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國家社會解放組織

指数 國家社會解放組織

國家社會解放組織 (, Ethniki kai Koinoniki Apeleftherosis),通常以希臘語縮寫為EKKA,是一個在軸心國佔領希臘時期希臘抵抗運動組織由Dimitrios Psarros上校和政治家Georgios Kartalis建立於1942年秋季。 Psarros 和 Kartalis 並肩,創立成員包含下列官員 Dimitrios Karachristos、Dimitrios Georgantas 和其他人。組織的目標為對抗德國的佔領直到最後,解放之後,為共和政權和改變社會工作。 EKKA的武裝分支為5/42 埃夫佐尼軍團,建立於1943年初並在之後命名為 Psarros 的舊部隊。它的人數最高約有1000人,且主要活動於希臘中部,在福基斯州地區。 然而組織一開始就面對共產領導的 希腊人民解放军(ELAS)的壓力,它聲稱為抵抗運動的全面領導並認定 EKKA 為反動派和親英派組織。1943年5月14日和6月23日發生 ELAS 武力攻擊 5/42 埃夫佐尼軍團迫使它解散,但是屈服於來自英國軍事任務的壓力,他們同意允許重新建立一個統一的框架所以稱為「National Bands Agreement」於1943年7月。雖然, ELAS 和共和的 EDES 和 EKKA 集團之間還是持續在互相競爭,且在1944年4月14日,EKKA 部隊遭受 ELAS 攻擊。5/42 埃夫佐尼軍團撐了三天,但是之後被迫撤退。一部分的人調去逃脫和穿越Corinthian Gulf前往伯罗奔尼撒。然而主要部隊與 Psarros 上校仍然落後,將成為戰俘且之後處決。Psarros 在戰鬥中或囚禁中被殺死是具有爭議的。該事件引起了希臘政壇的一大衝擊因為 Psarros 是一個廣為人知的共和派、愛國者和反保皇黨。表面上顯示 EAM-ELAS 把持抵抗運動造成了戰後意向的憂慮,導致從其他抵抗組織的部分和戰前政治體制更具有決定性的反對。該事件被認為是一年後爆發的希腊内战的一個前兆(見:Dekemvriana)。 之後 5/42 埃夫佐尼軍團解散, EKKA 停止軍事及政治條件,雖然 Kartalis 自己依然參加議員,共同領導其他主要的抵抗和政治團體,之後短暫的於黎巴嫩會議。.

14 关系: 反共主义反法西斯主義希臘國希臘抵抗運動希腊人民解放军希腊内战伊庇鲁斯 (大区)伯罗奔尼撒保加利亞王國社会主义福基斯州納粹德國陸軍軸心國佔領希臘時期民族解放阵线 (希腊)

反共主义

#重定向 反共主義.

新!!: 國家社會解放組織和反共主义 · 查看更多 »

反法西斯主義

反法西斯主義是反對法西斯的意識形態,為致力於打擊法西斯主義的個人和團體。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反對運動大部份為反法西斯主義。.

新!!: 國家社會解放組織和反法西斯主義 · 查看更多 »

希臘國

希臘國(Ελληνική Πολιτεία,Elliniki Politeia)是二戰期間軸心國佔領希臘后,在希臘建立的傀儡國家的正式名稱。在戰爭期間,希臘發生了嚴重的饑荒和通貨膨脹。1944年10月,軸心軍撤出希臘,希臘王國復國,一些希臘國的領導人後來被起訴。.

新!!: 國家社會解放組織和希臘國 · 查看更多 »

希臘抵抗運動

希臘抵抗運動(Εθνική Αντίσταση,意為“民族抵抗”)是一個名詞,囊括了二戰時政治光譜左右兩端各股反對軸心國佔領希臘(1941年至1944年)的武裝或非武裝團體。.

新!!: 國家社會解放組織和希臘抵抗運動 · 查看更多 »

希腊人民解放军

希腊人民解放军(希腊语: Ελληνικός Λαϊκός Απελευθερωτικός Στρατός, translit. Ellinikós Laïkós Apeleftherotikós Stratós, ΕΛΑΣ),常被误称为民族人民解放军(Εθνικός Λαϊκός Απελευθερωτικός Στρατός, Ethnikós Laïkós Apeleftherotikós Stratós),希腊在二战时期的左翼军事武装,隶属希腊共产党领导的民族解放阵线。希腊人民解放军成立于1942年,在希腊抵抗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44年10月,英国护送希腊流亡政府回国。11月,希腊政府下令解散希腊人民解放军。12月,英军与希腊人民解放军发生武装冲突。1945年2月12日,冲突双方签订《瓦尔基扎协定》,希腊人民解放军宣布解散。之后,其残余武装转为游击斗争。1946年10月28日,组成希腊民主军。1949年10月16日,希腊内战结束。希腊人民解放军的主要领导人有Aris Velouchiotis 、Stefanos Sarafis、Andreas Tzimas等。 Category:希腊抵抗运动 Category:希腊共产党 Category:党军.

