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堯恕法親王

指数 堯恕法親王

堯恕法親王(),諱完敏(さだとし),幼名照宮,字體素,號逸堂,是江戶時代前期皇族及僧人。是後水尾天皇的第十皇子,母親為園基音女新廣義門院國子,天台宗延曆寺別院妙法院的門跡。 慶安三年(1650年)出家,繼承妙法院門跡、一身阿闍梨,成為護持僧,並3度任天台座主、1665年(寬文5年)敘二品。元祿四年(1691年)於寺院內建造退休所的鐵龍草庵,並遷移到那裡住。專心致志天台教育的研究,他也通曉詩歌、書道、繪畫和連歌。 |- |- |- |- Category:江戶時代法親王 Category:江戶時代僧人 Category:天台座主.

32 关系: 堯延法親王堯然法親王天台宗天台座主妙法院守澄法親王宗澄女王寬永寬文尊證法親王延曆寺後光明天皇後西天皇後水尾天皇園國子僧侣出家八條宮穩仁親王公辨法親王元祿皇族理忠女王盛胤法親王靈元天皇永享女王江户时代法親王明正天皇文智女王日本慶安慈胤法親王

堯延法親王

堯延法親王(),俗名周慶,幼名六宮,是日本江戶時代前期、中期的法親王,生父母是靈元天皇及五條庸子,東山天皇、有栖川宮職仁親王和作宮的異母兄弟。.

新!!: 堯恕法親王和堯延法親王 · 查看更多 »

堯然法親王

堯然法親王(),俗名常嘉,幼名六宮,是日本江戶時代前期的法親王,生父母是後陽成天皇及持明院基子,後水尾天皇和高松宮好仁親王的異母兄弟。他也是天台宗延曆寺別院門跡妙法院的門跡,院號慈音院。.

新!!: 堯恕法親王和堯然法親王 · 查看更多 »

天台宗

天台宗,漢傳佛教十宗之一,始於南北朝末期,是漢傳佛教中,最早一個完全由中國佛教論師所創立的本土性宗派。因其實際開創者智顗大师常駐浙江天台山說法,故稱天台宗。以《妙法蓮華經》為其根本經典,又被稱為法華宗。因为该宗注重於修行止观,又称止观宗。因為它重視佛教教理的研究,同時結合了止觀的實際修行,以「教觀雙美」而聞名。 天台宗于9世纪初被日本僧人最澄传到日本,盛極一時。但在宋朝之後,天台宗在中國衰弱,多數門徒歸於禪門。但是在日本佛教反而成為一個很重要的宗派。中國天台宗祖庭在浙江天台山國清寺,湖北玉泉寺和寧波延慶寺 (觀宗寺)亦為傳播天台教法的重要道場。日本天台宗總本山則為比叡山延曆寺。.

新!!: 堯恕法親王和天台宗 · 查看更多 »

天台座主

天台座主(てんだいざす)是日本天台宗的總本山比叡山延曆寺的貫主(住持),總監天台宗的諸末寺的役職。也稱作「山之座主」。但是,不居住在比叡山,僅在重要的修法、儀式之時入山的座主相當多。.

新!!: 堯恕法親王和天台座主 · 查看更多 »

妙法院

妙法院(みょうほういん)是位在日本京都府京都市東山區的天台宗寺院。山號「南叡山」(なんえいざん)。本尊普賢菩薩、開基(創立者)為最澄。是由皇族・貴族子弟擔任歷代住持的「門跡」寺院,和青蓮院、三千院並稱「天台三門跡」。管理蓮華王院(三十三間堂)。.

新!!: 堯恕法親王和妙法院 · 查看更多 »

守澄法親王

守澄法親王(),舊法號尊敬法親王,俗名幸教,幼名今宮,是江戶時代前期皇族及僧人。是後水尾天皇的第六皇子,母親為園基任女壬生院國子,第一代輪王寺宮門跡(日光門跡),同時也是東叡山(寬永寺)、日光山(輪王寺)貫主及天台座主。受朝廷宣下依次為二品、一身阿闍梨、一品、護持、牛車、検封阿闍梨,院號本照院。.

