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葉耀鵬

指数 葉耀鵬

葉耀鵬中華民國政治人物、律師,原為無黨籍,曾為美麗島系著名辯護律師、民主進步黨創黨黨員、民主進步黨籍立法委員。1996年獲總統李登輝補提名擔任第二屆監察委員,始為無黨籍。2008年再獲總統馬英九提名擔任第四屆監察委員。胞弟為「心海羅盤善知識文教基金會」創辦人,被稱為「葉教授」的葉耀星。.

54 关系: 台灣省客家屏東縣巴布亚新几内亚中華民國中華民國國軍徵兵制律師國大代表國立屏東高級中學國民大會全國不分區王天競王清峰立法委員立法院第二次世界大战美麗島系羅世雄無黨籍監察院監察院院長聯合報馬英九高雄市第一選舉區謝啟大識字黃昭順蘇盈貴葉耀鵬葉耀星葉耀星 (臺灣)臺灣省通緝陳履安陳其邁陳金德林壽山林進興林毅夫林毅夫叛逃案李必賢李登輝李慶雄民主進步黨江綺雯法律朱高正朱星羽1992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2001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2005年中華民國國民大會代表選舉2100全民開講 扩展索引 (4 更多) »

台灣省

#重定向 臺灣省.

新!!: 葉耀鵬和台灣省 · 查看更多 »

客家

#重定向 客家民系.

新!!: 葉耀鵬和客家 · 查看更多 »

屏東縣

屏東縣(排灣語:Qakaw;閩南語:Pîn-tong-kuān;六堆客語:Pinˇ dungˊ ian;馬卡道語:Akauw),是中華民國臺灣省的縣,位於臺灣本島最南端,也是臺灣西部南北最狹長的縣份,北與高雄市為界,東過北大武山與臺東縣為界,地處熱帶地區,富有熱帶風情。 本縣產業結構上偏重農、漁業,但近年來大力推動觀光產業,紅豆、皮蛋、鹹鴨蛋、鳳梨、芒果、蜜棗、蓮霧(黑珍珠)及石斑魚、櫻花蝦、黑鮪魚、可可、洋蔥已成為屏東縣最具代表性的特產。.

新!!: 葉耀鵬和屏東縣 · 查看更多 »

巴布亚新几内亚

巴布亚新几内亚独立国(Independent State of Papua New Guinea),通称巴布亚新几内亚(Papua New Guinea;巴布亚皮钦语:Papua Niugini;希里摩图语:Papua Niu Gini),简称巴新,是位於太平洋西南部的一個島嶼國家,主要涵蓋新幾內亞島東半部,西鄰印度尼西亞的巴布亞省,南部和東部分別與澳洲和所羅門群島隔海相望。.

新!!: 葉耀鵬和巴布亚新几内亚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是位於東亞的民主共和國,自1912年成立至1971年退出聯合國期間是中國的代表政權,之後則因主要國土位置與國際政治現狀而在國際上通稱「臺灣」。建政之初繼承原清朝統治的中國領土,至今未放棄主張自己為代表中國之唯一合法政府。1945年二戰結束後從日本接收臺灣。1949年因第二次國共內戰失去大部分中國領土的治權,現今實際管轄的領土(即自由地區)總面積36,197平方公里,包括臺灣本島及附屬島嶼(北方三島,蘭嶼,綠島等)、澎湖群島、福建沿海附屬島嶼(金門群島、馬祖列島、烏坵列島)與部分南海諸島(東沙群島,太平島,中洲島等),首都為臺北市.

新!!: 葉耀鵬和中華民國 · 查看更多 »

中華民國國軍

中華民國國軍是中華民國的國家武裝部隊,由中華民國國防部管轄,是目前臺澎金馬地區主要防衛力量。前身為孫中山與蔣中正等人於1924年6月16日所創立的「國民革命軍」,史稱黃埔建軍;1946年制憲國民大會通過《中華民國憲法》,將國民革命軍編入中華民國中央政府統領的“全國陸海空軍”,軍隊開始實行軍隊國家化並改為現名。 中華民國國軍主要是由陸軍、海軍、空軍等三大軍種所組成,戰時可納入海巡、 警察等執法機關為輔助戰力。近年實施精實案、精進案、精粹案,並大規模裁軍,由60萬人精簡至21.5萬人;將海軍陸戰隊戍守之東沙島、南沙太平島交予海巡管理。雖然行政院海岸巡防署不是國軍下轄單位,但少部分軍人會被分發或借調到海巡服務。目前常備部隊大約18萬6千人;後備軍人大約300多萬人。 早些時候,中華民國是採用徵兵制,服役役期兩年。而軍官採志願制為主,僅招收少部分義務役男子,國家辦有預官考試,招考大學以上學歷的役男,通過考試錄取為預備軍官者,在受訓結束後,授予少尉軍官階級。士官國家辦有預士考試,招考大學、專科以上學歷的役男,通過考試錄取為預備士官者,在受訓結束後,授予下士士官階級。隨著時代演進,服役役期被縮短。直至今日,志願役與義務役併用制成為全體士官兵所依循的兵役制度,逐漸走向徵兵與募兵雙軌制。.

