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吉米·亨德里克斯

指数 吉米·亨德里克斯

詹姆斯·馬歇爾·亨德里克斯(James Marshall Hendrix,),暱稱為吉米·亨德里克斯(Jimi Hendrix),原名强尼·阿伦·亨德里克斯(Johnny Allen Hendrix),生於美國華盛頓州西雅圖,是一位著名的美国吉他手、歌手、音乐人,尽管他的主要音乐生涯只持续了4年,但被公认为是流行音乐史中最重要的电吉他演奏者,也是20世纪最著名的音乐家之一。 摇滚名人堂形容他“可以说是摇滚乐历史上最伟大的乐器演奏家。” 1967年Melody Maker 讀者投票選出的流行音樂家,1968年滾石雜誌的年度最佳表演者,Disc(magazine)1969年世界頂尖音樂家,1970年吉他手將他命名為年度最佳搖滾吉他手,1992年吉米·亨德里克斯 經驗被引入搖滾名人堂 ,並於2005年引入英國名人堂。2003年滾石雜誌評選史上最偉大一百位吉他手,吉米·罕醉克斯被評選為第1名, 2011年滾石雜誌一百大吉他手評選再次列為第1名。 亨德里克斯的吉他技巧完全是自学,因为是左撇子,他把一把右手吉他的琴弦颠倒安装用来左手演奏。作为一名吉他手,他受到了众多布鲁斯和节奏布鲁斯的吉他前辈的影响,并在这些基础上做出了伟大的革新。影响他的音乐家包括布鲁斯吉他大师B·B·金,Albert King,巴迪·盖伊,T-Bone Walker,Muddy Waters,以及对R&B和灵魂乐做出过卓越贡献的Curtis Mayfield。爵士乐也对亨德里克斯产生了很深的影响,他经常说他个人最喜欢的音乐家是Rahsaan Roland Kirk。 另外,亨德里克斯创造性地发展了传统摇滚吉他和的演奏技巧,尽管在他之前的一些艺术家,比如奇想乐团的戴维·戴维斯和誰人乐队乐队的Pete Townshend已经把回授及失真等效果运用于那些急速独奏上,亨德里克斯是第一位把这些電吉他哇音踏板效果器和音箱的回饋與失真,作为其歌曲作品的整体表现手法和帶入錄音室錄製歌曲的吉他手。 作为一个录音室制作人,亨德里克斯也是第一位将录音室效果处理作为表现其音乐理念的藍調摇滚乐手。明显的,他是那些最初尝试在录音过程中添加立体声效果的音乐家之一。同时,Hendrix也是一个老练的作曲人,他的作品在其生前和死后被无数的音乐人重新诠释过。最终他作为吉他之神的地位远远超出了同时期的小理查、查克·貝里甚至是他的第一个偶像猫王以及伟大的-zh-hans:披头士乐队;zh-hk:披頭四樂隊;zh-tw:披頭四樂團;-。 亨德里克斯那争议性的同时也是根源性的自然风格可以用其在《星條旗》中用吉他模仿出战争的声音(包括机枪声,轰炸声以及人们的尖叫声)的激情演奏作为概括。他对此曲印象派手法的演绎充分描绘出了当时普遍的反美主义风潮并且成为了60年代动荡时期的美国社会的内心独白。 对美好事物的怪异符号化,自发性的多愁善感成为了亨德里克斯特有的个性。当被问到在Dick Cavett Show上所做的非正统的拥有非洲异教派风格的表演时,亨德里克斯回答说:“我以为那是美丽的。” 吉米·亨德里克斯於1970年組成《吉卜賽人樂隊》,在美國及歐洲作巡迴演出。1970年9月16日,即他去世前兩天,亨德里克斯於朗尼·史葛在倫敦蘇豪區經營的朗尼史葛爵士俱樂部與艾力·波頓作即興表演,成為他的最後一次公開演出。两天后,他在一家伦敦旅馆死于药物窒息。.

41 关系: 加拿大埃爾維斯·皮禮士利华盛顿州反美反馈吉他手吉米·亨德里克斯失真小理查德左利手巴迪·盖伊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伦敦B·B·金硬式搖滾美洲原住民烏克麗麗爱尔兰爵士乐电吉他节奏布鲁斯靈魂樂西雅圖迷幻搖滾蘇豪區藍調藍調搖滾肯辛頓Fender Stratocaster披頭四樂隊揚聲器欧洲溫哥華滾石 (雜誌)滾石雜誌一百大吉他手朗尼史葛爵士樂俱樂部朗尼·史葛星条旗 (美国国歌)流行音乐摇滚名人堂效果器

加拿大

加拿大(英语、法语:Canada,IPA读音:(英)(法))为北美洲国家,西抵太平洋,东至大西洋,北滨北冰洋,东北方与丹麦领地格陵兰相望,东部与圣皮埃尔和密克隆相望,南方及西北方与美国接壤。加拿大的领土面积达998万平方公里,为全球面积第二大国家。加拿大素有「枫叶之国」的美誉,渥太华为该国首都。 加拿大在1400年前即有原住民在此生活。15世纪末,英国和法国殖民者开始探索北美洲的东岸,并在此建立殖民地。1763年,当七年战争结束后,法国被迫将其几乎所有的北美殖民地割让予英国。在随后的几十年中,英国殖民者向西探索至太平洋地区,并建立了数个新的殖民地。1867年7月1日,1867年宪法法案通过,加拿大省、新不伦瑞克、新斯科舍三个英属北美殖民地组成加拿大联邦,其中加拿大省分裂为安大略和魁北克。在随后100多年里,其它英属北美殖民地陆续加入联邦,组成现代加拿大。 加拿大是实行聯邦制、君主立憲制及議會制的國家,由十个省和三个地区组成,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為國家元首及加拿大君主,而加拿大總督為其及政府的代表。加拿大是双语国家,英语和法语为官方语言,原住民的語言被認定為第一語言。由於位於高緯度地廣人稀,该国是世界上擁有多元化種族及文化的國家,也是移民為主的国家,约五分之一的国民出生于境外,近年來移民大部分來自亞洲。 得益於豐富的自然資源和高度發達的科技,加拿大是富裕、经济发达的国家。以国际汇率计算,加拿大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全世界排名第十六,人类发展指数排名第十。它在教育、政府的透明度、自由度、生活品质及经济自由的都名列前茅。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是联合国、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北美空防司令部、七大工業國組織、二十国集团、英联邦、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及太平洋岛国论坛的成员。.

