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声母
聲母,中國古代又稱紐、聲紐、音紐等,是韵母前的辅音,跟它構成一個完整音節。韻母響度大、能延長、有音節核心而且是音節中可押韻的部份。而聲母則通常響度低、不能任意延長而且不用於押韻。.
查看 ㄖ和声母
大五碼
Big5,又稱為大五碼或五大碼,是使用繁体中文(正--體中文)社群中最常用的電腦漢字字符集標準,共收錄13,060個漢字。 中文碼分為內碼及交換碼兩類,Big5屬中文內碼,知名的中文交換碼有CCCII、CNS11643。 Big5雖普及於台灣、香港與澳門等繁體中文通行區,但長期以來並非當地的國家/地區標準或官方標準,而只是業界標準。倚天中文系統、Windows繁體中文版等主要系統的字符集都是以Big5為基準,但廠商又各自增加不同的造字與造字區,衍生成多種不同版本。 2003年,Big5收錄到CNS11643中文標準交換碼的附錄當中,取得了較正式的地位。這個最新版本稱為Big5-2003。.
查看 ㄖ和大五碼
威妥瑪拼音
威妥瑪拼音(Wei1 Tʻo3-ma3 Pʻin1-yin1,Wade–Giles system),習慣稱作威妥瑪或威式拼音、威氏拼音、韋氏拼音、威翟式拼音,是一套在英文中用羅馬拼音於拼寫中文官话(現代標準漢語)讀音的音譯系統。此系統由19世紀中葉時英國人威妥瑪建立,在翟理斯的漢英字典(1892年)完成。 威妥瑪拼音系統為20世紀翻譯中文主要的英文音譯系統。1979年以前,威妥瑪拼音廣泛運用於英文標準參考資料與所有有關中國的書籍當中。至今,絕大多數的威妥瑪拼音應用都已被漢語拼音所取代,但仍有部份區域(尤其是中華民國直轄市、縣市級行政區的地名),以威妥瑪拼音拼寫。.
查看 ㄖ和威妥瑪拼音
客家話
#重定向 客家语.
查看 ㄖ和客家話
ㄭ
是注音符號中的韻母之一。字形取自「師」的右側,發音則取「師」字的韻母。ㄭ為1932年中華民國教育部為了解釋空韻而創造的注音符號,僅用於解釋而平常不寫出。ㄭ的發音會根據位置不同,作為ㄓㄔㄕㄖ時的韻母時發為閉央不圓唇元音//;作為ㄗㄘㄙ的韻母時則發為閉後不圓唇元音//。由於後來在注音符號的擴充版本方音符號中,另增加了「ㆨ」來表示閉央不圓唇元音//,因此部分書籍將「ㄭ」專門用於//,而「ㆨ」專門用於//,達到分工效果。但漢語學家則不認同空韻「ㄭ」發為//或//,而另自行發明了「舌尖後不圓脣母音」//跟「舌尖前不圓脣母音」//作為上述兩者的對應,但未被國際語音學學會接受。 在漢語拼音中對應為,通用拼音則寫為,台羅拼音則將//寫為、//寫為。威妥瑪拼音將ㄓㄔㄕㄖ的空韻寫為,而ㄗㄘㄙ在舊式拼法中寫為;新式拼法則是,並將前頭的ㄗㄘㄙ改寫為、、,來與「ㄗㄨ」、「ㄘㄨ」、「ㄙㄨ」區別。.
查看 ㄖ和ㄭ
ㄕ
ㄕ是注音符號中的聲母之一,字形取自--的象形字「-𡰣-」,發音則取「--」字的聲母。《說文解字》:「𡰣:陳也。象臥之形。」。ㄕ的發音為清捲舌擦音//,原本聲母不可單獨發音,需搭配介音或韻母,單講「ㄕ」這個符號時實際上是搭配空韻韻母ㄭ,發為「ㄕㄭ」,但該空韻韻母平常寫時可以省略。「ㄕㄭ」的國際音標為//,漢學家則不認可這樣拼法,而另自行發明「舌尖後不圓脣母音」//作為空韻符號,將「ㄕㄭ」拼為//,但未被國際語音學學會接受。 在漢語拼音、通用拼音和威妥瑪拼音中對應的均為。此外在方音符號中,ㄕ也被用於客家話,發音為清顎齦擦音//。.