新!!: 葉耀鵬和中華民國國軍 · 查看更多 »

徵兵制

徵兵制,是一種國家徵募軍人的制度,亦稱為義務役、常備役、充員兵役等,意指全體國民,如符合一定條件(通常是年滿法定年齡,且身體健康、無殘疾的男性),均須強制性加入軍隊服役一段時期(通常由半年至三年不等,視乎國家及軍種而定)。與募兵制(亦稱為志願役)為相對用詞。由於義務役成員是強制性、非自願及非終生性,因此實施徵兵制的國家通常會同時實施募兵制,容許自願選擇以軍人為長期職業的人士,在義務役期完畢後,繼續在軍隊服役。一般士兵由徵兵而來,士官幹部、軍官幹部則主要採志願方式招募,除非志願方式招募不足者,如中華民國每年都會舉辦預官預士考試,招考大學、專科以上學歷的義務役青年,使之在服役期間晉升為下士士官或者少尉軍官。 中華民國及大韓民國的義務役制度,近年來常發生棒球球員、藝人的兵役問題。雖然兩個地方法律明文規定男性有服兵役的義務,但仍有一定的轉圜空間;有部分的棒球球員與藝人在國際上有知名度,但因為兵役問題可能導致事業中斷,兵役機關會採取彈性的方式使被徵召入伍的藝人與棒球球員擔任為期十二天的「補充兵」。此外,臺灣和韓國的資訊產業發達,為求有效利用資訊產業人才,兵役機關會彈性實施「研發替代役」制度。.

新!!: 葉耀鵬和徵兵制 · 查看更多 »

律師

律師是指受当事人委托或法院指定,依法协助当事人进行诉讼,出庭辩护,以及处理有关法律事务的专业人员。現代律师一般而言是指學習法律、通過特定考試、加入地方公會,被允許接受他人委託。 律师作为复数的概念,意味着律师职业和行为,以及由从事律师职业的所有职业人员构成的职业群体。在实行法律职业一元化的国家,律师(lawyer)也可以作为所有法律职业的统称。.

新!!: 葉耀鵬和律師 · 查看更多 »

國大代表

#重定向 國民大會.

新!!: 葉耀鵬和國大代表 · 查看更多 »

國立屏東高級中學

國立屏東高級中學,(,簡稱屏東中學、屏東高中、屏中),舊稱省立屏中或省屏中,校色為紫色,是一所國立高級中學,位於屏東縣屏東市。.

新!!: 葉耀鵬和國立屏東高級中學 · 查看更多 »

國民大會

国民大会(簡稱國大)是依据1946年制定的《中华民国宪法》,代表中华民国全国国民于中枢行使政权的机构,曾为中华民国五权宪政体制中的最高权力机关。國民大會由國民大會代表(簡稱國大代表、國代)組成,其最重要職權為選舉總統與副總統,这与美國選舉人團、韓國總統朴正熙時代的統一主體國民會議、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朝鮮的最高人民會議、前蘇聯的最高蘇維埃等代议制立法機構類似。2005年6月7日,國民大會通過立法院提出的憲法修正案,凍結與國民大會相關條文,使國民大會停止運作,改變中華民國憲政體制的架構。 在法理上,《中華民國憲法》原文雖未改動,但依據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後所修訂的《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憲法半數本文已經停止適用,將國民大會的職權轉移到其他機構或直接交付人民來行使;但因為《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的有效期限為國家統一前,所以與國民大會相關的《國民大會組織法》、《國民大會職權行使法》、《國民大會同意權行使法》等相關法律仍然沒有廢止。國民大會凍結後,2012年3月第8屆立法院院會由台灣團結聯盟黨團提出上述三法的廢止案,但因屆期不連續原則,並未完成審查。.

新!!: 葉耀鵬和國民大會 · 查看更多 »

全國不分區

#重定向 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

新!!: 葉耀鵬和全國不分區 · 查看更多 »

王天競

王天競(),臺灣政界人士,曾代表中國國民黨當選為第一屆第六次增額立法委員,及第二、三、四屆立法委員。 他在第四屆立法委員任內,退出中國國民黨而加入甫成立不久的親民黨。2001年立法委員選舉未獲親民黨提名,退黨自行參選未果。2002年初返回中國國民黨,旋即於同年退黨參選高雄市議員,又告落選。2004年12月再次以無黨籍身份參選立法委員選舉,再度落選。 由於他在2001年參選立法委員期間涉嫌賄選,經人檢舉後遭高雄檢調單位查獲並提起公訴,2006年5月被二審判決有期徒刑10月,褫奪公權2年定案,並於當年6月入監服刑。.

新!!: 葉耀鵬和王天競 · 查看更多 »

王清峰

王清峰,台南人,中華民國(台灣)律師、前任中華民國法務部部長,曾任監察委員。現任中華民國紅十字會總會長。 王清峰曾與陳履安搭檔參選第九任1996年總統選舉,是中華民國史上第一位參與總統選舉的女性候選人(副總統),但並未當選。後擔任法務部長,因個人宗教信仰與信念不願執行死刑,終因民意逼迫下台。.

