即琉球史书中所称「三省并三十六岛」。同年奄美大島酋長向尚清王報告,誣稱與灣大親欲發動叛亂。尚清王發兵前往鎮壓。與灣大親自縊身亡,尚清王擄其子糠中城而歸。1542年,琉球商船與中國海船發生爭執並發生鬥毆,明廷命令琉球勿輕易中國商船貿易。1547年,修建大美御殿。1553年,尚清王在那霸港附近修建屋良座森城,以加強了對倭寇的防備。 1555年6月29日,尚清王薨去,享年59歲。臨終前遺命法司毛龍吟、和為美、葛可昌三人輔佐尚元。但他死後,和為美、葛可昌突然變心,欲擁立尚鑑心為新王。最後,在毛龍吟的幫助下,尚清王生前指定的繼承人尚元在鬥爭中勝利,並在翌年繼位。.

新!!: 守禮門和尚清王 · 查看更多 »

中山世譜

《中山世譜》是琉球國的漢文官修史書。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攝政尚弘才等人奉尚貞王之命,以蔡鐸為中心,對《中山世鑒》進行漢譯和改訂,於1701年完成初版《中山世譜》(被稱為蔡鐸本《中山世譜》),獻給清朝康熙帝。蔡鐸本《中山世譜》記載了琉球國自天孫王朝至尚益王代發生的事情。共正卷5卷、附卷1卷。 雍正二年(1724年),由攝政尚徹主持,以蔡溫為中心,對蔡鐸本《中山世譜》進行加筆、修正,於翌年完成第二個版本的《中山世譜》,後世稱之為蔡溫本《中山世譜》。 現存的《中山世譜》共有本卷14卷(主要是收錄有關中國的事項)、附卷7卷(主要是收錄有關薩摩藩的事項),蔡溫本《中山世譜》的改訂只到本卷九卷,其後是由史官繼續修訂,直到1876年才被迫停止。附卷的部分可能也是由蔡溫所編修,後來又經唐榮都通事鄭秉哲之手改訂,成為現在的7卷。.

新!!: 守禮門和中山世譜 · 查看更多 »

中山门

中山門,可以指:.

新!!: 守禮門和中山门 · 查看更多 »

三跪九叩之禮

三跪九叩之禮,亦稱三跪九叩頭或三跪九叩,是中國清朝時期覲見皇帝或大臣時所行的叩頭禮。 叩頭禮本來僅使用於對神佛和直系尊親屬,以示尊敬。到了明朝時期演變為大臣對皇帝的一種禮儀,當時行的是「五拜三叩之禮」。藩屬國的朝貢使入京覲見皇帝時,也要行此禮。清兵入關之後,以三跪九叩之禮取代了明朝的五拜三叩之禮。 三跪九叩之禮的行禮方式為:聽到「跪」的命令時,行禮者跪下,隨著「一叩首」、「再叩首」、「三叩首」的三聲命令,將手放在地面上,三次將額頭叩向地面。聽到「起」的命令時,行禮者起立。如此發令共計三次,行禮人叩頭共計九次,因此被稱為「三跪九叩之禮」。 辛亥革命之後,三跪九叩之禮被廢除,改為鞠躬。 現在「三跪九叩之禮」僅見於中國傳統喪禮和禮佛上。在喪禮中的「家祭」與「行拜」中才會使用到。三跪九叩之禮在喪禮中僅限死者的晚輩(包含兒子、媳婦(尤其是長媳)、女兒、孫子女(尤其是內孫)、女婿、孫女婿、曾孫子輩等)必須行這「大禮」。行使時,由祭醮人(如道士、法師、僧侶等)發令,然後依序此動作。禮佛則是連續使用,由個人(信徒)自發性使用,無須旁人發號施令。.

新!!: 守禮門和三跪九叩之禮 · 查看更多 »

康熙

康熙(a;,公元1662年至1722年)为中国清朝入關後第二位皇帝——清圣祖玄烨的年号,前后共61年。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清世宗即位沿用。.

