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中外新闻七日报

指数 中外新闻七日报

《中外新闻七日报》是鸦片战争后香港英文《德臣报》上专辟的周末中文版。1871年3月11日创刊,每逢星期六刊发。由陈言(蔼亭) 主编。它以 “香港第一家沿着华人意旨而办的华文报” 自居。3月25日该报所刊 《告白》 称:对 “选译泰西近事,于国政民情、兵刑工商诸大端,无不采取”,而于 “中国近闻之尤关紧要者,亦复录之不遗”; 还强调说: “本馆设报之意,原不图弋利求本,惟欲中国士商益增识见,扩新耳目。” 它广登国际、国内和本港新闻,曾对普法战争和巴黎公社作过甚为详细的连续报道。同年4月15日起开始有评论,载有 《保民说》、《开煤矿论》、《金银矿论》、《劝人从善论》 等文。7月8日,刊载陈蔼亭所撰 《创设华字日报说略》 一文,阐述其新闻观点。1872年4月6日该报停刊,改出独立发行的《香港华字日报》。.

20 关系: 墨尔本小豬上海新报循環日報德臣西報王韬秘鲁申报电报華字日報香港麥當奴英国陈言汉语洋务派戈公振新闻报旧金山普法戰爭

墨尔本

墨尔本(Melbourne,缩写为MEL)简稱墨城,被華僑稱為新金山,是位于澳洲東岸維多利亞州南部的一座城市。墨尔本是维多利亞州首府和最大城市,亦是澳洲人口排名的第2大城市,也是世界最佳宜居城市的首榜。大墨尔本地區面積達到3858.1平方英里(9992.5平方公里),是全球最廣大的都會區之一。墨尔本中央商業區是整個大都會區的中心,經1993年的行政改制後,現時中央商業區人口約20,000。大墨尔本坐落於菲利普港灣旁,一直往內陸伸延。中央商業區位處港灣的北端,亦即是雅拉河河口灣。市民大多数居住在中央商業區周邊,大都會區截止2016年共有488萬人。都會區由墨尔本市及31個地方政府區域組成。 墨尔本曾经举办过1956年夏季奧運會和2006年英联邦运动会,被譽為「澳洲的文化首都」,同時亦是全國的文化、商業、教育、娛樂、體育及旅遊中心。墨尔本在服飾、藝術、音樂、電視製作、電影及舞蹈等潮流文化領域引領澳洲,甚至于全球該領域範圍都具備一定的影響力。墨尔本也是澳洲多民族文化的中心,拥有着为数众多的移民,目前华人人口已占墨尔本大都市总人口约10%。 2008年,墨尔本獲得英格蘭羅浮堡大學的全球化與世界級城市研究小組與網絡評為“第一YO級世界都市”。从2002年至今,墨尔本一直佔據由《經濟學人》選出的世界最佳居住城市的三甲位置,2011年到2017年更是连续七年夺冠。 墨尔本人在英文中被稱作為“”,城市的座右銘是“隨行聚力”。墨尔本是一座既繁华,又让人可以安静享受生活的城市。.

新!!: 中外新闻七日报和墨尔本 · 查看更多 »

小豬

小豬,也叫豬仔,可以指:.

新!!: 中外新闻七日报和小豬 · 查看更多 »

上海新报

《上海新报》1861年11月于上海成立的一家商业中文报纸,是上海也是中国新闻史上第一张中文报纸。.

新!!: 中外新闻七日报和上海新报 · 查看更多 »

循環日報

《循环日报》(Universal Circulating Herald),是香港第一份華人资本、華人主理的報紙,於1874年創刊。.

新!!: 中外新闻七日报和循環日報 · 查看更多 »

德臣西報

《德臣西報》(The China Mail),又名《中國郵報》、《德臣報》等,是香港的第二份報紙,也是香港發行時間最長、影響力最大的英文報紙。該報於1845年2月20日由英國資深出版商蕭德銳(Andrew Shortrede)創辦,並得到當時最大的鴉片商渣甸·勿地臣的支持;後於1974年停刊,前後發行了129年。該報的中文名稱乃得名於報紙的第二任主編德臣(Andrew Dixson),德臣富有辦報經驗。1905年,德臣西報有社評提出建立香港大學的建議。.

新!!: 中外新闻七日报和德臣西報 · 查看更多 »

王韬

王韬可以指:.

