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白牡丹

指数 白牡丹

白牡丹(台羅:)是台灣日治時期的一首台語流行音樂,由陳達儒作詞、陳秋霖作曲,由歌手根根原唱,並於1936年出版,因其旋律輕快優雅,歌詞也很有特色,以白色牡丹花比喻純情的美少女,並充分地暗示了少女等待愛人的期望心理,充滿了少女思春的情懷,故在閩南語地區廣為流傳。.

9 关系: 丹桂剧团徐亨 (演員)牡丹馬如風臺語文陳達儒陳淑芳歌謠風華-初聲江山樓奇案

丹桂剧团

丹桂剧团,为民国时期的一个越剧剧团。1942年4月17日,丹桂剧团在上海浙东大戏院成立。丹桂剧团由筱丹桂领衔,主要演员有:小旦白牡丹(钱苗钗)、玉牡丹(陈翠英),小生张湘卿,老旦周宝奎,老生筱灵凤等。1945年8月29日,搭档小生改为徐玉兰。1947年春节,老生徐天红加盟。1947年8月1日,剧团解散。丹桂剧团以演传统戏为主,也演出了不少新剧目,如《雪里小梅香》《秦淮月》。.

新!!: 白牡丹和丹桂剧团 · 查看更多 »

徐亨 (演員)

徐亨(),曾用徐建宇為藝名,台灣男演員、男歌手兼主持人。曾以民視《意難忘》一劇榮獲2006年第41屆金鐘獎最佳男配角獎。 2012年5月15日晚間宣佈因投資失利,欠款五千萬新台幣,宣告破產。 2012年7月11日上談話性節目年代《今晚誰當家》的錄影,他說:「生意失敗不可恥,可恥的是欠錢數字說太少。」他日前宣布欠債近5000萬,改口投資賠1到2億,所有投資共賠了10億新台幣。.

新!!: 白牡丹和徐亨 (演員) · 查看更多 »

牡丹

牡丹(学名:Paeonia suffruticosa)是重要的观赏植物,原产于中国西部秦岭和大巴山一带山区,现在这一地区尚有野生单瓣品种存在。.

新!!: 白牡丹和牡丹 · 查看更多 »

馬如風

如風()台灣人,是一名台灣男演員。近期多半是以演出台語戲劇為主。.

新!!: 白牡丹和馬如風 · 查看更多 »

臺語文

台語文,或稱為台灣話文、台語白話文、台文,是一種符合並融合臺灣話(臺灣閩南語)語法、本身詞彙以及外來詞彙的書面文系統,主要流行於臺灣、福建、廣東一帶、新加坡以及馬來西亞。傳統的臺語文型式是由傳統漢字以及臺閩漢字一同行文所組成的;近代以來,隨著傳教士來到東亞,為了傳教需要另外發展出一套以羅馬字為書寫文字的白話字(後臺灣教育部又另製一套高度對應的臺羅字)。兩者皆為今日台語文書寫上的優勢系統,甚至以兩者一同行文而產生了漢羅混寫的書寫模式。由於母語讀寫教育的缺乏,使用臺語的臺灣人有九成以上是臺語文文盲或半文盲且不自知;因此,臺灣人於報章、媒體以及網路上經常以現代標準漢語音義相近的字詞來書寫母語,導致許多錯別字的產生。 相對於傳統的狹義台語文,廣義上的台語文,指的則是臺灣文學,也就是臺灣所有語言之書寫系統,包括目前在台灣所使用之全部語言的書寫系統,因此除了臺語(臺灣閩南語)以外,也包括了中華民國國語(或臺灣國語)、臺灣客家話、臺灣南島語言、臺灣手語、臺灣盲文等,或則還在臺灣使用的其他語言之書寫系統。下文將專述狹義的台語文概況。.

新!!: 白牡丹和臺語文 · 查看更多 »

陳達儒

陳達儒(),幼名陳發生,是一位出生於臺北艋舺的流行歌謠作詞家。 他一生創作約300篇歌詞,其代表作為〈白牡丹〉、〈青春嶺〉、〈心酸酸〉、〈安平追想曲〉、〈青春悲喜曲〉、〈港邊惜別〉、〈南都夜曲〉等。此外,他曾在1989年獲頒第1屆金曲獎特別獎。.

新!!: 白牡丹和陳達儒 · 查看更多 »

陳淑芳

陳淑芳(),台灣女演員,國立藝專第一屆畢業, 演出多部台灣電視劇電影。.

新!!: 白牡丹和陳淑芳 · 查看更多 »

歌謠風華-初聲

,2012年台灣時代偶像劇,現場整合行銷有限公司製作,由黃騰浩、周幼婷、林雨宣、張善為、周詠軒、吳定謙主演。2011年11月3日舉行開鏡記者會,2012年1月開鏡,2012年3月23日殺青。本劇講述鄧雨賢的一生,帶領觀眾回到1930年台灣日治時期流行歌曲的黃金年代,重現大稻埕的風華。該劇獲得行政院新聞局輔導金補助,2012年8月28日開始於HiHD頻道首播,2014年11月21日於台視播出,台視劇名為《純純》(Pure Pure)。.

新!!: 白牡丹和歌謠風華-初聲 · 查看更多 »

江山樓奇案

江山樓奇案,是臺灣日治時期的一樁風月韻事,俗稱《乞食開藝旦》,即《乞丐嫖藝妓》。是臺北市著名的民間故事,成為說書、歌仔戲的熱門劇目,流傳至今,版本眾多,大同小異。臺語俗諺的「餓狗想欲喫豬肝骨」(「 癩蛤蟆想喫天鵝肉」),也常常被改為「乞食想欲開藝旦」。.

新!!: 白牡丹和江山樓奇案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