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努力恢复Google Play商店上的Unionpedia应用程序
传出传入
🌟我们简化了设计以优化导航!
Instagram Facebook X LinkedIn

中国驻德国大使列表

指数 中国驻德国大使列表

本列表为大清、中華民國、滿州國、中華人民共和國驻德国历任大使名录。.

在Google地图中打开

目录

  1. 65 关系: 卢秋田史明德大使姬鹏飞孫寶琦安致远宋之光中华书局中德关系中國駐英國大使列表中国驻德国大使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國中華民國與德國關係廕昌张大可张彤 (外交官)张海峰彭光伟德國駐華大使列表德国德意志帝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刘崇杰刘文岛呂宜文呂海寰兩德統一王国权王雨田王殊程天放納粹德國特命全權大使特命全權公使颜惠庆西德許景澄马叙生马灿荣魏宸组魏瑪共和國谭伯羽黃遵憲黄郛郭丰民蒋作宾陈东 (外交官)陈介李强奋... 扩展索引 (15 更多) »

  2.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德國大使
  3. 驻德国大使列表

卢秋田

卢秋田(),浙江省绍兴市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外交官。 1961年,毕业于外交学院外交和德语专业。1988年,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卢森堡大使。1995年,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罗马尼亚大使。1997年,接替梅兆荣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大使。2001年,由马灿荣接任。2003年,担任中国人民外交学会会长。.

查看 中国驻德国大使列表和卢秋田

史明德

史明德()出生于上海。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外交官。 2010年,接替吴恳,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奥地利大使。 2012年8月轉任駐德大使。.

查看 中国驻德国大使列表和史明德

大使

#重定向 特命全權大使.

查看 中国驻德国大使列表和大使

姬鹏飞

姬鹏飞()战争时期使用“吉洛”之名,山西省临晋县(今临猗县)东张镇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家、外交家。.

查看 中国驻德国大使列表和姬鹏飞

孫寶琦

孙宝琦(),字慕韩,浙江省杭州府钱塘县(今杭州市)人。清末民初政治家、外交官,曾任中华民国外交总长、国务总理。.

查看 中国驻德国大使列表和孫寶琦

安致远

安致远,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外交官。 1980年,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保加利亚大使。1983年,接替张彤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大使。1985年,由郭丰民接任。.

查看 中国驻德国大使列表和安致远

宋之光

宋之光(),广东番禺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家。 宋之光早年参加抗日战争,任广东抗战教育实践社党支部书记、新四军第1师政治部敌工部干事、苏中军区一分区4团政治处主任、第三野战军第11纵团政治处主任、团副政委、29军255团代理政委等职位。1950年,进入外交部,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东德)使馆二秘、一秘、参赞。1951年,任外交部西欧司副司长。1964年,再次奔赴东德,担任使馆参赞。1970年,担任中国驻东德大使、驻英国大使。1978年回国,任外交部部长助理兼西欧司司长。1982年,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日本国大使。1985年离任。.

查看 中国驻德国大使列表和宋之光

中华书局

中华书局,是一間整理出版中国古籍的专业出版社,也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出版社之一。於1912年1月1日成立,1949年8月後,分成三個部分:中國大陸、香港、臺灣,而中国大陆的中华书局又分成三个部分:北京中华书局、上海辞书出版社和上海中华印刷有限公司(即原中华书局印刷所)。.

查看 中国驻德国大使列表和中华书局

中德关系

中德关系(Chinesisch-deutsche Beziehungen)指中国和德国之间的外交关系。中德两国从19世纪末开始进行直接的交流。刚刚完成统一的德意志帝國参加了八國聯軍。之后,两国持续了大约30年的合作关系,直到阿道夫·希特勒联合日本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两国成为了敌对双方。二战之后,德国分裂为两个国家,在冷战中,西德属于美国阵营,而东德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属于苏联阵营。1990年,冷战进入尾声,兩德統一,两国关系进入迅速发展阶段。 目前中德關係被雙方定義為「全方位戰略夥伴關係」。.

查看 中国驻德国大使列表和中德关系

中國駐英國大使列表

本列表為大清、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英國大使列表。.

查看 中国驻德国大使列表和中國駐英國大使列表

中国驻德国大使馆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大使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设于德国的最高级别外交代表机构。中国最早於1877年起向柏林派驻外交代表。如今的大使馆位于马尔基兴河岸54号(Märkischen Ufer 54),毗邻柏林米特区的。这座始建于1988年的原总部大楼是在1999年至2001年间被改造为大使馆。现任驻德大使为自2012年8月起就职的史明德。.

查看 中国驻德国大使列表和中国驻德国大使馆

中華人民共和國

#重定向 中华人民共和国.