新!!: 葉耀鵬和王清峰 · 查看更多 »

立法委員

#重定向 立法院#立法委員.

新!!: 葉耀鵬和立法委員 · 查看更多 »

立法院

立法院是中華民國的最高立法機關,現在是一院制之議會,設有113個席位。立法院是中華民國的國會,立法院院長即為議長。立法院成立於1928年(民國17年),最初為國民政府的附屬機關,1948年(民國37年)因應行憲而在制度上脫離行政權。1992年(民國81年)立法院開始全面定期改選至今。現任之第九屆立法委員於2016年2月1日宣誓就職,任期屆滿日為2020年1月31日。.

新!!: 葉耀鵬和立法院 · 查看更多 »

第二次世界大战

二次世界大戰(又常簡稱二次大戰、二戰、WWII等;World War II;Seconde Guerre mondiale;Zweiter Weltkrieg;Вторая мировая война;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一次自1939年至1945年所爆發的全球性軍事衝突,整場戰爭涉及到全球絕大多數的國家,包括所有的大國,并最終分成了兩個彼此對立的軍事同盟─同盟國和軸心國。這次戰爭是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戰爭,動員了1億多名軍人參與這次軍事衝突。主要的參戰國紛紛宣布進入總體戰狀態,幾乎將自身國家的全部經濟、工業和科學技術應用於戰爭之上,同時也將民用與軍用的資源合併以方便統籌規劃。包括有猶太人大屠殺、南京大屠殺、戰爭中日軍對中國軍民進行細菌戰、以及最终美國對日本首次使用原子彈等事件,使得第二次世界大戰也是自有紀錄以來涉及最多大規模民眾死亡案例的軍事衝突,全部總計便將近有5,000萬至7,000萬人因而死亡,這也讓第二次世界大戰成了人類歷史上死亡人數最多的戰爭。 儘管早在1931年9月,日本便侵佔了中國的滿洲,而後建立了傀儡國家滿洲國。至1937年7月盧溝橋事變後中日更爆發了全面戰爭。不過大多數人仍多把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定為1939年9月1日德國入侵波蘭開始,這次入侵行動隨即導致英國與法國向德國宣戰。然而德國在入侵波蘭後開始著手嘗試在歐洲建立一個大帝國,自1939年末期到1941年初期為止,發動一連串戰爭並藉由條約的簽署使得德國幾乎佔領了歐洲絕大部分的地區,而名義上保持中立的蘇聯在和德國簽訂《德蘇互不侵犯條約》後,也跟進侵略潮流,陸續佔領或者吞併了其在歐洲邊界的鄰近6個國家,在這之中也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所佔領的波蘭領土。英國以及大英國協的成員國則堅持持續與軸心國繼續作戰,並分別在北非和大西洋海上發生多次軍事衝突,而這也使得英國成了歐洲地區少數仍能繼續反抗德軍入侵的主要武力之一。1941年6月,歐洲的軸心國集團決定撕毀與蘇聯的合作約定,聯合入侵蘇聯領土,這次攻勢也開始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地面戰爭爆發,但也在之後讓原本幾乎統轄整個歐洲地區的軸心國被迫投入大量軍力來維持作戰優勢。到了1941年12月,已經加入軸心國的大日本帝國為了能夠在亞洲及太平洋地區獲得領導地位,陸續襲擊位于太平洋的美國統轄地區和座落於與中南半島的歐洲殖民地,很快地於西太平洋和東亞戰區獲得了主導權。 到了1942年時日本開始在一系列的海戰中戰敗,位於歐洲的軸心國也陸續於北非戰役以及斯大林格勒戰役中節節敗退,這些都迫使軸心國停下進攻的腳步。1943年時,義大利法西斯政權在西西里島戰役中面對同盟國部隊嚴重失利,另一方面德軍在库尔斯克会战戰敗後失去對於東歐的領導地位,同時美國也在太平洋戰區中獲得了一連串的勝利,自此軸心國集團逐漸失去主導權並開始嘗試將佈署於各地的前線部隊進行戰略性的撤退。到了1944年時,盟軍決定登陸法國以開闢第二戰場,而蘇聯除了成功收復過去被佔領的領土外,也開始轉往進攻德國與其同盟國家的土地。在蘇聯和波蘭部隊共同攻入柏林後,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區最終在1945年5月8日德國投降的情況下宣告結束。而另一方面美國在1944年和1945年成功擊敗了日本海軍部隊並陸續佔領了數個重要的西太平洋島嶼,這使得日本列島隨時面臨同盟國部隊入侵的危機。最後在美軍分別於廣島市和長崎市投下原子彈並造成大量日本平民死亡。1945年8月8日蘇聯進攻日本控制下的中國東北地區,8月14日日本跟進宣佈願意接受無條件投降的條件,而隨著亞洲戰事的停息也意味著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結束。 1945年時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同盟國勝利宣告結束,然而二次大戰對世界影響極為深遠,改變了往後世界的政治版圖和社會結構,特別是戰敗的軸心國集團被迫接受同盟國的安排。1945年10月24日聯合國亦宣告成立,期望能夠促進各國合作並防止未來的軍事衝突;同時戰勝的盟軍各國,也紛紛在聯合國各個機構中擔任重要職位,特別是以美國、蘇聯、中國、英國和法國5個國家為首成立聯合國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的常任理事國,主導著世界的秩序.