新!!: 吉米·亨德里克斯和加拿大 · 查看更多 »

埃爾維斯·皮禮士利

埃尔维斯·亞伦·普雷斯利(his surname (PREZ-lee), Presley himself used the pronunciation, (PRES-lee), as did his family and those who worked with him.

新!!: 吉米·亨德里克斯和埃爾維斯·皮禮士利 · 查看更多 »

华盛顿州

华盛顿州(State of Washington)是一個位於美国西北太平洋沿岸的州,北接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南接俄勒岡州,東臨愛達荷州,西鄰太平洋。为纪念美国首任总统,乔治·华盛顿而成立,亦是唯一以總統名稱命名的州。並於1889年11月11日加入聯邦成為美國第42個州。 本州共轄有共有39个县。.

新!!: 吉米·亨德里克斯和华盛顿州 · 查看更多 »

反美

反美是指对美国政府、人民或者其生活方式或美国的政策的抱持強烈反感甚至作出武力報復。仅仅对美国的政策或者上述任何单一的一个原因并不能称为反美主义,衹是一種反美情緒。只有当个人或团体将这些因素看成是普遍到已经影响其本身的价值观时才称为反美主義,而作出武力報復的更多演變成反美戰爭。 反美主义包含了很多内容,例如政治(反帝国主义),经济(反资本主义),宗教(反基督教或反世俗主义),文化(反好莱坞電影文化霸权)或者道德(反西方的价值观)。不论是美国人还是非美国人都有可能有反美主义倾向。 进入20世纪60年代后,反美主义大多数是对大美國主義、美国文化、經濟等各方面「帝国主义」、「霸權主義」的不满。.

新!!: 吉米·亨德里克斯和反美 · 查看更多 »

反馈

反饋(,又稱回--授),--,是控制论的基本概念,指将系统的输出返回到输入端并以某种方式改变输入,它们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的回路,进而影响系统功能的过程。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说系统“反馈到它自身”。在讨论反馈系统时,因果关系的概念应当特别仔细对待: “对于反馈系统,很难作出简单的推理归因,因为当系统A影响到系统B,系统B又影响到系统A,形成了循环。这使得基于因果关系的分析特别艰难,需要将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 反馈可分为负反馈和正回饋。前者使输出起到与输入相反的作用,使系统输出与系统目标的误差减小,系统趋于稳定;后者使输出起到与输入相似的作用,使系统偏差不断增大,使系统振荡,可以放大控制作用。对负反馈的研究是控制论的核心问题。.

新!!: 吉米·亨德里克斯和反馈 · 查看更多 »

吉他手

吉他手是演奏吉他的音樂家,樂器可能包括古典吉他、原音吉他、電吉他和貝斯吉他。部分吉他手亦可在演出過程中進行自彈自唱。 吉他是一種極端多變的樂器。吉他手可透過推弦和顫音等技巧,展現出如人聲般的音色。 在樂團中,吉他手可扮演節奏吉他(即背景和絃,和貝斯手共同伴奏)或主音吉他(有時為獨奏)的角色。 吉他手也可能以口琴作為第二項同時演奏的樂器,著名歌手包括巴布·狄倫和尼爾·楊。 許多雜誌或網站常會進行頂尖吉他手評選,《滾石》和《吉他世界》雜誌各自的「史上百大吉他手」名單是其中較具公信力者。然而,由於評比標準難以做出實際界定,各個媒體之評選結果有時不一定被普遍認同。 Category:演奏家.

新!!: 吉米·亨德里克斯和吉他手 · 查看更多 »

吉米·亨德里克斯

詹姆斯·馬歇爾·亨德里克斯(James Marshall Hendrix,),暱稱為吉米·亨德里克斯(Jimi Hendrix),原名强尼·阿伦·亨德里克斯(Johnny Allen Hendrix),生於美國華盛頓州西雅圖,是一位著名的美国吉他手、歌手、音乐人,尽管他的主要音乐生涯只持续了4年,但被公认为是流行音乐史中最重要的电吉他演奏者,也是20世纪最著名的音乐家之一。 摇滚名人堂形容他“可以说是摇滚乐历史上最伟大的乐器演奏家。” 1967年Melody Maker 讀者投票選出的流行音樂家,1968年滾石雜誌的年度最佳表演者,Disc(magazine)1969年世界頂尖音樂家,1970年吉他手將他命名為年度最佳搖滾吉他手,1992年吉米·亨德里克斯 經驗被引入搖滾名人堂 ,並於2005年引入英國名人堂。2003年滾石雜誌評選史上最偉大一百位吉他手,吉米·罕醉克斯被評選為第1名, 2011年滾石雜誌一百大吉他手評選再次列為第1名。 亨德里克斯的吉他技巧完全是自学,因为是左撇子,他把一把右手吉他的琴弦颠倒安装用来左手演奏。作为一名吉他手,他受到了众多布鲁斯和节奏布鲁斯的吉他前辈的影响,并在这些基础上做出了伟大的革新。影响他的音乐家包括布鲁斯吉他大师B·B·金,Albert King,巴迪·盖伊,T-Bone Walker,Muddy Waters,以及对R&B和灵魂乐做出过卓越贡献的Curtis Mayfield。爵士乐也对亨德里克斯产生了很深的影响,他经常说他个人最喜欢的音乐家是Rahsaan Roland Kirk。 另外,亨德里克斯创造性地发展了传统摇滚吉他和的演奏技巧,尽管在他之前的一些艺术家,比如奇想乐团的戴维·戴维斯和誰人乐队乐队的Pete Townshend已经把回授及失真等效果运用于那些急速独奏上,亨德里克斯是第一位把这些電吉他哇音踏板效果器和音箱的回饋與失真,作为其歌曲作品的整体表现手法和帶入錄音室錄製歌曲的吉他手。 作为一个录音室制作人,亨德里克斯也是第一位将录音室效果处理作为表现其音乐理念的藍調摇滚乐手。明显的,他是那些最初尝试在录音过程中添加立体声效果的音乐家之一。同时,Hendrix也是一个老练的作曲人,他的作品在其生前和死后被无数的音乐人重新诠释过。最终他作为吉他之神的地位远远超出了同时期的小理查、查克·貝里甚至是他的第一个偶像猫王以及伟大的-zh-hans:披头士乐队;zh-hk:披頭四樂隊;zh-tw:披頭四樂團;-。 亨德里克斯那争议性的同时也是根源性的自然风格可以用其在《星條旗》中用吉他模仿出战争的声音(包括机枪声,轰炸声以及人们的尖叫声)的激情演奏作为概括。他对此曲印象派手法的演绎充分描绘出了当时普遍的反美主义风潮并且成为了60年代动荡时期的美国社会的内心独白。 对美好事物的怪异符号化,自发性的多愁善感成为了亨德里克斯特有的个性。当被问到在Dick Cavett Show上所做的非正统的拥有非洲异教派风格的表演时,亨德里克斯回答说:“我以为那是美丽的。” 吉米·亨德里克斯於1970年組成《吉卜賽人樂隊》,在美國及歐洲作巡迴演出。1970年9月16日,即他去世前兩天,亨德里克斯於朗尼·史葛在倫敦蘇豪區經營的朗尼史葛爵士俱樂部與艾力·波頓作即興表演,成為他的最後一次公開演出。两天后,他在一家伦敦旅馆死于药物窒息。.

