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慈蔭亭

指数 慈蔭亭

慈蔭亭,全名六興境帆寮慈蔭亭,古名為北巷佛祖廟,俗稱帆寮佛祖廟,是位於臺灣臺南市中西區建國--的觀音寺。.

21 关系: 劉來欽大宮町大觀音亭興濟宮媽祖安平觀音亭中西區 (台灣)康熙福德正神觀世音菩薩觀音寺觀音菩薩註生娘娘開基開山宮释迦牟尼臺南市臺南市政府臺南石鼎美古宅臺灣潘麗水旗津區普陀山

劉來欽

劉來欽,廣東潮安人,企業家、慈善家,牛頭牌沙茶醬創始人,被譽為「台灣沙茶醬之父」。.

新!!: 慈蔭亭和劉來欽 · 查看更多 »

大宮町

大宮町,可以指:.

新!!: 慈蔭亭和大宮町 · 查看更多 »

大觀音亭興濟宮

大觀音亭興濟宮是位在臺灣臺南市北區的著名廟宇,於民國七十四年(1985年)11月27日公告為三級古蹟。該寺廟是由主奉觀音菩薩的「大觀音亭」與主奉保生大帝的「興濟宮」所組成,雖分屬佛教、道教,但自創建以來即兩廟相連,關係密切,同屬一組織管理。現稱「財團法人大觀音亭興濟宮」。.

新!!: 慈蔭亭和大觀音亭興濟宮 · 查看更多 »

媽祖

媽祖(莆仙語:Mâ-cô;閩南語:Má-tsoó͘;閩東語:Mā-cū)是以中國東南沿海為中心、包括東亞其他地區(日本琉球)及東南亞沿海地區濱下武志,《中國、東亞與全球經濟――區域與歷史的視角》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275頁的海神信仰,又稱天上聖母 、天后聖母、天后、天后娘娘、天妃、天妃娘娘、湄洲娘媽等。媽祖的影響力由福建莆田湄洲傳播開來,歷經千百年,對於東亞海洋文化及中國沿海文化產生重大的影響,被學者們稱為媽祖文化。2009年10月,妈祖信仰入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新!!: 慈蔭亭和媽祖 · 查看更多 »

安平觀音亭

安平觀音亭位於臺灣臺南市安平區,主祀觀音菩薩,由安平漁民自中國大陸原鄉分靈而來,但亦有一說是安平居民在明萬曆十八年(1590年)便建茅屋供奉所攜來的觀音像。.

新!!: 慈蔭亭和安平觀音亭 · 查看更多 »

中西區 (台灣)

中西區是臺灣臺南市轄下37區之一,二次大戰後分設為臺南市「中區」及「西區」,兩區原以西門路為界,2004年1月1日起因為行政精簡需要將其合併,合稱為「中西區」。中西區一帶為漢人在臺灣最早開發的區域,自明鄭時期以來曾作為全臺政治中心近200年,至今仍為臺南市中心,以古蹟眾多、人文歷史豐富、及新舊混雜的景觀為顯著特色。.

新!!: 慈蔭亭和中西區 (台灣) · 查看更多 »

康熙

康熙(a;,公元1662年至1722年)为中国清朝入關後第二位皇帝——清圣祖玄烨的年号,前后共61年。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清世宗即位沿用。.

新!!: 慈蔭亭和康熙 · 查看更多 »

福德正神

#重定向 土地公.

新!!: 慈蔭亭和福德正神 · 查看更多 »

觀世音菩薩

觀世音菩薩(अवलोकितेश्वर,),漢語音譯「阿婆盧吉低舍婆羅」、「阿縛盧枳低濕伐邏」,名號意為「觀察世間音聲覺悟有情」,又譯為觀自在菩薩、光世音菩薩,在民間信仰中常被尊稱觀音佛祖、觀音大士、白衣大士。為大乘佛教西方極樂世界教主阿彌陀佛座下的上首菩薩,與大勢至菩薩為阿彌陀佛的左、右脅侍菩薩,並稱「西方三聖」,同時祂也是四大菩薩之一。.

新!!: 慈蔭亭和觀世音菩薩 · 查看更多 »

觀音寺

觀音寺(観音寺(かんのんじ、かんおんじ、かんのうじ)、Temple of Guanyin、관음사),又稱觀音廟或者觀音亭,是指一些以供奉觀世音菩薩為主的寺廟,大多分布在中日臺韓等東亞文化圈的國家之中。除了以「觀音寺」等為名外,有些會以其他名稱命名如水月宮、龍山寺、蓮華寺等。.