新!!: 葉耀鵬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 查看更多 »

美麗島系

美麗島系是臺灣政黨民主進步黨內部的派系之一,主要由過往參與《美麗島雜誌》與美麗島事件的黨員組成。其主張提倡選舉參政、議會路線,試圖以此作為取得政策影響力的途徑,認為臺灣人民「有主張獨立或統一的自由」,並認為也需兼顧臺灣海峽兩岸關係。美麗島系曾設置智庫“台灣政治經濟研究室”,黨外運動雜誌《南方雜誌》創辦人呂建興(自覺運動人物)曾任主任研究員。 美麗島系在民主進步黨創黨初期與新潮流系為兩大主流派系,以黃信介、許信良、張俊宏等美麗島事件當事人為其代表,-余-陳月瑛、陳文茜也是知名的成員。1983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黨外運動新生代吳乃仁、邱義仁、林世煜等透過黨外雜誌《生根》(即原《深耕》雜誌)推出的“美麗島系統連線”候選人獲得大勝,以康寧祥為首的黨外運動主流系統慘敗,“黨外四人行”中的康寧祥、張德銘、黃煌雄均落選。 隨著1999年5月許信良退黨、1999年11月黃信介逝世等因素,美麗島系逐漸沒落,其成員大多轉入新世紀國會辦公室和新動力國會辦公室。 1997年,美麗島系的許信良結合新潮流系參選1998年民主進步黨主席選舉,與同為美麗島系、也想參選黨主席的張俊宏嚴重交惡,許張二人還引發一段「割袍斷義」的風波;後來張俊宏以一票之差落選民主進步黨中央執行委員,也失去競選黨主席的資格。 1998年底,美麗島系部分成員不滿許信良的主張大膽西進及主張民進黨與國民黨合作,以張俊宏為首的美麗島系部分成員脫離美麗島系、另組新世紀國會辦公室;1999年5月許信良退黨參選2000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後,美麗島系其他成員另組新動力國會辦公室,美麗島系正式結束運作。 2001年8月25日,作家李敖說,美麗島事件後,美麗島人都坐牢,美麗島人的律師卻在戰場上撿戰利品;美麗島人只剩呂秀蓮在政治舞台上,陳菊位置較小,「其他則都不見了」。 2016年7月1日,前民進黨青年發展部主任周奕成說,「民進黨的傳奇,在美麗島、陳水扁之後就沒有了」。 2017年3月17日,國立中山大學退休教授陳茂雄說,以前美麗島系獨大時,民進黨內也產生反美麗島系聯盟促使美麗島系萎縮;反美麗島系聯盟的成功,是因為當時民進黨初選制度採計黨員投票,反美麗島系聯盟所擁有的黨員當然比美麗島系多,因而壓下美麗島系。 2017年5月24日,前民進黨立法委員蔡啟芳爆料,民進黨長期被新潮流系與美麗島系把持,要當黨主席的人必須看這兩個派系的臉色,因為這兩個派系在全國各地皆有經營黨員、代繳黨費等,所以各地方黨部主任委員或黨代表不是新潮流系、就是美麗島系,「而這兩個派系又皆是親中的派系,金錢方面當不虞匱乏」。同月25日,民進黨秘書長洪耀福回應,民進黨過去因中下階層黨員較多而有些公職人員幫忙代繳黨費,但是繳黨費制度已經改了很多年,現在一年黨費新臺幣300元多是黨員親自去繳。.

新!!: 葉耀鵬和美麗島系 · 查看更多 »

羅世雄

羅世雄(),台灣政治人物,前漁民團體及全國不分區立法委員羅傳進之子。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系博士,2001年當選立法委員擔任第五、第六屆立法委員(2002-2008),於2008年5月至2011年10月擔任行政院南部聯合服務中心執行長,2011年再度競選立委失利,目前擔任和春技術學院企業管理系系主任、技術合作處主任、研究發展暨國際合作中心主任等職。.

新!!: 葉耀鵬和羅世雄 · 查看更多 »

無黨籍

無黨籍,或稱無黨派、獨立人士,是指不屬於任何政黨的公職人員或有一定影响力的人,在選舉時又稱為獨立候選人,在中国大陸稱之為無黨派人士。值得注意的是,無黨籍人士並不代表其沒有政治傾向。.

新!!: 葉耀鵬和無黨籍 · 查看更多 »

監察院

監察院為中華民國最高監察機關,1931年2月成立。依照《中華民國憲法》在中華民國五院中可負責行使彈劾權、糾舉權、監察權(調查權)、監試權及審計權;1992年前與國民大會和立法院共同行使國會職權。 監察院由委員二十九人組織而成,由總統提名,經立法院同意任命,任期六年,監察委員之中一人任院長,一人任副院長。.