新!!: 吉米·亨德里克斯和吉米·亨德里克斯 · 查看更多 »

失真

失真(distortion)指的是指一個物體、影像、聲音、波形或其他資訊形式其原本形狀(或其他特徵)的改變現象。失真往往是不必要的。但在某些領域,失真是很有魅力的,例如電吉他(常藉由音箱或效果器刻意製造一種強烈的聲音)。在錄音帶及真空管中,輕微的失真現象在某些情況是悅耳的。這些多餘的噪音或其他外來的信號(嗡嗡聲、干擾)不被當成失真,雖然這些扭曲的影響有些時候被認為是噪音。.

新!!: 吉米·亨德里克斯和失真 · 查看更多 »

小理查德

理查德·韦恩·潘尼曼(Richard Wayne Penniman),艺名为小理查德(Little Richard),是一位美国创作歌手、音乐人。六十年来他一直是流行乐和流行文化中有影响力的一个人物。潘尼曼最知名的作品诞生于1950年代中期,他充满活力的音乐和富有魅力的演出奠定了摇滚(rock and roll)的根基。他的音乐也对其他流行音乐类型如灵魂乐和放克产生重要影响。潘尼曼影响了各流派的无数歌手和音乐人,从摇滚乐到嘻哈音樂。 许多机构曾授予潘尼曼荣誉,包括进入摇滚名人堂和作曲人名人堂。和授予他终生成就奖。潘尼曼1955年的歌曲“”于2010年被选入國會圖書館的中,评论为“独特的发声和无法抗拒的节拍宣告了一个音乐新时代”。 Category:1932年出生 Category:美國搖滾歌手 Category:美國靈魂樂歌手 Category:美國LGBT音樂家 Category:雙性戀音樂家 Category:葛萊美終身成就獎獲得者 L Category:在世人物.

新!!: 吉米·亨德里克斯和小理查德 · 查看更多 »

左利手

--,又稱--,是指擅長使用左手進行例如書寫等日常活動的人,,新文化报相對的是右撇子。.

新!!: 吉米·亨德里克斯和左利手 · 查看更多 »

巴迪·盖伊

乔治·巴迪·盖伊(英语:George "Buddy" Guy,)是一位美国吉他手和歌手,他的曲風以藍調和摇滾為主,是芝加哥藍調的指標性代表人物。他对吉米·亨德里克斯、艾瑞克·克萊普頓和其它1960年代的藍調和摇滚音樂人影響很大。 2003年在滾石雜誌评选的一百大吉他手排名裡,巴迪·盖伊列為第30名 ,2011年,滾石雜誌一百大吉他手,評選列為第23名 。他的專輯歌曲在滾石雜誌史上最偉大一百首吉他歌曲第78名。2005年被引入搖滾名人堂 。.

新!!: 吉米·亨德里克斯和巴迪·盖伊 · 查看更多 »

不列颠哥伦比亚省

卑--詩省(British Columbia,簡稱:B.C.;Colombie-Britannique,簡稱:C.B.),或稱英屬哥倫比亞省,是加拿大的一級行政區,位於該國最西部的省,西面靠太平洋,首府位於溫哥華島的維多利亞,該省最大城市是溫哥華。該省面積944,735平方公里,是加拿大面積第三大的省。主要產業是林業、礦業、漁業。.

新!!: 吉米·亨德里克斯和不列颠哥伦比亚省 · 查看更多 »

