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下载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保罗·凯恩

指数 保罗·凯恩

保罗·凯恩(Paul Kane,),爱尔兰裔加拿大画家,他的画作以描绘加拿大西部和美国西北部的印第安人而闻名于世。 凯恩在多伦多(当时称为约克)长大,自学成才,通过游学欧洲临摹欧洲大师的作品来学习绘画技巧。他两次前往加拿大荒凉的西北部旅行写生。第一次是1845年,从多伦多到苏圣玛丽。他的第二次旅行得到了哈德逊湾公司的资助,因此时间也更长些,从1846年一直到1848年,从多伦多穿过洛矶山脉到达俄勒冈区的温哥华堡和维多利亚堡。 在两次旅行中,凯恩画了大量当地土著居民的写生,并记录了他们的生活。返回多伦多后,凯恩根据他的写生创作了一百多幅油画。他的作品,尤其是写生,如今依然是研究民族学的宝贵资料。.

88 关系: 加拿大加拿大元历史博物馆卡尔加里塔科马 (华盛顿州)多伦多多倫多大學大草原大英帝国太平洋威廉堡 (安大略省)家具安大略美术馆安大略省密歇根州巴黎上加拿大世界博覽會帆船乔治亚海峡亚拉巴马州五大湖底特律伦敦弗朗西斯堡 (安大略省)休伦湖作家俄勒冈地区俄勒冈条约圣海伦斯火山地理学哥倫比亞河哈德逊湾公司写生兰开夏郡克里族皇家安大略博物館CTV電視網火山獨木舟科堡 (安大略省)科克郡第一民族纬度维多利亚 (英国君主)维多利亚堡 (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美國美國中西部美洲原住民...美洲野牛翻译爱尔兰畫家白金汉宫莫比尔 (亚拉巴马州)萨斯喀彻温河马赛贾斯珀 (艾伯塔省)麥士蒂索人轮船胡安·德·富卡海峡阿萨巴斯卡河阿拉伯人蘇富比蘇聖瑪麗 (安大略省)蒙特利尔肖像画铅笔苏必利尔湖英国英镑雪鞋雷尼湖探险家桑德湾 (安大略省)欧洲水彩画民族学油画法国温尼伯温哥华堡溫哥華島浪漫主义新奥尔良意大利普雷斯顿 扩展索引 (38 更多) »

加拿大

加拿大(英语、法语:Canada,IPA读音:(英)(法))为北美洲国家,西抵太平洋,东至大西洋,北滨北冰洋,东北方与丹麦领地格陵兰相望,东部与圣皮埃尔和密克隆相望,南方及西北方与美国接壤。加拿大的领土面积达998万平方公里,为全球面积第二大国家。加拿大素有「枫叶之国」的美誉,渥太华为该国首都。 加拿大在1400年前即有原住民在此生活。15世纪末,英国和法国殖民者开始探索北美洲的东岸,并在此建立殖民地。1763年,当七年战争结束后,法国被迫将其几乎所有的北美殖民地割让予英国。在随后的几十年中,英国殖民者向西探索至太平洋地区,并建立了数个新的殖民地。1867年7月1日,1867年宪法法案通过,加拿大省、新不伦瑞克、新斯科舍三个英属北美殖民地组成加拿大联邦,其中加拿大省分裂为安大略和魁北克。在随后100多年里,其它英属北美殖民地陆续加入联邦,组成现代加拿大。 加拿大是实行聯邦制、君主立憲制及議會制的國家,由十个省和三个地区组成,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為國家元首及加拿大君主,而加拿大總督為其及政府的代表。加拿大是双语国家,英语和法语为官方语言,原住民的語言被認定為第一語言。由於位於高緯度地廣人稀,该国是世界上擁有多元化種族及文化的國家,也是移民為主的国家,约五分之一的国民出生于境外,近年來移民大部分來自亞洲。 得益於豐富的自然資源和高度發達的科技,加拿大是富裕、经济发达的国家。以国际汇率计算,加拿大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全世界排名第十六,人类发展指数排名第十。它在教育、政府的透明度、自由度、生活品质及经济自由的都名列前茅。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是联合国、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北美空防司令部、七大工業國組織、二十国集团、英联邦、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及太平洋岛国论坛的成员。.

新!!: 保罗·凯恩和加拿大 · 查看更多 »

加拿大元

加拿大元(英语:Canadian dollar,法语:Dollar Canadien,ISO 4217貨幣碼:CAD),又稱加元或加幣,是加拿大的法定貨幣,自1858年起使用,通常以$、C$、CDN或加元等簡稱。1加元相等於100加拿大分。 加拿大使用的所有硬幣由加拿大皇家鑄幣局鑄造,所有紙幣則由加拿大印钞有限公司印製。2011年6月20日,加拿大银行在渥太华总部公布了用特殊塑料制成、包含先进防伪技术的新型塑质钞票(先锋者系列),以遏制在货币流通领域的高技术犯罪并节约印制钞票费用,這一技術是參考由澳洲印鈔公司(Note Printing Australia)於1995年發行的澳元。.

新!!: 保罗·凯恩和加拿大元 · 查看更多 »

历史

歷史(现代汉语词汇,古典文言文称之为史),指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行动,以及对这些事件行为有系统的记录、诠释和研究。歷史可提供今人理解過去,作為未來行事的參考依據,与伦理、哲学和艺术同属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成果。历史的第二个含义,即对过去事件的记录和研究,又称历史学”,或简称“史学”。隶属于历史学或与其密切相关的学科有年代学、编纂学、家谱学、古文字学、计量历史学、考古学、社会学和新闻学等,参见历史学。记录和研究历史的人称为历史学家,简称“史学家”,中国古代称为史官。记录历史的书籍称为史书,如《史記》、《汉书》等,粗分為「官修」與「民載」兩類。 广义的历史,泛指一切事物的发展過程,包括自然史和社会史。不一定同人类社会发生联系。在哲学上,这种含义下的历史称为历史本体,例如宇宙历史、地球历史、鸟类历史、中国历史、世界历史等等。通常仅指人类社会的发展過程,它是史学研究之對象;一般説來,关于历史的记述和闡釋,也称為历史。而狭义的历史则必须以文字记录为基础,即文字出现之后的历史才算历史,在此之前的历史被称为史前史。又可以称为人类史或社会史,而脱离人类社会的过去事件称为自然史。一般来说,历史学仅仅研究前者,即社会史。.

新!!: 保罗·凯恩和历史 · 查看更多 »

博物馆

博物館(拉丁语、德语、英语、荷兰语: Museum)又稱博物院,是安置一套文物典藏的建築物或機構。 博物館蒐藏並維護具有科學、藝術或歷史重要性的物件,並透過展示(常設展或特展),使公眾得以觀看這些物件。大多數的大型博物館位於世界各地的重要城市,更具地方性質的博物館位於較小城市、城鎮甚至鄉村。一般人歸納出博物館所富有之功能為:典藏、研究、展示、教育四大項。 在古代的博物館,例如亞歷山卓的繆斯,其地位相當於現代的研究所。近代早期的博物館始於富裕的個人、家庭或藝術的私人蒐藏,而且是珍罕或奇特的自然物件與文物展示給中上階級。現在博物館遍佈世界各地,類型也非常多,對大眾有償或無償開放。.

新!!: 保罗·凯恩和博物馆 · 查看更多 »

卡尔加里

卡尔加里(Calgary,,--,又譯卡加立、卡技利,簡稱卡城)是一座位於加拿大亞伯達省南部洛磯山脈的城市,亦是該省的最大城市。該市面积789.9平方公里,海拔约1048米。 地理位置上,卡加利是位于加拿大第三大城市溫哥華以东和第一大城市多倫多以西之间最大的城市,根據2011年的人口普查,市內人口有1,096,833人,较2006年的人口988,812人增长了10.9%。卡加利是艾伯塔省的经济、金融和文化中心。卡加利的工程师密度是全加第一,多次被评为“世界上最干净的城市”。1988年第15届冬奥会在这里举行。.

新!!: 保罗·凯恩和卡尔加里 · 查看更多 »

塔科马 (华盛顿州)

塔科馬(Tacoma, Washington,IPA:)是美國華盛頓州普吉特海灣南端的一個港口城市,約在西雅圖和州府奧林匹亞之間。2006年人口為201,600 人,是該州第三大城市、皮爾斯縣縣治。.

新!!: 保罗·凯恩和塔科马 (华盛顿州) · 查看更多 »

多伦多

多伦多(英语/法语:Toronto),是北美洲国家加拿大安大略省首府,加拿大的最大城市。 多伦多坐落在安大略湖西北岸的南安大略地区。根据2012年七月的加拿大人口普查,多伦市人口达2,790,060,为加拿大最大城市。多伦多市是大多伦多地区的心脏地区,也是安大略省南部人口稠密区(称作“金馬蹄地區”)的一部分。这些大多伦多地区自治区的数据表格被列在了城市区有5,132,794名居民。在2011年人口普查中,多倫多人口普查區有5,583,064名居民,而覆蓋範圍較廣的大多倫多地區則有6,054,191名居民。 作為加拿大的经济中心,多伦多是一個世界级城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金融中心之一。 多伦多在经济上的领先地位在于金融、商业服务、电信、航太、交通运输、媒体、艺术、电影、电视製作、出版、软件、医药研究、教育、旅游、体育等产业。 (2007) - 、 和 。于2007年3月1日查阅多伦多证券交易所是世界第七大交易所,总部设于市内,有多数加拿大公司在这里上市。 多伦多的国际性人口 体现出它是前往加拿大移民的重要落腳點。而市内49%的人口是在加拿大以外誕生,也造就多倫多成為世上種族最多樣化的城市之一。目前多伦多的低犯罪率、潔淨的環境、高生活水准、以及对多樣文化的包容性,令該市被多個经济学智囊团列为世界上最宜居的城市之一。另一方面,多伦多於2006年被列為加拿大生活成本最高的城市。 大约1/3的加拿大人居住在距多伦多两小时车程的郊区。加拿大大约1/6的就业机会在该市。 多伦多当地的華僑及華裔人口多达四十萬,相當於加拿大全國約百分之一的人口。.

