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8 关系: 左頌昇,張嘉年,余慕蓮,第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莊靜而,香港電影,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觀塘,黃栢文,蘇杏璇,金興賢,艾迪 (演員),陳勳奇,李修贤,歐陽莎菲,成奎安。
左頌昇
左頌昇(英文:Joh Chung-Sing),香港演員。.
查看 公僕 (電影)和左頌昇
張嘉年
張嘉年(,外號太保)為港臺知名的電影演員,隸屬於經紀公司伊林娛樂,香港出生,一歳時來臺,在高雄讀完小學後,全家舉家搬至香港。香港的同學用廣東話喊他「臺保」,意指來自臺灣的阿飛,而後衍用至今。 早年在香港拍攝電影,但多數都為配角,尤其常在成龍主演的電影中出現。近年多在臺灣拍攝臺產電影。1984年以《公僕》入圍第21屆金馬獎最佳男配角獎,2000年以《運轉手之戀》獲得第37屆金馬獎最佳男配角獎和第三屆臺北電影節商業類最佳男配角獎,2007年以《鐵樹花開》獲得第42屆金鐘獎最佳戲劇男配角獎,原初得獎人張國柱是以《白色巨塔》獲獎,後來主辦單位發現搞錯對象,結果讓兩人雙雙獲得這屆最佳戲劇男配角獎。.
查看 公僕 (電影)和張嘉年
余慕蓮
余慕蓮(Mo-Lin Yu,),原名余志雅,暱稱--毛等,前香港無綫電視藝員、電影甘草演員,以飾演醜婦而知名。2012年轉投香港電視,一年半後因不滿只被安排飾演負面角色而賠錢解約。.
查看 公僕 (電影)和余慕蓮
第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
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於1985年4月13日在富麗華酒店舉行,由電影雙周刊主辦,提名及獲獎名單如下。.
莊靜而
莊靜而(Patricia Chong Ching Yee,),前香港女演員,活躍於1980、90年代電視圈,主演女學生、校花等角色,曾先後加入麗的電視、亞洲電視及無綫電視,現已退出娛樂圈。.
查看 公僕 (電影)和莊靜而
香港電影
香港電影,作為華語電影的一部分,是華人文化的一大標記。香港在戰後五十年代開始形成具規模的電影工業,至八十年代迎來一段黃金年代,往後作為大中華地區的一個重要電影基地,被譽為與美國好萊塢、印度寶萊塢、日本東京齊名的全球四大電影制作基地,香港更成為世界第二大电影出口基地、世界第三大的电影制作中心。 在上世紀戰後,香港社會在政治及經濟上相對自由,電影業相比於其他大中華地區,例如新加坡、中國內地及台灣,更不受規範,自由的環境得以孕育出具規模的電影工業。1946年,中国内战重啟,戰亂致使华语电影業南移至香港。1949年,大批中國電影制作人由上海轉移到香港,繼承上海的藝術事業,使國語電影於1970年代及以前成為香港主流,香港亦逐渐成为主要的华语电影生产基地,五十年代九龙城一带是香港电影片场的集中地,除了位於钻石山的永华片场和大观片场、土瓜湾的南洋片场(邵氏前身)以外,世光片场、万里片场、友侨片场、九龙国家片场等都集中在這裏,因此九龙半島東部、獅子山以南一帶可被視為港產片的發祥地。這時期香港開始出現大規模的電影出口,近至東南亞、遠至五大洲都有華語電影踪迹,但由于翻译難度,加上早年华语电影業者並不重視对作品的翻译工作,因此华语电影只局限于世界各地的华语社区。直至1963年,香港政府當局通過一條廣播法例,使出品的港產片都配有英文字幕,以便於政治監察。英文字幕的出現反而幫助港产電影打入英語世界。港產片早年多是以國語電影的形式出現,如邵氏兄弟、國際電影懋業等電影業巨頭早年皆以制作國語電影為主。直到以粵語爲母語香港新一代的電影人出現,粤语电影才在七十年代以后慢慢取代国语电影,成为主流。 香港電影業在八十年代迎來黃金年代,由於不少港產片演員主演美國好萊塢的英語電影,在英語世界電影業的主舞台成名,並令華人文化得到英語世界的推崇,港產片亦隨之受到英語世界的更多關注,並開始流行對其他华语电影作品進行翻译。後來港產片更傳播至日語世界、俄語世界。八十年代港產片電影業總產值更超越以制作英語電影為主的印度寶萊塢,躍居世界第二位,僅次於另一個英語電影制作基地美國好萊塢,成為世界第二大的電影制作基地。該年代的港產片在制作質量、藝術性、題材的創新性上,均有不凡的成就。往後幾十年,香港一直維持全球第二大電影制作基地的地位,港產片在國際仍然保持著魅力。 香港電影金像獎為香港電影業的一大盛事。香港電影與大多數的商業電影一樣,有一套完善的明星制度,而這個制度之下的影星亦與香港電視產業和香港樂壇的領域重疊。.