查看 中国驻德国大使列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

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是位於東亞的民主共和國,自1912年成立至1971年退出聯合國期間是中國的代表政權,之後則因主要國土位置與國際政治現狀而在國際上通稱「臺灣」。建政之初繼承原清朝統治的中國領土,至今未放棄主張自己為代表中國之唯一合法政府。1945年二戰結束後從日本接收臺灣。1949年因第二次國共內戰失去大部分中國領土的治權,現今實際管轄的領土(即自由地區)總面積36,197平方公里,包括臺灣本島及附屬島嶼(北方三島,蘭嶼,綠島等)、澎湖群島、福建沿海附屬島嶼(金門群島、馬祖列島、烏坵列島)與部分南海諸島(東沙群島,太平島,中洲島等),首都為臺北市.

查看 中国驻德国大使列表和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與德國關係

中華民國與德國關係是指中華民國與德意志聯邦共和國之間的關係。1913-1941年,兩國有官方外交關係但曾經中斷,二次斷交後由於德國分治與冷戰緣故,中華民國只與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西德)保持關係,直到兩德統一。目前均在對方首都互設具大使館性質的代表機構。.

查看 中国驻德国大使列表和中華民國與德國關係

廕昌

廕昌()字午楼(又作五楼),满洲正白旗人。清末民初軍事及政治人物,清末陆军大臣。.

查看 中国驻德国大使列表和廕昌

张大可

张大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外交官。 1985年,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捷克大使。1988年,接替马叙生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大使。1991年,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大使。.

查看 中国驻德国大使列表和张大可

张彤 (外交官)

张彤,原名张国光,河南信阳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 1961年7月,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刚果民主共和国大使。1969年,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巴基斯坦大使。1974年,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埃及共和国历任大使。1977年,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大使。后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外事局局长。.

查看 中国驻德国大使列表和张彤 (外交官)

张海峰

张海峰(),河北衡水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外交官。 早年参加抗日战争,后担任,中共宜昌地委书记兼宜昌市委书记、武汉人民政府秘书长兼中共武汉市委统战部长等职。1954年,担任三门峡工程局局长。 1964年,接替王国权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大使。1969年,由宋之光接任。1969年,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罗马尼亚大使。1973年,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塞内维亚大使。.

查看 中国驻德国大使列表和张海峰

彭光伟

彭光伟(),四川德阳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外交官。 早年参加抗日战争。1972年,接替宋之光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大使。1977年,由陈东接任。次年,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尼泊尔大使。1981年,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大使。.

查看 中国驻德国大使列表和彭光伟

德國駐華大使列表

本表列出德國駐大清及中華民國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歷任公使、大使。.

查看 中国驻德国大使列表和德國駐華大使列表

德国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简称德国(Deutschland),是位於中西歐的联邦议会共和制国家,由16个-zh-hans:联邦州; zh-hant:邦;-组成,首都与最大城市为柏林。其国土面积约35.7万平方公里,南北距离为876公里,东西相距640公里,从北部的北海与波罗的海延伸至南部的阿尔卑斯山。气候温和,季节分明。德国人口约8,180万,为欧洲联盟中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第二大移民目的地,仅次于美国。 在50万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晚期,海德堡人及其後代尼安德特人生活在今德國中部。自古典時代以來各日耳曼部族開始定居於今日德國的北部地區。公元1世紀時,有羅馬人著作的關於“日耳曼尼亞”的歷史記載。在公元4到7世紀的民族遷徙期,日耳曼部族逐漸向歐洲南部擴張。自公元10世紀起,德意志領土組成神聖羅馬帝國的核心部分。16世紀時,德意志北部地區成為宗教改革中心。在神聖羅馬帝國滅亡後,萊茵邦聯和日耳曼邦聯先後建立,1871年,在普魯士王國主導之下,多數德意志邦國統一成為德意志帝國,「德意志」開始做為國名使用。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和1918-1919年德國革命後,德意志帝國解體,議會制的威瑪共和國取而代之。1933年納粹黨獲取政權並建立獨裁統治,最終導致第二次世界大戰及系統性種族滅絕的發生。在戰敗並經歷同盟國軍事佔領後,德國分裂为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西德)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東德)。在1990年10月3日重新統一成為現在的德國。国家元首为联邦总统,政府首脑則为联邦总理。 德國是世界大國之一,其國内生產總值以國際匯率計居世界第四,以購買力評價計居世界第五。其諸多工業工程和科技部門位居世界前列,例如全球馳名的德國車廠、精密部件等,為世界第三大出口國。德國為發達國家,生活水平居世界前列。德國人也以熱愛大自然聞名,都市綠化率極高,也是歐洲再生能源大國,是可持續發展經濟的樣板,除了強調環境保護與自然生態保育,在人為飼養活體的態度十分嚴謹,不但獲得大量外匯和資訊優勢,其動物保護法律管束、生命教育水準也是首屈一指的,在高等教育方面並提供免費大學教育,並具備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和醫療體系,催生出拜爾等大藥廠。 德国为1993年欧洲联盟的创始成员国之一,为申根区一部分,并于1999年推动欧元区的建立。德国亦为联合国、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八国集团、20国集团及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其军事开支总额居世界第九。 德語是歐盟境内使用人數最多的母語。德國文化的豐富層次和對世界的影響表現在其建築和美術、音樂、哲學以及電影等等。德國的文化遺產主要以老城為代表。另外國家公園和自然公園共計有上百處。.