新!!: 保罗·凯恩和多伦多 · 查看更多 »

多倫多大學

多倫多大學(University of Toronto),位於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多倫多市,与安大略省政府及议会环绕在市中心的女王公园四周,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圣乔治校区(St.George Campus, UTSG)为主,密西沙加校区(Mississauga Campus, UTM)和士嘉宝校区(Scarborough Campus, UTSC)为辅的,以「一主两翼」为格局的世界知名研究性大学。學校始於1827年英國乔治四世頒佈的皇家憲章,是殖民時代上加拿大最早建立的高等學府。它早期名為「國王學院」,直至於1849年脫離聖公會而成為非宗教大學,並改為現名。受英國大學制度影響,多倫多大學是美洲少數實行獨立書院制的學府,各書院享有高度自治權。 在学术及研究方面,多伦多大学一直处于加拿大國內及國際上领先的位置。其经费、捐款、国家教授奖项、研究出版量及藏书量皆為加拿大之首。它于过去一世纪的主要贡献包括发现胰岛素及干细胞,发明电子起搏器、多点触控技术、电子显微镜、复制T细胞、飞行员衣,以及发现首个经核证的黑洞。多伦多大学是美国大学协会仅两名在美国本土外成员之一。多伦多大学每年发表的科研论文数量在北美仅次于哈佛大学,引用数量位居世界前五。 据2006年统计,多伦多大学教授中包括美国文理科学院外籍院士15名(占加拿大总数65%),美国科学促进会外籍院士20名(占加总数28%)。并在1980至2006年间,累计获得盖尔德纳(Gairdner)基金会国际奖11次(占加总数52%),被授予古根海姆研究员头衔44人(占加总数44%),英国皇家学会外籍院士16人(占加总数42%),美国国家学院外籍院士10人(占加总数36%)及斯隆(Sloan)研究员23人(占加总数30%)。.

新!!: 保罗·凯恩和多倫多大學 · 查看更多 »

大草原

大草原(Prairie)指地球上干旱(半干旱)地区较少长树的一望无际的平坦草原地带,如北美大草原和蒙古高原大草原等。 世界草原定义:Pampas、Prairie、Savanna、Steppe和 Veld。Pampas专指南美无树木的潘帕斯大草原;Prairie专指较少长树的北美大草原和蒙古高原大草原;Savanna专指非洲热带(亚热带)的稀树大草原(比如蘇丹草原)和美国东南部的无树平原;Steppe专指从东欧横穿前苏联南部直至西伯利亚的大片地区上的无树干草原(比如東歐大草原);Veld专指南部非洲高地上的稀树草原。 中国人的大草原概念一般指横跨中国内蒙古和蒙古国的蒙古高原大草原。.

新!!: 保罗·凯恩和大草原 · 查看更多 »

大英帝国

大英帝国,或稱不列顛帝國(British Empire),是一個在16世纪至20世纪末间由英国統治的全球帝國,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認定為歷史上面積最大的殖民帝國,最大領土面積曾達3,400萬平方公里。 16世紀,一般认为1588年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的格瑞福兰海战,标志着英国的崛起。但擊敗西班牙的無敵艦隊並不代表英國取代了西班牙的霸權,直到300年後的19世紀英國才做到這點。1500年到1600年,由於英國在歐洲大陸上的英法百年戰爭中輸給了法國,所以在歐陸幾乎沒有發言權;但是憑藉著其專注于海外殖民地的拓展,所以反超歐洲第一個殖民國家葡萄牙,成為繼西班牙、荷蘭之後第三大的海軍強國,同時也擁有了面積第三大的海外殖民地。此時,英國的國際地位依然不如殖民最大國西班牙、歐陸最強國法國、以及神聖羅馬帝國的控制者奧地利三國,但是已經成為在二流國家當中的第一把交椅。 整個17世紀和18世紀,光榮革命後的英國對法國發動第二次百年戰爭(1689年-1815年),與當時波旁王朝統治下的法蘭西王國爭奪歐洲以外的海外霸權;這也是英國從不插手歐洲事務、轉向積極干涉歐洲的起點。第二次百年戰爭並不是像第一次百年戰爭一樣的單一戰爭,而是多次歐洲戰爭的集合體,其中英國刻意奉行“不斷幫助法國的敵人、只要是法國的敵人就是英國的盟友”這一政策,導致這些零碎的反法戰爭加總起來的時間長達一百年。又由於1600~1799年代,原本第一位的西班牙帝國已經呈現出明顯的衰弱姿態,於是英國趁機崛起,以非常快的速度擴張殖民地。英國先是在英荷戰爭中打敗了有著貿易和資本,但是軍隊實力並不是很強大的荷蘭;再接受了法國啟蒙運動的先進思想;同時又在1763年七年战争结束后从法国夺取整个加拿大和印度的殖民地,标志着在“海軍上”英国已經成为无可争议的海洋霸主、而在殖民地面積上成為僅次於西班牙的第二大殖民帝國。但是同時,英國也在海外戰爭中嘗到了第一次失敗,在美國獨立戰爭中輸給了美國。不過總體來說,勝遠遠多於敗,英國的殖民地還是在源源不斷的增加,英國的國際地位也能和法國、奧地利等舊列強平起平坐,成為歐洲的一流強國;超越了原本比較強大但是已經衰弱的西班牙、葡萄牙、荷蘭、瑞典、波蘭-立陶宛等中型歐洲國家。 19世紀,英國發生了工業革命,對英國的霸權如虎添翼。原本只能藉著和法國敵對參與歐洲事務的英國,可以利用其獨有的工業產品掌控的歐洲的經濟命脈、用世界最強大的海軍威懾弱小的歐洲國家。19世紀初期,西班牙帝國的殖民地全部獨立,間接導致英國成為真正的海洋霸主,此時英國終於在“殖民地面積上”成為是歐洲以及世界第一。1815年,击败拿破仑法兰西第一帝国后,大英帝国徹底超越其他所有歐洲國家、一跃成为歐陸第一强权,在武力上只有俄羅斯帝國能和英國一較高下,但由於俄羅斯的經濟和科技落後,所以英國成為歐洲霸主;也因為英國在世界範圍內的殖民地數量最多、科技最發達、控制各個大陸的經濟都市,而成為了主導地球發展的“世界帝國”。此時的英國屬於歐洲五大列強(英國、法國、俄羅斯、奧地利、普魯士)之首,主导国际事务达100年之久,这段时期被称为“不列颠治世”,又因為年值維多利亞女王統治英國的時代、所以又稱“維多利亞時代”。由于帝國的領土、屬土遍及包括南極洲在内的七大洲、五大洋,有「英國的太陽永遠不會落下」的說法,所以被形容为繼西班牙帝國之後的第2個「日不落帝國」。 20世紀,重新統一的德意志帝国打敗法國成為歐洲大陸上陸軍第一強國,而德意志帝國和美國所開啟的第二次工業革命又衝擊了原本英國在科技領域的最高地位,導致英國國力有所下降。但是雖然在軍力和科技上顯示出落後的跡象,但是在殖民地領域英國和她的老對手法國則擴張的比以往更加迅速,英法依然佔有世界第一和第二大的殖民地面積。第一次世界大戰结束後的1921年,由於戰爭的摧殘,英國的經濟和科技實力已經遠遠不如美國,但因為英國是對付德國的主要勝利國之一,根據巴黎和会托管了德國的殖民地,而達到殖民地领土面积最大时期;當時英國的國土覆蓋地球上25%的土地和25%的人口,成為“世界历史上面积最大、跨度最廣的国家”。大英帝國在世上傳播英國的宗教、法律、制度、文化、科學、商業、語言,帝国霸權幫助英国本土實現驚人的經濟成長,並使其在國際政治中擁有更大的發言權;也導致了世界性國際語言——英語的通行。 在一戰和二戰的“戰間期”,英国国力已不足以支撑其帝国体量,再加上始于1929年的大萧条的影响,英国政府最终于1931年宣布放弃对加拿大、澳大利亚、纽芬兰、爱尔兰、新西兰和南非六个白人自治领在政治上的控制,自此英联邦体系开始逐步取代大英帝国体系。加上英國對執行地採取民主議會制度和精英教育的方式,導致印度、非洲等殖民地民智漸開,接受了英國民主思想的各個殖民地開始反思英國的統治,並且謀求完全的獨立。随着英國本土的民主發達,海外的殖民地(包含自治領也是)的受到英國教育的非歐洲人民想要自己決定其政府的政策與未来,包括議會全面選舉。白人的自治領大多能夠進一步發展基礎設施,以取得經濟生產上的平衡,但是在拉美、非洲和亞洲的帝國殖民地卻往往只是工業所需原材料(或農業產品)的供應者,所以這些國家即使在從英國獨立後的經濟發展需要藉著英聯邦架構接受英國的幫助。 第二次世界大戰结束之後,随着英國國力日衰以及全球民族主義運動的興起,大英帝国自1947年印度独立后逐漸瓦解,而发生在1956年的苏伊士运河危机则标志着美国正式取代大英帝国成为国际事务领导者。英國的殖民地經歷了風起雲湧的民族獨立,以印度獨立為開始,英國的所有舊殖民地現在幾乎都已獨立,但獨立後的英國殖民地大部分仍然為了增加自己的國際地位而選擇留在英聯邦之中。無論殖民地如何,英國都會宣揚她的議會民主制的優越性、并推薦給殖民地人民,但結果並沒有全部成功(例如埃及、伊拉克、阿富汗、南非、肯亞、辛巴威、烏干達)。今天,英國和她的大部分前英國殖民地國家组成一個國際性的組織英聯邦,但是與大英帝國不同,英國無法在政治、外交及經濟等各方面完全控制英聯邦的其他成员,英國與其他英聯邦成員國地位亦是平等,英國女王僅僅是英聯邦的象征性元首,而其他英聯邦成員甚至憑著自由意志可以做出反對、否決、對抗英國的決定。 到了21世紀,历史学家一般以1997年7月1日的香港回归中國,作为大英帝国终结的标志。雖然英國的殖民化是以其自身利益为優先考量,也為殖民地留下更好的基礎建設,但那主要是為了方便這些殖民地的貨物能够更方便地出口到英國以滿足其本土的需要,或是讓英國的工業產品更方便地運送到殖民地市場。另外,為了確保其統治的稳定,同時因為各殖民地内部民族的複雜性,在殖民地時,英國會用「分而治之」、「精英制度」、「以夷制夷」的政策或者直接放棄對當地民族問題的解決而離開,使得像愛爾蘭共和国、印度、巴勒斯坦、津巴布韋、肯亞、蘇丹、烏干達、伊拉克、圭亞那和斐濟等國家在獨立後面臨着不同程度的民族衝突。最後,大英帝國的形成是400多年來貿易、移民與武力征服的結果,期間也有和平的商業和外交活動,是一個時代特定群體、文化、國際政治、貿易的總稱。.

新!!: 保罗·凯恩和大英帝国 · 查看更多 »

太平洋

太平洋是地球上五大洋中面积最大的洋,面積1.813億平方公里,它從北極海一直延伸至南極洲,其西面为亞洲、大洋洲,東面为美洲,覆蓋着地球約46%的水面及約32%的總面積,比地球上所有陸地面積加起來還要大。赤道将太平洋分為北太平洋及南太平洋。北面連接白令海峽,南面則以南緯60度為界。 位于北太平洋西侧的马里亚纳海沟是地球最深的位置。海沟最大深度为海平面下 。 太平洋之名稱起源自拉丁文「Mare Pacificum」,意為「平靜的海洋」,由航海家麥哲倫命名。受雇于西班牙的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於1520年10月,率領5艘船從大西洋找到了一個西南出口(麥哲倫海峽)向西航行,經過38天的驚濤駭浪後到達一個平靜的洋面,他因稱之為太平洋。.

