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豕脊齿象

指数 豕脊齿象

豕脊齿象(学名:Choerolophodon)是对长鼻目嵌齿象科豕脊齿象属动物的通称。主要分布在中新世的东欧、西亚、南亚和非洲地区。可能有半水栖的习性。 豕脊齿象的形体特征主要来自对现存头骨化石的鉴别。其门齿(象牙)向外侧及上方弯曲, 没有釉质带,这是与嵌齿象科下的嵌齿象属(Gomphotherium)、铲齿象属(Platybelodon)和轭齿象属(Zygolophodon)相区别的主要特征;豕脊齿象头骨低平,臼齿为豕脊型齿,上有大小不一的乳突状结构,这是与嵌齿象科下的中华乳齿象属(Sinomastodon)和互棱齿象属(Anancus)的区别。此外,豕脊齿象长鼻较发达,下门牙退化。.

26 关系: 动物南亚南非巴基斯坦上新世中新世希腊东欧广河县土耳其利比亚嵌齿象属哺乳动物纳米比亚物种非洲颅骨西亚象牙豕脊齿象亚科齒列門齒肯尼亚铲齿象脊索动物长鼻目

动物

動物是多細胞真核生命體中的一大類群,統稱為動物界。動物身體的基本形態會隨著其發育而變得固定,通常是在其胚胎發育時,但也有些動物會在其生命中有變態的過程。 大多數動物能自發且獨立地移動探索,只有極少數的動物(如珊瑚)是固定在一點無法移動。動物行為學是研究動物行為的科學,較著名的行為理論為康納德·洛倫茨提出的本能理論。 已發現的動物化石,多是在五億四千萬年前的寒武紀大爆發時的海洋物種。.

新!!: 豕脊齿象和动物 · 查看更多 »

南亚

南亚(South Asia)是創造的術語,以替換百年老詞「印度次大陸」,這老詞用來代表亞洲大陸的南部地區,主要是位於印度板塊和向南投射到印度洋的地方。是亚洲的一个亚区(subregion),泛指喜瑪拉雅山脈以南的地域,有時亦包括東西部鄰近的周邊國家,總面積達495万平方公里(含阿富汗)。從測繪學來看,南亞以印度板塊為主體,從海平面升起成為印度次大陆及興都庫什地區。按順時針方向,環繞南亞的,從西到東,有西亞、中亞、東亞、東南亞及印度洋。 南亚次大陆包含了世界超過五分之一的人口达17亿左右,使其成為世上人口最多和最密集的地域,但同时也是继非洲撒哈拉地区后全球最贫穷的地区之一。由於政治及宗教上的分別,當地的政局都不太穩定。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個亦因為這些理由而曾多次開戰,阿富汗、孟加拉国、尼泊爾、不丹、马尔代夫和斯里蘭卡境內也因宗教衝突和政治鬥爭而不平靜。現時區內有南亞區域合作聯盟主理區內經濟合作。.

新!!: 豕脊齿象和南亚 · 查看更多 »

