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史籍考

指数 史籍考

《史籍考》是清朝章學誠的作品,其间幾遭波折,至章氏臨終時仍未完稿,最後成書三百二十五卷。咸豐年間書稿毀於戰火。 章學誠一心續寫朱彝尊之《經義考》。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靠著周震荣的牽線,章學誠得河南巡抚畢沅的協助下開始编纂《史籍考》。开局之后,章学诚即与洪亮吉、凌廷堪等人“泛览典籍”。乾隆五十三年(1788)秋,畢沅调任湖广总督,使得《史籍考》编纂一度搁置,而成书仅得一百卷。章学诚投靠亳州知州友人裴振。嘉慶三年章学诚入谢启昆幕府,再續《史籍考》之编纂工作,不久因出現歧見,章氏辞去编职。在谢启昆支持下,原稿僅一百卷的《史籍考》由胡虔、钱大昭、袁钧、张彦曾等续增至325卷。毕家受胡齐仑案牵连,財產遭到籍没。谢氏《史籍考》之修撰,又告中辍。 《史籍考》之修纂時間達六十年之久,多次中辍,前前後後得畢沅、謝啟昆、潘錫恩等官員資助,一直到章氏病歿,尚未完稿。道光二十六年(1846),南河总督潘锡恩再度对《史籍考》加以增订。許瀚赴清江浦為潘錫恩校訂《史籍考》,全書分十二綱五十七目,共三百二十五卷,道光二十八(1848)年九月,全書“写成清本,待付手民”。咸丰初年,太平軍禍起,無瑕刊刻,《史籍考》原稿存於潘锡恩泾县故里。咸丰六年(1856)潘家因战火殃及,“所居毁于火,藏书三万余卷,悉为煨烬”,而《史籍考》亦同归一炬。《章氏遺書補遺》中僅存有《史考釋例》和《史籍考總目》兩篇。民國二年(1912年)的《中國學報》曾刊出極小部份的殘稿。一說美国国会图书馆藏有《史籍考》全本,後證實無此事。.

目录

  1. 14 关系: 史善长周震荣凌廷堪国会图书馆王重民章學誠經義考袁钧謝啟昆胡虔毕沅洪亮吉潘錫恩朱彝尊

史善长

史善长(),字春林,清代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出生十個月即丧父,由寡母養成,早年為諸生。曾入毕沅幕府。因应试不中,捐訾选任江西余干知縣,嘉慶二十一年,因失察遣戌新疆乌鲁木齐,在當地寫大量的詩文,三年後赦還。歸居廣州養母。善作诗。道光十年卒。有《春林诗钞》八卷、《杂文》一卷、《轮台杂记》二卷、《味根山房诗钞》等。.

查看 史籍考和史善长

周震荣

周震荣,字青在,号筤谷,嘉善人。 乾隆十七年(1752年)壬申举人,授官青阳、合肥、永清知县,官至直隶永定河南岸同知。著有《筤谷诗稿》。清代仁和县人趙佑有“书《书永清张乞人事》后”一文,讲的即是周震荣,收入《续古文观止》。.

查看 史籍考和周震荣

凌廷堪

凌廷堪(),字次仲,號仲子先生,安徽歙縣人。清代經學家、音律學家。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生於海州板浦(今江蘇灌雲縣),六歲喪父,母親王氏變賣首飾供他唸書,後至商店當學徒,仍堅定學習,“工詩及駢散文,兼為長短句”。曾任寧國府學(府治今安徽宣城)教授,研究古代禮制與樂律。究心經史,羨慕江永、戴震之學,並長於考辨,對曆算、古今疆域沿革、職官之異同皆能通達。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受聘於詞典局,參加《四庫全書》修纂。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遊揚州,入扬州词曲局,任分校,受到两淮巡盐御史伊齡阿的賞識,與汪端光、谢溶生、童钰、罗聘、李斗等有往來,开始撰写《元遗山年谱》初稿。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任河南巡撫畢沅的幕僚。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受板浦場鹽課大使李汝璜之聘,開館授徒,李汝璜弟李汝珍及中正喬紹僑、喬紹博皆入其門下。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中舉,隔年又中進士,不愿为官,改教職,任宁国府学教授。精於戴震之學,提出“以礼代理”的理念。嘉庆十四年(1809年)卒,年五十三。《清史稿》有傳。 撰有《禮經釋例》十三卷、《燕樂考原》、《校禮堂文集》、《元遺山先生年譜》。.

查看 史籍考和凌廷堪

国会图书馆

国会图书馆可以指:.

