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国家行政学院 (法国)

指数 国家行政学院 (法国)

國家行政學院(École nationale d'administration,縮寫:ENA),是法國著名的大學校之一,於1945年戴高樂政府時期創立,其作用為訓練高級文官或者行政法院法官,每年只招收百多人,校友(稱“Enarque”)多有從政之輩(走上政治這條路的Enarque另外被稱為“Enarchie”),故有人稱法國政治為“ENACRACY”(ENA統治)。在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的历史上,曾经有3位总统、7位总理以及众多部长毕业于此学校。國家行政學院與巴黎高等師範學校相同,沒有獨立頒發學位的權利。 國家行政學院、巴黎HEC商學院以及巴黎政治學院以及可以說是法國政治界及商業界領袖的三大搖籃。.

24 关系: 埃曼努尔·马克隆塞格琳·羅雅爾多米尼克·德维尔潘夏爾·戴高樂大学校 (法国)大學巴黎巴黎高等師範學校巴黎高等商業研究學院巴黎政治學院國際關係公共行政縮寫经济学省 (法国)瓦勒里·季斯卡·德斯坦行政法院雅克·希拉克欧洲联盟法官法国法蘭西第五共和國斯特拉斯堡文官

埃曼努尔·马克隆

#重定向 埃马纽埃尔·马克龙.

新!!: 国家行政学院 (法国)和埃曼努尔·马克隆 · 查看更多 »

塞格琳·羅雅爾

塞格琳·賀雅爾(法语:Marie-Ségolène Royal,),全名玛丽-塞戈莱纳·罗亚尔,法國政治家,法國社會黨黨員;現時為法国环境和能源部长、普瓦圖-夏朗德大區委員會主席及德塞夫勒省國會議員。.

新!!: 国家行政学院 (法国)和塞格琳·羅雅爾 · 查看更多 »

多米尼克·德维尔潘

多米尼克·德维尔潘(Dominique de Villepin,),出生在摩洛哥首都拉巴特,前法国总理。巴黎政治学院、法国国立行政学院(ENA)毕业,文学学士、法学学士。德维尔潘的诗作和历史、散文著作常赢得文学界的赞誉,有些作品还得过奖。 他在擔任外長期間曾在伊拉克問題上持反對態度,被視為是總統希拉克的接班人。.

新!!: 国家行政学院 (法国)和多米尼克·德维尔潘 · 查看更多 »

夏爾·戴高樂

夏尔·安德烈·约瑟夫·马里·戴高乐(Charles André Joseph Marie de Gaulle,)是法国军事家、政治家,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领导自由法国运动,戰後短暫出任臨時總統,後由於左派政黨反對他要求加強總統權力的憲法被迫辭職。1958年成立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并出任第一任总统。在法国,戴高乐通常被称为“戴高乐将军”(Général de Gaulle)甚至簡稱“将军”(Le Général)。 1944年盟軍攻克法国后,戴高乐成为法兰西共和国临时政府主席,1946年因反對總統沒有實權,與左翼的政治斗争失利而辞去职务。1958年,戴高乐因阿爾及利亞戰爭重返政坛,制定新宪法,成立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并当选第一任总统,1965年成功連任,直至1969年因公投失利辭去總統的職務。 戴高乐支持发展核子武器、制定泛欧主义外交政策、支持欧洲大陆联合为大欧洲、扩大法国影响力、努力减少美国和英国的影响、促使法国退出北约、反对英国加入欧洲共同体、奉行与盟友不同的外交政策,这一系列思想政策被称为戴高樂主義。.

