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6 关系: 大衛 (消歧義),安息日,安息日广场,德鲁兹派,信義宗,第一次中东战争,猶太會堂,牛津街,百倍之地,马龙尼礼教会,黎巴嫩,耶路撒冷,耶路撒冷邮报,掃羅,施内勒尔孤儿院,所羅門。
- 耶路撒冷街道
大衛 (消歧義)
大衛王是公元前10世紀以色列聯合王國的第二任國王。 大衛还可以指:.
安息日
安息日(שַׁבָּת,含有“休息,停止,終止”的意思)是猶太教每週一天的休息日,根据神的有关命令纪念神创世六日后休息的第七日。安息日在摩西获得的十诫中有明确指出。 根據摩西律法所定的安息制度,以色列人在每七天一次的聖日、每年幾個特定的日子、 每七年一次和每五十年一次的聖年,都必須守安息。猶太人每七天所守的安息日,按照猶太曆,是從星期五日落起到星期六日落。當安息日開始時猶太教徒會點起蠟燭,而時間按當地日落時間而定。安息日是一個喜慶的日子。它是一個記念上帝和思考生命的精神層面,並花時間陪伴家人的一天。現代社會的星期六作為多數國家的公眾假期,便是受此影響。.
查看 以色列列王街和安息日
安息日广场
安息日广场(כיכר השבת, Kikar HaShabbat)是以色列耶路撒冷一个重要的路口,五条街道在此交汇:北面的Yehezkel街、西面的以色列列王街,东面的百倍之地街,东南为斯特劳斯街,西南的 Yisha'ayahu 街。 从以色列建国以来,这个路口成为宗教和世俗犹太人之间为遵守安息日的问题发生摩擦的地点。在这个地方举行的集会和示威有时演变成暴力冲突。由于它的中央位置,该路口还是社区和节日活动的聚集地。.
查看 以色列列王街和安息日广场
德鲁兹派
德鲁兹派(الدرزية),是中东的一个源自于伊斯兰教什叶派的独立教派,属于什叶派伊斯玛仪派的一个分支,德鲁兹派的教义受到基督教和诺斯底主义等的影响,被伊斯兰正统教派视为异端。目前,该教派信徒主要分布在黎巴嫩、叙利亚、以色列、约旦以及北美、澳洲等地,人数在120万人至200万人之间,自称“穆瓦希敦”(阿拉伯语:مواحد)(信仰一神者),以德鲁兹星为象征。该教派信徒基本由阿拉伯人组成,说阿拉伯语黎凡特方言(Levantine Arabic)。.
查看 以色列列王街和德鲁兹派
信義宗
信義宗,或稱路德宗(Evangelisch-lutherische Kirchen,Lutheranism,也称:信義会、路德会、路德教派),為新教宗派之一,源自16世紀德國神學家馬丁·路德為革新天主教會發起的宗教改革運動,其神學思想成為改革運動的象徵。運動推行期間路德支持者雖與羅馬教宗及當時德國境內親教廷勢力發生各類衝突,但信義宗接受大公教會公認的三大信經《使徒信經》、《尼西亞信經》和《亞他拿修信經》。1580年,包括三大信經、《奧斯堡信條》、《奧斯堡信條辯護論》、《施馬加登信條》、《論教皇權與首位》、《馬丁路德博士大問答》、《馬丁路德博士小問答》和《協和信條》等認信文獻在內的《》(Concordia)為信義宗教義奠下理論基礎。 信義宗教會強調“因信稱義”,認為罪人單單藉上帝所賜的信心(Sola Fide)信靠耶穌基督而得救,是完全出於上帝恩典,而不是出於人的善功、行為,這有別於羅馬天主教與東正教認為人要蒙恩得救除信心外亦必須加上足夠的善功(“補贖”)之教義 。另外,信義宗認為聖經是信徒信仰生活唯一權威,否定天主教等關於聖經與教會傳統具同等地位的教導。與很多新教改革宗教會不同,信義宗保留許多大公教會禮儀和習俗 ,更強調教會聖餐和洗禮的重要性,認為這兩個聖禮與聖經中的福音信息一樣,都是上帝祝福人、向人施恩典的工具。 現時全球約有8000萬至1億信義宗信徒,當中最大的國際性教會組織世界信義宗聯會(Lutheran World Federation)於1947年成立。1993年,另外兩個國際性組織,國際路德會(International Lutheran Council)與世界路德宗認信聯會(Confessional Evangelical Lutheran Conference)亦相繼成立。.
