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伦理学
伦理学(ethics)也称为道德哲学或道德学,是对人类道德生活进行系统性思考和研究的学科;在此,「道德」被定義為一群人或一種文化所認可的所有行為準則。伦理学试图从理论层面建构一种指导行为的法则体系,并且对其进行严格的评判。 伦理学是哲学的一个主要分支学科,涉及到在正確行為與錯誤行為的概念督導下,人們應該怎樣過正常生活。「倫理」对应的英文用詞「ethics」來自於希臘文「ethos」,可以翻譯為「習俗」或「道德」,又可翻譯為「信念」。甚麼是正確或錯誤?甚麼是聰明或愚蠢?研究這些問題的學問統稱為「ethica」。在哲學裏,探討價值的學問稱為價值論,主要探討的是倫理學的價值與美學的價值。 倫理學主要分為四種研究領域:.
查看 人工意識和伦理学
知觉
知覺或感知(Perception)是外界刺激作用于感官时,腦对外界的整體的看法和理解,为我们对外界的感官信息进行组织和解釋。在认知科学中,也可看作一组程序,包括获取信息、理解信息、筛选信息、组织信息。與感覺不同,知覺反映的是由對象的各樣屬性及關係構成的整體。.
查看 人工意識和知觉
神经科学
經科學(neuroscience),又稱神經生物學,是專門研究神經系統的結構、功能、发育、演化、遗传学、生物化學、生理學、藥理學及病理學的一门科学。對行為及學習的研究都是神經科學的分支。 對人腦研究是個跨領域的範疇,當中涉及分子層面、細胞層面、神經小組、大型神經系統,如視覺神經系統、腦幹、腦皮層。 最高層次的研究就是結合認知科學成為認知神經科學,其專家被稱為認知心理學家。一些研究人員相信認知神經科學提供對思維及知覺的全面了解,甚至可以代替心理學。 神经科学致力于科学地研究神经系统。尽管神经科学学会成立于1969年,但是对于大脑的研究很早就已经开始。传统的神经科学是生物科学的一个分支。其研究范围包括对神经系统的结构,功能,进化史,发育,遗传,生理学,药理学和病理学研究,近年来神经科学的研究深度有了突破性成長,开始与其他学科有了越来越多的交叉与融合,如认知和神经心理学,精神疾病學,计算机科学,生物信息学,计算神经生物学,统计学,物理学,生物化学,犯罪學,医学科学和哲学陸續加入研究行列。 暫時最關心的課題是: .
查看 人工意識和神经科学
程序记忆
#重定向 内隐记忆.
查看 人工意識和程序记忆
稀疏分布式存储器
疏分布式存储器(Sparse Distributed Memory)1988年由Pentti Kanerval发明的用来模拟人类长期记忆的数学模型。该模型被用来存储和索引巨大量(2^bits)的信息(不关注信息的准确性),它使用模式来作为存储器地址,内容是通过地址的相似性来进行检索的。存储器地址全部在一个列表中,并且根据内容的相似性来进行检索。.
痛苦
痛苦(Suffering),一種廣泛的而複雜的人類感受,意指會讓人經驗性地感到不舒服、不快樂等負面情緒的任何事物,它通常與受傷,或會讓人受到傷害的威脅連結在一起。因為肉體受到傷害,而產生的痛苦感受,稱為疼痛(Pain)。 痛苦與人類的意識有關。 痛苦經常伴隨著過去的經驗。.
