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圣路茂狄主教座堂

指数 圣路茂狄主教座堂

圣路茂狄主教座堂(Sint-Romboutskathedraal)是天主教梅赫伦-布鲁塞尔总教区的主教座堂,位于比利时梅赫伦。本堂主保圣路茂狄是一位传教士和殉道者,曾在附近建立修道院。 其遗体葬于堂内。该堂建于13世纪初,1312年祝圣,1559年升格为主教座堂。 其钟楼高达97.28米,始终未能完成,为世界遗产比利时和法国的钟楼的一部分.

在Google地图中打开

目录

  1. 11 关系: 天主教天主教梅赫伦-布鲁塞尔总教区主教座堂世界遗产传教士修道院路易十五梅赫伦殉教比利时和法国的钟楼拿破仑一世

  2. 比利時天主教主教座堂
  3. 鐘琴 (銅鐘)

天主教

天主教(Catholicismus)是對罗马公教會(天主教會)發展而來的一系列基督教之神学、哲學理論、禮儀傳統、倫理纲常等信仰體系之總括,為基督教最大宗派。其拉丁文本意為「普世的」,因此又譯為公教會。另一個經常並用的名稱是「大公教會」,通常用來概括基督教會的普遍特徵,以用來區別狹義的、與聖座共融的公教會,即天主教會。在大多數情況中,天主教是天主教會的代稱。 天主教的中文名稱源自明朝萬曆年間耶稣会將基督信仰传入中国,經当朝礼部尚书之徐光启与利瑪竇等耶稣会士讨论,取儒家古话「至高莫若天,至尊莫若主」,称其信仰之獨一神灵为「天主」,故稱之。天主教在與新教並提時亦被稱為「舊教」,全國宗教資訊網,兩者分別代表著第一個千禧年開始的「傳承式信仰」、以及16世紀宗教改革開始的「書面式信仰」。這一概念曾在恢復公教傳統的牛津運動提出。.

查看 圣路茂狄主教座堂和天主教

天主教梅赫伦-布鲁塞尔总教区

天主教梅赫倫-布魯塞爾總教區(Archidioecesis Mechliniensis-Bruxellensis、Mechelen-Brussel、Malines-Bruxelles)是羅馬天主教在比利時的一個教省總教區。下轄七個教區。 總教區範圍包括布拉班特省,教座位於梅赫倫。2011年,有1,637,000名教友,估轄區總人口64%,有659個堂區、1,839名司鐸、92名終身執事、1,485名修士、2,035名修女。現任總主教為若瑟·德其素樞機。 梅赫倫教區成立於1559年5月12日,1801年升為總教區。1961年12月8日易名至今。.

查看 圣路茂狄主教座堂和天主教梅赫伦-布鲁塞尔总教区

主教座堂

主教座堂(cathédrale;cathedra;καθέδρα kathedra),或稱座堂,是指在主教制的基督教会(正教會、天主教、聖公宗,以及信義宗部份团体等)中,設有主教座位的教堂,為教區主教的正式駐地,因而被視為教區的中心。 由於是教區擁有首席地位的教堂,主教座堂的建築大多較堂區的教堂宏美。在蘇格蘭,有一些蘇格蘭國教會的教堂,在宗教改革後仍然被叫作座堂,儘管身為長老宗一員的蘇格蘭國教會並不採用主教制。由於主教座堂通常是所在地的重要地標,在中文環境中常譯為「大教堂」,例如著名的「科隆大教堂」,正確全名應是「科隆教區聖伯多祿暨聖母主教座堂」。.

查看 圣路茂狄主教座堂和主教座堂

世界遗产

世界遗产(World Heritage;Patrimoine mondial),是一项由联合国支持、联合国教育科學文化组织負責執行的國際公約建制,以保存对全世界人類都具有傑出普遍性價值的自然或文化處所为目的。世界遗产分为自然遗产、文化遗产和複合遺產三大類。国际文化纪念物与历史场所委员会等非政府组织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協力組織,参与世界遗产的甄选、管理與保護工作。.

查看 圣路茂狄主教座堂和世界遗产

传教士

传教士(missionary),亦叫作宣教師或宣教士,是坚定地信仰宗教,并且远行向不信仰宗教的人们传播宗教的修道者。虽然有些宗教,如日本神道教,很少會到处传播自己的信仰,但是有很多宗教利用传教士来扩散它的影响,例如伊斯蘭教與基督宗教。 虽然任何宗教都可能送出传教士,一般传教士这个词是指基督宗教的宣教師。实际上佛教是最早大规模传教的宗教,沿着丝绸之路送出它的信仰。在英语中,“missionary”指被派遣到远方传教的人,汉语也译作宣教士,而一词则指在人群中进行讲道的传道人。.

