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

指数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Sports Federation & Olympic Committee of Hong Kong, China),簡稱港協暨奧委會,是代表香港的體育組織,屬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成員,會址在奧運大樓。現時會長是霍震霆。港協暨奧委會是國際奧委會、亞奧理事會及東亞運動會總會會員,並負責籌組香港代表團參加世界性大型運動會,包括奧運會、亞運會、東亞運動會及中國全國運動會。港協暨奧委會合共有74個本地體育總會會員。港協暨奧委會設有1名會長,8名副會長,1名義務秘書長,兩名義務副秘書長和1名義務司庫,總部設於香港大球場側的奧運大樓。.

162 关系: 劍道域多利遊樂會健力健美卡丁車南華體育會合球壁球壘球奥林匹克运动会奧運大樓定向少年棒球聯盟射箭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运动会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届运动会中國香港健美總會中國香港單車總會中國香港空手道總會中國香港體適能總會中國香港體操總會中國香港賽艇協會中國香港龍舟總會中國香港柔道總會中國香港滑雪總會中國香港攀山及攀登總會中國香港手球總會中國澳門體育暨奧林匹克委員會中華奧林匹克委員會举重帆船三项全能乒乓球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亚洲运动会彭冲体操保齡球北京市冰球击剑围棋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委员列表王敏超獨木舟空手道篮球籃網球网球...羽毛球田径銅鑼灣草地滾球袋棍球飛盤飛行運動香港香港劍擊總會香港壁球總會香港壘球總會香港大專體育協會香港大球場香港學界體育聯會香港定向總會香港射箭總會香港射擊聯合總會香港中國國術龍獅總會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香港主權移交香港三項鐵人總會香港乒乓總會香港保齡球總會香港傑出運動員選舉香港冰球協會香港獨木舟總會香港籃球總會香港羽毛球總會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香港草地滾球總會香港飛盤總會香港飛行總會香港馬術總會香港高爾夫球總會香港體育舞蹈總會香港象棋總會香港足球總會香港跆拳道協會香港舉重健力總會香港投球總會香港排球總會香港桌球總會香港棍網球總會香港棒球總會香港業餘田徑總會香港業餘游泳總會香港欖球總會香港武術聯會香港殘疾人奧委會暨傷殘人士體育協會香港汽車會香港泰拳理事會香港滑冰聯盟香港滑水總會香港滑浪風帆會香港旗香港拯溺總會香港拳擊總會香港曲棍球總會香港智障人士體育協會马术高禮澤高爾夫球象棋賽車足球跆拳道車菊紅黃金寶龍獅運動龍舟霍震霆赛艇门球自行車英聯邦運動會柔道掃桿埔排球李靜 (乒乓球運動員)李麗珊東亞運動會東亞運動會總會板球棒球橄欖球橋牌武術毽子水上救生泰拳游泳溫哥華滑冰滑雪滑水滑浪風帆潜水木球 (台灣)日本撞球攀石手球拳击拔河曲棍球1952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1954年亚洲运动会1964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1986年亚洲运动会2004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2008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2009年東亞運動會 扩展索引 (112 更多) »

劍道

劍道是日本傳統的競技性武術運動。正式比賽通常在室內進行,因選手赤足,對場地木地板的品質有較高要求。選手一對一進行比賽,雙方均穿劍道服,戴護具,持竹劍,按規則相互擊打有效部位,由裁判計點數判勝負。亦可舉行團體比賽,由選手數相等的團體雙方分別一對一決出勝負後計算總分。.

新!!: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和劍道 · 查看更多 »

域多利遊樂會

域多利遊樂會(Victoria Recreation Club)是一個位於香港西貢大網仔路的體育會。該機構成立於1849年,用以推動如划艇、風帆和渡海泳等水上活動,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體育會"入會費兩萬 地租僅百元" 《蘋果日報》 2014 1 2。為推廣水上運動,域多利遊樂會不定期舉辦如龍舟、划艇等的比賽。現時,該機構的主席是O.Sales。.

新!!: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和域多利遊樂會 · 查看更多 »

健力

健力(Powerlifting),又称力量举重、力量举,是一種借助舉起槓鈴來鍛鍊肌肉的運動,分成深蹲、臥推、硬舉三個項目。它雖然發源自舉重,但與奧林匹克舉重分別為兩種競技項目,健力舉起槓鈴(Barbell)的動作方式、允許使用或穿著的輔助器材都與奧林匹克舉重不同 。雖然健力與奧林匹克舉重都取總舉起重量之和作為得分計算的基礎,但健力三項與奧林匹克舉重兩項之間不能直接對比成績高低,其中各個分項的動作方式都不同。即使是健力選手之間,逐項比較重量成績也與比較總成績同樣具有分析價值。 健力為各種運動重量訓練之基礎,因其務求以最短推舉距離,完成三項最基本的舉重動作,在簡化動作的前提下試圖盡可能舉起最大重量,因此相對於動作更為複雜、難度更大的奧林匹克舉重,健力各分別單項所舉起槓鈴的重量常常超過舉重,故又名「力量舉重」或「超級舉重」(Powerlift)。.

新!!: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和健力 · 查看更多 »

健美

健美,(Body Building),是一種強調肌肉健壯與美的活動,起源于古希腊,最初只由男性参加,當時是以男子的粗壮的脖子、发达的胸肌、粗壯的双腿为美。 现代健美活动則由德国人尤金·山道(Eugen Sandow)开始。負重訓練為健美活动的重要訓練元素,目的是增加肌肉量及改善線條;另一方面,控制體內脂肪比率也是健美活動的重點,一般而言體態是否健美,與體脂肪率是否夠低、肌肉量是否夠高有絕對關係。 早期健美比赛裁判通常由解剖学與雕塑藝術家等组成。現代健美比赛裁判則由具健美協會組織專業認證的裁判組成。.

新!!: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和健美 · 查看更多 »

卡丁車

小型賽車(Kart),又稱高卡車或卡丁車(Go-Kart),是一種賽車運動。顧名思義,車手所駕的車子大小比標準汽車細小得多,適合初學者學習及作為休閒之用。專業級的小型賽車賽事由FIA-CIK及其世界各地的汽車會成員(ASN)所管轄。台灣目前只有台中后里的麗寶國際賽車場通過世界車會FIA-CIK國際級認證。 全世界大部分頂尖的賽車手,多數都是從小時駕駛小型賽車開始賽車生涯的。.

新!!: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和卡丁車 · 查看更多 »

南華體育會

南華體育會(South China Athletic Association,1910年12月12日—),簡稱南華會,是香港一家體育會所。香港會所位於銅鑼灣加路連山加路連山道,九龍會所位於京士柏衛理徑。 南華體育會於1910年正式成立,於2010年慶祝百週年會慶。.

新!!: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和南華體育會 · 查看更多 »

合球

合球(Korfball)是一种球类团队运动,有超过65个国家和地区开展这项运动,尤以在臺灣、荷蘭、比利時最为常见。与大多数球类团队运动不同的是,合球是一项男女混合运动,比赛双方各4男4女,提倡平等。合球又称考夫球、荷球、民國篮球、民荷式篮球。.

新!!: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和合球 · 查看更多 »

壁球

壁球(squash)是一项室内球拍型运动。 起源于19世纪初期英国伦敦的“舰队监狱” 。相對於美式壁球亦稱為英式壁球,也有翻成迴力球的。運動是由兩到四個人在一個封閉式的場地進行,包括天花板內(寬20英尺,長40英尺,高20.0英尺)。這個遊戲的目標就是,每位參賽者必須運用場中除了天花板以外的牆壁,以網拍把彈跳的球打到牆上,使得對方無法在球彈跳1次之前擊打回來,如果球在地板上彈跳超過1次(one BOUNCES)而沒有用網拍擊打回去,就是輸了這球。國際壁球聯盟(IRF)於1979年由十三個國家共同成立,在努力推廣發展下,80年代早期在五大洲就超過80個國家參與壁球的活動。國際壁球聯盟於1980年舉辦第一次壁球大賽,且於1985年十二月得到IOC的認可,成為史上獲得認可最新的運動。.

新!!: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和壁球 · 查看更多 »

壘球

壘球(softball),由棒球發展而來,規則也相似。 壘球於1996年奧林匹克運動會成為正式項目,只設女子組;不過在2008年奧林匹克運動會之後被剔除。 國際壘球總會將和國際棒球總會合作把棒壘球合為單一項目,申請重返2020年奧運。自2014年起亞運棒壘球合為單一項目。IOC於2011年7月5日決定將棒壘球列為2020年奧運候選項目。壘球目前為奧運非核心(永久)正式項目,不定期(屆)舉行。.

新!!: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和壘球 · 查看更多 »

奥林匹克运动会

奧林匹克運動會(Ολυμπιακοί Αγώνες、Jeux olympiques、Olympic Games),簡稱奧運會、奧運,是國際上最主要的綜合型體育賽事,由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办;後因有別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又稱為「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每4年举行一次(從1987年起,冬季奧運會和夏季奧運會分開,每兩年交替舉行)。奥林匹克运动会最早起源於古希腊,因為举办地在奥林匹亚而得名;但隨著古希臘的沒落,奧運停办了近1,500年,直到19世纪末由法国的顾拜旦男爵创立了有真正奧運精神的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从此,自1896年开始每4年举办一次,只有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間中断过3次(分別是在1916年、1940年和1944年),更確立了會期不超過16日的傳統。奧林匹克運動會現在已經成為了全世界和平與友誼的象徵。.

新!!: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和奥林匹克运动会 · 查看更多 »

奧運大樓

奧運大樓(Hong Kong Olympic House),原名為「體育大樓」,位於香港銅鑼灣掃桿埔香港大球場旁邊,1994年啟用。 大樓是香港體壇行政中心,為康體發展局及各體育總會主要辦公地。2004年康體發展局解散;12月起,大樓交由港協暨奧委會管理,其後港協暨奧委會的辦公室也搬遷到大樓。大樓設有辦公室、會議廳和演講廳,香港合共有44個體育總會將辦事處設在這建築物。其後港協暨奧委會將會舉辦體育講座,促進體育發展。 2005年7月11日,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與港協暨奧委會會長霍震霆主持奧運大樓的揭幕典礼,中国香港奥委会总部大楼正式易名为奥运大楼。象徵著香港奪得2008年北京奧運馬術項目的協辦權,成為世界只有21個奧運城市之一。.

新!!: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和奧運大樓 · 查看更多 »

定向

定向,在不同语境中有不同含义,可能指.

新!!: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和定向 · 查看更多 »

少年棒球聯盟

少年棒球聯盟(Little League Baseball)又稱世界少棒聯盟,是位於美國的一個非營利運動組織,除了管理美國本身的兒童棒球、壘球運動外,同時將該等運動擴展到世界各國。 少年棒球聯盟於1939年由卡爾·司脫茲創立於宾夕法尼亚州威廉波特,最初僅有3支球隊。在位於南威廉波特的「少年棒球聯盟國際中心」建有一座「少年棒球聯盟博物館」,展示該聯盟的歷年文物。 少年棒球聯盟為世界少棒大賽、世界次青少棒大賽、世界青少棒大賽、及世界青棒大賽的主辦單位。.

新!!: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和少年棒球聯盟 · 查看更多 »

射箭

射箭或箭術、弓術,是借助弓或弩的弹力将箭射出的一種活動,最初是用作狩獵之用,後來應用到軍事上。世界各地均有不同的傳統射箭方式,有些地區更發展成一種儀式化的技藝。例如儒家文化圈六藝中的「射」,在各地又分別發展為射藝(中國)、日本弓道、朝鮮弓道等。 现代国际射箭比赛有射准射箭比赛、射远射箭比赛、室内射箭比赛、野外射箭比赛、环靶射箭比赛等多种。比赛方法和规则均不相同,多数为在不同距离内射中箭靶的环数计算成绩。.

新!!: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和射箭 · 查看更多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运动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运动会(National Game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简称“全运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内水平最高、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运动会,每四年举办一次,一般在奧運會結束後一年舉行(以前的间隔时间并不固定,长的间隔有十年之久;第六、七屆間隔了六年之久)。目前,全运会比赛项目的设置除武术外基本与奥运会相同,其原意是为国家的奥运战略锻炼新人,选拔人才。但却被各省市视全运会的成绩为其体育及综合实力的一项重要指标,因而各省市的竞争十分激烈,甚至违背了举办全运会的原意。为了调动各省市区的积极性,国家体育总局在1996年奥运会前推出了“将奥运会奖牌带入全运会”的举措,即将某省市区运动员代表国家在奥运会上取得的奖牌,作为该省市区成绩计入次年举行的全运会中。 在前四屆全運會上,比賽項目包括夏季體育項目、冬季體育項目、軍事體育項目以及民族體育項目。此後,因為國家調整體育事業發展重心,開始集中力量備戰奧運會。而要實戰奧運會的突破,首先要從夏季項目開始。所以從第五屆全運會開始,國家進行了綜合性運動會改革,全運會的項目設置開始逐漸向夏季奧運會接軌。全運會中不再設立冬季項目,冬季項目單獨舉行全國冬季運動會。 為促進冬季體育的發展,實施「北冰南展」工程,從第七屆全國運動會開始,冬季體育的部分項目又重新列入全運會比賽項目。七運會設立了短道速滑和速度滑冰項目,八運會又增設了花样滑冰項目,十一運會又增設了自由式滑雪項目。.

新!!: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运动会 · 查看更多 »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届运动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届全国运动会于1997年10月12日至24日在上海市举行,参赛的代表团有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解放军以及13个行业体协共46个代表团,其中香港特別行政區和重庆市是首次组团参加全运会比赛。也是目前最后一次在上海举办的全国运动会。 開幕式在当时新建的上海體育場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江澤民,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李铁映,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张万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共上海市委書記黃菊,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曾庆红,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王光英,全國政協副主席楊汝岱、錢偉長、董寅初、霍英東,上海市市長徐匡迪,國家體委主任伍紹祖,香港特別行政區首任行政長官董建華,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等出席開幕式。.

