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天主教藝術博物館與墓室

指数 天主教藝術博物館與墓室

天主教藝術博物館與墓室(葡萄牙語:Museu de Arte Sacra e Cripta ,英語:Museum of Sacred Art and Crypt),位於澳門地標大三巴牌坊後面,原屬天主之母教堂的內部主祭壇的位置。1835年學院大火,教堂被夷為平地,僅存前壁。教區把後方的空間改為墳地,直到城外的舊西洋墳場完成為止。此後該地段一宜丟空。1990年代,當局進行了考古發掘,起出教堂的地基,然後建立了博物館與墓室,1996年10月23日落成揭幕。現展出了屬天主教澳門教區的文物,其中包括油畫、耶穌受難像、聖像、教堂聖物、禮拜器物等,共三十四件,其中尤以《聖彌額爾大天神》油畫最珍貴,是聖保祿學院唯一留存至今的油畫藝術品。 墓室安放了由路環聖方濟各聖堂遷來的日本和越南殉道者骸骨。中央為一座花崗岩墓穴的遺址,墓主很可能是聖保祿學院創始人范禮安神父。.

13 关系: 大三巴哪吒廟大三巴牌坊大炮台天主教澳門教區地標聖保祿學院聖味基墳場路環范礼安葡萄牙語英語澳門澳門博物館

大三巴哪吒廟

大三巴哪吒廟(葡萄牙文:Templo de Na Tcha, junto às Ruínas de S. Paulo)住於澳門大三巴牌坊右側,聖方濟各斜巷與茨林圍交界,為澳門現存兩座哪吒廟之一。大三巴哪吒廟常被視為澳門中西文化和恰相處之象徵,2005年成為澳門歷史城區的一部份。其門前是另一文物舊城牆遺址。 創建於1888年,改建於清光緒廿七年(1901年),政府也於1995年及2000年曾經維修此廟,即是清洗及修補廟頂、粉飾牆壁及裝飾物,更換部分朽壞木構件。建廟前,澳門瘟疫流行,死人無數,該區坊眾以本區並無神廟壓邪,乃與柿山坊眾商議,擬請柿山之哪吒神來大三巴,建廟奉祀,但遭反對,屢洽不果,於是自行建廟。 哪吒廟與大三巴牌坊同在一山坡上,依附在舊城牆一側,建築深8.4米,寬4.51米,為兩進式建築,但中間沒有天井,是傳統中式廟宇中較罕見的例子。建築主要由相連的門廳及正殿組成,正殿進深5米,四面牆體均以青磚築建而成,青磚表面抹灰並重新劃上磚線,屋頂為傳統硬山式,正脊高5米,檐口高3米多,整體主要以灰色為主,除山牆上有少許草尾點綴外,一般不作裝飾。 正殿入口前是哪吒廟之門廳,它是一歇山式建築,由於缺少了天井這過渡空間,其部分屋頂重疊於正殿屋頂上。門廳三周不砌牆,只以黑色木欄柵圍繞。整個屋頂之重量,由正面兩條石立柱及插入正殿山牆之木樑承托,建築正脊有鰲魚及寶珠襯托,垂脊呈飛檐狀。建築整體裝飾簡約,即使裝飾最多的地方,也只是位於兩重疊屋頂間之空間裏,整體風格內歛平實。 哪吒廟與周圍建築相比,像一個建築小品,它不和舊城牆及大三巴牌坊競爭墩厚和雄偉,而是通過簡單裝飾材料以不同的虛實對比手法,體現其輕巧別緻的形象。.

新!!: 天主教藝術博物館與墓室和大三巴哪吒廟 · 查看更多 »

大三巴牌坊

大三巴牌坊,其正式名稱為聖保祿大教堂遺址(Ruínas da Antiga Catedral de São Paulo),一般稱為大三巴或牌坊,是澳門天主之母教堂(聖保祿教堂)正面前壁的遺址。大三巴牌坊是澳門的標誌性建築物之一 - 文匯報 2007年6月15日 於2007年11月1日造訪,同時也為「澳門八景」之一。2005年與澳門歷史城區的其他文物成為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 - 澳門世界遺產 於2007-08-03造訪。.