查看 圣路茂狄主教座堂和传教士

修道院

修道院是一类基督教修道場所,由修道院長(abbot)管理的隐修院教堂或以大教堂为中心的寺院建筑群。大修道院一般包括一整套建筑,以适应自给自足的教会组织的需要。 修道院长「abbot」這個詞來自亚拉姆语,其意義是“父親”。他在團體是耶穌基督的代表,由團體中發永願的會士所推選出來的。基本上,他有責任照顧整個團體和其成員在物質和精神上的需要。他必須要明智的安排每一個人在團體中特別的職責。除了日常事務的安排,院長也是整個團體神修上的指導者和父親。 這就是隱修的起源:埃及的聖安多尼為首,他們拋棄世上的榮華富貴,離開自己的家庭,到沙漠中專務祈禱。教會史上不少聖人都是來自隱修傳統,像聖額我略那齊盎、聖巴西略、聖金口若望、大馬士革聖若望、聖伯爾納、聖十字架若望、聖大德蘭、聖小德蘭等等。簡單的說,隱修的目的,就是捨棄世界的種種享受,而把自己完全奉獻給天主,專務祈禱,並靠著體力勞動養活自己。可以看作是不流血的殉道。 隱修院的核心:感恩祭典—彌撒聖祭,彌撒聖祭是任何一種天主教隱修院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隱修院自然不例外。天主為人奉獻自己,並臨在於聖言、聖體及聖血中。而修士將自己的生命奉獻給天主,並藉著分享教會的神聖祭獻,達到默觀與補贖的成果。彌撒時間則每座修院稍有不同。 隱修院的修士們在禮儀、默觀頌讀,個人祈禱和勞動中求得平衡。修士全心尋找天主,度簡樸澹泊、勤勞克苦、靜默的隱修生活,以恆常祈禱,為世界和教會轉求天主。隱修士不出外從事使徒工作,但在隱修院外圍,視修院的人手多寡而定,備有客房提供給靜修的男女使用。隱修院的使命簡單來說就是成為隱修士,完成在基督奧體內的職責,在隱修院內專心致意尋找天主,實行福音的勸諭,並為教會內所有的兄弟姊妹祈禱。基本上,度隱修生活是天主聖神的召叫,全心侍主、愛主,萬事以基督為圭臬,正如聖本篤在其會規上所說:「愛基督在萬有之上」(七十二章)。 勞動也是隱修士們重要的職責,聖本篤會規提及「每座修院要自食其力……幾時他們靠雙手操作度日,才算是真正的隱修士。」因此,每座修院視所處地區的情況及資源,發展出修院特有的事業。例如美國中部的革責瑪尼(Gethsemani)隱修院生產水果蛋糕及乳酪,加州新明谷(New Clairvaux)修院種植核桃及加州李,比利時的隱修院則大多出產啤酒等。 天主教的隱修概念源自於中古世紀,希望透過更專注的隱修,為世人祈禱。一般修士可以在外傳教、行善,但隱修士除了祈禱、默觀、勞動外,不得外出;即使家人見面,也必須事先申請會客時間,看病時才能由他人陪同外出。但大多數隱修院的修士們歡迎來訪的客人一起至聖堂,參與彌撒、祈禱及經課。 不過各隱修院的規範仍有差異,某些隱修院,發過願的修士,幾乎終身不外出。.

查看 圣路茂狄主教座堂和修道院

路易十五

路易十五(),被称作被喜爱者(法语:le Bien-Aimé),作为法国国王在1715年至1774年期间执政。他神奇地延续着整个濒死的家庭,他执政的早期受到法国人民的拥戴。但是,他无力改革法国君主制和他在欧洲的绥靖政策,使他大失民心。导致他死后成为了法国最不得人心的国王之一。 路易十五是太阳王路易十四的曾孙,他的父亲是路易十四的长孙勃艮地公爵路易。1712年,猩红热夺去了他父母和哥哥的性命,路易十五也遭感染,幸好女家庭教师文塔杜瓦公爵夫人(Madame de Ventadour)挽救了他的生命。路易十五很敬仰他的曾祖父路易十四,称他为“我亲爱的国王爸爸”。太阳王去世前召见了他且给予其最后的忠告,即少战事,要做一个关心人民疾苦的温和国王,这令他非常感动。 和他的曾祖父一样,路易十五5岁便登基,当时的摄政王是堂叔公奥尔良公爵菲利浦二世。1725年9月5日,15岁的他与21岁的前波兰公主玛丽·蕾捷斯卡结婚,他们共育有2男8女。从1726年到1743年,是他执政期间最繁荣太平的时期。1734年,他有了第一个情妇德·玛奕郡主,之后还有庞巴度夫人、杜巴莉夫人等。 路易十五执政后期,宫廷生活糜烂,路易十四时期遗留的经济问题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虽然幼年时期大难不死逃过一劫,但他最终还是没能逃过疾病的折磨,于1774年死于天花。 路易十五是法国历史上最具矛盾性格的国王。尽管受到史学家很多的诬蔑,现代研究表示,他实际上对统治欧洲最大王国的任务是非常聪明和具有热忱的。可惜他的优柔寡断,加上他了解他所面对问题的复杂性和他的内心的胆怯,都掩藏在一张专横国王的面具之后,导致在他统治期间造成了不良的结果。用许多方面来看,路易十五预见到19世纪中产阶级和浪漫主义的统治:虽然他以曾祖父路易十四为榜样,尽职地充当国王的角色,实际上对于路易十五没有什么能比得上远离盛典和仪式的私人生活。当他还是婴儿的时候就失去了母亲,所以他总渴望母性的存在。他设法获取妇女的亲密陪伴。这让他备受诋毁,即使在过世后也没有停歇。.