南非

南非共和国(南非語:Republiek van Suid-Afrika),簡稱南非,是位於非洲南端的共和國。它西部毗鄰納米比亞(1005公里長邊界),北部接壤博茨瓦納(1969公里長邊界)和津巴布韋(230公里長邊界),在東北部則與莫桑比克(496公里長邊界)和斯威士蘭(438公里長邊界)相鄰。“國中之國”萊索托(1106公里長邊界)在南非境內形成一個內飛地。此外,南非是世界上唯一拥有三个首都的国家:行政首都(中央政府所在地)为茨瓦内,立法首都(國會所在地)为开普敦,而司法首都(最高法院所在地)則为布隆方丹。 南非是非洲種族最多元化的國家之一,歐洲移民、印度人和有色人的數量及比例都是非洲國家中最多的。多種族和種族鬥爭一直是南非歷史和政治的重要組成部分。南非發展較其他非洲國家良好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是該國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特别是金礦和鑽石。南非的經濟是非洲大陸上經濟規模最大、最發達的國家,並且擁有全非洲最現代化的基礎設施。 佔少數的白人與佔多數的黑人之間的種族衝突一直主宰了近代南非的歷史、政治等。自1990年以來,白人純粹基於自己的種族發展的法律在與黑人負責的種族隔離進行了漫長而有時激烈的鬥爭,之後1948年國民黨執政後,白人根據自己的種族發展建立了各種種族隔離制度。種族衝突和鬥爭在20世紀1948年到1990年代的種族隔離中達到了頂峰。然而,雖然大部分白人支持種族隔離制度,但仍然有20%的白人不支持種族隔離制度,而外來壓力是種族隔離最終結束的一個重要因素。從1990年起,種族隔離制度被廢除。 但是,政治制度的巨大變化是以相對和平地實現的,這是神奇的方式。南非是非洲少數幾個沒有發生政變的國家(以及其他發展中國家)之一。多方會談導致新南非政府實施和制定了具有堅實的人權保護的。 今天,南非經常被譽為“彩虹之国”,這是最初由南非開普敦的聖公會前任大主教德斯蒙德·杜圖的構思和後來被當時的南非總統納爾遜·曼德拉所推廣的一個術語,作為終止南非由種族隔離思想帶來的分離並對新發現文化多樣性的隱喻。稱南非為彩虹之國,寓意不同種族的人們生活在這個美麗的和平國度。南非是第一個也是目前唯一一個核武器後自願摧毀核武器的國家。.

新!!: 豕脊齿象和南非 · 查看更多 »

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اسلامی جمہوریہ پاکستان;英语:Islamic Republic of Pakistan),通称巴基斯坦,位于南亚,面积796,095平方公里 (307,374 平方英里)(不包括巴控克什米尔地区),东与印度比邻,南面是印度洋,西与伊朗锡斯坦接壤,西北和阿富汗相连,东北面可通往中国新疆。除南部属热带气候外,其余属亚热带气候。南部湿热,受季风影响,雨季较长;北部地区干燥寒冷,有的地方终年积雪。 在乌尔都语,“巴基斯坦”源自波斯语,意思为“圣洁的土地”。巴基斯坦原为英属印度一部分,1858年随印度沦为英国殖民地,1947年8月14日宣告独立,成为英联邦的自治领。1956年3月23日,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成立。1971年孟加拉人民共和国从巴基斯坦独立。巴基斯坦从前的首都在卡拉奇(Karachi),现在首都位于伊斯兰堡。总统马姆努恩·侯赛因于2013年9月就职。巴基斯坦是英联邦成员国。 巴基斯坦人口1.97亿,95%以上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国教),少数信奉基督教、印度教和锡克教等。.

新!!: 豕脊齿象和巴基斯坦 · 查看更多 »

上新世

上新世(Pliocene)是地质时代中新近纪的最新的一个世,它从距今530万年开始,距今260万年结束。上新世前是中新世,其后是更新世。 如同其它许多比较老的地质时代,上新世与其它相邻的时代的岩床的分界定义分明,但其精确的时间范围还不十分准确。上新世与中新世之间的边界不是一个全球性的事件,而是地区性的从比较温暖的中新世转化为比较寒冷的上新世,上新世与更新世之间的边界一直被认为从更新世冰川的开始,但最近的分析认为这个边界有点太晚了。.

新!!: 豕脊齿象和上新世 · 查看更多 »

中新世

中新世(英語:Miocene,符號:MI)為地質年代新近紀的第一個時期,開始於2300萬年前到533萬年前,介於漸新世與上新世之間。中新世是由查理斯·萊爾所命名的。這個名稱來自希臘語μείων(meiōn,英語意為“less”)和καινός(kainos,英語意為“new”)在英語中的意思是“less recent”,即“距離現在還早”因為這時的現代無脊椎動物比上新世少18%。 地球在從漸新世衍進到中新世再到上新世的過程中進入了一連串的冰河時期。中新世的邊界並不能依靠一個單個的地理事件來劃分,而是由從更溫暖的漸新世到更冷的上新世之間的多個不同區域事件組成的。 中新世的動植物已經相當程度地現代化了。哺乳動物和鳥類的地位已經確立了下來,鯨、海豹和海藻也開始擴張到其他地區。中新世是喜馬拉雅山脈隆起的主要時期,這導致了亞洲季風模式的改變,同時也影響了北半球的冰川作用。.

