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孔承慶

指数 孔承慶

孔承慶(),字永祚,山東曲阜人。孔子第六十代嫡孫,孔彦缙之子。 明成祖永乐十八年(1420年)三月初七,孔彦缙的原配夫人夏氏生下孔承慶。为人好学知礼。宣德九年(1434年)母亲去世,他守丧以礼行事,受到族人称赞。他跟随清江裴侃、三氏学学禄孔克宴、徽州江永清学习。对待继母能尽孝道。明代宗景泰元年(1450年)十一月廿六孔承慶去世,享年三十一岁,葬於孔林。户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劉珝为孔承慶撰写墓表。景泰六年(1455年)十二月,朝廷追赠袭封衍圣公。妻子宁阳王氏(1419年—1481年)生下二子孔弘绪、孔弘泰。.

25 关系: 劉珝十一月廿六孔子孔子世家大宗世系孔子世家大宗世系图孔弘泰孔彦缙孔公鑑孔讷孔林宁阳县宣德山东省三月初七徽州兖州府衍圣公表字永乐戶部尚書明史明代宗明成祖曲阜市景泰

劉珝

劉珝(),字叔溫,號古直,山東青州府壽光縣人。憲宗成化年間官至戶部尚書兼謹身殿大學士,與萬安、劉吉並稱紙糊三閣老。.

新!!: 孔承慶和劉珝 · 查看更多 »

十一月廿六

十一月廿六,农历十一月第二十六天。.

新!!: 孔承慶和十一月廿六 · 查看更多 »

孔子

孔丘(),'''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後代敬稱孔子或孔夫子。生於魯國陬邑,祖先为宋国人,東周春秋末期魯國的教育家與哲学家,曾在魯國擔任官府要職。為儒家的创始人。而孔子儒家的德性论五行思想(仁义礼智信)對鄰近地區,如:朝鮮半島、琉球、日本、越南、東南亞等地區有著深远的影响,這些地區也被稱爲儒家文化圈。.

新!!: 孔承慶和孔子 · 查看更多 »

孔子世家大宗世系

孔子世家大宗世系:自少典至孔子父叔梁紇,歷超过五十世。自孔子始,至清末民國初衍聖公孔令貽,孔子世家大宗歷七十六代。第七十七代嫡孫孔德成於1920年襲封三十二代衍聖公,後由國民政府改任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現任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為第七十九代嫡孫孔垂長,2009年就任。.

新!!: 孔承慶和孔子世家大宗世系 · 查看更多 »

孔子世家大宗世系图

没有描述。

新!!: 孔承慶和孔子世家大宗世系图 · 查看更多 »

孔弘泰

孔弘泰(),字以和,號东庄,山東曲阜人,孔子六十一代孫。明代衍聖公。.

新!!: 孔承慶和孔弘泰 · 查看更多 »