新!!: 守禮門和康熙 · 查看更多 »

二千日圓紙幣

二千日圓紙幣是日本銀行發行的日本紙幣之一,面額為2000日圓,2000年7月19日開始發行。紙幣的正面圖案顯示了守禮門,一個16世紀建於日本沖繩縣那霸市首里城的牌坊。而反面圖案則顯示了源氏物語繪卷第38帖「鈴虫」的取景、章節段落與紫式部的肖像。本幣是為了紀念和慶祝第二千禧年來臨而發行,由於是正式紙幣,分類上歸類於當時流通的最新版本,即D號券。.

新!!: 守禮門和二千日圓紙幣 · 查看更多 »

御城

御城(;)是指存在於琉球群島的石牆建築。在琉球語中是指用石塊圈圍之地,雖然其著名者以城堡的形式為人所知,如首里城、今歸仁城等等,但也有許多作為倉庫或村落護牆的御城。 御城與日式城堡有很大的差異。雖然在日語中以「城」的漢字作為書寫,但是發音與日本城堡(しろ、Shiro)不同。起源的原因尚未有定論,但有三種說法為「聖域說」、「集落說」及「城堡說」,可以確定的是,御城中必然可以找到「御嶽」,也就是祭祀場所。現時很多琉球城堡遺址列入為世界遺產。.

新!!: 守禮門和御城 · 查看更多 »

冊封使

冊封使是在古代東方的朝貢體系下,中國皇帝向受冊封國派遣的使節。接受冊封的君主被中國皇帝授予爵位或官職,名義上成為中國皇帝的臣下,成為中國的冊封國。 冊封國發生王位更替的時候,國王往往都會向中國請求冊封。中國皇帝則將冊封的詔敕和祭祀先王的祭文賜給冊封使。冊封使團到達冊封國之後,國王率百官出迎,由冊封使宣讀祭文祭祀先王,然後宣讀冊封是詔敕,冊封國國王行三跪九叩之禮接詔。 歷史上曾有不少國家接受中國的冊封。比較著名的就是朝鮮、越南和琉球。朝鮮本是明朝的冊封國,在明朝與後金(清朝)的戰爭中一度支持明朝,後來在丙子之役戰敗之後成為清朝的冊封國。每當冊封使到達朝鮮的時候,朝鮮國王都會率百官在迎恩門接受冊封。而琉球人則將冊封使稱為「唐之按司」,http://ryukyu-lang.lib.u-ryukyu.ac.jp/srnh/details.php?ID.

新!!: 守禮門和冊封使 · 查看更多 »

八大工業國組織

八大工業國組織(簡稱「G8」,2014年起因俄羅斯會籍被凍結而復稱七大工業國組織,亦稱「G7」),現代世界主要已發展國家所組成之政府首腦會議性質的國際組織,創始於1973年,目前成員包括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及日本,除日本以外均爲西方國家。 該組織源於法國舉行的第1届六国集团峰会。1976年,加拿大加入,改稱七大工業國組織。1997年,俄羅斯加入,於1998年起稱八大工業國組織。 2009年,在G20美國舉行的匹茲堡峰會上,美國總統巴拉克·歐巴馬宣布,G20已取代G8的主要功能,成為協調國際經濟合作的重要論壇。儘管如此,G8仍繼續舉行。 2014年,俄羅斯於克--里米亞危機中占領克--里米亞半島及介入頓巴斯戰爭,被凍結會籍至今,因而改稱為G7。.