新!!: 葉耀鵬和監察院 · 查看更多 »

監察院院長

監察院院長,是中華民國監察院的首長,依據中華民國憲法規定,對中華民國各機關行使審計權、糾正權、彈劾權及糾舉權。 監察委員任期為六年,憲法第七次修改為總統提名,經立法院投票同意後任命之。.

新!!: 葉耀鵬和監察院院長 · 查看更多 »

聯合報

《聯合報》(英語:United Daily News)是在中華民國臺灣地區發行的中文報紙,由知名報人,前中國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王惕吾於1951年9月16日創立,是臺灣報業的主要業者之一。.

新!!: 葉耀鵬和聯合報 · 查看更多 »

馬英九

英九(),中華民國政治人物,曾任中華民國第12、13任總統、中國國民黨主席等職。生於英屬香港九龍油麻地,籍貫湖南省衡山縣,馬鶴凌和秦厚修的兒子,1952年隨雙親定居台灣。 畢業於台灣大學法律系,其後前往美國深造,獲得哈佛大學司法學博士學位。曾經擔任蔣經國總統的英文翻譯,後入府出任第一局副局長。後又出任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主任委員及國民大會代表。1993年,受行政院院長連戰之邀,出任法務部部長,後轉任行政院政務委員。在1998年台北市長選舉中,以些微差距擊敗競選連任的陳水扁。2005年中國國民黨主席選舉中,馬英九成功當選,2007年因特別費起訴而辭職,並於同日宣布參選2008年總統選舉。 在2008年總統選舉中,馬英九以七百多萬近六成的得票率當選,是中華民國至今民選得票最高的總統,也締造了第二次政黨輪替。2012年连任中华民国总统。2015年11月7日,馬英九在新加坡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领导人習近平進行兩岸領導人會面,是兩岸隔海分治66年以來最高領袖首次會晤。.

新!!: 葉耀鵬和馬英九 · 查看更多 »

高雄市第一選舉區

#重定向 高雄市第一選舉區 (2008年立法委員).

新!!: 葉耀鵬和高雄市第一選舉區 · 查看更多 »

謝啟大

謝啟大(),是中華民國(台灣)政治人物,曾是新黨籍立法委員。.

新!!: 葉耀鵬和謝啟大 · 查看更多 »

識字

識字(literacy),有時稱為讀寫能力,是指人閱讀和書寫文字的基本能力。一般是指讀書和寫字的能力水準到達可以溝通的能力。不識字的人稱為文盲。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定義,識字是指能夠閱讀理解及書寫表達日常生活中出現簡單文句的能力,亦即是讀寫能力。更准确地说,应该是指文化程度,包括认识、理解、解释、创造、通讯、计算、表达、阅读各种印刷、电脑显示、光盘影像等等资料的能力。識字的意義也可能包括可以理解和某一族群有關的符號系統,及理解和使用此一符號系統有關的能力。 識字的基本定義也可以是藉由印刷或手寫文字的批判性詮釋而增加了解,是終生的思考歷程。各種識字(包括以下提到的廣義識字)的關鍵是閱讀能力的發展,一開始是有能力了解口話及書寫的文字,慢慢的對文字有深入的了解。閱讀發展和一連串複雜的語言學基礎有關,包括對於語音的認知(音系學)、拼字或書寫模式的認知(正寫法)、字義的了解(语义学)、文法的了解(语法学)及詞內部結構(詞法學),這些能力提供了流利的閱讀及理解的必要基礎。當有了這些能力時,讀者就有完整的識字能力,包括可以接觸書報雜誌、進行批判性分析、準確且一致的寫作、利用文字中的資訊和想法作為正式決策及創造性觀點的基礎。.

新!!: 葉耀鵬和識字 · 查看更多 »

黃昭順

黃昭順,中國國民黨籍高雄市政治人物,彰化人,中國國民黨籍高雄市政治人物,曾任高雄市議員,1995年轉戰立委後便連任至今,並曾當選立法院內政委員會召委。.

新!!: 葉耀鵬和黃昭順 · 查看更多 »

蘇盈貴

蘇盈貴(),社會科學博士;曾任中華民國立法委員與臺北市政府勞工局局長。執業律師二十餘年,兼任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公共事務與法律」講座數年,是聯合國所定國際志工日奉獻金暉獎第一屆得主。.

新!!: 葉耀鵬和蘇盈貴 · 查看更多 »

葉耀鵬

葉耀鵬中華民國政治人物、律師,原為無黨籍,曾為美麗島系著名辯護律師、民主進步黨創黨黨員、民主進步黨籍立法委員。1996年獲總統李登輝補提名擔任第二屆監察委員,始為無黨籍。2008年再獲總統馬英九提名擔任第四屆監察委員。胞弟為「心海羅盤善知識文教基金會」創辦人,被稱為「葉教授」的葉耀星。.

