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安装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警隊護送組

指数 警隊護送組

警隊護送組(英文:Force Escort Group,縮寫:FEG)前身為皇家護送隊,於1986年4月成立,隸屬於香港警務處行動處行動部西九龍總區交通部執行及管制組,由行動處處長直接指揮,主要責任為交通要員保護(包括國家元首、重要人物及殉職香港公務員靈柩),國寶、武器及危險性物質等保鑣任務;確保路途保安,帶領被保護對象能夠準時及順利抵達其目的地,為警務處最前線的接待角色之一,代表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以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對被護送人士的重視及看顧。此外,警隊護送組亦負責押解高危險性犯人。.

13 关系: 中國人民解放軍駐香港部隊交通總部保護證人組特別任務連要員保護要員保護組香港警察傳統香港警務處架構警隊博物館警隊護送組FEG浩園2008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香港區火炬接力

中國人民解放軍駐香港部隊

中國人民解放軍駐香港部隊(簡稱駐港部隊、香港驻军;People's Liberation Army Hong Kong Garrison)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即国务院)派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负责防务的国家武装力量,由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海军和空军部队组成,隸屬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驻港部队从1993年初開始組建,1996年1月28日組建完畢,1997年7月1日0时进驻香港,取代駐港英軍接管香港防務。 驻港部队军费由中央人民政府负担,部队由中央軍委領導,並是解放軍第一支、亦是目前唯一一支陸海空三軍合成的部隊。駐港部隊雖編制為正军级单位,但司令員、政治委员一直高配,即享有副战區职待遇。.

新!!: 警隊護送組和中國人民解放軍駐香港部隊 · 查看更多 »

交通總部

交通總部(Traffic Branch Headquarters,縮寫作 TBHQ)成立於1914年,隸屬於香港警務處行動處支援部,主要責任為制訂及發佈各項交通執法政策、審查核對相關的資源需求、處理交通違例傳票和定額罰款通知書、監察交通法例的改變、發展和評估各項交通管理計劃,及統籌道路交通安全警務;及管轄交通督導員隊伍。交通總部轄下設有交通部,隸屬於行動處行動部各個警察總區,負責執行及管制交通,處理及調查交通意外,維持總長達1,500公里、世界上交通密度最高之一的香港道路網絡的秩序及安全。.

新!!: 警隊護送組和交通總部 · 查看更多 »

保護證人組

保護證人組(英文:Witness Protection Unit,縮寫:WPU)於1995年成立,隸屬於香港警務處刑事及保安處保安部,為準軍事化保鑣特種警察部隊,主要責任為執行《證人保護計劃》,全天候保護經過風險評估後被評級受到生命威脅的證人、其家人或者案件中的其他受害人及警察臥底等等,以及制定與證人保護事項上相關的政策。各亞太區執法機構在檢測其保護證人的管理效能時,皆以保護證人組作為首選的標準機構,包括馬來西亞等等。保護證人組在行動策略上均受到世界多國的高度評價。.

新!!: 警隊護送組和保護證人組 · 查看更多 »

特別任務連

特別任務連(官方亦稱特警隊;Special Duties Unit,縮寫为SDU;綽號:飛虎隊/Flying Tigers)於1974年7月23日成立,隸屬於香港警務處行動處行動部警察機動部隊總部,為香港第一支準軍事化特種警察部隊,主要責任為處理高危險性罪案、拯救人質、反恐、要員保護、偵測、搜索、執行水底(包括水底搜索、跟蹤、蒐證及潛水拯救等)、空中及特別行動,並且於災難中提供緊急醫療服務等。 香港地理環境特殊,市區及新市鎮的人口均高度密集,新界座擁遼闊的郊野及山林範圍,北部存在邊境禁區,其餘三面臨海,邊界海岸線長近200公里、海域逾1,650平方公里,包括逾260座島嶼;因此,特別任務連成立後就積極發展成為一支能夠在任何環境中執勤的部隊,為亞洲第一支及世界上極為少數海陸空三棲的特種警察部隊。加上香港歷史及政治因素,以及香港並無自主軍隊,不論香港主權移交前後,香港政府均不方便請求軍隊支援或者直接參與處理內部保安事件。因此,特別任務連此特種警察部隊於甫成立時即被設定為以特種部隊的模式運作,為世界上極為少數具備特種部隊水平及兼具特種部隊功能的特種警察部隊。 特別任務連為警務處轄屬7支特種警察部隊之中的最大及最後王牌,被警務處評價為「警隊一支最重要的反恐隊伍」,被稱譽為「精英中的精英」,更有多方面的訓練(如核生化武器訓練),以增強不同災難的應變能力。成立至今,特別任務連從未任務失敗,參與過的行動中從未致使任何無辜人士死亡,為世界上最優秀的特種警察部隊之一。.

