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元珍

指数 元珍

元珍(),字金雀,河南郡洛阳县(今河南省洛阳市东)人,追尊魏平文帝拓跋郁律六世孙,辅国将军、幽州刺史、松兹公拓跋平之子,北魏宗室、官员。.

26 关系: 卫尉南齐太和 (北魏)寿春尚书仆射延昌延昌 (北魏)侍中冀州 (河北)元勰元愉光祿勳骠骑将军高肇魏孝文帝魏宣武帝長陵正始永平 (北魏)河南省河南郡洛阳县洛阳市扬州 (古代)拓跋鬱律景明

卫尉

卫尉,中国古代官名。战国时代开始设置,秦汉相沿,为九卿之一,秩禄中二千石。掌管宫门警卫,汉朝时主管驻守未央宫的南军,北军由中尉主管。汉景帝时一度改称中大夫令。除了軍事性質外還兼掌司法職能,漢代仍有封建遺風,文武分途還不明顯,貴族即便身為軍事職官,對於行政、法律事務亦要有一定的掌握。魏晋南北朝沿置,但宿卫功能逐渐缩减,晋时武库令改隶卫尉则使其职能往兵器制造管理方面演变。北齐设立卫尉寺,卫尉改称卫尉寺卿或卫尉卿,副官称卫尉少卿,隋唐两宋相沿,为九寺之一,掌管仪仗帐幕及兵器管理制造,一直延续到南宋被并入工部。.

新!!: 元珍和卫尉 · 查看更多 »

南齐

齊(479年-502年)是中国历史上南北朝时期南朝第二个朝代。为蕭道成所建。史称南齐(以与北朝的北齐相区别)或萧齐。 以齐为国号,源于谶纬之说。《谶书》云:“金刀利刃齐刈之”,意即“齐”将取代“宋”(因为南朝宋皇族为刘姓)。.

新!!: 元珍和南齐 · 查看更多 »

太和 (北魏)

太和(477年正月-499年十二月)是北魏的君主魏孝文帝元宏的第三个年号,也是他的最后一个年号,共计近23年。太和二十三年四月北魏宣武帝元恪即位沿用,次年改元景明。 春正月乙酉朔,诏曰:“朕夙承宝业,惧不堪荷,而天贶具臻,地瑞并应,风和气晼,天人交协。岂朕冲昧所能致哉?实赖神祇七庙降福之助。今三正告初,祗感交切,宜因阳始,协典革元,其改今号为太和元年。”.

新!!: 元珍和太和 (北魏) · 查看更多 »

寿春

#重定向壽春.

新!!: 元珍和寿春 · 查看更多 »

尚书仆射

尚书仆射,尚书省的副官,尚书令为虚职后,尚书仆射成为尚书省的长官,唐朝初年和北宋后期成为名副其实的首席宰相。.

新!!: 元珍和尚书仆射 · 查看更多 »

延昌

延昌可以作為年號或人名:.

新!!: 元珍和延昌 · 查看更多 »

延昌 (北魏)

延昌(512年四月—515年十二月)是北魏的君主宣武帝元恪的第四个年号,共计3年餘。 延昌四年正月孝明帝元诩即位沿用。.

新!!: 元珍和延昌 (北魏) · 查看更多 »

侍中

侍中是中國的官職名稱,秦始置,之后很多朝代都有设立,但是其地位与职能有过很大的变化。.

新!!: 元珍和侍中 · 查看更多 »

冀州 (河北)

#重定向 冀州 (古代).

新!!: 元珍和冀州 (河北) · 查看更多 »

元勰

元勰,字彥和,河南郡洛阳县(今河南省洛阳市东)人,魏献文帝拓跋弘第六子,生母贵人潘氏,北魏宗室、官员。.

新!!: 元珍和元勰 · 查看更多 »

元愉

元愉(),字宣德,河南郡洛阳县(今河南省洛阳市东)人,魏孝文帝元宏第三子,生母袁贵人,北魏宗室、官员,后一度自立为皇帝,年号建平。.

新!!: 元珍和元愉 · 查看更多 »

光祿勳

光祿勳,中国古代官名。 战国时代开始设置,称郎中令。秦朝相沿,为九卿之一,掌管宿卫侍从之官,汉武帝时改为光祿勳,东汉末年一度称郎中令,魏晋再改为光祿勳。據錢穆考證,光祿勳三字本為光麓閽之音借,乃指皇家門房。开始的时候,大夫、仆射、郎中、侍郎、常侍都是郎中令的属官,而汉朝行察举制,诸郡国秀才孝廉俱得先补光禄所辖五官署、左署、右署之中郎、侍郎、郎中,俗谓“三署郎”,经过培养考核后方得任官,此制使得光禄俨然有了后世吏部的职权。九卿职权渐为尚书省六曹侵吞以后,至南北朝光禄已不常设。晋朝时管理皇室膳食的太官署始隶光禄,北齐据此设立光禄寺,光祿勳改称光禄寺卿(南梁称光禄卿),职权仅剩管理皇室的膳食,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

新!!: 元珍和光祿勳 · 查看更多 »

骠骑将军

骑将军,中国古代武官职。 汉武帝元狩二年起开始设置骠骑将军。元狩四年,令官阶、俸禄与大将军等同。东汉以后,各代都有延设,有时加 “骠骑大将军” 。隋朝和唐朝初年,改為府兵制下基層軍府主官,秩正四品。唐顯慶元年改為武散官名「驃騎大將軍」,宋初延之,政和年間廢,明武散階正二品初授「驃騎將軍」。.