新!!: 保罗·凯恩和太平洋 · 查看更多 »

威廉堡 (安大略省)

威廉堡(Fort William)位于加拿大安大略省西南部卡米尼斯蒂奎亚河注入苏必利尔湖的河口,1970年与阿瑟港合并成立新的城市雷灣。 F.

新!!: 保罗·凯恩和威廉堡 (安大略省) · 查看更多 »

家具

家具,又称家私(也可寫成--具或--私,可能因此而常被人誤寫成“--俱”或“--俬”),是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中为起居,或工作方便而配备的用具,传统的家具都是独立于房屋主体结构之外可以移动的,现代很多家具已成为建筑的一个组成部分。 狭义的家具只包括具有坐卧、凭倚、贮藏、间隔等功能的器具,而广义上的家具包括各种所有的家庭用具,如家用电器、灯具等。.

新!!: 保罗·凯恩和家具 · 查看更多 »

安大略美术馆

安大略美术馆(Art Gallery of Ontario)是加拿大多伦多的一个博物馆,收藏欧洲、美国、加拿大等地的艺术品,藏品超过四万件,为北美洲第八大艺术博物馆,收藏品的时间跨度从公元100年至今。安大略美术馆位于唐人街旁。.

新!!: 保罗·凯恩和安大略美术馆 · 查看更多 »

安大略省

安大略省(英语、法语:Ontario),簡稱安省,位于加拿大的東部,面積約100萬平方公里,加拿大的首都渥太华也在安大略省。安大略是加拿大人口最多的省份,根據2015年7月統計数据显示,安大略人口大約有1379萬。.

新!!: 保罗·凯恩和安大略省 · 查看更多 »

密歇根州

密歇根州(State of Michigan),又译作--、密执安州、--。是美国的一个州,位於五大湖地區。其邮政缩写是MI。 这个州作为汽车工业的诞生地而闻名。但其实密西根州也有庞大的旅游业。旅游胜地例如特拉佛斯城(Traverse City)、麦基诺岛(Mackinac Island)以及整个吸引着来自全美和加拿大运动员和自然爱好者的上半島。密西根州拥有仅次于阿拉斯加州的全美第二长的水岸线,以及全美最多的休闲船只。.

新!!: 保罗·凯恩和密歇根州 · 查看更多 »

巴黎

巴黎(Paris)是法國的首都及最大都市,同時是法蘭西島大區首府,為法國的政治與文化中心,隸屬法蘭西島大區之下的巴黎省(編號第75省;僅轄有1個同名市鎮)。目前的巴黎市轄區範圍大致為舊巴黎城牆內(環城大道內側),依照發展歷史共分成20個區,自從1860年代開始就沒有重大變化。截至2011年為止,巴黎市内人口超過225萬,的人口則逾1,229萬,是歐洲最大的都會區之一。 巴黎在近1,000年的時間内是西方最大的城市,也曾經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16世紀至19世紀期间)。目前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政治和文化中心之一,在教育、娛樂、時尚、科學、媒體、藝術、金融、政治等方面皆有重大影響力,被認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大都会之一.

新!!: 保罗·凯恩和巴黎 · 查看更多 »

上加拿大

上加拿大(英文:Upper Canada)是一個在1791年至1841年間以五大湖北岸為管轄區域的英國殖民地,是安大略省的前身。与下加拿大相比「上加拿大」地理位置在聖勞倫斯河上游,故以此命名,情況跟上埃及和下埃及一般。 上加拿大的領土包括現今加拿大安大略省南部和以前新法蘭西在北部被稱為「上游地方」(法文:pays d'en haut)的所有領土;總括而言就是蘇必略湖、休倫湖和渥太華河流域,而並不包括哈德遜灣流域的土地。 英國籍著《巴黎和約》的簽訂從法國手上接收這片土地的控制權,自1774年到1791年間這個地方被納入魁北克省的管轄範圍之內。魁北克省在美國獨立戰爭後接收了大量的效忠派難民。這些操英語的難民和說法語的原居民在社會階層、文化、觀念與需求都有衝突,而原有的憲法《魁北克法》(Quebec Act)漸漸變得難以執行,故此英國政府在1790年通過《1791年憲法法案》(Constitutional Act of 1791),將魁北克省一分為二,分別為效忠派定居、使用英國法律與制度的上加拿大;和以法裔加拿大人為主、保留法國民事法與制度的下加拿大。 殖民地由省督、立法會和下議院組成政府管理。閃高(John Graves Simcoe)是首任省督。在1796年2月1日,殖民地首府由紐瓦克鎮(現今的濱湖尼亞加拉鎮)遷往約克(現今的多倫多),遠離美國的威脅。 上加拿大最初以區為單位,由地方政府所管理。在1788年,在上加拿大首次劃分成四個區;而隨著人口陸續增加,這些區也陸續被細分,當上加拿大在1849年改為以郡為地方單位時,上加拿大一共有20個區。到1841年為止,每個區的官員都由省督委任,儘管通常地方上對這些官員的人選有相當的影響力。而這些區每年都會召開四次季審法院,以審理法庭訴訟與監管區內的施政。.

新!!: 保罗·凯恩和上加拿大 · 查看更多 »

世界博覽會

世界博覽會(Universal Exposition或World's Fair),又稱國際博覽會及--,簡稱世博會、世博、--,是一個具國際規模的集會。參展者向世界各國展示當代的文化、科技和產業上正面影響各種生活範疇的成果。.

新!!: 保罗·凯恩和世界博覽會 · 查看更多 »

帆船

美國的憲法號帆船護衛艦 帆船是船的一種,簡單的定義是:以任何材料來操縱風力使船航行的,就叫做帆船。 上述的材料也就是指帆船的「帆」;或是可稱為「風帆」。風帆通常是相當柔軟的材質,當有風正對著風帆時,造成了受風面與背風面氣壓的落差,因此產生強大的推力,風帆會被拉扯向低壓的那一邊,當帆船需要轉向時,可以透過船骨和船舷來控制側面的力量,讓船身稍微傾斜來控制方向。 帆船是奧運的比賽項目之一。.

新!!: 保罗·凯恩和帆船 · 查看更多 »

乔治亚海峡

乔治亚海峡(Strait of Georgia)位于加拿大大陆与温哥华岛之间,长度约为240公里,宽度从20公里至58公里不等。 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定义,乔治亚海峡的范围从萨图纳岛东端至帕托斯岛、苏西亚岛、马蒂亚岛和卢米岛一端。乔治亚海峡南方是圣胡安群岛,北方是迪斯卡弗里群岛。乔治亚海峡通过哈罗海峡和罗萨里奥海峡与南方的胡安·德富卡海峡相连,通过迪斯卡弗里水道与北方的约翰斯通海峡相连。 Category:加拿大海峽 Category: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地理.

新!!: 保罗·凯恩和乔治亚海峡 · 查看更多 »

亚拉巴马州

阿拉巴马州(Alabama,,又译作--)是美國東南部地區一個聯邦州。北接田納西州,東鄰喬治亞州,南至佛羅里達州和墨西哥灣,西臨密西西比州。阿拉巴馬州是各州當中面積第30大以及人口第24大的州。阿拉巴馬州的全長1500英哩,是所有州份當中最長的。 阿拉巴馬州譽為「金色啄木鳥之州」,其名來自州鳥。同時阿拉巴馬州亦以「迪克西的心臟」和「棉花之州」為人所知。州樹是長葉松,而州花是山茶花。阿拉巴馬州的州府位於蒙哥馬利,按人口計算最大城市是伯明翰,該城長期都是州內最工業化的城市;按面積計算最大城市是亨茨維爾。最老的城市是莫比爾,1702年由法國殖民者建立,作為法屬路易斯安那的首府。 自南北戰爭起至第二次世界大戰為止,阿拉巴馬州與其他美國南部州份一樣遭遇經濟困難,其中一個原因是長期依賴農產品。與其他南部州份一樣,阿拉巴馬州議員在進入二十世紀時以及許多貧窮的白人。雖然工業和都市中心快速發展,白人自1901年起到1960年代一直壟斷郊區利益,市區利益和非裔美國人的代表性嚴重不足。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阿拉巴馬州將經濟由主產農業變得多元化。21世紀的州經濟是基於管理、汽車、金融、製造業、航天、提煉礦產、醫療、教育、零售以及科技。.

新!!: 保罗·凯恩和亚拉巴马州 · 查看更多 »

五大湖

五大湖(Great Lakes)是位于加拿大与美国交界处的5個大型淡水湖泊,按面积从大到小分别为:苏必利尔湖(Lake Superior)、休伦湖(Lake Huron)、密歇根湖(Lake Michigan)、伊利湖(Lake Erie)和安大略湖(Lake Ontario)。除密歇根湖全属于美国之外,其它4湖为加拿大和美国共有。 这5个湖泊所组成的五大湖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淡水水域,包括了世界地表淡水的21% 。五大湖的总面积为,总水量为。五大湖有时也被有些美国人称作北海岸或第三海岸。 五大湖湖岸也被认为是北美第四长岸线,总长大约为,粗略相当于地球赤道一半的长度。.

新!!: 保罗·凯恩和五大湖 · 查看更多 »

底特律

底特律(Detroit ,Détroit)是美国密歇根州最大的城市,也是韦恩县的县治所在。1701年由法国毛皮商建立,是位于美国中西部,加拿大温莎以北、底特律河沿岸的一座重要的港口城市、世界传统汽车中心以及音乐之都。城市得名于连接圣克莱尔湖和伊利湖的底特律河,它源自法语“Rivière du Détroit”,意为“海峡之河(River of the Strait)”。 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2010年的统计数据,底特律以713,777的人口位列全美第18大城市,但是这个数目已不及1950年代人口顶峰时期的一半。底特律成为美国过去50年中城市人口削减最多的城市之一。 底特律的城市治安声名狼藉,而种族问题还依然困扰着整座城市。同时,由于财政预算不足,城市的公共服务也不断变糟。2013年7月18日,底特律宣布破产,並於同年12月3日獲法院批准,成為美國史上首座申請破產的最大城市。.

