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天城號航空母艦 (未完成)

指数 天城號航空母艦 (未完成)

天城(あまぎ)是大日本帝國海軍的航空母艦。在動工時原為戰鬥巡洋艦(日本海軍的分類為巡洋戰艦),但在建造途中因華盛頓裁軍條約而改造成航空母艦。於改造期間在地震--損毀。.

13 关系: 加贺号航空母舰加贺级战列舰大日本帝國海軍大日本帝國海軍艦艇列表天城型巡洋戰艦八八艦隊首製艦龙骨航空母舰赤城号航空母舰關東大地震戰艦战列巡洋舰

加贺号航空母舰

加贺號是日本帝國海軍设计建造的航空母舰。加贺的命名源自日本古代令制国加贺国名,這與大部分是使用瑞獸命名的日本海軍航空母艦不同,這主要是因為她是由加贺级戰舰改裝,却沒有改名而沿用原本的战舰命名所致。.

新!!: 天城號航空母艦 (未完成)和加贺号航空母舰 · 查看更多 »

加贺级战列舰

加贺级战列舰是日本海军“八八舰队”计划中的3、4号舰,在长门级战列舰的设计基础上加以改进,采用平甲板船型,舰体中后部的三号炮塔之前与后桅杆之间加装一座双联装410毫米口径主炮。加强了水平方向以及船体两舷舯部水线下的防护,水线装甲带10-11英寸「軍艦尾張製造の件」p.17~19。舷侧装甲带采用倾斜式设计。同型舰两艘分別為「加贺」和「土佐」。1920年开始建造。 日本签订华盛顿海军条约后,按照条约规定已经下水但未完工的加贺级应予以拆毁,「加贺」预定作为靶舰进行实弹试验后销毁。后来经条约签字国同意,「加贺」接替在關東大地震中报废的天城,改装成了航空母舰;「土佐」则在完成了舰炮实弹射击和装甲防护试验后,于1925年2月9日在日本近海的宿毛湾外沉入海底。.

新!!: 天城號航空母艦 (未完成)和加贺级战列舰 · 查看更多 »

大日本帝國海軍

大日本帝国海军()是日本军的海上武裝力量,有时会用“日本海军”或“帝国海军”来称呼,二次大戰後日本也称其为“旧日本海軍”、“旧帝国海軍”。組建於1872年(明治4年)、解散於1947年(昭和22年),在甲午戰爭、日俄戰爭、太平洋戰爭等近代日本對外戰爭中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

新!!: 天城號航空母艦 (未完成)和大日本帝國海軍 · 查看更多 »

大日本帝國海軍艦艇列表

大日本帝國海軍艦艇列表是明治維新至太平洋戰爭[大東亞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 ]終結之前期間,大日本帝國海軍擁有、或計劃擁有的艦艇一覽。 另外,屬於陸軍船舶兵擁有的船舶請參考大日本帝国陆军兵器列表 再者,關於艦種類別及等級,基本上為竣工時。於終戰時被廢除的類別則不在此限。另外曾作變更的除特別記述外均會以較最要的作為類別的分類,而航空母艦改造等的重要情況下將會在艦種變更前後都作分類。關於日本海軍艦種類別變遷、大日本帝国海军舰艇条目说明,將會在另一條目記述。.

新!!: 天城號航空母艦 (未完成)和大日本帝國海軍艦艇列表 · 查看更多 »

天城型巡洋戰艦

#重定向 天城級巡洋戰艦.

新!!: 天城號航空母艦 (未完成)和天城型巡洋戰艦 · 查看更多 »

八八艦隊

1905年5月27日,在日俄战争中,东乡平八郎率日本海军联合舰队歼灭了俄罗斯帝国海军由波罗的海舰队拼凑而成的第二太平洋舰队,一举确立了日本“海军强国”的地位。从此,大舰巨炮便成了海军的传统,日本海军在日俄战争之前的六六舰队基础上规划的八八舰队便随之出笼,是以八艘战列舰和八艘裝甲巡洋舰组成,是日本海军以主力军舰为核心的海军扩充计划,其宗旨是组成强大的海军力量与敌对决。.