新!!: 豕脊齿象和中新世 · 查看更多 »

希腊

希腊(Ελλάδα,),官方名称为希腊共和国(希腊语:Ελληνική Δημοκρατία,),位于欧洲东南部的跨大洲国家。2015年其人口约为1,090万。雅典为希腊首都及最大城市,塞萨洛尼基为第二大城市。 希腊位于欧洲、亚洲和非洲的十字路口,战略地位重要。其位于巴尔干半岛南端,西北邻阿尔巴尼亚,北部邻马其顿共和国和保加利亚,东北邻土耳其。希腊分为九个地区:马其顿、中希腊、伯罗奔尼撒、色萨利、伊庇鲁斯、爱琴海诸岛(包括十二群岛及基克拉泽斯)、色雷斯、克里特和伊奥尼亚群岛。爱琴海位于希腊本土东侧,爱奥尼亚海位于西侧,克里特海和地中海位于南侧。希腊海岸线长达,为地中海盆地国家中最长,世界第11长。希腊拥有大量岛屿,其中227个岛屿有人居住。其百分之八十区域为山地,奥林波斯山为全境最高峰,海拔。 希腊为世界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自公元前270,000年起即有人居住。其被称作西方文明的摇篮,为民主制度、西方哲学、奥林匹克运动会、西方文学、史学、政治学、重要科学及数学原理、西方戏剧(悲剧及喜剧)的发源地。公元前4世纪马其顿腓力二世首先统一了希腊。其子亚历山大大帝迅速征服了古代世界的大片地区,将希腊文化和科学自东地中海地区传播至印度河流域。公元前2世纪希腊为罗马所吞并,成为罗马帝国及其继承国拜占庭帝国的核心组成部分,其中后者为希腊语言及文化所主导。公元1世纪希腊正教会建立起来,塑造了现代希腊的文化认同,并将希腊传统传播至正教世界。15世纪中叶,奥斯曼帝国夺取了希腊地区。1830年,在经历独立战争后,希腊作为现代民族国家建立起来。希腊的文化遗产由其18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数可见一斑,这一数目在欧洲及世界均居前列。 希腊为民主制国家,发达国家及高收入经济体,其生活质量较高,及人类发展指数为极高。希腊为联合国创始国之一,为欧洲共同体(欧洲联盟前身)第十个成员国,并自2001年以来为欧元区成员国。其亦为诸多国际组织的成员国,包括欧洲委员会、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世界贸易组织、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及法语圈国际组织。希腊的独特文化地位、旅游业、船运业及战略地位使其被归为一中等强国。其为巴尔干地区最大规模经济体,并为这一区域重要的投资者之一。.

新!!: 豕脊齿象和希腊 · 查看更多 »

东欧

東歐,多半是指白俄罗斯、乌克兰、俄罗斯以西的歐洲,直至德國、瑞士、義大利(不含);但缺乏明确的定义和边界,一般有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种划分方法: 自然地理方面的東歐,是指較少受到大西洋和地中海海流影響,接近烏拉爾山、乌拉尔河和伏爾加河(窩瓦河)流域,實際上主要是指俄羅斯聯邦和哈萨克斯坦的歐洲部分和其他獨立國協的歐洲會員國家。 人文地理(主要指政治上)的东欧是指自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或遭蘇聯併吞,或成為蘇聯的附庸國,政治上由共产党一黨專政,經濟上多採用計划經濟體制的社會主義國家,这点与西欧相反。大多东欧国家以斯拉夫民族為主體,居民多信奉東正教,但共產黨時代,官方推行无神论。 本條目再把東歐分為兩區:東歐和獨立國家國協(以下內容,簡稱為國協)。.