新!!: 守禮門和八大工業國組織 · 查看更多 »

琉球国

琉球国(),又稱琉球王國,是琉球历史上第一尚氏王朝和第二尚氏王朝两个朝代的统称和共有国号,也包括早期三山时代的山南、中山、山北三个王国(作为其共同的对外自称)。 琉球国的地理位置在臺灣和九州之间,曾经向中国的明、清两代朝贡,遭日本薩摩藩入侵後也向萨摩藩、江户幕府朝贡。琉球国多次遭受諸島外部勢力的入侵,特別是1609年(明万历三十七年,日本庆长十四年)萨摩藩的入侵以後,萨摩藩控制并干涉了琉球国的內政。琉球国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以东北亚和东南亚贸易的中转站著称,贸易发达,号称“万国津梁”。 1871年,日本在全國實施廢藩置縣,琉球國被當作令制國編入鹿兒島縣。1872年,琉球國被改設為琉球藩。1879年3月11日,日本兼併琉球,廢除琉球藩,編入鹿兒島縣;同年,以琉球之地設置沖繩縣。.

新!!: 守禮門和琉球国 · 查看更多 »

第二尚氏

二尚氏是對從始祖尚圓王即位的1469年(成化六年)到琉球廢藩置縣的1879年的410年間統治琉球國的王室及其姓氏的通称。是琉球最後的王朝。正式名稱為尚氏,為了與第一尚氏做區別,一般稱其為第二尚氏,又稱伊是名王統。第二尚氏從初代尚圓王到末代尚泰王,共傳位十九代。其王室家紋為「左三巴」,又稱「左御紋」().

新!!: 守禮門和第二尚氏 · 查看更多 »

牌坊

坊,简称坊,類似於牌楼,是中国传统建筑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建筑类型,亦傳至朝鮮半島、越南、琉球等東亞地區。牌坊更被海外当作中华文化的象征之一,在西方很多城市的唐人街都有牌坊作为标志。严格区分下,牌坊不同於牌楼,在立柱和横板上没有斗拱及屋顶结构的称为牌坊,而在立柱和横板上有楼的称为牌楼。.

新!!: 守禮門和牌坊 · 查看更多 »

首里城

首里城()是位於琉球群島的沖繩島內南部,那霸市以东一座琉球式城堡,从15世纪至19世纪是琉球国的都城所在地和王宫。.

新!!: 守禮門和首里城 · 查看更多 »

謝杰 (明朝)

谢杰(),字汉甫,号绎梅。福建长乐江田(今长乐市江田镇)人。明朝政治人物。.

新!!: 守禮門和謝杰 (明朝) · 查看更多 »

迎恩门

迎恩门,可以指:.

新!!: 守禮門和迎恩门 · 查看更多 »

那霸市

那霸市(,)位于冲绳本岛南部西海岸,是沖繩縣縣廳所在地和琉球列島人口最多城市。那霸市是沖繩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並且擁有國際機場那霸機場和連接沖繩縣外及附近離島的那霸港,是沖繩縣的玄關。那霸市是日本都道府縣廳所在地城市中面積最小的城市,也是日本首都圈和近畿圈之外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那霸機場佔那霸市轄區面積的8%以上,再加上駐日美軍和那霸港的民用設施的話,實際可用於都市活動的面積更小。加上那霸機場的存在使得那霸部分地區對建築限高,無法修建摩天大樓。但最近那霸市開始在不受航空管制的那霸新都心等北部地區和再開發中的牧志、安里地區等舊市區興建摩天大樓。隨著城市化的進展,那霸附近自治體正成為那霸的睡城。2010年,以那霸市為中心的人口約有83萬人。同樣以那霸市為中心的沖繩本島中南部都市圈的人口則有超過112萬人,佔沖繩縣人口的八成以上,是日本屈指的人口集中地區。那霸市中心是由國場川、安里川包圍的平地地區。1987年美軍將牧港住宅地區交還之後,該地區成為並得到開發,正成為那霸新的中心。.