查看 中国驻德国大使列表和德国

德意志帝國

德意志帝國(Deutsches Kaiserreich),亦稱德意志第二帝國,是指從1871年1月18日普魯士王國統一日耳曼地區到1918年11月霍亨索倫王朝末任皇帝威廉二世退位為止的德國。其正式国号「德意志国」(Deutsches Reich),也是後來魏玛共和國和納粹德國的正式国号。 德意志帝国由27个领地构成,其中普鲁士王国佔帝国大部分地区并拥有最多人口。帝国成立后,普魯士國王和首相兼任德國皇帝和首相,實行君主立憲制,設立上議院和下議院。帝國共經歷了三個皇帝,分別為威廉一世、腓特烈三世和威廉二世。威廉一世在任期間十分信任俾斯麥,幾乎所有政務都由首相俾斯麥處理,因此又稱為「俾斯麥時代」。俾斯麥時代在位期間,最大的目的是防止法國一報普法戰爭之仇,他建立了同盟體系,與俄奧兩國結盟,孤立法國。他的對外政策十分成功,避免與列國發生衝突,但內政卻一敗塗地,文化鬥爭與反社會主義未能達到預期目的。威廉一世逝世後,由腓特烈三世繼任,但他僅在任99天,因此又稱為「百日皇朝」。威廉二世在任期間,一手摧毀了俾斯麥體系,積極向外拓展殖民地,大幅修建海軍船艦,並帶領德國參與第一次世界大戰。大戰期間德國腹背受敵,加上齐默尔曼电报事件導致美國參戰,最終導致帝國覆亡。戰敗後的德國建立了共和政體,稱為威瑪共和國。.

查看 中国驻德国大使列表和德意志帝國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重定向 東德.

查看 中国驻德国大使列表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刘崇杰

#重定向 劉崇傑.

查看 中国驻德国大使列表和刘崇杰

刘文岛

#重定向 劉文島.

查看 中国驻德国大使列表和刘文岛

呂宜文

吕宜文(),又名仪文,奉天省金州人,满洲国政治人物。伪滿傀儡政权,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曾和其書記官王替夫在納粹大屠殺時,拯救了大量的猶太人,他與王替夫被稱為「满洲的辛德勒」。.

查看 中国驻德国大使列表和呂宜文

呂海寰

吕海寰(),字镜宇,山东掖县(今莱州市)西南隅村人。清末政治人物、外交家,曾任工、兵、外务部尚书等要职,是中國紅十字會的创始人之一。.

查看 中国驻德国大使列表和呂海寰

兩德統一

兩德統一(Deutsche Wiedervereinigung)指1990年10月3日透過原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東德)併入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西德)的方式完成德國統一。1990年3月18日東德舉行史上第一次民主選舉之後,東西德立即展開統一談判,最後兩德與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佔領德國的四國(美、英、法、蘇)達成《最终解决德国问题条约》,允許統一之後的德國成為完全獨立自主的國家,四個佔領國的特權全部取消。統一的德國繼續留在歐洲共同體(即後來的歐盟)以及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原東德脫離華沙條約組織。.

查看 中国驻德国大使列表和兩德統一

王国权

王国权(),原名康午生,字厚庵,河南省巩县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担任热河省委书记兼省长、省军区政委。1956年,进入外交部,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民主德国大使。1964年,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波兰大使,曾参与中美大使级会谈。1973年,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澳大利亚大使。1977年,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意大利大使。次年调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副部长。.

查看 中国驻德国大使列表和王国权

王雨田

王雨田(),河南遂平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官。.

查看 中国驻德国大使列表和王雨田

王殊

王殊(,男,中共党员,江苏省常熟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外交官。.

查看 中国驻德国大使列表和王殊

程天放

程天放(),原名學愉,字佳士,號少芝,江西省新建縣人,生於浙江杭州,程矞采曾孙,中華民國政治人物、教育家、外交官。.