查看 以色列列王街和信義宗
第一次中东战争
一次中东战争(英语:The first Middle East War,希伯来语: מלחמת העצמאות,阿拉伯语: النكبة)是1948年以色列为巴勒斯坦地區和阿拉伯国家之间发生的大规模战争,当时阿拉伯国家联合主动攻击以色列,它使以色列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将巴勒斯坦託管地的剩余地区分成分别由埃及和外约旦控制的地区。战争中有960,000名巴勒斯坦人逃离家园並沦为难民,战争激化了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以及阿拉伯国家和美、英的矛盾,从此中东战乱不断。.
猶太會堂
犹太教堂(或稱犹太會堂)的西文名稱是从希腊语συναγωγη而来,轉換成拉丁字母是synagogé,直译就是“聚会的场所”。各歐洲語言中稱呼類似,如法語和英語的synagogue,意大利語的sinagoga等。一般由一个主要的祈祷房间和另外几个比较小的研究和学习犹太教的经典《希伯来经》的房间组成。 许多教徒聚集在一起祈祷是犹太教的特点,理论上可以在除了不清洁的地方以外的任何地方祈祷,但根据犹太教律法,成年男人一天必须由10人以上聚集在一起祈祷三次,犹太教堂最早就是为了这个目的设立的。 犹太教堂不仅为了祈祷,还用于公共活动、成人和学龄儿童的教育等。依地语称犹太教堂为shul,就是从德语“学校”一词衍生出来的。 一般犹太教堂有两位领导,一位是大家公选出来维持教堂事务的主席,另一位是由主席选定的负责宗教事务的“拉比”(相当于西方的神父)。但有的教堂没有拉比。 传统的犹太教徒每天早晨、下午、傍晚要祈祷三次,在安息日和其他犹太教节日还要举行大型集体祈祷,根据不同的祈祷人分散在不同的房间,如儿童在一起,少年在一起,同一家庭在一起等,但现代比较开明的犹太教堂也改革为每星期只祈祷一次或两次。 许多犹太人并不去教堂,只是陪同几个固定的同伴在一个固定的房间内祈祷,也有在繁忙的商业公司工作的人自己祈祷。.
查看 以色列列王街和猶太會堂
牛津街
牛津街(Oxford Street),是英國倫敦的商業街道,由東向西走,共有3公里。 在12世紀至18世紀,牛津街為死刑犯行刑之地,絞刑架就在西端街頭大理石拱門處。 現在繁華的牛津街上,還時常有雜耍娛樂賣藝者。 牛津街是世界級名店的集中地,品牌旗艦店有馬莎百貨、HMV、Disney Store、Adidas運動用品等,,約有300家大型商場,是歐洲最繁華的街道之一。.
查看 以色列列王街和牛津街
百倍之地
倍之地(מאה שערים, Mea She'arim)是耶路撒冷最古老的犹太街区之一,现主要居民是哈雷迪犹太人,由旧伊舒夫建造。.
查看 以色列列王街和百倍之地
马龙尼礼教会
龍尼禮教會(敘利亞語:ܥܕܬܐ ܣܘܪܝܝܬܐ ܡܪܘܢܝܬܐ ܕܐܢܛܝܘܟܝܐ;阿拉伯語:الكنيسة الأنطاكية السريانية المارونية;拉丁語:Ecclesia Maronitarum),通稱馬龍派,是羅馬天主教会的一部分,為安提約基亞(安提阿或西敘利亞)禮拜儀式傳統的一個分支,是東儀天主教會的23個成員之一。該教會是完全與羅馬教宗共融的。而它是直屬羅馬教廷。現任馬龍尼禮安提阿宗主教為貝沙拉·布特羅斯·拉伊樞機。.
黎巴嫩
黎巴嫩共和国(لبنان;亞拉姆語:ܠܒܢܢ),位于亚洲西南部地中海东岸,习惯上称为中东国家。该国东部和北部与叙利亚接壤,南部与以色列(边界未划定)为邻,西濒地中海。 黎巴嫩是中東地區最西化的國家之一,這與它和基督教有着十分密切的歷史有關,境內更有人類最早一批城市與世界遺產,這些文明古蹟最古老的具有長達5,000多年的歷史,因而在旅遊業中相當著名。.