新!!: 守禮門和那霸市 · 查看更多 »

那霸港

那霸港()是日本沖繩縣那霸市的一個港口,位於國場川的入海口。最初那霸港僅指那霸市的那霸埠頭,後來,那霸港成為那霸埠頭、泊埠頭(原泊港)、新港埠頭(原安謝港)的總稱。該港口由沖繩縣、那霸市、浦添市聯合組成的特別地方公共團體(一部事務組合)管理。 早在15世紀時期,那霸港是琉球國與亞洲諸國貿易的重要港口。琉球通過轉口貿易獲得巨額利潤,那霸港因此而極度繁榮。在第二尚氏王朝時期,那霸港與泊港(位於安里川河口)、安謝港(位於安謝川河口)並列為琉球的三大貿易港口。那霸士族因經商而獲得很高的社會地位,與首里士族、久米士族、泊士族並列為琉球的四大士族。 日本兼併琉球後,於1907年起對那霸港進行現代化改造。到了1941年,那霸港已經可以同時停泊一艘4500噸級、三艘2000噸級的大型船隻。但在1944年美軍的十十空襲中,那霸港、泊港和安謝港都被嚴重破壞,無法使用。 美國託管琉球之後,那霸港成為美軍的軍港。美軍對那霸港和泊港進行大規模改造,使之能夠容納更大的船隻。那霸港可容納20000噸級軍艦,而泊港則可容納3000噸級。1954年,美軍將那霸港歸還琉球政府,那霸港成為民用港口。但國場川南岸的住吉、垣花地區被美軍劃為軍事用地,稱為那霸軍港。 1969年,在安謝港原址開工建設港口,稱為那霸新港。1972年,沖繩返還後,那霸港與泊港、那霸新港三個埠頭合併,總稱為那霸港,並被日本的《港灣法》列為重要港灣。.

新!!: 守禮門和那霸港 · 查看更多 »

蕭崇業

萧崇业(),字允修,号--养,應天府上元縣人,雲南臨安衛籍,明朝政治人物、進士出身。.

新!!: 守禮門和蕭崇業 · 查看更多 »

歇山顶

歇山顶,即歇山式屋顶,宋朝称九脊殿、曹殿或厦两头造,清朝改今称,又名九脊顶。為中国古建筑屋顶样式之一,在规格上仅次于庑殿顶。歇山頂亦有傳入東亞其他地區,日本稱為入母屋造(假名:いりもやづくり)。.

新!!: 守禮門和歇山顶 · 查看更多 »

沖繩島戰役

冲繩島戰役(沖繩戰役、沖縄戦)(英語: Battle of Okinawa),盟军代號為“冰山行動”,是在琉球群島中冲繩本島進行的一場戰役,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場中規模最大的兩棲登陸行動。戰役從1945年4月上旬開始持續到6月中旬,為期82天。 經過漫長的跳島戰役,盟軍逐漸逼近日本本土,並計劃利用沖繩這個距離日本本土僅340英里的島嶼作為空中作戰基地,以實行戰略中入侵日本本土的計劃(代號沒落行動)。美國陸軍的5個師,包括美軍第7步兵師、第27步兵師、第77步兵師、第81步兵師和美軍第96持續保障旅为陆地主要战队。美國海軍陸戰隊美國第1海軍陸戰師和美國第6海軍陸戰師提供在陆地上必要的支援,美國海軍陸戰隊第2師則作為兩棲預備隊。入侵行動得到海軍、兩棲和戰術空中部隊的支援。 這場戰役在英文稱為“Typhoon of Steel”,在日語稱為或。這些代號反映出戰鬥之激烈、火力之密集以及盟軍參戰車、艦的龐大數量。該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战争中傷亡人數最多的戰役。日本方面共有超過100,000名战士戰死或被俘,盟軍遭受的人員傷亡亦超過80,000人。此外數萬名當地平民喪生、受傷或被迫自殺。冲繩的戰鬥結束數星期後,美軍使用原子彈轟炸廣島和長崎,最終迫使日本投降。.