新!!: 中外新闻七日报和王韬 · 查看更多 »

秘鲁

魯共和國(República del Perú),通称秘魯(Perú),是南美洲西部的一个国家,北邻厄瓜多尔和哥伦比亚,东与巴西和玻利维亚接壤,南接智利,西濒太平洋,是南美洲國家聯盟的成員國。 秘鲁孕育了美洲最早人類文明之一的小北史前文明,以及前哥伦布时期美洲的最大国家印加帝国。16世纪,西班牙帝国征服印加帝国,建立秘鲁总督区,包含西班牙在南美洲的大部分殖民地。1821年独立后,秘鲁既经历了政治动荡、财政危机,也有出现政局稳定、经济发展的时期。 现在的秘鲁是总统制议会民主共和国,全国划分为25个地区。安第斯山脉纵贯国土南北,西部沿海地区则为干旱的平原,东部又有亚马孙盆地的热带雨林。秘鲁是发展中国家,人类发展水平为中等,全国约有50%人口生活在贫穷之中,主要经济活动有农业、渔业、矿业以及制造业(如纺织品)。 秘鲁人口估计为3,100万,民族包括印第安原住民、欧洲人、非洲人和亚洲人。官方语言是西班牙语,一些地区通用克丘亚语和其他印第安土著语言。各民族文化传统的融合在艺术、饮食、文学和音乐等领域创造了多元的表达方式。.

新!!: 中外新闻七日报和秘鲁 · 查看更多 »

申报

《申报》(Shun Pao)为近代中國发行时间最久、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报纸。原先全称《申江新报》,创刊于清同治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1872年4月30日),创办人为英商安纳斯脱·美查(Ernest Major)1949年5月2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上海后,因《申报》为中国国民党党产而宣布停刊。前后总计经营77年,共出版25600期。.

新!!: 中外新闻七日报和申报 · 查看更多 »

电报

电报是通信业务的一種,在19世紀初發明,是最早使用电进行通信的方法。電報大為加快了消息的流通,是工業社會的其中一項重要發明。早期的電報只能在陸地上通訊,後來使用了海底電纜,開展了越洋服務。到了20世紀初,開始使用無線電撥發電報,電報業務基本上已能抵達地球上大部份地區。電報主要是用作傳遞文字訊息,使用電報技術用作傳送圖片稱為傳真。隨著傳真機的廣泛使用,電報機現已式微。.

新!!: 中外新闻七日报和电报 · 查看更多 »

華字日報

《華字日報》是香港開埠初期的中文報章,為《中外新報》以後,香港第二份中文報紙。 1871年3月,陳靄庭受聘於《德臣西報》出任副主編,主持附印中文刊物《中外新聞七日報》,1872年4月17日該報獨立發行,初期每週出版三次。 陳靄庭在伍廷芳的支持下創辦了《華字日報》,當時《華字日報》提供清廷消息、以及粵、港兩地及海外的近聞。報上亦載有船舶消息、貨價行情、船期、政府憲示及告示等消息,當中包括政府招標通告及種牛痘的通告。早年商人已會在該報刊登正版告示、招股啟示及出版資訊。光緒末年,該報增加「廣智錄」,內容以雜文、中外軼事為主,又有「精華錄」,載有「談叢」、「粵謳」及「歌謠」。 不過,《華字日報》早期的新聞,幾乎不用標點符號,行句繁長,每則新聞只用一個「O」符號分隔,各則新聞推壓一起。隨著白話文運動冒起,行文風格才有轉變,加入標點外,每則新聞亦會另起一段。 1941年12月25日,日軍攻佔香港,該報停辦,1946年4月及6月雖曾兩度復刊,但礙於財困,同年7月1日又告停刊,從此絕跡香港報業。該報的材料,現時成為研究早年香港歷史、晚清局勢及辛亥革命的重要材料。.

新!!: 中外新闻七日报和華字日報 · 查看更多 »

