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先知书

指数 先知书

先知书(נְבִיאִים Nəḇî'îm)是《希伯来圣经》三部分的第二部分,介于律法和文集之间。先知是以色列人历史中一些特殊人物,他们被神选召,替神传达信息。 先知书可以分为前期和后期两部分。前期先知书记述摩西死后先知的历史,后期先知书多有先知们所传达的预言。在基督教《舊約聖經》中,前期先知书被归入历史书,后期先知书称为先知书。.

18 关系: 基督教士師記以賽亞書以色列列王紀 (聖經)先知約書亞記预言西番雅書詩歌智慧書阿摩司書那鴻書耶利米哀歌耶利米書旧约圣经摩西摩西五经撒母耳记

基督教

基督教是信仰耶穌基督為神之聖子與救世主(彌賽亞)的一神教。發源於西亞的巴勒斯坦地區,以《聖經》為最高宗教經典,信徒稱為基督徒,基督徒組成的團體則稱為教會或基督教會。由於部分教義源流自猶太教,因而被認為是亞伯拉罕諸教之一,現今亦与伊斯兰教、佛教共同視為世界三大宗教。其分為天主教、正教會、新教等三大宗派,但因歷史發展的緣故,漢語所稱的「基督教」常專指新教,基督教整體則又另以「基督宗教」、「基督信仰」或「廣義基督教」稱之。 基督教的信仰核心認為三位一體的獨一神(漢語亦譯為上帝或天主)創造了世界,並按照神自己的形像造人,由人來管理世界,後來人犯罪墮落,帶來了死亡;聖父派遣其子耶稣 道成了肉身,在其在世33年的最後,為世人的罪被釘死在十字架上,在三天後從死裏復活而後升天,賜下聖神與信徒同在;他的死付上了罪的贖價,使一切信他的人得到拯救,並在神內有永遠的生命。 按照基督教在4世紀的歷史紀載,第一個教會在耶穌升天與聖神降臨(約公元30至33年)後由耶穌的宗徒建立,之後耶穌的宗徒及信徒們不斷向外宣教,並快速在當時管轄巴勒斯坦的羅馬帝國境內及周邊地區傳播;雖曾長期遭羅馬帝國政府迫害,但約於公元325年由君士坦丁大帝宣布合法化,狄奧多西大帝時更定為羅馬帝國的國教,至此成為西方世界的主要宗教。之後因羅馬帝國分裂後西方世界東西部的差异化发展,導致11世紀發生東西教會大分裂,形成以羅馬教宗為首的公教會、以及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为首的正教會。16世纪時,西歐又爆發了反對教宗權威的宗教改革運動,马丁·路德(路德派)、约翰·喀尔文(喀尔文派)、烏里希·慈運理等神學家與英國國王亨利八世(安立甘派)先後脫離天主教而自立教會,日後出現了許多教義相近的教會,這些教會即為後世所統稱的新教。 基督教雖起源於西亞,但在7世紀創立的伊斯蘭教興起後,今日在當地的信徒人口反而居於少數。由於基督教重視傳教事業(又稱為「大使命」),加上近代西方國家在世界經濟及文化上具有強勢的影響力,使得基督教的傳佈範圍遍及整個世界,基督教文化更成為世界許多文明的重要骨幹。粗估統計全球超過30%的人口信仰基督教,是當今世界信仰人口最多的宗教,三大宗派中又以天主教的信徒佔約半數最多;基督徒最多的國家則是美國及巴西,大約占人口的75%。.

新!!: 先知书和基督教 · 查看更多 »

士師記

《士师记》是《舊約聖經》其中一--,天主教譯名是《民長紀》。 士師記內容記述鬼魔的宗教如何纏繞“為害”以色列民,以及耶和華怎樣借助他所任命的士師“憐憫悔改”的百姓,拯救他們。俄陀聶、以笏、珊迦及其後各士師的行爲能够“强化信心”。正如希伯來書的執筆者使徒保罗説:“若要一一細説,基甸、巴拉、參孫、耶弗他,……時候就不够了。他們因着信,制伏了敵國,行了公義,……軟弱變為剛强,爭戰顯出勇敢,打退外邦的全軍。”這個時期共有12位的士師,他們也包括陀拉、睚珥、以比讚、以倫和押頓。耶和華為士師爭戰,以他的靈幫助他們作戰。經上認爲,他們把功勞和榮耀全歸與上帝。 主題:以色列離棄神,遭仇敵擊敗,漸漸腐敗。.

新!!: 先知书和士師記 · 查看更多 »

以賽亞書

《以賽亞書》或天主教译作《依撒意亞先知書》(ספר ישעיה / Sefer Y'sha'yah)是《聖經》的第23本書(天主教聖經第29本),由先知以賽亞執筆,大約在公元前723年之後完成。記載關於猶大國和耶路撒冷的背景資料,以及當時猶大國的人民在耶和華前所犯的罪,並透露耶和華將要採取判決與拯救的行動。在第53章整章描述大約在700年之後將臨的彌賽亞耶穌的遭遇與人格特質。 主題:耶和華藉著成為肉體、釘死十架、復活、升天、並再來的基督所施的救恩。.