新!!: 豕脊齿象和东欧 · 查看更多 »

广河县

广河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下属的一个县,位于甘肃中部。 1919年由导河县析设宁定县;1953年设广通回族自治区,1955年改广通回族自治县;1956年改广通县,以洮河支流广通河得名;1957年改为广河县。.

新!!: 豕脊齿象和广河县 · 查看更多 »

土耳其

土耳其共和国(Türkiye Cumhuriyeti)是一個橫跨欧亚两洲的国家,國土包括西亞的安納托利亞半島、以及巴尔干半岛的东色雷斯地區。北臨黑海,南临地中海,东南与叙利亚、伊拉克接壤,西临爱琴海,並與希臘以及保加利亞接壤,東部與格鲁吉亚、亞美尼亞、阿塞拜疆和伊朗接壤。在安納托利亞半島和東色雷斯地區之間的,是博斯普魯斯海峽、馬爾馬拉海和達達尼爾海峽,屬黑海海峽,別稱土耳其海峽,是連接黑海以及地中海的唯一航道。伊斯坦堡是最大城市,但其首都是位處安納托利亞高原正中央的安卡拉。 目前正申請加入歐盟,但是歐盟因北塞浦路斯、亞美尼亞種族大屠殺、人權及新聞自由等問題暫時拒絕土耳其加入。土耳其由2009年起为突厥議會成员国。 其氣候屬地中海氣候,南部和西部氣候溫和,夏季乾熱,冬季多雨:黑海沿岸,涼爽濕潤;內陸、東北、東南則冬季寒冷,夏季乾熱。.

新!!: 豕脊齿象和土耳其 · 查看更多 »

利比亚

利比亞國(阿拉伯語:دولة ليبيا),是北非的一个阿拉伯國家,位於地中海南岸,與埃及、蘇丹共和國、乍得、尼日尔、阿爾及利亞跟突尼西亞相鄰。面积175.95万平方公里。 利比亚地区曾先后属于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及奥斯曼帝国;1912年意大利王国战胜奥斯曼帝國,使利比亚成为意大利殖民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利比亚于1951年独立,建立了联邦制的利比亚联合王国,1963年取消联邦制,改名利比亚王国;1969年,反对君主制的利比亚绿色革命爆发,革命的发动者自由军官组织领导人卡扎菲成为利比亞最高領導人,建立了阿拉伯利比亚共和国,1972年后加入了阿拉伯联邦共和国;1977年联邦解散后更名为阿拉伯利比亚民众国和大阿拉伯利比亚人民社会主义民众国,但政权实质未变;2011年,爆发反对卡扎菲政权的利比亚内战,卡扎菲政权覆灭,利比亞全國過渡委員會改利比亚的国号为“利比亚”;2013年,内战后组建的利比亞國民代表大會又改国号为“利比亚国”。.

新!!: 豕脊齿象和利比亚 · 查看更多 »

嵌齿象属

嵌齿象属(學名:Gomphotherium),又名三稜齒象或四偏齒象,是一屬已滅絕的長鼻目,生存於中新世早期至上新世早期的歐洲(包括法國、德國及奧地利)、北美洲(美國堪薩斯州)、亞洲(巴基斯坦)及非洲(肯雅)。 嵌齒象高3米,外觀像現今的象,但有四顆象牙,兩顆在上顎及兩顆在下顎。下顎的象牙互相平行,形狀像剷子,用途也有可能一樣。不像現今的象,嵌齒象的上象牙有一層牙釉質所覆蓋。嵌齒象的頭顱骨較現今象的頭顱骨長而低。牠有可能生活在沼澤或近湖泊的地區,利用牠們的象牙來挖起水中植物。與早期的長鼻目比較,嵌齒象只有很少的臼齒,臼齒上有脊來增加磨擦面。 嵌齒象的完整骨骼是於1971年在德國的因河畔米爾多夫縣發現。.