新!!: 堯恕法親王和守澄法親王 · 查看更多 »

宗澄女王

宗澄女王(寬永16年2月8日(1639年3月12日) - 延寶6年2月5日(1678年3月27日))、江戶時代前期皇族・尼。後水尾天皇的皇女、母為園光子(壬生院)。幼名為谷宮(たりのみや)。後光明天皇的同母妹。明正天皇、後西天皇、靈元天皇的異母姐妹。 承應3年(1654年)5月入圓成山靈鑑寺出家、稱宗澄、道號為月山且為靈鑑寺宮門跡的開基者。延寶6年(1678年)2月6日以40歳齡死去。法名為淨法身院月光。葬於京都北之邊(京都市上京區北邊町)的廬山寺。.

新!!: 堯恕法親王和宗澄女王 · 查看更多 »

寬永

寬永是日本的年號之一,指的是元和之後、正保之前,由1624年到1643年的這段期間。這個時代的天皇是後水尾天皇、明正天皇、後光明天皇。江戶幕府的將軍是德川家光Titsingh, Isaac.

新!!: 堯恕法親王和寬永 · 查看更多 »

寬文

寬文是日本的年號之一。在萬治之後,延寶之前。指1661年到1672年的期間。這個時代的天皇是後西天皇、靈元天皇。江戶幕府的將軍是德川家綱。.

新!!: 堯恕法親王和寬文 · 查看更多 »

尊證法親王

尊證法親王(),俗名周賢,幼名玲瓏宮,是江戶時代前期皇族及僧人。父母是後水尾天皇和園國子,靈元天皇同母兄;同時是天台宗天台座主和青蓮院宮門跡,院號後桂蓮院。.

新!!: 堯恕法親王和尊證法親王 · 查看更多 »

延曆寺

延曆寺是位于滋賀縣大津市坂本本町的一個寺院。位于比叡山內。不少名僧出身該寺,有「日本佛教之母山」的美稱,由於在戰國時代曾因庇護淺井長政跟朝倉義景的軍隊而遭織田信長焚燬,所以也常在宗教、歷史文學作品中出現。該寺登錄在世界文化遺產名單之中。 2010年5月21日,延暦寺初代座主義真的彩色肖像畫在京都仁和寺被確認尋獲,由於比叡山在遭大名織田信長焚毀,損失許多史料與文物,這回發現義真肖像畫很具歷史意義。.

新!!: 堯恕法親王和延曆寺 · 查看更多 »

後光明天皇

後光明天皇(;),後水尾天皇第四皇子,諱紹仁,幼名素鵝宮。母親為園基任之女園光子(壬生院)。1642年立為太子,第二年由異母姊明正天皇讓位而成為天皇。由於他的性格相當激烈,對於幕府方面頗有抵抗之意。另一方面,他是個愛好學問的人,受到當時儒者藤原惺窩的影響,積極引進朱子學。此外,他再次提出恢復神宮例幣儀式,也有意要復興大學寮。1654年,罹患痘瘡而亡,葬於月輪陵(位於今日京都市東山區)。.

新!!: 堯恕法親王和後光明天皇 · 查看更多 »

後西天皇

後西天皇(), 諱良仁,幼名秀宮,後水尾天皇第八皇子,母親為左中將櫛笥隆致之女,典侍櫛笥隆子(逢春門院)。良仁親王原本準備迎娶高松宮好仁親王之女明子女王為妃,以準備繼承高松宮,但因為其兄後光明天皇猝逝,於是在後光明天皇的養嗣子識仁親王長大之前,由良仁親王暫時繼承皇位。1654年,良仁親王即位,成為天皇;而於1663年,讓位給識仁親王。其在位其間大約有十年之久。 後西天皇在學問方面有所成就,他有和歌的才華,對古典文學造詣深厚,有著作《水日集》傳世。但在他的在位期間當中,卻又相繼發生明曆大火與伊勢神宮、大坂城等等火災事件,各地方也多有地震、水災等事件,因此當時的人民責備是天皇沒有德行才導致天災人禍不斷,使他決心讓位。也正是因為這些事件,他複製朝廷各種記錄,以防備火災,可謂其貢獻。1685年過世,葬於月輪陵。 由於他承繼其兄皇位後,又讓位兄長的嗣子,在遭遇上與淳和天皇很相似,而淳和天皇又有「西院之帝」的稱呼,因此他被追封為「後西院天皇」。明治時代以後,廢除了院號的使用,因此「後西院天皇」的稱呼被改為「後西天皇」。.