查看 人工意識和痛苦
脑
脑是由稱為神經元的神經細胞所组成的神经系统控制中心,是所有脊椎动物和大部分无脊椎动物都具有的一个器官,只有少数的无脊椎动物没有脑,例如海绵、水母、成年的海鞘与海星,它们以分散或者局部的神经网络代替。 许多动物的脑位于头部,通常是靠近主要的感觉器官,例如视觉、听觉、前庭系统、味觉和嗅觉。脑是脊椎动物身体中最复杂的器官。在普通人类的大脑皮质(脑中最大的部分)中,包含150-330亿个神经元,每一个神经元都通过突触和其他数千个神经元相连接。这些神经元之间通过称作轴突的原生质纤维进行较长距离互相联结,可以将一种称作动作电位的冲动信号,在脑的不同区域之间或者向身体的特定接收细胞传递。脊椎动物的脑由颅骨保护。脑与脊髓构成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的细胞依靠复杂的联系来处理传递信息。脑是感情、思考、生命得以维持的中枢。它控制和协调行为、身体内穩態(身体功能,例如心跳、血压、体温等)以及精神活动(例如认知、情感、记忆和学习)。 从生理上来说,脑的功能就是控制身体的其他器官。脑对其他器官的作用方式,一是调制肌肉的运动模式,二是通过分泌一些称为荷尔蒙的化学物质。集中的控制方式,可以对环境的变化做出迅速而一致的反应。 一些基本的反应,例如反射,可以通过脊髓或者周边神经节来控制,然而基于多种感官输入,有心智、有目的的动作,只有通过脑中枢的整合能力才能控制。 关于单个脑细胞的运作机制,现今已经有了比较详细的了解;然而数以兆亿的神经元如何以集群的方式合作,还是一个未解决的问题。现代神经科学中,新近的模型将脑看作一种生物计算机,虽然运行的机制和电子计算机很不一样,但是它们从周围世界中获得信息、存储信息、以多种方式处理信息的功能是类似的,它有点像计算机中的中央处理器(CPU)。 本文会对各种动物的脑进行比较,特别是脊椎动物的脑,而人脑将被作为各种脑的其中一种进行讨论。人脑的特别之处会在人脑条目中探讨,因为其中很多话题在人脑的前提下讨论,内容会丰富得多。其中最重要的,是与脑损伤造成的后果,它会被放在人脑条目中探讨,因为人脑的大多数常见疾病并不见于其他物种,即使有,它们的表现形式也可能不同。.
查看 人工意識和脑
镜像神经元
像神经元(mirror neuron)是指动物在执行某个行为以及观察其他个体执行同一行为时都发放冲动的神经元。因而可以说这一神经元“镜像”了其他个体的行为,就如同自己在进行这一行为一样。这种神经元已在灵长类、鸟类等动物身上发现。对于人脑来说,在前运动皮质、运动辅助区、第一躯体感觉皮质、顶叶下皮质等中都有找到了这类神经元。 镜像神经元于1992年被提出,一些科学家认为这是近些年来神经科学领域中最重要的发现之一。例如著名神经科学家维莱亚努尔·拉马钱德兰(Vilayanur S.
查看 人工意識和镜像神经元
陳述性記憶
陳述性記憶(Declarative memory,又名述說記憶、宣告記憶),有時也被稱為外顯記憶(Explicit memory),是人類長時記憶形式的一種。它指的是能夠明確想起某個事件或事實的一種記憶。跟它相對的,是程序記憶,或是內隱記憶,那是屬於無意識,不能被表述的記憶形式。.
查看 人工意識和陳述性記憶
法律
法律(Law) 是一種由規則組成的體系,經由社會組織來施與強制力量,規範個人行為。法律是一系列的規則,通常需要經由一套制度來落實。但在不同的地方,法律體系會以不同的方式來闡述人們的法律權利與義務。其中一種區分的方式便是分為歐陸法系和英美法系兩種。有些國家則會以他們的宗教法條為其法律的基礎。 學者們從許多不同的角度來研究法律,包括從法制史和哲學,或從如經濟學與社會學等社會科學的方面來探討。法律的研究來自於對何為平等、公正和正義等問題的訊問,這並不都總是簡單的。法国作家阿納托爾·法郎士於1894年說:「在其崇高的平等之下,法律同時禁止富人和窮人睡在橋下、在街上乞討和偷一塊麵包。」 在一個典型的三權分立國家中,創造和解釋法律的核心機構為政府的三大部門:公正不倚的司法、民主的立法和負責的行政。而官僚、軍事和警力則是執行法律,並且讓法律為人民服務時相當重要的部分。除此之外,若要支持整個法律系統的運作,同時帶動法律的進步,則獨立自主的法律專業人員和充滿生氣的公民社會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古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於西元前350年寫道:「法治比任何一個人的統治來得更好。.