新!!: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届运动会 · 查看更多 »

中國香港健美總會

中國香港健美總會(Hong Kong China Bodybuilding and Fitness Association)是專門管轄香港健美事務的組織。該組織的前身為香港健身技擊體育聯會,後於1988年易名為現今的名字。現時,中國香港健美總會是世界健美總會和亞洲健美總會的成員,旗下的比賽為每年一度的全港健美錦標賽。總部設在銅鑼灣掃桿埔大球場徑一號,會長是貝鈞奇。.

新!!: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和中國香港健美總會 · 查看更多 »

中國香港單車總會

中國香港單車總會(The Cycling Association of Hong Kong, China),前身是成立於1960年的香港單車聯會,是代表香港單車運動的體育組織,可以選派代表隊代表香港參加國際運動會的單車比賽項目。香港單車聯會於成立初期主要負責發展及推廣公路單車運動,後期陸續地加入場地單車、小輪車、花式單車、單車球及山地車等項目。「中國香港單車聯會有限公司」於2014年4月成立,並於同年7月1日正式運作,取代「香港單車聯會」。在2017年6月,中文名稱進一步改為「中國香港單車總會有限公司」。中國香港單車總會辦事處位於香港香港島銅鑼灣大球場徑1號奧運大樓1015室。.

新!!: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和中國香港單車總會 · 查看更多 »

中國香港空手道總會

中國香港空手道聯會(Karatedo Federation of Hong Kong,China)是專門管轄香港空手道事務的組織。該組織成立於1974年。現時,中國香港空手道聯會是世界空手道總會和亞州空手道總會的成員,旗下的主要比賽有香港空手道比賽和空手道隊際比賽。總部設在銅鑼灣掃桿埔大球場徑一號,主席是余鏡秋。.

新!!: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和中國香港空手道總會 · 查看更多 »

中國香港體適能總會

中國香港體適能總會(Physical Fitness Association of Hong Kong, China)成立於1986年,是專門管轄和推廣體適能事務的組織。同時,該組織也設立多個體適能教練以及如運動創傷、運動營養學等的課程。其中,部份的證書是得到美國運動醫學學院的承認。在比賽方面,則有健康體適能挑戰賽。現時,中國香港體適能總會位于尖沙咀山林道9–11號,會長是黃平山醫生。.

新!!: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和中國香港體適能總會 · 查看更多 »

中國香港體操總會

中國香港體操總會(The Gymnastics Association of Hong Kong, China)是專門管轄香港體操事務的組織。該組織的前身為在1965年成立的香港業餘體操協會。2003年4月1日,香港業餘體操協會正式被中國香港體操總會所取代,成為專門負責推廣本土體操發展的組織。 現時,中國香港體操總會為国际体操联合会的成員,旗下的賽事包括分齡和分區的競技體操、藝術體操、普及體操、技巧體操、彈網及健美體操比賽。總部設於銅鑼灣大球場徑一號奧運大樓,主席為霍啟剛。.

新!!: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和中國香港體操總會 · 查看更多 »

中國香港賽艇協會

中國香港賽艇協會(Hong Kong, China Rowing Association)是專門管轄香港賽艇事務的組織。該組織的前身為1978年成立的香港業餘划艇協會。2003年,它易名為現今的名字。現時,中國香港賽艇協會是國際划船總會及亞洲划船總會的成員,旗下的主要比賽包括香港賽艇錦標賽、香港大學賽艇賽和兩大賽艇錦標賽。它的總部設在沙田賽艇中心,會長是韋力生。.

新!!: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和中國香港賽艇協會 · 查看更多 »

中國香港龍舟總會

中國香港龍舟總會(Hong Kong China Dragon Boat Assiociation)是專門管轄香港龍舟運動事務的組織。該組織現時是國際龍舟聯合會和亞洲龍舟聯合會的成員,旗下的主要本土比賽有香港龍舟錦標賽、香港長途龍舟錦標賽和學界錦標賽。此外,自2000年後,中國香港龍舟總會還承辦香港國際龍舟邀請賽。總部設在銅鑼灣掃桿埔大球場徑一號,會長是劉漢華太平紳士。.

新!!: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和中國香港龍舟總會 · 查看更多 »

中國香港柔道總會

中國香港柔道總會(The Judo Association of Hong Kong, China)是專門管轄香港柔道事務的組織。該組織成立於1970年。現時,中國香港柔道總會是國際柔道聯盟和亞洲柔道聯盟的成員,旗下的主要比賽為香港柔道錦標賽和校際柔道錦標賽。總部設在銅鑼灣掃桿埔大球場徑一號,會長是貝鈞奇。.

新!!: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和中國香港柔道總會 · 查看更多 »

中國香港滑雪總會

中國,香港滑雪總會(Ski Association Hong Kong, China)是專門管轄香港滑雪運動事務的組織。該組織成立於2003年。現時,中國香港滑雪總會是國際滑雪總會和亞洲滑雪總會的成員。此外,由於香港是鮮有降雪,故組織旗下並沒有本土賽事,而是帶隊出席如全國冬季運動會等賽事。 至今,中國香港滑雪總會並未設立總部;而其會長是余國賢。.

新!!: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和中國香港滑雪總會 · 查看更多 »

中國香港攀山及攀登總會

中國香港攀山及攀登總會(China Hong Kong Mountaineering and Climbing Union)是專門管轄香港運動攀登和登山運動的組織。該組織的前身是香港攀山總會, 於2010年7月與香港攀登運動總會合併, 成為中國香港攀山及攀登總會, 成為香港唯一攀山運動地區代表組織。現時,是國際攀山聯盟(UIAA)、亞洲登山聯盟(UAAA)、國際攀登聯會(IFSC)、亞洲攀登聯會(IFSC-ACC)會員,也是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SF&OC)會員。 在香港推廣的運動項目包括運動攀登、攀岩、山藝、冰雪攀登及繩索技術。 其活動包括:推廣攀山運動安全、舉辦各項教練及運動員之培訓課程、派隊參與國際賽事、策劃各項課程大綱及提供指引給各屬會開辦各項訓練班,使攀山運動更安全及統一。 每年的運動攀登賽事,主要有香港運動攀登公開賽、香港抱石錦標賽和體育節比賽等等。 中國香港攀山及攀登總會的總部設在銅鑼灣掃桿埔大球場徑一號,會長是两年一任,由當選理事選出。.

新!!: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和中國香港攀山及攀登總會 · 查看更多 »

中國香港手球總會

中國香港手球總會(Handball Association of Hong Kong, China)是專門管轄香港手球和沙灘手球事務的組織。該組織的前身為在1970年代成立的香港業餘手球總會。2002年,由於手球在香港的發展日漸成熟,香港業餘手球總會升格為中國香港手球總會。 現時,中國香港手球總會是國際手球總會和亞洲手球總會的成員,旗下的主要比賽有香港手球聯賽、香港手球公開賽、青少年分齡賽及沙灘手球公開賽。總部設在銅鑼灣掃桿埔大球場徑一號,會長是吳守基。.

新!!: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和中國香港手球總會 · 查看更多 »

中國澳門體育暨奧林匹克委員會

中國澳門體育暨奧林匹克委員會(Comité Olímpico e Desportivo de Macau, China),簡稱澳門體奧會、澳門奧委會或C.O.D.M.,是代表澳門的國家(地區)奧林匹克委員會,現屬亞奧理事會成員,但并不是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成員。澳門體奧會之現任會長是馬有恆、主席是盧景昭。.

新!!: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和中國澳門體育暨奧林匹克委員會 · 查看更多 »

中華奧林匹克委員會

中華奧林匹克委員會(),簡稱中華奧會,是中華民國的國家奧林匹克委員會,負責處理中華民國在奧運、亞運等國際體育賽事的聯繫工作,並加強與國際奧會及國內外各運動團體聯繫,維護奧林匹克之名稱、標誌及會徽。中華奧林匹克委員會參加奧運及國際體育賽事時,使用「中華臺北」做為參賽代表團的名稱。.

新!!: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和中華奧林匹克委員會 · 查看更多 »

举重

舉重是一項歷史悠久的運動,將槓鈴以雙手舉過頭,舉起的槓鈴重量為勝負依據。男子舉重在1896年舉行的第一屆奧林匹克運動會時便被列入正式項目。直到2000年的悉尼奧運時,女子舉重才被列入正式項目,雖然早在1987年世界舉重錦標賽就已經有女子項目 。.

新!!: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和举重 · 查看更多 »

帆船

美國的憲法號帆船護衛艦 帆船是船的一種,簡單的定義是:以任何材料來操縱風力使船航行的,就叫做帆船。 上述的材料也就是指帆船的「帆」;或是可稱為「風帆」。風帆通常是相當柔軟的材質,當有風正對著風帆時,造成了受風面與背風面氣壓的落差,因此產生強大的推力,風帆會被拉扯向低壓的那一邊,當帆船需要轉向時,可以透過船骨和船舷來控制側面的力量,讓船身稍微傾斜來控制方向。 帆船是奧運的比賽項目之一。.

新!!: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和帆船 · 查看更多 »

三项全能

三项全能(triathlon,源自希臘語),又称为三項鐵人,簡稱鐵人賽,是由三項運動組成的比賽。現代比賽通常由游泳、自行車、短程馬拉松三個項目順序組成,運動員需要連續完成三個運動項目,轉換項目時更換衣服和鞋的時間亦計算在比賽時間之內。因此,若運動員只擅長其中一項,並不代表比賽佔有優勢。運動員進行比賽前需要適當地鍛煉體能和耐力,以確保每個階段都能夠順利完成。 三项全能在中文世界里更广泛地称为「铁人三项」。但实际上,「铁人三项」的英文名(Ironman Triathlon)是「世界铁人公司」(WTC)的注册商标,仅用于WTC举办的三项全能赛事,而且具有特定的赛程,可以视为三项全能的一种。「世界铁人公司」的铁人三项运动赛事具有很高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令「铁人三项」成为了「三项全能」的代名词。.

新!!: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和三项全能 · 查看更多 »

乒乓球

乒乓球是一种在世界上許多地方流行的球類運動。它的英語官方名称是“table tennis”,意即「桌上網球」。雙方球員手持球拍、隔著架有球網的球桌互相對打。可作為單打或雙打,兩方互相擊球直至一方無法回球,另一方便能得分。 --一名起源自1900年,因其打擊時發出“Ping Pong”的聲音而得名,在中國、香港及澳門等地就以「--」作为它的官方名称。然而在台灣、韓國和日本則稱為--(卓球),意指桌上的球類運動。 桌球同羽球、網球等運動,也是球拍運動的一種。.

新!!: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和乒乓球 · 查看更多 »

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

亞洲奧林匹克理事會(Olympic Council of Asia,縮寫OCA),簡稱亞洲奧會或亞奧理事會,總部位於科威特,是國際奧委會授權,管理亞洲地區的奧運會、洲際賽事和國際體育賽事,並負責亞洲地區奧運的發展和將其精神發揚光大的機構,還負責解決亞洲國家、地區之間或與其他非亞洲國家、地區之間發生的體育糾紛。 亞洲奧林匹克理事會的宗旨是:促進亞洲體育運動的發展。亞奧理事會現擁有45個成員,其主辦的最大活動是每4年一屆的亞洲運動會。為了提高亞洲人的體育水平及提供更多的較量機會,亞奧理事會除設立亞洲室內運動會,亦設立了亞洲冬季運動會和亞洲沙灘運動會,使區內有更豐富的體育交流活動。.

新!!: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和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 · 查看更多 »

亚洲运动会

亚洲运动会(简称亚运会、亚运;英语译名:Asian Games,简写为Asiad)是亚洲地区规模最大、水准最高的综合性运动会,代表整个亚洲的体育运动水准。其为国际奥委会承认的地区性大型综合运动会,由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亚奥理事会)主办,每四年一届。其前身是远东运动会和西亚运动会,第一届亚洲运动会原定于1949年2月在印度的新德里举行,由于主办国筹备等原因延至1951年举行,目前共举办17届。.

新!!: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和亚洲运动会 · 查看更多 »

彭冲

彭冲(),原名许铁如,福建漳州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曾任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第五、六、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新!!: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和彭冲 · 查看更多 »

体操

体操是类运动项目的总称,在国际体操联合会中分为几个单项,竞技体操、艺术体操、蹦床、特技體操、有氧體操。.

新!!: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和体操 · 查看更多 »

保齡球

10瓶制保齡球,在中文中也簡稱保齡球(bowling),是由持球者使球(稱為)延著木製球道或是合成(聚氨酯)球道,朝著球道終端排成正三角形的十個,目標是要擊倒球瓶的運動。在保齡球上有三個球孔,可以讓持球者持球時將手指插入球中,而球的重量也是持球者而異。許多國家有職業保齡球的保齡球賽,全世界約有上百萬人玩保齡球。 此一運動在加拿大、美國、英國、愛爾蘭及澳洲都稱為"bowling"(保齡球),但在美國東北部的新英格蘭會稱為"ten-pin bowling"或是"big-ball bowling",因為1880年時在马萨诸塞州伍斯特有發明另一種保齡球較小、重量較輕、瓶身筆直,類似蠟燭的,另外也有一種保齡球較小的,發明於1895年,另外加拿大本身也有一種,這三種保齡球使用的球直徑都比較小,重量比10瓶制保齡球要輕,球上面也沒有需要將手指插入的球孔。.

新!!: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和保齡球 · 查看更多 »

北京市

北京市,简称“京”,(汉语拼音:běi jīng;英语:Beijing;邮政式拼音:Peking)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直辖市、中国国家中心城市和京津冀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國的政治、文化、科技创新和国际交往中心,具有重要的国际影响力。 北京位於華北平原的西北边缘,背靠燕山,有永定河流经老城西南,毗邻天津市、河北省,是一座有三千余年建城历史、八百六十余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历史上有金、元、明、清、中华民国(北洋政府时期)等五个朝代在此定都,以及数个政权建政于此,荟萃了自元明清以来的中华文化,拥有众多历史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后,封宗室召公奭于燕国,是为北京建城之始。金中都时期人口超过一百万。金中都为元、明、清三代的北京城的建设奠定了基础。北京与西安、南京、洛阳并称中国“四大古都”,拥有7项世界遗产,是世界上拥有文化遗产项目数最多的城市。 《不列颠百科全书》将北京形容为全球最伟大的城市之一,而且断言“这座城市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中国过去的8个世纪里,几乎北京所有主要建筑都拥有着不可磨灭的民族和历史意义”。北京古迹众多,著名的有紫禁城、天坛、避暑山莊、颐和园、圆明园、北海公园等。 今日的北京,已发展成为一座现代化的大都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等教育和科研机构座落于北京市区;金融街是中国金融监管机构办公地点和金融业聚集地;北京商务中心区是北京经济的象征;798艺术区是世界知名的当代艺术中心;此外,中国国家大剧院、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号航站楼、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鸟巢”、“水立方”、中国尊等具有现代风格的建筑成为古老北京新的名片。每年有超过2亿9400万人到北京旅游。.

