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助賁尼師今

指数 助賁尼師今

助賁尼師今(),新羅第11代君主,父為伐休尼師今與紫凰夫人之長男骨正太子;母為仇道葛文王(金氏始祖金閼智後人、13代君主味鄒尼師今之父)與召文國公主雲帽夫人之女玉帽夫人;妃為奈解王與紅帽夫人之女阿爾兮王后。 奈解王將死,遺言以婿助賁繼位。 助賁王身長、美儀采、臨事明斷,國人畏敬。 公元231年,拜奈解尼師今之子于老為大將軍,討破甘文國,以其地為郡。 在位期間,與高句麗、百濟及倭發生磨擦。 死後,其弟沾解尼師今繼承王位。.

10 关系: 奈解尼師今三国史记伐休尼師今味鄒尼師今百济高句丽金閼智沾解尼師今昔于老

奈解尼師今

奈解尼師今(),新羅第10代君主,父為伐休尼師今與紫凰夫人之次子伊買,母為祗摩王與愛禮王后之女內禮夫人。奈解王之祖父 伐休尼師今薨,前王太子骨正及次子伊買先死,而太孫助賁尚幼少無子,乃立伊買之子奈解為君主。 在位期間與伽倻關係良好、但與百濟征戰頻仍,互有勝負。 奈解尼師今薨,伐休尼師今長男骨正太子與玉帽夫人金氏之子助賁尼師今繼位。.

新!!: 助賁尼師今和奈解尼師今 · 查看更多 »

三国史记

《三國史記》是高丽宰相金富轼奉高麗仁宗之命所编撰的高丽官修正史,是朝鲜半岛现存最早的完整史书。《三国史记》共50卷,约27万字,以中国正史的体例记述了新罗、高句丽、百济三国的历史。中国正史在记述多国并存的时期会以一国为主,比如《三国志》以魏为正统,蜀、吴都以魏年号纪年。但《三国史记》突破了这样观念,以平等的态度对三国,三国各有本纪,各以自己的君主纪年,均称“我国”。全书由新羅本紀(12卷)、高句麗本紀(10卷)、百濟本紀(6卷)、年表(3卷)、雜志(9卷)、列傳(10卷)等六個部分構成。《三国史记》与中国的《史记》一样都以教化为原则,以塑造人物为写作方法,以道德精神为取人标准,而不是像一般的中国正史那样以纪实为写作方法,以对历史贡献的大小为取人标准。因此《三国史记》保留了《史记》亦文亦史的风格。 《三国史记》主要参考引用了朝鲜半岛历史上已失传的《旧三国史记》、《新罗古记》、《花郎世记》、《海东古记》、《高丽古记》、《百济古记》、《三韩古记》等史籍,同时也参考了中国的历史典籍包括《魏书》、《三国志》、《晋书》、《旧唐书》、《新唐书》和《资治通鉴》,是朝鲜半岛第一部将本国史料与中国史料结合起来的史书。在两国史料记载有冲突时,金富轼更信任本国史料。《三国史记》明确指出本国史料与中国史料的校正有34处,其中11处否定中国记录,8处质疑中国记录,15处两存之。.

新!!: 助賁尼師今和三国史记 · 查看更多 »

伐休尼師今

伐休尼師今(),新羅第9代君主,184年至196年在位。父為脫解尼師今與阿孝夫人之子昔仇鄒,母為支所禮王與毛利夫人之女只珍內禮夫人,妃紫凰夫人。伐休王為前任君主 阿達羅尼師今同母異父之弟,阿達羅王薨,無子,國人立其為君主。在位期間與百濟征戰,互有勝負。伐休尼師今能占風雲,預知水旱及年之豐儉,又知人邪正,所以國民謂之聖,諡號『之聖王』。 伐休尼師今薨,前王太子骨正及次子伊買先死,而太孫助賁尚幼少無子,乃立伊買與內禮夫人之子為君主是為奈解尼師今。.

新!!: 助賁尼師今和伐休尼師今 · 查看更多 »

味鄒尼師今

味鄒尼師今()或味炤尼師今,新羅第13代君主,姓金、為第一位金氏新羅君主、金氏始祖金閼智之後人,出身为雞林中拾得的金閼智的后人。脫解尼師今得金閼智,養於宮中,後拜為大輔。金閼智與阿婁夫人生勢漢、勢漢與阿好夫人生阿道、阿道與加市夫人生首留、首留與舍利夫人生郁甫。 父金仇道為郁甫與好禮夫人之子,母朴氏述禮夫人為葛文王伊柒之女,妃昔氏光明王后為助賁王與阿爾兮王后之女。 沾解尼師今死後無子,國人推味鄒尼師今以助賁尼師今之女婿身份繼位是為新羅金氏首任君主。 即位后第二年二月,封仇道為葛文王。 在位年間多次與百濟作戰。味鄒尼師今薨、葬大陵(一云竹長陵)。.

新!!: 助賁尼師今和味鄒尼師今 · 查看更多 »

倭,《说文解字》释为:顺貌。从人委声,另外可解作遙遠的意思。汉语用法中有“矮”,“小”的意思,如倭河马,倭黑猩猩等。倭是古代中国对日本列岛以及其近邻的的通称,居民称为倭人,国家則称为倭国。 有說法認為倭是源自日語中,第一人稱「われ」(Ware)。綜合而言,「倭」的來歷無通說,被認為「不明」。 日文汉字中,「倭」音讀為「わ」(Wa),與「和」字同。訓讀為「やまと」(Yamato)亦與「和」同。但中国有学者认为邪马台才是「やまと」的音译,倭是中国古代对倭奴的简称,但倭奴的汉语古音為wana、并不对应旧时日语词汇中「女人」的音讀「wonna」。.