新!!: 葉耀鵬和葉耀鵬 · 查看更多 »

葉耀星

葉耀星(),出身於臺灣屏東,台灣有線電視節目《心海羅盤》主講者“思想導引·葉教授”。曾為1993年北京广播音乐台“叶教授论人生”及北京广播电台“心海罗盘”广播节目主讲者。“葉教授”為其自定名號、筆名與負責公司商標的主要部分,民間亦常通稱他“葉教授”。其兄為前監察委員葉耀鵬。.

新!!: 葉耀鵬和葉耀星 · 查看更多 »

葉耀星 (臺灣)

#重定向 葉耀星.

新!!: 葉耀鵬和葉耀星 (臺灣) · 查看更多 »

臺灣省

臺灣省,簡稱「臺」,是中華民國已虛級化的省份,全省劃分為11縣、3市,範圍為臺灣本島(不含臺北市、新北市、桃園市、臺中市、臺南市、高雄市等6個直轄市)、澎湖群島,以及鄰近臺灣本島之離島。全省面積佔中華民國實際控制國土面積的69.38%,而人口則佔總人口的30.68%。 臺灣之建省,可追溯至大清光緒13年(1887年)成立的福建臺灣省。中華民國臺灣省於民國34年(1945年)設立時,其範圍包含了臺灣全島及離島與澎湖列島。民國87年(1998年)12月20日起,臺灣省政府因功能業務與組織調整而成為中央政府的派出機關,正式凍省(虛級化)。民國99年(2010年),因五都改制,使基隆市變成該省的外飛地,因此也是該省自民國38年(1949年)底國府遷臺以來,第一個在同一塊陸域土地上擁有飛地的省份。其中彰化縣為該省第一大縣、新竹市為該省第一大市。.

新!!: 葉耀鵬和臺灣省 · 查看更多 »

通緝

通緝令是由法庭或者官方發出,急欲尋找某人有關某案件,例如艾曼·扎瓦希里及奧薩瑪·賓拉登,刑事或民事,該人可能稱通緝犯或者重要目擊證人。通緝令內可能會提及案情、被通緝人士個人資料及賞金。 在中國古代,有江湖人物以尋找通緝犯,交官府為事業。在美國牛仔電影和日本動漫航海王中,也有以捉通緝犯為業的人物角色,常稱為「賞金獵人」。.

新!!: 葉耀鵬和通緝 · 查看更多 »

陳履安

陳履安(),浙江青田人,中華民國政治人物,被稱為臺灣政壇四公子之一。.

新!!: 葉耀鵬和陳履安 · 查看更多 »

陳其邁

陳其邁(),中華民國政治人物,生於基隆,成長於高雄,畢業於雄中、中山醫學院,取得臺大公衛碩士,現任民主進步黨不分區立委,曾任總統府副秘書長、行政院政委兼發言人、高雄市代理市長、民進黨副秘書長、英國倫敦政經學院訪問學人、長庚醫院醫師、臺北醫學院講師。 陳亦曾任台灣醫界聯盟高雄分會執行委員、台灣醫界聯盟執行委員、全國教師會顧問、環境保護聯盟高雄市分會召集人及執行委員、保護高屏溪色聯盟成員等職務。 2018年3月7日在民進黨高雄市長初選民調中勝出,將獲黨中央提名2018年中華民國直轄市長及縣市長選舉‎,民進黨高雄市長參選人。.

新!!: 葉耀鵬和陳其邁 · 查看更多 »

陳金德

陳金德(),現任宜蘭縣代理縣長,臺灣宜蘭縣蘇澳鎮人,臺大化工所、EMBA管理學雙碩士、臺北工專校友。陳曾任宜蘭縣民政局長、宜蘭工商投資策進會總幹事、宜蘭大學講師、立法委員、高雄市副市長、台灣中油董事長,並曾任「噶瑪蘭週刊」發行人,屬民主進步黨新潮流系。.

新!!: 葉耀鵬和陳金德 · 查看更多 »

林壽山

林壽山(),中華民國(台灣)政治人物,祖籍山西壽陽,曾擔任高雄市議員,後代表中國國民黨在高雄市北區當選為第一屆第六次增額立法委員及第二屆立法委員。.

新!!: 葉耀鵬和林壽山 · 查看更多 »

林進興

林進興(),台灣醫師、政治人物,高雄市私立林進興醫院院長。原為民主進步黨黨員,隸屬該黨綠色連線,曾任綠色連線會長。林進興為民進黨內後起之秀,因為掌握許多黨員票,在民進黨黨內初選中常扮演關鍵角色,有「黨員大戶」之稱。.

新!!: 葉耀鵬和林進興 · 查看更多 »

林毅夫

林毅夫(),生於中華民國臺灣省宜蘭縣,原名林正義,後改林正誼,後再改為林毅夫。現定居於北京,與妻子陳雲英育有兩名子女,2008年出任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師兼負責發展經濟學的高级副行長。 林毅夫由國立台灣大學轉入陸軍軍官學校,為第44期步兵科畢業,後於1978年取得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1979年擔任金門馬山連連長駐守福建金門時泅水离台至廈門,1982年取得北京大學政治經濟學碩士,1986年取得芝加哥大學經濟學博士,1993年升任北京大學教授,1994年共同創辦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並擔任主任,後任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 林毅夫曾擔任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七至第十屆政協全國委員會委員、第十届全国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现任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副主席(副部长级),並於2005年獲選第三世界科學院(現名世界科学院)院士。.

