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奕綸

指数 奕綸

貝勒奕綸(),成郡王綿懃第二子,母妾趙氏,履親王系第四代。 他在乾隆五十五年六月(1790年)出生,嘉慶元年八月(1807年)過繼為履郡王綿惠之子,同年十一月接替養父成為履親王第四代,但因為履親王並非世襲罔替的爵位,因此他的封爵只是貝子。 嘉慶十四年正月朝廷升他為貝勒,但道光十五年八月(1835年)就因事降回貝子,到次年四月(1836年)他去世,虛齡四十七岁,同時朝廷追封他為貝勒,並由十子載鈖襲封履親王系第五代,不過需遞降為貝子襲封。.

目录

  1. 13 关系: 多罗贝勒履親王世袭罔替乾隆嘉庆綿惠趙姓載華載鏗載鈖載鋼虚岁愛新覺羅宗譜

多罗贝勒

多罗贝勒(z),簡稱貝勒,为清朝宗室爵位。 贝勒一词原为明代女真贵族称号,即金代“勃極烈”的异译,汉译为“王”。努爾哈赤建立後金,贝勒成为其宗室封爵名,在天命年间置四大貝勒共议国政。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称帝后,定王公以下九等爵以封宗室,其中设多罗贝勒封号,为第三等爵,位次多罗郡王而高于固山贝子,亦可用以册封蒙古贵族。「多羅」满语意為一隅、一角,相當於漢人的一鄉。 無論是皇帝的兒子還是其他皇族的兒子,都有可能被晉封貝勒。不過,任何爵位還是得經過皇帝的冊封,才能得到,也就是說,只有被冊封為『多羅貝勒』這個爵位的人,才能稱為『貝勒』,不是天生就能獲得,也並不侷限於皇子或是宗室。.

查看 奕綸和多罗贝勒

履親王

和碩履親王(v),清朝世袭親王。康熙六十一年(公元1722年)),康熙帝第十二子胤祹因处理康熙帝丧事兢兢业业,晋履郡王,授镶黄旗满洲都统。雍正元年(1723年)降貝子,後來在雍正八年(1730年)復封郡王(雍正十三年(1735年)進親王),改封號履,死後諡號懿,未得世袭罔替,每次襲封需遞降一級。一共传了八代八位。.

查看 奕綸和履親王

世袭罔替

世袭罔替即世袭次数无限、而且承袭者承袭被承袭者的原有爵位。从魏晋时代开始,中国的世袭制度被进一步区分为世袭罔替和普通世袭,后者是世袭次数有限、而且每承袭一次,承袭者只能承袭较被承袭者的原有爵位低一级的爵位。到了宋代,世袭罔替基本被取消,更出现了不能被继承的终身爵。明代,皇族封爵为世袭罔替。清代,世袭罔替的爵位主要为铁帽子王。.

查看 奕綸和世袭罔替

乾隆

乾隆(z;,公元1736年至1795年)为中国清朝第六位(入關後第四位)皇帝清高宗弘历的年号。庙号“清高宗”,谥“纯皇帝”。清属蒙古尊其为腾格里特古格奇可汗。卒于嘉庆四年(1799年)葬于清东陵中的裕陵。 乾隆帝是执政时间第二长的中国皇帝,仅次于其祖父康熙帝;乾隆帝25岁登基,在位六十年,為尊敬其祖父康熙,提前讓位於嘉慶帝,之后任四年太上皇,实际行使国家最高权力长达六十四年。 嘉庆帝登基后改元嘉庆,但宫中仍用“乾隆”年号,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万岁爷进药底簿》封皮上书“乾隆六十三年”。.

查看 奕綸和乾隆

嘉庆

嘉庆(p;;公元1796年至1820年)为滿洲清朝第七位(入關後第五位)皇帝清仁宗颙琰的年号,公元1796年37歲(虛歲)即位,前后共二十五年。 嘉庆二十五年八月清宣宗即位沿用。.

查看 奕綸和嘉庆

綿惠

履郡王綿惠(),履端親王永珹第一子,母側室完顏氏,其父為完顏公義,履親王系第三代。 他在乾隆二十九年九月(1791年)出生,乾隆四十二年五月(1801年)接替父親成為履親王第三代,但因為履親王並非世襲罔替的爵位,因此他的封爵只是貝勒。 嘉慶元年八月(1807年)他去世,虛齡三十三岁,同年十一月朝廷追封他為郡王,由養子奕綸襲封履親王系第四代,不過需遞降為貝子襲封。.

