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5 关系: 基輔地鐵,基輔站 (阿爾巴特-波克羅夫卡線),島式月台,庫圖佐夫大街,圣彼得堡地铁,公車,兵工廠站,無軌電車,莫斯科,莫斯科地铁,西行政区 (莫斯科),香港大學站,跨月台轉車站,港鐵,海軍部站 (聖彼得堡地鐵)。
- 2003年完工建築物
- 加里宁—太阳线
- 阿尔巴特—波克罗夫卡线
基輔地鐵
基輔地鐵(烏克蘭語:Ки́ївський метрополіте́н;拉丁字母轉寫:Kýivskyi metropolitén;俄語:Ки́евский метрополите́н)是烏克蘭的第一個地铁系統,它亦是继莫斯科地鐵及列宁格勒地铁後前蘇聯所建造的第三個地下鐵路系統。載客量為每天170萬人次,佔基輔市公共運輸服務人次的34%。2005年基輔地鐵的年度統計服務人次累積有6億人次,2003年為5.978億人次,有支付車費的乘客約有3.886億人次。.
基輔站 (阿爾巴特-波克羅夫卡線)
基輔站(Kievskaya)是莫斯科地鐵阿爾巴特-波克羅夫卡線的一個車站,站名來自於基輔站。基輔站開通於1953年,車站裝飾華麗,是典型的1950年代初期的裝飾風格,車站的壁畫以烏克蘭的生活為主題。.
查看 勝利公園站 (莫斯科地鐵)和基輔站 (阿爾巴特-波克羅夫卡線)
島式月台
島式月台,又名中置式月台、中央月台、中间站台,是鐵路月台的一種型態,為路軌在兩旁,月台被夾在中間的設計。.
庫圖佐夫大街
庫圖佐夫大街(Куту́зовский проспе́кт)是俄羅斯首都莫斯科的一條街道。呈東西走向,東起新阿爾巴特街(新阿爾巴特橋),西接莫扎伊斯克公路,最後通往斯摩棱斯克。長8.3公里。 街名紀念帶領俄羅斯擊退拿破崙侵略的米哈伊爾·庫圖佐夫元帥。 К.
圣彼得堡地铁
圣彼得堡地铁 (Peterburgsky metropoliten)指的是俄罗斯第二大城市圣彼得堡的地下铁路系统。目前共有5条线路运营。每天约有300万人搭乘圣彼得堡地铁,圣彼得堡地铁是世界第16繁忙的地铁系统。于1955年开通。.
公車
公車可以是下列意思:.
兵工廠站
兵工廠站(Arsenalna)是基輔地鐵的一個車站。由於地質的原因,兵工廠站的深度達105.5米,是目前世界最深的地鐵站。(第二深为港鐵港島線香港大學站;第三深为圣彼得堡地铁海军部站).
無軌電車
無軌電車是一種通常由架空接触网供电、电动机驱动,不依賴固定軌道行駛的道路公共交通工具。而在有些国家或地区(如日本),無軌電車则属于轨道交通的范畴。正因无轨电车兼具道路汽车和轨道交通二者的优缺点,使得其成为当代备受争议的一种交通工具。 无轨电车的車身和底盘一般与普通巴士相同,但车顶需要安装一對受電桿,用于从接触网的一對触线受电并形成电流通路。一般地,无轨电车的受电杆脱线则会失去动力;而装备有动力蓄电池、超级电容器或柴油发电机的双动源無軌電車,则可在没有架空接触网的路段实现离线行驶。.
莫斯科
莫斯科(a)是俄羅斯首都與最大都市、以及莫斯科州首府,為俄羅斯全國政治、经济、科学、文化及交通的中心。面積2,510平方公里,與莫斯科州和卡盧加州接壤。城区人口约1200万,是欧洲人口第二多的城市,仅次于伊斯坦布尔,佔俄羅斯總人口的1/10。 莫斯科沿莫斯科河而建,由1147年的莫斯科大公時代開始,在沙皇俄国、蘇聯及今日的俄羅斯聯邦時代,都一直擔任著國家首都的角色。它是歷史悠久的克里姆林宮所在地,並做為上述政權的總部,是俄羅斯數個被列入世界遺產的建築群之一。.
莫斯科地铁
莫斯科地铁(Moskovsky metropoliten),全称为列宁莫斯科市地铁系统(Moskovsky metropoliten Imeni V. I. Lenina),是世界上使用率第六高的地下轨道系统。其中不少车站在建设的时候融入了卓越的设计风格以及大理石立柱的设计,使得莫斯科地铁的富丽堂皇的程度在世界上是首屈一指的,也影響了很多前蘇聯地區及社會主義國家的地鐵設計。 莫斯科地铁最早名为拉·莫·卡冈诺维奇莫斯科地铁(Московский метрополитен имени Л.
西行政区 (莫斯科)
西行政区(Zapadny administrativny okrug),俄罗斯首都莫斯科的一个行政区。总面积153平方公里,总人口1,285,914 (2010年)。 西行政区包括13个区。.