新!!: 豕脊齿象和嵌齿象属 · 查看更多 »

哺乳动物

哺乳动物是指脊椎动物亚门下哺乳綱(学名:Mammalia)的一类用肺呼吸空气的温血脊椎动物,因能通过乳腺分泌乳汁来给幼体哺乳而得名。 按照《世界哺乳动物物种》(Mammal Species of the World)一书在2005年的资料,哺乳纲目前有约5676个(2008版的IUCN红皮书为5488个)不同物种,分布在1229个属,153个科和29个目中,约占脊索动物门的10%,地球所有物种的0.4%。啮齿目(老鼠、豪猪、海狸、水豚等)、翼手目(蝙蝠等)和鼩形目(鼩鼱等)是哺乳动物中物种最多的目。 哺乳动物的身体结构复杂,有区别于其他类群的大脑结构、恒温系统和循环系统,具有为后代哺乳、大多数属于胎生、具有毛囊和汗腺等共通的外在特征。 它们外型多样,小至体长30毫米长有翅膀的凹脸蝠,大至体长33米形同鱼类的蓝鲸。它们有很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分布在从海洋到高山,从热带到极地的广泛区域。人类也是哺乳动物的一员。.

新!!: 豕脊齿象和哺乳动物 · 查看更多 »

纳米比亚

納--米比亞共和国(Republic of Namibia)位于非洲西南部,西濒大西洋,北靠赞比亚和安哥拉,东连博茨瓦纳,南接南非,尽管与津巴布韦无领土接壤,但两国在赞比西河河岸仅相隔200余米相望。海拔1000-2000米,干旱少雨,属亚热带、半沙漠性气候。該国分为13个行政区和50个地方政府,首都温得和克。 納米比亞1990年3月21日从南非统治下独立。2011年人口约210万,人口增长率0.873%。.

新!!: 豕脊齿象和纳米比亚 · 查看更多 »

物种

种(Species)或稱物种,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位于生物分类法中最後一级,在属之下。較為籠統的概念,是指一群或多或少与其它这样的群体形态相同,並能够交配繁殖出具生殖能力後代的相关生物群体。以演化生物學家恩斯特·麥爾的定义来说,物种是:「能够(或可能)相互配育的自然种群的类群,这些类群与其它这样的类群在生殖上相互隔离着。」昆虫学家陈世骧(1978)对物种所下定义为:「物种是繁殖单元,由又连续又间断的居群所组成;物种是进化单元,是生物系统线上的基本环节,是分类的基本单元。」。 在分类学中,一个物种被赋予一个拉丁化的雙名法名称。该名称使用斜体印刷,手写时则加上底線;属名首字母大写,屬名之後紧跟一个唯一的形容词,這個詞稱為種小名或種加詞,其首字母不可大寫。只有完整的双名制名称才称为「种名」,而非仅仅是双名制名称的第二个部分。例如人的种名叫Homo sapiens(智人),而不是sapiens。 物种也是演化和生物多样性的基本单元。.

新!!: 豕脊齿象和物种 · 查看更多 »

非洲

阿非利加洲(Africa),簡稱非洲,位于地球东半球西部,欧洲之南,亚洲以西,地跨赤道南北,面積為30,221,532平方公里,佔全球總陸地面積的20.4%,Sayre, April Pulley.

新!!: 豕脊齿象和非洲 · 查看更多 »

颅骨

顱骨或者頭骨、骷髏頭是指人類或者許多脊椎動物的頭部骨性結構。頭骨之功能為支撐臉部,並保護腦部。 頭骨分為兩部分:顱骨和下頜骨。一般所稱之‘頭顱’通常僅指顱骨,並未包含下頜骨。 擁有頭骨的動物稱為有頭動物。.