孔彦缙

孔彦缙(),字朝绅,山東曲阜人,孔子第五十九代嫡孫。 孔公鑑之子。建文三年(1401年)三月十三生,名與字皆為當時的燕王世子朱高熾命名,次年,其父孔公鑑因病去世,被母亲胡氏抚养教育。 永樂八年(1410年)襲封衍聖公。剛滿十歲,明成祖命他在國子監讀書學習,不久後便回到曲阜。因年纪比較小,在宗族管理和宗廟祭祀等方面沒有經驗。就经常向叔父曲阜縣知县孔公镗请教。永樂九年(1411年)孔彥縉請求維修孔廟,工部准奏。此工程歷時五年,共維修廊、廡、樓、閣二百七十餘間,令孔廟面貌煥然一新。 洪熙元年(1425年)明仁宗即位,孔彥縉赴京朝賀。仁宗對侍臣說:「外藩貢使皆有公館,衍聖公假館民間,非崇儒重道意。」於是,賜予府邸在東安門外。宣德四年(1429年)為充實孔廟藏書,孔彥縉咨文禮部,同意到福建購書賜予孔廟。不久,又上書朝廷,說明孔廟雅樂及樂舞官服的損壞情況,明宣宗命有司修治。 景泰元年(1450年)明代宗到國子監視察。孔彥縉率孔、顏、孟三氏學子入京觀禮,賜座彝倫堂聽講。皇帝每次視察國子監時,都詔衍聖公前去觀禮,自此形成定製。景泰三年(1452年)朝廷赐正一品朝服、公服、常服。 孔彥縉自幼失怙,能夠獨立自主,然而卻與族人相處不睦。景泰六年(1456年)與族祖克昫等人相訐,代宗將相訐之事擱置一旁,不予過問。同年,十月二十一日去世,享年五十五岁。太子太师、吏部尚书王直为其撰写墓表。孔彦缙有四子三女:孔承慶(夏氏所生)、孔承吉(江氏所生)、孔承泽(郭氏所生)、孔承源(牙氏所生),長子孔承慶早逝,长孙孔弘绪袭爵。 File:Kong Yanjin - bixi - P1060193.JPG|孔彦缙墓.

新!!: 孔承慶和孔彦缙 · 查看更多 »

孔公鑑

孔公鑑(),字昭文,山東曲阜人。孔子第五十八代嫡孫,孔讷之子。 明太祖洪武十三年(1380年)十一月十二,孔讷的原配夫人陈氏生下孔公鑑。为人好学知礼。明惠宗建文二年(1400年)孔讷去世,当时正值靖难之役,孔公鑑没有来得及袭封衍圣公。建文四年(1402年)四月初五,公鑑因病去世,享年二十三岁。妻子巨野胡氏生下一子孔彦缙,当时才刚满周岁。明成祖永乐八年(1410年)孔彦缙袭封衍圣公。明宣宗宣德元年(1426年)朝廷追赠孔公鑑为袭封衍圣公。宣德三年(1428年)应孔彦缙之请,兵部尚书兼华盖殿大学士杨士奇为孔公鑑撰写墓表。.

新!!: 孔承慶和孔公鑑 · 查看更多 »

孔讷

孔讷(),字言伯,明朝曲阜人。孔子的第五十七代嫡长孙,衍圣公孔希学的独子。洪武十七年(1384年)袭封衍圣公。此后每年都要入朝觐见,位列文臣首位。有四子孔公鑑、孔公铎、孔公钧、孔公镗。.

新!!: 孔承慶和孔讷 · 查看更多 »

孔林

孔林位于山东曲阜县城北,原称至圣林,是孔子及其后裔的专用墓地。孔子死后,其墓地仅是“墓而不坟”,随孔子地位的提高,孔林的规模也日益扩大,汉末,孔林面积已有一顷,经过历代的重修,增修,至今面积已达2平方公里,墓葬超過十萬處;其中埋葬孔子长孙已至第七十六代,旁系子孙已至七十八代,为世界上延时最久,面积最大的家族墓地。 文化大革命期間,在谭厚兰的带领下,孔子墓被鏟平,「大成至聖先師文宣王」大碑被毀。周予同因為尊孔而被解押到山東曲阜,親自開挖孔子的墳墓。廟碑被毀,孔廟的泥胎塑像被毀,孔府、孔廟、孔林等三孔古蹟共計有一千多塊石碑被砸斷或推倒,毀壞文物六千多件,二千多座墳墓被盜掘。1966年11月28、29日兩天,有十萬人聚集曲阜召開“徹底搗毀孔家店大會”。 1994年,曲阜孔庙、孔林、孔府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新!!: 孔承慶和孔林 · 查看更多 »

宁阳县

宁阳县在中国山东省中部偏南、大汶河南岸,是泰安市所辖的一个县。.

新!!: 孔承慶和宁阳县 · 查看更多 »

宣德

宣德(1426年-1435年)为中国明朝第五个皇帝明宣宗的年号,前后共十年。 宣德十年正月明英宗即位沿用。.