香港

香港(簡稱港,雅稱香江;Hong Kong,縮寫作 HK、HKG)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個特別行政區之一,位於南海北岸、珠江口東側,北接廣東省深圳市,西面與鄰近的澳門特別行政區相距63公里,其餘兩面與南海鄰接。 全境由香港島、九龍和新界組成,其中香港島北為最發達地區;地理環境上則由九龍半島等大陸土地、以及263個島嶼構成「島嶼」以超過500平方米面积為標準,根據地政總署測繪處:,人口約741萬人(2017年底)。 1842年,大清國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永久割讓香港島;後再簽訂《北京條約》和《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分別割讓九龍和租借新界,這些由英國統治的地區構成現今香港的治理範圍。二戰期間,香港曾被日本佔領約三年零八個月。1997年7月1日,香港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國,並成立香港特別行政區,實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僅有國防、外交事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轄。 香港開埠前,未計九龍和新界,香港島已經是一個有數千人口的小島。英國人看中維多利亞港是一個水深港闊、四季不結冰,而且不在地震帶的天然良港。1842年,大清國在鴉片戰爭中戰敗後,分階段割讓和租借香港土地予英國,英國人開始統治及發展香港,使香港從一個荒蕪、地瘠山多且天然資源缺乏的小漁村,逐漸發展成一個轉口港,成為歐洲各國商船向中國進行鴉片及其他商品貿易的樞紐,而且不受清朝末年的亂局影響。同時,孫中山在香港先後成立興中會和同盟會,為後來推翻大清打下基礎。 太平洋戰爭期間,日本攻佔香港,佔領持續三年零八個月。1945年,日本投降,香港重光,英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香港基於殖民地身份和地理環境下,又一次避免受到中國長期戰亂影響;太平天國、軍閥割據、國共內戰、阶级鬥争、大跃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期間,大量中國難民逃港。香港在1970年代经济起飞,逐步發展成亞太地區之國際大都會及國際金融中心,獲譽為亞洲四小龍和紐倫港之一。根據《中英聯合聲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從1997年7月1日起在香港實行「一國兩制」的基本國策,《香港基本法》說明香港不實行社會主義,保持原有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除國防和外交由中國中央政府管理,香港實行高度自治,香港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終審權以及參與國際事務的權利。然而,近年香港人對特區政府及中國政府的信任度每況愈下,其高壓權威亦令「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及「一國兩制」遭到部份人士質疑。 香港是全球具有重要地位、以工商業為主的現代化國際金融、服務業及航運中心,連續24年蟬聯全球最自由經濟體,並以優良治安、廉潔社會、簡單稅制和健全的普通法制度而聞名於世,香港廉政公署,2016年12月1日,香港政府新聞網,2017年2月16日,因此有「東方之珠」的美譽。「亞洲國際都會」則為官方定位的香港品牌。香港同時為全球其中一個最安全、經濟最發達、生活水平最高、競爭力最高、最適宜居住Gulliver.

新!!: 中外新闻七日报和香港 · 查看更多 »

麥當奴

麥當奴爵士,KCMG,CB(Sir Richard Graves MacDonnell,),是英國派駐香港的第六任港督。麥當奴畢業於都柏林三一學院,其後加入殖民地部工作,期間歷任英國殖民地贊比亞、西印度、澳大利亞、加拿大的新斯科細亞等地總督,有殖民統治的行政和管理經驗。1872年任滿回國,被封爵士。1881年去世。.

新!!: 中外新闻七日报和麥當奴 · 查看更多 »

英国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简称联合王国(United Kingdom,缩写作 UK)或不列颠(Britain),中文通称英国(中文世界早期亦称英联王国),是本土位於西歐並具有海外領地的主權國家,英國為世界七大國之一,位于欧洲大陆西北面,由大不列颠岛、爱尔兰岛东北部分及一系列较小岛屿共同组成。英国和另一国家唯一的陆上国境线位于北爱尔兰,和爱尔兰共和国相邻。英国由大西洋所环绕,东为北海,南为英吉利海峡,西南偏南为凯尔特海,同爱尔兰隔爱尔兰海相望。该国总面积达,为世界面积第80大的主权国家及欧洲面积第11大的主权国家,人口6510万,为全球第21名及歐洲第3名。 英国为君主立宪国家,采用议会制进行管辖。其首都伦敦为全球城市A++级别和国际金融中心,大都会区人口达1380万,为欧洲第三大和欧盟第一大。现在位英国君主为女王伊丽莎白二世,1952年2月6日即位。英国由四个构成国组成,分别为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其中后三者在权力下放体系之下各自拥有一定的权力。三地首府分别为爱丁堡、加的夫和贝尔法斯特。附近的马恩岛、根西行政区及泽西行政区并非联合王国的一部分,而为王冠属地,英国政府负责其国防及外交事务。 英国的构成国之间的关系在历史上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英格兰王国通过1535年和1542年的《联合法令》将威尔士纳入其领土范围。1707年的条约使英格兰和苏格兰王国联合成为大不列颠王国,而1801年后者则进一步同爱尔兰王国联合成为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1922年,爱尔兰的六分之五脱离联邦,由此便有了今日的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亦有14块海外领地,为往日帝国的遗留部分。大英帝国在1921年达到其巅峰,拥有全球22%的领土,是有史以来面积最大的帝国。英国在语言、文化和法律体系上对其前殖民地保留了一定的影响力,因而吸引許多以前英聯邦的移民前來居住。 英国为发达国家,以名义GDP为量度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以购买力平价为量度为世界第九大经济体。英国同时还是世界首个工业化国家,在1815年-1914年为世界第一强国,现今仍是強國之一,在全球范围内的经济、文化、军事、科技和政治上有显著影响力。英国为国际公认的有核国家,其军事开支位列全球第五 (IISS)。自1946年以来,英国即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而自1973年以来即为欧洲联盟(EU)及其前身欧洲经济共同体(EEC)的成员国,同时还为英联邦、欧洲委员会、七国财长峰会、七国集团、二十国集团、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2016年英國脫離歐盟公投中,英国民众决定脱离欧盟,但因間接影響全球經濟,所以並未得到多數國家支持。.