伦敦

伦敦(London;)是英国的首都,也是英國和欧洲最大的城市。位于泰晤士河流域,于公元50年由罗马人建立,取名为伦蒂尼恩,在此后两个世纪内为这一地区最重要的定居点之一。伦敦的历史核心区伦敦城仍旧维持其中世纪的界限,面积,2011年人口为8,072,为全英格兰最小的城市。自19世纪起,“伦敦”一称亦用于指稱围绕这一核心区开发的周围地带。这一城区集合构成大伦敦行政区(与伦敦区覆盖区域相同) ,由伦敦市长及伦敦议会管辖伦敦市长与伦敦市市长非同一概念;后者为伦敦市法团领导者,即伦敦城的管辖者。。 伦敦亦是一个全球城市,名列紐倫港世界三大國際都會之一。在文艺、商业、教育、娱乐、时尚、金融、健康、媒体、专业服务、研究与发展、旅游和交通方面都具有显著的地位,同时还是全球主要金融中心之一,根据计算方式不同,为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第五或第六大的都市区由于对城市界限的定义、人口的规模、汇率的变化及产出的计算方式不同,城市都市区GDP的排名可能有一定的差别。伦敦和巴黎在总经济产出方面大致规模相近,由此第三方的不同估计对于第五和第六大城市GDP的排列可能不同。麦肯锡全球研究所2012年的报告估计伦敦全市2010年的GDP为US$7,518亿,巴黎则为$7,642亿,由此两市分别为第六和第五。普华永道2009年11月发布的报告称,根据购买力平价计算,2008年伦敦的GDP为US$5,650亿,巴黎则为US$5,640亿,分别为第五和第六。麦肯锡的研究中伦敦人口为1,490万,巴黎则为1,180万,而普华永道的研究中伦敦人口为859万,巴黎992万。伦敦亦是全球文化首都之一,还是全球国际访客数量最多的城市,根据客流量计算则拥有全球最为繁忙的城市机场系统。伦敦拥有43所大学,其高等教育机构密集度在全欧洲最高。2012年,伦敦成为史上首座三次举办现代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城市。 伦敦的人口和文化十分多样,在大伦敦地区内使用的语言就超过300种。这一区域2015年的官方统计人口为8,673,713,为欧盟中最大城市,人口占全英国的12.5%。伦敦的城市区为欧盟第二大,根据2011年普查其人口达到9,787,426,仅次于巴黎。其都市区为欧洲最大,人口达13,614,409,而大伦敦政府则称伦敦都市区的总人口为2,100万。1831年至1925年间,伦敦为世界最大的城市。 有四项世界遗产位于伦敦,分别为:伦敦塔;邱园;威斯敏斯特宫、威斯敏斯特教堂和圣玛格丽特教堂;以及格林尼治历史区(其中的皇家天文台为本初子午线、0°经线和格林尼治标准时间所经之地)。其他著名景点包括白金汉宫、伦敦眼、皮卡迪利圆环、圣保罗座堂、伦敦塔桥、特拉法加广场和碎片大厦。伦敦亦是诸多博物馆、画廊、图书馆、体育运动及其他文化机构的所在地,包括大英博物馆、国家美术馆、泰特现代艺术馆、大英图书馆以及40家西区剧院。伦敦地铁是全球最古老的地下铁路网络。.

新!!: 吉米·亨德里克斯和伦敦 · 查看更多 »

B·B·金

雷利·班·--(Riley Ben King,),藝名B·B·金(B.,來自於Blues Boy的縮寫),生於美國密西西比州,藍調音樂家、吉他手和歌曲作者。他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藍調音乐家之一,外号「藍調之王」(The King of Blues)。他創立與推展了電吉他推弦、揉弦的技法,2003年在滾石杂志评选的滾石雜誌一百大吉他手,B·B·金位列第3名、2011年位列第6名,1987年就已經被引入搖滾名人堂。.

新!!: 吉米·亨德里克斯和B·B·金 · 查看更多 »

硬式搖滾

式搖滾(hard rock)也稱為硬搖滾,或稱為重搖滾(heavy rock),是一種搖滾樂流派,最早發源於1960年代中期的車庫搖滾與迷幻搖滾,比以往的搖滾樂更為猛烈。硬式搖滾主要使用大量回饋效果的音箱,加上產生失真的吉他效果器,其中電吉他加上娃娃音和其他音效的效果器,電貝斯也是可以,鼓組及鍵盤樂器(鋼琴、電子琴、魔音琴)等樂器。.

新!!: 吉米·亨德里克斯和硬式搖滾 · 查看更多 »

美洲原住民

美洲原住民,是对美洲所有原住民的总称。美洲原住民中的绝大多数为印第安人,剩下的则是主要位于北美洲北部的因紐特人。美洲原住民属于东亚人种美洲支系,与现代东亚人有共同的祖先,最晚在一万年前从东亚迁徙到美洲。当欧洲人首次来到美洲时,东亚后裔的美洲原住民早已遍布南北美洲各地。之后欧洲人开始了对原住民史无前例的大屠杀和奴役,加上原住民大量感染來自舊大陸的疾病,导致其骤减近乎灭绝。美洲原住民所说的語言众多,曾经有自己的文字系统。目前仍然存在的美洲原住民語言约有350个,分属十几个语系,至今没有公认的语言分类。.

新!!: 吉米·亨德里克斯和美洲原住民 · 查看更多 »

烏克麗麗

烏克麗麗(英語:ukulele;國際音標:,翻譯為夏威夷小吉他、四絃琴,也音譯為悠可力力或--),在英國等地則拼為ukelele(),簡稱uku或uke,彈奏者稱ukuer或uker,是一種夏威夷的撥弦樂器,歸屬在魯特琴樂器一族,通常有四條絃。 19世紀時,來自葡萄牙的移民帶著烏克麗麗到了夏威夷,成為當地類似小型吉他的樂器,在當地被稱為ukulele,為夏威夷語「蚤」之意。20世紀初時,烏克麗麗在美國各地獲得關注,並漸漸傳到了國際間。最有名的有關烏克麗麗起源說法的版本是:源自於早期夏威夷當地最富盛名的兩個家庭GabrielDavian(佳百列戴維恩)和法官 WLWilcox(魏可氏)的一段故事。有一回佳百列要去參加魏可氏在卡西里島(Kahili)新家喬遷的喜宴,帶著自製的四弦琴前去,當大家稀奇這一個又小又可愛的樂器叫什麼名字的時候,佳百列回答說:「Jumping Flea(跳蚤)」,並問嫻熟於夏威夷語的魏可氏如何翻譯。魏可氏回答:「Ukulele」。.