新!!: 守禮門和沖繩島戰役 · 查看更多 »

沖繩縣

沖繩縣(,)是日本最西南側的一個縣,縣廳所在地是那霸市。沖繩縣由琉球群島中的沖繩群島、先島群島以及太平洋中的大東群島組成,隔海和九州的鹿兒島縣相鄰。全縣由160個島嶼組成,其中49個有人居住,面積約2,281平方公里,是日本陸地面積第四小的縣。但沖繩縣包括了廣大的海域面積,東西寬約1,000公里,南北長約400公里,算上海域面積的沖繩縣面積則相當於本州、四國、九州面積總和的一半。沖繩縣幾乎全境屬於亞熱帶氣候,部分地區更屬於熱帶氣候,是日本唯一的亞熱帶縣,全年氣候溫暖且降水充沛。 沖繩縣在古代是名為琉球國的獨立國家,但同時對中國和日本薩摩藩朝貢。在中日兩國均處於鎖國狀態的時期,琉球國作為中繼貿易點而有重要地位。明治維新之後,琉球國被日本政府強行吞併,成為琉球藩,後改為沖繩縣。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沖繩縣是現在日本領土範圍內唯一發生地面戰的地區,導致大量人口死亡,縣土被戰火摧殘。戰後沖繩進入美國統治時期,並建設了大量美軍基地。1972年,美國將沖繩治权(非主权)移交日本,但大量美軍基地仍得到保留。現在美軍基地問題是沖繩縣政最主要問題。由於歷史和地理原因,沖繩縣的語言、飲食、風俗文化都和日本本土些許不同。沖繩的群島地形使得農業和製造業在沖繩經濟中佔比較低,而服務業則在沖繩經濟中有重要地位。沖繩還是空手道的發祥地。 沖繩縣的縣名取自於沖繩本島。「オキナワ」這一地名首次出現在文獻記載是在779年(奈良时代光仁天皇寶龜10年)《唐大和上東征傳》,當時漢字寫作阿兒奈波島。近代之後,日文文獻大多使用「沖繩」二字。.

新!!: 守禮門和沖繩縣 · 查看更多 »

明治

明治是日本明治天皇在位期間使用的年號,時間為1868年10月23日(旧历9月8日)至1912年7月30日。.

新!!: 守禮門和明治 · 查看更多 »