新!!: 孔承慶和宣德 · 查看更多 »

山东省

山东省,简称鲁,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东部沿海、黄河下游、京杭大运河的中北段,是华东地区的最北端省份,省会设于济南,副省级城市有济南市、青岛市。2017年山东省常住人口超过1亿人,位列全国第二。其中汉族占99.3%,另有回、满、蒙3个世居少数民族及朝鲜族等其他少数民族。 山东省西部连接内陆,逆时针分别与河北、河南、安徽、江苏四省接壤;中部为鲁中南山地丘陵区,泰山是全境最高点(1532.7米);东部是山东半岛。北面与辽东半岛隔渤海海峡相对,东面与朝鲜半岛隔黄海相望。 山东土地面积约15.79万平方公里,排名全国第19,境内交通发达,铁路、高速公路网络密集。山东是工农业大省,是环渤海经济圈的一部分,2017年生产总值达7万亿人民币,位列全国第三名,对中国内地经济的贡献約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位居第10位。山东在2011年1月确立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国家发展战略,以山东半岛及胶济铁路沿线城市组成了山东半岛城市群。2018年1月,同意设立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 山东历史悠久,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中原文化与东夷文化相融合,形成了独特的齐鲁文化,又分为“鲁西文化”和“胶东文化”。其中儒家的创立人孔子和孟子是鲁文化的代表人物,政治家管仲、军事家孙子、孙膑则是齐文化的代表。而鲁菜则位居中国八大菜系之首。.

新!!: 孔承慶和山东省 · 查看更多 »

三月初七

三月初七,农历三月第七天。.

新!!: 孔承慶和三月初七 · 查看更多 »

徽州

徽州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行政區,於宋宣和三年(1121年)由歙州改名而來,下轄歙縣、黟縣、休寧、祁門、績溪、婺源六縣,治所在歙縣。元升為“徽州路”,明清為“徽州府”。1987年徽州地區改名為地級黃山市,徽州行署同時改為黃山市政府。繼民國38年婺源縣改隸江西省後,重要屬縣績溪縣改隸宣城地區。目前徽州雖然已不是行政區劃,但因歷史原因和六縣間相近的文化認同,有部分人士希望恢復徽州的行政地位。 現在“徽州”一詞除了指“徽州區”外,更多指的是具有共同歷史、文化和語言,歷史上長期由徽州(徽州路、徽州府)所轄的歙縣、績溪、休甯、祁門、黟縣和婺源六縣區域。 徽州是徽商的發祥地,明清時期徽商稱雄中國商界500餘年,有“無徽不成鎮”、“徽商遍天下”之說。徽州文化也成為中外學者重點研究的中華三大地域文化之一,包含以徽劇、徽菜、徽雕和新安理學、新安醫學、新安畫派、徽派篆刻、徽派建築、徽派盆景等文化藝術形式。在原徽州區域內,旅遊資源極為豐富,擁有兩處世界遺產,兩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三處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一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一處世界地質公園,二處國家地質公園,三處國家森林公園和十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三處中國歷史文化名街。.

新!!: 孔承慶和徽州 · 查看更多 »

兖州府

兖州府是明代、清代在山东省设立的一个府。 元朝为兖州属济宁路,明朝洪武十八年(1385年),济宁府降为济宁州,兖州则升为兖州府。在明代,兖州府驻滋阳县,共辖23县:滋阳、曲阜、宁阳、泗水、汶上、邹县、金乡、鱼台、嘉祥、单县、成武、曹县、定陶、巨野、郓城、寿张、阳穀、东阿、平阴、滕县、峄县、郯城、费县;四州:济宁州、东平州、曹州、沂州,辖区范围基本上相当于今日山东省南部。 清代,金乡、鱼台、嘉祥归济宁州;东阿、平阴、东平州归泰安府;曹州、单县、成武、曹县、定陶、巨野、郓城建立曹州府;沂州、郯城、费县建立沂州府;滋阳、曲阜、宁阳、泗水、汶上、邹县、寿张、阳穀、滕县、峄县十县为兖州府。.