新!!: 保罗·凯恩和底特律 · 查看更多 »

伦敦

伦敦(London;)是英国的首都,也是英國和欧洲最大的城市。位于泰晤士河流域,于公元50年由罗马人建立,取名为伦蒂尼恩,在此后两个世纪内为这一地区最重要的定居点之一。伦敦的历史核心区伦敦城仍旧维持其中世纪的界限,面积,2011年人口为8,072,为全英格兰最小的城市。自19世纪起,“伦敦”一称亦用于指稱围绕这一核心区开发的周围地带。这一城区集合构成大伦敦行政区(与伦敦区覆盖区域相同) ,由伦敦市长及伦敦议会管辖伦敦市长与伦敦市市长非同一概念;后者为伦敦市法团领导者,即伦敦城的管辖者。。 伦敦亦是一个全球城市,名列紐倫港世界三大國際都會之一。在文艺、商业、教育、娱乐、时尚、金融、健康、媒体、专业服务、研究与发展、旅游和交通方面都具有显著的地位,同时还是全球主要金融中心之一,根据计算方式不同,为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第五或第六大的都市区由于对城市界限的定义、人口的规模、汇率的变化及产出的计算方式不同,城市都市区GDP的排名可能有一定的差别。伦敦和巴黎在总经济产出方面大致规模相近,由此第三方的不同估计对于第五和第六大城市GDP的排列可能不同。麦肯锡全球研究所2012年的报告估计伦敦全市2010年的GDP为US$7,518亿,巴黎则为$7,642亿,由此两市分别为第六和第五。普华永道2009年11月发布的报告称,根据购买力平价计算,2008年伦敦的GDP为US$5,650亿,巴黎则为US$5,640亿,分别为第五和第六。麦肯锡的研究中伦敦人口为1,490万,巴黎则为1,180万,而普华永道的研究中伦敦人口为859万,巴黎992万。伦敦亦是全球文化首都之一,还是全球国际访客数量最多的城市,根据客流量计算则拥有全球最为繁忙的城市机场系统。伦敦拥有43所大学,其高等教育机构密集度在全欧洲最高。2012年,伦敦成为史上首座三次举办现代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城市。 伦敦的人口和文化十分多样,在大伦敦地区内使用的语言就超过300种。这一区域2015年的官方统计人口为8,673,713,为欧盟中最大城市,人口占全英国的12.5%。伦敦的城市区为欧盟第二大,根据2011年普查其人口达到9,787,426,仅次于巴黎。其都市区为欧洲最大,人口达13,614,409,而大伦敦政府则称伦敦都市区的总人口为2,100万。1831年至1925年间,伦敦为世界最大的城市。 有四项世界遗产位于伦敦,分别为:伦敦塔;邱园;威斯敏斯特宫、威斯敏斯特教堂和圣玛格丽特教堂;以及格林尼治历史区(其中的皇家天文台为本初子午线、0°经线和格林尼治标准时间所经之地)。其他著名景点包括白金汉宫、伦敦眼、皮卡迪利圆环、圣保罗座堂、伦敦塔桥、特拉法加广场和碎片大厦。伦敦亦是诸多博物馆、画廊、图书馆、体育运动及其他文化机构的所在地,包括大英博物馆、国家美术馆、泰特现代艺术馆、大英图书馆以及40家西区剧院。伦敦地铁是全球最古老的地下铁路网络。.

新!!: 保罗·凯恩和伦敦 · 查看更多 »

弗朗西斯堡 (安大略省)

#重定向 弗朗西斯堡.

新!!: 保罗·凯恩和弗朗西斯堡 (安大略省) · 查看更多 »

休伦湖

休伦湖(Lake Huron)是北美洲五大湖之一,位于美国密歇根州和加拿大安大略省之间。休伦湖由早期法国探险者命名,名字来源于居住于附近地区的印地安人休伦族。.

新!!: 保罗·凯恩和休伦湖 · 查看更多 »

作家

作家特指文學創作上有盛名或成就的人,近代已泛指以写作為職業的人。相對於「作者」一詞而言,「作家」一詞比較廣義,包括網上寫手、自由撰稿人、任何種類出書的作者都可以被稱為或自稱為作家。 傅柯在其著名的論文《作者是什麼?》(What is an author?, 1969)提到:“所有的作者都是作家,但並非所有的作家都是(某作品的)作者。”(all authors are writers,but not all writers are authors.).

新!!: 保罗·凯恩和作家 · 查看更多 »

俄勒冈地区

#重定向 俄勒岡領地.

新!!: 保罗·凯恩和俄勒冈地区 · 查看更多 »

俄勒冈条约

俄勒冈条约(Oregon Treaty)是英国和美国于1846年7月15日在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签署的条约。该条约结束了长久以来美国和英属北美在如今美加边境西部的边境争议。.

新!!: 保罗·凯恩和俄勒冈条约 · 查看更多 »

圣海伦斯火山

#重定向 圣海伦火山.

新!!: 保罗·凯恩和圣海伦斯火山 · 查看更多 »

地理学

地理學是關於地球及其特徵、居民和現象的學問。它是研究地球表層各圈層相互作用關係,及其空間差異與變化過程的學科體系。 地理學家在傳統上被視為和地圖學家同一類,認為兩者都研究地名與數字。雖然很多地理學家都經歷過地名學及地圖學的訓練,但兩者都不是他們的關注重點。地理學家研究眾多現象、過程、特徵以及人類和自然環境的相互關係在空間及時間上的分佈。因為空間及時間影響了多種主題例如經濟、健康、氣候、植物及動物,所以地理學是一個高度跨學科性的學科。 地理學作為一個學科可以粗略分為兩個領域:自然地理學及人文地理學。自然地理學調查自然環境及如何造成地形及氣候、水、土壤、植被、生命的各種現象及她們的相互關係。人文地理學專注於人類建造的環境和空間是如何被人類製造、看待及管理以及人類如何影響其占用的空間。因為以上兩者的原因,使用不同的方法令第三領域出現,為環境地理學。環境地理學在自然地理學與人文地理學的研究成果上,評價人類與自然的相互關係,並提出人類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以適應自身永續發展的安全狀態和技術(包括生產技術和製度技術)條件。.

新!!: 保罗·凯恩和地理学 · 查看更多 »

哥倫比亞河

哥伦比亚河(Columbia River),位於北美太平洋西北地区,全長2,044公里,流域面積415,211平方公里,平均流量每秒7,500立方米。哥伦比亚河起源于洛磯山脈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内的部分,向西北方向蜿蜒,然后向南流入美国境内的华盛顿州,然后沿着华盛顿州和俄勒冈州的边界向西流动,最后注入太平洋。整段河流流经的美国州级行政单位和加拿大的省级行政单位共7个。哥伦比亚河是北美洲太平洋西北地区最大的河流。1792年罗伯特·格雷船长率领哥伦比亚号发现了这条河,并将此河用自己的帆船名来命名。.

新!!: 保罗·凯恩和哥倫比亞河 · 查看更多 »

哈德逊湾公司

哈德逊湾公司(Hudson's Bay Company,HBC;Compagnie de la Baie d'Hudson),舊譯乞臣比公司或乞慎比公司,又稱海灣百貨公司(英文:The Bay;法文:La Baie),於1670年註冊成立,是北美最早成立的商业股份公司,也是全世界最早成立的公司之一。現在總部位於加拿大安大略省多倫多賓頓市。旗下公司主要經營零售業,子公司有哈得遜灣、Home Outfitters、羅德與泰勒、薩克斯第五大道。.

新!!: 保罗·凯恩和哈德逊湾公司 · 查看更多 »

写生

写生,是直接面对对象进行描绘的一种绘画方法,基本有“风景写生”、“静物写生”和“人像写生”等多种根据描绘对象不同的分类。一般写生不作为成品绘画,只是为作品搜集素材,但逐渐发展也有的画家直接用写生的方法创作,尤其是印象派的画家,经常利用风景写生,直接描绘瞬间即逝的光影变化,所以有时也被称为“外光派画家”。 西方画家非常重视写生,主要以写生来搜集素材;中国画家则一般主要依靠看和记忆,有的画家也“临渊摹笔”,但绝大部分古代画家虽然也强调“师法自然”,但只是饱览名山大川,回家以后凭记忆下笔。中国绘画工具不易携带和野外使用。现代的中国画家也重视写生,应用现代的速写工具搜集素材。 写生对描绘细节和光影变化非常重要,人不可能记住所有这些细节,经常写生对研究色彩学的规律也非常有启发。写生也是开始学习绘画时最重要的训练方法。 Category:繪畫方法 Category:繪畫術語.

新!!: 保罗·凯恩和写生 · 查看更多 »

兰开夏郡

#重定向 蘭開夏.

新!!: 保罗·凯恩和兰开夏郡 · 查看更多 »

克里族

克里族(Cree),北美原住民族之一,总人口约20万。加拿大克里族主要分布于苏必利尔湖以西与以北地区。美国克里族主要分布于蒙大拿州。语言为克里语。.

新!!: 保罗·凯恩和克里族 · 查看更多 »

皇家安大略博物館

皇家安大略博物館(英语:Royal Ontario Museum Musée royal de l'Ontario,簡稱ROM),位於加拿大安大略省多倫多市中心,是北美洲第5大博物館和加拿大最大的世界文化和自然历史博物馆,每年吸引近100万参观者。.

新!!: 保罗·凯恩和皇家安大略博物館 · 查看更多 »

CTV電視網

CTV電視網(CTV Television Network)是全加拿大最大的民營英語電視網,系屬貝爾傳媒集團。除了CTV電視網之外,「CTV」這個品牌還應用於貝爾傳媒的其他廣播資產,包括次要頻道CTV第二台和24小時收費電視新聞頻道CTV新聞台。值得一提的是,「CTV」這組英文字母並沒有官方解釋,但通常都被註釋為「Canadian Television」(加拿大電視台)的簡寫。.

新!!: 保罗·凯恩和CTV電視網 · 查看更多 »

火山

火山是地表下在岩浆库中的高温岩浆及其有关的气体、碎屑从行星的地壳中喷出而形成的,具有特殊形態的地质结构。 地球上的火山发生是因为地壳被分裂成17个主要的和刚性的地壳板块,它们漂浮在地幔的一个更热和更软的层。火山可以分为死火山和活火山。在一段时间内,没有出現喷发事件的活火山叫做睡火山(休眠火山)。另外还有一种泥火山,它在科学上严格来说不属于火山,但是许多社会大众也把它看作是火山的一种类型。 火山爆发可能会造成许多危害,不仅在火山爆发附近。其中一个危险是火山灰可能对飞机构成威胁,特别是那些喷气发动机,其中灰尘颗粒可以在高温下熔化; 熔化的颗粒随后粘附到涡轮机叶片并改变它们的形状,从而中断涡轮发动机的操作。火山爆发是一种很严重的自然灾害,它常常伴有地震。大型爆发可能会影响温度,因为火山灰和硫酸液滴遮挡太阳并冷却地球的低层大气(或对流层); 然而,它们也吸收地球辐射的热量,从而使高层大气(或平流层)变暖。 历史上,火山冬天造成了灾难性的饥荒。 虽然火山喷发会对人类造成危害,但同时它也带来一些好处。例如:可以促进宝石的形成;扩大陆地的面积(夏威夷群岛就是由火山喷发而形成的);作为观光旅游考察景点,推动旅游业,如日本的富士山。 专门研究火山活动的学科称为火山学。.