新!!: 国家行政学院 (法国)和夏爾·戴高樂 · 查看更多 »

大学校 (法国)

大学校(grande école,),中文有時也譯為“专业學院”、“高等專業學院”,是法国的一类高等教育体系,通常独立于公立综合性大学体系之外。多数大学校要求入学者具有本科文凭。另外,完成两年大学校预科班的毕业生(BAC+2)在通过淘汰率很高的入学考试后,亦可进入大学校学习。被录取的考生在大学校里通常学习3到4年。相对于综合性大学而言,其专业性更强,更重视教学与实践的结合,以培养社会各界人才而出名。在法国就业市场上得到了较高认可,被称为法国的精英教育。 大学校按领域可分为以下几类:工程师学院(École d'ingénieurs)、高等商学院(École de commerce)、高等师范学院(École normale)及其它领域的高等学院。 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国立凡尔赛高等景观学院、巴黎政治學院、巴黎综合理工学院、国立巴黎高等矿业学校、中央理工-高等电力学院(由巴黎中央理工学院与高等电力学院合并)、国立巴黎高等化学学院、国立桥路学校、HEC商学院、ESSEC商学院、ESCP欧洲商学院等就是这类学院中的皎皎者。.

新!!: 国家行政学院 (法国)和大学校 (法国) · 查看更多 »

大學

大學是提供教學和研究條件和授權頒發學位的高等教育機構。現代的大學通常包括授予學士學位的一個本科生院,下設不同學院及學系,以及授予碩士和博士學位的研究生院或研究所。.

新!!: 国家行政学院 (法国)和大學 · 查看更多 »

巴黎

巴黎(Paris)是法國的首都及最大都市,同時是法蘭西島大區首府,為法國的政治與文化中心,隸屬法蘭西島大區之下的巴黎省(編號第75省;僅轄有1個同名市鎮)。目前的巴黎市轄區範圍大致為舊巴黎城牆內(環城大道內側),依照發展歷史共分成20個區,自從1860年代開始就沒有重大變化。截至2011年為止,巴黎市内人口超過225萬,的人口則逾1,229萬,是歐洲最大的都會區之一。 巴黎在近1,000年的時間内是西方最大的城市,也曾經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16世紀至19世紀期间)。目前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政治和文化中心之一,在教育、娛樂、時尚、科學、媒體、藝術、金融、政治等方面皆有重大影響力,被認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大都会之一.

新!!: 国家行政学院 (法国)和巴黎 · 查看更多 »

巴黎高等師範學校

#重定向 巴黎高等師範學院.

新!!: 国家行政学院 (法国)和巴黎高等師範學校 · 查看更多 »

巴黎高等商業研究學院

巴黎HEC商學院或稱法國巴黎高等商學院,其名稱源自(Hautes études commerciales de Paris)的縮寫,由巴黎工商會(La Chambre de Commerce de Paris)創建於1881年,前身可追溯至1818年創立的巴黎工商專業學院。.

新!!: 国家行政学院 (法国)和巴黎高等商業研究學院 · 查看更多 »

巴黎政治學院

#重定向 巴黎政治学院.

新!!: 国家行政学院 (法国)和巴黎政治學院 · 查看更多 »

國際關係

#重定向 國際關係學.

新!!: 国家行政学院 (法国)和國際關係 · 查看更多 »

公共行政

#重定向 公共行政学.

新!!: 国家行政学院 (法国)和公共行政 · 查看更多 »

縮寫

縮寫(abbreviation),在语言学裡嚴格地说是一種詞語的簡易格式,又称缩略语或簡稱。但實際上,它是從詞中提取關鍵字來簡要地代表原來的意思。例如,「欧洲联盟」被省略作為「欧盟」。.

新!!: 国家行政学院 (法国)和縮寫 · 查看更多 »

经济学

經濟學是一門对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分配以及消费进行研究的社會科學。西方语言中的“经济学”一词源於古希臘的Marshall, Alfred, and Mary Paley Marshall (1879).

新!!: 国家行政学院 (法国)和经济学 · 查看更多 »

省 (法国)

法国行政区划中,直属“第一级地方行政单位”大区(法語:région)的“第二级地方行政单位”,法语为“département”,汉语将其翻译为“省”或「府」,这类行政单位英语将其与“county”(郡)看作类似,截止2011年3月共计101个,其中5个位于法国海外省或「海外自治領」。.