查看 中国驻德国大使列表和程天放

納粹德國

纳粹德国是1933年至1945年阿道夫·希特勒和纳粹党统治下的德国的通称。在希特勒统治之下,德国转变为一法西斯主义极权国家,国内近乎一切事务均为纳粹党所控制。1945年5月同盟国战胜德国,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宣告结束,纳粹德国亦不复存在。 1933年1月30日魏玛共和国总统保罗·冯·兴登堡任命希特勒为德国总理,纳粹党由此开始清除国内一切政治反对力量,巩固自身权力。1934年8月2日兴登堡去世,希特勒将总理和总统职权合一,成为德国独裁者。1934年8月19日全民公投正式确定希特勒的德国“元首”头衔,一切权力都集中至希特勒手中,其辞令高于一切法律。纳粹政府并非相互协调协作的整体,而是不同内部派别组成的集合,各派别间进行权力斗争,试图获得希特勒的偏爱。大萧条期间,纳粹通过没收犹太人、共产主义者和宗教人士的财产,大规模军事支出和混合经济体制稳定了经济并结束了大规模失业的局面。包括高速公路系统在内的公共工程建设亦同时进行,经济恢复稳定局面,纳粹政权亦提升了其受欢迎度。 种族主义(尤其是反犹太主义)是该政权的中心特性之一,日耳曼人(北欧人种)被认为是雅利安人种中最为纯正者,由此即为优等人种。犹太人及其他不适宜的人种则受到迫害并遭屠杀。反希特勒统治的抵抗运动则遭残酷压制。自由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反对人士遭到杀害、逮捕或驱逐。基督教教会亦受到打击,教会领袖受监禁。教育重心集中于种族生物学、人口政策及为军事服务的体育。女性的就业和教育机会大幅减少。力量来自欢乐组织进行娱乐和旅游活动,1936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则向世界展示了第三帝国的气象。部长约瑟夫·戈培尔有效通过电影、大规模集会以及希特勒的演说,达到控制舆论的目的。政府同时还限制艺术表达,推广一些特定的艺术形式,否定和封禁其他艺术形式。 1930年代末期纳粹德国对于领土的要求日益扩张,若得不到满足则以战争相威胁。1938年和1939年,纳粹德国先后吞并和。希特勒同斯大林达成互不侵犯协议,并于1939年9月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打响。德国同意大利和其他轴心国结盟,至1940年已征服欧洲大部分地区,并对英国进行威胁。总督辖区在征服地区建立起来,而在波兰剩余地区则建立了总督府。犹太人和其他不受欢迎的群体被送往纳粹集中营和灭绝营并被杀害。 1941年德国对苏联发动入侵之后,战争局面开始扭转,而到1943年德国则遭遇了严重的军事失败。1944年对德国的大规模轰炸持续升级,轴心国力量开始自东欧和南欧撤退。盟军登陆法国之后,在一年时间内苏联从东部入侵,其他同盟国力量则从西部入侵,德国战败投降。希特勒拒绝承认失败,导致战争最后阶段德国基础设施受到严重破坏,与战争相关的死亡人数继续攀升。同盟国展开去纳粹化进程,并将剩余的纳粹领导人送往纽伦堡进行战争罪的审判。战后纳粹德国东部领土被并入苏联和波兰,而剩余德国领土则被苏联、美国、英国和法国军事占领,直到1949年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成立,德国领土被一分为二。.

查看 中国驻德国大使列表和納粹德國

特命全權大使

特命全权大使,简称大使,是一国元首向驻在国元首派遣的等级最高的外交代表,在驻在国有代表本国國家元首和政府向驻在国表达意见或者同驻在国达成协议的全权,享有完全的外交特权和外交豁免權,其所享礼遇也较其他外交代表为高。.

查看 中国驻德国大使列表和特命全權大使

特命全權公使

特命全權公使,通常簡稱公使,是一國元首向駐在國元首派遣的次高外交代表,級別僅次於特命全權大使,但實質地位、職務以及所享受的外交特權與豁免同大使相同。 特命全權公使原為君主制國家的元首向共和制國家的政府派出的全權代表,後演變為大國向小國派出的外交代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根據联合国所有國家不分大小一律平等的原則,各國開始向所有建交國家派遣大使。.

查看 中国驻德国大使列表和特命全權公使

颜惠庆

惠庆(英文名:Yen, Wei Ching Williams或W.,),字骏人,上海虹口人。,中華民国大陆时期政治家、外交家、作家政治家。.

查看 中国驻德国大使列表和颜惠庆

西德

西德(Westdeutschland),或聯邦德國,是对1949年5月至1990年10月之間的德意志聯邦共和國(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之俗稱。.