新!!: 保罗·凯恩和火山 · 查看更多 »

獨木舟

木舟(Dugout canoe),是一种用单根樹幹挖成的划艇,需要借助桨驱动。独木舟的优点在于由一根树干制成,制作简单,不易有漏水,散架的风险。它可以说是人类最古老的水域交通工具之一(另一种是筏子)。 原始的独木舟几乎在全世界都有发现。中国新石器时代遗址浙江湖州钱山漾、浙江余姚河姆渡、福建连江、广东化州都出土过独木舟或船桨的残骸,这些文物已有5000-9000年的历史。在英国约克郡一个沼泽里,发掘出了一支公元前7500年的木桨。这支桨一定是用来划一种中间掏空的独木舟的。在荷兰发现了一只这样的独木舟,其年代约为公元前6300年。在英国发现的一只独木舟,长达16米,宽1.5米。埃及,印度等地都发现过考古证据。至今非洲及美洲原住民的一些部落仍按照古法制作独木舟。 臺北市萬華區古名艋舺,係源自原住民平埔族凱達格蘭語的獨木舟之意思。.

新!!: 保罗·凯恩和獨木舟 · 查看更多 »

科堡 (安大略省)

科堡(Cobourg)位于加拿大安大略省东部安大略湖畔,是诺森伯兰县的县治所在,人口约2万(2006年)。 C.

新!!: 保罗·凯恩和科堡 (安大略省) · 查看更多 »

科克郡

科克郡 (County Cork;愛爾蘭語:Contae Chorcaí),俗稱The Rebel County,是愛爾蘭的一個郡,位於愛爾蘭島最南部。歷史上屬芒斯特省。 面積7,457 km²,全國排名第一,2011年人口519,032人 (包括首府科克,不包括科克的人口為 399,802人)。.

新!!: 保罗·凯恩和科克郡 · 查看更多 »

第一民族

一民族(First Nations,Premières nations),是數個加拿大境內民族的通稱,法定與印地安人同義,指的是在現今加拿大境內的北美洲原住民及其子孫,但是不包括因纽特人和梅蒂人。在加拿大,原住民的全國性組織是第一民族議會(Assembly of First Nations,Assemblée des premières nations)。.

新!!: 保罗·凯恩和第一民族 · 查看更多 »

纬度

纬度(φ)是一个地理坐标,用以确定一点在地球表面上的南北位置。纬度是一个角度,其范围从赤道的0度到南北极的90度。纬度相同的连线或其平行线,是一个与赤道平行的大圆。纬度通常与经度一起使用以确定地表上某点的精确位置。在定义经纬度的时候,做了两个抽象假设。第一,以大地水准面来代替地球的物理表面,大地水准面是一个假想的由地球上静止平衡的海平面延伸到陆地内部而形成的闭合曲面。第二,用一个数学上简单的参考表面来作为大地水准面的近似。最简单的参考表面为球面,但是用旋转椭球面来模拟大地水准面要更为准确些。经纬度在这个参考表面上的定义将在下文中详细说明,经度相同和纬度相同的点的连线共同构成了这个参考表面上的经纬网。地球真实表面上一点的纬度和其在参考表面上的对应点一致,过地球真实表面上一点作参考表面的法线,该法线与参考表面的交点即为真实表面上那一点的对应点。纬度,经度和遵循某种规范的高度共同组成了 ISO 19111 标准中所定义的地理坐标系统。 由于有不同的参考椭球面,地表上一点的纬度特征也就并不唯一。ISO标准中关于这一点的描述为:如果坐标参考系统没有完全定义,那么坐标(主要指经度和纬度)顶多是模糊不清的,至少也是毫无意义的。这对于精确的应用非常重要,比如GPS,但是,在一般的使用中,并不需要很高的精度,通常也就不提及参考椭球面。 在英文文本中,纬度通常使用小写希腊字母phi (φ)来表示。它以度、分、秒或者小数形式的度来计量,再附上N或S来表示北纬或南纬。 无论是为了使用经纬仪还是为了确定GPS卫星的轨道,纬度的测量都要求人们对地球重力场有充分的了解。研究地球的轮廓及其重力场的学科是大地测量学,这些内容将不会在此文中讨论。通过简单的名称变换,这篇文章里涉及到的地球坐标系统也可以扩展运用到月球,行星和其它天体上。 纬度数值在0至30度之间的地区称为低纬度地区;纬度数值在30至60度之间的地区称为中纬度地区;纬度数值在60至90度之间的地区称为高纬度地区。 赤道、南回归线、北回归线、南极圈和北极圈是特殊的纬线。.

新!!: 保罗·凯恩和纬度 · 查看更多 »

维多利亚 (英国君主)

维多利亚女王(,全名为亚历山德丽娜·维多利亚,;),1837年6月22日即位为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女王,1876年5月1日开始成为印度女皇,是第一位兼任印度皇帝的英国女王。 维多利亚是肯特与斯特拉森公爵愛德華親王之女。爱德华与其父乔治三世同時在1820年去世,维多利亚在母亲萨克森-科堡-薩爾費爾德公主维多利亞的严格监督下成长。因为父亲三个长兄都未留下合法子嗣就去世了,時年18岁的维多利亚於是在1837年继承王位。 雖然当时英国已建立了君主政权相对较小的君主立宪制,而维多利亚被奉为国家象征,但是她试图私下影响政府政策及官员任命等政務。 维多利亚在1840年与表弟萨克森-科堡与哥达的阿尔伯特王夫结婚。他们的女儿、孙子散布在欧洲皇室,使维多利亚得到了“欧洲祖母”的外号。阿爾伯特在1861年去世后,维多利亚开始了隐居。因此,共和主义暂时得势,但是,在维多利亚在位后期,她重新出现在公众场合。维多利亚的50、60登基大典都比较隆重。 维多利亚在位时间长达63年7个月,是在位第二長的英国君主,也是世界上在位第二長的女性君主,這一時期被称为维多利亚时代。这是英国一个工业、文化、政治、科学与军事都得到了相当大的发展的时期,亦伴随着大英帝国的大幅扩张。维多利亚是汉诺威王朝的最后一位君主,她的儿子、皇位继承人爱德华七世属于萨克森-科堡-哥达王朝。.

新!!: 保罗·凯恩和维多利亚 (英国君主) · 查看更多 »

维多利亚堡 (不列颠哥伦比亚省)

维多利亚堡(Fort Victoria)是19世纪时期哈得孙湾公司的一个皮毛交易站,也是公司在不列颠哥伦比亚的总部。 维多利亚堡最终发展成了如今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首府维多利亚。 F.

新!!: 保罗·凯恩和维多利亚堡 (不列颠哥伦比亚省) · 查看更多 »

美國

#重定向 美国.

新!!: 保罗·凯恩和美國 · 查看更多 »

美國中西部

美國中西部通常指的是美國地理上中北部的州,包括俄亥俄州、印第安那州、密西根州、伊利諾州、威斯康辛州、愛荷華州、肯薩斯州、密蘇里州、明尼蘇達州、內布拉斯加州、北達科他州及南達科他州。美國地理中心(位於肯薩斯州)及人口中心(位於密蘇里州)都位居中西部。美國人口調查局將這個區域再細分為中北部東方(基本上指的是五大湖地區)及中北部西方(基本上指的是大平原區)。 「美國中西部」一詞已被普遍使用長達百年以上,其他的詞,像是「西北部(Northwest)」、「舊西北部(Old Northwest)」、「美中(Mid-America)」及 「核心地帶(Heartland)」,都曾經被提出來討論是否用在敘述這個區域。但自1929年《Middletown》一書問世後,社會學家便開始和普羅大眾一般開始廣泛使用中西部來敘述這一帶的城鎮。.

新!!: 保罗·凯恩和美國中西部 · 查看更多 »

美洲原住民

美洲原住民,是对美洲所有原住民的总称。美洲原住民中的绝大多数为印第安人,剩下的则是主要位于北美洲北部的因紐特人。美洲原住民属于东亚人种美洲支系,与现代东亚人有共同的祖先,最晚在一万年前从东亚迁徙到美洲。当欧洲人首次来到美洲时,东亚后裔的美洲原住民早已遍布南北美洲各地。之后欧洲人开始了对原住民史无前例的大屠杀和奴役,加上原住民大量感染來自舊大陸的疾病,导致其骤减近乎灭绝。美洲原住民所说的語言众多,曾经有自己的文字系统。目前仍然存在的美洲原住民語言约有350个,分属十几个语系,至今没有公认的语言分类。.

新!!: 保罗·凯恩和美洲原住民 · 查看更多 »

美洲野牛

牛(學名:Bison bison)又名美洲水牛或美洲野牛,是偶蹄目牛科哺乳動物,也是北美洲體型最大的哺乳動物和世界上最大野牛之一。儘管體型龐大,仍可維持60公里的奔跑速度。主要群體由雌牛和幼牛組成;雄性會另外組成單身漢群,只有交配時才會聚集在一起。平時以嫩莖晘草為食,無領域性。美洲森林野牛一般被認為是其亞種,但分類地位仍有爭議。最近根據最新DNA研究顯示,牠和歐洲野牛親源關係比所知還要接近。 體型龐大的美洲森林野牛是北美洲最大的亞種,牠的體型大過亞洲野牛和野生水牛,後兩者主要出現在印度。野牛大量集體居住在美國和加拿大的大平原,由加拿大遠北的大奴湖至南面的墨西哥,再由奧勒崗州東部至大西洋一帶。其兩個亞種分別是美洲草原野牛(Bison bison bison),體型較小和有較圓滑的背部隆肉,和美洲森林野牛,體型較大和較高和方形的背部隆肉。 雖然美洲野牛也稱美洲水牛,但實際牠和水牛或非洲水牛相似地方不大。.

新!!: 保罗·凯恩和美洲野牛 · 查看更多 »

翻译

翻译,是指在准确通顺的基础上,把一种语言信息转变成另一种语言信息的活动。 这个过程从逻辑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首先,必须从源语言中译码含义,然后把信息重新编码成目标语言。所有的这两步都要求对语言语义学的知识以及对语言使用者文化的了解。除了要保留原有的意思外,一个好的翻译,对于目标语言的使用者来说,應該要能像是以母語使用者说或写得那般流畅,並要符合譯入语的习惯(除非是在特殊情况下,演说者并不打算像一个本语言使用者那样说话,例如在戏剧中)。 翻譯分为口譯、筆譯和手語。口譯又稱為「傳譯」,顧名思義,是指譯員以口語的方式,將譯入語轉換為譯出語。由於語言必定早於文字出現,因此口譯的出現也必定早於筆譯。.

新!!: 保罗·凯恩和翻译 · 查看更多 »

爱尔兰

爱尔兰(Ireland;Éire),通称愛爾蘭共和國(Republic of Ireland;Poblacht na hÉireann),是一个西欧国家,欧盟成员国之一,位于欧洲大陆西北海岸外的爱尔兰岛,约占该岛南部的5/6面积。剩餘东北部的1/6面积属于英国,称北爱尔兰。首都位於愛爾蘭島東部的都柏林。愛爾蘭在2011年共計有458萬人口,是一個議會共和制國家。此外愛爾蘭也是歐洲聯盟、歐洲理事會、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世界貿易組織和聯合國等国际組織的成員。 愛爾蘭共和國成立於1922年的愛爾蘭自由邦,結束了大英帝國的統治,愛爾蘭獨立戰爭後簽訂了英愛條約,愛爾蘭獨立,但東北方的領土繼續留在聯合王國內,形成了北愛爾蘭。.