新!!: 天主教藝術博物館與墓室和大三巴牌坊 · 查看更多 »

大炮台

澳門的大炮台(Fortaleza do Monte)(又名聖保祿炮台、中央炮台或大三巴炮台),是位於澳門的古老炮台,為中國現存最古老的西式炮台建築群之一部分。昔日曾是軍事防禦設施的重心,現為澳門歷史城區一部份,為澳門之旅遊景點。 大炮台位居澳門半島中央柿山之上,原為軍事用途。現大炮台的中央為1998年建成的澳門博物館,而大炮台城堡的頂層則為大炮台花園。大三巴牌坊和大炮台兩個景區兼具中葡文化特色,故成為澳門獨特的澳門八景之一部分。 澳門大炮台建於明神宗年間(公元1617年),原為耶穌會大三巴教堂(即大三巴牌坊的前身)的祭天台,保護耶穌會在澳門的產業,後被澳葡政府轉為軍事防禦設施的大炮台城堡。大炮台的建築歷時10年,1626年才完成。大炮台與媽閣炮台和東望洋炮台組成一道堅固的外圍軍事防線,以防範海盜之用。從1623年至1740年間,曾為城防司令和澳門總督官邸。 此軍事禁區在1966年解禁,向公眾開放為旅遊景區。大炮台曾改建為澳門氣象局,後澳門氣象局於1996年遷至氹仔。大炮台曾分別於1992年、1993年及1996年進行修葺工程。1998年,大炮台的中央建成澳門博物館。.

新!!: 天主教藝術博物館與墓室和大炮台 · 查看更多 »

天主教澳門教區

天主教澳門教區是天主教會在澳門設立的教區,也是東亞歷史最悠久的教區,成立於1576年1月23日,現今管轄範圍為澳門特別行政區全境。奉錫耶納聖加大肋納及聖方濟各沙勿略為主保聖人,格言為「科學與道德」(Scientia et Virtus)。.

新!!: 天主教藝術博物館與墓室和天主教澳門教區 · 查看更多 »

地標

地標是指某地方具有獨特地理特色的建築物或者自然景觀地形,遊客或其他一般人可以看圖而認出自己所在之處,例如摩天大樓、購物中心、會議中心、飯店、娛樂場所、體育館、劇院、學校、博物館、紀念碑、廣場、鐘樓、市政廳、教堂、寺廟、清真寺、雕像、車站、機場、發電廠、天線、煙囪、水壩、水塔、燈塔、橋樑等公共建設。.

新!!: 天主教藝術博物館與墓室和地標 · 查看更多 »

聖保祿學院

聖保祿學院(Colégio de São Paulo;或稱天主聖母學院)是耶穌會在1594年於澳門創立的一間天主教高等學院(接近當時歐洲的大學),亦為中國的第一所西式高等教育學校,位置座落於天主之母教堂(現大三巴牌坊)與大砲台之間,屬於一所傳教士神學院,而辦學經費主要由葡萄牙商人提供支持。.

新!!: 天主教藝術博物館與墓室和聖保祿學院 · 查看更多 »

聖味基墳場

聖味基墳場(俗稱舊西洋墳場;Cemitério São Miguel Arcanjo)是羅馬天主教墳場,位於澳門西墳馬路,設於1854年,當時位於澳門城外。中間有教堂,稱為聖彌額爾小堂(Capela de São Miguel,建於1875年)。其俗稱中的「舊」是相對於虔信街的望廈墳場(「新西洋墳場」)而言。.

新!!: 天主教藝術博物館與墓室和聖味基墳場 · 查看更多 »

路環

路環(Coloane)古稱鹽灣、鹽灶灣、九澳島或阿婆尾,因東北角之九澳灣與島上九澳山而得名。此外,路環的葡文名稱原因,也有音譯自該島的粵語古稱「過路灣」。現在是澳門的一個地方,是組成澳門的四大部份(區域)之一。由於該島大部分地還沒開發,植被豐富,風景優美,因此路環被譽為澳門最後的後花園。路環島的最高峰疊石塘山半山以上的地區,被劃為郊野公園和媽祖文化村,受到嚴格保護。 路環原為一個獨立島嶼,其位置相當於今天路氹填海區蓮花路(映山湖)、石排灣馬路以南的部分,因為長期填海,現已和氹仔連成一體,而兩島之間因填海而成的區域就是現在的路氹城。.

新!!: 天主教藝術博物館與墓室和路環 · 查看更多 »

范礼安

范礼安(Alessandro Valignano,),耶稣会意大利籍传教士。其原名中文直译为亞歷山德羅·范禮納諾,范礼安是他的中文名字。他是继沙勿略之后,又一位对天主教在中国传播有重要影响的人物。.