新!!: 国家行政学院 (法国)和省 (法国) · 查看更多 »

瓦勒里·季斯卡·德斯坦

勒里·季斯卡·德斯坦(Valéry Giscard d'Estaing,又译作季斯卡;按「季斯卡·德斯坦」為姓,「瓦勒里」為名,,法語發音),法國政治家,前任法国总统。因為主持起草《欧盟宪法条约》,又被譽為欧盟宪法之父。.

新!!: 国家行政学院 (法国)和瓦勒里·季斯卡·德斯坦 · 查看更多 »

行政法院

行政法院是專門審理行政訴訟的法院。行政法院是大陸法系地區特有,例如法國、德國、中華民國等,與處理民事及刑事訴訟的普通法院屬兩個體系,包括有自己的地方行政法院、高等行政法院、最高行政法院。在普通法系地區,公民控告政府行政部門的程序和普通民事訴訟無大分別,只是被告換成政府,亦無行政法院之設。.

新!!: 国家行政学院 (法国)和行政法院 · 查看更多 »

雅克·希拉克

傑克·勒内·希哈克(Jacques René Chirac,發音:;),法国政治家,前法国總統兼安道爾大公。.

新!!: 国家行政学院 (法国)和雅克·希拉克 · 查看更多 »

欧洲联盟

歐洲--聯盟(European Union;Union européenne;Europäische Union),简称欧盟(EU;UE;EU),是根据1993年生效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也称《欧洲联盟条约》)所建立的政治经济联盟,現拥有28個成员国,正式官方语言有24种。規範歐盟的條約經過多次修訂,目前歐盟的運作方式依照《里斯本條約》。政治上所有成員國均為議會民主國家(2008年《經濟學人》民主狀態調查);经济上為仅次于以美国為首的北美自由貿易區的世界上第二大经济实体,德国、法国及意大利為歐盟三大核心成員國;軍事上絕大多數歐盟成員國均為北大西洋公約组织成員。 歐盟的歷史可追溯至1952年建立的歐洲煤鋼共同體,當時只有六個成員國。1958年又成立了歐洲經濟共同體和歐洲原子能共同體,1967年統合在歐洲各共同體之下,1993年又統合在歐洲聯盟之下,欧盟已经漸漸地从贸易实体转变成经济和政治联盟。同時,歐洲經濟共同體和後來的歐盟在1973年至2013年期間進行了八次擴大,成員國從6個增至28個。起初推動歐盟建立的動機,是渴望重建二戰后损失惨重的欧洲,以及擔憂欧洲會再度陷入战争泥潭。 歐盟的主要機構有歐洲理事會(成員國家首腦組成)、欧盟理事会(成員國家部長組成的欧盟的上議院)、欧盟委员会(欧盟的行政机构)、歐洲議會(欧盟的眾議院,唯一的直接民選機構)、歐洲法院、歐洲中央銀行等。此外,歐洲原子能共同體也在歐洲共同體的管轄範圍之內,但在法律上是獨立於歐盟的國際組織。 歐元由28個成員國中的19個採納為流通貨幣;《申根條約》取消了部分成員國之間的邊境管制,目前已有22個歐盟成員國和4個非成員國實施。 目前欧盟的主要议题有英國脫歐、欧盟的扩大、落實《里斯本條約》、全球暖化問題、非歐元區成員國加入欧元区、主權債務危機、移民危機等。 2012年10月12日,歐盟獲頒諾貝爾和平獎。.

新!!: 国家行政学院 (法国)和欧洲联盟 · 查看更多 »

法官

法官(臺灣前稱推事,法文: Juge, 英文:Judge, 西班牙文: Juez, 德文: Richter)是司法机构中审判人员的通称,司法權的執行者。在不同法系中法官的角色不盡相同,要求基本上都是不偏不倚、不受他人影響或制肘、大公無私地根據法律判案。 在中國,法官是屬於公務員團隊,必須履行及遵守當局對公務員行為的守則和指引。.

