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后现代主义
後現代主義(Postmodernism),是一個從理論上難以精準下定論的一種概念,因為後現代主要理論家,均反對以各種約定俗成的形式,來界定或者規範其主義。對於此學說的持續時間有不同說法,其中有一說是指從1960年代到1990年代。目前,在建築學、文學批評、心理分析學、法律學、教育學、社會學、人類學、政治學等諸多領域,均就當下的後現代境況,提出了自成體系的論述。他們各自都反對以特定方式來繼承固有或者既定的理念。 由於它是由多重藝術主義融合而成的派別,因此要為後現代主義進行精闢且公式化的解說是無法完成的。若以單純的歷史發展角度來說,最早出現後現代主義的是哲學和建築學。當中領先其他範疇的,尤其是六十年以來的建築師,由於反對國際風格缺乏人文關注,引起不同建築師的大膽創作,發展出既獨特又多元化的後現代式建築方案。而哲學界則先後出現不同學者就相類似的人文境況進行解說,其中能夠為後現代主義大略性表述的哲學文本,可算是法國的解構主義了。排斥“整體”的觀念,強調異質性、特殊性和唯一性。 不同于文学批评家,一个严肃的哲学家可能不喜欢使用后现代主义这个术语,因为这个术语过于模糊,后现代主义可能指女性主义、解构主义、后殖民主义中的一个或几种。.
查看 字母會和后现代主义
七等生
七等生(),本名劉武雄,台灣現代主義代表作家。 苗栗縣通霄鎮人,為台北師範學院(今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藝術科校友(48級),同學席慕蓉、學長雷驤(47級)亦為作家。曾任小學教員。 七等生作品以小說為主,以隱遁小角色作為抗議台灣社會總體壓力的象徵。代表作品有《我愛黑眼珠》《沙河悲歌》《重回沙河》等,其中《沙河悲歌》曾改編為電影。1985年獲第8屆吳三連獎文學獎小說類,2010年又獲得第14屆國家文藝獎文學類。.
查看 字母會和七等生
張大春
張大春(),筆名大頭春,當代華文作家。.
查看 字母會和張大春
張亦絢
張亦絢(),台灣女作家,出生於台北木柵。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系肄業、巴黎第三大學電影及視聽研究所碩士。就讀政大歷史系期間曾任女研社社長。曾任職於餐館、精品店、《臺灣立報》、影片公司。現為自由作家。為字母會成員之一。.
查看 字母會和張亦絢
短篇小說 (雜誌)
《短篇小說》創刊於2012年6月,為台灣第一份以刊載短篇小說為主的文學雜誌,以雙月刊的形式出版。主編為茉莉二手書店執行總監傅月庵,發行人為學學文創志業副董事長詹偉雄,並由設計師王志弘擔任美術設計。 《短篇小說》每期刊登十篇華文作家的原創短篇小說,內頁除了小說本身和編後語,沒有任何關於作者的介紹及作品的評論,將詮釋權交給讀者,以素樸、純粹為其特色。傅月庵有感於台灣報紙副刊萎縮、文學雜誌幾乎不接受投稿、文學獎成為揣摩「評審口味」的競賽等多種寫作危機,《短篇小說》旨在提供華文小說家一個發表的平台,並從第三期開始開放投稿。 2012年12月第四期出版後,《短篇小說》一度打算停刊,原主編傅月庵請辭,後由印刻文學接手,並由總編輯初安民主編。但在2015年12月出版第22期之後,形同停刊。.
王志弘
王志弘(1975年-),臺灣平面設計師、裝幀設計師,國際平面設計聯盟(AGI)會員。.
查看 字母會和王志弘
王文興
王文興(),台灣小說家。.
查看 字母會和王文興
現代主義
代主義,從文化的歷史角度來說,是1914年之前的幾十年中,興起的新藝術與文學風格,藝術家為了反抗19世紀末期的陈规旧矩,轉而用一種他們認為感情上更真實的方式,來表現出大家真正的感受與想法。 現代主義以科學為基礎,重視理性與邏輯,實驗探証。其中牛頓的力學理論、達爾文的進化論及弗洛伊德對自我的研究為現代主義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礎。 有些人將20世紀區分為現代時期與後現代時期,有些人則認為它們是同一個大範圍時期的兩個階段。本文章是關於從19世紀末期和20世紀初期發展出來的運動,有關後現代主義的部份請參見相關條目。 現代主義通常包含著集體主義跟個人主義的意識形態,講求集體跟個人功利性與共同體。現代主義也延伸了民族主義跟國際主義的內涵價值。.
查看 字母會和現代主義
童偉格
童偉格(),台灣小說家,出生於新北市萬里區。畢業於國立台灣大學外文系、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戲劇碩士。現任北藝大戲劇學院講師。字母會成員。.
查看 字母會和童偉格
白先勇
白先勇(),出生於廣西省桂林臨桂縣,臺灣文學家,畢業於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國立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父親白崇禧為中華民國陸軍一級上將與第一任中華民國國防部部長。.
