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偽信者

指数 偽信者

在伊斯蘭教,偽信者(منافق;munāfiq;眾數:),或音譯為穆纳菲格,是指那些外表自稱為伊斯蘭教的信士,但內心卻否認真主的偽君子。 古蘭經有數百條有關偽信者的經句,偽信者不會受到叛教的刑罰,但死後會居於火獄的最底層。.

8 关系: 偽君子古兰经叛教 (伊斯蘭教)塔基亞伊斯兰教众数地獄 (伊斯蘭教)文化穆斯林

偽君子

#重定向 偽善.

新!!: 偽信者和偽君子 · 查看更多 »

古兰经

《古蘭經》(,,字面上解作「誦讀」)是伊斯蘭教的最重要的經典,又稱《--》。穆斯林相信《古蘭經》是真主阿拉的啟示,它被廣泛認為是最優秀的阿拉伯語書寫文學作品,《古蘭經》的篇章被稱為蘇拉,節句則被稱為阿亞。 穆斯林相信《古蘭經》的內容是真主透過天使加百列(賈布里勒)口頭傳授給先知穆罕默德,始自公元609年,直至穆罕默德在632年逝世為止,歷時23年。穆斯林認為《古蘭經》是輔助穆罕默德奉行使命的奇跡,證明他的先知身份,而他亦是自亞當以來最後一位接收啟示的先知。 根據傳統的說法,穆罕默德的多位同伴充當抄寫員,負責把真主的啟示記錄下來。這些同伴在穆罕默德逝世後不久根據這些記錄及他們的記憶進行編撰整理。由於出現各種不同的版本,哈里發奧斯曼於是制訂了一個被稱為「奧斯曼本」的範本,一般都被認為是當今《古蘭經》的原型。不過,鑑於《古蘭經》有不同的讀法,大部分讀法相互之間有細微的差異,而有些讀法則與其他的讀法有頗大的差異,加上早期的阿拉伯文本根本就無法發音,故此奧斯曼本與當今的《古蘭經》及當初穆罕默德所得的啟示之間的關聯性仍然不明確。 《古蘭經》的內容與猶太教及基督教經典記載的主要故事有相似之處,但有些只是概括論述,有些則加以引申詳述,有時會提供額外的資料及對事件加以解讀。《古蘭經》把自身定位為一部指導性的典籍,很少詳盡地記載具體的歷史事件,而是經常強調事件當中的道德價值觀念,而不是本身的故事性。《古蘭經》及聖訓都是制訂伊斯蘭教法的依據。在禮拜期間只能以阿拉伯語誦讀古蘭經。 能夠背誦整部古蘭經的人被稱為哈菲茲,有些穆斯林用朗誦的方式閱讀古蘭經的經文,這種方式被稱為泰吉威德。在賴買丹月,穆斯林按照慣例在泰拉威禮拜誦讀整部古蘭經。大部分穆斯林在理解經文意義的時候會用上塔夫細爾(《古蘭經》的注釋)。.

新!!: 偽信者和古兰经 · 查看更多 »

叛教 (伊斯蘭教)

伊斯蘭教所谓的叛教(ارتداد;irtidād 或 riddah)通常被定義為一位先前信奉伊斯蘭教(包括出生在穆斯林家庭)的人在言語或行為上摒棄伊斯蘭教,例如公開宣稱或被證實放棄伊斯蘭信仰、持異端主張、對戒律明知故犯且拒絕悔改(不行五功、故意違犯禁令、跟卡菲爾聯合對抗教胞等均屬之)、故意辱教、公開質疑伊斯蘭信仰本身等。 遜尼派的四個主要教法學派都認同一個人非因無知(如父親是偽信者,致子女從小缺乏伊斯蘭教育)或受脅迫(如因生命安全考量而觸犯禁令)而叛教是一種罪。他們也把嚴重叛教(如上述行為)與輕微叛教(如表示自己不虔誠)區分。根據瓦埃勒·哈拉格(Wael Hallaq)的說法,關於叛教的律法不是從《古蘭經》而來。 有些伊斯蘭教法學家,諸如哈乃斐派教法學家沙拉赫西(Sarakhsi)、馬立克派教法學家Abu al-Walid al-Baji及罕百里派教法學家伊本·泰米葉(Ibn Taymiyyah),以及一些當代伊斯蘭教法學家,諸如沙斐儀派大穆夫提阿里·戈馬(Ali Gomaa)Grand Mufti Ali Gomaa,, The Washington Post, July 25, 2007.

新!!: 偽信者和叛教 (伊斯蘭教) · 查看更多 »