新!!: 葉耀鵬和林毅夫 · 查看更多 »

林毅夫叛逃案

#重定向 林毅夫叛逃事件.

新!!: 葉耀鵬和林毅夫叛逃案 · 查看更多 »

李必賢

李必賢,中國國民黨籍高雄市政治人物,林義守的妹婿,曾任立法委員。.

新!!: 葉耀鵬和李必賢 · 查看更多 »

李登輝

李登輝(),中華民國政治人物,前中華民國總統,生於日本台湾臺北州淡水郡三芝庄下的埔頭坑聚落「源興居」(今新北市三芝區埔坪里),福佬客家人。 李登輝是第一位出生於臺灣的中華民國國家元首,首位全國公民直選產生的總統,以及首位臺籍國民黨主席。因其為落實臺灣民主改革之重要領袖,而被《時代》杂志稱為「民主先生」。在臺灣,傾向獨派的媒體常暱稱他為「阿輝伯」(台語的「阿」字表示親切)。李的功過及評價具爭議。支持者稱他為「臺灣之父」,與曾被稱為「臺灣之子」的陳水扁對比,認為其對台灣經濟及社會發展作出巨大的貢獻。反對者則批評其兩岸政策及民主改革,不滿其提出特殊兩國論造成兩岸關係緊張與開放民主直選造成國民黨失去長期政權。.

新!!: 葉耀鵬和李登輝 · 查看更多 »

李慶雄

李慶雄(),中華民國(台灣)政治人物,曾經代表民進黨任職立法委員。.

新!!: 葉耀鵬和李慶雄 · 查看更多 »

民主進步黨

民主進步黨,簡稱民進黨,是臺灣主要政黨之一,也是繼日治時代的臺灣民眾黨之後第一個實際參政的臺灣本土政黨,為現時中華民國的執政黨。成立於1986年,由黨外運動各團體於戒嚴與黨禁解除前整合而成;2000年首度執政,實現臺灣及中華民國歷史上首次政黨輪替,2008年下野;直到2016年大選勝出後,由蔡英文執政,並首次達成同時掌握行政以及立法部門的「完全執政」地位。以民主進步黨為首的泛綠陣營,與以中國國民黨為首的泛藍陣營並列為臺灣兩大政治势力。.

新!!: 葉耀鵬和民主進步黨 · 查看更多 »

江綺雯

江綺雯,中國國民黨籍高雄市政治人物,曾任監察委員、立法委員、國大代表。.

新!!: 葉耀鵬和江綺雯 · 查看更多 »

法律

法律(Law) 是一種由規則組成的體系,經由社會組織來施與強制力量,規範個人行為。法律是一系列的規則,通常需要經由一套制度來落實。但在不同的地方,法律體系會以不同的方式來闡述人們的法律權利與義務。其中一種區分的方式便是分為歐陸法系和英美法系兩種。有些國家則會以他們的宗教法條為其法律的基礎。 學者們從許多不同的角度來研究法律,包括從法制史和哲學,或從如經濟學與社會學等社會科學的方面來探討。法律的研究來自於對何為平等、公正和正義等問題的訊問,這並不都總是簡單的。法国作家阿納托爾·法郎士於1894年說:「在其崇高的平等之下,法律同時禁止富人和窮人睡在橋下、在街上乞討和偷一塊麵包。」 在一個典型的三權分立國家中,創造和解釋法律的核心機構為政府的三大部門:公正不倚的司法、民主的立法和負責的行政。而官僚、軍事和警力則是執行法律,並且讓法律為人民服務時相當重要的部分。除此之外,若要支持整個法律系統的運作,同時帶動法律的進步,則獨立自主的法律專業人員和充滿生氣的公民社會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古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於西元前350年寫道:「法治比任何一個人的統治來得更好。.

新!!: 葉耀鵬和法律 · 查看更多 »

朱高正

朱高正,台灣雲林縣人,暱稱民主戰艦,中華民國前立法委员,民主進步黨早期代表性政治人物之一。 朱高正雖然是民進黨的創黨人之一,但他因反對台灣獨立運動及民進黨的台獨黨綱而退出民進黨,之後出走創立中華社會民主黨,但屢次參選均慘敗,後加入新黨,最終被新黨開除。.

新!!: 葉耀鵬和朱高正 · 查看更多 »

朱星羽

朱星羽(),生於台灣臺南縣北門鄉(今臺南市北門區),中華民國(台灣)政治人物,曾代表民主進步黨獲選為第2、3屆高雄市議員及第2至第5屆立法委員。2003年(民國92年)12月17日第5屆立法委員任內退出民主進步黨。2004年(民國93年)6月15日加入無黨團結聯盟,並擔任總幹事。.