新!!: 先知书和以賽亞書 · 查看更多 »

以色列

以色列(יִשְׂרָאֵל;),正式名称是以色列国(help;دَوْلَة إِسْرَائِيل),是位於西亚的主权国家,坐落於地中海东南岸及红海亚喀巴湾北岸,北靠黎巴嫩,东北邻叙利亚,东与约旦接壤,巴勒斯坦领土(巴勒斯坦国对其宣称主权,但局部为以色列所控制)的约旦河西岸地区和加沙地带各居东西,西南则为埃及。其领土范围不大,但地形和气候相当多样。以色列的金融及科技创新中心為特拉维夫,而耶路撒冷則为其法定首都(美國承認)、各政府机构所在地(国防部除外)及其轄下的第一大城市(特拉维夫都会圈人口最多)。以色列对耶路撒冷的主权在国际上有爭議。美国東岸时间2017年12月6日下午1時,特朗普正式在白宫外交厅宣布美国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 1947年11月29日,聯合國大會建議在巴勒斯坦托管地推行分治方案。這一方案規定了新的阿拉伯和猶太國家的國界,並指定耶路撒冷及其周邊地區將為聯合國進行國際管理Harris, J. (1998) The Journal of the Society for Textual Reasoning, Vol.

新!!: 先知书和以色列 · 查看更多 »

列王紀 (聖經)

《列王紀》(希伯来语:,拉丁转写:)是《希伯来圣经》的一部分,原文用希伯來語書寫。這書冊估計大約在公元前6世紀到前5世紀期間完成。 主題:在神經綸中神行政的對付,連同神的君王職分在地上因著列王而遭破壞與毀滅,以及神公正對付的悲慘結果。.

新!!: 先知书和列王紀 (聖經) · 查看更多 »

先知

先知(prophet)是一个在很多领域,尤其是多种宗教中常用的概念,指能够与神交流并预见未来的人。在不同宗教的信仰里,对先知的认同并非全然一致。.

新!!: 先知书和先知 · 查看更多 »

約書亞記

《約書亞記》是《舊約聖經》其中一--,天主教譯為《若蘇厄書》。約書亞記是聖經全書的第六本,記錄了以色列人由約書亞帶領進入應許之地的過程。 主題:以色列人佔有並得著美地為業,以完成神的經綸。.

新!!: 先知书和約書亞記 · 查看更多 »

预言

言(英文:Prophecy),是对未来将发生的事情的预报或者断言。一般来说预言指的不是通过科学规律对未来所作的计算而得出的结论,而是指某人通过預知超能力出于灵感获得的预报。 这个概念还包括着通过神力或者非凡的能力所获得的对现时的真理和事实的宣布。最常见的预言是在社会或者宗教危机时期对未来的警告。在许多重要的宗教著作中都纪录有这样的预言。.

新!!: 先知书和预言 · 查看更多 »

西番雅書

《西番雅书》是《希伯来圣经》中的一卷先知书,在基督教传统中被列为《旧约圣经》第36卷,记载犹大王国末期的贵族子弟西番雅的预言和相关情况。这本书警告犹太人不要离弃他们祖先的上帝耶和华,否则他们将会失去上帝子民的地位。这本书的信息影响了犹大国的国王约西亚,在全国开展了一场规模宏大的废除偶像崇拜运动。圣经记载,由于他推行正确崇拜,来自亚述帝国的军队遭到上帝天使的攻击,损失十分惨重,大败而归。 主題:耶和華對以色列和列國的審判,以及祂對外邦和以色列的拯救。.

新!!: 先知书和西番雅書 · 查看更多 »

詩歌智慧書

《詩歌智慧書》(כתובים;日文又译作《詩文集》、《詩與智慧文學》、《聖文學》),是指基督教《舊約聖經》中《律法书》、《历史书》、《先知书》之外的几卷書。.

新!!: 先知书和詩歌智慧書 · 查看更多 »

阿摩司書

阿摩司书是十二小先知书之一,在基督教《圣经》全书中是第30本。这本书的作者自称是一位牧人(1:1),原文意思為飼養羊、販賣羊、經營畜牧業的人。此“牧人”原文在聖經中一共出現兩次,另一處是在列王紀下3:4 ,用以形容摩押王米沙 ,所以阿摩司極可能有一定社會地位、且經濟富裕的商人。这本书里有很多针对不同国家的预言,但其主要對象是當時的以色列國。主題:耶和華對以色列並四圍列國的審判以及所產生的復興。.