新!!: 堯恕法親王和後西天皇 · 查看更多 »

後水尾天皇

後水尾天皇(;),日本第108代天皇,1611年5月9日-1629年12月22日在位。諱政仁()。 後水尾天皇是後陽成天皇第三皇子,母親為女御近衛前子。他於1611年接受後陽成天皇的讓位。原本後陽成天皇有意將帝位禪讓給他自己的弟弟八條宮智仁親王,因此後水尾天皇與其父之間關係並不和睦。 後陽成天皇的讓位是出於德川家康的意思,由於幕府初建,需要朝廷的權威做為後盾,而朝廷則需要幕府的金錢援助,只好屈從幕府威勢下。1619年,後水尾天皇因為寵愛的女官已生下一子一女的事被傳到當時將軍德川秀忠那裡,引起秀忠強烈不滿。1620年,由於朝廷迫於對德川家金援的需要,天皇不得不迎秀忠之女德川和子入宮。 寬永四年(1627年),發生紫衣事件,朝廷為了財政,事先未同幕府商量,允許禪門大德寺和妙心寺僧侶數十人穿紫衣袈裟。但是幕府制定僧侶之諸出世法度、京都大德寺及妙心寺之紫衣敕許無效,讓朝廷很沒面子。寬永六年(1629年),將軍德川家光竟派他的乳母春日局前往面見天皇,由於春日局無官無位卻前往面見天皇(春日局的義兄是朝廷公卿、武家傳奏三條西實條,而且春日局的父親是明智光秀的部下齋藤利三,前任丈夫是大名稻葉正成),被天皇認為是奇恥大辱,覺得幕府無把他的權威放在眼裡。同年,憤怒的天皇無預警讓位給才只有七歲不到的皇女興子內親王,是為明正天皇。此舉是為了昭顯德川幕府想效仿從前藤原一族以天皇外祖父的身分干預朝政的野心,由於德川和子只有四名女兒活至成年,此舉同時也斷絕了再次產生流有德川血統的天皇的可能性,因為皇室自元正天皇以後形成了不成文慣例:未婚皇女一旦即位便終身不嫁。 後水尾天皇退位後,以太上天皇身份行院政。往後幾位天皇的母親,與德川家沒有血緣關係,因此在過世以後才追贈女院身分,而幾位女院的父親的授官儀式也是在極秘之間進行,可見幕府對朝廷有所壓力。後水尾天皇致力於和歌,曾命令臣下編撰《類題和歌集》。作有《伊勢物語御抄》。此外他篤信佛教,曾拜中國福建渡來人隱元禪師為師父。後水尾天皇於1680年過世,葬於月輪陵。 後水尾此一諡號,是後水尾天皇生前親自指定的諡號,來自平安時代的清和天皇。清和天皇別號水尾帝,清和天皇的後任是其子陽成天皇,陽成天皇因行事荒唐而被廢。後水尾天皇與父親後陽成天皇不和,他稱父親為「後陽成」,而自稱「後水尾」,隱然有父子關係逆轉之意。此外,當時幕府德川氏自稱是清和天皇的後裔(清和源氏),故「後水尾天皇」這個名號也隱然有壓倒德川氏的含意。天皇於生前指定諡號,在以往鎌倉時代的後嵯峨天皇,室町時代的後小松天皇也有先例。.

新!!: 堯恕法親王和後水尾天皇 · 查看更多 »

園國子

園國子(その くにこ,,江戶時代前期女院。後水尾天皇的後宮、灵元天皇的生母,院号新广義門院(しんこうぎもんいん)。父权大納言園基音(薨後追贈左大臣),母山家藩主谷衛友之女。兄准大臣園基福,園家本姓藤原氏,又作藤原国子。.

新!!: 堯恕法親王和園國子 · 查看更多 »

僧侣

僧侶可以指:.

新!!: 堯恕法親王和僧侣 · 查看更多 »

出家

因為宗教信仰而離開家庭,修行,獨居或者群居,守持戒律,通常是神職人員而稱出家人。 一般指佛教的僧侶、比丘、比丘尼、和尚、道姑,或道教全真派的道士,道姑;天主教的修士、修女;中國伊斯蘭教的戛迪林耶和庫布林耶。.