塔基亞

塔基亞(تقیة /)指穆斯林出於保護自己的性命或财产,而表面伪装信奉一种自己不相信的教派,或进行一桩自己认为不正确的工作,例如假裝為非穆斯林或是另一宗派的穆斯林。 伊斯兰教不同派别对使用该原则的严格程度相差很大。什葉派認為信徒在面臨威脅和迫害時可以隱瞞自己的信仰。大多数什叶派人主张即使受到小小的威胁,或者为了达到一种小小的愿望, 便不惜伪装叛教。 哈瓦立及派认为,同宗教信仰相比,生命、名誉,财产都毫无价值,因此反对在信仰上妥协。甚至认为,一个人在家礼拜祈祷的时候,若遇小偷前来偷窃自己的财货,也不能中断礼拜的仪式。遜尼派相对中庸,認為在特定情況下否認信仰「至多是可以容許,而在任何情況都不是有義務要這樣做」,主张坚定自己的信仰,如遇生命,财产受到威胁,就应该迁到别的地方去,若无力迁移,可以在不得已时,暂时迁就,但仍应设法带着自己的宗教信仰,迁到外地去。 但不论何派,皆以塔基亚原则为对外界迫害的防御性手段,不得用作进攻。對教外的欺瞞為塔基亞,但對教內惡意欺瞞則屬偽信者。亦不容許拒絕改宗伊斯蘭的齊米故意假冒穆斯林身分的行為。 伊比利亞半島的穆斯林國家在1492年被基督徒征服後,在16世紀,西班牙穆斯林被強迫改信基督教或是被驅逐出境。塔基亞使當地的穆斯林可以在表面上假裝已改信成為基督徒,而內心仍然信奉伊斯蘭教。1504年,奧蘭的一位穆夫提發出了教令,容許穆斯林廣泛使用塔基亞以保存他們的信仰。-->雖然伊斯蘭法沒有禁止穆斯林在生命面臨極大危險時放棄信仰,不過在可行情況下必須儘快回復為穆斯林。又在伊斯蘭中,塔基亞與權宜之計(如伊斯蘭征服者將有經者的吉茲亞用於印度)是兩個概念,權宜之計並非皆為塔基亞,但兩者均可以容許而不算違法且皆為暫時性措施。 到1990年代,基地組織開始鼓吹它招攬的恐怖分子在策劃襲擊西方人目標期間使用塔基亞,引起反恐專家關注。21世紀興起的恐怖組織伊斯蘭國也在其刊物中指出「烈士」可以使用塔基亞掩飾自己的真正信仰,以避免被執法當局注意。.

新!!: 偽信者和塔基亞 · 查看更多 »

伊斯兰教

伊斯蘭教(الإسلام, al-’islām;)--、清真教、回回--教、天方教、大食法、大食教度,是以《古蘭經》和聖訓為教導的一神教宗教,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古蘭經》被伊斯蘭信徒(穆斯林)視為造物主安拉命天使給其使者逐字逐句的啟示,而聖訓为造物主最后的先知穆罕默德的言行錄(由同伴們轉述收集)。伊斯蘭这一名称來自《古兰经》,源自閃语字根S-L-M,意為「顺从(造物主)」;实际上穆斯林(伊斯兰教徒)的名字也來自這個字根,意為「順從者」。 穆斯林信仰獨一且無與倫比的安拉,并认为人生的唯一目的是崇拜或顺从安拉;伊斯兰教认为阿拉在人类历史长河派遣了众多先知給全人類,历代各个民族都有先知,包括易卜拉欣(亞伯拉罕)、穆薩(摩西)、爾撒(耶穌)等,先知穆罕默德是最後一位,古兰经載有他所得的訊息。伊斯蘭教的基本功修包括五功,是為「念、礼、齋、課、朝」,五功是穆斯林需要奉行的五個義務。伊斯兰教还拥有自己的一套宗教法律,该法律實際觸及生活及社會的每一個層面,由飲食、金融到戰事以及福利等各方面。 在先知穆罕默德逝世後,伊斯蘭帝國持續擴張,佔據着大片的地區,促使哈里發國的誕生,傳教活動亦刺激更多人改信伊斯蘭教。早期哈里發的宗教政策、穆斯林的經濟及商貿開拓及後來奧斯曼帝國的擴張都使伊斯蘭教從麥加向大西洋及太平洋的方向擴散,形成穆斯林世界。 絕大多數的穆斯林屬於遜尼派(75%-90%)及什叶派(10%-20%)两大派别,另外两派中均有人同时信仰伊斯兰神秘主义。伊斯蘭教是中东、中亚、东南亚主要部分及非洲的大部分的主流宗教。在法国、德国、中国西北部、俄罗斯西南部及加勒比地區都可找到龐大的穆斯林社群。穆斯林最多的國家是印度尼西亚,這裡居住著全球穆斯林總數的15%。南亞、中東及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穆斯林分別佔全球總數的25%、20%及15%。皈依伊斯蘭教的穆斯林幾乎可在世界的每個角落都可找到。截至2010年,全球約有16億穆斯林,佔23.4%人口。在信徒人數上,伊斯蘭教是世界第二大宗教,被認為是世上增長得最快的宗教。.

新!!: 偽信者和伊斯兰教 · 查看更多 »

众数

众数可以指:.

新!!: 偽信者和众数 · 查看更多 »

地獄 (伊斯蘭教)

伊斯蘭教中的地獄(;Jahannam),意譯為火獄,或音譯為哲罕南。.

新!!: 偽信者和地獄 (伊斯蘭教) · 查看更多 »

文化穆斯林

文化穆斯林,或文化上的穆斯林,是指不遵守教义的,世俗的或不信教却因为家庭背景、个人经历或社会文化环境而依然认同穆斯林文化的人。这种现象在欧洲、中亚、北美、南亚和西亚部分地区存在。伊斯蘭教法不承認文化穆斯林的概念,一邊自稱穆斯林卻一邊否認真主,在教法中視為叛教或偽信者。.

新!!: 偽信者和文化穆斯林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