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标
联盟百科
通讯
下载应用,请到 Google Play
新! 在您的Android™设备上下载联盟百科!
自由
比浏览器更快的访问!
 

汉字改革

指数 汉字改革

汉字改革包含简化字问题、汉字拉丁化问题、规范汉字使用问题。 汉字改革的主要出发点是汉字过于复杂,认读学习时间长。争论的主要体现是“汉字落后论”和“汉字优越论”。.

11 关系: 卢戆章中国文字改革廢除漢字論周有光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甯姓語文規劃英语拼写改革汉字漢字改革

卢戆章

卢戆章(Lô͘ Gōng-chiong;),字雪樵, 福建泉州同安縣人,清末音韻學、語言學家,创制中国切音新字,中国文字改革的先驱,是第一位有拼音文字觀念並創製拼音方案的人。.

新!!: 汉字改革和卢戆章 · 查看更多 »

中国文字改革

#重定向 汉字改革.

新!!: 汉字改革和中国文字改革 · 查看更多 »

廢除漢字論

廢除漢字論、漢字廢止論(漢字廃止論)是指中國大陸、日本、-zh-hans:朝鲜;zh-hant:韓國-、越南、台灣等漢字文化圈的國家和地區廢除或改革漢字,主張採用本民族的表音文字的運動。 其中,中國还存在类似的做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稱为漢字拉丁化,意以拉丁字母取代漢字的書寫。理由是蘇聯所主導的廢除漢字運動希望以此來與蘇聯、國際接軌,有利於中蘇、中西交流。但不同的是,現在漢語拼音主要是替漢字進行注音或轉寫,不被視為正式文字。.

新!!: 汉字改革和廢除漢字論 · 查看更多 »

周有光

周有光(、),原名周耀平,起先“周有光”是他的笔名,“有光”后来成为他的号。生于中國江苏常州,中国语言学家、文字学家。周有光青年和中年时期主要从事经济、金融工作,当过经济学教授,1955年,他的学术方向改变,开始专职从事语言文字研究,曾参加拟定《汉语拼音方案》(1958年公布)、建立了漢語拼音系統,被若干媒体称作“汉语拼音之父”。几十年来一直致力于中国大陆的语文改革。作家沈从文是他的连襟。 周有光也是迄今無可爭議的記載中最長壽的中國人。.

新!!: 汉字改革和周有光 · 查看更多 »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简称国家语委)为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的全国性语言文字工作机构,主要任务是对全境语言文字包括汉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以及贯彻执行国务院对语言文字的政策和法令。.

新!!: 汉字改革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 · 查看更多 »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首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任期,任期由1954年至1959年。與會者被稱為全國人大代表,總共1226人,其中包括177名少數民族的代表,147名婦女代表,其中中共黨員668人,占54.48%。.

新!!: 汉字改革和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查看更多 »

甯姓

甯姓(nìng),為中文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名第241位。 中国大陆的“宁”姓实际包括“寧”姓和“甯”(--的异体字)姓,在汉姓中“寧”姓比“甯”姓更為少見。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曾將「--」視為「--」的異體字廢除;201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发布的《通用规范汉字表》将“甯”字列入,规定“甯”可用于--姓氏人名。.

新!!: 汉字改革和甯姓 · 查看更多 »

語文規劃

語文規劃,又称「語言計画」,是对语言进行规范化的一种工作。 語文規劃是指有意識地影響他人的行為,對收購、結構或功能分配語言。通常這將涉及發展的目的,目標和戰略,以改變語言的使用。在政府一級,語文規劃的形式語言政策。許多國家的語言管理機構是專門負責制定和實施語文規劃政策。 世界各国的語文規劃各不相同。有些国家是在政府领导下有计划地进行的,有些则是自发的。.

新!!: 汉字改革和語文規劃 · 查看更多 »

英语拼写改革

英语拼写改革是一系列更改英语拼写方法的运动的总称,它的目的是通过拼写改革使英语的拼写更加简单和有规律。这些有争议的、小规模的改革运动发生在爱好者和专业语言学家中,已经有一段很长的历史了,且有少许的成功混杂其中。支持者们声称英语拼写中的许多矛盾和不规则的现象使得这门语言学习起来很难。他们相信,英语拼写的不规则使得以英语为母语的人的受教育程度低于那些以其它拼写与发音更加符合规律的语言为母语的人。自从蕭伯納开始,就有人指出保持传统的拼写法对于商业及使用者的花费與平時不同。英语实际上发音与拼写很不规则,这部分由于公众接受了方言,而方言中保留了很多古音。 很多人认为英语对于以非英语为母语的学习者而言很难。英语的拼写与发音很不一致,比如,与西班牙语正寫法相比,西班牙语拼写与发音的关系更加紧密。 传统主义者反对拼写改革,他们感到,。.

新!!: 汉字改革和英语拼写改革 · 查看更多 »

汉字

漢字,在中國亦称中文字、国字、唐字、方塊字,是漢字文化圈廣泛使用的一種文字,是世界上独有的一种指示会意文字--体系,也是世界上唯一仍被廣泛使用並高度發展的語素文字Defrancis (1990); 蔣為文 (2005), (2007)",為中國上古時代的汉族先民所發明創製,其字體也歷經過長久改進及演變。目前确切歷史,可追溯至約公元前1300年商朝的甲骨文、籀文、金文,再到春秋戰國與秦朝的籀文、小篆,發展至漢朝隸變,產生隶书、草书以及楷书(以及衍生的行书),至唐代楷化為今日所用的手寫字體標準——正楷,也是今日普遍使用的現代漢字。漢字在古文中只稱「字」,為與少數民族文字區別而稱「漢字」,指漢人使用的文字,後者稱法在近代才開始通用,為日文借詞。 作為華語的書寫文字,汉字是迄今为止连续使用时间最长的主要文字,也是上古时期各大文字体系中唯一传承至今的,相较而言,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文字都早已消亡,所以有學者認為漢字是維繫中國南北長期處於統一狀態的關鍵元素之一,亦有學者將漢字列為中國第五大發明。中國歷代皆以漢字為主要官方文字,現時在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均為實務上的官方文字。漢字在古代已發展至高度完備的水準,不單中國使用,在很長時期內還充當東亞地區唯一的國際通用文字,在20世紀前都是朝鮮半島、越南、琉球和日本等國家的書面規範文字。除了漢語之外,古代東亞諸國都有一定程度地自行創製漢字。 現代漢語漢字大致分成中文字與簡體字兩個體系,前者主要用於香港、澳門以及臺灣,而後者由中国大陆制定使用,并为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亚等國家采用。非漢語体系中,日本对部分汉字进行了简化、称为新字体,韓國也製定了官方的朝鮮漢字使用規範;而歷史上曾使用過漢字的越南、北韓、蒙古等國,漢字現今已不再具有官方規範地位。 華语及簡化汉字是聯合國的六個工作語言之一。.

新!!: 汉字改革和汉字 · 查看更多 »

漢字改革

#重定向 汉字改革.

新!!: 汉字改革和漢字改革 · 查看更多 »

传出传入
嘿!我们在Facebook上吧! »