新!!: 堯恕法親王和出家 · 查看更多 »

八條宮穩仁親王

八條宮穩仁親王(はちじょうのみや やすひとしんのう、寬永20年四月廿九(1643年6月15日) - 寬文5年十月初三(1665年11月9日)),為日本江戶時代前期的皇族,八條宮(桂宮)第3代,後水尾天皇第十一皇子。生母是逢春門院藤原隆子(櫛笥隆致之女)。幼稱幸宮、若宮、又稱阿古麿(あこまろ)。 承應3年(1654年)智忠親王無繼嗣,便以若宮為嗣,並確保後光明天皇急逝後,若宮可以成為皇位候補者,避免皇位斷絕。明歷元年(1655年)接受親王宣下及元服,封二品官,任式部卿。寬文2年(1662年)7月養父智忠親王去世,穩仁繼承宮家。寬文5年(1665年)十月三日去世,年23歲,法號金剛壽院。 Category:1643年出生 Category:1665年逝世 Category:江戶時代親王 Category:桂宮.

新!!: 堯恕法親王和八條宮穩仁親王 · 查看更多 »

公辨法親王

公辨法親王(),號脩禮、玄堂,俗名秀憲,幼名貴宮,是江戶時代中期皇族及僧人。父母是後西天皇和梅小路定子。出家後,受親王宣下為法親王。 他兼任日光山毘沙門堂門跡(東照宮、輪王寺門跡)、東叡山寬永寺貫首、東叡山輪王寺門跡、比叡山延曆寺天台座主,其位階為一品、准三宮,法號大明院。.

新!!: 堯恕法親王和公辨法親王 · 查看更多 »

元祿

元祿是日本的年號之一。在貞享之後、寶永之前。指1688年到1703年的期間。這個時代的天皇是東山天皇Titsingh, Isaac.

新!!: 堯恕法親王和元祿 · 查看更多 »

皇族

皇族是指皇帝的親屬,即皇室成員,定義隨著時代、地域有所不同。如君主為國王則稱為王族。.

新!!: 堯恕法親王和皇族 · 查看更多 »

理忠女王

理忠女王(寬永18年8月22日(1641年9月26日)- 元祿2年8月26日(1689年10月9日))、江戶時代前期的尼僧。父為後水尾天皇。母為櫛笥隆子。幼名為柏宮。京都寶鏡寺第21世門跡。 1656年(明暦2年)入寶鏡寺出家、法諱為理忠、義山等稱號。1681年(天和元年)成為景愛寺的寺主且被准許紫衣、1689年(元禄2年)賜高徳院稱號。 Category:1641年出生 Category:1689年逝世 Category:江戶時代女王 Category:江戶時代僧人.

新!!: 堯恕法親王和理忠女王 · 查看更多 »

盛胤法親王

盛胤法親王(),俗名常尹,幼名英宮,是江戶時代前期皇族及僧人。父母是後水尾天皇和四辻繼子;同時是天台宗天台座主和三千院宮門跡,院號正法院。.

新!!: 堯恕法親王和盛胤法親王 · 查看更多 »

靈元天皇

靈元天皇(;),是後水尾天皇第十六皇子,母親為內大臣園基音之女園國子(新廣義門院),名識仁,幼名高貴宮。出生不久後,便成為其兄後光明天皇的養嗣子,同年後光明天皇崩御;在高貴宮長大之前,由後西天皇暫時繼位以處理政事。1663年,後西天皇正式讓位給高貴宮,是為靈元天皇。 天皇個性剛強,意志堅定,作風豪邁。在與幕府交涉時,也很明白的展現自己的立場主張。他也開始恢復大嘗祭等古代禮儀,有所貢獻。1684年,他開始有讓位給皇太子朝仁親王的想法,但因當時將軍德川綱吉慰留,一直到1687年才正式讓位,他成為太上皇,並且以上皇的身份實行院政。對於上皇這樣剛硬獨斷的態度,幕府也加強對朝廷的干涉,迫使上皇不得不停止院政。 他於1713年剃髮出家,成為法皇,法號為「素淨」。1732年過世,其諡號取自古代孝靈天皇與孝元天皇,葬於月輪陵。 Category:江戶時代天皇.

新!!: 堯恕法親王和靈元天皇 · 查看更多 »

永享女王

永享女王(明曆3年8月20日(1657年9月27日) - 貞享3年閏3月5日(1686年4月27日))、江戶時代前期皇族・尼。後水尾天皇的皇女。母為園國子(新廣義門院)。幼名為珠宮。明正天皇、後光明天皇、後西天皇的異母姐妹。靈元天皇、堯恕法親王的同母姐妹。 寬文2年(1662年)11月18日、入室大聖寺。同7年(1667年)4月20日出家稱作永享、大聖寺宮等稱號。寬文年中、兼管大和國法華寺、天和2年(1682年)賜紫衣特許。貞享3年(1686年)閏3月5日死去。法号為本元院恭岳。葬於京都大歡喜寺。.