新!!: 國家社會解放組織和希腊人民解放军 · 查看更多 »

希腊内战

希腊内战(ο Eμφύλιος Πόλεμος,拉丁化:o Emfýlios Pólemos)于1946年持续至1949年,是希腊王国政府领导之希腊国民军与希腊共产党(KKE)领导之希腊民主军之间的战争。其中,希腊国民军得到英国及美国支持;希腊民主军则得到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及保加利亚的支持,其参与人员大多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反抗纳粹德国与法西斯意大利的游击队成员。内战最终以希腊民主军被击败而告终。希腊内战为1943年起希腊国内政治势力严重左右分化的结果,因二战结束前夕轴心国军队撤离诱导至权力真空而集中爆发。 希腊内战是冷战开端时期的武装冲突之一,自战争之初便得到英军之干涉,为战后世界范围内西方盟国与共产主义敌对之缩影,亦为冷战代理战争之先例。1947年起,美国受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驱使亦对希腊内战加以干涉。而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对于希腊问题则发生分歧,苏联最高领导人约瑟夫·斯大林依英苏百分比协定决定不干涉,而南斯拉夫领导人铁托则坚持派军支援希腊民主军作战Robert Service, Comrades!: A History of World Communism by Robert Service (2007) pp 266-68——此分歧亦为苏南冲突埋下祸根。 希臘內戰初期,共产黨與以左派為主的希臘民主軍及其前身希臘解放軍佔盡優勢,共产党不但控制希臘大部分領土,也打敗了多股零星軍事勢力。不過隨著蘇英美勢力的介入,加上南斯拉夫鐵托政權的干涉,新成立的政府軍则日益壯大。相對的,希臘民主軍力量卻日漸分散。1946年至1949年間,英美援助的政府軍完成整备,將頹勢逐渐挽回。1949年10月,無法獲得南斯拉夫及蘇联襄助的希臘民主軍終於在阿爾巴尼亞境內承認失敗,並宣布停火。 1949年,希臘內戰雖然表面上停火,但卻嚴重造成經濟問題和政治分裂,此種情況,直至1970年代才日趨改善。這場內戰的結果讓希臘在當時走上與東南歐社会主义國家不同的發展道路,成為唯一一個沒被赤化並接受馬歇爾計畫的東南歐國家,也成為美國在冷戰時期在巴爾幹半島上對抗蘇聯勢力的重要盟國之一。.

新!!: 國家社會解放組織和希腊内战 · 查看更多 »

伊庇鲁斯 (大区)

伊庇鲁斯大区(Ipeiros)位于希腊西北部,北部与阿尔巴尼亚接壤,东部和南部分别与西马其顿和色萨利两个大区比邻,西部临伊奥尼亚海。大区总面积9203平方公里,人口352420。 它由约阿尼纳州、阿尔塔州、普雷韦扎州和塞斯普羅蒂亞州等4个州组成,大区首府设在约阿尼纳,是希腊人口最稀少的地区。 Category:希腊大区.

新!!: 國家社會解放組織和伊庇鲁斯 (大区) · 查看更多 »

伯罗奔尼撒

伯罗奔尼撒(Peloponnisos)是希腊南部的一个半岛。行政區劃而言,半島東南部是伯羅奔尼撒大區,西北部是西希腊大区。面积15491平方公里,人口632,955.

新!!: 國家社會解放組織和伯罗奔尼撒 · 查看更多 »

保加利亞王國

保加利亞王國(Царство България / Tsarstvo Bulgaria),亦称保加利亚第三帝国,是於1878年2月19日到1946年9月期間存在於巴尔干半岛上的一个君主制國家。.

新!!: 國家社會解放組織和保加利亞王國 · 查看更多 »

社会主义

會主義(Socialism)是一系列经济体系,,其特点为、民主控制的生产资料(产品、资本、土地、资产等)。这个词也指代与这类体系相关的政治理论。"2.

新!!: 國家社會解放組織和社会主义 · 查看更多 »

福基斯州

|1.

新!!: 國家社會解放組織和福基斯州 · 查看更多 »