新!!: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和北京市 · 查看更多 »

冰球

冰球(ice hockey),在加拿大、美國和歐洲的拉脫維亞、瑞典等流行區域直接稱為曲棍球(hockey),是一項在冰上進行的團體運動,溜冰者以把冰球打進對手球門為得分目的,冰球主要盛行於北美北部(加拿大和美國北部)和歐洲部分地區(俄羅斯、芬兰、瑞典、捷克和斯洛伐克),亦是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比賽項目之一和北美四大職業運動之一。在加拿大,冰球和袋棍球分別是冬季國球和夏季國球。.

新!!: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和冰球 · 查看更多 »

击剑

--,又稱--,在广義上讲是指用手持兵器刺、戳的技术。现代一般多作为击剑体育项目的代名词,是一種格鬥運動,這裡指的擊劍(Fencing)是以17世紀後單手用的護手刺劍為主的格鬥運動,並非傳統14世紀到16世紀的中世紀西洋長劍術。(西洋長劍術同樣也可以被稱為Fencing,但與擊劍截然不同,長劍術因為過於真實且危險性高,被類為實戰型的武術/劍術,而非運動,普遍長劍重達1至2公斤以上,即使是練習劍也將近1公斤重,若未配戴訓練用的護具,甚至會有骨折或內出血的風險) 劍擊運動是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五個不可或缺的項目之一,其它四個分別是田徑、游泳、自行車和體操。.

新!!: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和击剑 · 查看更多 »

围棋

围棋是一種策略性棋類,使用格狀棋盤及黑白二色棋子進行對弈。起源于中国,中國古时有“弈”、“--”、“手谈”等多种称谓,屬琴棋书画四艺之一。西方稱之為“Go”,是源自日語「碁」的发音。 对弈双方在棋盘网格的交叉点上交替放置黑色和白色的棋子。Matthews, Charles.

新!!: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和围棋 · 查看更多 »

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

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简称国际奥委会;法语:Comité International Olympique,CIO;英语:Inter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IOC)是一个非政府、非營利的国际体育组织,总部位于瑞士洛桑。由法国人皮埃尔·德·顾拜旦于1894年6月23日建立,首任主席是泽麦特里乌斯·维凯拉斯。目前有100个委员和32个荣誉委员。 国际奥委会组织举办奥林匹克运动会、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它组织的首届夏季奥运会于1896年于希腊雅典举行,首届冬奥会于1924年在法国霞慕尼举行,首屆青奧會於2010年在新加坡舉行。 国际奥委会依照《奥林匹克宪章》领导奥林匹克运动,为奥林匹克运动会及其五环会徽的专管机构,和领导奥林匹克运动和决定有关奥林匹克运动问题的最高权力机关;对每4年举办一次的奥运会拥有一切权力;它与其成员国或地区,以及国际单项体育组织相互承认。其第一负责人即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席,由国际奥委会全体会议选出,另设副主席4人,委员6名;工作語言为法语和英语,另外还使用德语、西班牙语、俄语和阿拉伯语。.

新!!: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和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 · 查看更多 »

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委员列表

没有描述。

新!!: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和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委员列表 · 查看更多 »

王敏超

王敏超(Ronnie Wong Man Chiu,),原籍廣東東莞石排鎮橫山上寶潭村,前香港游泳代表,中華造船廠王氏家族成員之一,為創辦人王華生的兒子,其兄為第10屆港區全國人大代表王敏剛。.

新!!: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和王敏超 · 查看更多 »

獨木舟

木舟(Dugout canoe),是一种用单根樹幹挖成的划艇,需要借助桨驱动。独木舟的优点在于由一根树干制成,制作简单,不易有漏水,散架的风险。它可以说是人类最古老的水域交通工具之一(另一种是筏子)。 原始的独木舟几乎在全世界都有发现。中国新石器时代遗址浙江湖州钱山漾、浙江余姚河姆渡、福建连江、广东化州都出土过独木舟或船桨的残骸,这些文物已有5000-9000年的历史。在英国约克郡一个沼泽里,发掘出了一支公元前7500年的木桨。这支桨一定是用来划一种中间掏空的独木舟的。在荷兰发现了一只这样的独木舟,其年代约为公元前6300年。在英国发现的一只独木舟,长达16米,宽1.5米。埃及,印度等地都发现过考古证据。至今非洲及美洲原住民的一些部落仍按照古法制作独木舟。 臺北市萬華區古名艋舺,係源自原住民平埔族凱達格蘭語的獨木舟之意思。.

新!!: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和獨木舟 · 查看更多 »

空手道

手道(),亦稱「空手」(,Karate ),舊稱「唐手」,是發源於琉球國(今琉球群島)的一種武術。空手道中包含踢、打、摔、拿、投、鎖、絞、逆技、點穴等多種技術,一些流派中還練習武器術。空手道比賽大致分為型及自由組手兩大類。型是以假設的對手為目標,單人進行空手道技術的預定動作表演練習;自由組手即為對打比賽,各種規則中,世界空手道聯盟(WKF)採用先中即得分,後中不得分的規則,強調技術運用的速度和技巧。.

新!!: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和空手道 · 查看更多 »

篮球

籃球是一個由兩隊參與,在一個長方形籃球場進行的球類運動,每隊出場5名隊员,可將球向任何方向傳、投、拍、滾或運,目的是將籃球投入對方球籃得分,並阻止對方獲得控球權或得分。籃球是世界上最多人觀看的球類活動之一,從1936年起就是奧運的正式競賽項目之一。 在三分線內投進可得兩分,若在三分線外投籃,可以得到三分。在比賽結束時,得分最多的球隊獲勝,但若二隊平手,會進行延長賽。在球賽中,控球者可以用持續運球(將球彈到地上,再反彈到自己手中)的方式行進或奔跑,也可以將球傳給其他隊員,但若走步(掌控球者沒有運球,且移動超過指定範圍或指定方式)、翻球或二次運球均是違例。 違例是違反籃球比賽的遊戲規則,罰則為失去控球權並由對方發界外球。'''犯規'''則分為一般性犯規(如有身體接觸而侵犯他人等)與技術性犯規(如口出穢言、不服判決、延誤比賽等非體育道德行為等),若個人於單場比賽中累計犯規超過一定次數,將被判下場,無法繼續上場比賽。若一球隊正要投籃時,防守球隊犯規,進攻球隊獲得罰球的機會。如有技術性犯規時,另一隊可以罰球,而且罰球後可自中場發球。.

新!!: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和篮球 · 查看更多 »

籃網球

籃網球,又稱為投球、英式籃球、无板篮球,是一種發源自籃球的團隊球類運動,一般被視為係以女性為主的運動項目,运动发源于1890年代的英格兰,随后成为英联邦国家中一项非常流行的女性体育活动。 籃網球比賽共分4節,每節15分鐘。每隊上場7名球員,各司不同的角色,分別站在球場上特定的區域內,不得任意超越區域。比賽目的與籃球一樣,要將球射入對方的籃框內,但籃框背後並無籃板。 这项运动的国际组织为国际篮网球协会(IFNA),全球有70多个国家超过2000万的人从事着这项运动。虽然正规的国际赛事与国内联赛只存在于少数几个国家间,但是这项运动却广泛流行于英联邦国家的校际间。高水平的篮网球比赛包括有篮网球世界锦标赛、英联邦运动会篮网球项目以及世界篮网球系列赛。.

新!!: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和籃網球 · 查看更多 »

网球

网球是一项体育运动,常见的有一对一的单打和二对二的双打,对抗双方隔着球网,用球拍将橡胶製空心球击打至对方场地中,目标是令对方无法将球按规则击回。 网球现在是一项奥运会比赛项目,适合社会各阶层与年龄段人群。现代網球起源于英格兰伯明翰的“草地网球”。1890年,网球比赛规则定型,至今调整不多,仅有的修改包括规定发球者的位置和引入“平分规定”,與1970年美國網球公開賽第一次試行搶七規則(由發明)。近来网球大赛引进了电子监控系统和球员挑战规则,使球员有机会用技术手段确定球是否出界。 网球比赛的观众数目众多,四大满贯赛事特别受到关注,包括澳网(硬地)、温网(草地)、法网(红土)和美网(硬地)。.

新!!: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和网球 · 查看更多 »

羽毛球

羽毛球是一項隔著球網,使用長柄網狀球拍揮擊平口端紮有一圈羽毛的半球狀軟木的運動。依據參與的人數,可以分為單打與雙打。相較於性質相近的網球運動,羽毛球運動對選手的體格要求非常高,也講究耐力。自1992年起,羽毛球成為奧運會的正式比賽項目。.

新!!: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和羽毛球 · 查看更多 »

田径

径(英语:Athletics),或称田径运动(英语:Sport of Athletics)、陸上競技,是田賽和徑賽(英语:Track and Field)、全能比赛的全称。以高度和距离长度计算成绩的跳跃、投掷项目叫“田赛”,以时间计算成绩的竞走和跑的项目叫“径赛”。田径比赛由田赛、径赛、公路路跑、竞走和组成,此外还包括部分田赛和径赛项目组成的“十項全能”。田径比賽本身簡單,以及不需要昂貴的設備,因此田径比賽是世界上最多人比賽的體育項目之一。田径比賽大部份是個人性的運動,不過像接力賽跑或是一些團隊一起計分的比賽,會考慮團體的成績。 田径在公元前776年古希腊的第一届古代奥运会即为比赛项目。1896年第一届现代奥运会上,田径的走、跑、跳跃、投掷等成为主要竞技项目。1900年巴黎第二届奥运会,首次增加了女子田径比赛。許多現代的最頂級比賽是由国际田径联合会(IAAF)以及成員協會所舉行。 田径是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主要項目之一。最重要的國際田徑比賽是世界田径锦标赛,其中包括田徑賽,馬拉松比賽和競走賽。其他頂級的比賽有世界越野錦標賽及世界半程馬拉松錦標賽。夏季帕拉林匹克運動會及則是全世界田径選手的頂級比賽。.

新!!: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和田径 · 查看更多 »

銅鑼灣

銅鑼灣(Causeway Bay)位於香港島區,是一個購物、娛樂及住宅混合的地區,隸屬灣仔區,原來是當地海灣的名字,因海灣形似銅鑼而得名,銅鑼灣避風塘則在正中,在填海工程後海灣的銅鑼形不復見,但「銅鑼灣」卻成爲了當地整個地區的名稱。歷史上當地名爲「銅鑼灣」的海灣因為填海而兩度北移,原海灣範圍變成了現今的維多利亞公園,現今的「銅鑼灣」海灣僅指興發街、維園道和鴻興道之間的海域,而銅鑼灣地區的範圍東至屈臣道、麥連街及蜆殼街,西至堅拿道天橋,南至銅鑼灣道及禮頓道。 銅鑼灣主要分為東面的住宅區及西面的購物娛樂商場區,銅鑼灣、跑馬地一帶早期本屬東區,在香港區議會分區監察政府事務上,1982年區議會把銅鑼灣北及銅鑼灣南劃入東區,把銅鑼灣中劃入灣仔區,於1990年代亦新增屬東區的銅鑼灣東選區然而在香港政府部門的運作下,以及香港回歸前的立法局選舉分區下(港島中),仍然是以於1963年法定分區為基礎而進行,整個銅鑼灣仍然屬於同一劃區。立法會於2014年1月22日通過的《二○一三年區議會條例修訂令》,原屬東區的「維園」及「天后」兩個選區,於2016年開始改劃入灣仔區議會的範圍,自此整個銅鑼灣均屬於灣仔區。 香港自開埠至今即是東南亞的貿易中心,閩籍華商一直以銅鑼灣作為基地經營轉口貿易,至今新加坡、菲律賓、印尼等國的首富及華商仍大量持有銅鑼灣的商場以至辦公室作為總部,使香港作為東南亞的金融中心的地位得以鞏固。得益於內地港澳個人遊政策下龐大的內地旅客人流,銅鑼灣的商鋪租金更曾於2012年超越紐約第五大道,取代其之前連續11年的「全球最昂貴商鋪地段」的地位。現時銅鑼灣租金每平方呎為2,630美元,為第五大道的9成,卻是東京銀座的2倍。而在香港各商業地段,租金排名依次為銅鑼灣、中環、尖沙咀,但隨着2014年後訪港內地旅客人數減少及內地旅客消費習慣的改變,銅鑼灣的租金不斷回落,到2016年時更比高峰期下跌超過五成,不過銅鑼灣至今仍然維持其香港主要旅遊購物區的地位。與此同時,銅鑼灣亦被評選在“中國十大商業街”之列,與著名的上海南京東路,北京王府井等等地區相媲美。 因為銅鑼灣天后廟,使銅鑼灣、跑馬地以及大坑自開埠以來即以閩籍人口為主要多數,建區以來有濃厚的天后文化,區內東角一帶至今仍是全港最多閩籍同鄉會的地方。維多利亞公園則是香港面積最大的公園,有很多休閒、體育設施,加上香港中央圖書館等全港性的文化設施,使銅鑼灣成為香港市民重要的休閒以及文化活動中心。.

新!!: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和銅鑼灣 · 查看更多 »

草地滾球

草地滾球(Bowls或Lawn Bowls),一種滾球運動,在草地上進行,起源於英國,目前也在澳洲、加拿大、新西蘭、香港等大英國協國家流行。.