新!!: 元珍和骠骑将军 · 查看更多 »

高肇

肇(),字首文,文昭皇太后的兄長。自稱祖先渤海蓚縣人。五世祖高顧,晉朝永嘉年間,躲避戰亂進入高麗。父親高颺,字法脩。北魏孝文帝初年,和弟弟高乘信及其同鄉韓內、冀福等人進入北魏,任職厲威將軍,封爵河間子。高乘信任職明威將軍。孝文帝都用對待客人的禮節對待他們,於是就娶高颺的女兒,這就是文昭皇后,生宣武帝元恪。.

新!!: 元珍和高肇 · 查看更多 »

魏孝文帝

魏孝文帝元--(),本姓拓跋,是北魏献文帝拓跋弘的长子,北魏第七位皇帝(471年9月20日—499年4月26日在位),後改姓「元」,在位28年,卒年33岁,其所推行的孝文帝改革,以漢化運動為主體,俗稱孝文漢化,其改革措施有利于缓解民族隔阂和阶级矛盾,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发挥积极作用。雖然因推動漢化急進而最終導致六鎮起義及北魏滅亡,卻為北朝的胡漢融合作出貢獻。 孝文帝去世后,庙号高祖,谥号孝文皇帝。.

新!!: 元珍和魏孝文帝 · 查看更多 »

魏宣武帝

魏宣武帝元恪(),河南郡洛阳县(今河南省洛阳市东)人,魏孝文帝元宏次子,生母貴人高照容,是南北朝时期北魏的第八代皇帝。499年-515年在位,在位十六年。.

新!!: 元珍和魏宣武帝 · 查看更多 »

長陵

長陵,可以指:.

新!!: 元珍和長陵 · 查看更多 »

正始

正始可以指:.

新!!: 元珍和正始 · 查看更多 »

永平 (北魏)

永平(508年八月—512年四月)是北魏的君主宣武帝元恪的第三个年号,共计3年餘。.

新!!: 元珍和永平 (北魏) · 查看更多 »

河南省

河南省简称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级行政区,省会郑州市。其大部分土地位于黄河中下游以南地区,故名河南。河南地处中国中部,承东启西,古称天地之中,被视为中国之处而天下之枢,是中国经济自东向西梯次推进发展的中间地带,以河南省为主体的中原经济区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版块,以河南省为核心的中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源头和核心组成部分。河南地势西高东低,北部、西部、南部分别分布着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山和大别山,中部和东部为大面积的冲积平原,西南部为南阳盆地。黄河穿北境而过,淮河水系和海河水系以及汉水的支流丹江也流经河南。全省面积16.7万平方公里,面积排名全国第17位。人口9480万,仅次于广东和山东位列第三位。2015年全省生产总值3.7万亿元,位居第五位。.

新!!: 元珍和河南省 · 查看更多 »

河南郡

河南郡,是中國古代的一個郡級行政區,舊稱三川郡(古土文物作「叁川郡」),又曾改稱河南尹,唐朝以後由洛州、河南府所取代,「河南郡」名稱走入歷史。.

新!!: 元珍和河南郡 · 查看更多 »

洛阳县

洛阳县,中国古旧县名。 秦朝置雒阳县,治所在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北。为三川郡治所。西汉改三川郡为河南郡,雒阳仍为郡治。东汉、三国曹魏、西晋皆以此为都。曹魏改洛阳县。北魏孝文帝迁都至此,东魏迁都邺,改洛阳县为宜迁县,旧城遂废。 隋朝大业元年(605年),于河南县营建新洛阳城,唐朝贞观六年(632年)洛阳县迁至洛阳城从善坊。此后一直为河南郡、河南府、金昌府、河南路附郭县之一。1948年县城析置洛阳市。1955年撤县,分别划归洛阳市及孟津、偃师、宜阳三县。 Category:曹魏县份 Category:晋朝县份 Category:南北朝县份 Category:隋朝县份 Category:唐朝县份 Category:五代十国县份 Category:北宋县份 Category:金朝县份 Category:元朝县份 Category:明朝县份 Category:清朝县份 Category:中华民国河南省县份 Category:已撤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南省县份 Category:洛阳行政区划史 Category:孟津县 Category:宜阳县 Category:偃师市 Category:1千纪建立的行政区划 Category:1955年廢除的行政區劃.