查看 字母會和白先勇
聶永真
聶永真(Yung-Chen Nieh,Aaron Nieh,),臺灣平面設計師,「永真急制workshop」負責人。臺中高工機械製圖科、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商業設計系畢業,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應用媒體藝術所肄業。金曲獎最佳專輯包裝獎得主,為(Alliance Graphique Internationale 國際平面設計聯盟)首位台灣會員。 聶永真曾於大型設計賽事數次奪獎,並出任許多設計大賽之評審。亦曾擔任誠品書店特約文案寫手。作品主要範圍為實體唱片包裝、書籍裝幀;其他設計領域含括海報文宣、商品設計等,兼從出版品企劃主編。屢與國家兩廳院和臺北金馬影展執行委員會合作。.
查看 字母會和聶永真
駱以軍
駱以軍(),生於臺北市,祖籍安徽省無為縣,臺灣專職作家。.
查看 字母會和駱以軍
黃錦樹
黃錦樹(Ng Kim Chew,),祖籍福建南安,生於馬來西亞柔佛州居鑾,臺灣著名的馬華作家、文學評論家。 1986年赴臺求學,國立臺灣大學中文系畢業、淡江大學中文碩士、國立清華大學中文系博士。1996年起任教於國立暨南國際大學中文系,定居南投埔里。現已入籍中華民國。.
查看 字母會和黃錦樹
黃春明
黃春明(),生於台灣宜蘭縣羅東鎮,為台灣當代重要的文學作家。黃春明創作多元,以小說為主,其它還有散文、詩、兒童文學、戲劇、撕畫、油畫等創作,其作品曾被翻譯為日、韓、英、法、德語等多國語言。小說《鑼》於1999年入選「臺灣文學經典三十」小說類,並曾獲吳三連文藝獎、國家文藝獎、中國時報文學獎。.
查看 字母會和黃春明
陳雪
陳雪(),本名陳雅玲,小說家,1970年生於台灣台中,1993年國立中央大學中文系畢業。1995年出版第一本小說《惡女書》,此後專注於小說創作,著有短篇小說集《惡女書》、《蝴蝶》、《鬼手》、《她睡著時他最愛她》;長篇小說《惡魔的女兒》、《愛情酒店》、《橋上的孩子》、《陳春天》、《無人知曉的我》,及散文《天使熱愛的生活》。最新著作為《像我這樣的一個拉子》(2017年,印刻出版)。 《蝴蝶》一書收錄〈蝴蝶的記號〉、〈色情天使〉、〈夢遊1994〉等三部陳雪寫於九○年代的短篇小說,其中〈蝴蝶的記號〉由香港導演麥婉欣改編拍攝成電影《蝴蝶》。 《惡女書》收錄〈尋找天使遺失的翅膀〉〈夜的迷宮〉〈異色之屋〉〈貓死了之後〉四部短篇小說,於1995年出版後引起強烈廣大回响,成為華文女同志小說的經典。 長篇小說《橋上的孩子》獲得2004年中國時報開卷十大好書獎。 長篇小說《附魔者》入圍2009年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入圍2010年台北國際書展大獎小說類年度之書,並入圍第34屆金鼎獎。 曾獲得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寫作計畫補助。 部分作品翻譯成英文與日文於海外發表。長篇小說《橋上的孩子》2011年八月由日本現代企畫社發行日文版。 多次擔任林榮三文學獎、時報文學獎、台積電文學獎、台北文學獎、台灣小說金典獎、溫世仁武俠小說獎、金鼎獎等評審。 2010年應邀參與香港浸會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2011年擔任第一屆台中同志大遊行代言人。現專事寫作。.
查看 字母會和陳雪
陳映真
陳永善( ),筆名陳映真、許南村、趙定一、陳善、陳善乃、陳秋彬、然而、石家駒等,生於台灣新竹州竹南郡竹南街(今苗栗縣竹南鎮),祖籍福建省安溪縣,臺灣文學作家。早年從事小說寫作,受社會主義思潮與中國作家魯迅影響,在臺灣文壇推動現實主義風格,是鄉土文學論戰中鄉土文學派的主要代表者之一,是臺灣戰後時期臺灣文學界重要旗手。創辦《人間》雜誌,為臺灣報導文學先驅。 在文學成就之外,因推動台灣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平統一,反對台獨,個人政治色彩濃厚,遭受廣泛議論及注目。.
查看 字母會和陳映真
林燿德
林燿德,本名林耀德,另有筆名康旻思等,為台灣作家。 先後畢業於師大附中及輔仁大學法律學系財經法學組,作品跨足詩、散文、小說、評論、劇本、漫畫等多項領域。.
查看 字母會和林燿德
楊凱麟
楊凱麟(),台灣嘉義人,畢業於台灣大學心理系,曾任中國時報「開卷版」記者一年。1994年赴法國留學,2002年在賈克·洪席耶指導下以《德勒茲哲學的虛擬問題性》取得巴黎第八大學哲學場域與轉化博士。曾任教於南華大學哲學系、中山大學哲學研究所,現任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藝術跨域研究所教授。從事當代法國哲學、美學與文學理論研究。.
查看 字母會和楊凱麟
法文字母
法文字母(alphabet français)是基於拉丁字母的26個字母,有需要時在小寫字母加上字母.
查看 字母會和法文字母
成英姝
成英姝(),籍貫江蘇興化,出生於台北。台灣作家。.
查看 字母會和成英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