查看 奕綸和綿惠

趙姓

趙姓,是一個漢姓,嬴姓十四氏之一,在中國《百家姓》中排第1位,亦是江西第42大的姓氏。宋朝時間,江西的趙姓人口在宋朝其他地區中排行第6位,佔宋朝趙姓人口的6.8%;明朝時,江西的趙姓人口在明朝其他地區中亦是排行第6位,佔明朝趙姓人口的6.1%。一些姓趙的名人包括成立南越國的趙佗、成立宋朝的趙匡胤和曾任中共中央總書記和國務院總理的趙紫陽。2016年最新姓氏人口数目的排名,由中国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统计,赵姓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2.29%约2750万人,排名第七。.

查看 奕綸和趙姓

載華

已革貝子載華(),貝勒奕綸第十一子,母妾富氏,慎郡王系第五代。 他在道光九年四月(1829年)出生,道光二十二年九月(1848年)成為貝勒奕綺的繼子,並接替養父成為慎郡王第五代,但因為慎郡王並非世襲罔替的爵位,因此他的封爵只是貝勒。 同治四年七月(1865年)他因事被廢去貝勒爵位,並恢復奕綸兒子的身分,由九兄載鋼襲封慎郡王系第六代,不過需遞降為貝子襲封。而他則於光緒十四年十月(1888年)他去世,虛齡六十岁。.

查看 奕綸和載華

載鏗

載鏗,愛新覺羅氏,字仲琴,號瑟菴,屬滿洲鑲紅旗。清朝宗室,翰林。.

查看 奕綸和載鏗

載鈖

貝子載鈖(),貝勒奕綸第十子,母妾佟氏,其父為佟玉,履親王系第五代。 他在道光五年九月(1825年)出生,道光十六年八月(1836年)接替父親成為履親王第五代,但因為履親王並非世襲罔替的爵位,因此他的封爵只是貝子。 咸豐三年十月(1853年)他去世,虛齡二十九岁,由於他無子,因此以養子溥楙襲封履親王系第六代,不過需遞降為奉恩鎮國公襲封。.

查看 奕綸和載鈖

載鋼

奉恩鎮國公載鋼(),貝勒奕綸第九子,母妾皮氏,慎郡王系第六代。 他在道光三年九月(1829年)出生,道光二十四年十二月(1844年)受封一等輔國將軍,同治四年七月(1845年)成為貝勒奕綺的繼子,並接替弟弟成為慎郡王第六代,但因為慎郡王並非世襲罔替的爵位,因此他的封爵只是奉恩鎮國公。 光緒七年十二月(合1882年)他去世,虛齡五十九岁,由長子溥泰襲封慎郡王系第七代。.

查看 奕綸和載鋼

虚岁

虚岁,是计算年龄的方法之一,是中國傳統的年齡計算方法,並自古代以來通行于東亞諸國。計算方式為此人生活过的农历年份数的总和。 例如丁亥年出生的人,到两年后的己丑年,共在丁亥、戊子、己丑三个年份生活过,故记为三岁。因此婴儿出生时就记为一岁,以后每过一个春节(农历正月初一)即增加一岁,而不像周歲(又稱實歲、足歲)算法以當事人的生日為基準。 这样,虚岁往往比周岁要大一到两岁,成为虚一岁或虚两岁。例如农历年末腊月(亦即格里曆隔年年初)出生的孩子,一过春节就记为两岁,因此比周岁要大近两岁。 此外,部分傳統以农历計算的人士,會以農曆生日那天計算,也會以虚岁作為年齡計算而非足歲年齡,例如以農曆生日計算,該人舉行「六十大壽」時,若以足歲計算該人的年齡約莫58至59歲之間。 虛歲是一種不精確的壽命計算法,不能真實衡量一個人的壽命。例如,一個孩子在大年三十出生,生下來就是一歲,第二天正月初一又加一歲,也就是說,此人雖然才生下第二天,卻已經是兩歲了。而另一個孩子在正月初一出生,生下來就是一歲,由於沒有跨年,還是一歲。這導致兩個相差一天出生的孩子在年齡上相差了一歲。最極端的情況是雙胞胎,老大在大年三十亥時出生,而老二在正月一日子時出生,在虛歲上卻相差一歲。這種計算方法顯然很不合理。.

查看 奕綸和虚岁

愛新覺羅宗譜

愛新覺羅宗譜是專門記載清朝皇室的族譜,同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一本家譜。共分8冊,也就是星源吉慶、甲册、乙册、丙册、丁册、戊册、己册、庚册。星源吉慶記載的是皇帝的兒女及后妃,甲冊記載的是清太宗以下的子孫,乙、丙二冊記載的是清太祖以下子孫,丁冊記載的是清顯祖以下子孫,戊、己、庚三冊記載的是清肇祖和清興祖以下子孫。.

查看 奕綸和愛新覺羅宗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