新!!: 葉耀鵬和朱星羽 · 查看更多 »

1992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

中華民國第二屆立法委員選舉,於1992年12月19日舉行,選出第二屆立法委員共計161席,包含119席區域立法委員、6席原住民立法委員,30席全國不分區立法委員和6席僑選立法委員。此次選舉也是在1948年舉行的第一屆立法委員選舉後,中華民國首次的國會議員全面改選,因此本屆選舉又被稱為全民改選、國會全面改選等。 由於立法院在臺灣政治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朝野14個政黨共推出403位候選人,角逐161席立法委員,競爭非常激烈。選舉結果,國民黨以過半票數獲得102席,而民進黨得票率則首次超過三成,並獲將近立法院總席次三分之一的51席。另外,中華社會民主黨獲1席,無黨籍人士獲7席,其餘參選之政黨未取得席次。然而,國民黨在臺北市、新竹市、嘉義市及金門縣,皆遭受到前所未有的嚴重挫敗。 本次選舉並發生中國國民黨候選人作票遭判處有期徒刑的歷史紀錄。.

新!!: 葉耀鵬和1992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 · 查看更多 »

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

中華民國第三屆立法委員選舉,於1995年12月2日舉行,選出第三屆立法委員共計164席,包含122席區域立法委員、6席原住民立法委員,30席全國不分區立法委員和6席僑選立法委員。在此次選舉中,區域立法委員應選名額較上屆增加3名,而原住民、全國不分區及僑選立法委員名額則未有改變。 由於此次選舉具有1996年總統大選前哨戰的重大意義,並且直接影響到各政黨間的權力重新分配,因此朝野主要政治勢力皆全力投入,共推出397位候選人,角逐164席立法委員。選舉結果,國民黨以四成六的票數獲得85席,較上屆的103席大幅下滑,為歷屆選舉的最低點。民進黨則以大約三分之一的票數獲得54席,與上屆相比,略有成長。成立僅兩年的新黨成為此次選舉的最大贏家,一舉獲得21席,席次大幅成長。另外,無黨籍人士獲4席,其餘參選之政黨則未取得席次。 ,洪永泰 此次選舉也象徵國民黨在新黨出走後,政治資源持續流失。民進黨雖然在席次上有小幅成長,並且在臺北市、基隆市、宜蘭縣及南投縣超越國民黨的得票率,但在政黨發展上也面臨了許多的瓶頸。而新黨的快速成長,則使其成為當時臺灣政壇內,在兩大黨之外的「關鍵少數」。此次選舉結果亦反映了臺灣政治局勢由兩黨制體系,正式的布入國、民、新三黨鼎立的時代。.

新!!: 葉耀鵬和1995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 · 查看更多 »

2001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

2001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正式名稱為中華民國第五屆立法委員選舉於2001年12月1日舉行,全部225個立法委員席次中,包括168名區域立委、41名不分區立委、8名僑選立委與8名原住民立委。此選舉與2001年中華民國縣市長選舉同日舉行。 選舉結果,民進黨獲得87席,較上屆選舉增加17席,成為立法院第一大黨;國民黨從123席銳減55席至68席,由第一大黨降為第二大黨;新成立的親民黨一舉奪得46席,取代新黨成為第三大黨;另一新成立的政黨台灣團結聯盟,則獲得13席,為第四大黨;而原本居於「關鍵少數」地位的新黨則僅獲得1席,完全失去在立法院的影響力。.

新!!: 葉耀鵬和2001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 · 查看更多 »

2005年中華民國國民大會代表選舉

2005年中華民國任務型國民大會代表選舉,是中華民國史上唯一的任務型國民大會代表選舉,同時也是目前中華民國最後一次國大代表選舉,於2005年5月14日舉行,用以複決2004年8月立法院所提出的修憲案。 此次選舉是中華民國國民大會首次使用比例代表制的選舉制度。民眾依照本次立法院所提出的中華民國憲法第七次增修條文草案內容,投票給與自己意見一致的修憲意見的政黨之一。依據2000年修改之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本次第四屆(任務型)國民大會不設議長、副議長。開議後,國大代表選舉葉菊蘭等11人爲國民大會主席團主席。.

新!!: 葉耀鵬和2005年中華民國國民大會代表選舉 · 查看更多 »

2100全民開講

《2100全民開講》是台灣的TVBS所製播的帶狀談話性政論節目,節目名稱是因為從晚上九點(21:00)開始播送而來。每集約兩小時,2013年4月1日起改為每集一小時。約於2009年中期以後至2013年3月,晚上九點至十點時段由《2100掏新聞》所取代;期間加入TVBS主播廖盈婷,針對時事話題做調查報導及新聞播報。過往同頻道同時段於週末播出的是《2100週末開講》,由資深媒體人董智森與TVBS主播顧名儀共同主持,其與《2100全民開講》的製作單位相同,常態來賓也基本相同。 2013年4月1日至4月5日晚上十點至十一點播出《核四行不行》特別節目,由顧名儀擔任節目主持人。2013年5月27日至5月31日晚上九點至十點播出《十二年國教行不行》特別節目,由夏嘉璐擔任節目主持人。 2013年停播,改以《2100黑白相對論》取代,並改由羅智強主持。.

新!!: 葉耀鵬和2100全民開講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叶耀鹏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