查看 圣路茂狄主教座堂和路易十五

梅赫伦

梅赫伦(荷兰语:Mechelen; 法语:Malines;德语:Mecheln),也译做马林,是比利时弗拉芒区安特卫普省的一座城市和省的次级行政区,该行政区包括梅赫伦市以及其周边的部分地区。梅赫伦人口80,176人(2008年),面积65.19平方公里,人口密度1,201人每平方公里。梅赫伦位于布鲁塞尔东北约22公里处。.

查看 圣路茂狄主教座堂和梅赫伦

殉教

殉教,又稱殉道,意指为了宗教或信仰而不畏迫害和杀戮,以致牺牲生命。.

查看 圣路茂狄主教座堂和殉教

比利时和法国的钟楼

一个出自56座比利时和法国的钟楼(Belfry)的无与伦比的“合奏团”被UNESCO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它们被认为是历史上佛兰德及邻近地区的公民自封建和宗教影响下开始走向独立的建筑表现,此种独立导向一定程度的地方民主,在人类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UNESCO1999年将比利时32座钟楼列入了其佛兰德和瓦隆的钟楼(Belfries of Flanders and Wallonia)项下的名单。2005年,比利时瓦隆让布卢的钟楼以及法国最北部北部-加来海峡和皮卡第大区的23座钟楼也被列入更名后的该项目的名单中。一个显而易见的遗漏是布鲁塞尔市政厅的钟楼,其实它已经随布鲁塞尔大广场被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 除了市民(civic)钟楼,或例如市政厅之类的明显提供类似服务的建筑外,该名录还包括了亦作瞭望塔和警钟塔使用的宗教建筑:安特卫普的圣母主教座堂,梅赫伦的圣路茂狄主教座堂,以及位于祖时莱厄夫的圣良德教堂——所有这三座均位于比利时法兰德斯区。.

查看 圣路茂狄主教座堂和比利时和法国的钟楼

拿破仑一世

拿破崙·波拿巴(Napoléon Bonaparte;Napoleone Buonaparte;),法國軍事家、政治家與法學家,在法国大革命末期和法国大革命战争中达到权力巅峰。 作为拿破崙一世(Napoléon Ier),他在1804至1815年间在位,称“法国人的皇帝”,也是历史上自胖子查理(881年-887年在位)后第二位享有此名号的法国皇帝。他推动司法改革,颁布《拿破仑法典》,而这一法典也对世界范围内的民法制订产生重要的影响。拿破仑最为人所知的功绩是带领法国对抗一系列的反法同盟,即所谓的拿破仑战争。他在欧洲大陆建立霸权,传播法国大革命的理念,同时创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在一定程度上恢复过去旧制度中的一些体制。拿破仑在他所参加的这些战争中屡获胜利,以少胜多的案例屡见不鲜,由此他也被认为是世界军事史上最優秀的军事家之一,他的战略也为全球的军事学院所研究和学习。 拿破仑生于科西嘉岛的阿雅克肖。他的家庭是意大利的贵族,自16世纪便定居于科西嘉岛。科西嘉岛割讓,他家族也變成法國國籍,他在法国本土接受炮兵训练,并在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时期成名,先后领军挫败第一次和第二次反法同盟,同时成功入侵意大利半岛。 1799年拿破仑策划并发动雾月政变,成为法兰西共和国第一执政。五年后经过,官方公佈的數據為99.93%的同意票,他被参议院拥戴,因而稱帝。在1800年代,拿破仑领导的法兰西第一帝国与欧洲反法同盟对抗,史称拿破仑战争,将所有欧洲列强都卷入其中。在取得一系列的胜利之后,法国在欧洲大陆取得主导地位,拿破仑也通过缔结联盟和安排亲友统治附庸来维持法国的势力范围。 半岛战争和1812年对俄国的入侵成为拿破仑运势的转折点,他的大军在與俄羅斯帝國的战争中损失惨重,并再也没能恢复元气。1813年,第六次反法同盟在莱比锡中击败拿破仑,并于次年攻入法国,迫使拿破仑退位并将他流放到地中海的厄尔巴岛。此后不满一年,拿破仑逃离地中海的厄尔巴岛后卷土重来,但在1815年6月的滑铁卢战役中再次兵败,被流放到位於西非沿岸的圣赫勒拿岛,在英国的软禁之下度过生命的最后六年。尸检报告表明他死于胃癌,但对他的真正死因存在一些质疑,其中一些学者认为他也許死于砷中毒(砒霜)。被懷疑為當時的英國政府所為。.

查看 圣路茂狄主教座堂和拿破仑一世

另见

比利時天主教主教座堂

鐘琴 (銅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