查看 中国驻德国大使列表和西德

許景澄

許景澄(),原名癸身,字竹篔,一作竹筠,浙江嘉興人,晚清政治家、外交家。庚子被禍五大臣之一。.

查看 中国驻德国大使列表和許景澄

马叙生

叙生,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外交官。 1984年,接替李强奋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大使。1988年,由张大可接任,其改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大使。.

查看 中国驻德国大使列表和马叙生

马灿荣

灿荣()。江苏省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官。     1972年,进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1994年,升任外交部西欧司副司长、司长。1999年,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部长助理。2001年,改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德国大使。 2008年,当选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代表对外友好界,分入第四十七组。并担任外事委员会专委。.

查看 中国驻德国大使列表和马灿荣

魏宸组

魏宸组(),男,字注东,湖北省江夏县人。中国民主革命家、外交官。.

查看 中国驻德国大使列表和魏宸组

魏瑪共和國

威瑪共和國(Weimarer Republik)指1918年至1933年採用共和憲政政体的德国,于德意志帝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败、霍亨索伦王朝崩溃后成立。由於這段時間施行的宪法(一般称之为《威瑪憲法》)是在憲法召开的国民议会上通过的,因而得此名稱。其使用的國名為「德意志國」(Deutsches Reich)。「威瑪共和」这一稱呼是后世历史学家的称呼,从来不是政府的正式用名。有如現在的法蘭西共和國算是第五共和國,共和是針對政權的說明。 威瑪共和是德国历史上第一次走向共和的嘗試,于德国十一月革命后而生,因阿道夫·希特勒及纳粹党在1933年上台执政而结束。虽然1919年的威瑪共和宪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在法律上仍然有效,但納粹黨政府在1933年采取的一体化(Gleichschaltung)政策已经彻底破坏了共和国的民主制度,所以魏玛共和国在1933年已经名存实亡。.

查看 中国驻德国大使列表和魏瑪共和國

谭伯羽

谭伯羽(),名翊,湖南茶陵人,谭延闿长子,上海同济大学毕业后赴德国留学。1929年回国任上海兵工厂工程师,同济大学秘书长。1934年任国民党南京政府驻瑞典使馆代办,后驻德国商务参事。1942年,任经济部常务次长。1946年任交通部政务次长。1949年任国民党七届中央评议委员等职,后寓居美国。 Category:中華民國總統府國策顧問 Category:中華民國外交官 Category:中華民國工程師 Category:中國國民黨黨員 Category:德勒斯登工業大學校友 Category:同济大学校友 Category:移民美國的中華民國人 category:茶陵人 B伯.

查看 中国驻德国大使列表和谭伯羽

黃遵憲

黃遵憲(錢仲聯編:《近代詩三百首》,香港:天地圖書,2002年。),字公度,別號人境廬主人,生於廣東嘉應州,客家人。晚清詩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

查看 中国驻德国大使列表和黃遵憲

黄郛

黃郛(),原名紹麟,字膺白,號昭甫,浙江省紹興府上虞县百官镇人。中华民国政治家、外交家。.

查看 中国驻德国大使列表和黄郛

郭丰民

郭丰民(),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外交官。.

查看 中国驻德国大使列表和郭丰民

蒋作宾

#重定向 蔣作賓.

查看 中国驻德国大使列表和蒋作宾

陈东 (外交官)

东,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外交官。 1971年12月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冰岛共和国建交后,于1972年开始派遣驻冰岛特命全权大使。陈东担任首位大使。1978年,接替彭光伟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大使。1982年,由李强奋接任。.

查看 中国驻德国大使列表和陈东 (外交官)

陈介

介(),字「蔗青(清)」,湖南省湘乡人,中華民國外交官。 陈介,1885年出生于浙江杭州,1902年毕业于杭州府中学堂后,官派留学日本,先就读东京弘文学院、东京第一高等学院、东京帝国大学。1907年又留学德国,在柏林大学学习法政、经济,通晓日语、德语、英语、法语和拉丁语。中華民國1912年成立後歸国,历任工商部商务司长、农商部工商司司长、并兼任國立北京大学、明德大学教授、1916年任国务院参议、山东省实业厅厅长、全国水利局副总裁等职。1928年后历任上海中华汇业银行、盐业银行经理、1935年任外交部常务次长、1938年任中華民國驻德国大使、1943年任驻巴西大使、1944年任驻墨西哥大使、1945年任驻阿根廷大使,1951年病逝于布宜诺斯艾利斯。 任中華民國驻德国大使時反对何凤山向数以千计的犹太人发放“生命签证”。.

