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同性恋与普世圣公宗

指数 同性恋与普世圣公宗

有关于同性恋的议题在普世圣公宗的几个教省引起争议。1998年的第13届兰柏会议上以526票赞成、70票反对的表决结果通过了一项决议,这项决议指出同性間的性行為“与圣经不相符”。然而,这项决议中仍然包括了这样的陈述:“我们呼吁所有的教徒对所有人有感情以及牧师般地服侍,而不顾他们的性倾向,同时谴责对同性恋的无理由的恐惧、婚内暴力和商业的性行为”,并且很重要地指出“我们保证我们会倾听同性恋人士的经验,我们也承诺他们会得到上帝的爱。所有的有信仰的忠诚的受洗过的人,不管他们的性倾向是怎样,都是基督的身体的成员”。兰柏会议“不是一个制定强加给教省的纪律和规定的地方,而是一个解决争议的论坛”。 2003年英国国教会宣布了任命一位正在和另一位同性同居的牧师,杰弗里·约翰(Jeffrey John)为英国国教会牛津教区副主教,但是因为有反对的声音,他被改任为圣奥尔本斯座堂的主持牧师。2004年,其他的圣公会教省,例如美国圣公会、巴西圣公会、墨西哥圣公会、苏格兰圣公会和南非洲圣公会教省合法化了非单身的同性恋牧师的任命和同性结合的祝福。在加拿大圣公会,新威斯敏斯特教区的六个堂区承认了祝福同性结合的礼仪,并且那个教区的主持牧师彼得·艾略特(Peter Elliott)就是一位同性恋者。2003年美国圣公会任命基恩·罗宾逊(Gene Robinson)为新罕布什尔教区的主教。 为回应这些神学上的争端,以中非洲教省开始的很多教省,包括了亚洲、非洲和澳洲的总计占圣公会人口一半,即4千万人口的教省发表声明,宣布他们和其他教省的交流因此受阻。西方教省中的少数派团体声明他们对英国国教会、加拿大圣公会、澳大利亚圣公会以及美国圣公会的不神圣的行为的反对。有些美国圣公宗团体脱离了美国圣公会,加入了如同卢旺达或是乌干达的非洲圣公会组织。.

27 关系: 加拿大圣公会同性結合同性恋与基督教同性戀坚振圣事坎特伯雷大主教多伦多主教保罗圣奥尔本斯座堂圣公会南半球联盟副主教神學罗恩·威廉斯美国圣公会羅馬書聖公宗聖禮聖經蘭柏會議蘇格蘭聖公會英格蘭教會LGBT洗禮教省普世圣公宗咨议会普世聖公宗主教長會議

加拿大圣公会

加拿大圣公会(英语:Anglican Church of Canada,简称ACC 或 ACoC,法语:l'Église Anglicane du Canada )是普世圣公宗在加拿大的教省 。加拿大圣公会是全加拿大第三大的宗教组织,仅次于罗马天主教会以及基督新教长老派的加拿大联合教会(United Church of Canada)。加拿大圣公会由30个教区的约八十万名注册会员组成。2001年加拿大人口普查结果显示6.9%的加拿大人,即约2,035,500人,认为自己信仰圣公宗。同时普查结果也显示,约48%的信徒住在安大略省。 直至1955年,加拿大圣公会还一直被称为加拿大自治领英国国教会(Church of England in the Dominion of Canada)。1977年的教区总会决定了 l'Église Episcopale du Canada 作为教省的法语名称。1988年被现用的法语名称替代,但是原来的名称还在一定范围内使用。.

新!!: 同性恋与普世圣公宗和加拿大圣公会 · 查看更多 »

同性結合

同性結合關係包括:.