新!!: 元珍和洛阳县 · 查看更多 »

洛阳市

洛阳市(,邮政式拼音:Loyang)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南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中原地区,中国四大古都之一,现为河南省及中原城市群的副中心城市。是丝绸之路起点,隋唐大运河的中心城市,也是国务院认定的首批2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2011年被联合国授予“世界文化名城”称号。洛阳自夏朝开始,前后有十三个正统朝代以其为都,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最早、建都政权数量最多、持续建都时间最久的都城,拥有5000年文明史、3000年建城史和1500年建都史。仰韶曙光,夏商肇基,周制礼乐,两汉文章,魏晋风流,南北融合,隋唐盛世,宋金兵戈,洛阳城在历史的长河中数度兴废,活跃在文明中心长达数千年,与国家与民族的命运始终相依。 洛阳位于洛水之北,水之北乃谓“阳”,故名洛阳,又称雒阳、洛邑、雒邑、京洛和洛城,因境內有伊、洛两水,也称伊洛。洛阳地处中原,境内山川纵横,西依崤山,由函谷关通关中平原,东临嵩岳,北靠太行与黄河之险,南望伏牛、熊耳,有“河山拱戴,形势甲于天下”之说。洛阳以其四面环山、八关都邑的地理优势,成为历代帝王青睐之所;也因其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居中位置,成为古往今来的水陆交通要地。 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是中华文明的主要发源地。“中国”一词最初便是指古代洛阳地区。沿洛水自东向西的洛河两岸,于不足30公里的范围内,分布着夏都斟鄩、商都西亳、东周王城、汉魏洛阳故城和隋唐洛阳城五大都城遗址,人称“五都贯洛”。都城遗址分布之密集,联系之密切,时间跨度之大,举世罕见。 现代的洛阳以龙门石窟、白马寺和关林等历史名胜,牡丹、水席、杜康酒等传统文化,以及二里头遗址、汉魏洛阳故城和隋唐洛阳城等国家大遗址而闻名,被誉为「千年帝都,牡丹花城」。洛阳有三项六处世界文化遗产,其遗产数量在中国城市中仅次于北京。洛阳有5A级景区四项五处,位居全国地级市前列。洛阳是首批经中国国务院批准的享有地方立法权的13个较大的市之一,重要的工业城市和优秀旅游城市,也是首批中国创新型试点城市,中原经济区和中原城市群的副中心城市。洛阳全境总面积15,230平方公里,现下辖八县一市六区,截止2015年,洛阳市中心市区建成面积达209平方公里。根据中国国务院2012年批准的《洛阳市城市总体规划》,到2020年,中心城区人口达到285万人,中心城区面积将达614平方公里,逐步把洛阳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友好、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城市。2016年,国务院相继批复《洛阳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一期建设规划》、设立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洛阳片区,千年古都又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新!!: 元珍和洛阳市 · 查看更多 »

扬州 (古代)

扬州,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行政區域名稱,使用於公元589年以前的漫长时间里以及620年到626年,并不是指现在中国江苏省的扬州市。.

新!!: 元珍和扬州 (古代) · 查看更多 »

拓跋鬱律

拓跋鬱律(),中國東晉十六國時期鮮卑索頭部首領、代王,316年至321年在位,是南北朝時期北魏皇帝的先祖之一。其父為拓跋弗,拓跋翳槐、拓跋什翼犍皆為其子。 310年,鬱律於代王拓跋猗盧在位時,曾受命支援晉將劉琨擊敗鮮卑白部及匈奴鐵弗部劉虎。316年尚在襁褓中的代王(拓跋普根之子,鬱律的堂侄)去世後繼位。 318年,再度擊破劉虎之侵略,其後西取古烏孫國的故土(中亞),東併勿吉(今中國吉林省)以西之地,史籍載此時索頭部「士馬精強,雄於北方」、「控弦上馬將有百萬」。 321年,故索頭部首領拓跋猗㐌之妻惟氏(即普根之母),對於鬱律之強大及人心歸附,頗為忌憚,恐怕對自己的兒子不利,於是殺鬱律,而扶立惟氏之子拓跋賀傉繼位。索頭部各酋長在這次政變中死亡者有數十人之多。 北魏道武帝拓跋珪稱帝時,將鬱律追諡為平文皇帝,後又加其廟號為太祖。 拓跋鬱律有一女,嫁贺兰部首领贺纥。另一女为刘库仁母。 Category:代國君主 Category:北魏追尊皇帝‎ 帝 Category:太祖.

新!!: 元珍和拓跋鬱律 · 查看更多 »

景明

景明(500年正月-504年正月)是北魏的君主宣武帝元恪的第一个年号,共计4年。.

新!!: 元珍和景明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