新!!: 中外新闻七日报和英国 · 查看更多 »

陈言

陳言可以是,.

新!!: 中外新闻七日报和陈言 · 查看更多 »

汉语

漢語,又稱中文、華文、唐話、中國話等,是漢藏語系漢語族下之一種語文,為世界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目前世界有六分之一人口做為母語。漢語有多種分支语言,當中現代標準漢語為現行的漢語通用語,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通用语言(又稱為普通話)、以及中華民國的国语。此外,漢語還是聯合國官方語言之一傳統華人社會習慣稱之為「漢語」,本文一律以漢族慣稱「漢語」來表示,國際間常稱中文。其他稱呼僅限特定人群使用,請另見相關條目。,并被上海合作组织等国际组织采用为官方语言。 汉字是汉语的文字書寫系统,又称汉文、中文、华文、唐文,在中华民国又称为国文,是一种意音文字,表意的同時也具一定的表音功能。漢語属分析语,有声调。漢語包含書面語及口語兩部分,古代書面汉语称为文言文,现代书面汉语一般指使用現代標準漢語語法、詞彙的中文通行文体(又称白话文)。 对于汉语的分支语言,学界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将汉语定义为语言,并将官话、贛語、闽语、粤语、客家语、吴语、湘语七大语言定义为一级方言;另一种观点则将汉语视为语族,其下無法互相溝通的視為語言,如國際標準化組織就將漢語族分為13種語言:闽东语、晋语、官话、莆仙语、徽语、闽中语、赣语、客家语、湘语、闽北语、闽南语、吴语、粤语。.

新!!: 中外新闻七日报和汉语 · 查看更多 »

洋务派

洋务派,是指清朝末期統治階級内部在「洋務自強運動」中大力推行並付諸實施的清朝官員。與之相對應者是“頑固守舊派”。.

新!!: 中外新闻七日报和洋务派 · 查看更多 »

戈公振

戈公振(),原名紹發,字春霆,號公振。江蘇東台人。新聞記者、新闻学者。.

新!!: 中外新闻七日报和戈公振 · 查看更多 »

新闻报

新闻报可以指:.

新!!: 中外新闻七日报和新闻报 · 查看更多 »

旧金山

舊金山(San Francisco),正式名稱為舊金山市郡(City and County of San Francisco),是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亚州北部的都市,為加州唯一的行政區,中文--,亦別名「金門城市」、「灣邊之城」、「霧城」等。位於舊金山半島的北端,東臨舊金山灣、西臨太平洋,人口約86萬,為加州第四大城;其與灣邊各都市組成的舊金山灣區,人口總數達768萬,是僅次於大洛杉磯地區的美國西岸第二大都會區。 舊金山是北加州與舊金山灣區的核心都市,當地住有很多艺术家、作家和演员,在20世紀及21世紀初一直是美國嬉皮士文化和近代自由主義、進步主義的中心之一。舊金山也是聯合國的誕生地。舊金山是受歡迎的旅遊目的地,以其涼爽的夏季、多霧、綿延的丘陵地形、,以及金門大橋、纜車、惡魔島監獄及唐人街等景點聞名。此外,舊金山也是五大主要銀行及許多大型公司、机构的總部所在,其中又以互聯網產業為最,包括盖璞、太平洋瓦電公司、Yelp、Dropbox、Pinterest、Twitter、优步、爱彼迎、Mozilla、維基媒體基金會、克雷格列表、Salesforce.com等。.

新!!: 中外新闻七日报和旧金山 · 查看更多 »

普法戰爭

普法戰爭,在法國稱1870年法德戰爭(Guerre franco-allemande de 1870),在德國稱德法戰爭(Deutsch-Französischer Krieg),是普魯士為了統一德國,並與法國爭奪歐洲大陸霸權而爆發的戰爭。戰爭是由法國發動,最後以普魯士大獲全勝,建立德意志帝國告終。.

新!!: 中外新闻七日报和普法戰爭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