查看 人工意識和法律
情节记忆
情節記憶(英語:Episodic memory)是「自傳式」的主觀記憶,這種記憶可能是人類獨有的,能與過去的特定 時間、地點 、連結的情感,以及其他相關聯的知識連繫起來,是個可以被明確指出的記憶 ,一個發生在過去特定時間和地點的個人經歷集合。例如,如果一個人記得他或她的6歲生日派對,這就是一個情節記憶,個人可時光倒流回朔發生在那個特定時間和地點的事件。 「記憶」”可分為兩個範疇,一種是陳述性記憶,另一種則是內隱記憶,語意記憶和情節記憶組成了陳述性記憶 , 「情節記憶」這個詞是由安道爾·圖威在1972年創造的,他指出「知道」跟「記住」之間的差別,「知道」包含了更多事實的成分在其中(語意),然而「記住」是個存在於對於過去(情節)的感覺。 情節記憶的本質是三種概念的交集,包含了對時間的主觀意識(或是心中感覺到的時間),連接著自我行為和自我意識 。情節記憶讓人能夠以心智,在過去、現在、未來的主觀時間中旅行。這種心智上的時間旅行,可以讓情節記憶的所有者(自我),能夠透過自我覺知為媒介,記得自己先前「想到的」經驗,以及去想自己可能的未來經驗。除了圖威提出的觀點外,另外有很多其他的研究也指出了情節記憶所必須要有的重要條件,其中包括視覺形象,敘事結構,語意訊息檢索和熟悉的情感。有實驗顯示,幼兒是先發展語意記憶,隨後才發展情節記憶。 幼兒可能要到三到四歲,情節記憶才能充份運作。被記錄到情節記憶裡的事件可以觸發「情節學習」,即在行為因某件發生過的事情而產生變化。例如,在被狗咬傷之後害怕狗就是情節學習的結果。情節記憶的主要組成部分是回憶的過程,回憶的過程會進而想起所有關於該特定事件的資訊或經驗。.
查看 人工意識和情节记忆
感覺
感觉(Feeling)是对客观现实个别特性(声音、颜色、气味等)的反映,由来自物质世界的一定刺激直接作用于有机体的一定感觉器官,如光线引起视觉,声波引起听觉;刺激在感官内引起的神经冲动,由感觉神经传导于大脑皮层的一定部位产生感觉。 感觉是感官、脑的相应部位和介于其间的神经三部分所联成的分析器统一活动的结果;无机界没有感觉,只有跟感觉类似的特性,即单纯的物理或化学反映;随着生命出现,产生了生物反映模式,即刺激感应性;刺激感应性已包括感觉的萌芽;正是在刺激感应性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感觉;动物感觉能力在进化中随分析器的专门化发展;人类的感觉在复杂的生活条件下和变革现实活动中得到高度发展;人与动物的感觉不同,动物的感觉只是自然发展的结果,人的感觉则包括社会发展的产物。 感觉属于认识的感性阶段,是一切知识的源泉;它同知觉紧密结合,为思维活动提供材料;感觉因分析器的不同分为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肤觉、运动觉、机体觉、平衡觉等。 人類可以用感覺去感受時間改變,感覺與時間應該是相對的,過份使用邏輯思考,因為自己一些時侯難以理解表面上不合邏輯的事情,容易被人誤導邏輯,但事實上那些事情是符合邏輯的事情,所以不能過份使用邏輯思考,要以邏輯加以感覺去思考。.
查看 人工意識和感覺
感质
感质(单数:quale,复数:qualia),也被称为感覺質、感受质或感受性等。英文一词源于拉丁文“某一种类”或“某一性质”。感质是一个被哲学用于所有感官现象的用词。这个词最早由20世纪初的美国哲学家Clarence Irving Lewis提出,使得感官感受现象正式进入了被争议与讨论的领域。 感质在精神哲学的重要性主要是為唯物主義者解釋二元论設下一個基本問題。大部分的辯論都是關於術語的定義,因為不同哲學家對於感质的特性作出懷疑,或強調某些特徵。因此,感质的性質和其存在是具爭議性的。.
查看 人工意識和感质
意识
意识是人对环境及自我的认知能力以及认知的清晰程度。科学家并不能给予一个确切的定义。约翰·希尔勒通俗地将其解释为:“从无梦的睡眠醒来之后,除非再次入睡或进入无意识状态,否则在白天持续进行的,知觉、感觉或觉察的状态”,现在意识概念中最容易进行科学研究的是在觉察方面。例如,某人觉察到了什么、某人觉察到了自我。有时候,“觉察”已经成为了“意识”的同义词,它们甚至可以相互替换。目前在意识本质的问题上还存有诸多疑问与不解,例如在自我意识方面。关于人类的心灵,神经科学界已经达成的共识是,人的心灵是神经网络中信息传递过程的涌现性质。现代对意识的研究已经成为了多個学科的研究对象。意识这个问题涉及到认知科学、神经科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社会学、哲学等。.
查看 人工意識和意识
另见
人工智能
意识
- 二元論 (精神哲學)
- 人工意識
- 全局工作空间理论
- 内省
- 双眼竞争
- 变化盲视
- 吠檀多
- 心灵实体
- 心物問題
- 意志
- 意識相關神經區
- 意识
- 意识的高阶理论
- 感情
- 感质
- 机能主义心理学派
- 潛意識
- 盲視
- 神经现象学
- 經驗
- 联觉
- 自生系统论
- 裂腦
- 认识
- 資訊統整理論
- 镜子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