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獻敬王后
獻敬王后 洪氏(韓文:헌경왕후 홍씨),本貫豐山,歷史上大多稱呼她為惠慶宮洪氏(혜경궁 홍씨)或惠嬪。她是宣祖嫡長女貞明公主的後代(洪氏高祖洪萬容即貞明公主子),洪鳳漢與夫人韓山李氏之女。洪氏亦為《恨中錄》的作者。.
查看 元嬪洪氏和獻敬王后
谥号
諡號()為東亞地區古代君主、諸侯、大臣、-后-妃等權貴死後,依其生平功過與品德修養,另起稱號,以名寓評,是為諡號。有此風俗的地區包括中國、朝鮮、越南、日本,但也有例外:春秋戰國時的吳國、越國及秦朝君主不用諡號。 根據西周時期青銅器銘文的考古研究,此風俗約於周穆王前後普及。謚號通常用於尊稱古代帝王、大臣、學者和貴族;有些名人的諡號由於久經使用,幾乎成為他們的別名,如曾文正(曾國藩)、岳武穆(岳飛)、陶靖節(陶淵明)等。 帝王的諡號一般是由禮官議定,再經繼位的帝王認可後予以宣佈,臣下的諡號則由朝廷賜予。後期,賜諡權由皇帝包攬,取決於「聖裁」。--號、--號二詞古文通用。據臺灣著名家譜學家廖慶六認為,在繁體中文使用上,「--」為一般道士作法事時的隨口表揚,「--」則為政府機關的榮賜褒揚。.
查看 元嬪洪氏和谥号
貞明公主
貞明公主(정명공주,),朝鮮宣祖的嫡長女,生母為仁穆王后金氏。.
查看 元嬪洪氏和貞明公主
洪國榮
洪國榮(),本貫豐山洪氏,字德老,朝鮮王朝判敦寧府事洪樂春之子,惠嬪洪氏的遠房親戚,英祖47年(1771年)考上文科,担任承文院说书,因經常出入東宮殿,得到當時的世孫李祘的信任,并協助世孫渡過許多困難。1776年,弹劾了当时反对李祘承命代理的老论派僻派重臣郑厚谦,洪麟汉,金龟柱等人,擔任過承政院同副承旨、左承旨、等官職。 同年,将洪相简,尹养老等人以谋逆罪,处罚,并建立了宿卫所,以保护正祖。1778年,将自己的妹妹(元嫔洪氏),嫁给了正祖,成为了国舅,並開啟勢道政治,後人稱其為勢道宰相。但元嬪不到一年便病逝,當時的洪國榮以為是孝懿王后杀害了元嬪,故欲杀害孝懿王后,但被發現,最后洪國榮被放逐江陵,第二年病故。 Category:朝鮮王朝政治人物 Category:朝鮮王朝外戚 國榮.
查看 元嬪洪氏和洪國榮
朝鮮宣祖
朝鮮宣祖(;),廟號宣祖(原廟號宣宗,1616年後改稱宣祖),諱李昖(),是朝鲜王朝的第14代君主,1567年至1608年在位,初名李鈞。諡號正倫立極盛德洪烈至誠大義格天熙運景命神曆弘功隆業顯文毅武聖睿達孝昭敬大王(),葬於杨州穆陵(今位於京畿道九里市)。他是中宗之孙、德興大院君李岹之第三子,母亲为河东府大夫人郑氏。.
查看 元嬪洪氏和朝鮮宣祖
朝鮮純祖
朝鲜纯祖(;),名李玜(),是朝鲜王朝的第23代君主,1800年至1834年在位。.
查看 元嬪洪氏和朝鮮純祖
朝鮮正祖
朝鮮正祖(;1752年10月28日(農曆9月22日)-1800年8月18日(農曆6月28日)),名諱李--(),朝鲜王朝的第22代君主,1776年至1800年在位。他的父親是朝鮮英祖的次子莊獻世子(高宗追尊為莊祖),生母是惠慶宮洪氏(高宗追尊為獻敬王后、獻敬懿皇后)。.
查看 元嬪洪氏和朝鮮正祖
戶曹
#重定向 户部.
查看 元嬪洪氏和戶曹
昌德宮
昌德宮(창덕궁)位於韓國首爾市鐘路區,由朝鮮王朝(1392年–1897年)一眾國王所建,是「朝鮮五大宫殿」之一。199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登入為世界文化遺產。 位處景福宮東面,作為其之外的離宮建築。導致昌德宮與昌慶宮—得到「東闕」的稱號 (동궐)。 昌德宮是最受許多朝鮮王子歡迎的宮殿,並保留了許多未被納入到景福宮建築的朝鮮三國時代時期的元素。事實是,昌德宮的建築物是與周遭的自然地形混合而不是強行混合。與首爾的其他五大宮殿一樣,這裡也在朝鮮日帝強佔期(1910年–1945年)期間受到嚴重破壞。目前,在後日帝強佔期的「東闕」建築群僅存數目僅是其最初的30%(由昌德宮與昌慶宮合計)。.
查看 元嬪洪氏和昌德宮
文定王后
文定王后 尹氏(韓文:문정왕후 윤씨,),朝鮮王朝中宗李懌之第二繼妃、明宗李峘之生母。.
查看 元嬪洪氏和文定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