新!!: 孔承慶和兖州府 · 查看更多 »

衍圣公

衍聖公是一個中國公爵爵位名,為孔子家族嫡系後裔的世襲封號,始于北宋。1920年出生的孔德成为民國北洋政府所封之末代衍圣公。 1935年,国民政府改“衍圣公”为“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現任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是孔子第七十九代嫡长孫孔垂長。.

新!!: 孔承慶和衍圣公 · 查看更多 »

表字

表字,又称字,是漢字文化圈傳統上在本名之外的一個正式代稱。通常基於禮貌性質,一般習慣間接性叫喚他人的表字而不直稱其本名,以表示客氣避免失禮(本名則可以是當事人自述或由尊長直稱)。 表字的取法,一般与本名意义相关。歷史上有些人的表字廣為人知,本名反而隱沒於世,稱為「以字行」,如:孟浩然,名浩,字浩然。.

新!!: 孔承慶和表字 · 查看更多 »

永乐

永乐可以指:.

新!!: 孔承慶和永乐 · 查看更多 »

戶部尚書

戶部尚書,中國古代官名,六部中戶部的最高長官,相當於今日的財政部長,雅称“司徒”、“司農”、「民曹」、「地官」。.

新!!: 孔承慶和戶部尚書 · 查看更多 »

明史

《明史》是二十四史中的最後一部,是一部纪传体的史书。清朝明史馆官修,张廷玉等主撰,全書共三百三十二卷,計本紀二十四卷、志七十五卷、表十三卷、列傳二百二十卷;记明代史事,起自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迄於明思宗崇祯十七年(1644年),共277年的明朝历史。.

新!!: 孔承慶和明史 · 查看更多 »

明代宗

#重定向 景泰帝.

新!!: 孔承慶和明代宗 · 查看更多 »

明成祖

明成祖朱棣(),或稱永樂帝,是明朝第三任皇帝,公元1402年至1424年在位,在位二十二年,年号永乐。 明太祖皇四子,生于应天(今江苏南京),時事征伐,並受封為燕王。洪武三十二年或建文元年(1399年)建文帝削藩,燕王遂發動靖难之役,起兵奪位,經過三年的战争,最終胜利,殺害方孝孺,驅逐其姪建文帝奪權篡位自封為帝。明成祖在位期间,完善明朝政治制度,发展经济,开拓疆域,迁都北京,使北京至此成為中國的政治中心至今。此外他编修《永乐大典》,派遣鄭和下西洋,北征蒙古,南平安南。明成祖的统治时期被称为永乐盛世,明成祖也被后世称为「永乐大帝」。另外,他加強太祖以來的專制統治,強化錦衣衛並成立東廠,此外,他在位期間重用宦官,也促成明朝中葉後宦官專政的禍根。 明成祖崩逝后谥号「体天弘道高明广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庙号「太宗」,葬于长陵。嘉靖十七年(1538)九月,嘉靖帝改谥为「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改上庙号为「成祖」。.

新!!: 孔承慶和明成祖 · 查看更多 »

曲阜市

曲阜市位于中国山东省南部,是济宁市代管的一个县级市。古称鲁县,是春秋战国时期鲁国的国都,也是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故乡,它与南临的孟子故乡邹城市并称为“孔孟桑梓之邦”。 曲阜是中国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孔子、颜回、左丘明、鲁班等名人的故乡,黄帝诞生地,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对中国及日本、韩国、东南亚地区等儒家文化圈具有深远影响,是东方文化的重要发祥地。.

新!!: 孔承慶和曲阜市 · 查看更多 »

景泰

景泰可以指:.

新!!: 孔承慶和景泰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