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大善地法

指数 大善地法

大善地法(kuśala-mahā-bhūmikādharmāḥ),佛教術語,說一切有部對心所的分類之一,為與善心相應俱起的心所。.

目录

  1. 15 关系: 大地法不害不放逸信 (佛教)心所善 (佛教)精进無瞋無貪说一切有部輕安捨 (佛教)无著愧 (佛教)慚 (佛教)

大地法

大地法(梵文:),又稱遍大地法、十大地法,佛教術語,是心所的分類法之一,由說一切有部提出。有十種心所被分類為大地法之中,包括受、想、思、觸、欲、慧、念、作意、勝解、三摩地等十個心所。大地法可通於善、惡,與一切心相應俱起。 《俱舍論》將其列入五位七十五法之中。唯識學派將其列入五位百法中。它相當於《攝阿毘達摩義論》中五十二心所法中的通一切心心所。.

查看 大善地法和大地法

不害

不害(अहिंसा,,avihiṃsā),又譯不殺、不殺生,原意是指对一切有情不加以伤害,為非暴力之意。源自古印度宗教,由印度教、耆那教及佛教承襲下來。佛教的五戒中,以不害為首。.

查看 大善地法和不害

不放逸

不放逸(apramāda),佛教術語,意為專注的修行善法,遠離惡法,為放逸的反義詞,與精進的意義相近。為心所之一,說一切有部將其列為大善地法之一。.

查看 大善地法和不放逸

信 (佛教)

信(saddhā,śraddhā),佛教術語,指信仰的行為,或是信心本身。在佛教中,信仰是一個重要的概念,正確的信仰,特別是對於佛教三寶的信仰,稱為正信,或淨信。阿毘達摩中,將信列為心所之一。一般而言,佛教鼓勵四種信仰,也就是對於佛、法、僧與戒的信仰,稱為四不壞淨,或四不壞信。在五根、五力中,皆將信列入其中。華嚴宗有十信的說法。 信的反義字,為不信,以及疑。.

查看 大善地法和信 (佛教)

心所

心所(caitasika,cetasika,藏文:sems byung),又稱心所法、心所有法、心數、心數法,佛教術語,意指心的所緣、所有,與心相應俱起的法。當心識在運作時,會與心識同時發生的各種名法皆可稱為心所。它的功用是作為心的助伴,支持心的運作。.

查看 大善地法和心所

善 (佛教)

善(कुशल,,kusala),又譯善巧、福、利、賢、方便等,佛教術語,意為好的、善的、增長、改善、有利益的,用來形容能帶來利益、好處的事物或行為。說一切有部將一切事物分為善、惡與無記三種特性,其中,善被稱為白法、白淨法、清淨法等,指能帶來正面結果的特性。阿毘達磨中,將善定義為一切能能善心所相應的行為、思想。.

查看 大善地法和善 (佛教)

精进

精进(विर्या,viriya,viriya),又譯勤,音譯毗梨耶,佛教术语,意指身体力行善法、勤断恶根,对治懒惰松懈《大智度论》(卷八十):“精进者,谓心练于法而不懈怠。如法致财而用于布施等,为身精进;断悭贪等恶心,使不得入者,为心精进。”。為六度、七覺支與八正道之一。它也是一種心所,被列入大善地法之一。.

查看 大善地法和精进

無瞋

無瞋(adveṣa,,adosa),又譯不恚,佛教術語,指不侵害他人、沒有憤恨,是瞋的反義字,被列為三善根之一。為一種心所,說一切有部將其列入大善地法中。.

查看 大善地法和無瞋

無貪

無貪(巴利文與Alobha),又譯不貪,佛教術語,指不貪婪,不貪著世間,是貪的反義字,被列入二善根或三善根中。為一種心所,說一切有部將其列入大善地法中。.

查看 大善地法和無貪

说一切有部

说一切有部(梵語天城文:सर्वास्तिवाद,IAST:,Sabbatthivāda),简称为有部,音譯為萨婆多部,是部派佛教中上座部分出的一部。.

查看 大善地法和说一切有部

輕安

輕安(passaddhi,prasrabhi,動詞為passambhati),又譯猗、猗息、除,佛教術語,為七覺支之一,常用來指稱進入三摩地前心喜而身樂的狀態。也是大善地法之一。.

查看 大善地法和輕安

捨 (佛教)

捨(ऊपेक्खा,,或upekṣaka,adhyupekṣaṇā),佛教術語,是一種平等而安穩的心態。為四梵住與七覺支之一。它也是一種心所,說一切有部將其列入大善地法中。.

查看 大善地法和捨 (佛教)

无著

无著(Asanga),著是执着的着。音譯為阿僧伽,阿僧佉,北印度犍陀羅人,約生活於公元4世紀,古代印度佛教高僧,在化地部出家,為印度瑜伽行唯識學派(即印度唯识宗)创始人。在整个佛教历史中擁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藏地,與其弟世亲為佛教的二勝六莊嚴之一。.

查看 大善地法和无著

愧 (佛教)

愧(अपत्राप्य,,ottappa),佛教術語,字面意義為端正或羞恥。對於不好的行為感到羞恥,而拒絕去做,改正為良好行為,稱為愧。這是一種良好的心所,說一切有部將其列入大善地法中。 其反義為無愧。.

查看 大善地法和愧 (佛教)

慚 (佛教)

慚(hrī,,hiri),佛教術語,字面意義為自我尊重,覺醒。是一種道德勇氣及誠實態度,使人能夠面對與反省自己的行為,避免不道德的舉動。在阿毗達摩傳統中,被認為是一種善的心所,說一切有部將其列為大善地法之一。 其反義詞為無慚。.

查看 大善地法和慚 (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