新!!: 天城號航空母艦 (未完成)和八八艦隊 · 查看更多 »

首製艦

#重定向 首舰.

新!!: 天城號航空母艦 (未完成)和首製艦 · 查看更多 »

龙骨

龙骨在船、汽艇或是小舟的是最重要的承重结构。它位于船的底部。在龙骨的上面有横过的船肋加固。船首和船尾,龙骨绕过艏柱。龙骨通常是船壳第一个被建造的部分。龙骨的铺设是造船过程中最重要的事情。 除了承重外,龙骨还有流体动力学上的作用。它扩大了船的侧面面积,提高了船在水中的并联阻抗,防止了侧风转向。这对逆风航行尤为重要。在帆船,龙骨会受到中部或是骨架边的斜撑的支持。 龙骨还对船的重量稳定有重要作用,减少了船的倾斜或是反向转动。.

新!!: 天城號航空母艦 (未完成)和龙骨 · 查看更多 »

航空母舰

航空母艦(常簡稱為航--母、航--艦、空--母,美規常用代號為CV+其他字母以分類)是一種以搭載艦載機為主要武器的军舰,艦體通常擁有供飞机起降的巨大甲板和座落於左右其中一側的島式艦橋(一般稱為「艦島」)。航艦是航空母艦戰鬥群的核心,艦隊中的其它船隻提供其保護和供給,而航母則提供空中支援和遠程打擊能力。航空母艦是目前最大的武器系统平台,发展至今已是現代蓝水海军不可或缺的武器,也是海戰最重要的作戰艦艇之一。 航空母艦起源於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間飛機作戰能力實用化後的影響,在各國航空技術進步、進而使陸基飛機有能力攻擊地面目標的同時,海軍亦用飛機來進行偵查與攻擊敵軍偵察機,因此出現了專門供水上飛機整備與其他雙翼機起飛的水上飛機母艦。一戰後,各大海軍強國主要仍維持著崇尚排水量大、裝載大口徑艦砲軍艦的大艦巨砲主義,但即使如此還是有不少軍事理論家提倡將飛機用於攻擊軍艦的作法,因此研製出多種形式的航空母艦、奠定未來海空兵力的發展。第二次世界大战爆發後,航艦的重要性日益浮現,而在珍珠港事件以及馬來亞海戰的結果中顯示,大型軍艦在飛機的空中攻擊下十分脆弱,大艦巨砲主義也因此走向終結,到了戰爭後期各國不但趕緊將許多艦船改裝成臨時航母之外,還出現了如菲律賓海海戰此類的航艦大戰。 二戰結束後,航空母艦的地位一度因為核武器的出現而產生爭議與討論,特別是在受到核武器攻擊下的生存能力,但到了朝鲜战争後又恢復了其重要性,世界形成以美國為首的航艦武力對抗苏联水面艦艇部隊的格局,航空母艦更是參與了世界各地的局部衝突與代理戰爭。冷戰結束後,世界各國軍備緊縮,目前僅中國、俄罗斯、英国、法国、印度、巴西、意大利、西班牙、美國、泰国擁有或計划建造航空母艦,由於其造價與維護費用巨大,擁有航空母艦也是國力強大的表現,在這方面美國海軍即擁有世界上全部已服役航艦總數的一半,排水量則佔了超過80%,其相關科技也是世界領先。.