香港大學站
香港大學站(HKU Station),簡稱港大站,是港鐵港島綫的一座鐵路車站,設於香港島中西區石塘咀薄扶林道地底,鄰近香港大學,主要服務石塘咀及龍虎山一帶。此車站由国际建筑设计事务所凱達環球負責設計,由金門西松聯營負責興建。車站於2014年12月28日正式啟用。 香港大學站興建在地底洞穴內,車站A2出口至大堂的垂直距離深入地底70米,成為全港最深及最大的洞穴車站。.
跨月台轉車站
跨月台轉車站是一種城市軌道交通系統應用於轉車站內的設計,其目的是在同一個島式月台上讓通勤者從一個路線系統的列車的月台下車後,直接步行到對面另一條路線的月台轉車(在重鐵的原則上這兩個系統的路軌在通勤時是不交匯的,不過可以在興建時刻意遷就)。乘客不需經過樓梯、電動扶梯或電梯走到另一個--轉線,因此能節省車站內的轉乘時間、提高通勤效率。跨月台轉車站還有一個設立原則就是不要求乘客在轉車時經過計算車費的驗票閘門,英國倫敦的斯特拉特福站就是由兩個不同鐵路經營者(東安格利亞國家特快車及倫敦地鐵)允許乘客不經過柵閘就進行轉車的典型例子。 跨月台轉車站的優點是對於換線的乘客而言是較快速而簡單的設計(若撇除直通運行),但缺點是為了配合月台設置,各線的行車軌道有時必須透過立體交叉,才能銜接至車站中不同位置的月台。當採用不在同一平面的叠島式設計,建造時比分離式轉車站減少挖泥數量,也相對減少車站建造面積,從而比分離式轉車站節省兩倍或以上的建築及維護成本。然而可能要在地下隧道的路段遷就跨月台轉車的設計,為遷就乘客的轉車組合令隧道的施工難度稍為增加。在臺北捷運、杭州地鐵等地的工程中,這種因應跨月台轉車設計而生成的立體交叉隧道被暱稱作「麻花」。此外對乘客而言這種設計讓他們轉車來得更直接,不用像分離式轉車站繞幾個大圏子才能轉車,因為同月台兩側是不同的路線,而同一路線另一個方向就是佈置在不同月台上,所以有機會令不熟悉該鐵路系統的乘客產生疑惑而造成搭錯車的可能(如港鐵金鐘站南港島綫月台轉乘其他路綫),因此採用此設計的車站必須要有更明確的轉乘指示,如清晰的指示牌;如果有不同顏色的車身來辨認,效果則更佳。.
港鐵
港鐵(Mass Transit Railway,縮寫:MTR),原稱香港地鐵,自2007年12月2日與九廣鐵路合併後改名為港鐵為止,是香港最大的鐵路運輸系統,泛指能夠通過一張港鐵單程票通行的10條路綫,廣義上包括一條連接香港國際機場及香港市區的機場快綫、擁有12條路綫的輕鐵系統及昂坪360纜車系統,組織成為貫通香港島、九龍及新界,市區及多座新市鎮,總計93個鐵路站及68個輕鐵站、合共長230.9公里的鐵路網。同時,整個系統亦包括接駁巴士及城際客運服務。 綜合港鐵系統由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簡稱港鐵公司)營運,於2007年12月2日由地鐵及九廣鐵路系統合併而成。其中第一條路綫東鐵綫始建於1906年,於1910年通車,是連接香港及廣東省主要的鐵路運輸;而以地下隧道為主的第二條路綫觀塘綫則於1979年通車,成為香港鐵路發展歷史的里程碑。 於2016年,港鐵累積載客量逾19億人次,當中輕鐵及巴士佔2億2千萬人次,機場快綫為1610萬人次,是全球最繁忙的鐵路系統之一。香港鐵路為國際地鐵聯盟的創會會員之一。而港鐵在香港專營公共交通工具市場整體佔有率不斷上升,由2013年的46.9%,增至2016年的48.4%,當中港鐵在過海交通工具市場的佔有率更達68.4%。.
海軍部站 (聖彼得堡地鐵)
海軍部站(Admiralteyskaya)是聖彼得堡地鐵伏龍芝-海濱線的一個車站,開通於2011年12月28日。海軍部長附近有隱士廬博物館、聖以撒主教座堂等景點,是聖彼得堡觀光的主要車站之一。海軍部站的深度達,是目前世界第三深的地鐵站(第一深是地下105.5米的基辅地铁兵工厂站,第二深是地下100米的港鐵香港大學站)。.
查看 勝利公園站 (莫斯科地鐵)和海軍部站 (聖彼得堡地鐵)
另见
2003年完工建築物
- 上海来福士广场
- 六本木新城
- 兰登书屋大楼
- 勝利公園站 (莫斯科地鐵)
- 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
- 巴克禮紀念公園
- 广东电信广场
- 杭州电信大厦
- 格拉茨美术馆
- 福德坑環保復育公園
- 羅森塔當代藝術中心
- 都柏林尖塔
- 電視廣播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