新!!: 堯恕法親王和永享女王 · 查看更多 »

江户时代

江戶時代(1603年—1867年),又稱德川時代,是指日本歷史中在江户幕府(德川幕府)統治下的時期,從慶長8年二月十二(1603年3月24日)德川家康被委任為征夷大將軍在江戶(現在的東京)開設幕府時開始,到慶應3年十月十四(1867年11月15日)大政奉還後結束,為期264年。.

新!!: 堯恕法親王和江户时代 · 查看更多 »

法親王

法親王,指日本皇族男性出家為僧後受親王宣下後的身位及稱號。相對於受親王宣下後才出家(入道)的親王,則稱為入道親王以作區別。.

新!!: 堯恕法親王和法親王 · 查看更多 »

明正天皇

明正天皇(1624年1月9日-1696年12月4日,在位期間:1629年12月22日-1643年11月14日),為後水尾天皇第二皇女,母親中宮德川和子。諱興子,幼名女一宮。.

新!!: 堯恕法親王和明正天皇 · 查看更多 »

文智女王

#重定向 澤宮文智女王.

新!!: 堯恕法親王和文智女王 · 查看更多 »

日本

日本國(),是位於東亞的島嶼國家,由日本列島、琉球群島和伊豆-小笠原群島等6,852個島嶼組成,面積約37.8万平方公里。國土全境被太平洋及其緣海環抱,西鄰朝鮮半島及俄罗斯,北面堪察加半島,西南為臺灣及中國東部。人口達1.26億,居於世界各國第11位,當中逾3,500萬以上的人口居住於東京都與周邊數縣構成的首都圈,為世界最大的都市圈。政體施行議會制君主立憲制,君主天皇為日本國家與國民的象徵,實際的政治權力則由國會(參眾兩院)、以及內閣總理大臣(首相)所領導的內閣掌理,最高法院為最高裁判所。 傳說日本於公元前660年2月11日,由天照大神之孫下凡所生之後代磐余彥尊所建,在公元4世紀出現首個統一政權,並於大化改新中確立了天皇的中央集权體制。至平安時代結束前,日本透過文字、宗教、藝術、政治制度等從漢文化引進的事物,開始衍生出今日為人所知的文化基礎。12世紀後的六百年間,日本由武家階級建立的幕府實際掌權。17世纪起江户幕府頒布锁国令,至1854年被迫開港才結束。此後,日本在西方列強進逼的時局下,首先天皇從幕府手中收回統治權,接著在19世紀中期的明治维新進行大規模政治與經濟改革,實現工業化及現代化;而自19世纪末起,日本首先兼併琉球,再拿下台灣、朝鮮、樺太等地為屬地。進入20世紀時,日本已成為當時世界的帝國主義強權之一,也是當時東方世界唯一的大國。日本後來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軸心國之一,對中國與南洋發動全面侵略,但最终於1945年戰敗投降。日本投降至1952年《旧金山和约》生效前,同盟国军事占领日本,並監督日本制定新憲法、建立今日所見的政治架構,日本轉型為以國會為中心的民主政體,天皇地位虛位化,並依照憲法第九條放棄維持武装以及宣戰權。而日本雖在法律上實施非武裝化,出於自我防衛上的需要,仍擁有功能等同於其他國家軍隊的自衛隊。 日本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亦為七大工業國組織成員,是世界先進國家之一,主要奠基於日本經濟在二戰後的巨幅增長。現時日本的科研能力、工業基礎和製造業技術均位居世界前茅,並是世界第四大出口國和進口國。2015年,日本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依國際匯率可兌換成為三萬二千,人均國民收入則在三萬七千美元左右,人類發展指數亦一直維持在極高水平。.

新!!: 堯恕法親王和日本 · 查看更多 »

慶安

庆安可以指:.

新!!: 堯恕法親王和慶安 · 查看更多 »

慈胤法親王

慈胤法親王(),幼名清宮,是日本江戶時代前期的法親王,生父母是後陽成天皇及大中臣氏,後水尾天皇和高松宮好仁親王的異母兄弟。他也是天台宗三千院的門跡,院號常修院。.

新!!: 堯恕法親王和慈胤法親王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