查看 史籍考和国会图书馆

王重民

王重民(),字有三,號冷廬主人,河北高陽人,中國目錄學家和版本學家。.

查看 史籍考和王重民

章學誠

學誠(),清代史學家、思想家。字實齋,號少巖,浙江會稽(今浙江紹興)人 。.

查看 史籍考和章學誠

經義考

經義考,原名《經義存亡考》,中國經學文獻的目錄。由清代朱彝尊所撰、盧見曾所編。於1695年至1699年間成書,1705年開始發行。 《經義考》是朱彝尊辭官之後,仿马端临《文獻通考·经籍考》体例的作品,統考歷代之見解來整理古今經學文獻,著录了自先秦迄至清初八千四百多种的经学著述。 朱彝尊生前仅刊行了一百六十七卷,乾隆十八年(1753年),盧見曾在寓居淮南的朱彝尊之孫朱稻孫處見到《經義考》未刻之原稿,決定捐資補纂,增加“凡例”。乾隆十九年(1754年)夏,由祁門馬曰琯、馬曰璐兄弟主事補刻《经义考》一百三十卷,前後合計二百九十七卷,再加上卷二百八十六《宣讲》《立学》、卷二百九十九〈家學〉、卷三百〈自序〉三卷,全書共有三百卷,最後改名為《經義考》,分“存”、“佚”、“阙”、“未见”四门。 《經義考》把經學文獻分類為:《易》、《書》、《詩》、《周禮》、《儀禮》、《禮記》、通禮、《樂》、《春秋》、《論語》、《孝經》、《孟子》、《爾雅》、群經、四書、逸經、毖緯、擬經、承師、宣講、立學、刊石書壁、鏤版、著錄、通說等凡二十六類,末附家学、自序两篇。所收錄的經書都列出撰人姓名、書名、卷(篇)數,並且註明存、闕、佚、未見和偽書,另有《尚书》之《洪范五行传》、《大戴礼记》之《夏小正》是原属某经又自成卷帙的经籍。最後的是“按語”,是朱尊自己的考訂。《四库全书总目》评“上下二千年间,元元本本,使传经原委,一一可稽,亦可以云详赡矣。” 清代翁方綱依據《經義考》撰有《經義考補正》12卷,羅振玉有《經義考目錄附校記》9卷,而沈廷芳則撰有《續經義考》。章學誠打算續寫《經義考》,後得河南巡抚畢沅的協助開始编纂《史籍考》,惜咸豐年間書稿毀於戰火。.

查看 史籍考和經義考

袁钧

袁鈞(),字陶轩,一字秉国,号西庐。乾嘉年間浙江鄞縣人。.

查看 史籍考和袁钧

謝啟昆

謝啟昆(),字蘊山,一字良璧,號蘇潭,江西南康人,清朝政治人物、詩人,進士出身。.

查看 史籍考和謝啟昆

胡虔

胡虔可以是下列人物.

查看 史籍考和胡虔

毕沅

沅(),字纕蘅,號秋帆,自號靈巖山人。江蘇鎮洋縣(今太倉市)人。清朝狀元、學者、政治人物。.

查看 史籍考和毕沅

洪亮吉

洪亮吉(),字君直,一字稚存,號北江,晚號更生,安徽歙县(今屬黃山市)人,生于江蘇陽湖(今常州市)。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庚戌恩科榜眼。清代乾隆、嘉庆年间著名学者、文学家,并因人口学说而著称。.

查看 史籍考和洪亮吉

潘錫恩

潘錫恩(),字純夫,號芸閣,安徽泾县人,清朝政治人物,進士出身。 嘉慶十六年(1811年)登進士,與林则徐同榜,改庶吉士。嘉庆二十三年七月十七(1818年8月18日)由翰林院侍读调任廣西學政。道光四年(1824年)大考一等,擢侍读学士。历官宗人府府丞、左副都御史,督顺天府学政。主持增订《史籍考》。咸豐年間太平軍起,咸豐五年(1865年)奉旨办理团练,太平军至,则闻警逃遁,张芾参劾潘锡恩“坐拥厚资,心存悭吝,闻警则先期逃遁”。晚年晉封太子少保,賜謚文慎。其故居在今安徽泾县茂林中学。.

查看 史籍考和潘錫恩

朱彝尊

朱彝尊(),字锡鬯,号竹垞,浙江嘉兴人,祖籍江蘇吳江,明末清初政治人物,诗人、词人、经学家。.

查看 史籍考和朱彝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