新!!: 慈蔭亭和觀音寺 · 查看更多 »

觀音菩薩

#重定向 觀世音菩薩.

新!!: 慈蔭亭和觀音菩薩 · 查看更多 »

註生娘娘

註生娘娘,俗稱「註生媽」,又作「--」,是閩南、台灣一帶最受尊奉的生育女神,主管婦女的懷孕、生產,是許多不孕婦女或懷孕婦女的信仰寄託。註生娘娘的造像,多是左手執簿本,右手持筆,象徵其記錄家家戶戶子嗣之事。.

新!!: 慈蔭亭和註生娘娘 · 查看更多 »

開基開山宮

開基開山宮位於臺灣臺南市中西區,主祀保生大帝,還供奉隋煬帝派去流求的虎賁中郎將陳稜。開山宮的前身,據說為供奉陳稜的將軍祠。此外有學者林衡道、楊雲萍等人認為開山宮可能是臺灣首座保生大帝廟。.

新!!: 慈蔭亭和開基開山宮 · 查看更多 »

释迦牟尼

释迦牟尼(शाक्यमुनि,,意為「釋迦族之聖者」),姓喬達摩,名悉達多(公元前566年-公元前486年,Siddhāttha Gotama;Siddhārtha Gautama),古印度著名思想家,佛教創始人,尊稱释迦牟尼佛,出生於今尼泊爾南部。被尊稱為佛陀(、意為「覺悟者」)、世尊(释尊)等;通稱釋迦如來、釋迦文佛、釋迦佛,从明朝开始,漢地還尊稱他為如來佛祖,或稱佛祖,即「佛教之創祖」,簡稱如來佛。清代的滿人則稱之為佛爺。在中國民間信仰中,被神化而視為至高神明,故在一般道教、民間信仰之廟宇也往往設有大雄寶殿供奉之,甚至是三寶殿,供奉含有釋迦牟尼佛之三寶佛及菩薩、羅漢、祖師等;然而在佛教中,神属于六道众生中的天眾,释迦牟尼佛是已经解脫出離六道輪迴的圓滿智者。.

新!!: 慈蔭亭和释迦牟尼 · 查看更多 »

臺南市

臺南市是中華民國的直轄市,位於臺灣西南部的都市,其西面臨臺灣海峽、東面臨阿里山山脈、北面與嘉義縣鄰接 、南面與高雄市鄰接。面積約2,191.65平方公里,為平原區比例最大,地形最平緩的城市,設籍人口約188.5萬人,為中華民國六個直轄市之一。臺南市區的建城歷史可上推至1620年代,為臺灣最早建立的城市。爾後從荷治時期到清治末期將巡撫衙門遷至臺北為止,臺南一直都是臺灣的首府,遂有「古都」之稱;清代設臺灣府治於此得名「府城」,臺南市在19世紀時為臺灣的政治、經濟、金融中心。現今則為南臺灣學術、教育之中心,包括中央研究院、國家圖書館、科學園區南部分址均位在臺南。依據平面媒體民調,台灣縣市競爭力排名,臺南市已連續3年高居全台第二名。現以小吃、夜市商圈、旅遊度假、古蹟文化、娛樂流行吸引觀光人潮。並以宜居、樂活城市著稱。.

新!!: 慈蔭亭和臺南市 · 查看更多 »

臺南市政府

臺南市政府是中華民國臺南市最高層級的地方行政機關,在中華民國政府架構中為直轄市自治的行政機關,並同時負責執行中央機關委辦事項,臺南市的自治監督機關為行政院。 現今的臺南市政府為直轄市之行政機關,而此直轄市於2010年12月25日由臺南縣與臺南市兩個縣市合併改制而來。作為地方自治團體之行政機關。.

新!!: 慈蔭亭和臺南市政府 · 查看更多 »

臺南石鼎美古宅

臺南石鼎美古宅位於臺南市中西區,是直轄市定古蹟。該建築目前為石家開基祖石時榮六世孫,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教授石萬壽所居住。.

