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终端激波

指数 终端激波

终端激波(termination shock)是太阳风由于接触到星际介质而开始减速的区域,是受太陽影響的空間中最外圍的邊界。在终端激波处,太陽風內的粒子與星際介質發生--,速度由每小时70-150万英里的速度迅速降低到亞音速以下,发生壓縮,温度升高,磁場也发生了變化。终端激波的位置距离太阳约75-90天文单位,并随着耀斑等太阳活动的不同而改变。 激波的出現是因為太陽風中的顆粒速度由400公里/秒降低至大約0.33公里/秒(聲音在空氣中的速度)以下造成的(不能忽略密度對實際速度的影響)。星際介質的密度雖然很低,仍會對太陽風產生一個固定的壓力,而來自太陽風的壓力會以與太陽距離平方的倒數逐漸減弱。當太陽風遠離太陽到足夠遠的距離後,星際介質的壓力變得足夠讓太陽風的速度降至音速之下,這就形成了震波。 在地球上也能觀察到其他形式的終端震波,或許最容易看見的就是經由水閥落入水槽中的水流。擊中水槽底部的水,是水流中速度最高的,並且高於已經存在水槽中的波速,在表面形成淺碟狀、迅速散開的水流(類似於稀薄的超音速太陽風)。環繞在淺碟的周圍,是由水形成的震波前緣或水牆,在震波前緣之外,水的移動速度比當地的波速還慢(類似以音速的星際介質)。 在背離太陽的方向上,終端震波跟隨在日球層頂之後,這是太陽風的粒子被星際介質擋住的地方,然後弓形震波通過之後,來自星際介質的粒子就不會再被激發了。 有证据显示,-zh-hans:旅行者1号; zh-hant:航海家一號;-探测器于2004年12月份飞抵距太阳94天文单位处,探测器上的仪器读数发生了变化,表明它已经穿越了太阳的终端激波。而结合旅行者2号的数据表明,终端激波的形状可能是不规则的,在太阳的北半球稍微凸起,而在南半球稍微凹陷一些。在星际边界探测器(IBEX)的任務中,將試著收集更多有關於太陽系的終端震波資料。.

5 关系: 弓形震波星际边界探测器旅行者1号2005年5月2005年天文学

弓形震波

弓形激波(Bow shock)是太阳风与行星的磁层顶相遇处形成的激波。一个已经被深入研究的例子是太阳风与地球磁场相遇时形成的弓形激波。地球的弓形激波距离地球大约9万公里,厚度大约为100-1000公里 弓形激波的判别条件是此处流体的整体速度从超音速降低到亚音速以下。等离子体的声速为 其中cs为声速,\gamma是等压热容与等体热率之比,p是压强,\rho是等离子体的密度。 太阳风中的带电粒子沿着螺旋性的轨迹沿磁力线运动,它们围绕磁力线的运动类似于普通气体当中的热运动,平均热运动的速度近似为声速。在弓形激波处整体速度降低到粒子围绕磁力线的运动速度以下。 人们设想太阳在星际介质中运动时同样会形成弓形激波,这种假设的前提是星际介质相对于太阳的运动速度是超声速的,因为太阳风就在以超声速从太阳表面吹出。在日球顶处星际介质与太阳风的压力达到平衡,太阳风在终端激波处降为亚音速。弓形激波的位置距离太阳大约230天文单位。 赫比-阿罗天体周围也存在弓形激波。由于它们的星风与星际介质的相互作用更为剧烈,它们的弓形激波是可以在可见光波段观测到的。.

新!!: 终端激波和弓形震波 · 查看更多 »

星际边界探测器

星际边界探测器(Interstellar Boundary Explorer,简称IBEX)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一颗旨在绘制太阳系和星际空间边界地图的人造卫星。这项任务是NASA小探测器飞行任务的一部分,由飞马座XL火箭于2008年10月19日17:47:23(UTC)成功发射。 IBEX探测器获得的数据多次震惊了科学界,并推翻了旧理论。首次震惊是因为它发现了一次窄带高能中性原子喷射。然后它发现了此带随时间的移动。另一项令人惊讶的发现是未找到弓形激波。推翻弓形激波理论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因为几十年来的研究都是以其为基础的。 这次任务的设计和运行是由美国西南研究院所领导的,此外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和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高技术中心参与了合作,分别负责研制IBEX-Hi和IBEX-Lo传感器。轨道科学公司制造了这个航天器,也是卫星进行实验测试的地点。名义上本次任务至少进行两年,以观测整个太阳系边界。而这已经于2011年完成,之后它的任务延长到了2013年以继续进行观测。 IBEX以面向太阳自旋稳定的轨道绕地球运转。2011年6月,IBEX变轨到了一个更有效的轨道。这个轨道不再接近月球,维持轨道所需燃料也有所减少。.

新!!: 终端激波和星际边界探测器 · 查看更多 »

旅行者1号

旅行者1号(Voyager 1)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研制的一艘无人外太阳系太空探测器,重825.5kg,于1977年9月5日发射,截止到2018年仍然正常运作。它是有史以来距离地球最远的人造飞行器,也是第一个离开太阳系的人造飞行器。受惠于几次的引力加速,旅行者1号的飞行速度比现有任何一个飞行器都要快些,这使得较它早两星期发射的姊妹船旅行者2号永远都不会超越它。它的主要任务在1979年经过木星系统、1980年经过土星系统之后,结束于1980年11月20日。它也是第一个提供了木星、土星以及其卫星详细照片的探测器。2012年8月25日,“旅行者1号”成为第一个穿越太阳圈并进入星际介质的宇宙飞船。截至2018年1月2日止,旅行者1号正处于离太阳,是离地球最远的人造物体。 旅行者1号目前在沿飞行,并已经达到了第三宇宙速度。这意味着他的轨道再也不能引导太空船飞返太阳系,与没法联络的先驱者10号及已停止操作的先驱者11号一样,成为了一艘星际太空船。 旅行者1号原先的主要目标,是探测木星与土星及其卫星与环。现在任务已变为探测太阳风顶,以及对太阳风进行粒子测量。两艘旅行者号探测器,都是以三块放射性同位素热电机作为动力来源。这些发电机目前已经大大超出了起先的设计寿命,一般认为它们在大约2020年之前,仍然可提供足够的电力令太空船能够继续与地球联系。钚核电池能够保证旅行者号上搭载的科学仪器继续工作至2025年。2036年,讯号传输的电力将消耗殆尽。一旦电池耗尽,“旅行者1号”将继续向银河系中心前进,不会再向地球发回数据。.

新!!: 终端激波和旅行者1号 · 查看更多 »

2005年5月

没有描述。

新!!: 终端激波和2005年5月 · 查看更多 »

2005年天文学

没有描述。

新!!: 终端激波和2005年天文学 · 查看更多 »

重定向到这里:

終端激波终端震波边界激波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