新!!: 同性恋与普世圣公宗和同性結合 · 查看更多 »

同性恋与基督教

基督教對同性間性行為的立場,在長遠的歷史中,皆認為不合聖經的性規範,但在自由主義神學和同志神學出現後,產生不同的神學觀點。這也是二十世紀以來基督教的爭議議題之一 。 有關此議題,當代不同基督教派系的教會立場有所不同,從認為同性之間的性行為是不合聖經的罪,到聖經容許這樣的性行為。即使同教派內,教堂或個人可能抱持多樣的觀點,也可能和教派立場相反。 在舊約聖經及新約聖經中都有提到同性之間的性行為,初期教會教父的教導認為同性性行為不合聖經規範:包括特土良(155-240)、居普良(200 – 258)、(約300年時)、君士坦丁堡牧首约翰一世(349-407)等,這也是天主教會、東正教會和一些新教教派,如美南浸信會、、聯合衛理公會、地方召會、真耶穌教會、神召會、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至今的立場。 到了二十世紀,于爾根·莫特曼、漢斯·昆、等神學家挑戰傳統的神學立場和對聖經的理解方式。隨著這些變化,有些人主張所謂責難同性性行為的經文,為翻譯的錯誤或脈絡的錯置,並認為相互許諾關係下的同性性行為,為聖經所容許或不禁止。這種解釋得到一些新教教派和部份舊天主教會,如美國聯合基督教會、美國聖公會、美國長老教會、、、的接受。 聖經的新約及舊約中皆有關於同性性行為的經文,爭論圍繞在聖經這些经文的詮釋上,包括是否譴責這樣的性行為或只是譴責當時特定情形下的習俗,以及這些段落是否適用於現代等等。.

新!!: 同性恋与普世圣公宗和同性恋与基督教 · 查看更多 »

同性戀

同性戀,亦稱為同性向、同性愛,是以同性為對象建立起親密關係,或以此性傾向做為主要自我認同的行為或現象。同性戀連同雙性戀和異性戀構成了性傾向連續光譜不同程度之別的三區帶。對同性戀者常用的稱呼為同志,男性為男同志(Gay),女性為女同志(Lesbian)。 性傾向是個體對特定性別之人,感受到的持久性情感、愛慕或性吸引力。目前尚無研究能夠明確證實性傾向是由特定、或多種因素所引致。但數篇生物學理論研究論文指出性傾向的形成可能涉及基因或子宮環境等生物性因素,而由生物因子(基因、激素)和非社會性的環境因子共同作用促成,科學證據不支持能由社會性手段教導或學習性傾向的說法。 科學研究已證實同性戀是人類性慾的自然展現型式之一,同性戀此性傾向與異性戀、雙性戀相同,其本身不造成任何心理傷害。性傾向可能會在一生中發生某種程度的變化,或未必有固定的身份認同;儘管如此,大多數人對於他們的性傾向,幾乎沒有或沒有經驗到能選擇的感覺,並且沒有充足可靠的科學證據支持能用心理學手段干預性傾向。 不少同志處於互相承諾或同居的親密關係,有些也共同育養子女,但直到最近一些國家才展開針對同性親密同居的戶口調查,同志家戶的生活境況也開始獲得矚目。在人類歷史上,同性間的親密關係與性行為受過推崇和迫害,而從十九世紀末開始,爭取同志社群能見度、同性親密關係社會承認和相關法律權利的全球性社會運動興起,要求保障同志在婚姻或民事結合、生育撫養、工作就業、從軍入伍、醫療照護上獲得平等對待的權利,並且推動立法或行政措施,制止對性別氣質或性傾向的仇恨言論和霸凌行為。.

新!!: 同性恋与普世圣公宗和同性戀 · 查看更多 »

坚振圣事

坚振圣事(Confirmation)或坚振礼、堅信禮、按手禮,是基督宗教的礼仪,象征人通过洗礼與上主建立的关系獲得鞏固。現時只有羅馬天主教會、東正教會 、聖公會、循道衛理教會、信義會、長老會等有這樣的安排。.

新!!: 同性恋与普世圣公宗和坚振圣事 · 查看更多 »

坎特伯雷大主教

坎特伯里大主教(Archbishop of Canterbury),又称为坎特伯里圣座(the holy See of Canterbury),繼承了聖奧古斯丁的使徒統系,為全英格蘭主教長(The Primate of All England)。他是英格蘭聖公會的領袖,坎特伯里教省的都主教,也是坎特伯里教區的教區主教。他作为使徒聖奧古斯丁的继承人的事實,令其成为普世圣公宗中的精神领袖。 坎特伯里大主教的兩個主教座位坐落於英國肯特郡的坎特伯里座堂。.

