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三學

指数 三學

三學(梵语:,巴利語:)或三無漏學,佛教術語,分別指增上戒學()、增上意學或增上心學()、增上慧學()。戒、定、慧,即三無漏學,是達到解脫三界生死結縳煩惱、得到漏盡通的修行之道。三無漏學是八正道的總結:八正道中的正語、正業、正命為戒學,正精進、正念、正定為定學,正見、正思維為慧學。.

17 关系: 尸羅三界三毒三摩地佛教八正道因緣煩惱 (佛教)癡 (佛教)解脫舍利弗般若雜阿含經梵语涅槃智慧 (佛教)

尸羅

--羅(梵文:,巴利文:),又音譯為--怛羅、翅怛羅,意譯為戒,佛教術語,佛教戒律,為波羅密的一種,也是三無漏學之一。.

新!!: 三學和尸羅 · 查看更多 »

三界

三界(त्रैलोक्य,),佛教用语,指有情眾生存在的三個領域: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界構成世間,相當於三有。.

新!!: 三學和三界 · 查看更多 »

三毒

三毒(triviṣa,藏文:dug gsum),又称三不善根(akuśala-mūla,akusala-mūla)、三根,佛教术语,為貪、嗔、痴三種煩惱的合稱,在早期又譯作「淫、怒、癡」。 贪是贪爱五欲,嗔是嗔恚无忍,痴是愚痴无明,因贪、嗔、痴能毒害人们的身命和慧命,故称“三毒”,它是世间一切烦恼的根本。 其反義為三善根,即無貪、無瞋與無癡三者的合稱。.

新!!: 三學和三毒 · 查看更多 »

三摩地

三摩地(梵文:समाधि,),又译三昧、三摩提,意譯為等持、正心行處,佛教術語,意指專注於所緣境,而進入心不散亂的狀態,皆可稱為三摩地,因此又可譯為「止」、「定」、「禪定」。 最早出自婆羅門教《奧義書》中,亦為傳統瑜伽修行方式之一,在《瑜伽經》八支瑜伽中為第八支。在沙門傳統中也廣泛採用,為佛教所沿用,將持戒、禪定、智慧三者合稱為三無漏學。 三昧,即是心一境性,精神集中,專注一境而不移動。阿毘達磨論書中將它列為大地法之一,可通於善、惡。.

新!!: 三學和三摩地 · 查看更多 »

佛教

佛教起源於古印度河流域迦毗羅衛國(现在的尼泊尔和印度邊界中間,較為靠近尼泊爾)的太子悉達多·喬答摩(古譯:瞿曇)(佛號屎嘎懶覺泥)在大約西元前6世紀對於佛弟子所開示的教導,後发展为宗教。全世界约有5億佛教徒.

新!!: 三學和佛教 · 查看更多 »

八正道

#重定向 八聖道分.

新!!: 三學和八正道 · 查看更多 »

因緣

因緣,佛教術語,有二義。.

新!!: 三學和因緣 · 查看更多 »

煩惱 (佛教)

煩惱(क्लेश,,,kilesa,藏文:nyon mongs),佛教術語,除了一般所謂的俗事煩惱之外,佛教認為人心中所有會帶來痛苦的負面情緒,以及其帶來的不良影響,都被總稱為煩惱,其中包括煩躁、憂鬱、焦慮、不安、嫉妒、期待、憤怒、悲傷、麻木等。 「障」在佛法修行的意義就是遮蔽,意謂有情眾生被無明、煩惱、惡業等種種障礙所障蔽,缺少智慧,不能經由佛法的正確教導而得見正道,所以生生世世在三界六道之中不斷的生死流轉輪迴。而因為煩惱而導致人做出錯誤的行為,成為會眾生不得解脫的種種障礙,就稱作煩惱障(梵語:kleśāvarana),為二障或三障之一。 煩惱的種子眠藏在藏識之中,未現行顯發出來,故稱為煩惱隨眠。.

新!!: 三學和煩惱 (佛教) · 查看更多 »

癡 (佛教)

癡(梵文與Moha,藏文:timuk),又稱愚癡,佛教術語,意指沒有智慧、愚笨、無知、妄想、困惑等意思,與一般的癡傻不同。它是無明的同義詞,為三毒之一。也被視為是一種心所,被列入六大煩惱地法中。.