新!!: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和草地滾球 · 查看更多 »

袋棍球

袋棍球(Lacrosse),又譯長曲棍球、曲棍網球、棍網球、兜網球、袋球或網棒球,是一種使用頂端具有網狀袋子的長棍作為持球工具的團隊球類運動。起源於北美原住民部落,原本不限人數,最多可達雙方各一千餘人。移民至此的法國人發現後,加以改良並制訂規則,因而形成今日的狀態。 得分的形式是把圓球射進對手的龍門內,勝利歸於入球較多一方,而比賽時,球員要求用棍子來傳、接和運球。防守以阻止對手射門及讓對手所持的球從棍的網子內跌出來為主,守衛容許用手持的棍來擊打對方,身體的碰撞,或者站在恰當的位置,來進行合法的防禦。 袋棍球有四種主流玩法:室外男子、室外女子、室內男子以及軟式袋棍球的比賽。主要流行於北美地區,加拿大將本運動比為冰球,是該國的夏季國球。.

新!!: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和袋棍球 · 查看更多 »

飛盤

飛盤,香港稱為飛碟,是一種新興運動,也可以單指其所使用的塑膠製盤狀器具。其基本玩法是用力抛向空中,經一段飛行而降落時,由自己或他人用手接住,近年來已發展出各種不同的玩法。.

新!!: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和飛盤 · 查看更多 »

飛行運動

#重定向 空中運動.

新!!: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和飛行運動 · 查看更多 »

香港

香港(簡稱港,雅稱香江;Hong Kong,縮寫作 HK、HKG)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個特別行政區之一,位於南海北岸、珠江口東側,北接廣東省深圳市,西面與鄰近的澳門特別行政區相距63公里,其餘兩面與南海鄰接。 全境由香港島、九龍和新界組成,其中香港島北為最發達地區;地理環境上則由九龍半島等大陸土地、以及263個島嶼構成「島嶼」以超過500平方米面积為標準,根據地政總署測繪處:,人口約741萬人(2017年底)。 1842年,大清國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永久割讓香港島;後再簽訂《北京條約》和《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分別割讓九龍和租借新界,這些由英國統治的地區構成現今香港的治理範圍。二戰期間,香港曾被日本佔領約三年零八個月。1997年7月1日,香港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國,並成立香港特別行政區,實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僅有國防、外交事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轄。 香港開埠前,未計九龍和新界,香港島已經是一個有數千人口的小島。英國人看中維多利亞港是一個水深港闊、四季不結冰,而且不在地震帶的天然良港。1842年,大清國在鴉片戰爭中戰敗後,分階段割讓和租借香港土地予英國,英國人開始統治及發展香港,使香港從一個荒蕪、地瘠山多且天然資源缺乏的小漁村,逐漸發展成一個轉口港,成為歐洲各國商船向中國進行鴉片及其他商品貿易的樞紐,而且不受清朝末年的亂局影響。同時,孫中山在香港先後成立興中會和同盟會,為後來推翻大清打下基礎。 太平洋戰爭期間,日本攻佔香港,佔領持續三年零八個月。1945年,日本投降,香港重光,英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香港基於殖民地身份和地理環境下,又一次避免受到中國長期戰亂影響;太平天國、軍閥割據、國共內戰、阶级鬥争、大跃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期間,大量中國難民逃港。香港在1970年代经济起飞,逐步發展成亞太地區之國際大都會及國際金融中心,獲譽為亞洲四小龍和紐倫港之一。根據《中英聯合聲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從1997年7月1日起在香港實行「一國兩制」的基本國策,《香港基本法》說明香港不實行社會主義,保持原有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除國防和外交由中國中央政府管理,香港實行高度自治,香港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終審權以及參與國際事務的權利。然而,近年香港人對特區政府及中國政府的信任度每況愈下,其高壓權威亦令「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及「一國兩制」遭到部份人士質疑。 香港是全球具有重要地位、以工商業為主的現代化國際金融、服務業及航運中心,連續24年蟬聯全球最自由經濟體,並以優良治安、廉潔社會、簡單稅制和健全的普通法制度而聞名於世,香港廉政公署,2016年12月1日,香港政府新聞網,2017年2月16日,因此有「東方之珠」的美譽。「亞洲國際都會」則為官方定位的香港品牌。香港同時為全球其中一個最安全、經濟最發達、生活水平最高、競爭力最高、最適宜居住Gulliver.

新!!: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和香港 · 查看更多 »

香港劍擊總會

香港劍擊總會(Hong Kong Fencing Association)是專門管轄香港劍擊事務的組織。該組織的前身為1949年成立的香港業餘劍擊總會,後易名為現今名稱。現時,香港劍擊總會是亞洲劍擊總會和國際擊劍協會的成員,主辦比賽各公開賽和分齡賽事。.

新!!: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和香港劍擊總會 · 查看更多 »

香港壁球總會

香港壁球總會(Hong Kong Squash,簡稱:HKS),成立於1961年,為世界壁球協會、亞洲壁球協會的會員,並獲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確認為代表香港壁球運動的法定團體,可選派代表隊代表香港參加國際運動會的壁球比賽。總會的宗旨為推動壁球運動在香港的發展。辦事處位於香港金鐘紅棉路23號香港壁球中心地下。.

新!!: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和香港壁球總會 · 查看更多 »

香港壘球總會

香港壘球總會(Hong Kong Softball Association)是專門管轄香港壘球事務的組織。該組織成立於1937年。現時,香港壘球總會是國際壘球總會和亞洲壘球總會的成員,旗下的主要比賽是香港壘球聯賽、全港青少年新秀賽和大專壘球賽。自1961年起,本會成為國際壘球總會(ISF)和亞洲壘球總會(SCA)的成員,及在同年12月,壘球比賽開始轉移至現時的天光道壘球場。現任會長是陳孟富。 香港壘球總會在1937年成立,起初球場位於京士柏公園舊址,球員多以外籍人士及美國水兵為主。及至1961年,壘球場遷至現址九龍天光道。 自1992年起,香港壘球總會始與學界體育聯會合辦全港學界壘球英賽,將壘球普及化。 現時香港壘球總會的會員人數經已超過2000人,隊伍數目超過100隊,主要的比賽埸地是天光道壘球場及石硤美配水庫遊樂場。.

新!!: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和香港壘球總會 · 查看更多 »

香港大專體育協會

香港大專體育協會(The University Sports Federation of Hong Kong, China)是專門管轄香港各大專院教體育比賽的組織。該組織成立於1961年,旗下的會員學校共有11間,當中包括珠海學院、香港城市大學、香港浸會大學、香港專業教育學院、香港樹仁大學、嶺南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教育大學、香港理工大學、香港科技大學和香港大學。總部設在銅鑼灣掃桿埔大球場徑1號,會長是周冠華。.

新!!: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和香港大專體育協會 · 查看更多 »

香港大球場

香港大球場(Hong Kong Stadium;香港人俗稱為「埔頭」或者簡稱為「大球場」)前身為政府大球場(Government Stadium),是香港最高質素的球場,位於香港香港島掃桿埔東院道55號,於1955年啟用,行政上屬灣仔區,於1994年3月重建完成及啟用,可以容納40,000名觀眾,是香港現時最大的戶外多用途康體場地。1956年亞洲盃足球賽、1995年皇朝盃、賀歲盃、2009年東亞運動會足球比賽決賽及巴克萊英超亞洲盃等大型足球賽事都在此處舉行,2009年東亞運動會七人欖球比賽及每年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亦在此處舉行,現為港超聯球隊香港飛馬主場。而香港代表隊而會於此球場作賽。.

新!!: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和香港大球場 · 查看更多 »

香港學界體育聯會

香港學界體育聯會(學體會)於一九九七年九月一日正式成立,取代前三個學界組織。學體會乃一有限公司及註冊慈善團體。學體會是負責全港中、小學校際運動比賽及對外運動比賽的組織。董事會乃學體會最高權力機構,處理一切有關會務。董事會下設有中、小學體育理事會,分別負責全港中、小學各項本地體育事務。另對外體育委員會,主要負責全港精英賽,埠際及國際性體育比賽。 多年來,學體會已與多個單項體育總會建立一套精英運動員訓練/遴選制度。一方面可為本會學生運動代表提供高水平訓練,藉以提升他們在全國中學生運動會、埠際及國際等比賽成績;另一方面又可為各體育總會輸送有潛質運動員,為未來更高層次的比賽作準備。.

新!!: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和香港學界體育聯會 · 查看更多 »

香港定向總會

香港定向總會(Orienteering Association of Hong Kong)是專門管轄香港定向運動事務的組織。該組織成立於1981年。現時,香港定向總會是國際定向越野運動總會的成員,旗下主要的比賽有週年定向錦標賽和定向排名聯賽。總部在銅鑼灣掃桿埔大球場徑一號,會長是虞定宏。.

新!!: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和香港定向總會 · 查看更多 »

香港射箭總會

香港射箭總會(英文:Hong Kong Archery Association,縮寫:HKAA)是國際射箭總會及亞洲射箭聯盟的會員,同時是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成員,擔任香港射箭運動的管理及代表性組織,現受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的資助。總辦事處設於香港島銅鑼灣掃桿埔大球場徑1號奧運大樓1010室,以註冊社團的方式運作。.

新!!: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和香港射箭總會 · 查看更多 »

香港射擊聯合總會

香港射擊聯合總會(Hong Kong Shooting Assocaition)是專門管轄香港射擊事務的組織。該組織成立於1994年。現時,香港射擊聯合總會是國際射擊聯盟、亞洲射擊聯盟和亞洲飛碟聯盟的成員,旗下的主要比賽為香港射擊公開賽和香港年終射擊錦標賽 。總部在設在銅鑼灣掃桿埔大球場徑一號。.

新!!: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和香港射擊聯合總會 · 查看更多 »

香港中國國術龍獅總會

香港中國國術龍獅總會(Hong Kong Chinese Martial Arts Dragon and Lion Dance Association)是專門管轄香港舞獅、舞龍和國術事務的組織。該組織的前身為成立於1969年的香港中國國術總會。2006年,香港中國國術總會會易名為現有的名字。 現時,香港中國國術龍獅總會旗下的主要比賽是各舞獅、舞龍和國術公開賽。總部設在旺角彌敦道687號嘉禾大廈,會長是林建名。.

新!!: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和香港中國國術龍獅總會 · 查看更多 »

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

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Chinese YMCA of Hong Kong)為香港註冊慈善團體。.

新!!: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和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 · 查看更多 »

香港主權移交

#重定向 香港回歸.

新!!: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和香港主權移交 · 查看更多 »

香港三項鐵人總會

香港三項鐵人總會(Hong Kong Triathlon Association)是專門管轄香港三項鐵人、陸上兩項鐵人和水陸兩項鐵人事務的組織。該組織成立於1984年 。現時,香港三項鐵人總會是國際鐵人三項聯盟和亞洲三項鐵人協會的成員,旗下的主要比賽有水陸兩項鐵人聯賽、 陸上兩項鐵人聯賽以及分齡組三項鐵人賽等。總部設在銅鑼灣掃桿埔大球場徑一號,會長是陳傑斌。.

新!!: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和香港三項鐵人總會 · 查看更多 »

香港乒乓總會

香港乒乓總會(Hong Kong Table Tennis Association,簡稱:HKTTA),成立於1936年,為國際乒乓球聯合會、亞洲乒乓球聯盟的會員,並獲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確認為代表香港乒乓球運動的法定團體,可選派代表隊代表香港參加國際運動會的乒乓球比賽。總會的宗旨為促進和推動乒乓球運動。辦事處位於香港銅鑼灣大球場徑一號奧運大樓2008室。.

新!!: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和香港乒乓總會 · 查看更多 »

香港保齡球總會

香港保齡球總會(Hong Kong Tenpin Bowling Congress,簡稱:HKTBC),成立於1968年,並於1978年起獲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確認為代表香港保齡球運動的法定團體,可選派代表隊代表香港參加國際運動會的保齡球比賽。總會的宗旨為發展及推廣保齡球運動。辦事處位於香港銅鑼灣大球場徑一號奧運大樓2004室。.

新!!: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和香港保齡球總會 · 查看更多 »

香港傑出運動員選舉

香港傑出運動員選舉(Hong Kong Sports Stars Awards),是由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主辦的一項一年一度選舉,主旨是鼓勵並表揚香港運動員和隊伍在比賽上爭取佳績;並鼓勵香港的下一代以他們作榜樣,藉此推動全民運動,促進體育文化發展。由於很多體壇名人、精英運動員及社會各界名人都會盛裝出席頒獎禮,所以有關選舉又有「香港體壇奧斯卡」之稱。.

新!!: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和香港傑出運動員選舉 · 查看更多 »

香港冰球協會

香港冰球協會是管治香港冰球事務的組織。現任主席為葉小燕。.

新!!: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和香港冰球協會 · 查看更多 »

香港獨木舟總會

香港獨木舟總會(Hong Kong Canoe Union)是專門管轄香港獨木舟和獨木舟水球事務的組織。該組織成立於1973年。現時,香港獨木艇總會是國際獨木舟總會及亞洲獨木舟總會的成員,旗下的主要比賽有亞洲邀請賽、春季和秋季長途賽和獨木舟水球公開賽。總部設在銅鑼灣掃桿埔大球場徑一號,會長為陳偉能。.

新!!: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和香港獨木舟總會 · 查看更多 »

香港籃球總會

香港籃球總會(英文: Hong Kong Basketball Association)是香港的官方籃球統籌組織。會址位於香港銅鑼灣掃桿埔大球場徑1號奧運大樓1006室。香港籃球總會負責統籌全港籃球比賽,球員註冊,以及香港籃球代表隊選拔及訓練。.

新!!: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和香港籃球總會 · 查看更多 »

香港羽毛球總會

香港羽毛球總會(Hong Kong Badminton Association)是香港的官方羽毛球組織,成立于1934年,現有屬會共91個。總部位於掃桿埔奧運大樓。.

新!!: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和香港羽毛球總會 · 查看更多 »

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

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Hong Kong Association of Sports Medicine and Sports Science)是成立於1988年,專門管轄、研究和推廣香港的運動醫學與科學的機構,設立多個有關這些方面的課程,並且出版《運動科學與體能期刊》學術期刊。現時,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的總部設在沙田源禾路25號,主席是麥耀光醫生。.