新!!: 助賁尼師今和倭 · 查看更多 »

百济

濟(前18年-660年)(又称南扶餘)是古代朝鮮半岛西南部的国家。532年新羅兼併伽倻后,在朝鲜半岛上百濟与高句麗,新羅三足鼎立,这段时间被历史学家称为朝鮮三國时代。 据《三国史记》记载,百济传说是高句丽创始者朱蒙的第三个儿子温祚王于公元前18年在汉江南岸(今韩国河南市)创建。《隋书/卷81》也载“百济之先,出自高丽国”。百济的鼎盛时期疆土涵括西朝鲜(除了平安北道和平安南道)的绝大部分。最北曾到平壤。百济曾是海上的强国,通过海路与古代中国和日本各政权进行政治和贸易往来。据《隋书/卷81》记载百济人口混杂有新罗、高丽、倭等,也有中国人。 公元660年,百濟被新羅和唐朝的联军灭亡。.

新!!: 助賁尼師今和百济 · 查看更多 »

高句丽

句丽(、注音:ㄍㄠ ㄍㄡ ㄌㄧˊ、韩文:고구려)是位于东北亚的一个古国,发源于今日中国吉林省一带,鼎盛时期疆域曾覆盖到朝鲜半岛北部、满洲及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的一部分。七世纪被唐朝和新罗联军所灭。高句丽在公元5世纪到7世纪的中国东北地区和朝鲜半岛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被中国近代史学家认为是东北历史上的割据政权,亦被朝鲜半岛史学家称为朝鲜三国之一。 高句麗後又稱高麗;“高句骊”最早見於《漢書》,“句骊”是它的簡稱;“高句麗”最早見於《三國志》,“句麗”是它的簡稱;“高麗”最早見於《宋書》、《魏書》,是南北朝至唐朝的正式稱號;中原王朝開始以“句骊”作為“高句骊”的簡稱,後以“句麗”作為“高句麗”的簡稱,南北朝時期應高句麗統治者的請求,改以“高麗”作為“高句麗”的正式簡稱,高句麗的統治者也被冠以“高麗王”的稱號,並且逐漸以“高麗”作為正式國號,常被中原王朝封為“高麗王”,取代了“高句麗”的稱號。自此“高麗”长期作为历史地理名称,对朝鲜半岛产生了重大影响;弓裔称后高丽王,王建称王国号高丽,金日成提出“高丽民主联邦共和国”设想,都是高丽概念的延续。 据《三国史记》和《三国遗事》引用记载(一些史籍推论是公元前37年),扶餘王子朱蒙建立高句丽。高句丽建国后,迅速扩张,逐步吞并了其周边的扶餘、沃沮、东濊並吞併汉四郡。5世纪好太王和长寿王统治期间,高句丽进入全盛时期,之后的1个世纪里,保持了在朝鲜半岛对新罗、百济的压倒性优势,控制了今朝鲜半岛大部和今中国东北的南部地区。隋唐时期,高句丽不断与隋唐王朝交战,国力陷落,668年八月为唐朝与新罗联军所灭。有三万多户高句丽人被唐迁移至唐朝,成为中国内地一股重要的武人集团,在唐末五代历史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留在原地的高句丽遗民被渤海国和新罗吸收。 高句丽立国700余年,曾成功在与倭和与隋战争中获胜,在东亚历史上扮演重要角色。高句丽独特的历史文化已经成为朝鲜半岛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1980年代起,高句丽争议浮出水面,由于高句丽本源于中国境内,后扩展至朝鲜半岛的特殊地理位置,国土橫跨今日的中國东北、-zh-hans:朝鲜;zh-hant:朝鮮;-大部及-zh-hans:韩国;zh-hant:韓國;-北部。三国都认为高句丽自始至终是自己本国的原始民族或地方政权。另外日本学者的骑马民族征服王朝说也认为高句丽、扶余可能为日本民族的起源。.

新!!: 助賁尼師今和高句丽 · 查看更多 »

金閼智

金阏智被当今韩国庆州金氏推崇为人文始祖,统一新罗时代的武烈王金春秋的后代都来源于金阏智。.

新!!: 助賁尼師今和金閼智 · 查看更多 »

沾解尼師今

沾解尼師今(),新羅第12代君主,曾祖父昔仇鄒為脫解王與阿孝夫人之子,曾祖母只珍內禮夫人為支所禮王與毛利夫人之女,祖父為伐休尼師今,祖母為紫凰夫人,父骨正;母金氏玉帽夫人乃仇道葛文王(金氏始祖金閼智後人、13代君主味鄒尼師今之父)與召文國公主雲帽夫人之女。 在位期間,與高句麗講和,但是與百濟屢次交戰。 公元250年大將軍于老(奈解尼師今之子、訖解尼師今之父)被倭人所殺。 死後無子,國人推味鄒尼師今以助賁尼師今之女婿身份繼位是為新羅金氏首任君主。.

新!!: 助賁尼師今和沾解尼師今 · 查看更多 »

昔于老

昔于老()是朝鮮三國時代新羅的軍人、高級官僚。第十代國王奈解尼師今長子,母為骨正太子與玉帽夫人之女紅帽夫人,妻為助賁王與阿爾兮夫人之女命元夫人,有一弟名昔利音。(一說是新羅的角干水老之子)奈解尼師今在位時為新羅太子,奈解尼師今逝世後,從兄助賁尼師今繼位,昔于老成為伊伐飡,總攬國政軍政。.

新!!: 助賁尼師今和昔于老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