新!!: 国家行政学院 (法国)和法官 · 查看更多 »

法国

法兰西共和国(République française ),簡稱法国(France ),是本土位於西歐並具有海外大區及領地的主權國家,自法蘭西第五共和國建立以來实行单一制與半总统制,首都為歐盟最大跟歐洲最大的文化與金融中心巴黎。該國本土由地中海一直延伸至英倫海峽及北海,並由萊茵河一直延伸至大西洋,整體呈六角狀。海外领土包括南美洲的法属圭亚那及分布于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的诸岛屿。全国共分为18个大区,其中5个位于海外。法国與西班牙及摩洛哥為同時擁有地中海及大西洋海岸線的三個國家。法國的国土面积全球第四十一位,但卻為歐盟及西歐國土面積最遼闊的國家,歐洲面積第三大國家。 今日之法国本土于铁器时代由高卢人(凯尔特人的一支)征服,前51年又由罗马帝国吞并。486年法兰克人(日耳曼人的一支)又征服此地,其于该地域建立的早期国家最终发展成为法兰西王国。法国至中世纪末期起成为欧洲大国,國力於19-20世紀時達致巔峰,建立了世界第二大殖民帝國,亦為20世紀人口最稠密的國家,現今則是众多前殖民地的首選移民国。在漫長的歷史中,法國培養了不少對人類發展影響深遠的著名哲學家、文學家與科學家,亦為文化大国,具有第四多的世界遺產。 法國在全球範圍內政治、外交、軍事與經濟上為舉足輕重的大國之一。法國自1958年建立第五共和国後經濟有了很大的發展,政局保持穩定,國家體制實行半總統制,國家經由普選產生的總統、由其委任的總理與相關內閣共同執政。1958年10月4日,由公投通過的國家憲法則保障了國民的民主權及宗教自由。法國的建國理念主要建基於在18世紀法國大革命中所制定的《人權和公民權宣言》,此乃人類史上較早的人權文檔,並對推動歐洲以至於全球的民主與自由產生莫大的影響;其藍白紅三色的國旗則有「革命」的含義。法國不僅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亦是歐盟始創國。該國國防預算金額為全球第5至6位,並擁有世界第三大核武貯備量。法國為发达国家,其GDP為全球第六大經濟體系,具備世界第十大購買力,並擁有全球第二大專屬經濟區;若以家庭總財富作計算,該國是歐洲最富有的國家,位列全球第四。法國國民享有高生活質素,在教育、預期壽命、民主自由、人類發展等各方面均有出色的表現,特別是醫療研發與應用水平長期盤據世界首位。其國內許多軍備外銷至世界各地。目前,法国是。.

新!!: 国家行政学院 (法国)和法国 · 查看更多 »

法蘭西第五共和國

法兰西第五共和国(Cinquième République / Ve République)是法國現行共和政體制度的政權,在1958年10月4日由夏爾·戴高樂主導的法國第五共和憲法施行後建立。相較於第四共和,第五共和削弱了議會的權力,同時增加了總統的權力。.

新!!: 国家行政学院 (法国)和法蘭西第五共和國 · 查看更多 »

斯特拉斯堡

斯特拉斯堡(Strasbourg;StraßburgAdrian Room - - McFarland, 2006, p. 359.

新!!: 国家行政学院 (法国)和斯特拉斯堡 · 查看更多 »

文官

文官是負責軍事以外範疇的官吏之統稱。東亞傳統政治以文治為主,因此負責政治方面的官員一般為文官,相對為負責軍事的武官。 於現代,「文官」一詞常被用來代指民選公職或是官派公職,例如公务员等。在一些区别政务官和事务官的国家,“文官”可能仅指事务官,例如英国文官队伍。 Category:官职.

新!!: 国家行政学院 (法国)和文官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國家行政學院 (法國)法國國立行政學院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