新!!: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和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 · 查看更多 »

香港草地滾球總會

香港草地滾球總會(Hong Kong Lawn Bowls Association)是專門管轄香港草地滾球事務的組織。該組織成立於1961年。現時,香港草地滾球總會是世界滾球總會的成員,旗下的主要比賽為三人聯賽和四人超聯賽。總部設在銅鑼灣掃桿埔大球場徑一號,會長是張旭峯。.

新!!: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和香港草地滾球總會 · 查看更多 »

香港飛盤總會

香港飛盤總會(Hong Kong Ultimate Players Association)是專門管轄香港飛盤運動事務的組織。該組織成立於1991年。現時,香港飛盤總會是世界飛盤總會和亞洲飛盤總會的成員,旗下的主要比賽有全年聯賽、夏季聯賽、秋季聯賽、香港錦標賽和香港沙灘錦標賽。總部設在灣仔駱克道353號,會長是 Neil Gysel。.

新!!: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和香港飛盤總會 · 查看更多 »

香港飛行總會

香港飛行總會(英文:Hong Kong Aviation Club)是香港最主要的業餘民間航空組織,其宗旨是推廣業餘飛行運動,為香港唯一一個提供飛行訓練、飛行教官訓練及簽發駕駛執照的組織。香港飛行總會前身是遠東飛行學校、香港飛行會及香港航空會三者。會址設於九龍馬頭涌宋皇臺道31號,鄰近前啟德機場。.

新!!: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和香港飛行總會 · 查看更多 »

香港馬術總會

香港馬術總會(Hong Kong Equestrian Association)是專門管轄香港馬術事務的組織。該組織成立於1973年。現時,香港馬術總會是國際馬術總會和亞洲馬術總會的成員,旗下的主要比賽為國際馬聯世界場地障礙挑戰賽及國際馬聯世界盛裝舞步挑戰賽。它的總部設在沙田馬場綜合大樓,主席是葉錫安太平紳士。.

新!!: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和香港馬術總會 · 查看更多 »

香港高爾夫球總會

香港高爾夫球總會(Hong Kong Golf Association)於1968年成立,為管理香港高爾夫球運動事務的組織,屬於國際高爾夫總會和亞太高爾夫球總會的成員,香港高爾夫球總會旗下約有13,000名註冊運動員。比賽方面,香港高爾夫球總會則有香港成年職業公開賽和年青賽。.

新!!: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和香港高爾夫球總會 · 查看更多 »

香港體育舞蹈總會

香港體育舞蹈總會(Hong Kong Dancesport Association)是專門管轄香港體育舞蹈事務的組織。該組織的前身為成立於1996年的香港體育舞蹈聯盟。在2011年,香港體育舞蹈聯盟易名為現今的名字。現時,香港體育舞蹈總會是國際舞蹈運動總會和亞洲舞蹈運動總會的成員,旗下的主要比賽有香港體育舞蹈公開賽、香港體育舞蹈大獎賽和校際體育舞蹈錦標賽。總部設在九龍大角咀道,會長是梁昌明。.

新!!: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和香港體育舞蹈總會 · 查看更多 »

香港象棋總會

香港象棋總會於1952年成立,除個人會員外,會員亦包括荃灣、元朗、沙田等地方棋會及多個組織。.

新!!: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和香港象棋總會 · 查看更多 »

香港足球總會

香港足球總會(英文:The Hong Kong Football Association Limited)是香港的足球管理機構,是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轄下74個體育總會及體育組織之一,負責香港足球代表隊、香港奧運足球代表隊、其他不同年齡的香港足球代表隊、香港五人足球代表隊及、香港聯賽選手隊的挑選及訓練,亦負責各級別香港足球聯賽的足球隊與足球運動員的註冊、青少年足球運動員訓練及發展、教練訓練及發展、裁判員及紀律等事宜。.

新!!: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和香港足球總會 · 查看更多 »

香港跆拳道協會

香港跆拳道協會(Hong Kong Taekwondo Association)是專門管轄香港跆拳道事務的組織。該組織成立於1967年。現時,香港跆拳道協會是-zh-hans: 世界跆拳道聯合會; zh-tw:世界跆拳道聯盟-及亞洲跆拳道聯盟的成員,旗下的比賽有各學界賽事和全港公開賽。總部設在銅鑼灣掃桿埔大球場徑1號,會長是程萬琦。.

新!!: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和香港跆拳道協會 · 查看更多 »

香港舉重健力總會

香港舉重健力總會(Hong Kong Weightlifting and Power-lifting Association)是專門管轄香港舉重和健力事務的組織。該組織的前身為1954年成立的香港業餘舉重健美總會,1989年,健美獨立成香港健美總會﹔業餘舉重健美總會則把健力加入管轄範圍,並重組為香港業餘舉重健力總會。2002年,業餘舉重健力總會正名為香港舉重健力總會。現時,香港舉重健力總會是國際舉重總會和亞洲舉重總會的成員,旗下的主要比賽是香港健力冠軍賽。總部設在銅鑼灣掃桿埔大球場徑一號,主席為葉永玉。.

新!!: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和香港舉重健力總會 · 查看更多 »

香港投球總會

香港投球總會(Hong Kong Netball Association)是專門管轄香港投球事務的組織。該組織成立於1979年。現時,香港投球總會是國際投球總會和亞洲投球總會的成員,旗下的主要比賽包括6個級別的聯賽、年青聯賽和聯校賽事。總部設在銅鑼灣掃桿埔大球場徑一號,會長是 Veronica Arnold。.

新!!: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和香港投球總會 · 查看更多 »

香港排球總會

香港排球總會(Volleyball Association of Hong Kong, China)是專門管轄香港排球、沙灘排球和軟式排球事務的組織。該組織前身為成立於1959年的港九排球聯會。現時,香港排球總會是國際排球總會和亞洲排球總會的成員,旗下主要的本地比賽有香港公開排球錦標賽、香港馬拉松排球賽、沙灘排球錦標賽、沙灘排球巡迴賽、康文盃和迷你排球大賽等。總部設在銅鑼灣掃桿埔大球場徑一號奧運大樓,前任會長為許晉奎,現時會長為吳守基。.

新!!: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和香港排球總會 · 查看更多 »

香港桌球總會

香港桌球總會(Hong Kong Billiard Sports Assiociation)是專門管轄香港桌球事的組織。該組織成立於1993年。現時,香港桌球總會是國際桌球暨士碌架協會(IBSF)、亞洲美式桌球協會(APBU)及亞洲桌球聯盟的成員,旗下的主要比賽是各項桌球公閞賽。總部設在銅鑼灣掃桿埔大球場徑一號,主席是麥耀開。.

新!!: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和香港桌球總會 · 查看更多 »

香港棍網球總會

香港棍網球總會(Hong Kong Lacrosse Association)為香港棍網球運動之監管機構,於2016年加入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成為觀察會員。 由一眾香港大學學生於1993年成立,棍網球總會同時為,成員。.

新!!: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和香港棍網球總會 · 查看更多 »

香港棒球總會

香港棒球總會(Hong Kong Baseball Association)是專門管轄香港棒球事務的組織。該組織成立於1992年。現時,香港棒球總會是國際棒球總會和亞洲棒球總會的成員,旗下的主要比賽為各級別的聯賽和新秀賽。總部設在銅鑼灣掃桿埔大球場徑一號,會長是李錦泉。.

新!!: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和香港棒球總會 · 查看更多 »

香港業餘田徑總會

香港業餘田徑總會(Hong Kong Amateur Athletic Association,簡稱HKAAA),前身英文名稱為Hong Kong Amateur Track and Field Association(簡稱HKATFA),成立於1951年,為代表香港田徑運動的團體,負責統領田徑、長跑及競走等項目。於成立的同年註冊為香港業餘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的會員之一,翌年(1952年)加入國際業餘田徑協會及英國業餘田徑會。辦事處位於香港銅鑼灣大球場徑一號奧運大樓。.

新!!: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和香港業餘田徑總會 · 查看更多 »

香港業餘游泳總會

香港業餘游泳總會(Hong Kong Amateur Swimming Association) 是專門管轄香港游泳、跳水、水球、韻律泳和公開水域游泳事務的組織。該組織成立於1950年,並在1960年4月28日註冊為社團。現時,香港業餘游泳總會是國際游泳總會和亞洲游泳總會的成員,旗下的主要比賽包括各分齡和校際賽事。它的總部設在觀塘海濱道133號萬兆豐中心,會長是趙展鴻。.

新!!: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和香港業餘游泳總會 · 查看更多 »

香港欖球總會

香港欖球總會(Hong Kong Rugby Union)於1952年成立,並於1988年加入國際欖球理事會Bath, Richard (ed.) The Complete Book of Rugby (Seven Oaks Ltd, 1997 ISBN 1-86200-013-3) pp 67, 68 ,負責推動香港欖球發展。作為非牟利機構,總會的所有收益均會用於欖球運動發展。 現任會長是施文信。 現時本地賽事方面,共有60支男子隊在8個不同組別角逐,女子組方面也有15支球隊在兩個不同組別角逐。香港欖球總會提供競賽性與社交性兼備的大專以至青少年層面的欖球(青少年、學校和小型欖球),同時亦提供教練和裁判培訓課程,讓一些不想參與競賽,但又希望參與其中的欖球愛好者有更多選擇。 在代表隊,男女子隊近年成績不斷進步,分別在「香港國際七人欖球2010」中勇奪銀盾、成為「亞洲五國欖球賽2011」亞軍以及在世界排名升至第27位。很多年青運動員有機會在不同的年齡組別中代表香港比賽,爭取佳績。 為了進一步在社區層面更深入推動欖球運動,香港欖球總會透過舉辦不同賽事,宣揚欖球箇中樂趣,如「亞洲五國欖球賽」和「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近年由滙豐和國泰航空贊助)。香港欖球總會承諾會不斷提昇賽事水平,為球迷帶來更好的欖球體驗。 香港欖球總會亦積極回饋社會,提倡透過不同的社區活動強化欖球的價值,如REAL(Rugby English Action Learning)、香港欖球總會慈善信託基金、控球在手、奮進行動欖球計劃等。 回應有關場地供不應求的問題,香港欖球總會已投入大量資源為本地欖球界提供優質場地設施,而最新的天水圍發展項目亦在2013年完成。.

新!!: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和香港欖球總會 · 查看更多 »

香港武術聯會

香港武術聯會(Hong Kong Wushu Union)是專門管轄香港武術運動事務。該組織成立於1987年。現時,香港武術聯會是國際武術聯合會和亞州武術聯合會的成員,但鮮有舉辦比賽。總部設在銅鑼灣掃桿埔大球場徑一號,會長是霍震寰。.

新!!: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和香港武術聯會 · 查看更多 »

香港殘疾人奧委會暨傷殘人士體育協會

香港殘疾人奧委會暨傷殘人士體育協會(英文:Hong Kong Paralympic Committee & Sports Association for the Physically Disabled,縮寫:HKPC&SAPD)。香港殘疾人奧委會暨傷殘人士體育協會是有系統地組織、籌劃及推廣殘疾人士體育運動,使殘疾人士能體會運動的樂趣、促進身心健康,甄選及培育有潛質的運動員參加海外國際比賽,為港增光。 同時是香港獲得國際殘奧會委員會承認的唯一本地殘疾人奧委會,専責選派香港代表隊參加傷殘人士奧運會及各項國際殘疾人奧委會認可之世界及地區性賽事;同時亦是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港協暨奧委會)的會員機構之一。會址位於新界沙田區美林邨美楓樓B座地下141至148號;與香港精英運動員協會為鄰。.

新!!: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和香港殘疾人奧委會暨傷殘人士體育協會 · 查看更多 »

香港汽車會

香港汽車會(英文:Hong Kong Automobile Association,縮寫:HKAA)是香港的一個非牟利機構,負責服務會員,管理及推行有關汽車的活動。香港汽車會是國際汽車聯會及國際電單車聯會(FIM)之會員,及香港唯一可以簽發賽車賽事証件的認可機構。現任會長為余錦基。.

新!!: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和香港汽車會 · 查看更多 »

香港泰拳理事會

香港泰拳理事會是一個在香港推廣泰拳運動的機構。現任會長為貝鈞奇。2012年新任會長:周昭賢。.

新!!: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和香港泰拳理事會 · 查看更多 »

香港滑冰聯盟

香港滑冰聯盟(Hong Kong Skating Union)是專門管轄香港花樣滑冰和短道速滑事務的組織。該組織成立於1980年。現時,香港滑冰聯盟是國際滑冰聯盟和亞洲滑冰聯盟的成員,旗下的主要比賽有香港短道速滑錦標賽和香港花樣滑冰錦標賽。總部設在銅鑼灣掃桿埔大球場徑一號,會長是葉小燕。.

新!!: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和香港滑冰聯盟 · 查看更多 »

香港滑水總會

香港滑水總會(Hong Kong Water Ski Association)是專門管轄滑水事務的組織。該組織在1977年成立。現時,香港滑水總會是國際滑水暨寬板滑水總會的成員,並有27名的認可註冊教練和19名認可裁判。在比賽方面,則有香港滑水公開賽和香港尾波花式滑水錦標賽。總部設在銅鑼灣掃桿埔大球場徑一號,主席是周志仁。.

新!!: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和香港滑水總會 · 查看更多 »

香港滑浪風帆會

香港滑浪風帆會(Windsurfing Association of Hong Kong)是專門管轄香港滑浪風帆事務的組織。該組織成立於1979年。現時,香港滑浪風帆會是國際滑浪風帆總會和亞洲滑浪風帆總會的成員,旗下逞要的比賽包括香港滑浪風帆巡迴賽、香港滑浪風帆公開賽以及香港青少年滑浪風帆賽。總部銅鑼灣掃桿埔大球場徑一號,會長是趙不求。.

新!!: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和香港滑浪風帆會 · 查看更多 »

香港旗

香港旗(Hong Kong Flag),是英屬香港時期代表香港的旗幟,由英國藍船旗衍生。香港旗於1871年首度出現,一直使用至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為止。在此期間,旗幟設計曾經歷四次的轉變。.