查看 ㄖ和ㄕ
空韻
韻(亦稱零韵母)和零聲母相對,汉语中有些音节只有声母,没有韵母,称为零韻母音节。而這韻母自然就是空韵。如“哼”(hm、hng)。相应地,这些声母也可称为“零韵母声母”:有h、m、n、ng四个。书面上,零韵母声母均能独立对字注音,前面一般无其他附带部分,故“零韵母”常是“无形”的。 一般人认为zi, ci, si, zhi, chi, shi, ri後面的i是零韵母,但事实上汉语言学界认为zi, ci, si的韵母是平舌音ɿ(舌尖前音),而zhi, chi shi ri的韵母是翘舌音ʅ(卷舌音或舌尖后音),不过这一理论已不再被国际语音学协会接受,已失效与非标准国际音标符号,由此语音学界提出了多种说法。 以sī、shī和rī为例。传统的语言学者描述它们有buzzing声。很多现代的语言学者描述它们是音节化的辅音,即使有很弱的摩擦。相应地写作。 而对于多数人来说,擦音仅持续在元音之前,舌头和牙齿的位置不变,但是舌头的接触略微降低以从一开始排除高度近似的元音。UCLA的John Wells使用了更详细的转写,即将si写作,shi写作,用一个上标表示元音化的特征,并在下面加上低降符号表示发音时舌头足够放松以除阻。另有学者建议将si写作、shi写作以表示擦音的发音机制会衍生为元音。 有的读者还会有更宽松的发音方式,牙齿放松并明显压低舌头,使 sī shī rī 读作,带有相同的元音且没有儿化。.
查看 ㄖ和空韻
象形字
象形文是根據構字方式而劃分的一種漢字。六書中的一項,屬於「獨體造字法」。 六書有四個基本法則:象形、指事、會意、形聲;兩種補充法則:轉注、假借。 許慎《說文解字》云:「象形者,畫成其物,隨體詰詘,日、月是也。」 用文字的線條或筆畫,把要表達物體的外形特徵,具體地勾畫出來。例如「月」字像一彎月亮的形狀,「--」字像一隻龜的側面形狀,「--」字就是一匹有馬鬣、有四腿的馬,「--」是一尾有魚頭、魚身、魚尾的游魚,「艸」(草的本字)是兩束草,「--」字就是左右兩扇門的形狀。而「日」字就像一個圓形,中間有一點,很像人們在直視太陽時,所看到的形態。 象形文來自於圖畫文字,但是圖畫性質減弱,象徵性質增強,它是一種最原始的造字方法。它的局限性很大,因為有些實體事物和抽象事物是畫不出來的。因此,以象形文為基礎後,漢字發展成表意文字,增加了其他的造字方法,例如六書中的指事、會意、形聲。然而,這些新的造字方法,仍須建基在原有的象形文上,以象形字作基礎,拼合、減省或增刪象徵性符號而成。.
查看 ㄖ和象形字
ʅ
ʅ,是表示舌尖後不圓脣母音的音標符號。 这个音标並不被現在的国际音標標準接受,取而代之的是音節化的濁捲舌擦音(即 )或是闭央不圆唇元音(即 )。在汉语中,这个音就是ㄓ、ㄔ、ㄕ、ㄖ(漢語拼音依序為:zhī、chī、shī、rì)四个字的元音。.
查看 ㄖ和ʅ
通用拼音
通用拼音是一種以拉丁字母作漢字標音的方案,包含了「華語通用拼音」、「臺語通用拼音」、「客語通用拼音」三種拼音方案。 一般情況下,通用拼音通常用做「華語通用拼音」的簡稱,是臺灣使用的一種中文拉丁化拼寫系統,也是中華民國中央政府在2002年至2008年採用的中文拉丁化拼音法。 中華民國教育部於2008年12月18日修正「中文譯音使用原則」,改採用漢語拼音,但是包括高雄市在內的民進黨長期執政縣市,仍堅持使用通用拼音。.
查看 ㄖ和通用拼音
GB 2312
GB 2312 或 GB 2312–80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简体中文字符集,全称《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通常簡稱GB,又稱GB0,由中国国家标准总局发布,1981年5月1日实施。GB 2312编码通行于中国大陆;新加坡等地也采用此编码。中国大陆几乎所有的中文系统和国际化的软件都支持GB 2312。.