新!!: 警隊護送組和特別任務連 · 查看更多 »

要員保護

要員保護(executive protection)或稱重要人物保護(VIP protection)是保鑣的其中一種專業範疇,是針對要員提供近身保護,包括事前進行風險評估,確保要員的安全不受威脅,並且為到要員的個人尊嚴及人身、居所以及行程途中提供一切預防性的保護。要員保護通常由接受過相關專業訓練的人員所提供,政府部門通常是由軍隊、警察以至其他執法機關負擔,民間則通常由私人公司提供服務。.

新!!: 警隊護送組和要員保護 · 查看更多 »

要員保護組

要員保護組(俗稱G4;英文:VIP Protection Unit,縮寫:VIPPU)於1974年成立,隸屬於香港警務處刑事及保安處保安部,為準軍事化保鑣特種警察部隊,主要責任為執行要員保護任務,根據《國際公約》及《香港法例》,確保訪問香港的「應受國際保護人物」的安全、自由及尊嚴受到保護。由要員在香港國際機場停機坪上踏出飛機艙的一刻起,要員保護組就需要作出保護,直至要員所乘坐的飛機航班離開香港領空為止。要員保護組為國際要員保護協會會員,各亞太區執法機構在檢測其保護證人的管理效能時,皆以要員保護組作為首選的標準機構。.

新!!: 警隊護送組和要員保護組 · 查看更多 »

香港警察傳統

香港警察歷史源遠流長,至今經歷近170年,經歷過幾番時代變遷和文化轉變,因此孕育了獨特的一套香港警察傳統。.

新!!: 警隊護送組和香港警察傳統 · 查看更多 »

香港警務處架構

警務處處長就香港警務處的管理及效率向行政長官負責,由兩位警務處副處長協助,其中一位主管行動,轄下設有兩個處級部門──行動處和刑事及保安處;另外一位主管管理事務,轄下分為三個處級部門:人事及訓練處、監管處和財務及政務及策劃處。http://www.police.gov.hk/ppp_tc/01_about_us/os_chart.htmlhttp://www.police.gov.hk/ppp_tc/01_about_us/os_sofficers.html 香港警務處架構由以下5個處所組成:http://www.police.gov.hk/ppp_tc/01_about_us/os.html.

新!!: 警隊護送組和香港警務處架構 · 查看更多 »

警隊博物館

警隊博物館(英文:Police Museum)為由香港警務處管轄以香港警察歷史為主題的博物館,現時館址座落於1939年落成的前灣仔峽警署──位於香港香港島山頂甘道27號,於1988年11月25日正式對外開放。總樓面面積約570平方米,展品數目約1200餘件。.

新!!: 警隊護送組和警隊博物館 · 查看更多 »

警隊護送組

警隊護送組(英文:Force Escort Group,縮寫:FEG)前身為皇家護送隊,於1986年4月成立,隸屬於香港警務處行動處行動部西九龍總區交通部執行及管制組,由行動處處長直接指揮,主要責任為交通要員保護(包括國家元首、重要人物及殉職香港公務員靈柩),國寶、武器及危險性物質等保鑣任務;確保路途保安,帶領被保護對象能夠準時及順利抵達其目的地,為警務處最前線的接待角色之一,代表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以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對被護送人士的重視及看顧。此外,警隊護送組亦負責押解高危險性犯人。.

新!!: 警隊護送組和警隊護送組 · 查看更多 »

FEG

FEG可以指:.

新!!: 警隊護送組和FEG · 查看更多 »

浩園

浩園(Gallant Garden)是位於香港新界粉嶺和合石墳場內的一幅墓地,面積約1,600平方米,專門安葬殉職香港公務員,由食物環境衞生署管理。 紀律部隊評議會代表於1990年6月建議香港政府為殉職公務員提供葬位,有關建議獲得接納,並且劃定上址公務員事務局:立法會公務員及資助機構員工事務委員會〈〉,2001年4日。,取名具有「浩氣長存」之意,於1996年11月啟用,耗資約300萬港元興建〈獲封英勇勳章方長葬〉,載香港《新報》A2版,2006年4月5日。,共設有110個土葬位、165個壁龛及一座可以存放120個壁龕葬位的安置所。園內除了葬位及壁龕,亦設有刻有殉職人員姓名的紀念碑,以誌其捨身貢獻香港特區政府新聞公報,2007年7月4日。.

新!!: 警隊護送組和浩園 · 查看更多 »

2008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香港區火炬接力

2008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香港區火炬接力,是2008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火炬接力境外傳遞的第20站。火炬接力活動於2008年5月2日舉行,總行程25公里,歷時6.5小時,共有119名(原定120名)火炬手參與傳遞。該次火炬接力活動是香港自1964年東京奧運會首次參與火炬接力以來,奧運聖火首次重臨香港。.

新!!: 警隊護送組和2008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香港區火炬接力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警察護送組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