新!!: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和香港旗 · 查看更多 »

香港拯溺總會

香港拯溺總會(Hong Kong Life Saving Society)是專門管轄香港水上救生事務的非政府組織。該組織成立於1956年。現時,香港拯救總會是國際救生聯盟和亞太救生聯盟的成員,旗下的比賽有全港公開拯溺錦標賽、拯溺(泳池)分齡賽和拯溺(海洋及沙灘)分齡賽等。此外,該組織還是全港唯一負責考核及頒發拯溺資格的機構,所頒發的證書是為國際救生聯盟所承認的。 香港拯救總會的總部設在灣仔軒尼詩道 258 號,主席是陳偉能。.

新!!: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和香港拯溺總會 · 查看更多 »

香港拳擊總會

香港拳擊總會(Hong Kong Boxing Association)是專門管轄香港拳擊和踢拳事務的組織。該組織成立於1955年。現時,香港拳擊總會是國際拳擊總會和亞運拳擊聯盟的成員,旗下的主要比賽為各分齡賽事。總部設在銅鑼灣掃桿埔大球場徑一號,執行主席為葉國祥。.

新!!: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和香港拳擊總會 · 查看更多 »

香港曲棍球總會

香港曲棍球總會(Hong Kong Hockey Association)是專門管轄香港曲棍球事務的組織。該組織成立於1933年。現時,香港曲棍球總會是國際曲棍球總會和亞洲曲棍球總會的成員,旗下的主要比賽是香港曲棍球聯賽。它的總部設在京士柏曲棍球場,主席為Sarinder Dillon。.

新!!: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和香港曲棍球總會 · 查看更多 »

香港智障人士體育協會

香港弱智人士體育協會(Hong Kong Sports Association for the Mentally Handicapped,簡稱HKSAM)於2015年7月正式改名為香港智障人士體育協會(Hong Kong Sports Association for Persons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y,簡稱HKSAPID),是一個香港以智障人士為服務對象的體育組織,辦公室設於沙田瀝源社區會堂地下2室,於1978年成立。為「國際智障人士體育聯盟」及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會員。 其泳隊及田徑隊於國際有一定地位,30年來總共派出1,435名運動員參加117個海外及本地所舉辦的國際賽事,包括15個特殊奧運夏季及冬季世界賽、2屆傷殘奧運會,共獲得978金738銀544銅的成績。.

新!!: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和香港智障人士體育協會 · 查看更多 »

马术

術是指骑乘、驾驭和训练马翻越障碍等相关技能。马术有着工作、交通的实际用途,也有休闲、娱乐和文化相关的意义,也是近代的一项竞技性體育運動。.

新!!: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和马术 · 查看更多 »

高禮澤

澤(英文名:Ko Lai Chak,),廣東省南海市南莊鎮(今佛山市禪城區南莊鎮)人,香港男子退役--選手。高禮澤使用左手直拍反膠打法,快攻結合弧圈打法,曾與李靜拍檔雙打,被譽為「乒乓孖寶」。現為香港青年隊男隊教練。.

新!!: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和高禮澤 · 查看更多 »

高爾夫球

哥爾夫,又稱高球,哥爾夫球,歌爾夫球,高而富球,俗稱小白球,是一種室外體育運動。個人或團體球員以哥爾夫球杆將一顆小球打進果嶺的洞內。使用杆數較少者獲勝。大部份的比賽有9洞或18洞。 目前世界上較為知名的個人比賽有:英國公開賽、、美國公開賽、、美國名人賽和美國職業哥爾夫球協會錦標賽。最有名的團體比賽有世界盃賽、萊德杯歐美對抗賽和。哥爾夫球將於2016年里約熱內盧奧運重新被列為奧運比賽專案。 英國公開賽、美國公開賽、美國名人賽和美國職業哥爾夫球協會錦標賽是哥爾夫球界的四大大滿貫賽事。 一般認為現代哥爾夫球起源於15世紀的蘇格蘭,今日的哥爾夫球18洞制度亦由蘇格蘭制定,當地亦有全球最歷史悠久的高球會,被視作蘇格蘭國粹。.

新!!: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和高爾夫球 · 查看更多 »

象棋

象棋是中國大陸、台灣、越南、琉球地區所流行的傳統的2人對弈棋類遊戲。与国际象棋及围棋并列世界三大棋类之一。類似的有朝鮮將棋、日本將棋。中國大陸稱「Chess」為「国际--象棋」,以此作為區別,又稱中國象棋,主要流行于全球華人、越南人及琉球人社區。是首屆世界智力運動會的正式比賽項目之一。.

新!!: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和象棋 · 查看更多 »

賽車

賽車(Automobile Racing、Car Racing)是使用汽車作速度競賽的運動。在1895年,这项运动第一次在法国出现。如今,它已经成为了全世界吸引最多观众观看的体育赛事之一。 而現時賽車也可以特指一些尃門制造或改裝供參加賽車的車輛,這類車不一定可以符合交通法規直接開上街上當普通汽車代步,而接近賽車的普通量產型汽車稱為跑車。.

新!!: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和賽車 · 查看更多 »

足球

足球是一种足球類運動,亦是足球运动或足球比赛的简称;当然它也指足球比赛中的用球,但在这里它代表前者。標準的足球比賽由两队各派11名队员参与,包括10名球員及1名守門員,互相在长方形的草地球场上互相对抗、互相进攻。除守門員可在己方禁區內利用手部觸球外,其他球員只能運用手部以外的身體部位碰觸球(開界外球例外),比賽目的是盡量將球射入對方的球門內,每射入一球就可以得到一分,當比賽完畢後,得分最多的一隊則代表勝出。比賽持續時間為兩個等長的半場,每半場為45分鐘,共90分鐘。如果在比赛規定时间内得分相同,则须看比赛章则而定,可以抽籤、加时(30分鐘延長赛)或互射十二码罚球等形式比赛分出高下。 2004年,國際足球總會確認古代中國的蹴鞠是足球運動的最早雛形。而現代足球运动相傳源于英國,亦為当今世界上开展最广、影响最大的体育项目,被認為是世界第一运动,在和平年代亦被稱作是“國與國間沒有硝煙的戰爭”,甚至因其丰富的内涵和感染力被视作一门艺术。 足球在英語世界中有不同名稱。英式足球於19世紀的英國出現時,football一詞還可以指數種形式相異的運動,例如橄欖球(rugby football)等。為了區別,便將這種由英格蘭足球總會(The Football Association)定立規則的英式足球,稱為association football。其後英國人將association縮短,造出新詞soccer。現在北美洲之外的大部份英語系國家和地區,將足球稱為football;而在美國,football用來指當地主流的美式足球(American football),因此美式英語稱英式足球為soccer,然而受西班牙語社群影響,也會借用西班牙語的fútbol。.

新!!: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和足球 · 查看更多 »

跆拳道

跆拳道(태권도,)是一種主要使用手及腳以進行格鬥或對抗的運動,揉合韓國古代搏擊防身技巧,以唐手、空手道以及民間少數的跆跟為主。跆拳道於1988年奧運會時為示範項目;於1992年的巴塞隆拿奧運會開始為試驗比賽項目;到2000年的悉尼奧運會成為正式比賽項目。 跆拳道是朝鮮族的國技,跆為運用腳來進行攻擊、防守及馬步等技術,拳為運用手來進行的攻擊及防守等技術,道為練武者對武術的心靈修養及修正。跆拳道既是一项能夠强身健體,又能夠於防身自衛的传统搏击武术,更是一项新兴的集健身、竞技及娱乐为一体的现代体育,集力学、兵学、哲学、医学及伦理学为一体,以技擊格鬥为基础,以修心养性为核心,以磨练人的意志、振奋人的内在精神气质、培训练习者良好的礼仪及道德为目標。.

新!!: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和跆拳道 · 查看更多 »

車菊紅

車菊紅(Che Kuk-hung Catherine,),香港女子保齡球運動員,曾在1986年漢城亞運會赢得保齡球金牌,是香港首位在亞運會奪得金牌的運動員。.

新!!: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和車菊紅 · 查看更多 »

黃金寶

黃金寶(Wong Kam Po,),香港單車代表隊運動員,專攻公路賽,1998年曼谷亞運、2006年多哈亞運、2010年廣州亞運公路賽金牌得主,2007年馬略卡場地單車世界錦標賽在不擅長的15公里捕捉賽巧奪冠軍,首獲世界冠軍,得以披彩虹戰衣,是一生贏得最頂級的大獎。其後,在2008年場地單車世界盃循迴賽洛磯山分站再在捕捉賽摘冠,2009年則在循迴賽哥本哈根分站記分賽摘冠。五度出征奧運,屢遭歐美選手團隊夾擊,而同國選手自顧不暇,最佳成績僅為第11名。其他獎項包括1997、2001、2009年中國全國運動會公路賽金牌等,1990-2000年代中國與亞洲首席公路賽運動員。 1992年曾退隊,後遇伯樂沈金康總教練,在1994年廣島亞運公路賽獲第4名,自始光芒漸露,與1996年奧運滑浪風帆金牌得主李麗珊同為1990-2000年代最著名的兩位香港運動員。2007年獲世錦賽世界冠軍,時任中共總書記兼國家主席胡錦濤在嘉獎「香港十大傑青」時盛讚「你比黃金還珍貴」,風頭一時無兩。 2017年11月,黃金寶離開香港單車隊,轉到港協暨奧委會任職。接受訪問時表示其實過去亦曾經「轉行」,於1992年巴塞隆拿奧運,那年黃金寶十九歲,第一次代表香港參與奧運。然而在當地集訓期間,與隊員發生衝突,事後被逐出港隊,無緣參與賽事。而於離隊的兩年間,轉行賣音響,一邊工作之餘,更曾準備移民。經過深思熟慮後,最後下定決心復出,才有後來的成就。.

新!!: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和黃金寶 · 查看更多 »

龍獅運動

龍獅運動,是一種新興的體育運動競賽,係將傳統中華文化中的舞龍、舞獅民俗活動加以規則化而產生的運動,也是中華民國全民運動會的正規競賽項目。.

新!!: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和龍獅運動 · 查看更多 »

龍舟

龍舟(或稱龍船)是指漢字文化圈的龍形舟,也是中國和琉球端午節競賽活動時使用的人力船隻。 龍舟不單是傳統中華文化的一部分,從其引申發展出來的龍舟競賽現已發展為體育活動。由於賽龍舟被推廣成為體育項目,因此龍舟同時成為此體育項目的主要用品。.

新!!: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和龍舟 · 查看更多 »

霍震霆

霍震霆(Timothy Fok Tsun-ting,), 生于英属香港, 籍贯广东省番禺市, 已故香港著名爱国商人、全國政協副主席霍英东長子。現任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會長及多項體育界的公職,曾任香港立法會議員。.

新!!: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和霍震霆 · 查看更多 »

赛艇

赛艇(又稱划艇,Rowing)泛指控制艇或船的水上競賽。中國人在端午節的賽龍舟是赛艇運動之一。.

新!!: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和赛艇 · 查看更多 »

门球

球是一项多人参加的用槌击打小球过小门的竞技娱乐性体育项目,特别受到中老年人的喜爱。 门球一般在长20-25米,宽15-20米的场地中进行,参与者分为两队,一队一般为5人。比赛采取记分形式判断胜负。门球场地中有三个门一个柱,每位球手的球过一门得1分,三门都通过后球撞柱可得2分。每场比赛一般为30分钟,比赛结束时得分较高的一方获胜。 门球起源于日本,由鈴木榮治(稍後改名鈴木和伸)于1947年发明,他借鉴了英国传统--(Croquet)运动(起源于14世纪),当时是为了给儿童提供一种娱乐游戏方式,但没有被儿童接受,反而被老年人所喜爱。1983年门球被介绍到中国,同样受到中老年人的欢迎。目前门球在世界上有超过1,000万的爱好者。.

新!!: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和门球 · 查看更多 »

自行車

--,或稱--、--、自由--車、鐵--馬,是一種以人力踩踏腳踏板驅動的小型陸上車輛。自行車通常是雙輪的,但也有三輪的(主要用於貨運,相對少見)。在中國大陸,通常稱為“自行--車”、“鐵--馬”,臺灣稱“孔--明車”、“腳--踏--車”、“自轉--車”(日治時代用語);江浙、上海、福建等地亦有「腳--踏--車」一稱;在香港、澳門、廣東、廣西、湖南等中國南方地區則更常稱其為“單--車”;在新加坡、馬來西亞、廣東潮汕地區則稱之“腳--車”,江西贛語更稱之為“綫--車(嘚)”、“鋼--絲--車”、“腳--踏--車嘚”。 一般人日常騎車(按步行出力)的速度約,經過訓練的人騎行專用車可以達到的速度(通過伏低姿態利用空氣流線型,速度增加空氣阻力按同比例平方增加);騎車能源效率很高,消耗能量和二氧化碳,平均每公里不到汽車的十分之一。.

新!!: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和自行車 · 查看更多 »

英聯邦運動會

英联邦运动会(英語:The Commonwealth Games),是英联邦国家每四年举办一次的运动会。这运动会首次举办于1930年,当时它被称为大英帝国运动会(The British Empire Games)。运动会的名称在1954年被改为大英帝国和联邦运动会(British Empire and Commonwealth Games),又于1970年改作不列颠联邦运动会(British Commonwealth Games),然后在1978年换成现在的英联邦运动会(The Commonwealth Games)。2002年起,英联邦运动会增加了残疾人运动会,使得更多残疾选手多了一个展示的舞台。 除了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热门运动项目,英联邦运动会的运动项目方面也包含了一些流行于英联邦国家的项目如草地滾球、七人制橄欖球和无网篮球。目前,一共有53个英联邦国家和71个队伍参与此运动会。英联邦运动会的运动员人数通常高达5,000人。这使到英联邦运动会为其中最为多运动员参与的国际运动盛会之一。.

新!!: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和英聯邦運動會 · 查看更多 »

柔道

柔道是發源於日本的一項武道,在1882年由日本人嘉納治五郎創立。它一般被歸類於現代武術,後期慢慢演變為博擊運動及被納入奧運會比賽項目之一。柔道最特殊的的一點是其比賽的方式,目的是將對手擲出到地上或在地,再利用壓制使對方無法移動,或是利用或是等技術使對手屈服。直接手腳擊打或武器防守亦是柔道的一部分,但只容許在(Kata,形)的訓練中使用,而在柔道比賽和亂取訓練(Randori, 乱取り)中是被禁止的。 柔道的哲學及其教育學成為了其他日本古武道(Koryu, 古流)發展成現代武術的模範,亦促進了像桑搏及巴西柔術的發展。.