新!!: 先知书和阿摩司書 · 查看更多 »

那鴻書

那鴻書是希伯来圣经中小先知书的第七本,一般被承认为聖經全书的第34本書。本书开头称作者为那鸿,主要内容为关于亚述帝国首都尼尼微的预言。那鸿大约在公元前632年之前在犹大完成本书。 主題:耶和華對邪惡亞述之京城尼尼微的審判。.

新!!: 先知书和那鴻書 · 查看更多 »

耶利米哀歌

《耶利米哀歌》(希伯来语:,ʾēḫā(h),Eikha),是《希伯来圣经》中的一个书卷。 主題:耶利米對神的聖城和聖民之憂傷與愛的發表。.

新!!: 先知书和耶利米哀歌 · 查看更多 »

耶利米書

《耶利米書》 (天主教:耶肋米亞先知書;יִרְמְיָהוּ Yirməyāhū;the Book of Jeremiah) 相信是由數個單元的文集編輯而成。内容主要是先知耶利米的講辭,也包括以第三人稱提及先知的完傳記材料。這些單元的內容都應該出自先知耶利米的口,但記錄者未必是他本人。這些部份可能出自先知的秘書巴錄的報道(参36章:4節),52章的歷史附錄則採用列王纪的資料。 主題:基督在神對付以色列與列國時,成為耶和華對神選民的義,作他們的中心和圓周。.

新!!: 先知书和耶利米書 · 查看更多 »

旧约圣经

《舊約聖經》是基督教對《聖經》全書的前一部分的常用稱呼。舊約聖經原是猶太教主要經籍《塔納赫》。《圣经》本身显示《旧约》从摩西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时开始撰写,直到耶稣降生前大约500年完成,前后经历大约1000年左右。有学者认为是由巴比伦之囚时期开始直到公元前一世纪,在此段约240年的时间写成,后来被基督宗教全盘收納為《聖經全書》的前部分。 伊斯兰教的《古兰经》很多内容也相同。不同的基督宗教所承認的《舊約聖經》略有不同,天主教版本承認46--;東正教版本承認50--;基督新教版本則為39--。 《舊約聖經》通常被分类为摩西五經(又稱律法书)、历史书、诗歌智慧書和先知书四部分。舊約聖經全在耶稣诞生之前已寫成及被輯錄成書,在基督教的教義看来與耶稣诞生后成書的《新约圣经》相承。.

新!!: 先知书和旧约圣经 · 查看更多 »

摩西

摩西(מֹשֶׁה),天主教依拉丁文汉译為梅瑟,唐朝景教譯為牟世法王,伊斯蘭教稱為穆撒,,是在旧约圣经的出埃及记等书中所记载的公元前13世纪时犹太人的民族领袖。犹太教徒認為他是猶太教的創始者。他在亚伯拉罕诸教(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裡都被认为是极为重要的先知。按照以色列人的传承,摩西五经便是由其所著。 按照出埃及记的记载,摩西受天主雅威(Yehoweh,或作上帝耶和華)之命,率领被奴役的希伯来人离開古埃及前往一块富饶的应许之地。11天的路程因為以色列民的頑梗、悖逆不相信上帝會幫助他們,故经历40多年的艰难跋涉,才進入應許之地。但摩西因在加底斯巴尼亞以色列民因沒水喝向摩西爭鬧,摩西因情急沒有遵從上帝的命令,說了急燥的話,因此上帝不讓摩西跟著以色列人進入應許之地。在摩西的带领下,希伯来人摆脱了奴役的悲惨生活,学会遵守犹太十诫,并成为历史上首支尊奉单一神宗教的民族。 当代学术界共识视摩西为一个传说人物,而非历史人物William G. Dever 'What Remains of the House That Albright Built?,' in George Ernest Wright, Frank Moore Cross, Edward Fay Campbell, Floyd Vivian Filson (eds.) The Biblical Archaeologist, American Schools of Oriental Research, Scholars Press, Vol.

新!!: 先知书和摩西 · 查看更多 »

摩西五经

《五書》(πέντετεῦχος,Pentateuch),常被稱為摩西五經(Five Books of Moses,华人天主教会譯为梅瑟五書;唐朝景教譯《牟世法王經》),猶太教稱為妥拉(תּוֹרָה,Torah),又稱為摩西律法(תּוֹרַת־מֹשֶׁה,Torat Moshe),基督徒常稱為律法書,是《希伯来圣经》最初的五部經典。.

新!!: 先知书和摩西五经 · 查看更多 »

撒母耳记

《撒母耳記》是希伯來聖經中的一篇,原為一卷書,《七十士譯本》為了實用方便緣故,首先將《撒母耳記》分為上下兩冊,與《列王紀上》、《下》共四册,合稱為“王國書”。.

新!!: 先知书和撒母耳记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后先知书前先知书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