新!!: 吉米·亨德里克斯和烏克麗麗 · 查看更多 »

爱尔兰

爱尔兰(Ireland;Éire),通称愛爾蘭共和國(Republic of Ireland;Poblacht na hÉireann),是一个西欧国家,欧盟成员国之一,位于欧洲大陆西北海岸外的爱尔兰岛,约占该岛南部的5/6面积。剩餘东北部的1/6面积属于英国,称北爱尔兰。首都位於愛爾蘭島東部的都柏林。愛爾蘭在2011年共計有458萬人口,是一個議會共和制國家。此外愛爾蘭也是歐洲聯盟、歐洲理事會、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世界貿易組織和聯合國等国际組織的成員。 愛爾蘭共和國成立於1922年的愛爾蘭自由邦,結束了大英帝國的統治,愛爾蘭獨立戰爭後簽訂了英愛條約,愛爾蘭獨立,但東北方的領土繼續留在聯合王國內,形成了北愛爾蘭。.

新!!: 吉米·亨德里克斯和爱尔兰 · 查看更多 »

爵士乐

爵士樂(Jazz)是一種音樂流派,它於19世紀末期至20世紀初期起源於美國新奧爾良的非裔美國人的社區,植根於藍調和拉格泰姆音樂以及歐洲的軍樂,並且由其發展而來。自1920年代的爵士時代以來,爵士已經被認為是音樂表達的一種主流形式。其後,爵士樂亦以若干相對獨立的、傳統的流行音樂風格的形式表現出來,這些相對獨立的風格間亦有關聯,其間的紐帶即是非裔美國人的音樂與歐裔美國人音樂之間的互相融合.

新!!: 吉米·亨德里克斯和爵士乐 · 查看更多 »

电吉他

电吉他,是一种拨弦乐器。不同于原声吉他(),电吉他的发声不依赖于共鸣箱,而是运用了电磁学原理。电吉他的琴身上装有拾音器,拾音器中有線圈和磁体(用于磁化金属琴弦)。当电吉他的琴弦振动时,磁化琴弦的磁场随琴弦震动切割拾音器中的线圈发生电磁感应,从而使线圈中产生电信号。这些电信号会经过放大,并且通过吉他音箱转换成声音信号发声。 由于电吉他不是原声乐器而是通过电信号发声的,所以一些电子仪器被制造出来通过各类改变电信号的方法(例如滤波、放大等)来改变电吉他的声音。这些设备被称做效果器。 人们普遍认为,最早的现代电吉他是由乔治·布尚(George Beauchamp)于1932年发明制作的一把夏威夷钢棒吉他。后经过众多人的努力,发展成今天的样子。 为了美感或者是实用性的需要,电吉他有各式各样的琴型。.

新!!: 吉米·亨德里克斯和电吉他 · 查看更多 »

节奏布鲁斯

节奏布鲁斯(Rhythm and Blues,簡稱:R&B或RnB,中國譯作「--」,香港、臺灣及新馬譯作「--」),是一种美国非裔艺术家首先采用,并融合了爵士乐、福音音乐和蓝调音乐的音乐形式。这个音乐术语是由美国告示牌(Billboard)于1940年代末所提出。 節奏藍調最初在1947年的美国被告示牌雜誌的Jerry Wexler创造为一个音乐的市场营销术语,取代了种族音乐(英語:Race Music,又譯黑人音樂;最初来源于黑人社群,但是被战后的社会认为是会令人很不愉快的词语)而告示牌在1949年將其分類為哈林暢銷排行榜。这个词最初被用于定义包含了12小節布鲁斯格式和一种带有节拍背景的電藍調融合爵士乐的摇滚乐,后来这种音乐转变成了一种摇滚乐的基本元素。 在1995年《Rock & Roll: An Unruly History》書中Robert Palmer把节奏布鲁斯定义为那些約定俗成、用来意指任何一种美国黑人创造的音乐。在他1981年出版的《Deep Blues》中,Palmer用「R&B」作为跳跃布鲁斯的缩写。 Lawrence Cohn是《Nothing But the Blues》的作者,写到节奏布鲁斯是一个宣传人员为了产业便利所发明的,除了古典音乐和宗教音乐,节奏布鲁斯包括了所有的黑人音乐,除了那是一首福音歌曲並且其銷售足以打入流行榜。 在1960年代,节奏布鲁斯被用于总括靈魂樂和放克音樂的术语。而现在R&B的缩写差不多一直被用于代替全寫「节奏布鲁斯」,而主流則用它來表示由迪斯可逐步變得不那麼流行而发展出来的Contemporary R&B──一種现代灵魂乐和受放克音樂影响的流行音樂。.

新!!: 吉米·亨德里克斯和节奏布鲁斯 · 查看更多 »

靈魂樂

魂樂(Soul music),又稱騷靈樂、騷靈音樂,是1950年代发源自美国的一种结合了节奏藍調和福音音乐的音乐流派。紧扣节奏、拍掌、即兴形体动作,是其重要特征。此外,独唱与伴唱之间的交流对唱、特别紧绷的发声,也是其主要特色。早期灵魂乐的代表作是雷·查尔斯演唱的《I Got a Woman》。 整个1960年代后期,灵魂乐开始颓废,像Rascals,the Box Tops,Mitch Ryder,Tony Joe White和Roy Head乐队受到一系列的重创。 1970年代时,灵魂乐继续发展,如霍爾與奧茲、Robert Palmer、Average White Band、Boz Scaggs,和大卫·鲍伊等乐队的推进,使演奏风格更加现代化。 2000年代時,英國歌手艾美·懷絲以低沉的嗓音將靈魂樂融合爵士樂和雷鬼音樂等低混合的風格,獲得國際性成功。 2010年代以後,愛黛兒、山姆·史密斯等著名影響力歌手,將靈魂樂加入更多流行音樂或另類搖滾等大眾化商業元素,形成全球性認同。 2017年,香港男歌手方大同及臺灣女歌手艾怡良在第28屆金曲獎分別獲金曲歌王以及金曲歌后加冕,象徵靈魂唱腔於華語樂壇嶄露頭角的一大標幟。.