新!!: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和柔道 · 查看更多 »

掃桿埔

掃桿埔(So Kon Po),又名掃管莆,舊稱箒管莆,是香港一個小山谷,名稱源自該處從前盛產作帚(即掃桿)用的樹木。掃桿埔位於香港島灣仔區,鄰近大坑,渣甸山,北望加路連山,西接跑馬地。當地主要設施有香港大球場、奧運大樓、掃桿埔遊樂場、印度遊樂會、東華東院、萬靈塔、馬場先友公墓(馬棚先難友紀念碑)、正民村、衛斯理村及咖啡園墳場等。 1918年,跑馬地馬場發生大火,死難者安葬於掃桿埔一帶。至二戰結束後,港英政府將掃桿埔的白骨墳冢遷往雞籠灣並進行清理工作後,在原址興建政府大球場,於1955年啟用,至於咖啡園墳場則獲得保留。.

新!!: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和掃桿埔 · 查看更多 »

排球

排球,是一種團體球類運動,雙方各6名球員上場,隔著網子分立場地兩側,其目的在於用手擊球以令球落至對方場中地面而得分。自1964年東京奧運會起,排球成為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競賽項目。 排球起源於北美洲,經過多年發展,現已普及至全球各地。國際排球總會(FIVB)是國際間的排球運動管理組織,其屬下有220個會員成員國。 有些球類運動源自排球,著名的有沙灘排球、坐式排球、足排球等,其中沙灘排球自1996年起已成為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競賽項目。.

新!!: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和排球 · 查看更多 »

李靜 (乒乓球運動員)

李靜(Li Ching,),廣東斗門人,香港退役男子乒乓球選手,現任香港女子乒乓球代表隊主教練。 李靜1990年進入中國國家--隊,1992年全國錦標賽取得男單亞軍,因而獲選入國家一隊。後來教練曾根據李靜的身高着其改打横拍,令他成為全中國唯一一名從直拍轉打横拍選手。轉打横拍後,李靜的成績轉差,1994年改回直拍。1997年,李靜以體能為理由退出國家隊,於1999年轉到香港成為香港乒乓球選手,夥拍另一香港選手高禮澤組成雙打組合,並在2004年雅典奧運會為香港取得歷來第二面奧運會獎牌-男雙銀牌。他與高禮澤被傳媒合稱為「乒乓孖寶」。 2006年多哈亞運會,李靜及高禮澤,在男子乒乓球球雙打賽,先後擊敗中國的王皓及馬龍,以及在決賽擊敗馬琳及陳玘,為香港取得金牌。同时,李靜在男單項目闖入四強,然而敗於中國隊的頂尖球手馬琳下,無緣進入決賽下取得銅牌。根據中國國家體育科研所的統計,李靜的脚步移動速度,在全世界頂級乒乓球運動員中排第三。 2007年12月21日,李靜及高禮澤獲無綫電視任命為2008年北京奧運大使。 2009年5月,李靜與高禮澤拆夥,夥拍新人出戰世界乒乓球錦標賽雙打賽事,原因是他們已合作多年,對手已透徹地了解他倆的球路,優勢逐漸減少。2011年以後,李靜淡出香港乒乓球隊主力陣容,開始逐步向教練角色轉型 2013年,李靜接替退休的李惠芬,成為港乒男隊主教練。.

新!!: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和李靜 (乒乓球運動員) · 查看更多 »

李麗珊

李麗珊博士(),暱稱珊珊,生於香港,為長洲原居民,香港著名滑浪風帆運動員。她為香港取得歷史性首面奧運會獎牌兼首面金牌(滑浪風帆),因而被香港傳媒冠以「風之--」的美譽。 李麗珊自幼在舅父黎根的指導下練習滑浪風帆,17歲開始參加比賽,19歲(1989年)成為香港代表隊成員,教練是艾培理。 她多年來獲得數個國際比賽獎項,曾在1996年阿特蘭大奧運會奪得香港歷史上首面奧運會金牌,消息轟動香港,當時她居住的島嶼長洲舉行萬人祝捷會,全港所有電視台從她落機抵港一直全程直播,這面金牌曾一度在香港牽起學習滑浪風帆熱潮,她奪獎後激動地向記者說:「香港運動員唔係垃圾」(香港運動員不是垃圾),成為傳頌一時的名句。事緣李麗珊在1990年代一次代表香港參加歐洲滑浪風帆錦標賽時,本來大會想讓出多一點非歐洲人士席位予不同人士參加,但後來報到者超過限額60人;引來一些歐洲參賽者對一眾香港代表的微言,直指香港運動員是垃圾,為何還要搶奪參賽資格,直至此次奪獎才一吐烏氣。 李麗珊在體育事業的傑出成就,使她獲得不少榮譽,包括於1997年獲伊利沙伯二世女王頒授員佐勳章、2003年獲香港行政長官董建華頒發銅紫荊星章,並多次獲選為香港傑出運動員。此外,她更在1996年,即為香港奪得首面奧運金牌的一年,獲香港地鐵公司許可終身免費乘搭地鐵車程;同時因應李麗珊為香港取得史上首面奧運金牌的突破性成就,而隨後舉行的殘奧亦有兩名運動員為香港取得金牌,香港地鐵遂與港協暨奧委會達成協議,於1996年12月16日將原稱「大角咀站」的站點命名為「奧運站」,以表揚香港運動員的輝煌成就。.

新!!: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和李麗珊 · 查看更多 »

東亞運動會

東亞運動會(簡稱東亞運;East Asian Games,縮寫:EAG),是由東亞運動會總會所舉行的地區綜合性運動會,四年一度,參賽國家或者地區包括東亞運動會總會成員、非正式成員及被邀請的國家。於2013年5月,東亞運動會總會決議將東亞運動會轉型為東亞青年運動會,2013年東亞運動會成為最後一屆東亞運動會,而2017年東亞運動會亦被取消。.

新!!: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和東亞運動會 · 查看更多 »

東亞運動會總會

東亞運動會總會(英文:East Asian Games Association,日文:東アジア競技大会連合,葡文:Ass.

新!!: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和東亞運動會總會 · 查看更多 »

板球

--(或称--、桨球,Cricket)是由两队各十一人进行对抗比赛的一项团队运动。其现代形式起源于英格兰,盛行于英联邦国家,如在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南亞、非洲南部、西印度群岛等地。板球的球季主要在春季与夏季,与在秋季与冬季踢的足球互补。 板球比赛时间长度不一,国际板球对抗赛的一场比赛每天进行六小时或以上,并长达五天;还有许多午餐和饮茶的休息时间;以及丰富的板球术语,都是使板球门外汉非常困扰的原因。但对于球迷来讲,这项运动以及顶尖板球国家队之间的激烈竞争,都为他们提供了充满激情的娱乐,甚至偶尔会发生外交冲突,如英格兰与澳大利亚之间臭名昭彰的快速投球(Bodyline)系列赛。.

新!!: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和板球 · 查看更多 »

棒球

棒球是一種團體球類運動,是由人數最少為9人的两支队伍在一個扇形的球場进行“击球—跑位”形式的对抗。棒球球員分為攻、守兩方,攻方球员利用球棒将守方投掷的球击出,随后沿着四个垒位进行跑垒,當成功跑一圈回到本壘就可得1分;而守方则利用手套将攻方击出的球接住或掷回将攻方球员打出局。比賽中,兩隊輪流攻守,九局中(少棒為六局)得分較高的一隊勝出。若正規九局打完後雙方得分仍相同,則進入12局制延長賽或依其他規定或認定為和局。(MLB則採無限局數延長賽,無和局制度) 其近似的运动项目为垒球。.

新!!: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和棒球 · 查看更多 »

橄欖球

聯合式橄欖球(Rugby Union),通稱橄榄球(Rugby)或英式橄欖球。橄榄球的中文译名因其使用的椭圆形(橄欖形)用球而得名。但在英語中,並無類似的稱呼。 英式橄榄球和英式足球一样,都是衍生自欧洲古代传统足球的一种团队球类运动。上述“欧洲古代传统足球”中的“足球”一词是泛指,并不是指大中华地区认知的“足球”即“英式足球”(Association football)。橄榄球和英式足球等其他足球类运动有共同的起源。“Rugby rules”在1845年确立,时间上比现代的英式足球(Association football)的另外两大起源规则的确立时间更早。橄欖球類運動起源於英國,隨後擴展至歐陸各國及英联邦所屬國家與地區,台灣、日本、香港亦有相關賽事。重要的國際比賽有歐洲的六國錦標賽、南半球的橄欖球冠軍錦標賽,以及世界盃橄欖球賽。 傳統的联合会式橄欖球,競賽雙方各派15名球員上場,比賽場地為長方形草地,球場兩端各有一“H”型球門。比賽目的是持球衝到對方球門線後方以球觸地得分(Try,相当于美式足球的“達陣”),触地得分後可再取得一次罰球射門機會补加分数;另亦可以在比賽中踢球越過球門橫桿上方而得分。當比賽時間結束時,以得分較多者獲勝。比賽過程中,防守一方可擒抱攻方持球員以阻止其進攻,但擒抱方式和位置均有所限制,以避免選手受傷。 近年來流行的七人制橄欖球,是橄欖球運動的一種變化,其場地、規則與傳統15人制橄欖球大致相同,但人數少、比賽節奏快、平均得分高,普遍受到歡迎,重要性日增,為世界運動會的正式競技項目。七人制橄欖球成為2016年巴西里約熱內盧奧運正式比賽項目。七人制橄欖球外,亦有10人制之設計,不過較不普遍。 除此之外,尚有許多運動是由橄欖球和足球衍生發展出來,包括同樣使用橄欖形球的聯盟式橄欖球(Rugby League)、美式足球和加拿大式足球。澳式足球和流行於愛爾蘭的蓋爾式足球,發展相对较獨立。盖尔式足球虽然使用圓形球,但與英式橄欖球運動有幾分相似,有時會被拿來作比較。.

新!!: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和橄欖球 · 查看更多 »

橋牌

#重定向 合約橋牌.

新!!: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和橋牌 · 查看更多 »

武術

武術,亦称搏擊術、格鬥術、格鬥技,是指以肢體或冷兵器、武器互相競技的技術。前者之內容為鍛鍊身體各部位以攻擊對手,種類分為踢打拿摔四大類;後者則以刀、槍、棍、劍、鞭、鏢、鎚、矛、鈀、弓等冷兵器為主。武術雖是互相格斗的技術,但學習武術除了作格鬥用外,學習的原因也可能是為了防衛、競技。現代武器(火炮、電子形式)廣泛運用後,冷兵器逐漸被淘汰,間接導致以冷兵器與肉體為武器的攻擊技術在戰場上式微。 武術一詞一般會直接聯想到東亞,不過世界許多地方都有其特別的武術。歐洲最早是在1550年開始使用倾向于武術现代意义的英文“martial arts”。1639年英國一本击剑的書也提到此一詞語,特別用來強調击剑的「科學和藝術」。.

新!!: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和武術 · 查看更多 »

毽子

毽子,古稱拋足戲具,是一種用羽毛或紙、布等插在圓形的底座上做成的遊戲器具。踢毽子是在中國大陸、香港、澳门、台灣、朝鮮半島傳統盛行的一種遊戲。古代文人也称为“燕子”,并有诗句“踢碎香风抛玉燕”的描述。 ”.

新!!: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和毽子 · 查看更多 »

水上救生

水上救生,是一種包含游泳及救生技巧的競技運動,為世界運動會競賽運動種類之一。依水域之不同,分為靜水競賽和海水競賽兩大類,各有其不同的比賽項目,但皆以速度取勝。 靜水競賽包括200公尺障礙游泳、50公尺帶假人、100公尺混合救生、100公尺穿蛙鞋帶假人等個人項目;及4x50公尺障礙接力、4x25公尺帶假人接力、4x50公尺混合救生接力等團體接力項目。海水競賽包括海浪游泳、救生板競速、海洋鐵人賽(四項)等個人項目;及救生板救生、魚雷浮標救生等團體項目。.

新!!: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和水上救生 · 查看更多 »

泰拳

泰拳,是泰國的傳統搏擊技術,特點是可以在極短的距離下,使用拳、腳、膝、肘進行攻擊,是一種非常注重實用性和杀伤力的武術。 單字Muay 來自於梵語的Mavya。而Muay Thai 被稱為「八肢的科學」或「八肢的藝術」,因為其使用了雙拳、雙腳、雙肘、雙膝這八點來進行攻擊,與雙點的拳擊和四點的老鞋(法國腿術)不同。.

新!!: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和泰拳 · 查看更多 »

游泳

游泳,是在水中靠浮力,借自身肢體的动作在水中运动前进的运动和技能。游泳运动可分为竞技游泳和实用游泳,竞技游泳是奧林匹克运动会中的第二大项目,包括:蝶泳、仰泳(也稱背泳)、蛙泳、捷泳(也稱自由泳、爬泳),四种泳姿的竞速项目,以及花样游泳等。 早期的游泳活动,多被视为贵族子女教育及士兵训练的一个重要部份,公元前25世纪古埃及已有类似游泳的活动。古罗马人兴建了巨大浴池,游泳成为上流社会人士社交活动。18世纪末,工人游泳的机会增多,游泳开始成为一种普通运动。 竞技游泳源于19世纪中期的英国及澳洲,1837年英国游泳协会成立,开创了近代游泳竞赛的历史。1869年,英国业余游泳总会成立,这是世界第一个国家游泳总会。二十世纪初,世界各国的游泳比赛开始普及,1894年6月16日,在巴黎成立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时,游泳被列为1896年奥运会的项目之一。1908年,國際游泳聯合會(FINA)成立。 在競技方面,世界泳壇的傳統強國包括美國、澳洲、德國以及匈牙利。 在健康方面,游泳是一種需要全身都活動的運動。同時,是可增強肺活量的運動。.