新!!: 保罗·凯恩和爱尔兰 · 查看更多 »

畫家

畫家,通常指以繪畫為職業的人或者畫畫特別優秀的人。西方在文藝復興或之前的時代,畫家基本上是受人委託而作畫的職業。在中國古代,正如音樂家一樣,很多畫家都不是職業性的。事實上幾乎沒有優秀的畫家是“職業性”的。以畫畫為職業者,一般稱爲“畫匠”,在中國古代地位是比較低下的。不論那個人是畫在石頭、畫布、紙、皮上,都可稱為畫家。另外,可尊稱大畫家為「畫伯」。 畫家這個名稱在近代有所轉變,米羅經常反對畫家這個字,因其創造性不足,事實上畫家也往往是設計師、插畫家、雕塑家、作家、老師等。而且畫家也常與藝術家有重疊的意思 de:Artist.

新!!: 保罗·凯恩和畫家 · 查看更多 »

白金汉宫

白金汉宫(Buckingham Palace)是英国君主位于伦敦的主要寝宫及办公处。宫殿坐落在西敏市,是国家庆典和王室欢迎礼举行场地之一,也是一处重要的旅游景点。在英国历史上的欢庆或危机时刻,白金汉宫也是一处重要的集会场所。 1703年至1705年,白金汉和诺曼比公爵在此兴建了一处大型镇厅建筑“白金汉屋”,构成了今天的主體建築,1761年,喬治三世获得该府邸Robinson, p. 14,并作为一处私人寝宫。此后宫殿的扩建工程持续超过了75年,主要由建筑师约翰·纳西和爱德华·布罗尔主持,为中央庭院构筑了三侧建筑。1837年,维多利亚女王登基后,白金汉宫成为英王正式宫寝。19世纪末20世纪初,宫殿公共立面修建,形成延续至今天白金汉宫形象。二战期间,宫殿礼拜堂遭一枚德国炸弹袭击而毁;在其址上建立的女王画廊于1962年向公众开放,展示皇家收藏品。现在的白金漢宮對外開放參觀,每天清晨都会進行著名的禁衛軍交接典禮,成为英国王室文化的一大景观。,英國語言文化中心.

新!!: 保罗·凯恩和白金汉宫 · 查看更多 »

莫比尔 (亚拉巴马州)

#重定向 莫比尔 (阿拉巴马州).

新!!: 保罗·凯恩和莫比尔 (亚拉巴马州) · 查看更多 »

萨斯喀彻温河

萨斯喀彻温河(Saskatchewan River)位于加拿大西南部,由北萨斯喀彻温河和南萨斯喀彻温河在艾伯特王子城以东约40公里处汇合而成,向东流经萨斯喀彻温省和马尼托巴省,最终注入温尼伯湖,全长约为550公里。 S.

新!!: 保罗·凯恩和萨斯喀彻温河 · 查看更多 »

马赛

赛(法语:Marseille; 加斯科:Marselha)是法国第二大城市和第三大都會區(aire urbaine)。在2011年的人口普查中,有1,720,941名居民。它位于地中海沿岸,原属于普罗旺斯省(Provence)。它是法国最大的商业港口,也是地中海最大的商业港口。 马赛是普罗旺斯-阿尔卑斯-蓝色海岸大区的首府,也是罗讷河口省的首府。.

新!!: 保罗·凯恩和马赛 · 查看更多 »

贾斯珀 (艾伯塔省)

贾斯珀(Jasper)是加拿大艾伯塔省一座城市,位于阿萨巴斯卡河谷中,是贾斯珀国家公园的商业中心。 J.

新!!: 保罗·凯恩和贾斯珀 (艾伯塔省) · 查看更多 »

麥士蒂索人

梅斯蒂索人(;),又譯作--人或馬斯提佐人,是西班牙語與葡萄牙語中的詞語,曾於西班牙帝國與葡萄牙帝國使用,指的是歐洲人與美洲原住民祖先混血而成的拉丁民族。它也用於部分亞太地區(如菲律賓),但指的是歐洲人與其他當地祖先所生的混血兒。 此詞語主要特別指的是歐洲血統與美洲印第安人血統的混血兒,其人口主要分布於拉丁美洲。.

新!!: 保罗·凯恩和麥士蒂索人 · 查看更多 »

轮船

#重定向 輪船.

新!!: 保罗·凯恩和轮船 · 查看更多 »

胡安·德·富卡海峡

胡安·德·富卡海峡(Strait of Juan de Fuca)是一条长达154公里(96英里)的大型水道,它是佐治亚海峡和普吉特海湾通往太平洋的主要出口。该海峡的部分构成了美国和加拿大的国界线。 1787年,一位名为查尔斯·威廉·巴克利的英国船长将这条海峡命名为胡安·德·富卡海峡,以纪念1592年随同西班牙探险队出海寻找传说中的阿尼安海峡的西班牙航海家胡安·德富卡。1789年至1791年间,曼努埃尔·坎佩尔、何塞·玛丽亚·纳瓦埃斯、胡安·卡拉斯科、贡萨·洛佩斯·德·哈罗和弗朗西斯·德·埃莉萨对该海峡进行了详细的勘察.

新!!: 保罗·凯恩和胡安·德·富卡海峡 · 查看更多 »

阿萨巴斯卡河

阿萨巴斯卡河(Athabasca River)位于加拿大艾伯塔省境内,发源于贾斯珀国家公园的哥伦比亚冰原,自西南向东北,最终注入阿萨巴斯卡湖。 A.

新!!: 保罗·凯恩和阿萨巴斯卡河 · 查看更多 »

阿拉伯人

有三种方式可以判断一个人多大程度上是阿拉伯人。.

新!!: 保罗·凯恩和阿拉伯人 · 查看更多 »

蘇富比

蘇富比 根據Sotheby's公司自己提供的中文字號和商標及北京中級人民法院作出的民事判決,該公司的正確中文譯名應該是“蘇富比”。 (Sotheby's),是一家拍賣行,以拍卖艺术品及文物而著称。現在蘇富比每年的成交額大約為20億美元,辦事處設於英國倫敦龐德街及紐約曼哈顿約克大道。是佳士得拍卖行的重要竞争对手。.

新!!: 保罗·凯恩和蘇富比 · 查看更多 »

蘇聖瑪麗 (安大略省)

#重定向 蘇聖瑪麗 (安大略).

新!!: 保罗·凯恩和蘇聖瑪麗 (安大略省) · 查看更多 »

蒙特利尔

蒙特利尔(,;,),,是一座位于加拿大魁北克省西南部的城市,主要位于圣劳伦斯河和渥太华河汇合处的蒙特利尔岛及周边小岛上。根据2011年人口普查,蒙特利尔人口约为342万,是魁北克省内最大城市、加拿大第二大城市及北美第十五大城市。「蒙特利尔」一词来源于中古法语「Mont Royal」,意思为「皇家山」,至今蒙特利尔城中心的地标皇家山仍以此命名。法语是蒙特利尔的官方语言,也是城市里最常用的语言,使用人口占城市总人口的60.5%,使得蒙特利尔成为世界上仅次于巴黎的第二大法语城市。 蒙特利尔曾经是加拿大经济首都,拥有最多的人口及最发达的经济,但是在1976年蒙特利尔奧運會后被安大略省的多伦多超过。今天蒙特利尔仍然是加拿大最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航空工业、金融、设计、电影工业等行业发达。蒙特利尔被认为是世界最佳宜居城市,并被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认定为设计之城。.

新!!: 保罗·凯恩和蒙特利尔 · 查看更多 »

肖像画

#重定向 肖像.

新!!: 保罗·凯恩和肖像画 · 查看更多 »

铅笔

铅笔(,,,),是一种用于在纸上书写、绘画的手持式筆、工具,它是用石墨為筆芯(除了彩色铅笔以外)以及木杆為外包層而製作的*,铅笔的尾端也可以带有一个橡皮擦,铅笔与其他笔(除了可擦笔以外)的不同之处在于它的笔迹很容易被擦掉。黑色的铅笔叫木黑,颜色铅笔叫木颜色。.

新!!: 保罗·凯恩和铅笔 · 查看更多 »

苏必利尔湖

蘇必利爾湖(Lake Superior)是北美洲五大湖中最大的一座,被加拿大的安大略省與美國的明尼蘇達州、威斯康辛州和密歇根州所環繞。蘇必略湖是世界上面积第2大的湖泊,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淡水湖;以蓄水量而言,是世界上第4大的湖泊。.

新!!: 保罗·凯恩和苏必利尔湖 · 查看更多 »

英国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简称联合王国(United Kingdom,缩写作 UK)或不列颠(Britain),中文通称英国(中文世界早期亦称英联王国),是本土位於西歐並具有海外領地的主權國家,英國為世界七大國之一,位于欧洲大陆西北面,由大不列颠岛、爱尔兰岛东北部分及一系列较小岛屿共同组成。英国和另一国家唯一的陆上国境线位于北爱尔兰,和爱尔兰共和国相邻。英国由大西洋所环绕,东为北海,南为英吉利海峡,西南偏南为凯尔特海,同爱尔兰隔爱尔兰海相望。该国总面积达,为世界面积第80大的主权国家及欧洲面积第11大的主权国家,人口6510万,为全球第21名及歐洲第3名。 英国为君主立宪国家,采用议会制进行管辖。其首都伦敦为全球城市A++级别和国际金融中心,大都会区人口达1380万,为欧洲第三大和欧盟第一大。现在位英国君主为女王伊丽莎白二世,1952年2月6日即位。英国由四个构成国组成,分别为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其中后三者在权力下放体系之下各自拥有一定的权力。三地首府分别为爱丁堡、加的夫和贝尔法斯特。附近的马恩岛、根西行政区及泽西行政区并非联合王国的一部分,而为王冠属地,英国政府负责其国防及外交事务。 英国的构成国之间的关系在历史上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英格兰王国通过1535年和1542年的《联合法令》将威尔士纳入其领土范围。1707年的条约使英格兰和苏格兰王国联合成为大不列颠王国,而1801年后者则进一步同爱尔兰王国联合成为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1922年,爱尔兰的六分之五脱离联邦,由此便有了今日的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亦有14块海外领地,为往日帝国的遗留部分。大英帝国在1921年达到其巅峰,拥有全球22%的领土,是有史以来面积最大的帝国。英国在语言、文化和法律体系上对其前殖民地保留了一定的影响力,因而吸引許多以前英聯邦的移民前來居住。 英国为发达国家,以名义GDP为量度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以购买力平价为量度为世界第九大经济体。英国同时还是世界首个工业化国家,在1815年-1914年为世界第一强国,现今仍是強國之一,在全球范围内的经济、文化、军事、科技和政治上有显著影响力。英国为国际公认的有核国家,其军事开支位列全球第五 (IISS)。自1946年以来,英国即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而自1973年以来即为欧洲联盟(EU)及其前身欧洲经济共同体(EEC)的成员国,同时还为英联邦、欧洲委员会、七国财长峰会、七国集团、二十国集团、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2016年英國脫離歐盟公投中,英国民众决定脱离欧盟,但因間接影響全球經濟,所以並未得到多數國家支持。.