新!!: 吉米·亨德里克斯和靈魂樂 · 查看更多 »

西雅圖

西雅图(Seattle,華文早期或譯作舍路),是美国华盛顿州的一座港口城市,位于华盛顿州金郡,普吉特海湾和华盛顿湖之间,距离美加邊境约174--,是该州最大的城市,也是美国太平洋西北区最大的城市。在2013年截止2012年,全市人口约634,535人,都会区人口400万左右,为美国第15大都会区。西雅图也是景郡的郡政府所在地。 早在欧洲人在此建立定居点至少4000年前,西雅图即有美洲原住民在此居住。1851年11月13日,阿瑟·阿姆斯特朗·丹尼(Arthur A. Denny)及其探险队抵达现今西雅图地区的阿尔凯角(Alki Point)并建立了第一个定居点,这个定居点于1853年被迁移到现在的位置并被命名为“西雅图”(得名于西雅图酋长)。 伐木业是西雅图第一个主要产业,但在19世纪后期的克朗代克淘金热中,该市成为位于通往阿拉斯加途中的一个商业和造船业中心。到1910年,西雅图已成为美国25大城市之一。但在大萧条时期,其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影响,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及以后逐渐恢复,这部分得益于当地的波音公司将其制造中心定于此地。到上世纪80年代,西雅图发展为一个科技中心,软件,生物技术和互联网公司的发展使该市经济得以复兴,人口也在10年间增加了超过50000人。最近西雅图又成为一个绿色工业和可持续发展模式的中心,并在2013年7月被认为是美国发展速度最快的主要城市。 西雅图的官方别名为“翡翠之城(the Emerald City)”,其他别名还有“雨城(the Rainy City)”、“常綠之城(Evergreen City)”、“阿拉斯加门户(the Gateway to Alaska)”、“女王之城(Queen City)”和“喷气机之城(Jet City)”。西雅图也是摇滚音乐家吉米·亨德里克斯的出生地,也被认为是是另类摇滚风格垃圾音乐的诞生之地。其咖啡消费量极大,是“星巴克”诞生之地,第一家门市就在此地。.

新!!: 吉米·亨德里克斯和西雅圖 · 查看更多 »

迷幻搖滾

迷幻搖滾(Psychedelic rock)是一種搖滾樂流派,其源自迷幻文化及使用迷幻藥而產生的思維驟變。迷幻搖滾湧現於1960年代的英美,與車庫搖滾及民謠搖滾樂團屬同一時期。迷幻搖滾介於早期以藍調為基礎的搖滾音樂,至前衛搖滾、藝術搖滾、實驗搖滾、硬搖滾,甚至重金屬間的過渡時期。迷幻搖滾同時並融入了非西方的音樂元素,如印度音樂的拉加(ragas)與西塔爾琴(sitars)。.

新!!: 吉米·亨德里克斯和迷幻搖滾 · 查看更多 »

蘇豪區

#重定向 Soho.

新!!: 吉米·亨德里克斯和蘇豪區 · 查看更多 »

藍調

藍調(英文:Blues,被稱為藍調,音譯為布魯斯)是一個音樂流派和音樂形式,起源於19世紀末,非裔美國人在美國南方腹地及美國各地。這種流派的根源是從非洲傳統音樂而來,非裔美國人的歌曲作品,黑人聖歌及歐洲白人移民美國傳統的民間音樂,藍調融合了黑人靈歌、工作歌曲、現場大聲叫喊及回應、歡呼、吟唱和押韻成簡單的民謠。爵士樂、節奏藍調和搖滾樂中無處不在都有藍調音樂形式的特點,就是呼叫-回應模式,藍調音階和特定的和弦進行,其中十二小節藍調是最常見的。藍色音符(或“擔憂音符”),通常是音高變平的三分之一或五分音符,也是聲音的重要組成部分。藍調洗牌或行走低音加強恍惚般的節奏,並形成一個重複的效果,被稱為凹槽。 藍調作為一種音樂流派的特點是在於歌詞、低音線和樂器。早期的傳統藍調詩歌由四行重複的單行組成。直到二十世紀的最後幾十年,最普遍的現行結構才成為標準:AAB模式由四條第一條線上的一條線組成,它在下四條線上重複,然後是一條較長的結束線最後的節拍。早期的藍調經常採用寬鬆的敘述形式,往往涉及非洲裔美國人遭受的種族歧視和其他挑戰。 許多元素,如呼叫和響應的格式和使用藍色的音符,可以追溯到非洲的音樂。藍調的起源也與非裔美國人的宗教音樂黑人聖歌有著密切的關係。藍調的第一次出現往往是在奴隸制結束之後,以及後來的的發展。這與前奴隸新獲得的自由有關。編年史開始在20世紀初報導藍調音樂。藍調樂譜的第一次出版是在1908年。藍調已經從無伴奏聲樂和口頭傳唱的奴隸演變成各種風格和其他風格。藍調其他風格包括鄉村藍調如三角洲藍調和皮埃蒙特藍調,以及城市藍調風格如芝加哥藍調和西海岸藍調。第二次世界大戰標誌著從原聲到藍調的轉變,藍調音樂逐漸向更廣泛的受眾,特別是白人聽眾開放。在20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逐漸發展了有快慢節奏的藍調搖滾的混合形式,將藍調風格與搖滾音樂融為一體,及節奏藍調。.

新!!: 吉米·亨德里克斯和藍調 · 查看更多 »

藍調搖滾

藍調搖滾(Blues rock)是融合了藍調與搖滾元素所形成的音樂流派。藍調搖滾主要是以電吉他、電貝斯與鼓及哈蒙德風琴等樂器作演出伴奏。從60年代初期藍調搖滾已經經歷幾次的文字名字的轉換,並且一直激勵和影響著硬式搖滾、南方搖滾和早期的重金屬音樂,一直持續到現今的音樂,還是有許多音樂家和樂團的新作品和表演。.

新!!: 吉米·亨德里克斯和藍調搖滾 · 查看更多 »

肯辛頓

肯辛頓(Kensington)是倫敦的一個地區,位於倫敦西部,在行政區劃上屬於肯辛頓-切爾西皇家自治市。著名的肯辛頓花園位於肯辛頓東北。肯辛頓地區的商業中心是肯辛頓高街。.