新!!: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和游泳 · 查看更多 »

溫哥華

溫哥華市(City of Vancouver)是加拿大卑詩省低陸平原地區一沿岸城市。根据2016年加拿大统计局人口普查,温哥华市人口有631,486人,而大溫哥華地區的人口为246萬,是卑詩省以至加拿大西部最大的都會區,以及全國第三大都會區;市內人口則在全國排行第八。 溫哥華以英國航海家喬治·溫哥華命名,歐洲人抵達溫哥華一帶後,區內經濟早期主要依賴於林木業。加拿大太平洋鐵路於1887年延至溫哥華後,溫哥華成為北美西岸水陸路交通的主要樞紐之一,更構成遠東地區、加拿大東部和英國之間貿易往來的重要一環。 溫哥華港現時是加拿大最大和最繁忙的港口,以貨物總噸數計也是北美第四大港口。此外,溫哥華的自然環境深受遊客歡迎,令旅遊業成為市內第二大經濟支柱。溫哥華也是北美第三大製片中心,有「北方好萊塢」之稱。也是20世紀後,與美國舊金山同為華人在北美最集中的地區。 溫哥華近年經常在各項世界最佳居住城市的調查中名列前茅。 溫哥華亦曾於2010年與125公里以外的威士拿聯手舉辦冬季奧運會和冬季殘奧會。 此外溫哥華還曾舉辦2015年女子世界杯足球賽,決賽場地即設在卑詩體育館。.

新!!: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和溫哥華 · 查看更多 »

滑冰

滑冰是利用滑冰鞋在冰上进行行走或竞速等项目的运动。在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中,滑冰为一个单独大项,下设竞速类的短道速滑、競速滑冰和表演类的花样滑冰3个分项。 此外,使用特制的轮滑鞋在光滑的地面上前进的运动称为“滑旱冰”,即滚轴溜冰,又称轮滑。 Category:冬季運動 ca:Patinatge fr:Patinage.

新!!: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和滑冰 · 查看更多 »

滑雪

滑雪是指利用滑雪板在雪地滑行的一種體育運動。滑雪和滑冰、滑水有相似之处,但是滑的表面不同。 滑雪可以分成两大类:北欧滑雪和高山滑雪。北欧滑雪起源于斯堪的纳维亚地区的滑雪,北欧风格的滑雪板上的皮靴固定装置装在滑雪靴的足尖位置,而不是后跟。高山滑雪起源于阿尔卑斯山地区的滑雪,滑雪靴的足尖和后跟都有皮靴固定装置。虽然某些运动同时适合两种类型,但是固定装置和起源的不同将这两种类型区分开来。 从技术上讲,滑雪运动当中主要有平等划降、犁型划降等初级技术动作,和以驾云速降为代表的高难度动作。 Category:冬季運動.

新!!: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和滑雪 · 查看更多 »

滑水

滑水(Waterskiing),是一种借助动力的牵引,使人在水面上“行走”的水上运动。滑水者通常要穿着“水橇”在水面上完成各种动作。滑水是一项竞技性运动,但也可作为休闲性运动。最早起源于1922年的美国,并迅速在欧美各国以及澳大利亚普及流行开来。在这些国家每年都有相应的竞赛以鼓励人们参加此项运动。.

新!!: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和滑水 · 查看更多 »

滑浪風帆

滑浪風帆(Windsurfing),又称風浪板或帆板,是一種使用滑浪帆板進行的水上運動,通常採用2至5米長的帆板,由單一塊帆推動。帆的大小一般由3至12平方米不等,由一支桅杆與橫杆所支撐。運動員透過改變帆的傾斜度令帆板轉向:將帆向帆尾一方傾斜會將帆板轉向風的方向,而將帆向桅杆一方傾斜則會將帆板轉離風。滑浪風帆的帆一般以聚酯纖維(Polyester)為材料的薄膜製成,亦有以布製成的。 滑浪風帆集合了帆船及滑水兩項運動的特點,還有其他運動,如滑板、雪板等的部份特點。 在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亞洲運動會及中國全國運動會等大型運動會中,滑浪風帆屬正式比賽項目。 現時滑浪風帆速度世界紀錄由法國的Antoine Albeau於2008年在法國創下,速度為49.09節。.

新!!: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和滑浪風帆 · 查看更多 »

潜水

潛水泛指所有的水面下活動。包含使用壓縮機由水面供氣的潛水;由潛水員自行攜帶呼吸系統的水肺潛水;以及不攜帶呼吸系統,僅使用輕裝備的自由潛水。.

新!!: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和潜水 · 查看更多 »

木球 (台灣)

木球(Woodball,在香港譯作「活木球」)是一項以球桿讓木球通過球門使木酒杯會向上翻轉的運動,是一項起源於台灣的室外體育運動。.

新!!: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和木球 (台灣) · 查看更多 »

日本

日本國(),是位於東亞的島嶼國家,由日本列島、琉球群島和伊豆-小笠原群島等6,852個島嶼組成,面積約37.8万平方公里。國土全境被太平洋及其緣海環抱,西鄰朝鮮半島及俄罗斯,北面堪察加半島,西南為臺灣及中國東部。人口達1.26億,居於世界各國第11位,當中逾3,500萬以上的人口居住於東京都與周邊數縣構成的首都圈,為世界最大的都市圈。政體施行議會制君主立憲制,君主天皇為日本國家與國民的象徵,實際的政治權力則由國會(參眾兩院)、以及內閣總理大臣(首相)所領導的內閣掌理,最高法院為最高裁判所。 傳說日本於公元前660年2月11日,由天照大神之孫下凡所生之後代磐余彥尊所建,在公元4世紀出現首個統一政權,並於大化改新中確立了天皇的中央集权體制。至平安時代結束前,日本透過文字、宗教、藝術、政治制度等從漢文化引進的事物,開始衍生出今日為人所知的文化基礎。12世紀後的六百年間,日本由武家階級建立的幕府實際掌權。17世纪起江户幕府頒布锁国令,至1854年被迫開港才結束。此後,日本在西方列強進逼的時局下,首先天皇從幕府手中收回統治權,接著在19世紀中期的明治维新進行大規模政治與經濟改革,實現工業化及現代化;而自19世纪末起,日本首先兼併琉球,再拿下台灣、朝鮮、樺太等地為屬地。進入20世紀時,日本已成為當時世界的帝國主義強權之一,也是當時東方世界唯一的大國。日本後來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軸心國之一,對中國與南洋發動全面侵略,但最终於1945年戰敗投降。日本投降至1952年《旧金山和约》生效前,同盟国军事占领日本,並監督日本制定新憲法、建立今日所見的政治架構,日本轉型為以國會為中心的民主政體,天皇地位虛位化,並依照憲法第九條放棄維持武装以及宣戰權。而日本雖在法律上實施非武裝化,出於自我防衛上的需要,仍擁有功能等同於其他國家軍隊的自衛隊。 日本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亦為七大工業國組織成員,是世界先進國家之一,主要奠基於日本經濟在二戰後的巨幅增長。現時日本的科研能力、工業基礎和製造業技術均位居世界前茅,並是世界第四大出口國和進口國。2015年,日本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依國際匯率可兌換成為三萬二千,人均國民收入則在三萬七千美元左右,人類發展指數亦一直維持在極高水平。.

新!!: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和日本 · 查看更多 »

撞球

撞球(cue sports、cuesports、billiard sports、billiards),是一種有多重玩法的技巧運動,其共同點是使用撞球桿撞擊一般為白色的母球,令其在撞球桌上滾動並撞擊其他球(子球),以達成特定目的。.

新!!: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和撞球 · 查看更多 »

攀石

運動攀登(Sport climbing)是由傳統攀岩(Traditional Rock Climbing)的演變的運動,前者是於人工岩場或天然岩壁進行, 在人工或又然岩壁上已經永久地安裝了保護點, 如螺栓(bolts)攀登時不需要放置保護點, 只需要用扣上快掛(quickdraws)繩索保護,後者是於天然裂縫中自行放置臨時保護點進行攀岩時的保護, 活動後予以清除。 人工攀岩牆所需地方空間可以很少,可以由壁球場式籃球場加建便可以,最適合都市的狹小環境。佔地少,成本低,並且易於保養是其特點。所以人工攀岩牆在學校及私人會所,也很常見。運動攀登的安全設施有安全吊帶、確保繩、確保器及安全網。 由於文化差異及專業知識的深淺,外界也可能會把行山、上山、登高、攀山、運動攀登或傳統攀岩等,合併稱為登山運動。然後各者有難度級別之分,也有活動場地、目的、便用器械的不同,因此另有定名。.

新!!: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和攀石 · 查看更多 »

手球

手球是手球運動或手球比賽的簡稱;也指手球比賽中的用球,但在這裡它代表前者。標準的手球比賽由兩隊各派7名參與,包括6名球員及1名守門員,互相在長方形的球場上互相對抗、互相進攻。比賽目的是盡量將手球射入對方的球門內,每射入一球就可以得到一分,當比賽完畢後,得分最多的一隊則代表勝出。.

新!!: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和手球 · 查看更多 »

拳击

拳擊(boxing;拳闘、ボクシング),別名西洋拳,是一項兩位選手使用拳頭並佩戴戴拳击手套进進行攻擊與防禦的體育運動,具有悠久的歷史。.

新!!: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和拳击 · 查看更多 »

拔河

拔河是一项歷史悠久的團隊角力運動,世界各地皆有拔河活動。在今日的各種運動會中,仍然不難看見有此項比賽活動。目前拔河運動可被區分傳統拔河及新式八人制拔河運動,傳統拔河為20-30人的活動,過去以祭祖等活動常出現;但新式八人制拔河則為近代較常推展的運動,體重分級、規則分明,更具公平性,競技性更高。目前八人制拔河運動被區分室內及室外, 2015年12月,經韓國、菲律賓、越南、柬埔寨四國聯合推薦,拔河以「Tugging rituals and games」的名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同時成為韓國的第18項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

新!!: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和拔河 · 查看更多 »

曲棍球

曲棍球(Hockey),是一種使用及球進行的團隊制運動。主要分為草地曲棍球及冰上曲棍球兩種。多數國家會簡稱草地曲棍球為曲棍球,但亦有少數國家例如加拿大會稱冰上曲棍球為曲棍球。.

新!!: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和曲棍球 · 查看更多 »

1952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十五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于1952年7月19日至8月3日在芬兰的赫爾辛基举行。.

新!!: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和1952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 查看更多 »

1954年亚洲运动会

二届亚洲运动会于1954年5月1日至9日在菲律宾馬尼拉舉行。共有19個國家及地區的970名運動員參加8個項目的比賽。.

新!!: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和1954年亚洲运动会 · 查看更多 »

1964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十八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又稱為1964年東京奧運,於1964年10月10日至10月24日在日本东京举行。 東京將于2020年第二次举办奧林匹克運動會。2020年東京奧運将是第四度在亞洲舉行的奧運會,也是21世紀在首度在日本舉行的奧林匹克運動會。.

新!!: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和1964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 查看更多 »

1986年亚洲运动会

十届亚洲运动会于1986年9月20日至10月5日在韩国汉城(今首爾)举行,会期为16天,而亞運會亦是東道主韓國在88奧運會的前哨戰。本屆亞運會共有27個國家和地區的4839名運動員參與25個項目的比賽。韩国的奖牌数首次超过日本跃居第二位,而韓國於2年後舉行奧運大會。.

新!!: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和1986年亚洲运动会 · 查看更多 »

2004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二十八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2004年8月13日至8月29日在希腊雅典举行。是21世紀所舉行的首屆夏季奧運會。 这屆奧運會主題曲為「Oceania」。.

新!!: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和2004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 查看更多 »

2008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二十九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又稱2008年夏季奥运会或北京奧運会,于2008年8月8日至24日在中国北京舉行。此屆奧運會是中國首次舉辦的夏季奧運會;亦是繼1964年東京奧運會和1988年漢城奧運會後,夏季奧運會第3次在亞洲國家舉行;也是继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和1984年萨拉热窝冬奥会之后,奥林匹克运动会第三次在社会主义国家举行。與此同時是21世紀首度在亞洲區舉行的第一個奧林匹克運動會。 大部份比賽項目在北京舉行,部分項目則在其他中國城市舉行:上海、天津、瀋陽、秦皇島承辦足球項目,帆船比賽項目由青島承辦。2005年7月8日,在新加坡舉行的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第117次全會上,決定由香港協辦該屆奧運馬術項目。由於香港設有獨立的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这次是由兩個地區的奧委會承辦的安排,是奧運歷史上第2次。 本屆北京奧運会共产生43項新世界紀錄及132項新奧運紀錄,並有87个国家登上奖牌榜。主辦國中华人民共和国以51面金牌成為金牌榜首名,是奧運歷史上首個亞洲國家登上金牌榜首。美国以110面奖牌(36金,38银,36铜)为本届奥运会最多獎牌的国家,维护了其体育强国的地位。本屆奧運会先後誕生出兩名水上及陸上「飛人」—— 美國選手費爾普斯及牙買加選手博爾特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前者在「水立方」連奪八枚金牌,不但成為同一屆奧運會中獲得最多金牌的運動員,而且成為夏季奧運會獲得金牌總數最多的運動員;後者在「鳥巢」八日內先後以破世界紀錄的成績奪得男子100米、男子200米及男子4x100米接力三枚金牌,獲譽為全世界跑得最快的人。 隨著時間的推移,奧運會的結果和形象特別受到禁藥的負面影響。在2016年俄羅斯興奮劑醜聞之後,大量重新檢查樣品,導致了大量的取消資格事件發生,特別是在田徑運動和舉重方面。2017年4月時,一共有50面獎牌因為禁藥問題遭到收回。.

新!!: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和2008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 查看更多 »

2009年東亞運動會

五屆東亞運動會是香港首次舉辦大型綜合運動會,於2009年12月5日至13日舉行,9個東亞國家及地區共派出2377名運動員,於22個項目競逐262面金牌。.

新!!: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和2009年東亞運動會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中國香港奧林匹克委員會中國香港業餘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中国香港体育协会暨奥林匹克委员会港協暨奧委會香港奥林匹克委员会香港奧委會香港業餘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