新!!: 同性恋与普世圣公宗和坎特伯雷大主教 · 查看更多 »

多伦多

多伦多(英语/法语:Toronto),是北美洲国家加拿大安大略省首府,加拿大的最大城市。 多伦多坐落在安大略湖西北岸的南安大略地区。根据2012年七月的加拿大人口普查,多伦市人口达2,790,060,为加拿大最大城市。多伦多市是大多伦多地区的心脏地区,也是安大略省南部人口稠密区(称作“金馬蹄地區”)的一部分。这些大多伦多地区自治区的数据表格被列在了城市区有5,132,794名居民。在2011年人口普查中,多倫多人口普查區有5,583,064名居民,而覆蓋範圍較廣的大多倫多地區則有6,054,191名居民。 作為加拿大的经济中心,多伦多是一個世界级城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金融中心之一。 多伦多在经济上的领先地位在于金融、商业服务、电信、航太、交通运输、媒体、艺术、电影、电视製作、出版、软件、医药研究、教育、旅游、体育等产业。 (2007) - 、 和 。于2007年3月1日查阅多伦多证券交易所是世界第七大交易所,总部设于市内,有多数加拿大公司在这里上市。 多伦多的国际性人口 体现出它是前往加拿大移民的重要落腳點。而市内49%的人口是在加拿大以外誕生,也造就多倫多成為世上種族最多樣化的城市之一。目前多伦多的低犯罪率、潔淨的環境、高生活水准、以及对多樣文化的包容性,令該市被多個经济学智囊团列为世界上最宜居的城市之一。另一方面,多伦多於2006年被列為加拿大生活成本最高的城市。 大约1/3的加拿大人居住在距多伦多两小时车程的郊区。加拿大大约1/6的就业机会在该市。 多伦多当地的華僑及華裔人口多达四十萬,相當於加拿大全國約百分之一的人口。.

新!!: 同性恋与普世圣公宗和多伦多 · 查看更多 »

主教

主教是基督宗教的高級聖職人員職稱,為天主教、東正教與圣公会採用,詞源自希臘文「episkopos」(επίσκοπος),即「epi」(由上往下)及「skopos」(觀察者),意為監督(overseer)。依據初期教會的傳統,祝聖主教代表授予聖職聖事的圓滿性。主教即是藉著聖靈/聖神被祝聖為教會中的牧人及管理者,也是教義的導師及聖職敬禮的司祭。在一般基督宗教主流教會,指耶穌基督派遣使徒/宗徒繼續實行祂的使命,到了第一世紀末至第二世紀初就形成了主教的制度。.

新!!: 同性恋与普世圣公宗和主教 · 查看更多 »

保罗

保罗可以指:.

新!!: 同性恋与普世圣公宗和保罗 · 查看更多 »

圣奥尔本斯座堂

圣奥尔本斯座堂(St Albans Cathedral)是英国圣公会圣奥尔本斯教区的主教座堂,位于英格兰赫特福德郡的圣奥尔本斯,其总长167.8米,中殿长84米,长度居英格兰所有座堂的首位,也是全英国第2长的教堂。宽58.5米http://www.british-history.ac.uk/report.aspx?compid.

新!!: 同性恋与普世圣公宗和圣奥尔本斯座堂 · 查看更多 »

圣公会南半球联盟

#重定向 聖公會環南聯盟.

新!!: 同性恋与普世圣公宗和圣公会南半球联盟 · 查看更多 »

副主教

副主教是一個在施行主教制的教會內之行政職位,沒有治理權。.

新!!: 同性恋与普世圣公宗和副主教 · 查看更多 »

神學

學(Θεολογια,theologia,Theology)一詞,廣泛指稱所有對神(上帝)這個主題展開的研究或學說。神學一詞的希臘文Θεολογια是由Θεος(即「神」)和λογος(即「道/話語/學說」)兩個字組合,字面上便有建立人類對上帝正確認識的學說之意。為宗教研究的一個領域。 在羅馬的君士坦丁與狄奧多西崇信基督教以後,在歐洲,神學多被用以指稱基督教神學,但在基督教神學之外,還有伊斯蘭教神學、猶太教神學等神學體系。有些科學理論家和人文主義代表由於神學受到認信傳統所規限而拒絕神學,並且主张公立大學不應該有神學系的設置。.