新!!: 吉米·亨德里克斯和肯辛頓 · 查看更多 »

Fender Stratocaster

Fender Stratocaster(有時亦簡稱為Strat)是李奧·芬達、、和於1954年所設計的電吉他型號,由芬達樂器公司(Fender)從1954年以來一直持續生產至今。它是一把雙切角吉他,延伸出兩支頂角以便保持平衡。Stratocaster受到許多主音吉他手的青睞,亦曾參與許多歷史上著名的錄音。它和Gibson Les Paul齊名,是世界上最受歡迎、最熱銷Totally Guitar, Tony Bacon/ Dave Hunter, London 2004, S. 355.

新!!: 吉米·亨德里克斯和Fender Stratocaster · 查看更多 »

披頭四樂隊

披头士乐队(The Beatles)是1960年在利物浦组建的一支英国摇滚乐队,在华语地区亦称为“甲壳虫乐队”、根據香港華人文化才是正確統稱為披頭四,由於香港1997年前深受英國文化教育才統稱為“--”、“--”等。乐队成員為约翰·列侬、保羅·麥卡尼、喬治·哈里森和林戈·斯塔尔。他们被广泛地承认为史上最伟大、最有影响力的摇滚乐队。根植于噪音爵士乐和50年代摇滚,披头士探索了各种音乐类型,从流行谣曲到迷幻搖滾,经常创新地运用经典元素。1960年代早期,他们的极度流行产生了披头士狂热现象。随着日后创作的成熟,他们被视为当时反文化运动理想的化身。 从1960年起的之后三年间,披头士在利物浦和汉堡的俱乐部中演出,逐渐积累了声望。乐队经理人布萊恩·愛普斯坦把他们打磨成职业乐队,制作人乔治·马丁激发了他们音乐上的潜能。在1962年末发行第一首打榜歌《Love Me Do》后,披头士走红英国。后一年,随着披头士狂热在英国的蔓延,他们取得了“Fab Four”的昵称。到1964年初,披头士已征服美国流行乐市场,成为国际巨星,引领了英國入侵潮流。1965年后,披头士制作了一系列革新的、影响深远的专辑,包括《Rubber Soul》(1965)、《Revolver》(1966)、《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1967)、《The Beatles (White Album)》(1968)以及《Abbey Road》(1969)。乐评界认为它们是披头士最好的作品。1970年披头士解散,之后乐队成员都有各自成功的单飞生涯。列侬于1980年12月遭枪击遇害,哈里森于2001年11月因肺癌病逝。剩余的成员麦卡特尼和斯塔尔如今依旧活跃在乐坛。 根据美國唱片業協會统计,披头士是美国史上销售量最高的乐队,共售出1.77亿张唱片。他们是英国排行榜上冠军专辑最多,也是英国单曲销量第一的乐队。2008年,披头士在《公告牌》的“史上最成功音乐人Hot 100”榜单上登顶;2014年,他们以20首冠军单曲在《公告牌》“最多冠军单曲”榜单上排名第一。他们拥有10座格萊美獎,1座奥斯卡最佳原创配乐奖以及15座艾弗·诺韦洛奖。乐队作为一个整体入选了《时代》杂志的“时代100人:本世纪最重要的人物”名单。披头士是史上最畅销的乐队,全球总销售量估算为6亿到10亿间。2004年,《滾石雜誌》把披头士列歷史上最伟大的艺人。.

新!!: 吉米·亨德里克斯和披頭四樂隊 · 查看更多 »

揚聲器

揚聲器(Lautsprecher;Loudspeaker;Altavoz),俗稱喇叭,是一種轉換電子信號成為聲音的换能器、電子元件,可以由一個或多個組成音響組。.

新!!: 吉米·亨德里克斯和揚聲器 · 查看更多 »

欧洲

欧罗巴洲(Ευρώπη),简称欧洲,字源於希臘神话的「欧罗巴」(Ευρώπης),是世界第六大洲,面积,人口742,452,000(2013年),是世界人口第三多的洲,僅次於亚洲和非洲,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70人,共有50個已獨立的主權國家。 欧洲东以烏拉山脈、烏拉河,东南以裏海、高加索山脉和黑海與亞洲為界,西、西北隔大西洋、格陵兰海、丹麦海峡与北美洲相望,北接北極海,南隔地中海与非洲相望。 歐陸最北端是挪威的北角,最南端是西班牙的马罗基角,欧洲是世界上第二小的洲、大陆,僅比大洋洲大一些,其與亞洲合稱為亚欧大陆,而與亞洲、非洲合稱為歐亞非大陸。 通常,根据政治、经济、文化或实际考虑,欧洲的边界线并不总是一样的。这就使得人们产生了几个不同“欧洲”的观念。.

新!!: 吉米·亨德里克斯和欧洲 · 查看更多 »

溫哥華

溫哥華市(City of Vancouver)是加拿大卑詩省低陸平原地區一沿岸城市。根据2016年加拿大统计局人口普查,温哥华市人口有631,486人,而大溫哥華地區的人口为246萬,是卑詩省以至加拿大西部最大的都會區,以及全國第三大都會區;市內人口則在全國排行第八。 溫哥華以英國航海家喬治·溫哥華命名,歐洲人抵達溫哥華一帶後,區內經濟早期主要依賴於林木業。加拿大太平洋鐵路於1887年延至溫哥華後,溫哥華成為北美西岸水陸路交通的主要樞紐之一,更構成遠東地區、加拿大東部和英國之間貿易往來的重要一環。 溫哥華港現時是加拿大最大和最繁忙的港口,以貨物總噸數計也是北美第四大港口。此外,溫哥華的自然環境深受遊客歡迎,令旅遊業成為市內第二大經濟支柱。溫哥華也是北美第三大製片中心,有「北方好萊塢」之稱。也是20世紀後,與美國舊金山同為華人在北美最集中的地區。 溫哥華近年經常在各項世界最佳居住城市的調查中名列前茅。 溫哥華亦曾於2010年與125公里以外的威士拿聯手舉辦冬季奧運會和冬季殘奧會。 此外溫哥華還曾舉辦2015年女子世界杯足球賽,決賽場地即設在卑詩體育館。.