新!!: 保罗·凯恩和英国 · 查看更多 »

英镑

英镑(記號:£)是英国国家货币和货币单位名称。英镑主要由英格蘭银行发行,但亦有其他發行機構。最常用於表示英镑的符号是£。国际标准化组织为英镑取的ISO 4217货币代码为GBP(Great British Pound)。 除了英國,今日海外領地的貨幣也以鎊作為單位,與英鎊的匯率固定為1:1。.

新!!: 保罗·凯恩和英镑 · 查看更多 »

雪鞋

雪鞋(Snowshoes,也译作雪掌、熊掌鞋、踏雪板、雪套),是用于在雪地上行走的鞋具。雪鞋通过将人体的重量分散在更大的区域,从而避免在行走的时候完全的陷入雪地当中。 传统雪鞋使用硬木材质,配以绷的网。除增大接触面积以分散重量外,雪鞋的前端也会做上翘处理以提供机动性。为避免行走时碰到的雪在雪鞋上堆积,生牛皮被绷制成网格,此外还有一个绑定系统用以固定雪鞋和脚部。虽然部分现代的雪鞋也使用类似的设计,但绝大多数会使用轻质金属、塑料以及化纤材质的材料来制作。 雪鞋对北美的皮毛贸易商及猎人等生活在积雪很深且有经常性降雪区域的人来说,曾是非常重要的工具。现在则是等需要进入积雪区域,而积雪厚度又使得摩托化车辆无法进入的情况下的人的必需品。目前雪鞋主要用于娱乐用途。遠足及跑步的人们会穿上雪鞋以在冬季继续活动。雪鞋很容易上手,在合适的情况下也相对安全,亦是一个投入不大的娱乐活动。但需注意的是,在结冰及陡峭地形下穿雪鞋相对危险。.

新!!: 保罗·凯恩和雪鞋 · 查看更多 »

雷尼湖

雷尼湖(Rainy Lake,lac à la Pluie)是位於美國和加拿大邊境的湖泊,面積894平方公里(345平方公里)。 雷尼湖位於明尼蘇達州國際瀑布城的水力發電廠水壩附近,因此水位受當局監察。 雷尼湖是釣魚熱點,很多小島上都有釣魚休閒區和渡假屋,旅遊業是當地的主要經濟支柱。 Category:美国湖泊 Category:加拿大湖泊 Category:明尼蘇達州地理 Category:安大略省地理 Category:淡水湖 Category:美加邊界 Category:北美洲跨國湖泊.

新!!: 保罗·凯恩和雷尼湖 · 查看更多 »

探险家

探险家是为了探测新事物等目的而深入危险或不为人知的地方进行探索的人。探险者通常是来自一个国家或文明最先到达某地方的人。也可以指冒险家、旅行家或者职业航海家、飞行员等等。 探险的目的因人而异,可能包括军事、商业、学术、旅行、宗教等各种因素。.

新!!: 保罗·凯恩和探险家 · 查看更多 »

桑德湾 (安大略省)

#重定向 桑德湾.

新!!: 保罗·凯恩和桑德湾 (安大略省) · 查看更多 »

欧洲

欧罗巴洲(Ευρώπη),简称欧洲,字源於希臘神话的「欧罗巴」(Ευρώπης),是世界第六大洲,面积,人口742,452,000(2013年),是世界人口第三多的洲,僅次於亚洲和非洲,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70人,共有50個已獨立的主權國家。 欧洲东以烏拉山脈、烏拉河,东南以裏海、高加索山脉和黑海與亞洲為界,西、西北隔大西洋、格陵兰海、丹麦海峡与北美洲相望,北接北極海,南隔地中海与非洲相望。 歐陸最北端是挪威的北角,最南端是西班牙的马罗基角,欧洲是世界上第二小的洲、大陆,僅比大洋洲大一些,其與亞洲合稱為亚欧大陆,而與亞洲、非洲合稱為歐亞非大陸。 通常,根据政治、经济、文化或实际考虑,欧洲的边界线并不总是一样的。这就使得人们产生了几个不同“欧洲”的观念。.

新!!: 保罗·凯恩和欧洲 · 查看更多 »

水彩画

水彩画是用水调和透明颜料作画的一种绘画方法,簡稱水彩。.

新!!: 保罗·凯恩和水彩画 · 查看更多 »

民族学

民族學(Ethnology,源自ἔθνος,意指“民族,國族,種族”)是人類學的分支。本學科比較與分析人類的族群、種族與(或)國家群體之間的起源、分布、技術、宗教、語言與社會結構。 相較於民族誌——透過直接接觸單一群體的文化,對其進行研究,民族學採用民族誌研究者曾撰述的內容,並比較與對比不同的文化。民族學此名稱由亞當·寇拉(Adam Franz Kollár)所創,1783年他於維也納出版《匈牙利帝國歷史與憲法的舒適設施》("Amenities of the History and Constitutional Law of the Kingdom of Hungary.", Historiae ivrisqve pvblici Regni Vngariae amoenitates)一書中,使用與界定這個術語 。寇拉對於語言學與文化多樣性的興趣是由幾個源頭所觸發的,包括他的家鄉多語言的匈牙利王國,他在該帝國的斯洛伐克人地區的淵源,而且藉由在鄂圖曼土耳其帝國在更遙遠的巴爾幹半島逐漸撤退之後所萌生的一些轉變。 民族學的目標,包括人類歷史的重建、文化不變成分的陳述(例如所謂的亂倫禁忌與文化變遷),以及關於「人類本質」的歸納論述(自從19世紀以來,這受到許多哲學家的批評,例如黑格爾、馬克斯、結構主義等)。世界民族學某些部份,是沿著一些獨立的調查與教育學說的路徑而發展的,隨著文化人類學逐漸成為優勢學科(特別是在美國),以及社會人類學在英國的發展。在民族學、文化人類學與社會人類學這三個術語之間的區別變得越來越模糊。自從18世紀晚期,民族學已被認定為一門學術領域,特別是在歐洲,而且有時被認定為任何對於人類群體的比較研究。 15世紀,歐洲人「發現新大陸」,對於異族的新興趣方面,扮演一個重要角色,他者往往被當成野蠻人,他們有的被視為殘忍的野蠻人,有的被視為「高貴的野蠻人」。因此,文明以一種二元論方式對立於野蠻,這種古典對立構成了更普遍由人們所共有的我族中心主義(ethnocentrism)。民族學的進展,例如李維史陀的結構人類學,引發對於某些直線發展概念的批評,或批評「有歷史的社會」與「沒有歷史的社會」間的虛假對立,這種對立過度依賴於一套將歷史視為由累積性的成長所構成的,這是一種有侷限的歷史觀。 李維史陀經常將蒙田探討食人風俗的文章,視為一篇民族學早期例子。李維史陀透過一套結構主義方法,目標在於探索人類社會中普遍的不變成分,他相信其中最主要的是亂倫禁忌。然而,這種文化普遍性的主張,已由十九與二十世紀的許多社會思想家所批評,包括卡爾·馬克思、弗里德里希·尼采、米歇爾·傅柯、路易·皮埃爾·阿爾都塞與吉爾·德勒茲等人。.

新!!: 保罗·凯恩和民族学 · 查看更多 »

油画

油畫,指用干的油調配的顏料所作的繪畫。油畫在中國有悠久的歷史,漢代有油帛的記載,明代《髯飾錄》記載了諸種油畫技法。油畫在歐洲文藝復興以後兴盛起来,並傳播到各地。歐洲油畫一說大約15世紀時由荷蘭人發明,一說由中國傳入,其說待訂。 傳統油画以亚麻子油调和颜料稱為油彩繪制。在经过处理的布或板上作画,因为油画颜料乾后不变色,多种颜色调和不会变得肮脏,画家可以画出丰富、逼真的色彩。油画颜料不透明,覆盖力强,所以绘画时可以由深到浅,逐层覆盖,使绘画产生立体感。油画适合创作大型、史诗般的巨作。成为西方绘画史中的主体绘画方式,现在存世的西方绘画作品主要是油画作品。绝大部分壁画作品也是用油画颜料和创作方式制作的。19世纪后期,由于科技发展,许多新材料应用于油画领域,如丙烯颜料或油漆而不局限於狹義的油彩等。.

新!!: 保罗·凯恩和油画 · 查看更多 »

法国

法兰西共和国(République française ),簡稱法国(France ),是本土位於西歐並具有海外大區及領地的主權國家,自法蘭西第五共和國建立以來实行单一制與半总统制,首都為歐盟最大跟歐洲最大的文化與金融中心巴黎。該國本土由地中海一直延伸至英倫海峽及北海,並由萊茵河一直延伸至大西洋,整體呈六角狀。海外领土包括南美洲的法属圭亚那及分布于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的诸岛屿。全国共分为18个大区,其中5个位于海外。法国與西班牙及摩洛哥為同時擁有地中海及大西洋海岸線的三個國家。法國的国土面积全球第四十一位,但卻為歐盟及西歐國土面積最遼闊的國家,歐洲面積第三大國家。 今日之法国本土于铁器时代由高卢人(凯尔特人的一支)征服,前51年又由罗马帝国吞并。486年法兰克人(日耳曼人的一支)又征服此地,其于该地域建立的早期国家最终发展成为法兰西王国。法国至中世纪末期起成为欧洲大国,國力於19-20世紀時達致巔峰,建立了世界第二大殖民帝國,亦為20世紀人口最稠密的國家,現今則是众多前殖民地的首選移民国。在漫長的歷史中,法國培養了不少對人類發展影響深遠的著名哲學家、文學家與科學家,亦為文化大国,具有第四多的世界遺產。 法國在全球範圍內政治、外交、軍事與經濟上為舉足輕重的大國之一。法國自1958年建立第五共和国後經濟有了很大的發展,政局保持穩定,國家體制實行半總統制,國家經由普選產生的總統、由其委任的總理與相關內閣共同執政。1958年10月4日,由公投通過的國家憲法則保障了國民的民主權及宗教自由。法國的建國理念主要建基於在18世紀法國大革命中所制定的《人權和公民權宣言》,此乃人類史上較早的人權文檔,並對推動歐洲以至於全球的民主與自由產生莫大的影響;其藍白紅三色的國旗則有「革命」的含義。法國不僅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亦是歐盟始創國。該國國防預算金額為全球第5至6位,並擁有世界第三大核武貯備量。法國為发达国家,其GDP為全球第六大經濟體系,具備世界第十大購買力,並擁有全球第二大專屬經濟區;若以家庭總財富作計算,該國是歐洲最富有的國家,位列全球第四。法國國民享有高生活質素,在教育、預期壽命、民主自由、人類發展等各方面均有出色的表現,特別是醫療研發與應用水平長期盤據世界首位。其國內許多軍備外銷至世界各地。目前,法国是。.