查看 中国驻德国大使列表和陈介

李强奋

李强奋,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外交官。 1982年,接替陈东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大使。1984年,由马叙生接任。.

查看 中国驻德国大使列表和李强奋

李凤苞

李凤苞(),字海客,号丹涯,原籍江苏句容,生于江苏崇明(今属上海市),清末外交家,曾任驻外公使。光绪七年(1881年)出任清朝首任驻奥国公使。 著作、译作有:.

查看 中国驻德国大使列表和李凤苞

李芳 (1895年)

李芳(),字联芳,湖北黄陂人。 李芳早年就读于武昌文华大学,后赴英国、法国留学。回国后,历任国民政府外交部湖南特派员、江汉关监督兼国民政府特派湖北交涉员、外交部视察专员等职。1934年赴苏联出任中华民国驻新西伯利亚总领事。抗日战争期间加入汪精卫政权,并曾任湖北省政府委员,驻德国大使兼驻罗马尼亚公使、驻丹麦公使、驻匈牙利公使。.

查看 中国驻德国大使列表和李芳 (1895年)

杨晟

#重定向 楊晟.

查看 中国驻德国大使列表和杨晟

東德

德意志民主共和國(Deutsche Demokratische Republik),简称「民主德国」(德語縮寫:DDR)、「東德」或「民德」,是存在于1949年到1990年的一个中欧社会主义国家。1949年10月7日在德国苏占区成立,首都为东柏林。民主德国位于现今德国的东北部,面积为107,771平方公里,与捷克斯洛伐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西德)、波兰接壤,北部为波罗的海。1990年10月3日两德统一时与西德合併。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被大多数人视作苏联的一个卫星国。1948年苏联占领当局将权力移交给德国的共产党领导人,德意志民主共和国随后在1949年成立。东德人口的很大一部分都不认同国家的政治和经济体制,1953年发生了六一七事件,苏联驻德部隊参与了镇压。东德成立初期面临着严重的人口外逃问题,在1950年代有270万东德居民由于政治或经济因素非法越境到西德。除建立两德边境外,1961年东德政府沿西柏林边境修建了柏林墙以阻止东德居民通过西柏林逃往西方,并对越境者加以射杀。另外,东德的国家安全部——史塔西对整个社会的异见者和社会活动进行着严密的监控和压制。国家教育机构被要求按照马列主义的原则培养社会主义特性的人才。政治权力在1989年前由德国统一社会党掌握,其对各岗位的干部选拔政策也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其他政党仅能通过统一社会党领导的国家阵线参与政治活动。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经济体制为计划经济,依照五年计划组织生产并分配消费品。其国民经济高度国有化,对先前的私有企业进行了强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并以人民企业、农业生产合作社、贸易组织和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等集体生产单位替代。东德建立了就业保障制度,且与西德相比具有较高的妇女就业率,东德也成为了当时东方阵营中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国家对日用消费品采取補貼措施以降低物价,然而国民经济无法满足居民对部分食品和高档消费品的需求,不得不通过从西方进口,同时增加了国家的债务。 政治上的不民主以及经济上的问题导致了东德居民的不满情绪,在昂纳克拒绝效仿苏联戈尔巴乔夫进行改革后,东德的离境人数开始增加,并爆发了持续的抗议活动。1989年发生了一场非暴力的革命,当时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領導的苏联政府拒绝干涉这一事件。这场革命结束了统一社会党专制,次年举行了自由选举,随后--国际协商签订了《最终解决德国问题条约》。最後东德于1990年10月3日併入西德成为一个统一的德国。.

查看 中国驻德国大使列表和東德

梁诚

梁诚()(Sir Chentung Liang Cheng),原名丕旭(留美幼童時期拼音:Liang Pe Yuk),字义衷,号震东,廣東番禺黄埔村(今廣州海珠區)人。在1903年至1908年间,梁诚曾担任晚清驻美利坚合众国公使,并代表清政府出访美洲多个国家。他曾为清廷争回部分庚子赔款,这笔款项支持了逾千名学生赴美留学。其當年所設的游美肄业馆,后改称清华学堂(清华大学前身),故其人被稱為清华之父。他还协助张之洞从美国手中争回了粤汉铁路的筑路权。1912年2月5日,响应陆征祥的呼吁,联合驻英公使劉玉麟奏請速頒詔旨決定共和。.