新!!: 慈蔭亭和臺南石鼎美古宅 · 查看更多 »

臺灣

臺灣,舊稱福爾摩沙,是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北側的島嶼,地處琉球群島與菲律賓群島之間,西隔臺灣海峽與中国大陆相望,周圍從3點鐘方向以順時鐘排序分別為太平洋(菲律賓海)、巴士海峽、南海、臺灣海峽、東海所環繞,為東亞島弧中一島。面積約3.6萬平方公里,為世界第38大島嶼,其中七成為山地與丘陵,平原則主要集中於西部沿海,地形海拔變化大。因北回歸線貫穿,氣候介於熱帶與亞熱帶地帶之間,北回歸線以北為副熱帶季風氣候、以南為熱帶季風氣候,自然景觀與生態系資源相當豐富而多元。全島現今人口約2,331萬人,超過七成集中於西部的五大都會區,其中以行政中心臺北為核心的臺北都會區最大,總人口達700萬。族群構成以漢族、原住民族為兩大民族:原住民族由多個屬於南島民族的部族組成,漢族則依民系及移民年代的不同而分為河洛(閩南)、客家與外省族群,其中河洛為臺灣最大族群。 臺灣自古為原住民族世居之地,台湾原住民在17世紀中葉來自中國大陸的漢人移民潮開始前居於主體民族地位;但隨著漢族不斷移入、持續向內陸開墾、以及與平埔族原住民通婚,漢族遂取代原住民族成為臺灣的最大民族。自有信史記錄以來,歷史上曾經歷大肚王國、荷西時期、明鄭時期、滿清時期、日本時期等多次政權遞嬗,最近一次為1945年10月後由中華民國統治。1949年兩岸分治後,中華民國的有效統治範圍限縮至臺澎金馬與部分南海島礁,臺灣自此實質上成為中華民國的主要領土,並延續至今。 歷經1860年臺灣開港以來至日治時期所打下的現代化基礎、以及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後運用美援所進行的一系列的經濟建設,臺灣自1960年代起在經濟與社會發展上突飛猛進,締造舉世聞名的「臺灣奇蹟」,名列亞洲四小龍之一;之後在1990年代躋身已開發國家之列,目前無論人均所得或人類發展指數均具世界先進國家水準。臺灣擁有蓬勃的製造業及尖端科技,在半導體、資訊科技、通訊、電子精密製造等領域執牛耳。貿易方面主要透過高科技產業賺取外匯,經濟發展上以高科技產業與服務業為中心,亦朝向文化產業及觀光業發展。 隨著解嚴以來政治上的自由化與民主化,以泛藍與泛綠為首的政黨政治、統一與獨立議題、以及公民社會的形成,臺灣逐漸捨棄過往戒嚴時代形塑的中國史觀,發展出臺灣主體性與多元文化主義,使得臺灣文化呈現多元並立、兼容並蓄的面貌。.

新!!: 慈蔭亭和臺灣 · 查看更多 »

潘麗水

潘麗水,大正三年(1914年)生,台灣台南市人,知名廟宇畫師,人稱「麗水師」。曾入選第五屆台灣日治時代「台灣美展」、與中華民國教育部民族藝師薪傳獎。.

新!!: 慈蔭亭和潘麗水 · 查看更多 »

旗津區

旗津區是臺灣高雄市的一個市轄區,位於市區西南部的旗津島上,與鼓山區、前鎮區及小港區隔高雄港相望。位於南海的東沙群島及南沙群島的太平島及中洲島亦劃歸該區轄管。 原本旗津島是一個沙洲半島,南部與台灣本島相連,1967年因高雄港第二港口的興建而被截斷。連接旗津和前鎮的高雄港過港隧道是臺灣唯一的海底隧道,以沉箱式工法興建,1984年完工通車。同樣位於旗津的中洲污水處理廠是高雄市第一座污水處理廠,1987年完工啟用,每天可以處理約75萬公噸的污水,仍是高雄市容量最大的污水處理廠。旅客可以在旗津搭乘觀光三輪車,享受微風輕拂在臉龐的美妙。.

新!!: 慈蔭亭和旗津區 · 查看更多 »

普陀山

普陀山是中国浙江省舟山群岛中的一个岛屿,也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是观音菩萨的道场。来自梵文補怛落迦(Potalaka),位于南印度。.

新!!: 慈蔭亭和普陀山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帆寮佛祖廟北巷佛祖廟六興境帆寮慈蔭亭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