查看 公僕 (電影)和香港電影
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
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是香港電影金像獎下設的一個獎項,該獎項主要授予年度最出色的香港電影導演。 本獎項唯一一位獲獎台灣導演為李安,其他均為香港導演。許鞍華是獎項成立至今,獲獎最多的導演。.
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
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每年由香港電影金像獎協會頒發,給予年度最出色的香港電影男演員,得獎者有「金像影帝」、「香港影帝」等美譽。 最佳男主角獎於1982年創立,至今獲獎最多的男演員是梁朝偉,合計5次,其次是获得4次的梁家辉。 截至2018年,香港電影金像獎一共舉辦37屆,誕生22位影帝。.
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
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每年由香港電影金像獎協會頒發,是授予年度最出色的香港電影中次要男演員之最高榮譽,得獎者被認為是具備相當演技實力的非關鍵演員,在一些電影中給觀眾留下的印象亦非常深刻。最佳男配角獎於1985年創立,至今獲獎最多的男演員是梁朝偉、廖啟智、秦沛、黃秋生和曾志偉,各得兩次。 截至2018年,香港電影金像獎舉辦第37屆,共誕生30位最佳男配角得主。.
觀塘
觀塘(Kwun Tong),舊作官塘,位於九龍半島東面,屬於香港十八區的觀塘區,是觀塘區的主要部份,位於牛頭角東南,藍田西北,東至將軍澳道,西至勵業街與雅麗道。 觀塘是東九龍最大的工業區,也有住宅大廈。著名建築物有apm及創紀之城等;裕民坊是區內舊式市集,近年開展重建計劃,配合政府將觀塘轉型成香港第二個核心商業區;觀塘也是香港首座衛星城市。.
查看 公僕 (電影)和觀塘
黃栢文
黃--文(Parkman Wong,)(經常被誤寫為黃柏文,“--”是“柏”的異體字),曾是香港電視、電影演員和導演,現為無綫電視基本藝人合約藝員。 黃--文於1977年考入第6期無綫電視藝員訓練班,同期同學有呂良偉、陳玉蓮、廖偉雄、劉雅麗、廖安麗等,畢業後轉投電影界發展。他曾經是李修賢的固定班底,李修賢創建的萬能公司的主力之一,負責策劃、導演、參加演出了幾乎李修賢的所有作品,其中最為人較印象深刻的電影就有公僕、霹靂先鋒及喋血雙雄。 黃--文在公僕飾演重要的反派角色,並獲提名第21屆金馬獎最佳男配角,不過頒獎禮前一星期主辦單位發出消息,表示金馬獎最佳男配角提名錯誤,獲提名的實為公僕中的太保。至於黃--文負責執導的電影是1988年的霹靂先鋒、1990年的風雨同路、1991年的雷霆掃穴。執導霹靂先鋒期間,黃--文被確診患上癌症,在醫生警告下,拍攝完雷霆掃穴後就退居幕後了。 黃--文於2012年正式加入無綫電視,成爲旗下合約藝員,是無綫電視監製王心慰御用演員之一。他出演的角色以反派佔戲份居多,如《雷霆掃毒》的毒梟鄔浩威(威哥)、《情逆三世緣》的幫會成員筲箕華以及《神鎗狙擊》的江湖老大洪國才(洪爺)等。2016年,參與劇集《巨輪II》,再次飾演鍾國寶(大寶哥)。(上集《巨輪》為客串,今集為主要配角)雖然與上輯一樣飾演反派,但最後為其女兒謀定後路卻被人買兇殺害一幕引起不少回響。.
查看 公僕 (電影)和黃栢文
蘇杏璇
蘇杏璇(),香港著名甘草演員,前無綫電視藝員,也是已故演員黄曼梨的契女,並信奉佛教。.
查看 公僕 (電影)和蘇杏璇
金興賢
金興賢(Kam Hing-Yin,),前香港電視劇和電影演員,曾效力的無綫電視和亞洲電視。.
查看 公僕 (電影)和金興賢
艾迪 (演員)
艾迪(Eddie Chan,1954年3月17日-) ,原名陳小明,香港出生,华人父亲与菲律宾人母亲的混血儿,1970-1980年代香港演員,金馬影帝,曾經參與邵氏電影,香港無線電視和亞洲電視電視劇。.
陳勳奇
陳勳奇(Frankie Chan Fan Kei,),原名陳永煜,香港電影人。 其弟為香港資深男配音員陳永信,其已故女兒為演員陳杏妍。.
查看 公僕 (電影)和陳勳奇
李修贤
李修贤(Danny Lee,),香港電影演員、監製,以擅於製作警匪片見稱。.
查看 公僕 (電影)和李修贤
歐陽莎菲
歐陽莎菲(本名錢舜英,)電影演員,代表作為《天字第一號》、《烽火萬里情》。在1944年在上海播映的電影《紅樓夢》中飾演襲人。移居香港後,曾參與電視劇的演出。 2010年8月3日晚上7時(中原標準時間)因器官衰竭在美國鹽湖城病逝,享壽86歲。.
查看 公僕 (電影)和歐陽莎菲
成奎安
成奎安(Shing Fui-On,),綽號「大傻」,香港西貢南圍客家原居民,電影演員。.
查看 公僕 (電影)和成奎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