新!!: 天城號航空母艦 (未完成)和航空母舰 · 查看更多 »

赤城号航空母舰

原計畫“天城”级巡洋戰艦二号舰,第一航空舰队旗舰、第一航空战队赤城(あかぎ)是大日本帝國海軍(下稱日本海軍)的航空母艦。赤城號最初设计規劃為天城級戰鬥巡洋艦的2號艦,因華盛頓海軍條約而將天城級改裝為航空母艦;不過因為關東大地震的破壞讓天城號報廢,僅赤城號完成改造。本艦為日本海軍僅次於信濃號的第二大航空母艦,並以第一航空戰隊旗艦的名號服役了15年,並參加了太平洋戰爭初期重要的海戰,後於中途島海戰中戰沉。 作为日本除信浓號外最大的航空母舰和最初建造的大型航母,赤城一直被视为机动部队的象征:帝国海军于1928年以赤城为旗舰组建第一航空战队、1934年又以她为旗舰组建第二航空战队、1941年第一航空舰队组建,赤城依然作为整个机动部队的旗舰而存在,堪称日本海军航空兵的摇篮。 海军大将山本五十六曾担任舰长;日本海軍航空主導論奠基人源田实、第一航空舰队飞行总队长渊田美津雄、“雷撃の神様”村田重治、瑞鹤飞行队长岛崎重和、飞龙飞行队长友永丈市、赤松贞明、板谷茂、進藤三郎、中島正、柴田武雄、志賀淑雄等等王牌均曾在此服役。.

新!!: 天城號航空母艦 (未完成)和赤城号航空母舰 · 查看更多 »

關東大地震

東大地震,又稱關東大震災()是一場在1923年(大正12年)9月1日日本時間上午11時58分,發生在日本關東平原的地震災害,矩震級高達8.1,震源深度15千米,震央位於神奈川縣相模灣的伊豆大島,屬於上下震動型的強烈地震。這次地震影響範圍包括了東京府(今 東京都)、神奈川縣、千葉縣以及靜岡縣,又稱為東京大地震。這次地震持續的時間眾說紛紜,介於4至10分鐘。關東大地震發生後,日本時間12時1分與3分又分別發生規模7.3與7.2的餘震,這三次地震合計持續5分鐘以上。 這次地震對東京、橫濱這兩個日本大城造成毀滅性的破壞,受災範圍廣及整個關東地方。關東大地震的破壞力相當驚人,將93公噸重的鎌倉大佛塑像震移,該地距離震央超過60公里,導致塑像向前滑動大約兩英尺。 關東大地震死亡人數估計大約介於100,000至142,000人(包括大約40,000人失踪,被推定均已死亡)之間。是大日本帝國期間最嚴重的一次自然災害。根據鹿島建設的研究報告顯示,直到2005年9月為止,總共有105,000人證實死於關東大地震。.

新!!: 天城號航空母艦 (未完成)和關東大地震 · 查看更多 »