明朝

明朝(1368年1月23日-1644年4月25日)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人建立的大一统王朝,歷經十二世、十六位皇帝,國祚二百七十六年。 元末年间政治腐败,天灾不断,民不聊生,爆发农民起义,朱元璋加入红巾军中乘势崛起,1364年朱元璋称吴王,建立西吴。1368年,在扫灭陈友谅、張士誠和方国珍等群雄勢力后,于当年农历正月初四日朱元璋登基称帝,国号大明,并定都應天府(今南京市),其轄區稱為京師,由因皇室姓朱,因此又稱朱明。後以「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為號召北伐中原,结束蒙元在中国的统治,丢失四百年的燕云十六州也被收回,最終消滅張士誠和方國珍等各地勢力,统一天下。明初天下大定,经过朱元璋的休养生息,社会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国力迅速恢复,史称洪武之治。朱元璋去世后,其孙朱允炆即位,但是在靖难之役中败于驻守燕京的朱元璋第四子朱棣。朱棣登基后遷都至順天府(今北京市),北平布政司升為京師,原京師改稱南京。至成祖朱棣时期,开疆拓土,又派遣鄭和七下西洋,国势达到顶峰,史称永乐盛世。其後的仁宗和宣宗时期仍然处于兴盛时期,史称仁宣之治。英宗和代宗時期,遭遇土木之变,国力中衰,经于谦等人抗敌,最终解除国家危机。宪宗和孝宗相继与民休息,孝宗力行节俭,减免税赋,百姓安居乐业,史称弘治中兴。武宗时期还爆发了南巡之争和寧王之亂。世宗即位后,引发大礼议之争,清除宦官和权臣势力后总揽朝纲,实现嘉靖中兴,并于屯门海战与西草湾之战中击退葡萄牙殖民侵略,任用胡宗宪和俞大猷等将领平定东南沿海的倭患。世宗驾崩后经过隆庆新政和嘉隆万大改革国力得到恢复,神宗前期任用张居正,推行万历新政,国家收入大增,商品经济空前繁荣、科学巨匠迭出、社会风尚呈现出活泼开放的新鲜气息,史称万历中兴。后经过万历三大征平定内忧外患,粉碎丰臣秀吉攻占朝鮮进而入明的計劃,然而因為国本之争,皇帝逐渐疏于朝政,史稱萬曆怠政,同时东林党争也带来了晚明的政治混乱。萬曆一朝成為明朝由盛轉衰的轉折期光宗继位不久因红丸案暴毙,熹宗继承大统改元天启,天启年间魏忠贤阉党祸乱朝纲,至明思宗即位後铲除阉党。然而因東林黨治國導致政治腐败以及连年天灾,导致国力衰退,最终爆发大规模民变。1644年,李自成所建立的大順军攻破北京,思宗自缢於煤山,明朝灭亡。隨後吴三桂倒戈相向,满清入主中原。明朝宗室立江南地区建立南明诸政权,被清朝統治者以「为君父报仇」为名各个歼灭,又击败各地农民军,直到1683年清朝攻占奉大明正朔的明郑台湾方止。 明代的核心領土囊括汉地,东北到外興安嶺及黑龍江流域,後縮為遼河流域;初年北達戈壁沙漠一帶,後改為今長城;西北至新疆哈密,後改為嘉峪關;西南临孟加拉湾,后折回约今云南境;曾經在今中国东北、新疆東部及西藏等地設有羈縻機構。不過,明朝是否實際統治了西藏國際上存在一定的爭議。明成祖時期曾短暫征服及統治安南,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明朝国土面积达到极盛,在东南亚设置旧港宣慰司等行政机构,加强对东南洋一带的管理。 明代商品经济繁荣,出现商业集镇,而手工业及文化艺术呈现世俗化趋势。根據《明实录》所载的人口峰值于成化十五年(1479年)达七千余万人,不过许多学者考虑到当时存在大量隐匿户口,故认为明朝人口峰值实际上逾亿,还有学者认为晚明人口峰值接近2亿。这一时期,其GDP总量所占的世界比列在中国古代史上也是最高的,1600年明朝GDP总量为960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9.2%,晚明中国人均GDP在600美元。 明朝政治中央废除丞相,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后来设置内阁;地方上由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掌权力,加强地方管理。仁宗、宣宗之后,文官治国的思想逐渐浓厚,行政权向内阁和六部转移。同时还设有都察院等监察机构,為加強對全國臣民的監視,明太祖設立特務機構錦衣衛,明成祖設立東廠,明憲宗再設西廠(後取消),明武宗又設內廠(後取消),合稱「廠衛」。但到了后期出现了皇帝怠政,宦官行使大權的陋習,但决策权始终集中在皇帝手里,不是全由皇帝独断独行。有许多事还必须经过经廷推、廷议、廷鞫的,同时还有能将原旨退还的给事中,另到了明代中晚期文官集團的集體意見足以與皇帝抗衡,在遇到事情決斷兩相僵持不下時,也容易產生一種類似於「憲法危機」的情況,因此「名義上他是天子,實際上他受制於廷臣。」。但明朝皇權受制於廷臣主要是基於道德上而非法理上,因為明朝當時風氣普遍注重名節,受儒家教育的皇帝往往要避免受到「昏君」之名。皇帝隨時可以任意動用皇權,例如明世宗「大禮議」事件最後以廷杖朝臣多人的方式結束。 有学者认为明代是继汉唐之后的黄金时期。清代張廷玉等修的官修《明史》评价明朝为「治隆唐宋」、「遠邁漢唐」。.

新!!: 守禮門和明朝 · 查看更多 »

文化財

#重定向 日本文化财产.

新!!: 守禮門和文化財 · 查看更多 »

日本银行

日本银行(),簡稱日銀(),是日本的中央银行,依據為財務省主管的。.

新!!: 守禮門和日本银行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