查看 ㄖ和GB 2312
Unicode
Unicode(萬國-)是電腦科學領域裡的一項業界標準。它对世界上大部分的文字系統進行了整理、編碼,使得電腦可以用更為簡單的方式來呈現和處理文字。 Unicode伴隨著通用字符集的標準而發展,同時也以書本的形式對外發表。Unicode至今仍在不斷增修,每個新版本都加入更多新的字符。目前最新的版本為2018年6月5日公布的11.0.0,已經收錄超過13萬個字符(第十萬個字符在2005年獲採納)。Unicode涵蓋的資料除了視覺上的字形、編碼方法、標準的字符編碼外,還包含了字符特性,如大小寫字母。 Unicode發展由非營利機構統一碼聯盟負責,該機構致力於讓Unicode方案取代既有的字符編碼方案。因為既有的方案往往空間非常有限,亦不適用於多語環境。 Unicode備受认可,並廣泛地應用於電腦軟體的國際化與本地化過程。有很多新科技,如可扩展置标语言(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簡稱:XML)、Java程式語言以及現代的作業系統,都採用Unicode編碼。.
查看 ㄖ和Unicode
捲舌近音
卷舌近音或称卷舌无擦通音屬於近音。許多澳洲原住民之語言亦有此音。.
查看 ㄖ和捲舌近音
汉语拼音
汉语拼音(Hànyǔ Pīnyīn),簡稱为拼音,是一種以拉丁字母作普通话(現代標準漢語)標音的方案,為目前中文羅馬拼音的國際標準規範。汉语拼音在中国大陆作为基础教育内容全面使用,是义务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海外,特别是常用現代標準漢語的地区如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和美国唐人街等,目前也在汉语教育中进行汉语拼音教学。臺灣自2008年開始,中文譯音使用原則也採用漢語拼音,但舊護照姓名和部分地名仍採用舊式威妥瑪拼音。 汉语拼音同时是将汉字转写为拉丁字母的规范方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八条规定:“《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国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献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并用于汉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领域。”汉语拼音也是国际普遍承认的汉语普通话拉丁转写标准。国际标准ISO 7098(中文罗马字母拼写法)写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58年2月11日)正式通过的汉语拼音方案,被用来拼写中文。转写者按中文字的普通话读法记录其读音。”无论是中国大陆的规范还是国际标准,都明确指出了汉语拼音的性质和地位,即汉语普通话的拉丁拼写法或转写系统,而非汉语正寫法或汉语的文字系统。汉语拼音字母只是对方案所用拉丁字母个体的称谓,并不意味着汉语拼音是一种拼音文字(全音素文字)。.
查看 ㄖ和汉语拼音
注音符號
注音符號,原名注音字母,簡稱注音,是標準漢語標音系統之一,以章太炎編創的「紐文」、「韻文」為藍本,1912年由中華民國教育部制定、1918年正式發佈,1930年改為現名。經過百年演變,現有37個字母(聲母21個、介音3個及韻母13個)。中華民國以此為國語(現代標準漢語)的主要拼讀工具,也是小學國語教育必修內容。中华人民共和国自1958年在中國大陸推行漢語拼音方案後停止使用注音,《新華字典》等標準漢語工具書虽然也会使用注音符号进行標音,不過基本上仍以汉语拼音为主流。.
查看 ㄖ和注音符號
濁顎齦擦音
濁顎齦擦音或濁拱齦後擦音(voiced palato-alveolar fricative 或 voiced domed postalveolar fricative)屬齒齦後音,表示為,是相应的浊音。是法语、葡萄牙语、罗马尼亚语的J的发音,波蘭語某些方言中zi的發音。.
查看 ㄖ和濁顎齦擦音
浊卷舌擦音
浊卷舌擦音是辅音的一种,用于一些语言口语中。它在国际音标中的符号是,在X-SAMPA中的符号则是。该音为卷舌音,其国际音标符号也是由相应的齿龈音——浊齿龈擦音符号再加一个下弯的反尾形符而组成。在漢語的拼音方案中常用r標示。.
查看 ㄖ和浊卷舌擦音
方音符號
#重定向 臺灣方音符號.
查看 ㄖ和方音符號
日
日,一般指地球日,时间单位。.
查看 ㄖ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