戰艦

戰艦(Battleship),美國軍規常用代號為BB。台湾稱為--,香港稱為--,日本稱為戦艦、中国大陆稱為--,是裝有厚重裝甲和大口徑主炮的大型軍艦,是人類創造的最龐大和複雜的武器系統之一,大艦巨砲主義時代的極致產物。19世紀末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战列舰作為海軍中最大的武裝艦艇,是一個國家海軍力量的標誌,因此常被做為「主力艦」(capital ship)。隨著潛艇技術日漸成熟,空中優勢破壞戰力平衡和精确制导武器的開發,戰艦已不再被認為是建立海上優勢所必須的裝備,因此已經全部退役。 现代的“战列舰”這個名詞來源於历史上的風帆戰列艦(全称ship of the line of battle,简称ship of the line或line-of-battle ship),從17世紀中葉到19世紀中葉主要排成戰列線進行戰鬥的大型軍艦。隨著蒸汽機、爆破彈和鋼鐵裝甲的發展,19世紀後期出現了稱為鐵甲艦(Ironclads)的蒸汽裝甲艦,即是後來戰艦和裝甲巡洋艦的前身。1906年服役的無畏號(HMS Dreadnought)標誌著戰艦“全裝重型火炮”的革命,後來所有按這個概念設計的戰艦都被稱為無畏艦,與之相對,之前的戰艦稱為前無畏艦。不久,出現了比無畏號更強大的戰艦,稱為超無畏艦。 海軍大國爭相建造戰艦引起了長期的軍備競賽。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爆發了戰艦對決的日德蘭海戰。戰後,各海軍大國通過限制海軍軍備條約對締約國戰艦的數量和性能作出限制。條約生效期間被稱為“海軍假日”。條約失效後,出現了最後一波建造戰艦的熱潮,出現了大和号等排水量超過60,000噸的巨艦。即使如此,戰艦的價值一直受到質疑,更小、更廉價的潛艦、魚雷和飛機都能對戰艦造成嚴重傷害。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航空母艦取代戰艦成為海戰的主導力量。戰後,戰艦紛紛走上退役道路,原有的建造計畫被取消,只有美國海軍曾在幾次戰爭中重新將數艘戰艦投入使用。 美國最後两艘战列舰威斯康星號(BB-64)和密蘇里號(BB-63)參與1990波斯灣戰爭,是戰列艦最後參與的大型戰役。戰爭結束後,兩艦先後於1991年和1992年退役,並分别在2006年和1995年被除籍。现在只有美国和日本保留了数艘退役战列舰,作为浮动博物馆使用。.

新!!: 天城號航空母艦 (未完成)和戰艦 · 查看更多 »

战列巡洋舰

戰鬥巡洋艦(battlecruiser 或 battle cruiser;又名巡洋戰艦,或簡稱戰巡)是一種短時間活躍於20世紀初的主力艦。戰鬥巡洋艦在尺寸、造價和武裝與戰艦相近,但一般裝甲都較其薄弱,以換取更高的航速。世界上第一批戰鬥巡洋艦為英國所建造,與同時代的「無畏艦」取代「前無畏艦」一樣,戰鬥巡洋艦也是「裝甲巡洋艦」進一步發展而成的結果。戰巡的設計理念是以自身高航速的優勢去追捕速度較慢的巡洋艦,並透過戰艦級別的火力摧毀,而裝甲厚重、航速較慢的戰艦則加以迴避。然而在實戰中,大多情況是戰鬥巡洋艦與防護較佳的戰艦共同作戰,其選擇性交戰的構想難以實踐。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世界上只有英國、德國、鄂圖曼土耳其、澳大利亞和日本海軍使用戰鬥巡洋艦此一艦種,著名相關海戰包括福克蘭群島海戰、德軍於北海襲擾英國沿海都市的行動以及史上最大規模的主力艦海戰——日德蘭戰役。英軍的戰鬥巡洋艦隊在日德蘭戰役中受創嚴重,其輕裝甲難以承受大口徑艦砲彈藥的破壞。戰後,主力艦的設計傾向轉為戰艦航速增快、戰巡則是裝甲增厚,戰鬥巡洋艦與快速戰艦之間的分野也越來越模糊不清。《華盛頓海軍條約》後,各國的主力艦建造計畫受到了限制,催生了各種特定數據限制的「條約型」戰艦與戰巡,部份的建造計畫也因此廢止。 1930年代起,世界上只剩下英國海軍繼續服役戰鬥巡洋艦此一艦種,日本的戰巡則已經被重新改造過,與戰艦幾近相同的性能。 二戰期間,戰鬥巡洋艦再度被投入戰場,但只有一艘存活至戰後。戰巡重新定位於為大型「巡洋艦殺手」的軍艦,但在戰爭中幾乎沒什麼發揮空間,其相關建造計畫也被嚴重限制,以騰出造船能量用於需求更迫切的護衛艦、航空母艦和貨船。冷戰期間,蘇聯將「基洛夫級」導彈巡洋艦也歸類為戰鬥巡洋艦。.

新!!: 天城號航空母艦 (未完成)和战列巡洋舰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