查看 以色列列王街和黎巴嫩
耶路撒冷
耶路撒冷(help,拉丁化:Yerushaláyim;help,拉丁化:al-Quds,漢譯:古都斯或古德斯,意為「神聖的」;唐朝時期的景教徒曾根據敍利亞語「Ūrišlem」譯作烏梨師斂)为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境内的一座城市,位於地中海和死海之间,是古代巴勒斯坦中部的全球宗教重镇,也是完整保留人类信仰文明演进史的一个历史城市。耶路撒冷同时是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三大亚伯拉罕宗教(或称「三大天启宗教」)的聖地。自公元前10世纪,所罗门王建成第一圣殿起,耶路撒冷一直是犹太教信仰的中心和最神圣的城市自從公元前10世紀:.
查看 以色列列王街和耶路撒冷
耶路撒冷邮报
《耶路撒冷邮报》(The Jerusalem Post)是以色列发行的一份英文日报。1932年12月1日由格申·阿格龙创办,最初名为《The Palestine Post》。一开始是一份左翼报纸,1980年代转向右翼。.
掃羅
掃羅(或譯撒烏耳、掃祿)可能指以下其中一人:.
查看 以色列列王街和掃羅
施内勒尔孤儿院
施内勒尔孤儿院又名“叙利亚孤儿院”(Syrisches Waisenhaus),是从1860年到1940年,在耶路撒冷开设的一所德国 新教 孤儿院。 这是十九世纪在耶路撒冷旧城以外建造的第一批建筑物之一,除此以外的其他建筑物还包括亚伯拉罕葡萄园、戈巴主教学校、平安居所和俄国大院 – 它们为耶路撒冷在19世纪的扩张铺平了道路。 这是一所为数以百计的阿拉伯孤儿和弃儿提供了学术和职业培训的慈善机构,其毕业生在耶路撒冷和中东传播了 "秩序、纪律和德语" 的哲学,也对整个区域的阿拉伯人口产生了强烈的影响。 叙利亚孤儿院是德国南部虔敬主义的产物,后者融合了圣经直译主义、理想主义和宗教个人主义。。 孤儿院向巴勒斯坦、叙利亚、埃及、埃塞俄比亚、亚美尼亚、土耳其、俄罗斯、伊朗和德国的孤儿孤女提供学术和职业培训,使毕业的学生熟练掌握 裁缝、制鞋、雕刻、木工、金工、陶器、装修、印刷、农业和园艺等手艺。1903年,在院内开设了盲人学校,包括宿舍、教室和实习作坊。孤儿院还经营自己的印刷厂和装订厂、面粉厂和面包店、洗衣及缝补店、木工作坊、陶器厂、树木和植物苗圃,以及砖瓦厂。孤儿院位于高地上,四周是高高的石墙,其独特的洋葱圆顶塔、多层建筑,以及装饰的立面,都体现在19世纪中叶欧洲基督教在耶路撒冷的势力和影响。 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孤儿院的占地面积已经增加到150英亩(600杜纳亩)Chinkis, Binyamin.
所羅門
所罗门(שְׁלֹמֹה),天主教汉译为撒罗满,阿拉伯语称为苏莱曼(سليمان)。根据《希伯来圣经》记载,曾是以色列耶路撒冷的一代帝王,後來在《古兰经》,則視之为先知。据《希伯來聖經》记载,所罗门王是大卫与拔示巴的儿子,以色列王國第三任君主,是北方以色列王国和南方犹大王国分裂前的最后一位君主。 据圣经记载,所罗门王是耶路撒冷第一圣殿的建造者,并有超人的智慧,大量的财富和无上的权力。但最后由于所罗门王的罪过(包括偶像崇拜和背弃神的旨意)导致在他的儿子罗波安执政时期王国发生了分裂。所罗门王还是后世许多文献和传说的主角。.
查看 以色列列王街和所羅門
另见
耶路撒冷街道
- 乔治王街 (耶路撒冷)
- 以色列列王街
- 希列街
- 斯特劳斯街
- 本耶胡达街 (耶路撒冷)
- 維亞多勒羅沙
- 雅法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