新!!: 天主教藝術博物館與墓室和范礼安 · 查看更多 »

葡萄牙語

葡萄牙語(葡语:Português,簡稱:葡語),是羅曼語族的一種語言。葡語以使用國家數量來算是世界排名第七的語言,使用地區包括葡萄牙、巴西、安哥拉、莫桑比克、佛得角、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幾內亞比索、東帝汶和澳门,共計九個國家或地區。超過兩億人口以葡萄牙语为母語。 由於葡萄牙從15世紀和16世紀開始向外進行殖民擴張,建立了包括美洲的巴西、亞洲的澳門的殖民統治,葡萄牙語也成為某些地區最常用的第二外語,如西印度的達曼-第烏聯邦區,以及馬來西亞的马六甲州。 最古早的葡萄牙語,源於中世紀的加里西亞王國所使用的一支通俗拉丁語變體。今日的母語人口約為2.1億左右,若包含第二語言使用者則約為2.4億人,通常被列為母語人口世界第6或第7多的語言。葡萄牙語使用區域佔地相當廣泛,同時主要因為巴西眾多的人口,葡萄牙語也是南半球最多人使用的語言,和拉丁美洲僅次於西班牙語的第二大語言。 西班牙作家米格尔·德·塞万提斯曾把葡萄牙语称作“甜蜜的语言”,巴西诗人奥拉沃·比拉克则把葡萄牙语比作“última flor do Lácio, inculta e bela”,意即“拉齐奥最后一朵绚烂的野花”。 葡語界目前唯一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若澤·薩拉馬戈曾說:「世上沒有葡萄牙語這種語言,而是有很多語言使用葡語。.

新!!: 天主教藝術博物館與墓室和葡萄牙語 · 查看更多 »

英語

#重定向 英语.

新!!: 天主教藝術博物館與墓室和英語 · 查看更多 »

澳門

澳門(Macau;Macao),簡稱澳,古稱濠鏡澳,或稱濠江、海鏡、鏡海、媽港、梳打埠,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個特别行政区之一,位於南海北岸、以及珠江口西側,北接廣東省珠海市,東面與鄰近的香港相距63公里,其餘兩面與南海鄰接。 澳門全境由澳門半島、氹仔以及路環三個區域所組成,2000年後氹仔與路環之間開發出以賭業為主的路氹城區域:澳門半島是澳門發展的核心,其東北面一小部份陸地與中国大陸連接,氹仔和路環原本分別為兩座離島,後來連陸而成為了路氹城。 澳門是歐洲國家在東亞的第一塊、也是最後一塊屬地。澳門自秦始皇三征嶺南後屬中國版圖,從明朝中葉的1557年開始被葡萄牙人租借,但明朝设置官府管理。直至1887年,葡萄牙與清朝簽訂有效期為40年的《中葡和好通商條約》(至1928年期滿失效)後,澳門成為葡萄牙殖民地。1980年代,葡萄牙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共同探討澳門前途問題,其後於1987年簽署《中葡聯合聲明》,葡萄牙根据声明於1999年12月20日將澳門主權移交中國,實行一國兩制,享有「澳人治澳、高度自治」權利。 澳門為獨立之經濟體,其中旅遊業與博彩業為重要產業,尤其主權移交後開放賭權,現在發展為「世界上第一大賭城」。澳門為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每平方公里人口超過2萬。2015年澳門的人均本地生產總值依國際匯率爲78,586美元,名列世界第三。澳門2015年人均国民总收入依购买力平价爲102,480美元,名列世界第三。.

新!!: 天主教藝術博物館與墓室和澳門 · 查看更多 »

澳門博物館

澳門博物館(Museu de Macau, Macao Museum),是展示澳門歷史及民俗的城市博物館。澳門博物館位於澳門市中心的古蹟大砲台上,由葡萄牙建築師馬錦途所設計,於1996年9月動工興建,於1998年4月18日落成開放。澳門博物館所在地的大炮台,以及毗鄰的澳門著名景點大三巴牌坊(聖保祿教堂及學院遺址)等所組成的澳門歷史城區,於2005年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之世界遺產(文化)名錄。.

新!!: 天主教藝術博物館與墓室和澳門博物館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天主教藝術博物館天主教艺术博物馆与墓室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