新!!: 同性恋与普世圣公宗和神學 · 查看更多 »

罗恩·威廉斯

#重定向 羅雲·威廉斯.

新!!: 同性恋与普世圣公宗和罗恩·威廉斯 · 查看更多 »

美国圣公会

美国圣公会(The Episcopal Church)是普世聖公宗在美国、洪都拉斯、台湾、哥伦比亚、厄瓜多尔、海地、多米尼加共和国、委内瑞拉、英属维尔京群岛和部分欧洲地区的一个,教會體制採主教制。總部位於紐約市。 美国圣公会保持了圣公会的神学认识和宗教传统,以聖經、基督傳統、理性共同作為聖公會的信仰根基,自我描述為是“遵循大公教会传统的新教派别”(Protestant, yet Catholic)。聖公會繼承了使徒統緒,認定其主教的按立源自於使徒時代的聖秩聖事。公禱書是聖公會共用的禮儀書,同時也是普世聖公宗和各成員教會的法典。 美國聖公會現任首席主教為孔茂功(,又譯:米.嘉里)。孔茂功原任北卡羅萊納教區主教區(Diocese of North Carolina),他在2015年6月25至7月3日期間於美國猶他州鹽湖城召開的美國聖公會第78屆全國大會(General Convention)上,獲選接替嘉芙蓮.舒歌莉(Katharine Jefferts Schori,又譯:蕭寬玲)成為美國聖公會第27任首席主教,亦是美國聖公會首位非裔首席主教。 美國聖公會在社會福音運動相當活躍,反對死刑,支持民權運動以及肯定性行動(affirmative action)。 美國聖公會參與普世教會協會,並和美國福音路德教會、美國部份省份的摩拉維亞弟兄會、瑞典教會、舊天主教會達成共融。2016年1月14日,由於對同性婚姻的立場分歧,美國聖公宗與普世聖公宗協議停止與普世聖公宗的共融三年。.

新!!: 同性恋与普世圣公宗和美国圣公会 · 查看更多 »

羅馬書

《羅馬書》(ΠΡΟΣ ΡΩΜΑΙΟΥΣ;,簡稱羅,又譯《羅馬人書》,全稱《保羅達羅馬人書》,意思是《保羅致羅馬城基督徒的書信》),是由使徒保羅寫給當時在羅馬城的基督教會的一卷書信,这本书在基督教传统排序中为《新约圣经》第6本书,但一般認為這並非聖保羅的第一卷書信。內容集合他對基督教信仰,尤其在罪及救恩等問題的獨特見解及價值觀,對後世的基督教神学研究有一定的影響。 《羅馬書》主題:神的福音─將罪人作成神的兒子,構成基督的身體,顯為在地方上的召會。.

新!!: 同性恋与普世圣公宗和羅馬書 · 查看更多 »

聖公宗

聖公宗(Anglicanism,音譯安立甘宗),是源自英國(英格蘭)的英格蘭國教會和愛爾蘭教會及其於世界各地衍伸出來的教會之總稱。目前世界上的聖公宗教徒約有7300萬人(2008年)。 聖公宗,英文原名「Anglican」,意譯是英式教會,形容制度、教會、禮儀傳統和神學思想,是從英格蘭的國教——英格蘭教會所衍生而来的教会,成為普世聖公宗。這個詞語亦可形容其他採用聖公宗的其他教會,他們因為與坎特伯里大主教共融而成為普世聖公宗的一員。由於「Anglican」一詞與盎格鲁人一詞詞型較為相近,有時會被誤認為是民族名稱而非宗派名稱,因此在美國及蘇格蘭等的強調聖公會非英格蘭人特性的地區,改以「The Episcopal Church」自稱,用「Episcopalian」稱呼其成員。「Episcopal」意思為主教制的。普世華人、台灣、韓國及日本基督徒都使用「聖公會」為公用名稱。 普世聖公宗團契是神聖、大公及使徒所傳的教會的一部分,是與坎特伯里大主教共融的成員教會構成的一个教會,是既大公又經過改革的教會。托馬斯·克蘭麥、理查德·霍克和奧卡姆的威廉等是聖公宗的代表人物,一如其他教派的馬丁·路德、克爾文、諾克斯、慈運理和約翰衛斯理等神學家。.

