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印度历史
印度地区歷史悠久,是世界上较早出现文明的地区之一。而印度河是其古印度文明的發源地,在古印度文明滅亡後,雅利安人進入印度地區,在文化上并与当地人结合,创造了经典的吠陀文化。.
查看 四梵住和印度历史
婆羅門教
#重定向 吠陀宗教.
查看 四梵住和婆羅門教
七覺支
七觉支(sapta bodhyanga,satta bojjhaṅgā,或satta sambojjhaṅgā),也称七等觉支、七遍觉支、七菩提分、七菩提分宝、七觉分、七觉意、七觉志、七觉支法、七觉意法,为佛教术语,三十七菩提分法中的一类。.
查看 四梵住和七覺支
佛教
佛教起源於古印度河流域迦毗羅衛國(现在的尼泊尔和印度邊界中間,較為靠近尼泊爾)的太子悉達多·喬答摩(古譯:瞿曇)(佛號屎嘎懶覺泥)在大約西元前6世紀對於佛弟子所開示的教導,後发展为宗教。全世界约有5億佛教徒.
查看 四梵住和佛教
喜 (佛教)
喜(Prīti,Pīti),佛教術語,意指喜悅、快樂,是一種心所與感受,與禪那緊密相關。是四無量心與七覺支之一。.
查看 四梵住和喜 (佛教)
释迦牟尼
释迦牟尼(शाक्यमुनि,,意為「釋迦族之聖者」),姓喬達摩,名悉達多(公元前566年-公元前486年,Siddhāttha Gotama;Siddhārtha Gautama),古印度著名思想家,佛教創始人,尊稱释迦牟尼佛,出生於今尼泊爾南部。被尊稱為佛陀(、意為「覺悟者」)、世尊(释尊)等;通稱釋迦如來、釋迦文佛、釋迦佛,从明朝开始,漢地還尊稱他為如來佛祖,或稱佛祖,即「佛教之創祖」,簡稱如來佛。清代的滿人則稱之為佛爺。在中國民間信仰中,被神化而視為至高神明,故在一般道教、民間信仰之廟宇也往往設有大雄寶殿供奉之,甚至是三寶殿,供奉含有釋迦牟尼佛之三寶佛及菩薩、羅漢、祖師等;然而在佛教中,神属于六道众生中的天眾,释迦牟尼佛是已经解脫出離六道輪迴的圓滿智者。.
查看 四梵住和释迦牟尼
捨 (佛教)
捨(ऊपेक्खा,,或upekṣaka,adhyupekṣaṇā),佛教術語,是一種平等而安穩的心態。為四梵住與七覺支之一。它也是一種心所,說一切有部將其列入大善地法中。.
查看 四梵住和捨 (佛教)
梵天
梵天(梵文:ब्रह्मा,Brahmā),原為古印度的祈禱神,現印度教的創造之神,與毗濕奴、濕婆並稱三主神。他的坐騎為孔雀(或天鵝),配偶為智慧女神辯才天女,故梵天也常被認為是智慧之神。全印度幾萬座印度教寺廟中供奉梵天的寺廟卻極為少見,現存最有名的專門供奉梵天的地方位在拉賈斯坦邦城鎮普斯赫卡尔,其他各地印度教徒大多供奉濕婆和毗濕奴。 佛教也將梵天吸納為護法神之一,在南传佛教的東南亞,尤其泰國,得到很大的發揮,華人稱之為四面佛/四面神,據說有保佑人間富貴吉祥的功能,在東南亞有非常多信眾。.
查看 四梵住和梵天
悲 (佛教)
悲(梵文、Karuṇā)是佛教的主要教義及修行目標,英文通常翻譯為同情(Compassion)。為四梵住之一。.
查看 四梵住和悲 (佛教)
慈 (佛教)
慈(मेत्ता,,मैत्री,),佛教術語,經常與「悲」並稱為慈悲。佛教認為,慈(Mettā)是不帶取與貪等染污成份的愛,是慈、悲、喜、捨四無量心之一。以慈為禪修對象,稱為慈心觀,又稱作慈愍觀、慈悲觀、慈觀、修慈觀,對於四梵行的禪修,為一種調心的修行方法,藉此對治瞋的一種方式,四護衛禪、五停心觀之一。.
查看 四梵住和慈 (佛教)
慈心觀
#重定向 慈 (佛教).
查看 四梵住和慈心觀
智顗
釋智顗(漢語拼音:Zhi-yi,),俗姓陈,字德安,法名智顗,法號智者,生於荆州华容(縣治位於今中國湖北潜江),漢傳佛教出家僧侶。曾居於天台山國清寺,人稱天台大師,為天台宗的實際創始人,後世尊崇他為天台宗四祖。其学说以《法华经》为主教依据,故天台宗亦称法华宗。并广弘教法,创五时八教的判教,发明一念三千,圆融三谛的思想。强调止观双修的原则,立一心三观。智顗于陈、隋两朝深受帝王礼遇,隋煬帝楊廣授予智顗“智者”之号,世稱智者大师。.
查看 四梵住和智顗
另见
巴利語詞彙
禪定
- 一境性
- 三學
- 三摩地
- 不淨觀
- 九相圖
- 五蓋
- 修行
- 八聖道分
- 受
- 四念住
- 四梵住
- 坐禪
- 夢瑜伽
- 安那般那念
- 念 (佛教)
- 念佛
- 性徹
- 慈 (佛教)
- 曼荼羅
- 法胜大师
- 清淨道論
- 瑜伽行唯識學派
- 磬 (法器)
- 禪定
- 禪那
- 經行
- 跏趺坐
- 輕安
- 那洛六法
- 默照禪
亦称为 四無量心,四無量心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