納粹德國陸軍

納粹德國陸軍(德語:,意為陸軍)是指1935年至1946年隸屬於納粹德國武裝力量德意志國防軍的陸軍。德國陸軍源自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協約國限制德國僅能保有的100,000名陸軍,《凡爾賽條約》亦在其裝備和機關上設有重重限制,將其打壓為警察性質的軍隊,但德國軍方透過與外國合作,暗地研究與發展若干軍事學說和武器,並培育100,000名陸軍的軍官團,將其打造為日後擴軍的骨幹,素質遠較同時期的各國陸軍優越。德國陸軍在此時發展尤其令人矚目的是裝甲部隊,在瓦爾特·馮·布勞齊區與海因茨·古德里安等人的推動下,即便德國此時並無坦克,但德軍已於未來將裝甲部隊視為重要的地位,並建立一套相當優越的作戰規範。 1935年德國元首阿道夫·希特勒宣佈撕毀《凡爾賽條約》,其陸軍即開始擴軍,建立了36個師,並大量生產裝甲車輛,進行現代化。希特勒憑著他國對德國軍事力量的恐懼而屢屢獲得外交上的勝利,一直到1939年8月波兰第二共和国拒絕其要求後,希特勒下令進攻該國,令英法兩國對德宣戰,最终于1939年9月開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陸軍作為其武裝力量的核心屢屢征戰,並以結合坦克、火砲與飛機進行快速协调聯合打擊的戰法,在戰爭初期獲得了快速而驚人的勝利,相繼打敗波蘭、丹麥、挪威、荷蘭、比利時、法國、南斯拉夫和希臘,佔領了西欧和中欧大多数国家領土。希特勒視僅存的敵國英國已不构成威胁和衰落,而德軍正處巔峰,故於1941年6月22日發動規模空前的「巴巴罗萨计划」入侵蘇聯,望於同年底打敗該國。 對蘇戰爭初期,德軍憑著訓練素質優越、作战經驗豐富和战斗力强而佔盡上風,不斷完成巨大的钳形攻势包圍殲敵作戰,俘虜苏军280萬士兵和裝備,展現極為輝煌的戰爭藝術。然而年底德軍於1941年10月2日、1941年12月1日、1942年1月7日的台风行动中失败,接著相繼於1942年6月28日、1942年9月13日、1943年2月19日的蓝色行动惨败與1943年的7月5日、7月15日的城堡行动被蘇軍打敗,完全喪失主動權,後者開始大規模反攻。其他戰場上盟軍亦將德軍擊敗,1943年第二次阿拉曼戰役使德軍失去战争的战略主動權,爾後盟軍登陸義大利半岛,德軍將其亚平宁半岛佔領阻止了盟军北上攻進德國,維持了將近一年半的時間。1944年6月6日諾曼底戰役之后,東西線的德軍逐漸退回本土。1944年9月德軍動員剩餘的部隊發起最後的大規模突击进攻反擊,但仍失敗。最後德國於柏林战役战败后,在5月8日正式宣布投降,其陸軍則在1946年8月20日解散.

新!!: 國家社會解放組織和納粹德國陸軍 · 查看更多 »

軸心國佔領希臘時期

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軸心國對希臘的佔領(Η Κατοχή,I Katochi,意為“佔領”)在德意軍隊入侵希臘之後,於1941年4月開始。佔領一直持續到1944年10月德軍從希臘大陸撤軍為止。然而有個別地區,譬如克里特島和其他一些島嶼,德國駐軍一直控制到1945年5月到6月。 法西斯意大利最初於1940年10月入侵希臘。攻勢不但不能持續,希臘軍還將義大利軍打回了阿爾巴尼亞。德國於是被迫把軍事重點從準備“巴巴羅薩行動”轉移到南歐的軍事干涉上來,來援助她的義大利盟友。由於希臘軍大部在阿爾巴尼亞前線阻擊義大利軍的進攻,一場德國閃擊戰於1941年4月打響。到了5月中旬希臘已被德軍佔領。德國就此開始統治希臘最重要的各地區,包括雅典以及塞薩洛尼基。希臘其他地區分給了德國的盟友義大利和保加利亞。希臘一淪陷,一個合作的希臘政府就即刻建立。 佔領給希臘平民人口帶來了極為艱苦的生活。僅在雅典一處就有超過300,000平民死於饑餓;另外德軍和他們的合作者針對平民的的報複事件數以萬計,希臘經濟也一片蕭條Mazower (2001), p. 155。與此同時,堪稱德國佔領下的歐洲抵抗力量運動之一的希臘抵抗力量也宣告成立。這些抵抗組織針對佔領軍開展遊擊戰,與合作者的治安團展開戰鬥,並且組織了大規模的諜報網絡。但是自1943年末這些抵抗組織也開始自相攻伐。 到了1944年10月希臘解放的時候,希臘處在一個政治上極端左右分化的狀態,這種狀態很快導致了內戰的爆發。內戰不僅給了許多重要的合作者逃避處罰的機會(因為他們反共),最終還讓他們變身成為戰後希臘的統治階層。.

新!!: 國家社會解放組織和軸心國佔領希臘時期 · 查看更多 »

民族解放阵线 (希腊)

民族解放阵线(希腊语: Εθνικό Απελευθερωτικό Μέτωπο, Ethniko Apeleftherotiko Metopo, EAM),在轴心国占领希腊时期,希腊抵抗运动中的主要组织, 主要领导力量为希腊共产党,亦有其他左翼力量。1941年9月,民族解放阵线正式成立。1943年5月,该组织下的游击队组成希腊人民解放军。1944年末,希腊全国基本解放,该组织达到历史顶峰,控制了全国的大部分地区。不久,希腊陷入内战。1946年,民族解放阵线解散。.

新!!: 國家社會解放組織和民族解放阵线 (希腊)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