新!!: 豕脊齿象和颅骨 · 查看更多 »

西亚

西亞,或稱西南亞,指亞洲的西南部,和中東有很大部份的重合。不過,中東是一定義不清的區域,包含非洲國家埃及,而西亞則是純粹的地理學名詞,表示亞洲的西南端,人口約3.3億人。 经纬度定位为东经74度56分到东经26度16分;北纬43度34分到北纬12度35分。 西亞大致相當於傳統所謂的「中東」和「近東」,後兩者都是以距歐洲的遠近來稱呼,而不是依地帶在亞洲的所在來稱呼。在國際組織(特別是聯合國)和印度、澳洲等比中東位置更東的國家,較偏好使用「西亞」這一名詞,因為「中東」這個傳統的名詞會讓人有歐洲中心主義的感覺。在文化和政治地理學裡,中東有時也包括北非和南亞西部的國家,特別是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埃及。 聯合國將土耳其和外高加索國家(喬治亞、亞美尼亞、亞塞拜然)也包含在西亞之內。不過,這些國家亦位於亞洲和歐洲相接的地帶,且和後者有社會和政治上的關連。土耳其的領土位於歐洲和亞洲之內。阿拉伯世界(包含整個阿拉伯半島)的亞洲部份被稱為「馬什里克」。.

新!!: 豕脊齿象和西亚 · 查看更多 »

象牙

象牙是一种白色硬质物体。主要成分为牙本质,和骨头的成分相似。狭义地说是雄性的亚洲象、非洲象、猛犸象的獠牙,广义地也可以指河马、野猪、海象、鲸等动物的獠牙或牙齿。 象牙是一种贵重的材料,用来制作牙雕、假牙、扇子、骰子等。近代用来做装饰品或用具,如牙雕、台球、骰子、钢琴键、麻将、扣子等。塑料出现之后,在众多领域替代了象牙,但因为象牙的稀有,一些奢侈品仍然使用象牙。 在国际范围禁止象牙贸易。.

新!!: 豕脊齿象和象牙 · 查看更多 »

豕脊齿象亚科

豕脊齿象亚科(学名:Choerolophodontinae)是长鼻目嵌齿象科下的一个亚科。包括豕脊齿象属和非洲豕齿象属。.

新!!: 豕脊齿象和豕脊齿象亚科 · 查看更多 »

齒列

齒列(亦作牙列、齒系、牙系)指的是動物口腔中全套牙齒的發育和排列模式。 除單孔目、貧齒目、穿山甲屬和鯨目以外,所有哺乳動物都具備四種類型的牙齒,而且每一類型的牙齒,與物種相應,都有固定的最大數目。這四個類型分別爲:門齒(門牙,incisor)、犬齒(canine)、小臼齒(前臼齒,premolar)和臼齒(molar)。其中的人類的前後臼齒,通常也被稱作槽牙。符合這種類型劃分的齒列被稱作異形齒(heterodont),否則則稱作同形齒(homodont)。 各類型牙齒的數目可用對應單側(左側)上下兩列牙齒的兩行結構式來描述,而口腔内牙齒的總數則是結構式所記數目的兩倍(牙齒的排列左右對稱)。具體而言,結構式每行從左到右依次爲門齒數、犬齒數、小臼齒數和臼齒數。例如齒列上部結構式2.1.2.3所表示的就是門齒兩枚、犬齒一顆、小臼齒兩顆和臼齒三枚,所對應的是口腔上腭一側的牙齒。 許多哺乳動物有幼體和成體兩套牙齒,幼年的牙齒稱作乳牙,將在成長過程中脫落,由新生的恒牙替換。動物中擁有前後兩套牙齒的現象被稱作兩期齒或再出齒(diphyodont)。 具體的每顆牙齒可依其類型歸屬以英文類型名的首字母和從1起的數字進行標號。但是小臼齒的最内顆固定爲4號。這就意味著,裂齒總是第四顆上小臼齒和第一枚下臼齒。因而人類牙齒的一側一列可記爲 I1,I2, C1,P3, P4, M1,M2,M3(首字母所對類型見前文)。 人類齒列式: - 乳齒 - 恆齒 貓的齒列式: 因為貓是食肉動物的緣故,其上小臼齒的最内一顆和下臼齒的最外一顆又被稱作食肉齒(carnassial)或裂齒,其功用是切割肉和皮膚。犰狳由於是同形齒類動物,它的齒列式就是簡單的7/7。 幼貓的乳牙爲26顆。 有胎盤哺乳動物的最大齒列式: 無胎盤哺乳動物,有袋類等,可以比胎盤類擁有更多的牙齒。如負鼠目的齒列式爲:.