新!!: 同性恋与普世圣公宗和聖公宗 · 查看更多 »

聖禮

聖事(天主教汉译,Sacramentum)或聖禮(新教汉译)是基督教傳達神聖恩典的儀式。東正教與之對應的名稱是奧蹟(Holy Mysteries)。 羅馬天主教會、東正教、東方正統教會、東方亞述教會、信義宗、聖公宗及循道宗成員認為聖事不僅僅是象徵記號,而是天主使用這些被正確執行的聖事作為對忠實信徒傳播恩典的工具。西方基督教傳統定義聖事為傳遞內在精神恩典的外在標記。 500年前馬丁路德(1517年)的選擇的影響到現今仍在。到現在為此,新教仍然是只有2種聖禮:洗禮與聖餐。而所持的理據與路德的相同,也是出於兩種原則: (1)是由耶穌基督親自設立的 (2)是讓信徒藉著這看得見的禮儀去明白、了解上帝那看不見的恩典。 他以此去反對傳統又缺乏聖經根據的禮儀是絕對合理的。詳見馬丁路德聖禮觀。.

新!!: 同性恋与普世圣公宗和聖禮 · 查看更多 »

聖經

《聖經》(ביבליה;Βίβλος;Biblia; Bible,原意「書」)是猶太教與基督宗教(包括新教、天主教、東正教)的經典。猶太教的圣经是《塔納赫》(被基督宗教称为旧约)。基督宗教的圣经是舊約與新約。.

新!!: 同性恋与普世圣公宗和聖經 · 查看更多 »

蘭柏會議

蘭柏會議(Lambeth Conference)是全球普世聖公宗主教的一個定期會議。出席的主教需要得到邀請才可出席。 蘭柏會議始於1867年。150年以來,蘭柏會議已經成為聖公宗內,四個象徵聖公宗團結個體中,最具影響力一個。.

新!!: 同性恋与普世圣公宗和蘭柏會議 · 查看更多 »

蘇格蘭聖公會

蘇格蘭聖公會(The Scottish Episcopal Church,蘇格蘭蓋爾語:Eaglais Easbaigeach na h-Alba),宗教改革時代深受歐陸改革思潮影響,1592年蘇格蘭國教會首次放棄主教制並成為長老宗教會,即今蘇格蘭國教蘇格蘭長老會。而保留主教制的教會即成為現今的蘇格蘭聖公會。蘇格蘭聖公會在普世聖公宗的拓展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也是第一個放棄「Anglican」(安立甘/英國的)一字而改用「Episcopal」(主教制)的教會。 蘇格蘭聖公會在美國革命後協助成立美國聖公會(Episcopal Church i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新!!: 同性恋与普世圣公宗和蘇格蘭聖公會 · 查看更多 »

英格蘭教會

英格蘭教會(Church of England),或譯為英格蘭國教會、英国国教会、英格蘭聖公會,是聖公宗的教會之一,16世纪由英格兰君主亨利八世时期开始由托馬斯·克蘭麥、理查德·胡克等改革家们改革并作为英格兰的国教。教会的辖区是今天英国(联合王国)中的英格兰地區,不包括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後者分归苏格兰圣公会、威尔士教会与爱尔兰教会管理。 英格兰教会的最高主教为坎特伯雷大主教,副手是约克大主教。此外英國君王擁有英格蘭教會最高領袖(Supreme Governor of the Church of England)的頭銜。.