新!!: 三學和癡 (佛教) · 查看更多 »

解脫

在印度宗教中,解脫(梵文: मोक्ष ,, 或 मुक्ति,),意即「解放」,來自同一語根 意即「解開」、「放開」),就是生命個體能脫出離開在世界之間之中的生死輪迴及其隨之而來的各種苦。解脫的方法有許多種,如持誦陀羅尼、念誦佛號、修禪定、做瑜伽,依各教派傳承而定。這是印度宗教的重要宗教與哲學概念,印度教、耆那教與佛教皆繼承了這個觀念,但在理論上有不同的見解。.

新!!: 三學和解脫 · 查看更多 »

舍利弗

舍利弗(梵語:शारिपुत्र ,巴利語:),又譯為舍利弗多、舍利弗羅、奢利富多羅、舍利弗多羅、舍利補怛羅,玄奘譯為舍利子,意譯鶖鷺子,其父取其名為優婆低沙(),是釋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之一,號稱「智慧第一」的大阿羅漢。心經中的「舍利子」就是舍利弗。 舍利弗比釋迦牟尼佛年長,並先於佛涅槃。在藏傳佛教,目犍連與舍利弗往往會被雕塑在釋迦佛身邊,隨侍釋迦佛,並與佛祖一同接受供養、膜拜,往往騎乘或腳踏獅子,象徵佛教智慧的「獅子吼」。而漢傳佛教中,釋迦牟尼佛身邊則雕塑阿難陀與大迦葉較多。南傳上座部的論書中,經常以法將(Dhamma-senapati)來稱呼舍利弗。.

新!!: 三學和舍利弗 · 查看更多 »

般若

#重定向 慧 (佛教).

新!!: 三學和般若 · 查看更多 »

雜阿含經

《雜阿含經》(梵語:),初期佛教的基本經典「四阿含」之一。在四阿含中,雜阿含是依佛法教類五蘊、六入處、界、因緣、四諦、三十七道品等,將眾多相應的短經編成集,而匯為一部。漢譯《雜阿含經》推定為根本說一切有部傳本,與對應的巴利本《相應部》一起,被認為是接近原始佛教原貌的佛陀言論集之一。.

新!!: 三學和雜阿含經 · 查看更多 »

梵语

梵语(संस्कृता वाक्,,簡稱संस्कृतम्,)是印欧语系的印度-伊朗語族的印度-雅利安语支的一种语言,是印歐語系最古老的語言之一。和拉丁語一樣,梵語已經成為一種屬於學術和宗教的專門用語。 印度教經典《吠陀經》即用梵文寫成。其語法和發音均視作一種宗教儀規而得以絲毫不差地保存下來。19世紀時梵語成為重構印歐諸語言的關鍵語種。古印度相信梵文是由梵天發明。.

新!!: 三學和梵语 · 查看更多 »

涅槃

涅槃(Nibbāna;Nirvāṇa),佛教術语,合文作,又譯為泥洹、般泥洹、般涅槃、涅槃那、涅盤那、泥盤那、波利暱縛男,意譯為圓寂、滅度、寂滅、無為、解脫、自在、安樂、不生不滅等。佛教教義認為涅槃是將世間所有一切法都滅盡的狀態,所以涅槃中永遠沒有生命中的種種煩惱、痛苦,從此不再受後有,也就是不再有下一世的六道輪迴。這個術語最早源自於古印度婆羅門教,當時眾說紛紜。佛教認為外道無法實證何謂涅槃,在無佛教的時代只有佛和辟支佛可以親證涅槃。釋迦牟尼菩薩降生後,出家成佛轉法輪,教導弟子佛法,才開始有聲聞聖弟子實證涅槃,聲聞四果阿羅漢捨壽後,會取證無餘涅槃,進入不生不死狀態。時至今日,當有佛教上師、沙門、比丘、比丘尼等修行者過世時,許多人會尊稱他們涅槃了。.

新!!: 三學和涅槃 · 查看更多 »

戒可以指:.

新!!: 三學和戒 · 查看更多 »

智慧 (佛教)

在佛教中,智慧可以指.

新!!: 三學和智慧 (佛教)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三无漏学三無漏學戒定慧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