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何元述

指数 何元述

何元述,字元孝(元礼),號小洛,福建省泉州府晉江縣人。明朝政治人物。 嘉靖十一年(1532年)壬辰科第三甲進士。任惠州府教授,升任国子监博士。迁南京户部主事,出为广东佥事。进湖广参议,升广东副使,之后辞职归乡,卒年八十九。.

10 关系: 举人会试何雄具慶下国子监福建省泉州府惠州府易经晉江縣

举人

舉人,為一種士人的身份,等級在生員之上。雅稱「孝廉」、「發解」、「發達」、「鄉進士」、「鄉先進」、「鄉進」等對入京師參與會試的舉人雅稱為-zh-hant:公車;zh-hans:公车-。明清時俗稱「老爺」。.

新!!: 何元述和举人 · 查看更多 »

会试

會試是中国、朝鮮、越南科舉制度中的中央考试。於正科每三年一次或恩科鄉试之次年春季,即--、辰、未、戌年春季,由禮部举行,又稱為「禮闈」、「春闈」,考三場,每場三日。報考資格須為舉人,包括已任官之舉人。赴試舉人都享有公家車船駁送待遇,稱為「公--車」。會試錄取者為贡士,第一名為「會元」,前十名稱為「元魁」,十一至二十名稱為「會魁」。會試後贡士再由殿试複試依成绩分甲赐等第,成為進士。.

新!!: 何元述和会试 · 查看更多 »

何雄

何雄(),湖北安陆人。1990年7月参加工作,1998年12月加入中共。上海交通大学工程力学系工程力学专业本科毕业,华中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西方经济学专业经济学博士学位。.

新!!: 何元述和何雄 · 查看更多 »

具慶下

#重定向 三代存歿.

新!!: 何元述和具慶下 · 查看更多 »

国子监

国子监是中国隋代以后、朝鮮半島高麗王朝、越南的中央官学,為中國古代教育體系之最高學府;同時作為當時國家教育的主管機構,隸屬禮部。國子監具有一定程度的監國功能,可以彈劾官員和國政,儘管這功能自宋朝以後已不甚明顯,而國子監自創建以來最明顯的三個功能則是:協助國家舉行科舉考核;負責對國家最優秀學子的教育工作;規管士子的德行、操守。.

新!!: 何元述和国子监 · 查看更多 »

福建省

福建省(Hók-gióng;Hok-kiàn;Fuk-kien),簡稱閩,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東南沿海的一个省,省会福州。东西最寬約為480公里,南北最長約為530公里,陆域面积12.4万平方公里。東北與浙江省毗邻,西、西北與江西省接界,西南與廣東省相連,东隔臺灣海峽與臺灣相望。福建省下辖1个副省级城市和8个地级市及平潭综合实验区。 福建地理特点是“依山傍海”。福建多山,全省山地丘陵面积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90%;这些山地多为森林所覆盖,使得福建的森林覆盖率达62.96%,居全国第一。福建的大陆海岸线长度居全国第二位,海岸曲折,岛屿众多。而且由于福建位于东海与南海的交通要冲,是历史上海上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的起点,也是海上商贸集散地,和中国其他地方不同,福建沿海的文明是海洋文明而内地客家地区是农业文明。《福建统计年鉴2007》,中国统计出版社,第一章《综合》:基本省情 福建经济总量位居全国第10位,是中國经济发展最快的省份之一。2014年12月12日,国务院决定设立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福州片区共31.26平方公里、平潭片区共43平方公里,厦门片区共43.78平方公里),继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后,中国第二批三个自由贸易试验区之一。福建旅游资源丰富,有武夷山、鼓浪屿、清源山、太姥山等自然风光和土楼、安平桥、三坊七巷等人文景观。 福建的民族组成比较单一,汉族占总人口的97.84%,畲族为最主要的少数民族,占总人口1%,还有少量回族、满族等,其它民族人口多为近现代迁居而来,比重极小。福建汉族内部语言文化高度多元,分化成多个族群。.

新!!: 何元述和福建省 · 查看更多 »

泉州府

泉州府是明清时期福建省下辖的一个府,範圍大概是今日的泉州、廈門與金門。.

新!!: 何元述和泉州府 · 查看更多 »

惠州府

惠州府,中国明朝时设置的府。 洪武元年(1368年)改惠州路置,治所在归善县(今广东惠州市)。辖境西起今广东九连山、罗浮山和潼湖,东有五华、兴宁及揭西西部地。也包括通行闽南语(福佬話)的海豐縣,陆豐。萬历六年(1578年)后府与县分治,归善县移治今惠州市东北,府治在今惠州市。 清代廣東省的行政區。衝,繁,難。隸惠潮嘉道。領州一,縣九:歸善縣、博羅縣、長寧縣、永安縣、海豐縣、陸豐縣、龍川縣、河源縣、和平縣、連平州。雍正十一年(1733年)割出五华、兴宁两地置嘉应州,辖境缩小。在1912年废。.

新!!: 何元述和惠州府 · 查看更多 »

易经

《易经》是中国漢族最古老的文獻之一,並被儒家尊為「五經」之始;一般说上古三大奇书包括《黄帝內经》、《易经》、《山海经》,但它们成书都较晚。《易经》以一套符号系统來描述状态的简易、变易、不易,表現了中国古典文化的哲学和宇宙观。它的中心思想,是以阴阳的交替变化描述世间万物。《易经》最初用於占卜和預報天氣,但它的影响遍及中国的哲学、宗教、医学、天文、算术、文学、音乐、艺术、军事和武术等各方面,是一部無所不包的巨著。自从17世纪开始,《易经》也被介绍到西方。在四庫全書中為經部,十三經中未經秦始皇焚書之害,它是最早哲學書。自從十七世紀開始,《易經》也被介绍到西方。 《易》原有三種版本:《连山》、《归藏》和《周易》,《连山》和《归藏》已经失传,一般所称《易經》即源於《周易》发展而來。 《易經》包括狭义的《周易》與《易传》。《周易》相传是依循周文王主編《易》的著述而來,成書大約在西周時期。由於隨時代演變,《周易》文字含義到了春秋戰國時代已經不便讀懂,因此孔子撰寫了「十翼」,後世又稱為《易传》並列入《易經》。.

新!!: 何元述和易经 · 查看更多 »

晉江縣

晋江縣,中国旧縣名。 唐朝开元八年(720年)析泉州南安县置,治所在今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以城中多刺桐樹,又稱瑞桐,以泉安鄉知名,故亦稱泉安,属泉州。 自唐代至清代为泉州、泉州路、泉州府首城,泉州三邑之一。宋朝时,晋江县管辖澎湖列岛(不含台灣島),是历史上中国政权首次对台湾地区进行的管辖,宋代时“澎湖”一名正式见于野史及方志,而史书上有汉人居住澎湖的确实记载始自南宋。 1951年晋江县治从泉州府城迁到青阳镇。1992年撤销晉江縣,改设晋江市。.

新!!: 何元述和晉江縣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