新!!: 同性恋与普世圣公宗和英格蘭教會 · 查看更多 »

LGBT

LGBT是女同性戀者(Lesbian)、男同性戀者(Gay)、雙性戀者(Bisexual)與跨性別者(Transgender)的英文首字母縮略字。1990年代,由於「同性戀社群」一詞無法完整體現相關群體,「LGBT」一词便應運而生、並逐漸普及。在現代用語中,「LGBT」一詞、除了狹義的指同性戀、雙性戀或跨性別族群,也可廣泛代表所有非異性戀者。另外,也有在詞語後方加上字母「Q」,代表酷兒(Queer)和/或對其性別認同感到疑惑的人(Questioning),即是「LGBTQ」。LGBT現今已獲得了許多英語系國家中多數LGBT族群和LGBT媒體的認同及採用,成為一種非常主流的用法。坊間有不少LGBT的資源中心,提供不少有關LGBT的中文文章,包括醫學、心理學、社會科學及法律的文章,是一個研究LGBT議題人士搜尋資料的地方。 然而,「LGBT」的用法並非沒有爭議。部分雙性人(intersex)認為自己也屬於LGBT族群中,因此支持使用「LGBTI」。也有個別族群不認為自己和LGBT所涵蓋的其他族群有所關聯。有人基於「同性戀分離主義」思想,認為男、女同性戀者應脫離其他族群成為另一個團體,理由是跨性別和變性者与同性戀人士不同。有人則認為“LGBT”這個用語太過政治正確,企圖將多元性別族群劃入灰色地帶,意味著包含主流性別族群的問題和優先權都獲得了平等的考量。.

新!!: 同性恋与普世圣公宗和LGBT · 查看更多 »

洗禮

洗禮(英语:Baptism),又稱浸禮、聖洗聖事、施洗、受洗,是一宗教儀式,現普遍指基督教的傳統儀式。據《聖經》記載,施洗約翰曾為耶穌施洗,而這亦是耶穌吩咐的。洗禮一詞來自通用希臘文動詞「βαπτίζω」(Baptizmo)或名詞「βάπτισμα」(Baptisma),意思是「使用水」、「投入水中」、「浸」或「洗滌」。部分基督教宗派將洗禮列為聖事(聖禮)之一。 洗禮通過把祝聖過的水倒在、撒向受洗者頭上;或把受浸者放進水中,然後扶起來施行。現天主教、東正教和大部分新教教派實施的嬰兒洗禮,在2世紀時已有文獻記錄,教父指出是使徒傳統。由於對洗禮有不同的理解,因而形成不同的宗派;不同的宗派內,在基督教歷史上也發展出不同的教義。對於洗禮的討論,主要提到:洗禮的效能,施洗的方法及嬰孩、死人受洗等問題。.

新!!: 同性恋与普世圣公宗和洗禮 · 查看更多 »

教省

教省(ecclesiastical province)基督教的教會管區制度中的一種行政區劃,位階在教區之上,通常由數個教區組成。目前有羅馬天主教會、東方正教會、聖公會等教派實行此制度。.

新!!: 同性恋与普世圣公宗和教省 · 查看更多 »

普世圣公宗咨议会

普世聖公宗諮詢議會(英语:Anglican Consultative Council,简称 ACC),是普世圣公宗四个共荣方式(象征圣公宗团结,英语:Instruments of Communion)中的一个。1968年的兰柏会议通过了建立普世圣公宗咨议会的决议。参与会议的包括了圣公会主教、神职人员以及教徒,会议每隔两年或三年召开,每次会议在不同地点召开。 普世圣公宗咨议会在伦敦的圣安德鲁之家(Saint Andrew's House)设有一个称为普世圣公宗事务所的(the Anglican Communion Office)常务秘书处,它负责有关“四个共荣方式”的会议。坎特伯雷大主教名誉上是这个会议的主席。.

新!!: 同性恋与普世圣公宗和普世圣公宗咨议会 · 查看更多 »

普世聖公宗主教長會議

普世聖公宗主教長會議(英语:Anglican Communion Primates' Meeting)是普世聖公宗各個教省主教長参加的例行會議。现在在普世圣公宗中有来自全世界38個教省的成員。坎特伯雷大主教主持这个會議,而普世聖公宗咨議會的秘書則任會議的秘書。 普世聖公宗主教長會議是由1978年時任坎特伯雷大主教的唐纳德·科根(Donald Coggan)建立,作為给“從容的思考、祈禱以及深度的咨詢”的一個機會。第一次會議在1979年召開。.

新!!: 同性恋与普世圣公宗和普世聖公宗主教長會議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