新!!: 豕脊齿象和齒列 · 查看更多 »

門齒

齒(Incisor)是異齒型哺乳類動物的第一類牙齒。.

新!!: 豕脊齿象和門齒 · 查看更多 »

肯尼亚

肯尼亚共和國(Jamhuri ya Kenya,Republic of Kenya,,或)位於非洲東部,濒临印度洋,與索馬里、埃塞俄比亚、南蘇丹、烏干達、坦桑尼亚接壤,面积约58万平方公里。肯尼亚人口约4679万,一共有42个民族,分成班图、尼罗和库施特三大语系,官方语言是英语和斯瓦希里语。全国分为47个县市,首都为内罗毕。 肯雅曾是英国殖民地,1963年12月12日從英國獨立。东非大裂谷将肯尼亚分为两半,恰好与横贯全国的赤道相交叉,肯尼亚因此获得了“东非十字架”的称号。肯亞是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基础较好的国家之一,农业、服务业和工业是国民经济三大支柱,受基础设施投资及私人消费增长的影响,肯尼亚2015年國內生產總值为614.1億美元,经济增长率达5.6%。 肯尼亚是联合国、非洲联盟、不结盟运动、七十七国集团和东非共同体成员国。联合国人居署及联合国环境署(又名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总部设置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

新!!: 豕脊齿象和肯尼亚 · 查看更多 »

铲齿象

铲齿象(学名:Platybelodon)是一种大型食草哺乳动物。它生存于中新世,约1500万-400万年前,范围包括非洲、欧洲、亚洲和北美。虽然当时它数量众多,但是在中新世灭绝。.

新!!: 豕脊齿象和铲齿象 · 查看更多 »

脊索动物

脊索动物门(学名:Chordata)是指有脊索,或其在演化过程退化而被脊椎取代的动物。是动物界最高等的门。脊索动物的共同特征包括:在生活史中的某个阶段具有脊索、中空的背神经管、咽鳃裂以及肛后尾。 脊索动物门可以分为尾索动物亚门、头索动物亚门和脊椎动物亚门三个亚门。其中尾索动物亚门和头索动物亚门可以合称为“原索动物”,生活在海洋中。尾索动物幼虫期具有脊索和神经索,但在成体消失。头索动物终生保留脊索和神经索。在脊椎动物中,脊索作用由骨质脊柱代替。 少数学者提出将半索动物门也置于脊索动物门下,并命名为口索动物亚门。 通常说的脊椎动物学主要是指研究脊索动物的一个动物学分支,不單單是研究脊椎动物门。.

新!!: 豕脊齿象和脊索动物 · 查看更多 »

长鼻目

长鼻目(学名:Proboscidea) 是哺乳动物一个目,只包含一个现存生物的科,象科,即大象。包括普通非洲象 (Loxodonta africana)、非洲森林象 (Loxodonta cyclotis)和亚洲象(Elephas maximus)三个物种。 在冰川期有很多现已灭绝的物种, 包括与大象相似的猛犸(長毛象)、乳齿象、恐象、铲齿象、變齒象。 已知的最早的长鼻目动物是,以及後來的始祖象。.

新!!: 豕脊齿象和长鼻目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古印度豕齿象广河豕脊齿象厚齿象属矮豕脊齿象豕脊齿象属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