查看 中国驻德国大使列表和梁诚

梁龍屬

梁龍屬(学名:Diplodocus)是蜥腳下目梁龍科下的一屬恐龙,牠的第一副化石是由塞繆爾·溫德爾·威利斯頓(Samuel Wendell Williston)所發現。牠的屬名是由奧塞內爾·查利斯·馬什(Othniel Charles Marsh)於1877年所命名,是從古希臘文的「διπλόος」(意即「一雙」)及「δοκός」(意即「橫樑」)衍生的新拉丁語而來。這是因牠在尾巴下側有雙叉形的人字骨。這些骨頭最初被認為是梁龍獨有的特徵,但是之後在其他梁龍科及非梁龍科(如馬門溪龍)恐龍也有發現這個特徵。 梁龍生活於侏羅紀末期的北美洲西部。梁龍是在莫里遜組上層的最為常見化石之一,莫里遜組上層的地質時代可追溯至啟莫里階至提通階,約1億5500萬至1億4800萬年前;梁龍的生存年代,可縮小至1億5400萬到1億5000萬年前Turner, C.E.

查看 中国驻德国大使列表和梁龍屬

梅兆荣

梅兆荣(),崇明岛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外交官。 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后留学来比锡卡尔·马克思大学攻读日耳曼语言文学。1988年,接替郭丰民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大使。1997年,任外交学会会长。.

查看 中国驻德国大使列表和梅兆荣

汪精卫政权

汪精衛政權或汪兆銘政權,是中國抗日戰爭期間與日本合作的一个政权。1940年於南京成立「国民政府」,汪精衛擔任「國民政府」代主席及「行政院院長」,陳公博、周佛海和李士群為主要成員。1944年汪精卫病亡后,陳公博任代理主席兼行政院长,1945年,日本投降后,該政府終結。 汪精卫政权被认为是抗战时期日本扶持的傀儡政权,合并了“中华民国维新政府”、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和“蒙疆联合自治政府”等傀儡政权的辖地,外交上獲得德國、日本、義大利等《反共产国际协定》缔约国的承認,未受普遍承认。.

查看 中国驻德国大使列表和汪精卫政权

汪精衛政權

#重定向 汪精卫政权.

查看 中国驻德国大使列表和汪精衛政權

沈瑞麟

沈瑞麟(),字砚裔,浙江省湖州府(今湖州市吳興区)人,清末民初、滿洲國的政治家、外交官。.

查看 中国驻德国大使列表和沈瑞麟

洪钧

洪钧,字陶士,号文卿,中国清朝江苏苏州府吴县人,是中国外交史上的传奇人物,又是知名学者。.