新!!: 吉米·亨德里克斯和溫哥華 · 查看更多 »

滾石 (雜誌)

《滾石雜誌》(Rolling Stone Magazine)是美國的權威音樂雜誌,創辦於1967年,由Jann Wenner與Ralph J. Gleason兩人共同創辦。滾石雜誌是目前對於西洋樂壇影響力最大的文化刊物之一,它雖然不像告示牌雜誌(Billboard Magazine)有設立常態性的排行榜和獎項,但是該雜誌不定期發表的各項排名資訊,仍受到業界相當重視,尤其是該雜誌對於各項音樂作品的樂評,精闢獨到見解嚴苛,這些都使滾石雜誌成為具有公信力的權威音樂性雜誌。.

新!!: 吉米·亨德里克斯和滾石 (雜誌) · 查看更多 »

滾石雜誌一百大吉他手

本表为2011年由滾石雜誌所評選出史上一百大吉他手的排行的名單。.

新!!: 吉米·亨德里克斯和滾石雜誌一百大吉他手 · 查看更多 »

朗尼史葛爵士樂俱樂部

朗尼史葛爵士樂俱樂部 (Ronnie Scott's Jazz Club) 是一間位於倫敦的爵士樂俱樂部。 俱樂部原址位於倫敦蘇豪區爵祿街39號的地庫,於1959年10月30日開幕。俱樂部由色士風手樂手朗尼·史葛和必特·金一手創立和管理,並以前者命名。1965年,俱樂部遷往面積較大的菲利夫街47號位置,並與原址同步運作。由那時起,至原址租約於1967年屆滿前,爵祿街39號成為英國本地新進樂手的演出地點。 俱樂部經常吸引世界著名的爵士樂樂手到來演出。1962年,來自大西洋對岸、著名殿堂級色士風手蘇特·森斯成為第一位在俱樂部演出的北美洲樂手。隨後得到兩位創辦人青睞,被邀請在俱樂部演出的著名樂手包括辛尼·盧倫氏、尊尼 ·格萊芬、李·高聶兹和辛尼·史迪。英國著名爵士樂手他比·希斯與狄克·摩利時便經常與到訪的樂手即興演奏。1960年代中期,俱樂部的常駐結他手是愛尼斯扎·朗林。1967年前的常駐鋼琴手是史丹利·翠斯。1970年代起的往後三十年內,由佐治·美尼和約翰·慈爾頓組成的英國爵士樂組合《保暖鞋》,均成為俱樂部聖誕節期問的表演者。 喜歡對入席賓客講笑話的俱樂部創辦人朗尼·史葛,亦經常擔任司儀。 俱樂部在史葛去世後,繼續由他商業拍檔必特·金營運了九年時問。2005年6月,必特·金將俱樂部售予劇院經理莎莉·紀連。 - 朗尼史葛爵士樂俱樂部, 2008年7月28日 索取 (英文).

新!!: 吉米·亨德里克斯和朗尼史葛爵士樂俱樂部 · 查看更多 »

朗尼·史葛

朗尼·史葛(Ronnie Scott,),英國色士風樂手、爵士樂俱樂部老闆。.

新!!: 吉米·亨德里克斯和朗尼·史葛 · 查看更多 »

星条旗 (美国国歌)

《星条旗》(The Star-Spangled Banner,或稱星條旗之歌,直译為星光灿烂的旗帜)是美國的國歌。由美国律师、业余诗人作词,英国作曲家作曲。 在中国大陆,很多人常常将这首歌同約翰·菲利普·蘇沙创作的进行曲《星条旗永不落》混淆。.

新!!: 吉米·亨德里克斯和星条旗 (美国国歌) · 查看更多 »

流行音乐

流行音樂(Popular Music或POP music),亦稱流行歌曲、現代流行音樂,是指一段时期内廣泛被大眾所接受和喜歡的音樂。現代流行音乐又可作商业化运作,有時稱作商業音樂。和流行音乐形成对比的音乐形式是古典音樂和民間音樂。目前因為利益壟斷的關係,導致於外界難以一窺堂奧。.

新!!: 吉米·亨德里克斯和流行音乐 · 查看更多 »

摇滚名人堂

摇滚名人堂(Rock and Roll Hall of Fame)位於美国俄亥俄州克利夫兰市中心伊利湖岸邊的博物馆及研究机构,致力于纪录一些最知名和最有影响力的摇滚樂艺术家、唱片制作人、錄音室工程師和其他对唱片工业有重大影响的人物的历史。搖滾名人堂基金會成立於1983年4月20日,由大西洋唱片公司創始人兼董事長艾哈邁德·艾特根創立。1986年,克利夫蘭被選為名人堂的永久居所。.

新!!: 吉米·亨德里克斯和摇滚名人堂 · 查看更多 »

效果器

效果器,或稱作踏板,是一種可以令電子樂器或音訊的音色加以修飾的電子器材。音樂人會在現場表演或是在錄音室時使用效果器,一般常用在電吉他、電子琴、電鋼琴或電貝斯。大多數的效果器被使用在電子樂器,然而也有少量設計用在原聲樂器、鼓與聲樂。一般效果器的例子為、、以及殘響效果器。 效果器的格式有內建在吉他音箱的、封裝在桌上式的、單顆效果器,以及機架式效果器,甚至也有內建在樂器上面的類型。單顆效果器是一個小型的金屬或塑膠盒,放置在樂手面前的地板上,並用(Patch cord,即導線)連接樂器與。它由一個或多個腳控切換開關來控制,而上面則有旋鈕控制音量、音調與效果的強度,通常僅提供一至兩個效果。裝置在的機架式效果器通常包含數種效果。 目前如何對效果器分類並沒有達到共識,但以下為七種常見分類:破音、動態(影響音量)、濾波器、調變器、音高 / 頻率、時間基礎,與回授 / 延音(Sustain)。吉他手從他們對樂器、拾音器、效果器,與吉他音箱的選擇,以及其不同的設定導出屬於他們自己的標誌聲音或是音色。.

新!!: 吉米·亨德里克斯和效果器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Jimi Hendrix吉米·海德里格斯吉米·罕醉克斯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