新!!: 保罗·凯恩和法国 · 查看更多 »

温尼伯

温尼伯(Winnipeg;),加拿大當地漢語人士稱之為溫尼辟,座落於草原三省東緣,是加拿大第八大城市,也是馬尼托巴省省会和该省最大城市,半數以上的曼尼托巴省人口集中於此,现有人口约71万。溫尼伯的名字源於當地原住民的克里語,意為“渾水”。溫尼伯在地理上屬於西加拿大。它是一個運輸、經濟、製造業、農業與教育的重鎮。同時也是西加拿大的重要交通樞紐,距美国邊境仅96公里。1738年,法國商人在此建立第一個貿易站,在這之前,溫尼伯已成為原住民諸部落的貿易中心。1812年,一批蘇格蘭移民在此定居。1873年,城市人口增至1869人。 溫尼伯的經濟由金融、製造、餐飲、文化及旅遊組成。城內有理查德森國際機場。由北美一級鐵路構築的城市鐵路東西通往加拿大各省,向南則駛往美國。以溫尼伯為主場的體育隊有:溫尼伯藍色轟炸機隊(加拿大式橄欖球)、溫尼伯噴射機隊(冰球)及溫尼伯黃金眼隊(棒球)。坐落在溫尼伯的大學及學院有:曼尼托巴大學、溫尼伯大學、加拿大門諾會大學、聖伯尼菲斯大學及紅河學院。 溫尼伯擁有不同種群的人口,其中菲律賓人占總人口的比例數在加拿大全國為最高,他加祿語也成為城市中使用比例最高的非英語第二語言。然而,其人口的絕大多數仍由歐洲裔構成(如烏克蘭人、俄羅斯人、德國人)。其中十分之一以法語為母語。溫尼伯亞裔在市中心也建立了唐人街。.

新!!: 保罗·凯恩和温尼伯 · 查看更多 »

温哥华堡

溫哥華堡位於哥倫比亞河,是19世紀毛皮貿易的前哨基地,並擔當了哈德遜灣公司在哥倫比亞區的總部。以喬治·溫哥華船长之名來命名,該堡壘位於現今華盛頓州温哥华哥倫比亞河的北岸,鄰近俄勒岡州波特蘭。今天,堡壘連內部建築的真實比例的仿製品被重新修建和對公眾開放。.

新!!: 保罗·凯恩和温哥华堡 · 查看更多 »

溫哥華島

温哥华岛(Vancouver Island:Île de Vancouver)位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的西南隅。该岛長约460公里(285英里),宽50-80公里(30-50英里),面积达31,285平方公里(12,221平方英里),是北美大陆西海岸最大的岛屿,也是世界第四十三、加拿大第十一大岛屿。该岛名字得自于乔治·温哥华,这位前英国皇家海军官员於1791年到1794年间考察了整个东北太平洋海岸。根据2011年的统计,温哥华岛总人口为759,366人,其中近一半(344,615人)居住在该岛南端的维多利亚。岛上其它主要城市还包括纳奈莫(Nanaimo)、艾伯尼港(Port Alberni)、考特尼(Courtenay),以及坎贝尔里弗(Campbell River)等。而卑詩省第一大城市温哥華並不在温哥華島上。温哥華市位於北美大陸,而温哥華島是一個外島,兩者全無關係,只有名稱上的雷同,因為兩地皆為探險家喬治·温哥華所發現。.

新!!: 保罗·凯恩和溫哥華島 · 查看更多 »

浪漫主义

浪漫主義(Romantik;Romantisme;Romanticism)是開始於18世紀德國的藝術、文學及文化運動,發生於1790年工業革命開始的前後。浪漫主義注重以強烈的情感作為美學經驗的來源,並且開始強調如不安及驚恐等情緒,以及人在遭遇到大自然的壯麗時所表現出的敬畏。浪漫主義是對於啟蒙時代以來的貴族和專制政治文化的顛覆,以藝術和文學反抗對於自然的人為理性化。浪漫主義重視民間藝術、自然以及傳統,主張一個根基於自然的知識論,以自然的環境來解釋人類的活動,包括了語言、傳統、習俗。浪漫主義受到了啟蒙運動的理念影響,也吸收了中世紀文化復古的藝術成分。 法國大革命和工業革命裡發生的事件和其背後的意識形態也影響了浪漫主義運動。浪漫主義致力於宣揚那些在他們看來被忽略了的英雄個人所達成的成就,它正當化了個人的藝術想像力,並將其作為最重要的美學權威之一,突破了對於藝術的傳統定義。浪漫主義對於歷史和自然題材的強烈訴諸,便是形成這種理念的基礎。.

新!!: 保罗·凯恩和浪漫主义 · 查看更多 »

新奥尔良

新奧爾良(New Orleans,,,或;La Nouvelle-Orléans )舊譯紐柯連,是美国主要的港口城市,位于路易斯安那州的南部,同时也是该州最大的城市。行政上與奧爾良县(Orleans Parish)同域。 新奥尔良因为其数目众多的法式建筑、克里奥尔美食和丰富的音乐形式(爵士乐的诞生地)而闻名,也被人称为“美国最独特的城市”。.

新!!: 保罗·凯恩和新奥尔良 · 查看更多 »

意大利

意大利共和国(Repubblica Italiana),通稱意大利(Italia),是一個歐洲主权國家,主要由位於南歐的靴型亞平寧半岛及两个地中海岛嶼西西里岛和撒丁岛所组成,國際代碼為IT。意大利北方的阿尔卑斯山地区与法国、瑞士、奥地利以及斯洛文尼亚接壤,其领土包围着两个微型国家——圣马力诺和梵蒂冈,而在瑞士擁有座落於盧加諾湖湖畔的意大利坎波內這個境外領土。全国行政上划分为20个大区(其中5个為自治区)、110个省與8,100个城市。首都為罗马,意大利王国在1870年將首都設置在此,而都灵(1861年-1865年)及-zh-hans:佛罗伦萨;zh-tw:佛羅倫斯;-(1865年-1870年)也曾是意大利王國的首都。根据2014年统计,意大利人口大约为6,079.5萬,領土面積約為301,338平方公里,人口密度约每平方公里201.7人,屬於溫帶氣候。意大利是歐洲人口第5多的國家,人口在世界上排名第23位。意大利因其拥有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为数众多的人类文化遗产(世界遺產數目排名全球第一)而被称为美丽的国度(Belpaese)。 現今的意大利地區是以前歐洲民族及文化的搖籃,曾孕育出羅馬文化及伊特拉斯坎文明,而意大利的首都羅馬,幾個世紀以來都是西方世界的政治中心,也曾經是羅馬帝國的首都。當羅馬帝國殞落後,意大利遭受了多次外族入侵,包括倫巴底人、東哥德人等日耳曼民族,之後還有諾曼人等。东罗马帝国曾一度重新占领意大利地区。在14世紀後,意大利轉而成為文藝復興的發源地 ,而文藝復興對歐洲影響深遠,讓歐洲思想前進了一大步。義大利過去分裂為許多王國與城邦,但是最終在1861年完成統一。其巅峰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刚开始之前,義大利變成一個殖民帝國,把勢力範圍延伸到利比亞、厄利垂亞、-zh-hans:意属索马里兰;zh-hk:意屬索馬利蘭;zh-tw:義屬索馬利蘭;-、衣索比亞、阿爾巴尼亞、羅德島與十二群島,而且擁有中國天津的租界。 意大利也在政治、文化、科學、醫療衛生、教育、體育、藝術、時尚、宗教、料理、電影、建築、經濟及音樂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影響力。米蘭是意大利的經濟及工業中心,根據2009年全球語言監察組織(Global Language Monitor)的資料,它也是世界時尚之都。在2007年造訪意大利的遊客人數位居世界第5位,總共超過4,370萬人次的國際遊客造訪,而羅馬則是歐盟國家中第3多遊客造訪的城市,也被認為世界上最美麗的十大古城之一。威尼斯則被認為是世界上最美麗的城市,《紐約時報》形容它「無疑是世界上最美麗的人造城市」。 意大利共和国是一個議會制民主共和國,是一個已開發國家,世界七大工業國之一,生活質量指數則在世界排名第8名, Economist, 2005。意大利在2014年人類發展指數列表中則名列第26位,並擁有高度人均國內生產總額。根據國內生產總額與購買力平價國內生產總值的數據,意大利分別是世界第8大與第10大經濟體。意大利的政府預算金額則是位居世界第5位。意大利是北大西洋公約和歐盟的創始會員國,也是八大工業國集團、20國集團和歐洲四大經濟體成員之一。意大利也参与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世界貿易組織、歐洲議會、西歐聯盟及歐洲創新中心(Central European Initiative)。意大利也參加申根協議,也是世界世界國防預算金額第9高的國家且分享北約的核武器。 意大利在歐洲及全球的軍事、文化和外交事務扮演重要的角色,首都羅馬則是世界上對於政治及文化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城市,世界上許多著名的機構,例如國際農業發展基金會(International Fund for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全球在地論壇(Glocal Forum)、世界糧食計劃署及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的總部都設在羅馬。意大利也擁有较高的教育指數、勞動力人口及慈善捐助金額。人均預期壽命排名世界第11位。醫療保健系統在2000年被世界衛生組織評比為世界第2。意大利也是一個全球化的國家。意大利的國家品牌價值在2009年名列世界第6位。意大利在藝術、科學和技術上擁有悠久的傳統,且至2017年共有53处世界遺產,是擁有最多世界遺產的西方國家。.

新!!: 保罗·凯恩和意大利 · 查看更多 »

普雷斯顿

普雷斯顿(英语:Preston),是英格兰兰开夏郡(Lancashire)郡治所在地。位于英格兰西北部,国际大都市曼彻斯特和利物浦旁边。普雷斯顿于2002年获得城市地位,城市人口数量为131000人,普雷斯顿大市人口为313322人。是英格兰西北部第三大城市,其悠久的历史可追溯到1179年。英国中央兰开夏大学坐落在此。普雷斯顿市同时也是北英格兰最受人钟爱的城市之一,该市是北英格兰重要而繁华的商业、购物和娱乐中心。 普雷斯顿是英国英格兰西北区域兰开夏郡里布尔河畔的城镇,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其他英国北部地区的城市类似,普雷斯顿也面临后工业化的问题。普雷斯顿在2002年获得了城市地位。普雷斯顿的教堂是颇为著名的景点。市内设有哈里斯博物馆。普雷斯顿的圣Walburge教堂由Hansom Cab设计,是英国最高的尖顶教堂。英国最早的高速公路也位于这裡。普雷斯顿有著强大的基督教传统。市内有各大教会的机构。圣约翰大教堂是一座规模颇大的教堂。世界上首个摩门教在美国以外的教会也位于普雷斯顿。零售业是普雷斯顿重要的产业。市内也有博物馆。.

新!!: 保罗·凯恩和普雷斯顿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保罗·凯尼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