查看 中国驻德国大使列表和洪钧

清朝

清朝(1616年2月17日、1636年5月15日或1644年6月5日-1912年2月12日),正式國号為大清(a),對外使用大清国、大清帝國、中國、中華大清國等名稱,是中国历史上由滿人建立的一個朝代、也是最后一个專制王朝,统治者为建州女真的爱新觉罗氏。 满人源自建州女真,在今中国东北地区為建州卫。建州卫是明朝在东北设立的一个卫所,一个邊防的行政单位,曾隶属于奴儿干都司管辖。1616年,女真族人努尔哈赤在今中国东北地区建国称汗,建立後金,定都赫图阿拉,又稱為兴京(今辽宁新宾)。1636年,努尔哈赤的繼承者皇太极在盛京(今瀋陽)称帝,定国号为「大清」,當時其領土僅止於滿洲地區,但已對退守長城以南的明朝造成重大威脅。1644年,大顺国李自成率军攻陷北京,明朝灭亡。同年,清军藉口協助吳三桂部等原明朝軍隊對抗李自成而進入山海关内,隨後違反約定攻佔北京盤據不走,全面展開對中原的入侵行動,同時遷都北京。从清军入关到其后的数十年时间内,清朝陆续消灭華北殘餘明朝勢力、李自成的大順军、張獻忠的大西國、南明和明鄭等势力,统一中国全境。歷經康熙、雍正及乾隆三帝,清朝的綜合國力及經濟文化逐步得到恢復和發展,统治着辽阔的領土及藩屬國,史稱康雍乾盛世,是清朝發展的高峰時期,有歷史學者認為該时期也是中國歷史上最輝煌的時期之一。有學者認為,因為清廷推行文字獄與“首崇满洲”政策故康乾盛世不屬於文化意義上的盛世,而梁啟超認為清代學術在中國學術史上價值極大,清代輯佚學的發展亦修復不少在古代已失傳的文獻著作。清代文人崇實學、重證據以及注重考辨和考據精神亦在推動漢學的發展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鴉片戰爭開啟中國近代歷史,使中國由東亞的中心變成列強環伺的國家。西方列強迫使清廷簽訂不平等條約,以武力獲得在華利益。清朝在抵抗外侮與內憂的同時,也一直處於改革派與守舊派拉鋸的局面。在列强入侵的同时西方科學與文化亦引入中國,讓清朝發起一連串的改革與革命,如自強運動,促使中國文化的成長與革新。然而甲午戰爭的失敗使改革的努力受到沉重打击,并使列強劃分勢力範圍。而維新運動隨守舊派抵制而告終。在義和團排外失敗、引來八國聯軍後,清廷也推動清末新政,虽取得一些成效,但部分內容讓许多立憲派知識分子失望,轉而支持革命。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在南京正式成立,同年宣統帝(溥儀)於2月12日宣布退位,清朝正式滅亡。清朝從後金時期算起,共經歷12位皇帝,13个年号(包含太祖的天命和太宗的天聰),國祚長296年,又有滿清十三皇朝之稱;自1644年入主中原,建立清朝以來則有10帝,歷時268年。 清朝政治制度基本上沿襲明朝,但是比明朝独裁,其最高決策單位隨皇帝的授權而變動,例如軍機處、總理衙門等,除提升行政效率外,也使皇帝能充分掌權,認為清朝在专制主义集权上达到了中国历史上的顶峰,政权上始终要袒护满人,政治上制度的意义很少,而法术的意义很多。認历代中國王朝包括明朝社會特别鼓励大眾公开发言,只有清朝才不允许民间有公开发言权,沒有“言论自由”、“结社自由”和“出版自由”。然而徐復觀批評錢穆對歷代專制下的暴行視而不見,以及把中國「歷史中成千上萬的殘酷地帝王專制的實例置之不顧」。學者孟昭信指出,康熙二十年內閣新成員當中有兩名滿人和四名漢人,清延亦重點選拔升遷較快的漢族士大夫,這些士大夫同時是內閣的候補成員。另外,學者孔定芳也指出,清政府也容許有「反清」思想的學者嚴繩孫任命擔任官職,在任職一段時間後,嚴繩孫放棄「反清」思想,後來從原本「不享無妄之福」到「九死從今總負恩」,甚至把康熙帝視為恩人。清朝中期文字獄興盛,若有疑似反清復明的運動與散播被認為不利皇帝的消息,往往會引來冤獄,牽連多人受害。軍事方面原先以旗人的八旗軍為精銳,龐大的綠營為輔,後來以綠營和地方團練如湘軍、淮軍為支柱。清朝領土极盛时可達1310万平方公里,清末時期也維持1130萬平方公里。政治穩定、廣泛種植新作物與賦稅制度的改變,使得中國人口最後突破以往的平均值,達到四億左右。國內與國外的貿易提升,帶動經濟農業與手工業的發展。.

查看 中国驻德国大使列表和清朝

满洲国

滿洲國(1932年3月1日-1945年8月18日)是大日本帝國在發動滿洲事變(中國稱‘九一八事變’)佔領滿洲後,結合部分清朝宗室以及漢人將領和權貴建立的国家,為日本軍國主義者所扶持的傀儡政權。其首都设于新京(今長春),1945年8月後遷至通化(今吉林省白山市境内)。領土包括現今中國遼寧、吉林和黑龍江三省全境(不含關東州),以及內蒙古東部、河北省承德市(原熱河省)。 滿洲國初期為共和體制,以清朝遜帝溥儀為元首,稱號為「執政」,年號「大同」;1934年3月改政體為帝國,國號滿洲帝國(又稱大滿洲帝國),「執政」改稱「皇帝」,年號“康德”。雖然名義上為獨立國家,但日本透過簽訂《日滿議定書》、關東軍持續駐紮滿洲等方式,使滿洲國變相成為日本殖民地。1945年8月,日本本土受到美國原子彈的攻擊,蘇聯紅軍進攻關東軍和滿洲國軍,日本戰敗;同年8月17日午夜至18日凌晨,溥儀在通化臨江縣(今臨江市)舉行退位儀式,宣讀《退位詔書》。1945年8月日本投降後,溥儀被蘇聯紅軍俘獲。隨着中國抗日戰爭的結束,滿洲國正式滅亡。 中华民国政府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对满洲国均不予承认,以「偽滿洲國」稱之。.

查看 中国驻德国大使列表和满洲国

曾广铨

曾广铨()字敬贻,湖南湘乡人。清朝外交官、报人。.

查看 中国驻德国大使列表和曾广铨

曾涌泉

曾涌泉(),四川新都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副部长。 1942年,担任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1952年,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波兰大使。1955年,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民主德国大使。1957年,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副部长。1966年,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罗马尼亚大使。.

查看 中国驻德国大使列表和曾涌泉

另见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德國大使

驻德国大使列表

亦称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联邦德国大使,中国驻德大使。

李凤苞李芳 (1895年)杨晟東德梁诚梁龍屬梅兆荣汪精卫政权汪精衛政權沈瑞麟洪钧清朝满洲国曾广铨曾涌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